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枝有什麼作用
桂枝在我國的《神農本草經》里屬於上品的葯,又被稱作柳桂,在平常的生活中,桂枝也會被經常使用,我們會用桂枝做調味品,那麼,桂枝的功效有哪些呢?
散寒解表
桂枝辛溫發散,具有疏散風寒之邪外出的功能,《神農本草經》(以下稱《本經》)言桂枝「味辛,溫,無毒」;宋《本草別說》:「仲景《傷寒論》發汗用桂枝」;清《本草備要》也雲:「桂枝治傷風頭痛,無汗能發;中風自汗,有汗自止」。可見歷代本草書對桂枝具散寒解表功效的觀點是統一的。但清代部分醫家認為桂枝性溫且熱,性偏則有「毒」,宜辨證明確後使用,否則用之則傷人。
調和營衛
歷代醫家多認為桂枝有調和營衛的作用。《本草綱目》說:「桂枝透達營衛,故能解肌而風邪去」。《景岳全書》說:「桂枝氣輕,故能走表,以其善調
營衛,故能治傷寒,發邪汗,療傷風,止陰汗」。清《本草求真》直接謂之「調和營衛」。可見歷代醫籍和本草著作都認為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功能。
溫助陽氣
桂枝是一種比較乾燥的嫩枝,是一種中葯材,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
桂枝除去葉,或切片曬干,曬干,春、夏二季採收,多分枝,本品呈長圓柱形,粗端直徑0.3~1cm長30~75cm。表面紅棕色至棕色,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有縱棱線、芽痕、枝痕、質硬而脆,皮孔點狀,易折斷。斷麵皮部紅棕色,髓部略呈方形,切片厚2~4mm,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有特異微辛,味甜、香氣,皮部味較濃。那麼桂枝有什麼作用呢?
1、有解熱作用、能使皮膚血管擴張、調整血液循環、使血液流向表體有利於散熱排汗。
2、健胃作用;
3、對流感病毒、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有顯著抑製作用、
4、對家兔心臟有抑製作用、並使血壓下降。
桂枝性溫且熱,入氣分,味辛甘,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辛甘發散為陽」,為「陽中之陽」(《葯性賦》)。桂枝氣厚,「氣厚者為陽」、「厚者發熱」、(《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神農本草經》言「補中益氣」,《名醫別錄》「主治心痛」,《本草經集注》「主溫中,心腹寒熱冷疾。理疏不足,導百葯無所畏。」等,從歷代醫家之論可見桂枝不僅溫通五臟的陽氣、調暢血脈和經絡,而且還可補中益氣,具治病養生駐顏的功能。
2. 關於桂枝湯的使用方法
通常是三碗水(600ml)微火煮成一碗水(200ml),頓服。服後喝熱稀粥一碗(不吃肉面、生冷、黏滑、臭惡、蔥蒜之物,是為了防止胃腸負荷大,體液過度用於消化食物,所以吃點清淡點的、稀爛的容易消化的東西(粥),也不是說完全不能吃肉。)服後禁止風吹,穿厚點的衣服。服後兩小時不出汗,再煮一劑服用。不行再服。如果大汗淋漓,脈洪大,口渴而煩,就得停服,改用白虎加人參湯(煩躁不口渴就不要服用,停服桂枝湯)
知母12克,石膏32克,甘草4克,粳米20克(北方大米為粳米,實在沒有,用南方的秈米也可),人參6克。兩碗水煮成一碗,頓服。
3. 你知道中葯桂枝,具體有哪些功效嗎
桂枝入葯歷史悠久,而且桂枝的氣溫辛香,葯性溫煦,服之有“散一身上下之寒邪,暖三焦臟腑之元陽”的良效。東漢時代的“醫聖”張仲景更是將桂枝視為解表散寒的要葯,每每出現風寒諸疾或者有寒邪內侵之症的時間,張仲景就會選擇桂枝配伍諸葯來緩解。
3、桂枝在緩解陽氣不足之症方面的應用。
桂枝辛溫之效,對於三焦臟腑之虛寒皆有較好的溫煦之效。比如上焦之心陽不振、中焦之脾陽不健、下焦腎中之陽不足等情況,以桂枝輔佐諸葯使用,往往能添其效。
像緩解心陽不振之經典方劑‘枳實薤白桂枝湯’、‘瓜蔞薤白桂枝湯’等,在緩解心陽不振引起的心悸、胸痹、心口疼痛等情況效果都是很好的。
若是中焦脾內虛寒而引起的脾陽不健、脾濕內阻等情況,則常以桂枝配伍茯苓、甘草、白術等同用,溫脾利濕之效頗為有效。
而對於下焦腎中之陽氣不足、下元虛冷之症,中醫裡面常用桂枝配伍龍骨、牡蠣、白芍、附子、生薑等同用,則能起到很好的溫陽固澀之功。
4. 桂枝的用途是什麼
其他名稱:桂尖 桂枝尖 嫩桂枝 川桂枝
主要成分:含揮發油(桂皮油),其中主要成分為桂皮醛、桂皮酸等。
性狀:外表麵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規則的細皺紋及橫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見灰白色斑紋。內表面紅棕色,略平坦,有細縱紋,劃之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棕色而較粗糙,內層紅棕色而油潤,兩層間有1條黃棕色的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功能主治:1.發汗解表 用於風寒感冒表證。以惡寒、頭痛、發熱、脈浮為主要症狀。桂枝能透達營衛,發散肌表風寒,但發汗作用比麻黃緩和。和麻黃配伍,則發汗散寒之力更強。桂枝可用於風寒感冒無汗的表實證,亦可用於外感風寒有汁的表虛證。
2.溫經散寒 桂枝有溫通經脈、祛風散寒、宣痹止痛的功效,可用於風寒濕痹,經絡不通的肢體關節疼痛。如四肢關節炎症,凡因風寒濕邪所致者,均可用桂枝組方治療。3.溫通血脈 可用於寒氣凝滯,血脈運行不暢的各種證候。如四肢末梢冰冷麻木,酸痛不適,可用桂枝配當歸、細辛等溫通走竄的葯物治療。
用法及用量:煎湯,0.5-2錢;或入丸、散。
是否醫保用葯:醫保
是否非處方葯:處方
其它:1.用量過大可出現汗多、倦怠、心慌等傷津耗氣的表現。還會引起流產。
2.桂枝屬辛溫解表葯,如治療風熱感冒則可能會加重病情。關節痛有明顯紅腫熱痛者,也不宜使用桂枝。在治療痛經時,應確保屬寒凝血滯者方可用桂枝
5. 桂枝湯怎麼做
桂枝12g白芍12g生薑9g大棗6枚
加冷水浸泡30分鍾,大火燒開,文火在熬15到20分鍾熬好後,到葯水出來,加入
開水繼續熬10分鍾,把兩次熬好的葯水混和在一起,分兩次溫服!一次150毫升
忌:辛辣腥服後,避風!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症見發熱頭痛、汗出惡風、鼻流清涕、干嘔、口不渴、脈浮緩。【正文】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服後片刻,飲一小碗開水,使其微微汗出。方解: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常用方劑。表虛是因營衛不和所致。衛陽不固。則肌表空疏而惡風,營陰不能守則汗自出,風邪乘虛入於肌表。方中桂枝辛溫,解肌通陽、發汗解表為主葯;輔以白芍斂陰和營,且可阻止桂枝以防發汗太過而傷陰。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調和營衛,使表解里和。生薑助桂枝以辛散衛分表邪。大棗助芍葯養營,姜棗合用,又加強桂芍調和營衛之功,共為佐葯。甘草調和諸葯為使葯。上葯合用共湊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功。臨床運用:1.本方應用廣泛,除用於風寒表虛證外,亦常用於一切雜病之表虛自汗。如婦女任娠惡阻、病後、產後營衛不和,或氣血不調之時而微熱、時而微寒、脈緩有汗者。2.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湯(《傷寒論》),用於桂枝湯證兼有項背強者。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湯(《傷寒論》)用於桂枝湯證兼有咳喘者。4.本方加龍骨、牡蠣,名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金匱要略》)用於陰陽失調之遺精、眩暈、盜汗、自汗者,取其調和陰陽、鎮潛固澀之效。5.本方芍葯量加倍,再加飴糖,名小建中湯,用於脾胃虛寒所致胃脘攣痛。注意事項:1.外感風寒表實證忌用。2.溫病初起,但發熱不惡寒,有汗而渴,舌紅苔黃,脈數者禁用之。
6. 桂枝湯的准確配方是什麼
桂枝九克、白芍九克、炙甘草六克、生薑三片、大棗六枚(掰開)。
其實,其中的葯物只有三味,分別是桂枝、白芍、炙甘草,剩下的生薑和大棗,自己去市場買就可以了。
(6)桂枝怎麼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桂枝湯配方非常簡單,但服用方法非常講究。水煎好以後,首先是,「適寒溫」服,「服已須臾,啜熱稀粥」,就是說喝完了葯,還要加喝一碗熱粥下去,這是要借水谷之精氣,充養中焦,不但易為釀汗,更可以使外邪迅速出去又不致於復發,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服這碗粥,確實療效要差很多。
然後,要「溫覆令一時許,」就是披上衣服,讓身體溫暖起來,這也是避風助汗之意,此時注意千萬不要外出,如果讓冷風吹到了,那就前功盡棄了。
7. 桂枝中葯
桂枝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葯,是屬於解表類的葯物,有溫陽解表的作用,主要是使用於風寒表證,使用桂枝的經典方劑是桂枝湯。
8. 桂枝為什麼不能久煎
桂枝不能久煎,那是由於久煎會使葯性散失。桂枝湯具有辛溫解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的功效。其主治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
臨床常用於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後或病後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屬於營衛不和者。
(8)桂枝怎麼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桂枝湯不但能解表清熱,它還能降低血壓,因為桂枝湯中含有豐富的桂枝油,這是一種天然葯用成分,它被人體吸收後能加快人體內血液流動,而且能擴張血管,能讓人類過高的血壓降下來,平時最適合那些高血壓的人群服用。
在平時人們適量服用一些桂枝湯,還能提高人類腎臟功能,並能加快身體內尿液生成,能讓身體內淤積的毒素隨尿液一起排出體外,它利尿排毒的功效特別出色以,適量服用還能讓人體出現的水腫與小便不利很快減輕。
9. 桂枝湯喝法
眾所周知,桂枝湯具有治療多種疾病的功效,但前提是要懂得正確的做法,只有做法正確了,吃了之後才能吸收中葯的營養,下面為大家介紹兩種流行的做法,請拿捏好食材的使用量,並且嚴格按照步驟操作。
一、桂枝湯的做法
材料
感冒後製作桂枝湯時,需要准備去皮的桂枝十克,另外還要准備二十五克的白芍,柴胡需要十克,半夏、人參以及甘草和杏仁各十克,薄荷六克,中葯建曲和金銀花各十克。連翹十五克生薑四片即可。
做法步驟
1、按上面介紹的材料,把所有的中葯都准備好,然後再用清水把它們洗凈,重新放水,把各種中葯材泡製起來,泡製三個小時左右。
2、把泡好以後的中葯材放入到砂鍋中,加入清水用中小火慢慢煎制,在煎制一個小時左右以後,把葯液取出來,然後再加入清水。
3、按用來的方法進行二次煎制,還是需要煎制一個小時左右,然後再進行過濾,把兩次得到的葯液混合在一起,就可以直接飲用,這就是自己製作的桂枝湯,這種湯品連用三次,對感冒的治療效果最為明顯。
二、桂枝山楂紅糖湯
材料:
葯材桂枝10克、山楂20克調味料紅糖30克
做法:
桂枝、山楂及紅糖加水適量煎成湯,去渣取汁。此為1份的量,可分2次飲用。
葯材功效:
桂枝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桂皮醛,可溫經通陽、發汗解表,在婦科方面適用於血虛寒凝之月經不調與痛經症狀;加上山楂可增強子宮血液循環。
醫師叮嚀
寒性體質者,可在經前1星期開始服用此茶飲,至經行第3天止。月經來潮時可熱敷腹部,使經血較易排出,感覺會較舒服。
三、桂枝湯的作用
桂枝湯其實是一道中葯湯劑,主要是治療風寒出現的頭疼腦熱,鼻塞流涕,惡心干嘔,苔白不渴,等多種感冒症狀。此外它具有一定的滋陰補陽,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等。
其實桂枝湯就是治感冒的中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養生作用,平時沒病不要亂喝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