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密春節的風俗習慣
高密春節的風俗習慣:煮臘八、祭灶、備年、除夕守夜,拜年、送年。
臘八
每年農歷的臘月初八,俗稱「臘八」這天,每家每戶的早餐都要喝「臘八煮」(用八樣農作物果實熬煮成的粥,現已衍變成著名的八寶粥)就此便留傳下了「喝了臘八煮,便把年來數」的佳話。
祭灶
臘月二十三,辭灶(祭灶)日,也叫「過小年」中午免不了吃餃子,主要活動在晚上,過了這天,就放灶王爺的假,回天堂「過年」去!在供給灶王爺的晚宴上,只有一道特別的餚「糖瓜兒」(民間手工製作的麥芽糖)意在一種說法是:讓灶王爺吃後,到了天堂多說甜言蜜語。
備年
「辭了灶,年來到!」接下來人們開始忙年了。家家戶戶的婆媳們、妯娌們、姑嫂們開始做餑餑、蒸包子、打年糕,直到大年三十,總算忙出了個頭緒,就開始准備年夜飯了。
守夜
剁餡子、和面、包餃子、煎碗頭,都是女人們的事,男人領著孩子們一起,貼對聯、掛zhu子(寫有列宗列族名字的撲灰年畫)、拾掇擱擺兒(供桌),擺放供品。
拜年
門族的老少爺們兒,相互走訪拜年後,婆媳孩子們,熙熙攘攘的來到了大街上觀看踩高蹺、扭秧歌、舞長龍、聽茂腔戲,熱鬧非凡。
送年
大年初二,該是送年的日子。一家門戶一個天,男人挑上一擔兩筒水放在院子里,好為祖宗們飲馬。婆媳女人們燒火下上一鍋水餃,年五更供上的地方都要再供上,每處都得燒紙、磕頭。
孩子們挑上一支大的鞭炮,到大門外燃放,大人們朝外磕個頭,意思是送老祖宗們及各路神仙,回家的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