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錨式懸索橋的優點、缺點、施工方法
自錨式懸索橋有以下的優點:①不需要修建大體積的錨碇,所以特別適用於地質條件很差的地區。
②因受地形限制小,可結合地形靈活布置,既可做成雙塔三跨的懸索橋,也可做成單塔雙跨的懸索橋。
③對於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加勁梁,由於需要承受主纜傳遞的壓力,剛度會提高,節省了大量預應力構造及裝置,同時也克服了鋼在較大軸向力下容易壓屈的缺點。
④採用混凝土材料可克服以往自錨式懸索橋用鋼量大、建造和後期維護費用高的缺點,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⑤保留了傳統懸索橋的外形,在中小跨徑橋梁中是很有競爭力的方案。
⑥由於採用鋼筋混凝土材料造價較低,結構合理,橋梁外形美觀,所以不公局限於在地基很差、錨碇修建軍困難的地區採用。
自錨式懸索橋也不可避免地有其自身的缺點:①由於主纜直接錨固在加勁樑上,梁承受了很大的軸向力,為此需加大梁的截面,對於鋼結構的加勁梁則造價明顯增加,對於混凝土材料的加勁梁則增加了主梁自重,從而使主纜鋼材用量增加,所以採用了這兩種材料跨徑都會受到限制。
②施工步驟受到了限制,必須在加勁梁、橋塔做好之後再吊裝主纜、安裝吊索,因此需要搭建大量臨時支架以安裝加勁梁。所以自錨式懸索橋若跨徑增大,其額外的施工費用就會增多。
③錨固區局部受力復雜。
④相對地錨式懸索橋而言,由於主纜非線性的影響,使得吊桿張拉時的施工控制更加復雜。
2. 懸索橋主纜架設的過程
主纜架設
根據結構特點,主纜架設可以採取在便橋或已澆築橋面外側直接展開,用卷揚機配合長臂汽車吊從主梁的側面起吊安裝就位。
纜索的支撐:為避免形成絞,將成圈索放在可以旋轉的支架上。在橋面每4-5m,設置索托輥(或敷設草包等柔性材料。),以保證索縱向移動時不會與橋面直接摩擦造成索護套損壞。因錨端重量較大,在牽引過程中採用小車承載索錨端。
纜索的牽引:牽引採用卷揚機,為避免牽鋼絲繩過長,索的縱向移動可分段進行,索的移動分三段,分別在二橋塔和索終點共設三台卷揚機。
纜索的起吊:在塔的兩側設置導向滑車,卷揚機固定在引橋橋面上主橋索塔附近,卷揚機配合放索器將索在橋面上展開。主要用吊車起吊,提升時避免索與橋塔側面相摩擦。當索提升到塔尖時將索吊入索鞍。在主索安裝時,在橋側配置了3台吊機,即錨固區提升吊機、主索塔頂就位吊機和提升倒鏈。
當拉索錨固端牽引到位時,用錨固區提升吊機安裝主索錨具,並一次錨固到設計位置,吊機起重力在5t以上;主索塔頂就位吊機是在兩座塔的二側安置提升高度大於25m時起重力大於45t的汽車吊,用於將主索直接吊上塔頂索鞍就位,在吊裝過程中為避免索的損傷,索上吊點採用專用索夾保護;主索在提升到塔頂時,由於主跨的索段比較長,為確保吊機穩定,可在適當的時候用塔上提升倒鏈協助吊裝。
3. 懸索橋主纜的防腐怎樣做
應使用重防腐配套。
環氧富鋅底漆 50μm
環氧雲鐵中間漆 150μm
聚氨酯面漆 50μm
4. 現代大跨懸索橋一般採用什麼製作主纜
懸索橋是以承受拉力的纜索或鏈索作為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由懸索、索塔、錨碇、吊桿、橋面系等部分組成。懸索橋的主要承重構件是懸索,它主要承受拉力,一般用抗拉強度高的鋼材(鋼絲、鋼纜等)製作。由於懸索橋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強度,並具有用料省、自重輕的特點,因此懸索橋在各種體系橋梁中的跨越能力最大,跨徑可以達到1000米以上。1998年建成的日本明石海峽橋的跨徑為1991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徑最大的橋梁。懸索橋的主要缺點是剛度小,在荷載作用下容易產生較大的撓度和振動,需注意採取相應的措施。
5. 橋梁施工有哪些主要的施工方法及相應的施工控制內容
1.預制簡支梁法。
2.支架現澆法。
3.懸拼法。
4.懸臂澆築法,也叫掛籃施工法。
5.頂推法,也叫逐節頂推法。
6.轉體法,分豎轉法、平轉法,平豎結合法。
7.纜索吊裝法,也叫貓道施工法。網頁鏈接
6. 懸索橋由那些主要構件組成,通常採用什麼施工方法架設
主要由橋塔(包括基礎)、主纜(也稱大纜)、加勁梁、錨碇(分重力式和隧道式)、吊索(也稱吊桿)、鞍座(主鞍座和散索鞍座)及橋面結構等組成。
現在以地錨式居多,地錨式施工一般是先架設橋塔也就是主塔,然後錨碇大纜,之後吊桿和加勁梁的施工,最後橋面工程。
下面是搜索到的自錨式施工工藝。希望有幫助。
自錨式施工工藝
1、主塔施工
懸索橋一般主塔較高,塔身大多採用翻模法分段澆築,在主塔連結板的部位要注意預留鋼筋及模板支撐預埋件。對於索鞍孔道頂部的混凝土要在主纜架設完成後澆築,以方便索鞍及纜索的施工。主塔的施工控制主要是垂直度監控,每段混凝土施工完畢後,在第二天早晨8:00至9:00間溫度相對穩定時,利用全站儀對塔身垂直度進行監控,以便調整塔身混凝土施工,應避免在溫度變化劇烈時段進行測試,同時隨時觀測混凝土質量,及時對混凝土配比進行調整。
2、鞍部施工
檢查鋼板頂面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後清理表面和四周的銷孔,吊裝就位,對齊銷孔使底座與鋼板銷接。在底座表面進行塗油處理,安裝索鞍主體。索鞍由索座、底板、索蓋部分組成,索鞍整體吊裝和就位困難;可用吊車或卷揚設備分塊吊運組裝。索鞍安裝誤差控制在橫向軸線誤差最大值3mm標高誤差最大值3mm.吊裝入座後,穿入銷釘定位,要求鞍體底面與底座密貼,四周縫隙用黃油填實。
3、主梁澆築
主梁混凝土的澆築同普通橋一樣,首先梁體標高的控制必須准確,要通過精確的計算預留支架的沉降變形;其次,梁體預埋件的預埋要求有較高的精度,特別是拉桿的預留孔道要有準確的位置及良好的垂直度,以保證在正常的張拉過程中拉桿始終位於孔道的正中心。
主梁澆築順序應從兩端對稱向中間施工,防止偏載產生的支架偏移,施工時以水準儀觀測支架沉降值,並詳細記錄。待成型後立即復測梁體線型,將實際線型與設計線型進行比較,及時反饋信息,以調整下一步施工。
4、索部施工
(1)主纜架設
根據結構特點,主纜架設可以採取在便橋或已澆築橋面外側直接展開,用卷揚機配合長臂汽車吊從主梁的側面起吊安裝就位。
纜索的支撐:為避免形成絞,將成圈索放在可以旋轉的支架上。在橋面每4-5m,設置索托輥(或敷設草包等柔性材料。),以保證索縱向移動時不會與橋面直接摩擦造成索護套損壞。因錨端重量較大,在牽引過程中採用小車承載索錨端。
纜索的牽引:牽引採用卷揚機,為避免牽鋼絲繩過長,索的縱向移動可分段進行,索的移動分三段,分別在二橋塔和索終點共設三台卷揚機。
纜索的起吊:在塔的兩側設置導向滑車,卷揚機固定在引橋橋面上主橋索塔附近,卷揚機配合放索器將索在橋面上展開。主要用吊車起吊,提升時避免索與橋塔側面相摩擦。當索提升到塔尖時將索吊入索鞍。在主索安裝時,在橋側配置了3台吊機,即錨固區提升吊機、主索塔頂就位吊機和提升倒鏈。
當拉索錨固端牽引到位時,用錨固區提升吊機安裝主索錨具,並一次錨固到設計位置,吊機起重力在5t以上;主索塔頂就位吊機是在兩座塔的二側安置提升高度大於25m時起重力大於45t的汽車吊,用於將主索直接吊上塔頂索鞍就位,在吊裝過程中為避免索的損傷,索上吊點採用專用索夾保護;主索在提升到塔頂時,由於主跨的索段比較長,為確保吊機穩定,可在適當的時候用塔上提升倒鏈協助吊裝。
(2)主纜調整
在製作過程中要在纜上進行准確標記。標記點包括錨固點、索夾、索鞍及跨中位置等。安裝前按設計要求核對各項控制值,經設計單位同意後進行調整,按照調整後的控制值進行安裝,調整一般在夜間溫度比較穩定的時間進行。調整工作包括測定跨長、索鞍標高、索鞍預偏量、主索垂直度標高、索鞍位移量以及外界溫度,然後計算出各控制點標高。
主纜的調整採用75t千斤頂在錨固區張拉。先調整主跨跨中纜的垂直標高,完成索鞍處固定。調整時應參照主纜上的標記以保證索的調整范圍。主跨調整完畢後,邊跨根據設計提供的索力將主纜張拉到位。
(3)索夾安裝
為避免索夾的扭轉,索夾在主索安裝完成後進行。首先復核工廠所標示的索夾安裝位置,確認後將該處的PE護套剝除。索夾安裝採用工作籃作為工作平台,將工作籃安裝在主纜上(或同普通懸索橋一樣搭設貓道),承載安裝人員在其上進行操作。索夾起吊採用汽吊,索夾安裝的關鍵是螺栓的堅固,要分二次進行)索夾安裝就位時用扳手預緊,然後用扭力扳手第一次堅固,吊桿索力載入完畢後用扭力扳手第二次緊固。索夾安裝順序是中跨從跨中向塔頂進行,邊跨從錨固點附近向塔頂進行。
(4)吊桿安裝及載入
吊桿在索夾安裝完成後立即安裝。小型吊桿採用人工安裝,大型吊桿採用吊車配合安裝。
由於自錨式懸索橋在荷載的作用下呈現出明顯的幾何非線性,因此吊桿的載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主纜相對於主梁而言剛度很小。如果吊桿一次直接錨固到位,無論是張拉設備的行程或者張拉力都很難控制而全橋吊桿同時張拉調整在經濟上是不可行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根據主梁和主纜的剛度、自重採用計算機模擬的辦法,得出最佳載入程序。並在施工過程中,通過觀測,對張拉力加以修正。
吊索張拉自塔柱和錨頭處開始使用8台千斤頂對稱張拉。吊索底端冷鑄錨具,其錨杯鑄有內外螺紋,內螺紋用於連接張拉時的連接桿以便千斤頂作用,外螺紋用螺母連接後將吊桿固定於錨墊板上。由於主纜在自重狀態標高較高,導致吊桿在載入之前下錨頭處於主梁梁體之內,因此在張拉時需配備臨時工作撐腳和連接桿。
第一次張拉施加1/4的設計力將每一根吊桿臨時鎖定!第二次順序與第一次相同,按設計力張拉完,然後檢測每一根吊桿的實際荷載,最後根據設計力具體對每一根吊桿進行微調。在吊索的張拉過程中,塔頂與鞍座一起發生位移!塔根承受彎矩!這樣有可能產生塔根應力超限的危險,為了不讓塔根應力超限!張拉一定程度後,根據實際觀測及計算分析!進行索鞍頂推,使塔頂回到原來無水平位移時的狀態,如此反復後!將每根吊索的張拉力調整至設計值。
施工過程的控制對於自錨式混凝土懸索橋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均非常重要,尤其在索部施工過程中每一階段每一根吊索的索力都要及時准確的反饋。吊索張拉時千斤頂的油表讀數是一個直觀反映,另外利用智能信號採集處理分析儀通過對吊索的振動測出其所受的拉力,兩種方法互相檢驗,確保張拉時每一根吊索的索力與設計相吻合。
7. 橋梁有哪些施工方法
橋梁加固
是通過加大、加強或增加橋梁構件對重大病害進行徹底整治來提高橋梁承載能力的措施。
分類
永久性加固:能長期保留加大橋梁結構承載能力作用的加固。
臨時性加固:為維持臨時通車而採用的臨時性措施加固。
加固目的
* 確保橋梁工程的安全、完整、適用與耐久。
* 掌握橋梁結構狀況,完善基礎資料,為加固提供必要條件。
* 提高原有橋梁的通過能力與承載能力。
應用特點
* 費用(加固費用為新建費用10~30﹪時優先考慮加固)。
* 盡量不中斷或少中斷交通。
* 發現缺陷要一次性加固好不留後患。
* 原有結構損傷盡可能最低。
* 技術可靠、耐久使用、養護方便。
主要內容
* 對舊橋上部結構進行加固。
* 對舊橋下部結構進行加固。
* 升高橋樑上部結構的高度。
* 拓寬橋梁的寬度。
* 更換行車到或引橋路面結構。
* 超限車輛過橋時臨時加固。
* 橋梁抗震加固。
* 更換損壞的構件。
橋梁維修加固的工作步驟
* 檢查橋梁現狀及損壞情況。
* 調查橋梁歷史技術資料及現有交通狀況。
* 提出維修加固或改進方案,並進行分析比較。
* 確定方案,並進行施工。
應用特點
* 維修加固時的標准與設計標准不同。
* 維修加固工作難度要比新建時大。
* 維修加固工作應充分利用原結構。
* 維修加固工作要比新建有更好的經濟效果。
* 維修加固施工更要注要安全。
* 維修加固方法施工工藝是全新的。
加固原因
設計原因
* 結構不合理
* 計算錯誤
* 施工圖紙不完善
施工原固
* 材料質量不好
* 施工質量不好
外界因素
* 交通荷載增加
* 人為事故
* 自然災害
* 化學作用環境惡化
* 基礎缺陷破壞
分類
梁式橋
* 按材料:鋼橋、鋼筋混凝土橋、結合橋梁。
* 按承重結構截面形式:實腹梁、桁梁、板梁、箱梁。
* 按結構靜力體系:簡支梁、連續梁、懸臂梁。
拱橋
* 按材料:磚石拱橋、素混凝土橋、(垮橋)鋼筋混凝土橋、鋼管混凝土拱橋、鋼結構拱橋。
* 按橋面位置:上承式拱橋、下承式拱橋、中承式拱橋。
* 按拱上建築:實腹式拱橋、空腹式拱橋。
斜拉橋
* 組成構造:斜拉索、索塔、主梁。
* 鋼主梁、混凝土梁、混合梁、結合梁。
懸索橋
* 組成構造:主纜、吊索、加勁梁、索塔、錨錠鞍座。
8. 懸索橋施工應注意那些
隨時監控全橋的主橋線形,因為這是影響後期施工的因素,其次在吊裝橋面板時,注意主橋型的線形對橋面板的就位所產生的上口增大,導致縱向肋連接無法完成,以及導致橋面板於支座無法用螺栓連接,以至在橋面板就位時對橋面板進行不必要的切割,導致後期的橋面板焊縫增大.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9. 懸索橋主纜預制索股放索,牽引架設施工有何要求
1牽引系統施工;
2貓道架設;
3主纜架設;
4緊纜
5索夾安裝與吊索架設;
懸索橋,又名吊橋(suspension bridge)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並錨固於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其纜索幾何形狀由力的平衡條件決定,一般接近拋物線。從纜索垂下許多吊桿,把橋面吊住,在橋面和吊桿之間常設置加勁梁,同纜索形成組合體系,以減小活載所引起的撓度變形。
10. 著名的懸索橋和斜拉橋,它們都是何種施工方法建造起來的呢
活動過程記錄:教師由猜謎導入活動。(二):游戲「走各種各樣的小橋」。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和慾望。(三):介紹區域。(四):自選區域,進行活動。區域一:橋梁設計區投放材料:舊掛歷、吸管、包裝線、電線、金屬絲、陶泥、牙簽、各色卡紙、綵帶、毛線、白紙、透明膠、雙面膠、剪刀等指導要點:在區域活動中,協助能力弱的幼兒確定好自己准備發明什麼樣的橋,選擇什麼樣的材料來完成?鼓勵能力強的幼兒選擇多種材料工具和粘、插、捏、剪、折、繞等技能表現自己的設計發明。碰到困難能動腦筋解決。積極探索解決法。區域二:橋梁建構區投放材料:中型木製積木一套、中型塑料積木一套、各類大小廢舊紙盒、繩網。指導要點: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發幼兒合作、協商、創造發明的願望。並鼓勵幼兒大膽設想、構建橋梁。分享成功的快樂。區域三:橋梁承重實驗室投放材料:四種同等大的紙、記錄表格人手一份、小畫夾8個。木製積木若干塊。指導要點:(1)不同橋面實驗得出結論:橋面不同承重的重量也不同。(2)不同橋墩距離實驗得出結論:橋墩的距離和承重有關。能力強的幼兒願意把自己的發現講述出來,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能夠把自己的不同發現記錄下來。(五)、幼兒互相交流欣賞,讓同伴分享自己的創造成果。(六)、集體評價、幼兒整理操作用具。一、科學區:《我來建橋》目標:1、能夠創造出橋面的多種折疊方法。2、比較發現哪一種橋面承擔的重量大。准備:大小相同的白紙、小積木,相同的玩具若干。玩法:1、幼兒根據提供的材料製作不同折疊方法橋面的小橋。2、幼兒操作玩具,請玩具過橋,比較哪一種橋的橋面承擔的重量大。3、幼兒嘗試探索橋面的不同折疊方法。過程:進入區角的幼兒看到去交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幼兒用書《搭建橋》,於是老師和幼兒欣賞,接著幼兒根據提供的材料,按照幼兒用書上的方法,開始建橋。馬錦程採用的是直接把紙放在一樣高的兩個積木的面上,接著拿起一個較輕的玩具放在橋面上,結果玩具直接把橋面壓彎了。一旁的孫文泰根據書上的提示,採用了第二種折疊紙做橋面的方法。艾東霖、胡高潔在一邊靜靜觀看。東霖邊看邊說:「能行嗎?」看到孫文泰折疊白紙後的橋面,玩具沒有把橋面壓彎,艾東霖、馬錦程也選用了紙進行折疊,進行試驗。馬錦程、艾東霖經過自己的實驗,發現了同樣的一張紙折疊後,同樣的玩具真的沒有掉下去。問其原因,幼兒說不出原因。老師總結:「同樣的紙我們採用不同的折疊方法,它承擔的力量是不同的。你們可以試試別的折疊紙的方法,看看承擔的力量如何?」艾東霖是把紙進行對折後再對折當做橋面,自己並進行了實驗,折疊後紙的承擔力量果然大了很多。反思:《綱要》中提到:要善於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對世界的探究慾望,並加以保護、引導和鼓勵。為幼兒創設主動探索的環境、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在擺弄、操作和實驗中尋求答案。本次活動幼兒正是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實驗,與同伴的合作、比較,從而使自己的已有經驗得到了提高。理解了什麼是承受力,不同的紙通過不同的折疊怎麼會有不同的承受力,這些都激發了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二、活動名稱:區域活動《家鄉的橋》活動目標:1、觀察家鄉橋的外形特徵,了解橋的種類(按外觀區分)和用途。2、激發幼兒熱愛家鄉建築物的情感,感受現代科技的發展。3、培養幼兒對區域活動的喜愛。活動准備:閱讀區:家鄉橋的圖片。繪畫區:積木、繪畫紙、蠟筆。動手區:橡皮泥。數學區:各種橋分類,計數。活動過程:一、橋的用處。1、教師:小朋友看,圖上的叔叔在幹嘛?(溜繩索)為什麼他要溜繩索?(因為河的兩邊沒有供人行走的路)那怎樣才能讓兩岸的人們順利地行走又不危險呢?(可以架橋)你都知道什麼橋?2、你知道我們的家鄉——江西,有哪些著名的橋梁嗎?老師這里有一些橋的圖片,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選出一個你最喜歡的大橋。教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喜歡的大橋是哪一個,並說明原因。教師小結:這些橋的外觀看起來特別的漂亮、美觀。二、引導幼兒從橋梁的外觀來分類:斜拉橋、懸索橋、梁橋、拱橋。1、引導幼兒發現圖片四種橋不同的外形結構特點。教師:這四種橋有什麼不同不一樣的地方呢?教師:帶著幼兒邊觀察邊作相應的引導主要從外形特徵分出各類橋。2、引導幼兒逐一看圖了解四種橋的名稱和主要的形狀特徵。教師:這是現在的八一橋,他是用許多拉索直接拉在橋塔上的,這樣就可以拉住橋面,像這樣的橋我們叫它「斜拉橋」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家鄉還有哪些斜拉橋嗎?教師:你知道這些又是什麼橋嗎?(指向其他的橋)橋身呈半圓形的是拱橋,用許多鋼索拉緊固定懸塔的是懸索橋。三、介紹材料、交待各區幼兒活動要求。1、出示橡皮泥。教師:小朋友,現在你們都認識了我們家鄉的橋,現在請小朋友你們來製作家鄉的橋吧!我們除了用橡皮泥來製作我們還可以怎樣做呢?(用畫畫的形式)出示積木。教師:你們看這是什麼?(積木)我們可以用積木來搭橋嗎?(可以)四、幼兒選擇區角。1、請幼兒自由選擇區角進行活動。教師:好的,小朋友你們自己選好了區域就認認真真的玩。在手工區的幼兒拿到了橡皮泥一定要放在泥工板上,還有畫畫的小朋友也不要拿著蠟筆在桌子和凳子上亂畫。進入圖書角的幼兒可以在書本上尋找一些還有些什麼樣子的橋而且請小朋友拿好書坐在墊子上閱讀。要輕拿輕放、安靜閱讀、輕輕討論。2、在進入區角的時候要想清楚自己要玩什麼。教師:小朋友,你們選擇好了自己所要去的區角後認真的來去玩,不要這個區域穿到另外一個區域里去。五、結束活動。1、小結幼兒在區角里玩的情況及收拾的結果。2、讓一部分幼兒介紹一下自己做的實驗成果。3、讓閱讀區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哪些物品是可以吸水哪些是不可以吸水的。4、表揚在區角中表現好的幼兒。5、對幼兒提出在下次在區域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