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像攝影中怎麼突出主體
對於人像攝影來說,人物不僅是畫面內容的中心,而且是畫面結構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圍繞這一中心形成一個整體。所以說,在拍攝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怎樣才算簡潔構圖呢?對於初學者來說,最簡單的突出人物的方法就是尋找一個比較簡單干凈的背景,比如一面白牆、一片綠草地等,這樣拍攝者只需要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擔心因處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關系而導致照片失敗的問題。
選擇簡潔的背景
淡淡的藍天是好天氣的象徵,利用藍藍的天空作為背景來拍攝人像,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
特寫形式
運用特寫形式突出主體,使主體在畫面中占據絕大部分,甚至布滿整個畫面,這樣會更加吸引觀者的視線,主題思想也一目瞭然地顯現出來。其採用的技術手段是用長焦鏡頭或被攝者離得近些,也可以通過畫面剪裁去完成。
2. 攝影構圖中突出主題形象的常用對比方法有哪些
當你通過取景器要在畫面上突出被攝主體的時候,要給自己提幾個問題:
1、要突出被攝主體,該把它放在畫面中心附近還是離開中心?
2、要把它照得大些才顯得突出嗎?
3、要給它搭個畫框嗎?
4、要通過採光來突出它嗎?
5、要通過選擇焦點來突出它嗎?
6、要利用會聚線條來突出它嗎?
7、要利用重復的線條來突出它嗎?
8、能不能通過運動來加以突出呢?
回答並解決這一連串問題之後再進行拍攝。
3. 攝影突出主體的方法有哪些
攝影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突出主體,利用各種手法讓被拍攝物體從畫面中脫穎而出,從而達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最常見的突出主題的方法就是利用長焦、大光圈虛化背景,聚焦點放在主體上,讓主體清晰顯示,利用攝影中的減法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
簡化畫面
採用簡潔背景,將主體放於其中,好的照片不必太過的花哨,過多的雜物反而會讓畫面失去了焦點。
廣角鏡頭誇大主體
利用廣角鏡頭誇大主體,使被拍攝對象顯得比平時大,從而起到誇張效果。這時也可以配合使用長焦,盡量的讓自己與被拍攝物體距離更近,使背景淡化。
顏色對比
讓主體與背景有鮮明的顏色對比,這樣不用你太過誇大,主體自然會突出出來。同時良好的色彩運用也會讓你的照片更加出色。
明暗對比
想要玩好攝影就必須掌握好對光線的運用,通過對光線的掌控使畫面有明暗對比同樣可以達到突出主題的目的,平時最常見的就是剪影。
選擇好的構圖
一個良好的構圖不僅可以使畫面平衡,同時可以引導人的視線去關注你想要表達的主體,比如採用黃金分割構圖、對角線構圖、V型構圖等等。
線條引導
靈活運用環境中的線條可以讓人將視線一下子定位在主體上,比如利用延伸道路河流、地鐵通道等等。
動靜對比
在拍攝高速運動的人物、車輛等主體時,清晰的運動物體和線條化的背景會形成很好的對比,這時主體自然會分外的突出。
4. 人像攝影,如何突出拍攝主體
背景光就是用來照明背景的光線。在拍攝人像時,為了避免破壞被攝主體的塑造光線,不要將背景光照射到主體身上。所以在室內拍攝時,一般都會有專門的燈光去照射背景,利用燈光調整背景的亮度,使被攝主體更加突出,增加畫面空間的縱深感。
背景光的變化是多種多樣的,有亮調的背景、暗調的背景、中間調的背景、明暗相接的背景和特殊光線效果的背景。如果在拍攝亮調背景時,一般需要使用散射光照明,這樣拍攝出來的效果才會更加自然柔和。而如果背景有光斑變化,則比較適合用聚光燈照明,獲得好的畫面效果。
在影室內,常用的背景光是平行背景光和中心背景光。平行背景光是在被攝主體後方左右各放一盞燈照射背景,讓背景產生比較明亮,均勻柔和的光線效果。一般使用這種背景光拍攝時,將照明燈放在被攝主體背後45°角照向背景,而光源距離背景要適當遠一些,這樣背景光線才會更加均勻。
四、中心背景光拍攝
拍攝時,將一盞燈放置在被攝主體背後,射向背景,產生美麗的光芒效果,突出被攝主體,使其更具立體感。
5. 突出主體的方法的其他方法
讓主體占據畫幅重要位置可以得到突出;
在實踐中為了突出主體,往往同時採用幾種方法。比如既用有利的角度又用比較完善的光線來突出畫面。 在影視畫面中,圖像的色彩發生改變,從而使得主體突出。比如一張彩色照片,逐漸過度到黑白色,就給人以一種歲月流失、壓抑的感覺;相反,則會給人一種明快、鮮明的感覺。電影《大腕》、《紫日》
有很多成功的範例 音樂節奏的的改變可以起到營造氛圍,突出主體的作用。在影視作品中往往加快或減慢音樂的節奏進行主體的突出。在點電影《大腕》、《無間道》等有很多成功的應用。
6. 什麼是間接突出主體 間接突出主體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主體是主題的體現者。攝影構圖是在繁雜的現實中進行選擇,畫面簡潔,主體突出是攝影構圖中最重要的原則。突出主體的實質是妥善處理主體和陪體、主體和背景的關系。
突出主體的方法有多種,這里介紹常用的兩種。
1.利用主體的位置和陪體、環境的指引突出主體
(l)主體應占畫面的顯著地位,在畫面正中偏左或偏右的位置。如果主體人物較小,應落在畫面的結構中心上,這是吸引觀眾視線的地方。
(2)陪體的視線集中在主體上,自然就把觀眾的視線引向主體,這是一種間接突出主體的辦法,是由陪體來實現的。
(3)利用透視線條的匯聚,把主體放在滅點上,也能把觀眾的視線引向主體,滅點的位置由此變得重要了。這是利用環境指引的辦法。
2.利用對比突出主體
(l)鏡頭靠近主體,使主體形象較大,利用大與小的對比來突出主體。如果主體前還有人物,可以處理成側面、背面,或使之不完整,以不爭奪視線為度。
(2)布光應以主體為主,用較強光線照明主體,使環境較暗,通過明暗影調的對比來突出主體。
(3)主體形象必須較完整,有動勢,利用動與靜的對比來吸引觀眾的視線。
(4)在色彩的使用上,可以利用色彩的對比,比如紅與綠、紫與黃、橙與青這類補色的對比來突出主體。所謂萬綠叢中一點紅,這點紅在綠色的襯托下顯得十分突出。
(5)用小景深使主體清晰,陪體和背景虛糊,以虛實的對比突出主體。
以上是突出主體常用的方法。逆光照明使主體有一道明顯的輪廓光,使之與背景分離,對突出主體也很有幫助。
7. 突出主體,除了背景虛化以外還有什麼手段
突出主體的表現方法有很多,小景深只是其中一種,它其實就是採用了虛實對比的表現手法。此外還可以採用明暗對比、大小對比、遠近對比、色彩對比、動靜對比等等多種方法來突出主體。
8. 人像攝影如何突出主體
人像攝影,顧名思義,主體是人物,無論是全身、半身還是面部特寫,都應該該把人突出在畫面中。初學攝影的朋友,往往過於注重人物後面的背景搭配,希望能用好看的背景,來和人物做出呼應,其實這往往適得其反。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人像攝影領域,看看突出你作品的主體----人。 一、劃分主體 想要突出主體人物,我們先要弄清楚哪部分是主體,也就是從畫面眾多的元素當中劃分出一個主體,這樣才能讓在後面的拍攝中有針對性的把主體刻畫出來。 1、人和景的關系 這是最為普遍的攝影搭配,既然主體是人,要突出的當然是人本身,後面將詳細介紹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突出人物。 2、多個人物之間的關系 要認定其中的主要人物為主體,或以多數人物同為主體,這要看畫面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定。 3、單一人物 即使只有一個人物,也要認定其主、次結構,例如,拍攝全身人像,一般以頭部為主體;拍攝 半身人像或人像特寫,一般以臉部為主體;拍攝人像臉部大特寫,則一般以眼睛為主體等。 秋天の瞳 作者:大眼 二、突出主體的方法 1、通過人物在畫面中的位置 人物的擺放位置,其實就是人像攝影的構圖,這是最為關鍵的一步,無論是正中央的穩重構圖,還是黃金分割點的愜意構圖,只要運用得當,都可以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逆光創造的剪影效果也是突出主體的一個妙招! 那些從前 作者:適度闕 若非 作者:小劉
9. 紀念照,怎樣突出人物主體
紀念照的意義在於記錄人的情態和人與景物的聯系。人物不論是在畫面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佔多大的比例,都是中心和主體。因此,拍攝時要盡可能多地調動攝影技術手段突出人物主體的表現。
有些場合攝影者無法調動被攝人物和其身穿的衣著時(如聚會),為了讓主人公在人群中突出來,也可以藉助閃光燈。但此時閃光燈的蒙上一層紗布或薄手帕,用弱而窄的光束照亮主人公,其照片可獲得:周圍人群色調較暗,主人公色調較明亮;影紋細膩豐富;現場氣氛濃厚的效果。
總之,紀念照攝影,突出主體人物的方法很多,影友們可在實踐中「舉一反三」使照片拍得更好。
10. 人像攝影中,為控制景深,突出主體,虛化背景的方法技術有哪些
拍攝畫面時,要來突出主體,簡化自環境和背景,常用的一是選擇在簡單的環境和背景下拍攝,有時只要主體或攝影者稍微動一點就行了。二是控制拍攝景深,利用淺些的景深,使主體清晰,背景虛化。再有是選擇拍攝角度,避開雜亂的背景,例如常見的蹲下來微朝上拍攝,讓天空占據背景的大部分等。
(10)突出人物主體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室內人像攝影用光技巧:
1、主光
現代化的拍攝工作室所用的主光一般都是由柔光燈箱發出來的,為什麼採用柔光燈箱?因為它發出的光線比較均勻,比較好控制。而柔光燈箱,其實就是把一隻或多隻燈泡放到一個箱體裡面,通過能使光線散射的柔光箱罩(一般由塑料或紡織品製成)對被攝者照明,箱體面積越大,燈泡數量越多,功率就越強,這樣照明的范圍就越大。
對於大多數的影樓來說,口徑大約一平方米的柔光燈箱就可以了。它照明的距離和角度,攝影師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隨意調整,但是曝光量就以主光為根據。
2、補光
其實,補光所用的可以是與主光同樣的柔光燈箱,通過照明距離或輸出功率來調整它與主光的光比。如果補光的曝光比主光少3擋光圈的話,其光比就是1:3,將得到較深的陰影。
如果補光的強度接近主光的話,比方說相差半級光圈的話,那麼陰影部分就變得非常淺淡了。為了方便起見,補光的光源可以固定在天花板或牆上,只是通過調整輸出功率的方式來控制陰影的深淺。至於怎樣才能使補光取得與主光的最佳光比,則只能反復地試驗。
3、背景光
在大多數情況下,被攝者都與背景拉開一定的距離。由於光源的照明隨著距離的增加而明顯地減弱,所以背景的亮度要比被攝者暗許多。
如果按被攝者的照明情況曝光的話,則背景就會顯得更暗,那麼被攝者看起來就如同融入黑暗的背景中一樣。如果攝影師不介意這種背景效果的話,當然也就不用背景光了。但是如果想把被攝者同背景區別開的話,有必要對背景進行單獨照明,於是就有了所謂的背景光。
4、頭發光
由於人像攝影技術的發展,所謂的頭發光已由原來投射到頭上的不那麼自然的一束聚光,逐漸演變成為一隻或多隻更加寬廣而柔和的燈光,不僅使頭發避免成為漆黑一團,而且還能勾畫出被攝者的輪廓,因此它被稱為「分離光」。
這個採光方法已經使用范圍相當廣泛,為此目的採用的是小型柔光燈箱或條型燈具。這樣的頭發光還能用另一種方法來實施,把一束燈光通過天花板反射,但是要注意控制布光范圍,如果照射到鼻子上就不好看了。
關於室內人像攝影用光技巧的內容,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攝影攝像有著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拍照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