Ⅰ 五十以內退位減法三十道
42-25= 45-29= 31-19=
41-16= 23-14=
30-16=
20-16= 25-18= 31-18=
25-19=
46-28=
42-18=
33-24=
36-18=
43-28=
42-18=
45-29=
30-14=
42-16= 22-19=
31-12= 44-18=
25-19=
46-17=
26-19=
24-18=
44-19=
34-17=
37-18=
32-13=
25-18=
23-16=
33-17= 31-16=
33-18=
40-15=
40-26=
26-17=
31-19=
42-16=
44-15=
41-14=
35-27=
46-29=
34-16=
43-15=
35-19=
24-18= 25-18=
31-27=
46-19=
36-19
42-6=
33-15=
40-16=
22-18= 33-17=
Ⅱ 如何教退位的減法
摘自網上
教材分析
本練習安排了11道練習題,充分體現對本單元的綜合復習:第1題是藉助找差是6的一組算式,熟悉退位減法表;第2題是利用看圖計算的形式溝通加減法之間的聯系,為「想加算減」鞏固思路;第3題是式題計算的混合練習,題量多、綜合性強,目的是提高計算的准確性和流暢性;第5題是由一道加法題算兩道減法題,集中鞏固「想加算減」的計算思路;第4、6、9、11題都是情境題;第7題是以直觀統計表的形式提供解決問題的信息和數據,體現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第8題是混合練習題。
學情分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可以著重復習退位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這部分內容對於一些學困生來說是一個大難題。因此,在復習時可以多讓學生說一說,在平時多安排一些練習,爭取讓每一個人都達到要求的運算速度和正確率。對於計算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只要學生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
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退位減法的算理和演算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准備 口算卡
教學過程 :
一.1.口算。
15-8 13-5 12-6 15-7 9+8
11-7 14-6 14-8 16-7 18-9
(小火車齊練,集體訂正)
評講:14-8=?你是怎樣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
2.筆算競賽 25頁8題(目的:積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
二.用數學。
1.(出示24頁第4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①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麼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先同桌互說,然後全班說。(指名3----5人回答)
②你能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後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我為什麼這樣列式?)
③等於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2.(出示25頁第6題圖)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3.聯系生活編題。看一小組同學人數。
(目的: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觀察與思考。
獨立完成20頁第5題。
①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
②認真觀察每一豎行的三道題,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四人小組討論,然後指名說)
③還有其它的發現嗎?(提示:三者間的聯系。)
四.總結
我們同學學得很認真,計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提高。希望同學們繼續努力,爭做數學小能手。
作業設計 給媽媽編一個與生活有關的退位減法應用題。
Ⅲ 退位減法的速算方法是什麼
退位減法,數學專有名詞,也可以稱作借位減法。就是當兩個數相減,被減數的個位不夠減時,往前一位借位,相當於給這位數加上10,再進行計算。具體如下:
1、「破十法」
13是由1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可以先把10減去9,剩下的1和個位上的3合起來,得到還剩4個。這種演算法的基礎是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組成、會計算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包括加減混合運算。
2、「平十法」
可以把13-9拆成一道以前學過的連減法來算,13先減去3,再減去6,得到還剩4個。這種演算法的基礎是學生已經掌握了10以內各數的分與合、會計算10以內的減法、十幾減幾得十的減法、連減的運算。
3、「做減法想加法」
利用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系,只要知道9加幾等於13,然後據此推出13減9就等於幾。這種演算法的基礎是學生會根據加法算式寫出相應的減法算式,會求括弧里的未知數,會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4、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訣:
「減九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例如:17-9=( )就拿17的個位 7加上1結果是8,即17-9=8,13-9=()就拿13的個位3加上1結果是4,即13-9=4。
(3)五十以內退位減法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1、基準數法
若干個都接近某數的數相加,可以把某數作為基準數,然後把基準數與相加的個數相乘,再加上各數與基準數的差,就可以得到計算結果。
例如:81+85+82+78+79
=80x5+(1+5+2-2-1)
=400+5
=405
2、拆分法
主要是拆開後的一些分數互相抵消,達到簡化運算的目的,一般形如1/ax(a+1)的分數可以拆分成。1/a-1/a+1。
例如:1/1x2+1/2x3+1/3x4+1/4x5+1/5x6
=1_1/2+1/2-1/3+1/3-1/4+1/4-1/5+1/5-1/6
=1-1/6
=5/6
Ⅳ 幼兒50以內加減法口算的技巧
計算在小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新課標要求:應重視口算,提倡演算法多樣化,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而我們過去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僅在一年級時期,教學20以內加、減法時,利用教具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以後的大多數教學,除教學乘法九九口訣外...,基本都利用的是筆算教學,即豎式計算教學,很少進行口算教學的思維訓練。新課標要求: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口算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提高學習數學興趣。所以必須重視小學階段的口算訓練。下面,筆者就口算的一些方法、技巧總結如下,請教育同仁批評指正 一、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 1、加法 20以內進位加法思維訓練的方法很多:有點數法、接數法、湊十法,口決法,推導法、減補法等。要根據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的不同,由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來實現。這里重點介紹:減補法。我們規定:兩個可以湊成10的數是互為補數,1和9,2和8,3和7等。都是互為補數。 方法是:用第一個加數減去第二個加數的補數,再加上10 。比如:9+4=13 思考方法:第二個加數的補數是6;第一個加數9減去4的補數6得3;3加上10,得13。 即 9+4 = 9 - 6+10 = 3+10 = 13這樣的思考途徑,對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很有好處,但只能符合思維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引導。 2、減法 20以內退位減法是以20以內加法為基礎的,方法有:想加法計算減法、破十法、分解減法後連減法、記小數數到大數、推導法、加補法等。這里重點介紹加補法: 方法是:用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加上減數的補數,同時去掉十位上的「1」,比如:13 - 4 = 9 思維方法:被減數個位上的3不夠減;減數4的補數是6;6加上被減數個位上的3,得9,同時去掉十位上的「1」。 二、兩位數加減法口算: 兩位數加減法這里重點介紹減補法和加補法,首先我們規定:兩個和為100的數互為百補數。1、加法 兩位數加法有四種現象,即個位、十位都不進位的;個位進位十位不進位的;十位進位個位不進位的;個位十位都進位的。下面分別介紹: (1)個位十位都不進位的兩位數加法,用數的組成法直接相加。例:34 + 52 = 30 + 50 + 4 + 2 = 86 (2)個位進位十位不進位的兩位數加法,思維方法是: 一個加數十位上的數字加上另一個加數十位上的數字再加「1」,得十位上的數字,個位用一個加數個位上的數字減去另一個加數個位上數字的百補數,得個位上的數字。 例:36+ 47 = 83 口算過程:十位上的數字是3 + 4 + 1=8 個位上的數字是6 - 3(3是7的十補數)=3 或 7 - 4(4是6的十補數)=3 所以:36+47十位數字是8,個位數字是3,等於83。(3)十位進位個位不進位的兩位數加法,思維方法是:首先確定「百」位數字是「1」,然後用一個加數十位上的數字減去另一個加數十位上數字的十補數,得十位上的數字,個位上的數用數的組成法直接相加。 例:83 + 64 = 147 口算過程:百位是「1」. 十位數字是 8 - 4 = 4 或 6 - 2 = 4. 個位是 3 +4 = 7. 所以:83 + 64百位數字是1,十位數字是4,個位數字是7,等於147(4)個位十位都進位的兩位數加法,思維方法是:首先確定百位數字是「1」,然後用一個加數減去另一個加數的百補數,得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例:86 + 59= 145 口算過程:百位是「1」. 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用 86 - 41(59的百補數)=45 或 59 - 14(86的百補數) =45. 所以:86+59百位是1,十位和個位是45,等於145.2、退位減法 兩位數減法我們重點探討退位減法。 (1)兩位數減兩位數, 思維方法是:首先用被減數十位數字減去減數十位數字再減「1」,是差的十位數字,然後用被減數個位數字加上減數個位數字的十補數,是差的個位數字。例:83 - 26 = 57口算過程:十位數字是 8 - 2 -1 = 5 個位數字是 3+4(4是6的十補數)=7所以 83-26十位數字是5,個位數字是7,等於57. (2)被減數是一百幾十的退位減法,思維方法是:首先確定百位是1-1=0 即這個數的差是幾十幾,然後用被減數十位和個位的數字加上減數十位和個位數字的百補數,就是差。例132 - 67 = 65口算過程:32+33(33是67的百補數)=65. 口算的技巧太多了。以上僅介紹了部分口算技巧,還有利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可以口算;利用湊整法可以口算等等。新的課標要求:「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口算技巧,培養思維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核心是我們教師不僅要掌握知識,探究知識,挖掘知識,而且要成為學習共同體的參與者、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決不能死灌硬記,真正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Ⅳ 退位減法竅門
Ⅵ 退位減法怎麼算簡便
18-9等於18-(10-1)等於18-10+1等於
Ⅶ 五十以內的加減法如何用湊十法計算
拆大數,湊小數;
拆小數,湊大數。
Ⅷ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有什麼簡便演算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簡便演算法列舉:
1、「破十法」:
當個位不夠減時,就用10減去減數,剩下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即破十法。 這種演算法的基礎是孩子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組成、會計算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包括加減混合運算。比如,15-8,先算10-8=2,再算2加5等於7。
2、「平十法」:
這是為了解決十幾減幾,個位不夠減的一種簡便運算規則。這種演算法的基礎是孩子已經掌握了10以內各數的分與合、會計算10以內的減法、十幾減幾得十的減法、連減的運算。比如,13-9=3+10-9=3+1=4。
3、「十減法」:
利用10的組成,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轉化成與10有關的減法,即把被減數分成10和幾,然後根據加減法的運算性質再計算。它的基礎是孩子已經學會數20以內的數,有部分孩子會通過「數」的方法來實現「減」的目的。如:12-9=(10+2)-9=(10-9)+2=3。
Ⅸ 退位減法怎麼算
以124-28為例。步驟如下:
第一步:將124-28寫入減法豎式中。如圖:
退位減法,數學專有名詞,也可以稱作借位減法。就是當兩個數相減,被減數的個位不夠減時,往前一位借位,相當於給這位數加上10,再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