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混合物分離方法 有那些
混合物常用的分離方法有過濾、結晶、重結晶、蒸餾和萃取等
結晶
固體物質從溶液里析出晶體的原理,常應用於生產或科研,用以分離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一些可溶性雜質。這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叫結晶法。結晶法又可分結晶、重結晶(或稱再結晶)和分步結晶等方法。一般地說,將可溶性的粉末狀物質經溶解、過濾、蒸發溶劑或冷卻熱飽和溶液分離出晶體狀態的物質叫結晶。從混有少量可溶性雜質的晶體里用多次結晶的方法除去雜質得到純度較高的物質叫做重結晶。如果把可溶於水的混合物利用各種物質在一種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結晶方法把它們分離,同時得到兩種或幾種晶體,這種方法叫做分步結晶法。例如,苦鹵的主要成分是MgCl2、NaCl,其次是MgSO4,含量較少的是KCl,工業上利用這四種物質的溶解度不同,採取去水或加水,升溫或降溫的方法,分別使它們結晶或溶解,從而把比較重要的KCl分離出來。
過濾
過濾是把不溶於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相分離的一種方法。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質可採用常壓過濾、減壓過濾或熱過濾等不同方法。中學常用的是常壓過濾的方法,即用普通玻璃漏斗做過濾器,用濾紙做過濾介質。當將混合物進行過濾時,得到的澄清液體是濾液,留在過濾介質上面的固體顆粒是濾渣(參看漏斗的使用、過濾)。
萃取
是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以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另一溶劑里提取出來的方法。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貳』 分離方法有哪些
我只說常見的方法:1固體混合物,首選物理方法,依靠比重差別,溶解性和熔沸點的差別,可分別用篩選,溶解過濾和加熱過濾方法,若不行,看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質,選取合適的試劑,或沉澱,或溶解後分離
2固液混合多用沉澱和過濾地方法
3液液混合:涉及互溶性,沸點等的差別,常用的方法是分液,萃取,蒸餾以及分流
4氣氣混合:常採取的方法是吸收法
總之,一樓的學長已經介紹了各種方法,用的時候要綜合考慮。
『叄』 常見的物質除雜、分離方法總結
物質的分離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開,並恢復原樣品.物質的提純(除雜)就是除去物質中混有的雜質,從而得到純凈的某物質,其基本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
1、 過濾法:適用於不溶於液體的固體與液體的分離或提純.
2、 結晶法:適用於可溶性固體與液體的分離和提純.具體方法有兩種.
① 降溫結晶法:適用於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態物質的分離或提純.
② 蒸發結晶法:適用於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固體物質的分離或提純.
二、 化學方法:
1、 原則:
①「不增、不減、易分」:
不增即最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不減是除雜結果不應使所需物質減少;
易分是加入試劑後,使雜質轉化為沉澱、氣體和水等與所需物質易於分離.
②先除雜後乾燥.
2、 方法:(以下括弧里的均為雜質)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氫氧化鈉等鹼性溶液吸收;
② 沉澱法:如氯化鉀中混有氯化鎂可加氫氧化鉀溶液,再過濾;
③ 溶解法:如銅中混有氧化銅可加入過量的鹽酸,再過濾;
④ 轉化法:如銅中混有鋅可加硫酸銅溶液再過濾;
⑤ 氣化法:如氯化鈉中混有碳酸鈉可加入過量鹽酸,再蒸發結晶;
⑥ 加熱法:如氧化鈣中混有碳酸鈣可高溫灼燒;
⑦ 綜合法:當含有多種成分的雜質時,分離提純往往不僅僅使用一種方法,而是幾種方法交替使用.
三、知識解析: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提純)從內容上看,它包含著常見酸、鹼、鹽及其他重要物質的性質及特殊化學反應的知識;從過程上看,它是一個原理確定、試劑選擇與實驗方案確定、操作實施的過程.其考查點和趨勢是:
1、 考查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原理.根據除雜質的原則,自選或從題給試劑中選出除雜試劑.判斷題給試劑的正誤等.
2、 考查物質提純的實驗設計.根據物質分離和提純的原則設計正確的實驗方案.
3、 考查評價物質分離和提純的實驗方案.對題給試、步驟、操作、效果等進行評價、比較,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4、 除去混合物中雜質,不僅要考慮反應原理正確可行,而且要考慮實際操作簡便易行,同時還要注意實驗的安全性和葯品、能源的節約等其它問題.
物質分離和提純方法
根據物質和雜質的化學性質,採用化學方法把混合物中雜質分離除去,從而保留一種較為純凈的成分,這一過程叫做物質的提純,又叫除雜.這里就初中化學常用的5種化學除雜方法,結合一些中考題逐一淺析如下:
一、吸收法
若氣態混合物中的雜質氣體能夠被某種試劑吸收,則可採用吸收法除雜.讓氣體混合物通過盛有某種試劑的洗氣瓶後即可得到純凈物.
例1 若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將混合氣體通過( )溶液.
分析
CO2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而CO不能溶於水也不跟鹼反應.所以可讓混合氣體通過石灰水或氫氧化鈉溶液.
二、沉澱法
往混合溶液(若混合物為固態,則應先製成溶液)中加入某種試劑,使其中雜質通過反應以沉澱析出,然後經過濾除去沉澱,得到純凈物的溶液.
例2 要除去氯化鈉中含有少量硫酸鐵雜質,應選用的一種試劑是 [ ]
A.氯化鈉溶液 B.氫氧化鋇溶液
C.碳酸鈉溶液 D.氫氧化鉀溶液
分析
本題只能選加氫氧化鋇溶液,跟硫酸鐵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氫氧化鐵沉澱.但若選其餘物質,均易在除雜過程中引入新的雜質.
三、氣化法
通過把混合物加熱或加入試劑,使其中雜質發生化學反應,變成氣體而逸出.
例3 除掉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鈉,應選用適量的試劑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銀
C.澄清石灰水 D.稀鹽酸
分析
本題除去雜質碳酸鈉,可考慮加入酸溶液與碳酸鈉發生復分解反應,把雜質變成CO2氣體逸出.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鹽酸,否則又會產生新的鈉鹽雜質.
四、互變法
通過適當的方法,把欲除去的雜質轉變為純凈物,這樣不僅除了雜質,且增加了純凈物的量,可謂一舉兩得,因此是諸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例4 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雜質,可加入適量的_____溶液,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分析 除去硝酸鉀中混有KOH雜質,實質上是除去OH-離子,所以可選加酸溶液,與之發生中和反應,即可把雜質變為硝酸鉀,但只能選用硝酸,而不能用其它酸,否則,除去了OH -,卻引進了新的雜質.
五、置換法
利用金屬跟酸或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使所加試劑跟雜質發生置換反應,從而將雜質除去或轉變為純凈物.
例5 要除去後邊括弧中的雜質,填寫選用試劑的分子式:Cu(Zn)
分析 可根據Cu和Zn金屬活動性的不同,Cu不跟酸溶液反應,而Zn能溶於酸,故可加入鹽酸與稀硫酸.又因為鋅比銅活潑,故也可加入銅鹽溶液,也可使鋅置換出銅而溶解.
練習:
1.除去下列雜質,所用試劑和方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雜質 除雜質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A.KOH K2CO3 Ca(OH)2溶液、過濾
B.KNO3 K2SO4 Ba(NO3)2溶液、過濾
C.H2SO4 HCl AgNO3溶液、過濾
D.CuO KNO3 水、過濾(2003年中考題)
2.稀鹽酸中混有少量硫酸,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適量( )
A.鐵屑 B.硝酸銀溶液 C.氯化鋇溶液 D.氫氧化鉀溶液
3.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氣和CO2,要得到純凈、乾燥的CO,可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 )
A.灼熱的CuO、濃H2SO4 B.濃H2SO4、灼熱的CuO
C.濃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濃H2SO4
4.下列各組物質可按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順序,將它們分離的是( )
A.銅粉和鐵粉 B.蔗糖和泥沙 C.水和植物油 D.氯化鈉和硝酸鉀
5.氯化鈉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鈉,可加入適量的( )
A.鐵屑 B.硝酸銀溶液 C.氯化鋇溶液 D.氫氧化鉀溶液
6.某工廠排出的廢液中含有大量的Cu2+,該廢液Ph
『肆』 常用的分離技術有哪兩類各包括哪些這些常用的分離技術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分離方法開始主要用於化工行業中化工產品的分離,但是隨著生物工程技術下游技術的不斷發展,結合傳統的化工分離方法,新的高效的分離方法被人們高度重視起來。
常用到得分離方法:鹽析、萃取分離法(包括溶劑萃取、膠團萃取、雙水相萃取、超臨界流體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溶劑微萃取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膜分離方法(包括滲析、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膜萃取、膜吸收、滲透汽化、膜蒸餾等)、層析方法(離子交換層析、尺寸排阻層析、疏水層析、固定離子交換層析IMAC、親和層析等)。在這些方法中膜分離的方法和層析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基本原理:
1、雙水相萃取的原理:
雙水相萃取與水 -有機相萃取的原理相似 ,都是依據物質在兩相間的選擇性分配 ,但萃取體系的性質不同 。當物質進入雙水相體系後 ,由於表面性質、電荷作用和各種力 (如憎水鍵、氫鍵和離子鍵等 )的存在和環境因素的影響 ,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濃度不同 .{主要:靜電作用和疏水作用}
2、差速離心法原理:
採用逐漸增加離心速度或低速和高速交替進行離心,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顆粒在不同的分離速度及不同的離心時間下分批離心的方法,稱為差速離心法。當以一定離心力在一定的離心時間內進行離心時,在離心管底部就會得到和*重顆粒的沉澱,分出的上清液在加上加速轉速下再進行離心,又得到第二部分較大、較重顆粒的「沉澱」及含小和輕顆粒「上清液」,如此,多次離心處理,即能把液體中的不同顆粒較好分開,這時所得沉澱是不純的,需經再懸浮和再離心(2-3次),才能得到較純顆粒。
3、速率-區帶離心原理:
不同顆粒之間存在沉降系數差時,在一定離心力作用下,顆粒各自以一定離心速度沉降,在密度梯度不同區域上形成區帶的方法。介質梯度應預先形成,介質的密度要小於所有樣品顆粒的密度。
4、等密度梯度離心原理:
當不同顆粒存在浮力密度差時,在離心力場下,在密度梯度介質中,顆粒或向下沉降,或向上浮起,一直移動到與他們各自的密度恰好相等的位置上形成區帶,從而使不同浮力密度的物質得到分離。
『伍』 工業常用的生物分離技術有哪幾種
常用到得分離方法:鹽析。常用的中性鹽有硫酸銨、氯化鈉、硫酸鈉等,但以硫酸銨為最多。得到的蛋白質一般不失活,一定條件下又可重新溶解,故這種沉澱蛋白質的方法在分離、濃縮,貯存、純化蛋白質的工作中應用極廣。
萃取分離法(包括溶劑萃取、膠團萃取、雙水相萃取、超臨界流體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溶劑微萃取等)、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膜分離方法(包括滲析、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膜萃取、膜吸收、滲透汽化、膜蒸餾等)。
層析方法(離子交換層析、尺寸排阻層析、疏水層析、固定離子交換層析IMAC、親和層析等)。在這些方法中膜分離的方法和層析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5)常見分離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離心分離
藉助於離心力,使比重不同的物質進行分離的方法。除常見的固-液離心分離、液-液、氣-氣(如235U的濃縮)、固-氣離心分離等以外,由於超速離心機的發明,不僅能分離膠體溶液中的膠粒,更重要的是它能測定膠粒的沉降速率、平均分子量及混合體系的重量分布。
因而在膠體化學研究、測定高分子化合物(尤其是天然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生物化學研究和細胞分離等都起了重大作用。
離心分離法與色譜法結合而產生的場流分級法(或稱外力場流動分餾法),則是新的更有效的分離方法,不但對大分子和膠體有很強的分離能力,而且其可分離的分子量有效范圍約為103~1017。
『陸』 化學中有機物的分離有那些方法
常見的分離來方法有分液、分瘤、蒸瘤、蒸發結晶!具體的操作方法以及條件:分液,液體和液體混合,並且要分層,用到的工具,分液漏斗;分瘤,液體和液體混合,溶液不分層,利用其熔沸點不同,升溫,把它們分離出來,適用條件源,混合的種類至少三種;蒸瘤,原理和分瘤一樣,只是適用條件有所不同,分瘤的適用條件是只有兩種混合;蒸發結晶,是兩種溶解度不同,將他們分離開!zd
『柒』 常用的分離方法有哪幾種
1、分液:分離兩種不互溶的液體,如分離油和水。
2、萃取:加入適當溶劑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離,如庚烷、取水溶液中的碘。
3、蒸餾:溶液中分離溶劑和非揮發性溶質,如海水中取得純水。
4、分餾:離兩種互溶而沸點差別較大的液體,如液態空氣中分離氧和氮、石油的精煉。
5、升華:離兩種固體,其中只有一種可以升華,如分離碘和沙。
6、吸附:去混合物中的氣態或固態雜質,活性炭除去黃糖中的有色雜質。
(7)常見分離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擴展閱讀:
分離的原則
1、引入的試劑一般只跟雜質反應。
2、後續的試劑應除去過量的前加的試劑。
3、不能引進新物質。
4、雜質與試劑反應生成的物質易與被提純物質分離。
5、過程簡單,現象明顯,純度要高。
6、盡可能將雜質轉化為所需物質。
7、除去多種雜質時要考慮加入試劑的合理順序。
8、如遇到極易溶於水的氣體時,要防止倒吸現象的發生。
『捌』 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10種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葯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葯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
『玖』 分析化學中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有哪些
通常分離和富集方法在分析化學中是共生的,如果要分開的話,就會有重復。
常用的經典分離方法有:沉澱分離、溶劑萃取分離、離子交換分離、層析分離、揮發分離、蒸餾分離等,新型分離方法有固相萃取分離、膜分離等。
常見的富集方法有:沉澱富集、液液萃取富集、交換富集、濃縮蒸發富集等,新型的富集方法有固相萃取富集、固相微萃取富集、分散萃取富集等。
『拾』 常用的幾種物質分離方法
( 一)、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方法1、固—固混合分離型:灼燒、熱分解、升華、結晶(或重結晶)。2、固—液混合分離型:過濾、鹽析、蒸發。3、液—液混合分離型:萃取、分液、蒸餾、滲析。4、氣—氣混合分離型:洗氣。(二)、物質分離提純的原則在進行物質的分離提純時,選擇試劑和實驗措施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1、不能引入新雜質。2、提純後的物質成分不變。3、實驗過程和操作方法簡單易行。4、節約試劑。對多組分的混合物的分離提純,一般要考慮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