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老人便血怎麼治療有什麼好的方法

老人便血怎麼治療有什麼好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5 04:49:46

1. 老人便血,吃飯嘔吐,醫院查不出病因,說是腸或胃出血引起,怎麼辦,好心人幫下我吧!不忍心看奶奶痛苦!

血液從肛門排出,大便帶血,或全為血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均稱為便血。便血一般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的出血,但偶爾可見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顏色取決於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與血液在腸道停留的時間。便血伴有皮膚、貓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者,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建議:到正規大醫院確診,才好對症下葯。

2. 老人便血怎麼辦

你好,結合患者的情況出現便血疾病,需要考慮為直腸及肛周疾病的情況。需要考慮為直腸癌復發的可能性的。
意見建議主要還需要採取直腸指檢及直腸鏡檢查的,根據檢查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的。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

3. 便血怎麼辦便血的最佳治療方法

痔瘡出血可以說是很多痔瘡患者的一個心病了,因為一旦出現出血的症狀,說明我們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

這對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日常的排便都是極大地挑戰。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是束手無措,只能坐在馬桶上備受折磨!痔瘡便血最佳緩解方法!九成以上痔瘡患者已基本解決便血煩惱!

首先,在出現出血的情況時,不要直接用衛生紙進行擦拭,這樣會增大紙巾對肉球的摩擦力,出血量也會隨之加大,患者的痛感會更加明顯。

其次,待出血量減少後我們必須用流動的溫水對患處進行一個徹底的清潔,其實我們身體里的血液也不是完全乾凈無害的,血漬殘留只會增大對患處的影響,需要格外注意。

最後一點,在清潔完成之後用針管狀的疆壽堂進行推進治療,凝膠逐漸深入到痔瘡深處後,裡面的天然植物成分會直接作用於根部。

超九成以上的痔瘡患者在堅持使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痔瘡就逐漸消失了。

後期只要不過度吃辣、吃重油的食物,痔瘡是不會出現任何復發的跡象。

雖然說痔瘡在現代社會很常見,但是還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痔瘡存在的嚴重性,不痛不癢的痔瘡一旦發作起來,威力是十分驚人的。

大多數患者因為出血誘發了貧血、肛裂、甚至是休克的嚴重情況,這也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鍾!不管面對什麼類型的疾病,積極治療才是除根之本!

4. 出現便血要如何治療好

「便血主要就是通過葯物治療或者是通過手術進行治療。在發生便血以後,先選擇到正規專科醫院檢查治療,專科醫院更有優勢,明確便血的原因對症治療。在臨床上,便血還是比較多見。如果是痔瘡,肛裂所引發的便血,一般血的顏色是鮮紅色,治療的方法是以葯物的對症治療為主,主要也是通過葯膏和葯栓直腸內的給葯。如果便血的顏色是暗紅色,甚至是帶有血塊的情況,需要及早做電子大腸鏡的檢查,排除是不是有炎症性的腸病,是不是有腸息肉或者是腸道腫瘤的情況。如果是有腸道的腫瘤,需要早做手術治療。」

5. 老人便血怎麼辦

先停阿司匹林,看消化科

6. 老人便血是怎麼回事

您好!老人便血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去醫院做些檢查。根據大便血的顏色可選擇掛不同的科室,如果血的顏色鮮紅,可掛結直腸肛門外科看看;如顏色偏深,建議到消化內科做胃鏡和腸鏡檢查。願您的家人早日康復。
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便血的顏色是和有血的部位、有血量以及血液在腸道停留的時間等有莫大的關系。據臨床觀察及統計分析:柏油樣或黑便,一般是消化性潰瘍有血;痔核有血為便後滴血或噴血,血色鮮紅;暗紅色的血,常常是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嚴重病症的徵兆。
1、鮮紅色,且量較多
可能是一期和二期內痔,其典型症狀既是鮮紅色的便血,單純內痔一般無疼痛,便血呈間歇性,便後有血,二期往後內痔伴有內痔脫出的症狀。
在此,需提醒,直腸癌前期的便血與內痔類似,需警惕!
2、鮮紅色,而量較少
提示肛裂的可能性較大,肛裂導致是便血為鮮紅色,滴出或染紅手指,便後伴有較長時間的肛門疼痛。
兒童多見於患有直腸息肉,便血鮮紅,無痛性,一般量不多。
3、膿血便
常見腸道炎症,炎症性腸炎均可以造成腸道的粘膜受損,出現膿血便。嚴重的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癌等容易出現膿血便。
4、果醬色便血
腫瘤,顏色為果醬色,較鮮紅色對比顏色較暗。因腫瘤組織易爛、容易脫落。在大便通過時的阻力作用下,壞死、脫落或與之相混,或敷於表面,一起排出體外。

希望能幫助到樓主、願老人早日康復身體健康。謝謝採納!

7. 老人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老人也是導致便血的常見人群,導致便血的原因有很多,那麼,老人便血的原因有哪些?專家指出,接下來專家為您具體介紹一下老人便血的原因,不要對此不重視,下面專家為您具體介紹老人便血的原因。
老人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若發現老人患有便血請不要掉以輕心,根據病因治療老人便血是關鍵,下面專家為您介紹老人便血的5點原因:
1、肛裂:專家指出,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感,血色鮮紅,可呈滴血或噴射狀,或紙上有血,請患者根據病因治療便血;
2、內痔:老人便血的原因有哪些?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有時呈滴血或噴射狀,或紙上帶血,有時伴有腫物脫出,便血的治療需根據病因;
3、腸炎:呈間歇性,時有時無,便血量較少,糞便中含有膿血或黏液,血色鮮紅;
4、肛瘺:老人便血的原因有哪些?出血量較少,呈膿血樣或膿血黏液樣便,血色鮮紅;
5、息肉:血色鮮紅,呈間歇性,時有時無,呈滴血或噴射狀。
上述為您介紹了老人便血的原因,請患者根據病因採取便血的有效地治療方法,正規醫院治療老人便血經驗豐富,值得患者的信賴,希望患者早日擺脫便血的困擾,查明病因後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望採納!

8. 請問老年人便血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在此建議你去醫院,因為你姥姥便出的不是鮮血,所以我懷疑她不是痔瘡,因為只有直腸以上的出血才可能是便 出的紫黑色的血

9. 糖尿病老人便血,請問可能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便血

病因症狀

便血又名「血便」、「下血」、「瀉血」,以血便或便後下鮮為特徵。多見於上消

化道潰瘍出血、胃腸息肉、小腸出血、腫瘤、肛周疾病下血,以及一些血液病、急

性傳染葯、寄生蟲等。此處指的是由於痔瘡破損、肛裂、肛竇炎、直腸結腸粘膜損

傷引起的便血。大便軟而成形或硬結,鮮血附著於糞便表面,有的先血後便,有的

先便後血,血色大多鮮紅,也有的黯紅混濁。血量多時淋漓不盡,大便後肛口疼痛

加重。

中醫認為便血是腸中積熱(夾濕),或者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行所致。可用清腸

熱、止血和補氣攝血方法治療。

自療注意事項

(1)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大便以稀糊狀為佳。

(2)減少增加腹壓的姿態,如下蹲、屏氣。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勞累過度。

(3)忌食辛熱、油膩、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煙酒、咖啡。

(4)多食具有清腸熱,滋潤營養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薺汁、蘆根汁、芹菜汁、胡蘿卜、白蘿卜(熟食)、苦瓜、茄子、黃瓜、菠菜、

金針菜、捲心菜、蛋黃、蘋果、無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5)要心情開朗,勿郁怒動火。心境不寬,煩躁憂郁會使腸粘膜收縮,血行不暢。

(6)減少房事,房事過頻會使腸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雲南白葯,每次0.3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

(2)脾約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3)臟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黃炭研粉,每次3-6克,每日2次,溫水吞服。

(2)茄子葉瓦上烘乾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米湯吞服。

(3)旱蓮草60克,煎湯代茶。

(4)地榆炭15克、槐花炭12克、茜草炭12克、赤小豆30克、防風炭10

克、大黃炭10克、黃柏10克,每日1劑,分2次,煎服。用於腸中積熱夾濕、

血色紅而混濁、口苦、舌苔黃厚、大便不暢者。

(5)灶心土30克、黨參10克、焦白術10克、姜炭10克、升麻炭10克、

炒芪12克、阿膠9克(另烊)、甘草6克,每日1貼,分2次煎服。用於脾氣虛

弱、面色蒼白、疲倦無力者。

3.飲食自療法。

(1)豬大腸250克、鮮槐花15克,煮食喝湯。

(2)每日食數只柿餅。

(3)白木耳10克、紅棗15克,小火燉爛服。

(4)金針菜30克,紅糖適量,煎湯服。

(5)生薑、艾葉各15克。艾葉同生薑煎濃汁,每服1杯。艾葉溫經止血,生薑

祛寒,用於治療虛寒性出血,主治糞後下血。

(6)醋5碗、赤豆3碗,煮熟曬干為末,每次服5克。本方主治腸痔下血。

4.外治自療法

(1)熏洗。阿膠加醋浸沒軟化後蒸烊成膏,每次取30克再加醋500克化開,

加熱燒開後先熏後洗肛門,每日2次。原液可洗多次。用於肛裂、痔瘡出血者。

(2)塗葯。清涼油拌珠黃散2支,塗肛門內外。

(3)野艾(蒿子葉)搗爛如泥敷肛門口。

(4)雞蛋黃油塗肛口。(適合肛口粘膜乾燥破裂者。)

雞蛋黃油製法;取熟蛋黃數只,放非鐵器餐具內小火翻炒,待油滲出過濾即得。

5.其他自療法

(1)揉腹。每日早晚(醒後睡前)兩次揉摩腹部,逆順時針各100次。

(2)提肛。每日2-3次作縮肛動作,每次30-50次。

避免誤診

過去無肛腸疾病突然出現便血,或者少量黯紅混濁便血時有出現,經久不愈;或者

便血中帶有壞死腐敗組織、濃性分泌物,患者不可疏忽大意,應赴醫院檢查。

由於怕大便引發疼痛,就忍耐排便,反而會造成大便秘結,熱毒內生,加重便血症

狀。

未婚女青年月經期必須注意休息,必須重視陰部清潔衛生,否則容易導致肛門粘膜炎症,破裂出血

便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 鮮血便: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樣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葯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

3 隱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二) 救護措施

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卧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葯,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如何掛號就診

1.肛腸外科: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排鮮紅色血便,一般不伴劇烈腹痛的病人,應掛肛腸外科。

2.普通外科:便鮮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應掛普通外科。

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排膿血樣便的病人,應掛腸道門診。

4.消化內科:排黑便、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史,經常排鮮紅色血便的病人,應掛消化內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掛血液科進一步檢查。

6.腎內科:原有腎炎史,又出現血便者,應掛腎內科。

7.傳染科:便血出現在發熱之後,並有疫區生活史的病人,應掛傳染科。

血液從肛門排出稱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時滴血、噴血或大便帶血。一般來說,肉眼可見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與直腸)出血。出血部位離肛門越接近顏色越鮮紅。

人們一般認為,便血都是痔瘡所致,這是不正確的。痔,特別是一、二期內痔多以便血為主要症狀。便血一般發生於排便時,便時及便後滴血或有噴射狀出血,血與糞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為數毫升至數十毫升。反復出血可導致嚴重貧血。痔的診斷比較容易,但必須指出,臨床上常將具有便血症狀的肛管直腸疾病,如直腸腺瘤、直腸癌誤診為內痔。因此確定痔的診斷時,必須排除其他疾病。對便血病人進行指檢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是一種方便、經濟、安全、准確的檢查方法。

肛瘺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較少為血性。因疾病反復發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術治療較為可靠。

直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主要臨床表現是:

1.便血。

2.膿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習慣改變,包括便秘、腹瀉或二者交替、排便不盡等。

4.大便形狀改變。

5.腹痛、腹部不適、腹部腫塊等。

對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進行常規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直腸及低位乙狀結腸癌,必要時行全大腸鏡檢查。對大腸癌必須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前病變:

1.腺瘤:腺瘤屬癌前病變已得到公認,常見症狀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瘤體脫出肛門外、腹痛等。應使用一次性乙狀結腸檢查鏡早期診斷,盡早手術切除。

2.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症狀是便血、排便次數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變:如血液系統疾病。

2.肛門損傷等。

總之,出現便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誤病情。(
便血:血從肛門而出,或隨大便挾雜而下,或下純血。

《靈樞。百病始生》稱謂:「後血」;《傷寒論》稱「圊血」;《金匱要略》稱:「下血」,並依下血與排便之先後,提出「遠血」和「近血」的名稱。張景岳指出:「血在便後來者其來遠,遠者或在小腸,或在腎。……血在便前來者其來近,近者或在廣腸,或在肛門。」後世醫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濁,立腸風,臟毒之名。《證治要訣》雲:「血清色鮮紅者為腸風,濁而黯者為臟毒。」《醫學入門》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遠者,稱「血箭」。

本症應與下痢膿血相鑒別。下痢膿血者,多呈膿血雜下,並有明顯的腹痛,里急後重等表現,而本症表現則為大便時血自下,而無膿樣物,且無明顯的腹痛及里急後重等症狀。

「常見證候」

胃腸實熱:大便下血,兼見唇乾口燥,口渴喜冷飲,齒齦腫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瘡,大便秘結,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等症。

濕熱交蒸:先血後便,下血鮮紅,大便不爽,肢困脘脹,納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脾胃虛寒:先便後血,或血便混雜,或下純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脘腹隱痛,納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質淡,苔白潤,脈細弱。

肝陰虛:大便下血,症兼頭暈目眩,兩顴紅赤,五心煩熱,夜寐不安,骨蒸盜汗,夢中失精,腰酸肢倦,形體消瘦,舌質紅絳,脈細數。

痔瘡便血:便血鮮紅,肛門疼痛難忍,或腫脹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紅苔黃,脈弦數。
參考資料:小兒便血||糞便顏色異常
便血的辨別診斷要點:
合並症 可能的診斷
排便時噴射狀排血,或便後滴出鮮血,血與糞便不混合,出血量不等,伴有肛門異物感或猛感疼痛 痔瘡
便血量較少,色鮮紅,呈絲狀覆蓋糞便,排便時有疼痛感,便後也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肛裂
間歇性便血,一般便血量不多,血液附於糞便表面,呈鮮紅色,不與糞便相混,有時糞便變細呈細條狀,或一側有凹陷 直腸息肉或結腸息肉
隨病情發展便血量增多,常伴有腹瀉、體重減輕、貧血、大便常混濃性黏液,有特殊腥臭味 直腸癌,多見於中老年者
大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糞便膿血樣或有黏液血液。 結腸癌
發病急驟,伴有腹痛、腹瀉,伴惡心、嘔吐,便血量不多,常與糞便相混,大便頻數,有里急後重感及腹壓痛 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
出血常呈間隙性,便血量較小,且糞便中含有膿血或粘液,多伴有腹痛、腹瀉及里急後重感 潰瘍性結腸炎
出血量較少,且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傾向 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柏油樣便,常伴有嘔血 為上消化道出血特徵症狀,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消化道潰瘍
大便顏色無改變,僅潛血試驗呈陽性 潛血便,多由消化道小量出血引起

大便帶血主要應考慮哪幾種疾病?
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症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1)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徵,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前加劇。
(2)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於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里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3)結腸疾病
①結腸息肉: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b.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徵; c .Cronknite� 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並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慾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
②結腸癌:常見於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
(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
(5)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此外,1歲以內小兒應注意腸套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症狀。

便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帶血或全血便,顏色可以是鮮紅色、暗紅色和柏油樣。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的位置、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往往呈柏油樣。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為鮮血便、柏油樣便和隱血便,現將常見病因分述如下。
1�鮮血便 一般來自回腸下端、結腸、直腸、肛門,大便顏色鮮紅或暗紅,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瘡便血在排便時噴射狀流出或便後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門疼痛較劇。直腸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時糞便變細呈條狀或有壓跡。痢疾便血呈膿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柏油樣便 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嘔出,血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成硫化亞鐵,硫化亞鐵使大便發黑而發亮,像柏油一樣。出現柏油樣便,表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葯物可以使大便發黑,用大便隱血試驗可以鑒別。
3�隱血便 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改變,僅在化驗時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稱為隱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發生隱血便,常見胃潰瘍、胃癌。
(二) 救護措施
救護措施與嘔血基本相同。安靜卧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葯,發生暈厥、休克及時送醫院急救。

便血就是內痔嗎?
便血是內痔,特別是早期內痔的一個典型症狀,但不能據此就認為便血就是內痔。便血是一個常見症狀,臨床中的許多疾病,都可引起便血。
①各種腸炎:因炎症作用,破壞了腸道粘膜的完整性,出現便中混雜有暗紫色血、分泌物,並伴有各類腸炎所特有的症狀。
②肛乳頭炎及其肥大:在齒線上,表面覆有肛管上皮,偶可見出血。
③肛裂:便時疼痛劇烈,便後鮮血滴瀝。
④直腸癌:常有出血和大量分泌物,最易誤診、漏診。手診時,指套可染血,並可及形狀不一、表面粗糙不平、邊緣不齊的堅硬病灶,需作病理組織活檢,才能確診。該病出血,也可引起貧血。
⑤直腸腺瘤或絨毛乳頭狀瘤:該病常常出血,每次排便時,糞便上帶有血絲,偶爾也有大量出血。但該瘤長而有蒂,肛門鏡檢查,直腸內可見腫瘤、色紅,可帶蒂。

閱讀全文

與老人便血怎麼治療有什麼好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31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84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06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5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3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0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71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18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26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51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586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3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55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796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56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0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57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2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