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等式比較大小,大神求解
解:
前後作比可得:
比值x=[a^(2a-b-c)b^(2b-a-c)c^(2c-b-a)]^(1/3)
a^(2a-b-c)b^(2b-a-c)c^(2c-b-a)=
a^(a-b+a-c)b^(b-a+b-c)c^(c-b+c-a)
=(a/b)^(a-b)(a/c)^(a-c)(b/c)^(b-c)
若已知條件,添加a,b,c>0條件的話
則有a/b>1,a/c>1,b/c>1,且三者系數大於0
所以x>1,即有前者大於後者
若沒有該條件的話,存在反例:a=2,b=1,c=-1
Ⅱ 比較不等式的大小有多少種方法
重點:不等式證明的主要方法的意義和應用;
難點:①理解分析法與綜合法在推理方向上是相反的;
②綜合性問題選擇適當的證明方法.
(1)不等式證明的意義
不等式的證明是要證明對於滿足條件的所有數都成立(或都不成立),而並非是帶入具體的數值去驗證式子是否成立.
(2)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的分析
①在證明不等式的各種方法中,比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②證明不等式的比較法,有求差比較法和求商比較法兩種途徑.
由於 ,因此,證明 ,可轉化為證明與之等價的 .這種證法就是求差比較法.
由於當 時, ,因此,證明 可以轉化為證明與之等價的 .這種證法就是求商比較法,使用求商比較法證明不等式 時,一定要注意 的前提條件.
③求差比較法的基本步驟是:「作差——變形——斷號」.
其中,作差是依據,變形是手段,判斷符號才是目的.
變形的目的全在於判斷差的符號,而不必考慮差值是多少.
變形的方法一般有配方法、通分的方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等,為此,有時把差變形為一個常數,或者變形為一個常數與一個或幾個數的平方和的形式.或者變形為一個分式,或者變形為幾個因式的積的形式等. 總之.能夠判斷出差的符號是正或負即可.
④作商比較法的基本步驟是:「作商——變形——判斷商式與1的大小關系」,需要注意的是,作商比較法一般用於不等號兩側的式子同號的不等式的證明.
Ⅲ 不等式,比較大小
第一個小於,第二個大於等於
第一個是把它化成1+4/a^2+3,當a取0時最大7/3,第二個時它們都是同號的,用基本不等式做大於等於二,謝謝
Ⅳ 數學不等式比大小,如何比較圖中三者大小
根號ab有意義。ab同號。都是正數時。利用幾何平均數。大於等於算數平均數。可以進行比較。3式≥1式≥2式;都是負數時。也可以進行比較。1式>2式≥3式。
Ⅳ 不等式作商法比較大小的步驟
不等式作商法比較大小的步驟:兩個數作除法咯 商小於一則被除數較小,反之,被除數較大(在兩數皆大於零的情況下)。
比較法:
地位:比較法(作差法,作商法)是證明不等式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作差法:作差,變形(因式分解,與方等),確定符號。
作商法:作商,化簡,再與1比。
比較步驟
設要比較式A和式B。
作差:A-B。
變形:對式A-B進行化簡。
判斷:判斷結果。
結論:A>B或A<B。
Ⅵ 如何利用不等式的性質比較大小
比較兩個數就是兩個數減一減,得到的差是正的說明減數比被減數大,負的反之,為0就是一樣大。
(6-3a)-(8-3a)=-2
所以8-3a大
Ⅶ 不等式比較大小
1+2x^4-(2x^3+x^2)
=2x^3(x-1)-(x^2-1)
=(x-1)(2x^3-2x+x-1)
=(x-1)[2x(x^2-1)+x-1]
=(x-1)^2[2x*(x+1)+1]
=(x-1)^2*(2x^2+2x+1)
由於2x^2+2x+1=0的判別式小於0,
所以,該式恆大於0
所以,x=1時,兩式相等,x≠1時,1+2x^4>2x^3+x^2
綜上:1+2x^4>=2x^3+x^2
Ⅷ 用不等式的方法比較大小
(a2+b2+5)-2(2a-b)
=a2+b2+5-4a+2b
=a2-4a+4+b2+2b+1
=(a-2)2+(b+1)2
當a=2,b=-1時,a平方加上b的平方再加上5等於2(2a-b);
當a不等於2或b不等於-1時,a平方加上b的平方再加上5大於2(2a-b).
Ⅸ 高中不等式比較大小(用做差法)
先把兩式乘開,用第一個減去第二個,就有XY-Y²+Y+X-X²-X²,,-Y²-X²<0 1 ,,X+Y<0 2 ,Y-X>0,所以X(Y-X)<0,即XY-X²<0 3, 1.2.3式相加,所以第一個小於第二個
Ⅹ 不等式作差法比較大小的步驟
想必學過數學的朋友們會覺得不等式的問題,那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但是要是突然要我們比較兩個函數的大小,那麼我們就會不知所措。因為大家都知道每一個函數都是有自變數的,所以每一個函數的值都是不斷變化的,那要是比較兩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的數,是不是就會難住一些朋友。別著急,我現在就告訴你們比較兩個函數的方法,以後見到此類題目也就會有思路了!
解題思路:
1.將不等式兩邊的函數做差,構造出一個新函數,而在這個新函數的定義域就是已知條件中x的取值范圍(定義域有時會存在一點偏差)
2.對新函數進行求導,根據函數的單調性,求出新函數的最大值或者是最小值,然後函數整體大於最小值,或函數整體小於最大值.
3.帶入最大值或最小值,求出不等式,然後進行變換得到求證不等式。
其實方法是很簡單的,關鍵就是要求導求正確,有時會遇見特別復雜的函數,求導也會比較麻煩,這就要考驗大家的細心程度了。另外有時還會遇見無法一眼看出一階導數是否大於0或小於0,這時就要求二階導數,由二階導數是否大於或小於0,得到一階導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判斷一階導數是否大於或等於0,這樣就會由單調性得到新構造的函數的最大或者是最小值,進而得證出目標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