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奶水不足,吃什麼東西下奶水
催奶食譜 一、豬蹄湯 原料:豬蹄兩個(剁成小塊)、花生(或黃豆)小半碗(提前泡一下)、姜 5片、鹽少許 做法: 1、鍋中放入冷水,水開後將豬蹄放入,用開水略煮一下,斷生後撈 出; 2、砂鍋中到入開水,將焯好的豬蹄放入鍋中,放入薑片,大火煮沸後 改小火燉1.5小時,加入花生(黃豆)再小火燉1.5小時即...可,出鍋前撒少許 鹽調味。 二、鯽魚湯 主料:鯽魚輔料:蔥花 方法:少量油爆香蔥花,放入鯽魚兩面煎一下;倒入水,大火煮開,轉小火 煮半個小時即可。可以放入少量的鹽調味,此鯽魚湯可以天天喝 三、小米紅棗粥 主料:小米、紅棗 方法:小米和紅棗熬成粥建議每天早上作為早點喝,很營養也不膩,或者小 米紅豆粥。 西醫對於奶水不足,除了乳房按摩及催產激素注射外,並沒有很好的處理方法,而中醫則建議食補加葯補。當採用以上都不佳是可以用中葯張氏催奶方煎服黃酒做葯引催奶,這也是最快最好的辦法。也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方子
2. 催奶的中草葯有哪幾種
產後的新媽最擔心的就是母乳不足,導致寶寶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如果選擇餵奶粉,新媽媽除了擔心不安全,也覺得奶粉的營養沒有母乳好,所以希望用什麼方法促進奶水分泌,其實有很多催奶的方法,用中葯催奶的效果就是比較好的,下面推薦幾種催奶中葯。
1、漏蘆:這種中葯性味苦寒,有清熱、散結、解毒、消癰腫、下乳汁的作用。對熱毒積聚、邪熱阻滯、乳房腫痛、乳汁不下有很好的療效。
2、桑寄生:桑寄生也是一種可以下乳的中葯,它有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用於產後乳汁少、乳房脹痛,搭配路路通使用有很好的下乳功效。
3、玉米須:玉米須有清熱、利水、除濕的功效,對婦女乳汁淤積、乳汁不下、腫痛、怕寒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用玉米須和豬蹄一起燉湯飲用。
4、通草:通草是催奶常用的中葯,有除濕熱、通乳、行氣的作用。對於產後乳汁少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通草豬腳湯、通草鯽魚湯都是可以下奶的。
5、王不留行:有下乳消癰、行血通經、利尿通淋的作用,是治療乳汁不下的常用中葯。搭配穿山甲一起使用,可以讓乳汁大量分泌,產後氣血少引起的奶水不足,可以搭配黃芪、當歸一起使用。
6、穿山甲:這種中葯有下乳、活血、消腫、通絡作用。氣血雍滯的產婦食用可疏通氣血、下乳,與王不留行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如氣血不足引起的奶水少,加黃芪、當歸等補氣血的葯物一起使用。
7、路路通:有祛風、通絡、下乳、行氣的功效,可以治療乳房痛、乳汁不下。與穿山甲、王不留行、漏蘆一起使用,下奶效果非常好。
3. 什麼中葯催奶
為了盡快下乳,許多產婦產後都有喝催乳湯的習慣。但是,產後什麼時候開始喝這些「催乳湯」是有講究的。喝得過早,乳汁下來過快過多,這時新生兒又吃不了那麼多,容易造成浪費。同時,由於乳汁分泌過多,會使產婦乳房血管及淋巴管擴張瘀積,乳管堵塞而出現乳房脹痛,著吃得過遲,乳汁下來過慢過少,也會使產婦因「無奶」而心情緊張。產婦一緊張,就使下丘腦分泌的兒茶酚胺量增多,丘腦下部泌乳抑制因子分泌增多,使垂體催乳素相應減少,分泌乳量會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婦產科專家建議,產後喝催乳湯一般要掌握以下兩點 一、掌握乳腺的分泌規律:一般來說,孩子生下來以後,乳腺在兩三天內開始分泌乳汁,但這時的母乳比較粘稠、略帶黃色,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活淋巴細胞,這些活淋巴細胞在母體內能製造免疫球蛋白A,它進入嬰兒體內也同樣使嬰兒體內產生免疫球蛋白A,從而保護嬰兒免受細菌的侵害。但是,有的產婦不知道初乳有這些優點,認為它沒有營養而擠掉,這是極為錯誤的。初乳的分泌量不很多,加之嬰兒此時尚不會吮吸,所以好像無乳,可是若讓嬰兒反復吮吸,初乳就會「通」了。大約在產後第四天,乳腺開始分泌真正的乳汁。在分泌乳汁之前,產婦往往自覺乳房脹得難受,觸之有硬結感,這是泌乳的先兆,不是病變。 從乳腺分泌乳汁的規律中我們知道,喝「催乳湯」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民間常在分娩後的第三天開始給產婦喝鯉魚湯、豬蹄湯之類,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它既能為初乳過後分泌大量乳汁做好准備,又可使產婦根據下乳情況,隨時進行控制進湯量,乳汁少可多喝,乳汁多可少喝。因此說,產後第三天開始喝「 催乳湯」是比較合適的。 二、注意產婦身體狀況。產婦的身體狀況也是一個參考條件,若是身體健壯、營養好,初乳分泌量較多的產婦,可適當推遲喝湯時間,喝的量也可相對減少,以免乳房過度充盈瘀積而不適。如產婦各方面情況都比較差,就吃早些,吃的量也多些,但也要根據「耐受力」而定,以免增加胃腸的負擔而出現消化不良,走向另一個極端。 值得指出的是,有的人貪圖方便而要求服「催奶葯」來代替「催乳湯」這是不恰當的。「葯」免不了有些副作用,對母嬰都不利,「湯」既無副作用又提供營養成分,還是以喝湯為佳。 愛心小貼:催乳湯 花生豬蹄湯 原料:花生米200克,新鮮豬蹄2隻,黃酒、蔥、姜、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豬蹄凈毛,刮洗凈,用刀劈開,切成塊下鍋。加足水,放入花生米和調料,水沸後用小火燉2小時至豬蹄爛熟。 功效:滋陰補血,通乳下奶。主要用於產後血虛乳少症。 赤豆鯉魚湯 原料:鯉魚1條(重約500克),赤小豆50克。 做法:鯉魚去鱗、鰓及內臟,清洗干凈,切成三四塊;赤小豆淘洗干凈,浸泡2小時。將泡漲的赤小豆用清水煮至七成熟,加入鯉魚塊,用文火煮至爛熟,不加調料,食肉飲湯。 功效:產前安胎消腫,產後通乳下奶。主要用於產後乳少症。 王不留行味微苦,性平,歸肝、胃兩經,入葯生用或炒用均可,但以炒至爆裂為好。王不留行的主要功能是下乳汁(催乳),還可以治療痛經、閉經、乳癰腫痛,也可治療小便不利、淋瀝澀痛以及帶狀皰疹等。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本品一般無明顯不良反應,但孕婦、月經過多者、小便帶血而無滯澀疼痛者,均應忌用。此外,由於動物實驗表明王不留行有抗早孕作用,故擬孕育者亦忌用本品。 催乳方一:王不留行20克,當歸15克,穿山甲、川芎、香附各12克。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或將本方製成散劑(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一日3次,溫開水或黃酒送下。此外,用含本品的中成葯下乳湧泉散亦可。適用於產後乳少,乳汁較稠或無乳,兼乳房脹痛者。 催乳方二:王不留行25克,黃芪30克,漏蘆、當歸各15克,木通10克。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或將方葯用紗布包紮後與鮮豬蹄1000~1500克一同煨燉,分2~4次飲湯、食豬蹄。適用於產後乳少,乳汁清稀或無乳,乳房無脹痛感者。 (註:方中的木通是指木通科植物三葉木通;馬兜鈴科植物關木通和毛茛科植物川木通對腎臟有損害,不用。)
4. 催奶的中葯
一、湯水方法催奶 1、 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用豬蹄湯送服。 2、 豬蹄1對,茭白15克,通草10克,煨湯或煮熟吃。 3、 花生米燉豬蹄或燉豬肚,或用花生米與大米同煮粥。 4、 冬瓜皮煮鰱魚。 5、 紅小豆煮粥,加紅糖。 6、 鮮鯉魚湯或用鯉魚與大米同煮粥吃。 7、 黃花菜煨豬蹄或黃花菜燉老母雞湯。 8、 鮮蝦、鮮木瓜煮魚湯。 9、 黃花菜30克,黃豆200克,豬蹄1隻,清水適量,燉熟後調味服食,每日1次,連用5日. 10、 豆腐150克,紅糖50克,米酒50克,先將豆腐、紅糖加適量水煮,待紅糖溶化後,倒入米酒煮片刻,吃豆腐喝湯,1次食完,連食5天。 二、中葯類方法催奶 1、絲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豬蹄煮湯。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當歸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與絲瓜子3克燉豬蹄,飲湯吃肉,效果極明顯。 2、黨參、黃芪30g,當歸、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陳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蘆各10g,主治產後缺乳〔催奶〕乳汁缺少。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一般服葯2-3劑,效佳。 3、豬蹄2隻, 炒川芎、當歸、木通、王不留行 各9克。將豬蹄洗凈,加水煮爛撈出,再在湯中加入上述葯物,煎好去渣服用。
5. 產後奶水不足,嬰兒缺少母乳,中醫有什麼方法催乳嗎
一些剛生產完的寶媽們可能會發現奶水特別少,因此擔心奶水不夠寶寶吃,在這里要強調的一點是,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在生產完寶寶後的前幾天,母乳分泌量本來就不多,但是也不用擔心,如果是足月的小寶寶,懷孕晚期的時候本身就已經儲備了較多能量,所以生產完最開始幾天的少量初乳足以應對。而如果是早產兒寶寶的話,本來就在腸外營養,並不需要大量母乳。剛生產完的寶媽們則可以利用這幾天的時間來催奶,讓後期有充足的奶水供應寶寶的需求。
3.產婦心態樂觀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是產婦的生活必須健康規律。要保持一個樂觀良好的心態,保證每天充分睡眠,不過度勞累,心情舒暢。
可不要小看最後一點哦,往往一個人的心情可以影響許多東西。暫時沒有奶水沒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不是有句話這樣說,「沒到12次哺乳,不要隨意判斷媽媽沒奶」。
6. 催奶的土辦法
最快催奶的辦法之一:適當熱敷乳房
假如你在母乳喂養進程中覺得奶水不是特別通暢,可以嘗試著用熱毛巾敷乳房。熱敷對出奶自身沒有太大的效果,只是促進血液輪回疏通乳腺。
最快催奶的辦法之二:產後先讓寶寶吸乳頭
每次哺乳時,雙側乳汁都要吸凈,有殘剩的也要悉數擠出,這樣可以多分泌乳汁。
建議盡早讓孩子吮吸奶頭,這樣可以影響乳汁排泄,奶會下得更快。任何催乳方法都比不上寶寶的吮吸,吮吸越頻頻,出奶越順暢。
最快催奶的辦法之三:中西葯進行催奶
中西葯催奶也是辦法之一,然則每小我體質分歧,切勿盲目用葯,最好照樣食物的催乳湯、通乳湯。 常用中葯方子為:王不留行9克,穿山甲12克,漏蘆9克,木通9克,當歸9克,炙黃芪15克,黨參20克,丹參15克,每日1劑,水煎服。也可將中葯與豬蹄l對一同燉服。西葯可服甲狀腺素0.03克,每日2-3次,連服5天。
最快催奶的辦法之四:燉鯽魚豬蹄湯催奶
依照民間傳統,女人在臨產後大多會飲用鯽魚湯、豬蹄湯催奶,這是有必然事理的。關於民間很多的催乳方法,大多都沒有獲得相關科學證明。然則要母體乳汁豐厚,必需有足夠的水分,多喝液體是有利的。
二、哪種民間土方能下奶呢
1、絲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豬蹄煮湯。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當歸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與絲瓜子3克燉豬蹄,飲湯吃肉,效果極明顯。
2、黨參、黃芪30g,當歸、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陳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蘆各10g,主治產後缺乳〔催奶〕乳汁缺少。用法每日一劑,水煎服。一般服葯2-3劑,效佳。
3、豬蹄2隻,炒川芎、當歸、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將豬蹄洗凈,加水煮爛撈出,再在湯中加入上述葯物,煎好去渣服用。
4、豬蹄2隻,王不留行、穿山甲各9克。一起燉湯食用。
5、豬蹄4隻或蹄膀1隻,通草2克。一起加水充分煎煮,食肉喝湯。
6、花生豬蹄湯:豬蹄2個,花生150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豬蹄除去蹄甲和毛後洗凈,和花生一起放入燉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燉熟,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評價」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經,其功能益氣、養血、和胃。豬蹄補血通乳,主治產婦產後乳汁缺乏。
7、黃芪燉雞湯
「原料」黃芪50克,枸杞15克,紅棗10個,母雞1隻(1000克左右),生薑2片,鹽、米酒適量。
「做法」黃芪、枸杞、薑片放濾袋內,母雞洗凈,氽燙、沖涼、切塊,與紅棗一起放鍋內。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後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評價」黃芪可補氣健脾、益肺止汗,民間常用於治療產後乳汁缺少,又可補虛固表,治療產後虛汗症。母雞性味甘溫,能溫中健脾、補益氣血。此湯適用產後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症。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燉雞湯宜在產後5~7天後食用。
三、如何按摩下奶呢
有些產婦生完寶寶後奶水很少,寶寶不夠吃,乳房發脹發疼,還有硬塊,情緒也不好,沒食慾。很多人以為乳汁不夠就是營養不足,要補。這也不是沒道理,因為乳房屬陽明,陽明屬胃,多氣多血,乳汁的生成要靠胃吸收的營養。
但是這認識不全面,乳汁不是只靠胃,還得與肝木之氣相通。因為乳屬厥陰,肝與胃一個先鋒一個主力,互相配合乳汁才能正常。
而氣滯引起的乳少萬萬不能補!現在的孕媽媽很注意營養,雖然生產時有失血,基本來說,營養還是足夠泌乳的。
只是肝氣郁了,乳頭不通,後面的乳汁出不來,所以乳房發脹發疼,有硬塊。這時盲目地補,只會越補越脹,嚴重的話,還會得乳腺炎。下面就讓專業催乳師教我們幾個催乳按摩的方法!
催乳按摩穴位
正確的催乳按摩手法是疏理肝氣,巧用膻中、少澤和太沖這三個穴位。
催乳按摩方法
膻中是任脈的穴位,氣會,在兩乳中間。任妊養的意思,是女人的生養之本;它是氣會,能疏通全身的氣;「經絡所過,主治所及」,自然能調整乳汁少的問題。
催乳師講解催乳按摩的三個常見穴位
少澤是手少陽小腸經的井穴,能生乳、催乳、通乳。五輸穴也是跟五行相配的,木火土金水裡它是金穴,金克木,能泄肝木之郁,好比鐵斧子能砍倒大樹。肝鬱解除,乳汁就通了。它在小拇指指甲根外下方0.1寸,用牙簽尖刺激。
催乳師講解催乳按摩的三個常見穴位
太沖,肝經的原穴,是疏解肝氣必選。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後,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
操作萬法:最初三天多按膻中穴,直到按起來不怎麼疼了,說明氣通暢了;產後每天下午1~3點用牙簽尖刺激兩側少澤穴2分鍾,這時小腸經最旺,催乳的同時還能促進營養的吸收;還要記得睡前按揉兩側太沖穴3分鍾。
還要配合局部按摩催乳。先用熱的毛巾敷一下,然後用木頭梳子的背,從乳房邊緣向乳暈梳理,這樣能幫助化解硬塊。
另外,不要覺得乳少就讓寶寶少吃,吸吮是一種良好的刺激,可以引起反射性乳汁分泌,因此,盡量讓嬰兒吸空乳房,以利於下次乳汁的分泌。用吸奶器也可以。
因為覺得在懷孕期間喝一些豬蹄湯或是母雞湯,就可以起到奶水充足的功效,但不僅僅是這樣,如果乳腺不過能夠通暢的話,孩子照樣是吃不飽的,所以建議大家平時可以按照以上的這一套手法來進行按摩穴位,另外要注意手法的正確。
四、哪種食材有助下奶
絲瓜:絲瓜絡是一種中葯材,絡味甘,性寒,如果出現乳腺炎症,發奶時有包塊,乳汁分泌不暢時,中醫會建議將絲瓜絡放在高湯內燉煮,可以起到通調乳房氣血,催乳和開胃化痰的功效。
茭白:不僅好吃,營養豐富,而且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B2、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祖國醫學認為茭白性味甘冷,有解熱毒、防煩渴、利二便和催乳功效。現在多用茭白、豬蹄、同煮食用,有較好的催乳作用。
豌豆:豌豆又稱青小豆,性味甘平,含磷十分豐富,每百克約含磷400毫克。豌豆有利小便、生津液、解瘡毒、止瀉痢、通乳之功效。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豌豆苗搗爛榨汁服用,皆可通乳。
豆腐:豆腐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之功效。也是一種催乳食物。以豆腐、紅糖、酒釀加水煮服,可以生乳。
湯水:都說湯水足,有利於下奶。可以根據媽媽的口味選擇不同的催乳湯,如花生燉豬腳、鯽魚湯,山葯燉母雞湯、清燉烏雞湯、酒釀蛋花湯等。但是媽媽要注意哦,不要飲用麥乳精等含有麥芽的飲品,因為會導致回奶的。
黑芝麻:黑芝麻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在維生素E、維生素B1的作用參與下,能加速人體的代謝功能;黑芝麻中的鐵和維生素E是預防貧血、活化腦細胞、消除血管膽固醇的重要成分,媽媽身體好了,自然就能下奶。
7. 母乳不足的時候,和什麼湯下奶最快
引言:人們都知道母乳是新生兒營養最豐富最安全的食物,有很多新手媽媽在哺乳期的奶水不多,這時可以通過下奶湯來幫助下奶。那麼喝哪些湯下奶最快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做法是將雞肉處理干凈後焯水切塊,和紅棗、黃芪、生薑一起放入鍋里,加入清水和鹽,煮熟後就可以吃了。黃芪和紅棗除了可以燉湯喝以外,還可以泡茶喝,煮粥喝,對下奶非常有效。黃芪是中醫葯方里有名的催乳葯材,不僅可以補血益氣,還能通經下奶,非常適合產後女性食用。
8. 奶水少除了喝湯,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下奶
木瓜:木瓜中含有一種木瓜素,有高度分解蛋白質的能力,能夠在較短的時間被它分解成人體很容易吸收的養分,從而直接刺激母體乳腺的分泌,讓胸部更豐滿,幫助乳汁分泌,可以使產婦能夠更快的下奶。
花生:花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物,它可用於脾虛反胃、水腫、貧血以及各種出血症和產後催乳等病症。
豌豆:豌豆也叫做青小豆,含磷十分豐富,每百克約含磷400毫克。青豌豆煮熟淡食或者用豌豆苗搗爛榨汁服用,都可以起到通乳的作用。
豆腐:豆腐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也是一種催乳食物,以豆腐、紅糖、酒釀加水煮服,可以生乳。
絲瓜:絲瓜絡是一種中葯材,如果出現乳腺炎症,發奶時有包塊,乳汁分泌不暢時,建議將絲瓜絡放在高湯內燉煮,可以起到通調乳房氣血和催乳的功效。
金針菜:金針菜營養成分非常豐富,每100克干品含蛋白質14.1克,這幾乎與動物肉相近。另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B2等。
9. 讓奶水快速增多的偏方
下奶最快最有效的偏方:
一、麻油腰花
選料:腰花三至四個,生薑、蒜頭、小麻油、料酒
做法:1、將腰花洗凈去內臟,然後再將腰花切成小片,兩面打花,備用2、生薑、蒜頭切片3、開油鍋大火加熱後放入生薑、蒜頭爆炒5秒左右,放入切好的腰花片,大火快炒,倒入料酒一同煸炒,直到腰花熟透,加入些許調味料即可出鍋食用。
偏方點評:腰花具有補腎補需的功效,可幫助寶媽恢復身體機能,促進子宮盡快排出惡露,恢復正常功能,從而更好更快的下奶。
二、通草栗子雞
選料:雞半隻、栗子10顆左右、生薑、麻油、通草10克、紅棗5顆、冰糖少許
做法:1、栗子、紅棗用水提前泡軟,取出備用2、雞肉洗凈夠切塊3、鍋熱後倒入麻油,再倒入雞塊,大火快炒至雞塊半熟後放入栗子、紅棗、通草、冰糖,最後加適量水,用大火煮開後換小火慢燉4、水快乾後,加入調味料大火收汁即可。
偏方點評:通草是使用最多的下奶多的偏方,具有顯著通奶下乳的功效,非常適合寶媽產後奶水不通、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此外,栗子健脾益氣,適合體質虛弱的寶媽食用,還可改善食慾。
三、桂圓小米粥
選料:小米半杯、桂圓10顆左右、米酒2杯、老薑2片、紅糖30克
做法:1、小米洗干凈後用米酒浸泡一晚上。2、第二天小米瀝干、老薑切片備用。3、鍋內放入小米、老薑和米酒,用大火煮開後改中小火煮大概1個小時左右。4、最後放入紅糖攪拌均勻即可。
偏方點評:配方中加入米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左右,米酒可促進血液循環,將營養元素帶至全身,讓下奶的功效發揮的更全面。桂圓是養血補氣之上品,能恢復寶媽氣血平衡,改善因氣血虧虛引起的奶水不足症狀。
四、中醫食療
要從根本上解決奶水不足,須通過中醫食療調理臟腑或經絡按摩疏通全身經絡,從而改善血脈虧虛,促進體內氣血循環。對於寶媽來說,最快速有效的追奶方法就是通過中醫食療。目前市場上已經有成品的中醫食療催乳產品哺`泉,它既能發揮中草葯的葯效,又能以食補的方式調理脾胃,補充氣血。線上官網有售,一般3-5天就有明顯的效果。寶媽不用擔心找不到好的中醫,也無需四處尋求葯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