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字的書寫方法!!
筆順讀寫:點橫撇捺點折捺
『貳』 如何寫好字
怎麼樣寫好字?
第一章 怎樣寫好硬筆字
硬筆字就是除了毛筆以外的常用的鋼筆、圓珠筆、鉛筆、刀筆、牙簽筆、筷子筆、毛管筆等。能寫一手好字自己肯定很充實,別人也羨慕, 怎樣練習呢?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
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學生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第二章 練習書法的要點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值得珍惜與發揚.
第一 要注意工具
寫字的工具主要是筆,墨,紙,硯,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文房四寶」.
(一)筆 毛筆依毛質的剛柔,大致可分剛毫,柔毫,兼毫筆三類.剛毫筆筆性較剛健,寫出來的字比較勁挺,如狼毫筆;柔毫筆筆性較柔軟,寫出來的字比較渾厚,如羊毫筆;而兼毫筆則是雜用剛性毛和柔性毛所制的筆,如七紫三羊,筆性剛柔相濟.選筆則要注意「尖,齊,圓,健」四個要點∶筆鋒要「尖」;按開時要「齊」;筆肚要飽滿而「圓」;筆毛挺「健」而具有彈性.發筆時要用冷水,全部發開;用完後洗筆.
(二)墨 墨以質地細致,含膠輕的為佳,最好用輕松煙,墨色黑而有光澤,微帶清香.磨墨時,要用新水,動作要領是「重按輕移」,以求發墨濃淡適中.墨汁隨磨隨用,隔夜後,會失去光彩.至於現代商家所售墨汁,選購時,用紙片沾試,如果上淡下濃,有沉澱變質現象,便不可買.
(三)紙 紙的種類很多,大體分為強吸墨的,弱吸墨的兩大類.宣紙,棉紙,毛邊紙吸墨適中,適合寫字;至於紙面光滑,不易吸墨的,初學者不易掌控,且會傷筆,應要避免.紙怕皺,皺則受墨不全;也怕潮,潮則字跡渙散,所以要用另外一層紙包好,放在乾爽處.
(四)硯 硯石以質地細潤而能發墨的為上品.硯台用畢,要馬上清洗乾凈,以免積存宿墨,有害筆尖.
此外,寫字還要准備一些其他的用具,如∶紙鎮,用以鎮壓紙張,以免風吹滑動,影響書寫;墊布,用毛織品墊在紙下吸墨,要避免平滑,以免粘墨臟污紙面;筆擱(又名「筆山」),用以擱筆,使筆墨不易沾污他物;筆簾(又名「筆床」),用細竹編成,以包裹毛筆,便於攜帶等等;都是用心練字者不可少的.
第二 要注重姿勢
書寫的姿勢,以自然舒適為原則,一般以坐姿為主,練習到一定程度,為照應全局,也可採用立姿.初學者要注意身體坐直,肌肉放鬆,胸膛離開桌緣,手肘自然向外張開,兩腳放平,頭部保持端正,身體略向前俯,通常是一手按紙,一手執筆,兩眼直視筆端,眼睛餘光關照紙面.
執筆書寫時,要注意「指實掌虛」的原則.拿毛筆與拿鋼筆不同,毛筆筆管要拿直,用大拇指第一節按住,食指向內押,與拇指相對用力,支持筆身;再以中指向內鉤,無名指指甲上方抵住筆管,以求力量調和;最後小指緊貼無名指,力量可以相制衡.每個指頭各盡其力,實實在在,是「指實」;而執筆時,手指屈曲,掌心空虛,運筆才會靈活,是「掌虛」.
執筆寫字還要注意腕法,腕法分為枕腕,提腕,懸腕三種.腕,肘同時平放於桌面的是枕腕法,適合寫小字;腕部懸空,肘仍貼住桌面的是提腕法,適合寫中楷;至於十二公分見方以上的大字或行草書,就要用懸腕法,腕,肘全部懸空,以求揮灑自如了.
第三 要注重運筆
「運筆」是基本點畫的書寫方式,其方法有多種,我們常用的是「永字八法」,按照它的筆順,說明如下∶
側法∶就是起點.筆勢如飛鳥側面飛下,分作三折,最忌
圓平沒有稜角.運筆時要側 筆鋒,向右點下去,作一迴旋的筆勢;等到墨汁入紙,再慢慢把筆鋒反提收起.
勒法∶就是橫畫.筆勢要中高兩頭下.起筆藏鋒向左上方入筆,再折向右行,過中點,至筆畫盡處,收筆要下按.寫時宜用筆心中鋒,使墨痕暗中凝聚,使筆毫正壓紙面,筆桿微向左傾.
努法∶就是豎畫.寫時逆鋒向上,再轉鋒而下,沉堅定地慢慢移下,最後稍頓,預備向上作挑筆姿勢.
趯法∶就是挑筆.趯,和躍相同,指用筆有如跳躍的樣子,所以要先蹲住筆鋒,蓄勢出鋒,不可草率,應使筆鋒整齊,像銀 一般美妙.
策法∶就是向右而上的短趯.所謂「策」是打馬的鞭子,因寫字時,筆鋒仰舉向上,輕移不必太用力,暗中提轉,有如用鞭策馬的姿勢.
掠法∶就是向左一撇,又名分發.像梳子梳掠頭發,要迅速出鋒,向左撇過去,送到筆鋒盡處,用筆心收束;不能瘦弱無力,也不可像使用刷子橫掃似的.
啄法∶就是向左短趯.所謂「啄」,是下筆 紙,停鋒即出,像鳥兒啄物的樣子,所以運筆宜迅速.
磔法∶就是向右而下的「捺」.磔,現在叫「捺」.下筆寫右捺都是兩停,用仰筆尖鋒寫來,虛回作結,留有筆意.
事實上,運筆方法不只這八種,且各種又有些變化,以上所述是經常使用的,基本點畫掌握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四 要注重結構
「結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點畫的排列組合.每個字各有不同的點畫和形體搭配,書寫時,要照顧筆畫線條的大小疏密關系,下筆墨色之外的留白,必須平均勻稱.凡是左右兩部分合成的字,點畫之間要互相呼應,結合成的字體才自然.而上下兩部分構成的字,書寫時則要先看其形體的大小寬扁,作合理的安排,以求穩定.同時,為了避免字形平板,筆畫大小,型態應稍作變化,以求生動.但無論字的形體如何變,其中唯一不變的是字的重心要平衡穩定.
總之,字的結構要注意疏密勻稱,筆畫照應,重心穩固,唯有常常研究,仔細觀摩他人之長,不斷修正,於勤練之後,字形自然就端正工整了.
第五 要注重臨摹
練習書法,一定要慎選碑帖,多加臨摹.
「臨」是置范帖在旁,用眼睛測字的大小,形勢而習寫;「摹」則以薄紙覆在范帖上,隨它的用筆曲折而描寫;兩者並不相同,古人認為∶「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
古代為學書方便,先將基本筆畫與文字印成紅色底本,供學童摹寫,稱為「描紅」,初學者常常沿用.至於臨摹用紙,有所謂「九宮格」,「田字格」,「米字格」等,可供初學者安排結構時參考.
「臨摹」要以名帖作為範本,像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的名品,各有其書法特色,可依學習者用筆習性選帖臨摹.
習字,一般而言,先從楷書入手,進一步再練行,草.行書的實用性很高,寫來靈活,重視上下字間相連的筆意,運筆一氣呵成,對於現代生活而言,有其方便.行書名家王羲之的法帖線條流暢,值得臨摹.
總之,練習書法,要循序漸進,多看,多悟,多練習,多變通,功力日深,就可脫胎換骨,創出自己的風格來!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練用心寫總會成功的。當你看到一個個端莊秀麗的漢字從你的筆下流淌而出的時候,當你看到一頁頁整潔清楚的作業在你的筆下誕生的時候,當你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對鉤和「優」的時候,你不覺得寫好漢字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嗎?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的藝術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
『叄』 有什麼寫好字的簡單方法
要想寫好字,首先要提高審美意識,也即知道字寫成什麼樣才比較好看,為什麼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想寫出的好看的形狀,這就是你控制筆的能力,也即運筆基本功。所以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寫好字!無論是提高審美意識,還是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都要求平時多看、多寫、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練字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
那麼什麼樣的字,才算是比較好看的字呢,一個字的好壞無非是看它的線條與間架結構;對於一幅字而言,除了單個字要寫得好看外,還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美的線條當是來龍去脈交待清楚、行筆流暢自如、輕重緩急得當,呈現出美的形態與神態,充滿活力,或輕或重、或緩或急、或剛或柔,歸於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遲疑、輕重無常的線條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間架結構,即一個字的筆畫搭配,如筆畫的長短、曲直、擺放的角度,筆畫間的間距、粗細(輕重)、前後照應關系,等等。對於初學者,在字的間架結構上當先求勻稱、端莊為宜,然後才能根據需要與個人的習慣愛好(個性)考慮變化。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狀、排列的位置與擺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應關系,等等。就毛筆書法而言,還要考慮墨色的濃淡、枯濕的變化,不過實用的硬筆書法可以忽略這些。就一般實用的寫字而言,章法布局當做到二點:首先是在一行或一列中,讓每一個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條直線上;其次是將字的大小、形狀稍作區分,一般而言,筆畫多的字寫緊湊些,線條盡量細一點,筆畫少的字寫松一點,形狀小的字線條盡量寫粗些。但一般情況下,依然是筆畫多的字大些,筆畫少的字小些。不過有些筆畫少,但屬筆畫舒展的,也可寫大些,如「中」字的豎畫,「安」字的橫畫,「人」字的撇捺畫等,就可以根據前後字的搭配需要而異。在楷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不很明顯;而在行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可以十分明顯,有些草書中更加明顯。另外,在行書中適當誇張個別字的主要筆畫,對整篇來說,也會產生生動美好的效果。比如毛澤東的書法,字的大小變化極大,錯落有致,大氣磅礴,別有一番雄偉的氣勢。
知道了怎麼樣就能把字寫得比較好看,那趕緊去練喲!帶著興趣去練,勤練、多臨摹,既可以加強控制筆的能力,也可以學習別人好的寫法。多看字帖,反復地臨摹,熟能生巧,這就是最佳的方法。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就一定有大收獲,並且趣從中來呢!說不準練字會給你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者從此會改進你的人生!其實不是說不準,而是肯定的,練字的好處很多很多,比如對你的文字水平的提高會大有裨益,比如對你的性格的改善會大有裨益等等,在此,因為篇幅有限,不再贅述,自己在今後的練字過程中去體會。
『肆』 把字寫好的方法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
一、態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視寫字,認為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答案正確,考試就能得滿分,其實不然,把字寫好,終身受益。
二、寫字的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寫出的字也不會端正;眼睛離作業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眼;做作業時彎腰駝背,寫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練,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才能把字寫好。
怎樣才能寫好字
一、正確的學書之路
1.臨帖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書法家是不經臨習而成功的,沒有一個字寫得好的人是不經過臨帖的。只有臨帖,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篆等傳統的東西,才會有所獲。
2.專一
學書首先應師承一家,建立根據地,然後再發展。這就有一個選帖的問題,選帖的標准:①好帖;②喜歡。選定帖後專心致志,認真臨習,堅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這個時期檢驗你學習得怎樣,首先看臨得像不像,再看筆法筆意。
3.博採眾長
當對一本帖或一家書體臨習達到形同神似之後,就要廣涉其他好帖,取其營養加以吸收消化,融會貫通。
4.字外功夫
練字的同時經常要多讀書,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識,加強自身修養。總之一句話,加強字外功夫的訓練。
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便自成一家。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正確的學書之路概括為:
二、科學的學書方法
明確了正確的學書之路之後,我們還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可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1.臨帖和摹帖
這既是正確學書之路的開端,又是正確學書方法中的根本點,必須堅信不疑,堅定不移。
摹帖和臨帖各有優點,效果各異。姜夔《續書譜》中說:「臨書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其中的「筆意」即指筆法、筆勢及線條意趣。「臨」的方法就是看著字帖,照著寫。只要仔細地臨,便容易掌握筆法筆意.從而把範本的精髓學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紙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畫。所以字形基本上不會走樣,多摹幾遍,有利於把握結構。但摹書看不清筆法,「易失筆意」,雖然間架不錯.但沒有筆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學者可以臨摹並用,相互補充。
2.每天定量
事實證明,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練字也一樣,寫得太少,練習量跟不上,就談不上進步;當然盲目機械地多寫,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達到的一定的效果,較佳的量才能達到較佳的效果。
3.循序漸進
學習書法,在勤學苦練的基礎上,還應該懂得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一,先正楷,後行草。蘇軾說:「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說楷、行、草書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連站都不能站,怎麼能走和跑呢?如果沒有楷書基礎,直接寫行書、草書,就會疏於法度,流於輕滑飄浮。行書、草書是楷書的流、便、疏、散,學好楷書之後,加強用筆的流動呼應,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練,再寫行草時.便可悟到兩者相通之處,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第三,先點畫,後結構,再章法。書法是線條的藝術,也就是以基本點畫為基礎的藝術。基本點畫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藝術性就無從談起。由於鋼筆尖性硬,在線條變化上相對簡單得多,故鋼筆書法學習在結構上花的時間多,而在用筆、點畫上相對較少。但這並不是說點畫用筆不重要,相反,它是鋼筆書法的基本功,只有在點畫書寫的基本功扎實之後,才可能去把握結構。在結構上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伍』 寫好字的方法和技巧
在談到寫字的出力之前,就一定要先提到正確的握姿。一是正確的握姿,另一是正確的出力。如果只是單一的光只強調握筆三指的姿勢正確,那是不夠完整的!良好的握姿是為了能適當的出力。正確握姿乃形於外之條件,而正確的出力、使力,則是形於內的動力,必須這兩者相輔相成才行。
字體結構中,橫和豎劃通常是主要筆畫,而且長筆畫也通 常以這兩者為主。橫劃是只靠腕力不用指頭的,而豎劃則只有歸食指這個指頭單獨來掌管而已的。
所以,善用食指的力量和操控,是寫字動作的一大關鍵。而食指如要完成輕松的按壓動作,首要之務便是要和筆桿保持接觸越大的面積,這樣也就才能得到較好的扶持穩定度和操控。
其次,不管在這些向下筆畫的按壓力時,把注意力放在食指,也才能更明顯感受出那股從筆桿上方的重心點開始往下的出力感,也才能出力更順暢有力,繼而可寫出更輕重有別的筆畫力度。
常寫黑板的老師們就應該都很有經驗,在豎立著的黑板上寫字,比放在桌上的紙上寫字還要困難。想要在黑板上寫出一手漂亮、有力又快速的粉筆字,絕對不是靠五根手指來抓寫控制粉筆的,關鍵是只要能以食指,從粉筆上方穩定按壓著書寫,那就好寫得多,也同時線條就能筆直和有力多了。
『陸』 寫這個字怎麼寫好看
個人認為端正地寫會比較好看。
『柒』 這字怎麼寫好看
從小堅持練字:
想寫一手漂亮的字自然需要從小就要好好練字,掌握字的字形結構,筆順筆畫,然後就是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時間來練習,養成一個好的書寫習慣,包括書寫的姿勢,握筆的動作,寫字時的心態等,這些對於寫好字來說都很重要。
選一個適合自己的字帖:
想寫一手好字,自然需要長時間的練習,練字就需要字帖,一般練字還是用鋼筆,硬筆來練字比較好,從楷體開始進行練習,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字的結構筆畫走勢,練習字的時候,先細心觀察,然後動筆,也可以才用以前練習常用的方法,臨摹或描紅。
從簡單字開始練習,逐步增加練字字數:
練字的時候,要從簡單的字開始練習,其實字筆畫越少,字越簡單,越不容易寫好,先掌握字的筆畫寫法,比如永字八法,就是先練習筆畫,練習的時候不要貪多,每天就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練習幾個字,反復練習,就像達芬奇畫雞蛋一樣,基本功很重要。
有一個好的練字環境:
練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一般意志力薄弱的人很難堅持下來的,所以需要有一個好的練字環境,一個人練字感覺沒有意思,那就參加一個培訓班,人多了,有了練字的氛圍了,也有練字的興趣了,尤其是孩子,更需要有人陪伴進行練字。
找一個嚴厲的名師:
練字需要督促,需要指點,成功的人一般都有一個嚴厲的名師,有名師指點,自然會事半功倍,有嚴師的管教才能堅持下去,當然這需要經濟做基礎的,需要付出辛苦和時間的。
日常寫字嚴要求:
想寫一手好字,就需要對自己提出嚴格的要求,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只要自己動筆寫字,就認真對待,不可心浮氣躁,馬虎應對,把每次寫字的機會都要珍惜,告訴自己把字寫好,哪怕寫得慢一點,尤其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感覺作業多,就會寫字特別潦草,這自然是難以寫一手好字的。
『捌』 寫字方法
要想把字寫漂亮,首先姿勢要正確,然後就是多練字了。
正確的握筆姿勢如下:
1、 右手拇指在筆桿的左側比食指稍靠後些,食指在前偏右,這兩指緊緊夾住筆桿。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個關節托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拇指在中指之後自然地彎向掌心。
2、 筆桿向右後方傾斜緊貼在食指第三關節和虎口之間。
3、 食指和大拇指捏筆時中間呈橢圓形。
4、手掌和手臂呈一直線。
5、捏筆手指與筆尖的距離7—8分。
6、寫字時手的支撐點在豌豆骨上。
練字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在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要求每人每天要寫一篇字,就是臨摹字帖,當時龐中華字帖很流行啊,人手一本,每天寫完了當做作業交上去,不寫的話挨老師K,打手板,呵呵,到了高中以後,高一高二的時候課程不緊,也是這樣進行的,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受益匪淺啊,現在我的字雖說不是十分漂亮,但還是拿得出手啊,很多人都說寫的不錯呢。
針對你的情況,你首先把握筆姿勢糾正一下,畢竟姿勢正確了,才能寫的又快又好,然後就是練習,最好也買本字帖,拿紙來臨摹,開始一定要沉住氣,慢慢寫,邊寫邊思考,這個字的間架結構是怎麼樣的?每一個筆劃怎麼寫好看?每天練習要注重質量,哪怕你一筆一劃的只寫五十個字,也比飛快的寫上兩三百字效果要好!
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成功的!
『玖』 怎樣寫好字的方法
如何寫
態度要端正字,有些人不注重寫人物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正確的答案,考試就能拿到出,這是不正確的,寫的字嘛,持續一生。
二,寫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確,也不會寫的字正確的,眼睛的這種操作也很容易造成近視,駝背的家庭作業,寫的字歪歪扭扭,大和小。
三,勤於實踐,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可以書面文字。我怎麼能寫
字
的教科書一條正確的道路
1。
臨時職位屬臨時職位,學習書法的最根本途徑。古往今來,沒有一個是沒有一個書法家和成功的臨床實踐中,不寫一個字是一個很好的人沒有臨時職位。只是臨時職位,取法唐楷,晉行,漢隸,秦朱庵和其他傳統的東西,將已經收到了。
2。經過學校的書忠實
建模首先應建立基地,然後發展。它有一個選舉後的問題,選帖標准:①良好;②喜歡。經過選擇的職位敬業,嚴重的臨床實踐,持之以恆,直到等於神似。此期測試您將學習如何好,不像前看起來像一個專業,看書法筆意。
3。博採眾長
當報價或預訂臨床實踐的主體,實現形同神似,我們必須亘其他好,兩者的營養吸收,融會貫通。
4。字外功夫
書法的同時,往往更多的書籍,知識在各方面都比較精通,加強修養。總之,外面努力加強鍛煉的話。
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自成一家。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合適的書來學習的道路概括為:
二,教科書
明確後的科學方法學習這本書正確的道路,我們需要掌握學習的科學,隨著學習的科學,你可以得到一個更好的學習效果。
1。臨摹職位及
這既是本書的開頭來學習正確的方法,還要學習這本書的方法的根本點,你必須堅信,堅定正確的。
摹職位及臨時職位有自己的優勢,有不同的結果。姜夔「續書譜」中說:。 「臨書易揮發湛位置,並打算多一些古老的文件,復制本書深入淺出地讓古人位置,而多古佚筆意臨書易攜帶,復制本書很容易忘記」,這「筆意」指招,手勢和線條的魅力。 「親」的方法是看字帖,根據寫。只是仔細暫時的,這意味著它是容易掌握的筆畫。因此,模板薛刀綬的精髓。 「G」的方式,保持在後,直接用紙巾繪圖。所以基本上沒有走樣的字體,多拷貝的時間,有助於把握結構。但看到筆觸副本書,「善變」,這是好事,雖然幀間。但是,沒有招,剛性字。因此,初學者可以復制和使用,相得益彰。
2。
每日定量證明了從量變到質變的東西都有一個過程,書法也一樣,寫的太少運動能力跟不上,就不會進步,當然盲目機械寫多了,累的效果並不好。將一定量,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的優選量。
3。
逐漸學習書法,艱苦的工作和實踐的基礎上,你應該知道,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首先正楷,草書後。蘇東坡說:「我生草烏真正站,行,如行,就像走在草地上。」即楷,行,草書如三個人站立,行走,奔跑,如果人們甚至不能站立站,怎麼能走和跑?如果沒有基礎,楷書,行書直接寫入,草書,他們會忽略法度,流於輕滑浮動。行書,草書流是楷書,然後,稀疏,散,然後學習楷書,加強流動性回聲筆,草書易於使用。等到長城開發技能,同時寫草書。既有共同點,可實現,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第三,第一點畫,結構,然後招數。書法是藝術的路線,也就是基本點畫為基礎的藝術。基本點畫不好,整個單詞或問題的整體藝術性。由於筆硬的尖端,相對簡單的改變就行了,所以學習書法筆花費在結構上有更多的時間,而相對較小的筆,點畫。這並不是說點畫用筆不重要,相反,它是書法筆,點畫寫作的基本知識後,才基本功扎實,也可能是把握結構。隨著結構的基礎上,一大堆的話,它的技巧是很容易掌握的。
『拾』 袁這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怎麼寫
答案是:袁用加一加的方法
袁+犭=猿(猿猴)
袁+車=轅(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