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體溫的辦法
身體強壯,百病不侵,就要把體溫提高到37度。這是中西醫都認同的觀點。體溫每降低一度,免疫力就降低30%;癌症病人的體溫在35度左右。西醫認為,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應該是37度。不知道有多少人的體溫能達到37度。我自己的體溫,5年前病得最厲害的時候大約是36 - 36.2度。艾灸五年後,現在大約是36.6 - 36.7度,從來沒有到過37度的正常水平。
體溫低會得什麼病,請大家自己去看書學習,我就不說了。在這里重點討論的是提
高體溫的方法。醫生書中提到的方法大概有:泡澡,泡腳。泡澡容易著涼。許
多中國家庭都沒有浴缸,這個方法不太實用。下面講的是我自己的提高
體溫的方法。
1,艾灸,這是最有效的方法。艾條在燃燒的時候溫度很高,即使把艾條放在距離皮
膚1 - 2厘米的地方,溫度也高達70 - 80度。對冰涼的穴位進行加熱,當然是越高溫
效果越佳。這就是為什麼直接灸比懸灸,效果要好很多。畢竟直接灸很殘忍,要把
皮肉燒焦,燒糊,化濃,所以能夠接受直接灸的勇敢人少之又少。
2,天灸,也叫曬太陽。天灸比艾灸優越的地方是,天灸能大面積地加熱全身。這是
艾灸無法比美的。但是,太陽光有紫外線。如果讓
紫外線直接照射在皮膚上,久而久之,容易的皮膚癌。如果穿著衣服來曬,能夠當
著紫外線,但也擋住了能真正治病的遠紅外線.沒有了遠紅外線,天灸的效果就要比艾灸
差很多。
3,熏蒸,把全身或者腿放入蒸籠里蒸15 -20 分鍾。蒸籠的溫度很高,大約有60度,
能大面積地提高體溫。夏天的時候蒸全身,一個星期,蒸一次,痛快地出一次汗,把
寒氣排除體外(血虛者不合適)。冬天蒸腿,不能出汗,全身發燙就出來,比泡腳舒
服100倍。感冒發燒初起,蒸雙腿直到出汗,汗出病退,能把感冒發燒扼殺在搖籃里。
是最綠色,最安全的退熱方法。熏蒸雙腿還能大大地緩和膝關節風濕痛。
4,熱水袋熱敷,不要小看熱水袋,放對了地方,能起到吃腎氣續命丹的作用。學習
中醫之前,我使用熱水袋幾十年了,腳冷,就把熱水袋放在腳;手冷,就把熱水袋
放在手。幾十年後,手腳依舊冰涼,為什麼呢?放錯地方了。
⑵ 人怎麼自由控制自己的體溫
人類屬於恆溫動物,身體有自己的機能會自動控制體溫,人類也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環境來改變自己的體溫,但是如果說你想自己用意識控制體溫的話,那就不行了.
詳細說明下恆溫工作原理:
人腦靠近底部有個叫做"視丘下部"的地方.這里對人體內的溫度變化自動做出相應的調整.
視丘下部通過2種途徑來獲得身體溫度變化的信息.第一種是通過皮膚上的感熱和感冷神經,直接將冷熱信息傳送到大視丘下部.第二種是間接的,通過當血液流過視丘下部時的變化來察覺溫度變化.
當視丘下部察覺到溫度變化後,會根據情況做出反映,比如說,
體溫過高的時候會做出如下的反映:
1.自動減少新陳代謝來減少熱量的來源,
2.自動流汗,讓汗水的蒸發帶走熱量,
3.自動毛細血管充血,讓血液盡量接近身體體表來釋放熱量,
4.發出口渴的信號,讓你主動喝冰涼的水來降低體溫,
5.發出尋找庇蔭處的信號,所以你可以避免來自太陽的熱量的直接攝入,
體溫過低的時候會做出如下的反映:
1.自動增加新陳代謝製造熱量,比如燃燒脂肪,
2.自動停止任何從皮膚表面液體的蒸發,
3.自動毛細血管收縮,讓血液盡量遠離體表防止熱量散發,
4.發出吃東西的信號,增加熱量攝入,
5.發出尋找太陽光的信號,來得到熱量之間攝入,
⑶ 提高體溫的方法
前段時間,微信上廣為流傳的一份順利請病假指南:
把牙膏擠在糖上,嚼碎吃下;接著用雪碧洗臉,洗完之後慢慢深呼吸;大約十分鍾後,你就會感覺額頭附近尤其是太陽穴微微發燙。這時候你的體溫已經上升了大約5℃,可以順利請病假了。
這事靠譜嗎?
人的體溫可以分為體表溫度和核心溫度兩類。核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健康狀態下,胃、腎、肝臟、腦等重要臟器的溫度,都在38℃左右;體表溫度比核心溫度低,且較易受環境影響。所以,醫生測量病人體溫時,總是希望能(近似地)測量其核心溫度。
臨床上常用的體溫測量方法有三種:一種是口腔測量,將體溫計含於舌下;一種是直腸測量,將溫度計插入直腸6cm以上;還有一種,就是我們日常見得最多的,腋窩測量。
讓被測者上臂緊貼胸廓,使腋窩形成人工體腔,經過5~10分鍾的等待,機體內部的熱量逐漸傳至腋窩,使腋窩的溫度逐漸升高、逐漸接近機體核心溫度。
那麼,核心溫度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過程中的每個關鍵環節,都離不開酶的調控。
酶的特點,除了精準、專一、迅速這些優點以外,就是對溫度及其敏感。所以,有一個較為穩定的核心溫度,意義重大。
人體的溫度調控中樞,在下丘腦,其作用和恆溫器類似——
首先,設定一個溫度調定點。
其次,通過體內和體表的溫度感受器,監測各部位的溫度變化。
假如外界溫度較低,中樞一方面通過釋放較多的腎上腺素等促進代謝的激素,引起代謝速率升高,間接引起產熱增加:另一方面,會直接“命令”骨骼肌節律性收縮,令人打寒戰,直接增加產熱;倘若內部臟器產生的熱量過多,中樞會抑制交感神經,體表的小動脈舒張,動-靜脈吻合支開放,皮膚血流量大大增加,可以達到心輸出量的12%,將更多的熱量,從機體內部傳輸到表層,加快熱量釋放。
因而,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核心溫度是波動平衡的,且波動幅度很小。
特殊情況下,比如某些細菌感染人體時,由於細菌代謝產生的致熱源可以導致使體溫調定點重置,比如上升到40℃。下丘腦就會以此基準,調控全身的體溫。皮膚血管收縮、身體寒戰等等,直到體溫再次達到體溫調定點,引起體溫一場升高。臨床上稱之為發熱。
牙膏拌糖吃也好、雪碧洗臉也罷,都不能影響人體的體溫調定點;唯一可能有點用的是深呼吸。深呼吸能夠增加血液內的氧含量,讓機體代謝輕微加快。具體效果嘛,你跑完四百米量一下體溫就知道了……
所以,除非測量時出現了大的紕漏,否則想在體溫上蒙騙醫生非常困難,想健康地將體溫升高5℃更是做夢。
老實說,還不如把體溫計插溫水裡呢。
真相:健康的人體體溫不可能出現大的波動。
凡來源署名為「蝌蚪五線譜」的內容,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本網發布的署名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如有侵權,文責自負。
作者:趙言昌
⑷ 退燒的土辦法
退燒最快偏方一:溫濕敷
將毛巾浸入熱水中,水溫以不燙手為度,浸濕之後,不斷擦洗發燒患者的額頭、胸、背、四肢,擦完後再將濕毛巾敷於患者的胸部,要經常水,保持溫度,以免水太涼造成患者冷,這樣溫濕敷可以使皮膚血管擴張,利用體溫蒸發水,把大量的熱帶走而降溫,達到退燒的效果。
退燒最快偏方二:玉米芯汁
玉米芯汁液有清熱、利尿、退熱的作用,在高燒不退時可以做為食療服用。用新鮮玉米芯150克,然後加水適量清水煎煮三次,過濾後取汁,每天3次,每次服用50毫升,用2-3天即可退燒。
退燒最快偏方三:溫酒精浴
溫酒精浴可刺激高燒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有利於散熱,使體溫下降,也是退燒偏方之一,具體做法:用 75%-95%的酒精,也可以用白酒,然後加上溫水稀釋成30%的酒精,用小毛巾浸透之後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腳心,擦洗20分鍾左右,擦完後注意暖,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以免著涼。
退燒最快偏方四:多喝水
發燒期間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喝水,因為發燒時,人體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於降溫,還有利於排泄體內的病毒。注意不要喝冷水,喝白開水最好。
退燒最快偏方五:按摩大椎穴
發燒患者按摩大椎穴是簡單快速的降溫療法,大椎位置:將頭往前傾, 頸部與背部交界附近可摸到一凸出的最高點,此為第七頸椎,大椎就位在此處下方的凹陷處。大椎穴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做大椎穴按摩時,再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效果顯著。
如果發燒燒到38.5度以上,應當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對症治療,以免導致不良後果,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吃退燒葯或者打退燒針,一般情況下,吃完退燒葯一小時左右會出大汗,體溫就降下來了。
⑸ 如何才能使體溫正常
自己的正常體溫偏低的時候,說明抵抗力下降,免疫力功能差,平時鍛煉身體,增加自身抵抗力,以及合理的飲食,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營養類的食物,能夠使自己體溫適當的提高。成年人正常體溫在36~37度之間。如果體溫偏低,低於36度的時候,說明體溫有點偏低,特別是一些陽虛體質的人,平時怕冷,基礎體溫一般都比較偏低。
⑹ 人體怎麼調節體溫
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是下丘腦,它能夠感受到體溫的細微變化,當外界的溫度過高或過低,使得人體溫度上升或下降時,通過控制肌肉、內分泌腺體等來調節體溫。
正常人體的體溫調定點是37度,對人體溫度過低時,人體會通過收縮皮膚血管、收縮立毛肌等來減少散熱,同時通過增加甲狀腺激素分泌等來增加產熱。反之,當人體溫度過高時,人體會通過舒張皮膚血管、汗腺分泌等來增加散熱。
發燒時人體的體溫調定點升高,所以人才會覺『冷』而不斷產熱。
⑺ 提高體溫的最好方法
1.用超慢跑提高體溫
運動能提高體溫,還能適度積累疲勞以便入睡。
這里為大家介紹,就算是體力差的人也能輕松開始的超有效有氧運動——超慢跑。這個運動比快走的速度慢一點,不會感到辛苦或痛苦。
以高齡者為調查對象研究顯示:一天30分鍾以上,一周5天以上的步行或是有運動習慣的人,很少有睡眠的煩惱。
超慢跑不需要暖身,是非常輕松的運動方式。而且消耗的熱量是走路的2倍,兼具瘦身、改善某些慢性疾病的效果。若能持續進行,還可活化掌管思考的額葉。在傍晚到入睡前2小時實行超慢跑,讓體溫上升,一夜好眠。
超慢跑的方法:
肩膀放鬆,輕輕揮動雙手
比快走慢一點,時速約為3~5km
步伐約10cm,約平常走路的半步長
以前腳掌著地
2.單腳站立1分鍾,提高運動量
即使知道每天運動比較好,但就是沒有時間,建議你可以做做順便運動。在等待或是紅綠燈時,試著單腳站立。
單腳會比雙腳站立時多負擔2.75倍壓力,左右腳各站1分鍾x3次,等同於1天走53分鍾的運動量。無需特別運動,就能提高運動量。特別是許多女性常有的畏寒體質,改善的基本原則就是保持身體溫暖、訓練肌肉、讓又冷又硬的肌內變軟。
光是邁開步伐,大步快走,不僅能增加運動量,還能讓髖關節變柔軟,增加血流量。還可進一步使全身肌肉緊實,並預防水腫,亦可節省時間。
注意保持正確的姿態,背部挺直,抬頭挺胸的走路。
早上爬不起來,或是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好時,便可透過這樣的順便運動,增加肌力,達到改善的效果。
不搭電梯改爬樓梯,或是稍微繞一點路回家等,試著找到不會勉強自己也能維持下來的方法吧。
3.吃鍋類、辣味料理,讓體溫上升
讓深部體溫下降,人就會想睡。要知道,吃過晚餐後體溫上升,深部體溫就會開始急劇下降。
晚餐若有攝取到辣椒素(辣椒的主要成分),會讓體溫暫時升高。根據《晚餐中攝取一千毫克的錠狀辣椒素》實驗報告顯示:在體溫上升2小時後,體溫會下降0.6℃。
但若攝取大量的辣椒素,會使胃粘膜變得脆弱,容易導致腸胃失常、易咳嗽等狀態。
對辣味特別敏感的人也無需勉強食用。想讓體溫上升,建議可食用鍋類料理。如什錦火鍋、豆腐鍋、雞肉火鍋、牡蠣鍋等,都可以讓身體變得溫暖。
特別是蝦、牡蠣、扇貝等含有甘氨酸(氨基酸的一種),能讓深部體溫下降,提高睡眠品質。
提起到溫暖身體就不能忘了生薑。將生薑切絲放入,跟其他食材一起炒拌或是做成湯都很不錯,在紅茶內加入姜和蜂蜜做成熱飲也很棒。
薑茶:
用熱水泡一杯200ml的熱紅茶
在熱紅茶里加入一小勺薑末,一大勺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⑻ 怎麼能讓體溫計溫度變高,自己不發燒
非常簡單,首先,體溫計最好是含在舌頭下的那種,先去溫一杯牛奶,不要太燙,先別喝下去,馬上用熱水燙下熱毛巾使勁擦臉,使自己臉上燙紅,馬上到父母面前去,咽下熱牛奶,測體溫,記住牛奶是熱性物體,喝下熱牛奶能使自己在5分鍾左右的37.5度以上的體溫,臉上一定要紅,不然沒效果,等父母把你送去醫院,體溫也降了,OK了~~~
⑼ 可以提升自己體溫的方法
辛辣刺激可使體溫稍稍提升約1℃,而體溫每上升1℃,基礎代謝率就會提升30%。持續的疼痛刺激也會略為提升體溫,兩種方法並用,或許能達到你想要的溫度吧,我說是或許。
⑽ 如何能讓自己發燒
早早地醒來。騙過父母的關鍵是要讓「他們」把你叫醒——而你已經發燒的時候!要這么做的話一定要預先准備好。如果你覺得你父母要抹你額頭了,試試下面的方法:
首先,告訴你的父母你感到「冷」——不是熱。你雖然已經發燒了但不代表你自己知道自己已經「燒起來了」。
准備一條用「熱」水打濕的毛巾。如果父母敲門或者叫你,你會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進來並摸你的臉。這條濕毛巾應該會讓你的表面溫度高幾度,並使你的臉發紅變熱。
熱水瓶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使用電器。有沒有熱的筆記本電腦或燈泡可以用來熱臉的?
相關事項1 /10
1
早早地醒來。騙過父母的關鍵是要讓「他們」把你叫醒——而你已經發燒的時候!要這么做的話一定要預先准備好。如果你覺得你父母要抹你額頭了,試試下面的方法:
首先,告訴你的父母你感到「冷」——不是熱。你雖然已經發燒了但不代表你自己知道自己已經「燒起來了」。
准備一條用「熱」水打濕的毛巾。如果父母敲門或者叫你,你會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進來並摸你的臉。這條濕毛巾應該會讓你的表面溫度高幾度,並使你的臉發紅變熱。
熱水瓶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使用電器。有沒有熱的筆記本電腦或燈泡可以用來熱臉的?
2
如果媽媽給你用體溫計就要多想個辦法。希望她可以把體溫計插到你的嘴裡,然後先去忙自己的事過幾分鍾再回來。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就做好以下准備來騙過父母和水銀:
用手來捂熱電子體溫計。用一隻手抓牢體溫計,然後用大拇指快速搓動,直到達到你想要的溫度。保持在37.2ºC比較好——再高就得送你上醫院了。
如果你的體溫計有嬰幼兒設置,切換到這樣的模式。這樣你的體溫可以高個1、2度。
用水加熱水銀體溫計。到水池邊(最好是離熱水器近的這樣加熱會快點)然後打開熱水——水會慢慢變熱。把水銀體溫計的頭放在熱水下直到或超過你要的溫度。如果超過了就把體溫計向下甩,直到水銀落回到你要的溫度。如果被媽媽抓到你在衛生間里,就告訴她你想吐。
抓著體溫計的頭甩水銀體溫計。但是要當心,如果太用力的話會把溫度甩到非常高,父母要麼不相信,要麼送你去醫院。還訴老師你不太舒服,去衛生間的次數也比平時多。這樣你就可以不用請求也可以走了。
「利用」休息時間。如果你很幸運的有個關心人的老師,不用你問他們也會建議你去看護士。2
保持精神渙散
注意自己的眼睛,要眼神迷離。你應該一臉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