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怎麼判斷傷員有無意識的方法

怎麼判斷傷員有無意識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7 03:42:14

① 判斷傷病員有無意識時,早重拍輕喚正確嗎

在實施心肺復甦時,判別患者意識的方法是「輕拍重喊」。施救者雙手輕拍患者雙肩,同時在患者兩耳邊大聲呼喊「你還好嗎?你沒事吧?」(或者知道名字也可以直接喊名字),如果患者沒有反應則認為是已經喪失意識。

什麼叫肺復甦急救請述肺復甦的方法與步驟。

心肺復甦(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採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並恢復的自主搏動,採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復心室顫動,以及盡早使用血管活性葯物來重新恢復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心肺復甦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人們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復甦的知識並接受過此方面的訓練後才可以為他人實施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心臟按壓 + 後續的專業用葯
據美國近年統計,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數達百萬人,約占總死亡病因1/2。而因心臟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發生在院前。因此,美國成年人中約有85%的人有興趣參加CPR初步訓練,結果使40%心臟驟停者復甦成功,每年搶救了約20萬人的生命。心臟跳動停止者,如在4分鍾內實施初步的CPR,在8分鍾內由專業人員進一步心臟救生,死而復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時間就是生命,速度是關鍵,初步的CPR按DRABC進行。先判斷患者有無意識。拍搖患者並大聲詢問,手指甲掐壓人中穴約五秒,如無反應表示意識喪失。這時應使患者水平仰卧,解開頸部鈕扣,注意清除口腔異物,使患者仰頭抬頦,用耳貼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氣流或胸部無起伏,則表示已無呼吸。
D(dangerous):檢查現場是否安全
R:檢查傷員情況
A(airway):保持呼吸順暢
B(breathing):口對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D 檢查現場是否安全
在發現傷員後應先檢查現場是否安全。若安全,可當場進行急救;若不安全,須將傷員轉移後進行急救。
R 檢查傷員情況
在安全的場地,應先檢查傷員是否喪失意識、自主呼吸、心跳。檢查意識的方法:輕拍重呼,輕拍傷員肩膀,大聲呼喊傷員。檢查呼吸方法:一聽二看三感覺,將一隻耳朵放在傷員口鼻附近,聽傷員是否有呼吸聲音,看傷員胸廓有無起伏,感覺臉頰附近是否有空氣流動。檢查心跳方法:檢查頸動脈的搏動,頸動脈在喉結下兩公分處。
A保持呼吸順暢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後移而堵塞氣道,所以心肺復甦的首要步驟是暢通氣道。急救者以一手置於患者額部使頭部後仰,並以另一手抬起後頸部或托起下頦,保持呼吸道通暢。對懷疑有頸部損傷者只能托舉下頦而不能使頭部後仰;若疑有氣道異物,應從患者背部雙手環抱於患者上腹部,用力、突擊性擠壓。
B 口對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頭抬頦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閉的鼻孔 (或口唇 ),然後深吸一大口氣,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內吹 氣 , 然後放鬆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鍾反復一次,直到恢復自主呼吸。
每次吹氣間隔1.5秒,在這個時間搶救者應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繼續口對口呼吸,直至專業搶救人員的到來。
在口對口人工呼吸時要用呼吸膜防止患者體內細菌傳播,在沒有呼吸膜保護的情況下急救員可以不進行人工呼吸。
若傷員口中有異物,應使傷員面朝一側(左右皆可),將異物取出。若異物過多,可進行口對鼻人工呼吸。即用口包住傷員鼻子,進行人工呼吸。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
檢查心臟是否跳動,最簡易、最可靠的是頸動脈。搶救者用2-3個手指放在患者氣管與頸部肌肉間輕輕按壓,時間不少於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搶救者應按壓傷員胸骨下1/3處。
如心臟不能復跳,就要通過胸外按壓,使心臟和大血管血液產生流動。以維持心、腦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急救員應跪在傷員軀乾的一側,兩腿稍微分開,重心前移,之後選擇胸外心臟按壓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緣,而後將右手掌掌跟放在胸骨下1/3,再將左手放在右手上,十指交錯,握緊右手。按壓時不可屈肘。按壓力量經手跟而向下,手指應抬離胸部。胸外心臟按壓方法:急救者兩臂位於病人胸骨下1/3處,雙肘關節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壓,對中等體重的成人下壓深度應大於5厘米,而後迅速放鬆,解除壓力,讓胸廓自行復位。如此有節奏地反復進行,按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頻率為每分鍾不低於100次。
一人心肺復甦方法:當只有一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甦術時,應是每做30次胸心臟按壓,交替進行2次人工呼吸。
二人心肺復甦方法:當有兩個急救者給病人進行心肺復甦術時,首先兩個人應呈對稱位置,以便於互相交換。此時,一個人做胸外心臟按壓;另一個人做人工呼吸。兩人可以數著1、2、3進行配合,每按壓心臟30次,口對口或口對鼻人工呼吸2次。)
此外在進行心肺復甦前應先將傷員恢復仰卧姿勢,恢復時應注意保護傷員的脊柱。先將傷員的兩腿按仰卧姿勢放好,再用一手托住傷員頸部,另一隻手翻動傷員軀干。
若傷員患有心臟疾病(非心血管疾病),不可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CPR操作順序的變化:A-B-C → 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壓→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
●2005(舊):A-B-C 即:A開放氣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壓
編輯本段
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量不宜過大,一般不超過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氣時間不宜過長,過長會引起急性胃擴張、胃脹氣和嘔吐。吹氣過程要注意觀察患(傷)者氣道是否通暢,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臟按術只能在患(傷)者心臟停止跳動下才能施行。
3、口對口吹氣和胸外心臟按壓應同時進行,嚴格按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操作,吹氣和按壓的次數過多和過少均會影響復甦的成敗。
4、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准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
5、施行心肺復甦術時應將患(傷)者的衣扣及褲帶解松,以免引起內臟損傷。
2005年底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與舊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壓與呼吸的頻次由15:2調整為30:2.
編輯本段
心肺復甦有效的體征和終止搶救的指征

(1)觀察頸動脈搏動,有效時每次按壓後就可觸到一次搏動。若停止按壓後搏動停止,表明應繼續進行按壓。如停止按壓後搏動繼續存在,說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復,可以停止胸外心臟按壓。
(2)若無自主呼吸,人工呼吸應繼續進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時仍應堅持人工呼吸。
(3)復甦有效時,可見病人有眼球活動,口唇、甲床轉紅,甚至腳可動;觀察瞳孔時,可由大變小,並有對光反射。
(4)當有下列情況可考慮終止復甦:
①心肺復甦持續30分鍾以上,仍無心搏及自主呼吸,現場又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可考慮終止復甦;
②腦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將病人頭向兩側轉動,眼球原來位置不變等,如無進一步救治和送治條件,現場可考慮停止復甦;
③當現場危險威脅到搶救人員安全(如雪崩、山洪爆發)以及醫學專業人員認為病人死亡,無救治指征時。
學會心肺復甦對於每個人都會很有用,生活中有很多意外,很難保證我們是時時安全的。為了能夠有危急時刻挽救生命,建議大家一定要學會初步的心肺復甦方法!

如何判斷傷員的意識狀態

1.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s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2.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3.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4.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④ 檢查傷病者有無意識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B

⑤ 在煤礦井下判斷傷員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有

耳聽,眼視,皮膚感覺。

⑥ 判斷傷員有無意識的方法有哪些

不對,無意識只是心臟驟停判斷的第一步,但是無意識並不足以說明無循環體征。
所以必須在非專業人員再堅持完呼吸確認無呼吸或專業人員確認無呼吸脈搏後才開始心肺復甦,而不是很魯莽地對任何無意識的患者都直接進行心肺復甦。

⑦ 判斷傷員呼吸是否存在的方法是:看傷員的胸腹壁有無起

這確實是方法之一,但不是完整的方法。通常完整檢查判斷呼吸的方法被稱為「一聽二看三感覺」。
「一聽」指的是聽呼吸音,讓自己的耳朵湊近患者口鼻處聽是否有呼吸的聲音;「二看」那就是你說的那一步了,在聽的同時頭側向患者胸壁方向眼看是否存在胸壁和腹部起伏;「三感覺」即感覺是否有呼出氣流沖擊面部的感覺。這三步是可以同時進行判斷的。

⑧ 搶救傷員時怎麽辦

首先要到安全的地方,然後再對症處理

⑨ 物體打擊傷亡事故處置方案

物體打擊傷亡事故處置方案
1
總則+1.1編制目的+高效、有序地處理電力公司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物體打擊人身傷亡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1.2編制依據+《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電力公司人身事故應急預案》+1.3適用范圍+適用於本企業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2事件特徵+2.1危險性分析+2.1.1使用電動工器具的切割作業時,部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2.1.2手錘、大錘等工具打擊傷害。+2.1.3高處落物引起的打擊傷害:包括冷水塔、脫硫塔、煙囪、高層建築冬季結冰墜落,物資庫房貨架等落物,儲煤場大煤塊滾落等。+2.1.4電動、氣動、液動閥門等機械控制部分在閥門開關時造成的打擊傷害。+2.1.5旋轉設備修後試運時轉動部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2.2事件類型+物體打擊傷亡事故分為物體打擊傷害和物體打擊死亡兩種。+2.3事件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2.3.1生產廠房內各吊裝口。+2.3.2各種轉動設備的聯軸器附近及轉子的裸露部分。+2.3.3物資庫房。+2.3.4儲煤場。+2.3.5冷水塔、脫硫塔、煙囪及高層建築等+2.3.6各種電動、氣動、液動閥門。+2.3.7空冷器下方區域。+2.3.8各種在同一垂直面上存在交叉作業的區域+2.3.9可能造成的危害+發生物體打擊後,可引起人員輕傷、重傷,甚至人身死亡事故。+2.4事前可能出現的徵兆+2.4.1設備或零部件吊裝作業時,沒有設置警示隔離標識;多人指揮;設備捆綁不牢固等。+2.4.2角磨機、切割機等電動工具裝夾不牢,操作人員野蠻操作或操作不當。+2.4.3手錘、大錘等錘頭松動,操作人員戴手套操作。+2.4.4水塔、煙囪及高層建築等冬季結冰嚴重。+2.4.5儲煤場上部大塊煤沒有及時清理。+2.4.6備用轉動設備發生缺陷,檢修人員無票作業。+2.4.7設備修後沒有履行押票試運手續。+重慶+水上救援,救援速度快,范圍廣,可遙控+廣告+富宇達水上救援潛心多年研發高科技水上救援速度快,可進行遙控,智能救生+查看詳情+>+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3.2指揮部人員職責+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3.2.2事發部門負責人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3.2.3值長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3.2.4現場工作人員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物體打擊傷亡人員的先期急救處置工作。+3.2.5醫護人員職責:接到通知後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急救處理。+3.2.6安監人員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4應急處置+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4.1.1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發生後,值長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4.1.2該方案由總經理宣布啟動。+4.1.3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後,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4.1.4物體打擊傷亡事件進一步擴大時啟動《人身事故應急預案》。+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4.2.1一般傷口的處置措施+(1)傷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狀,先用雙氧水將創口的污物進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無雙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時可用瓶裝水沖洗傷口污物),傷口清洗干凈後用砂布包紮止血。出血較嚴重者用多層砂布加壓包紮止血,然後立即送往醫務室進行進一步救治。+(2)一般的小動脈出血,用多層敷料加壓包紮即可止血。較大的動脈創傷出血,還應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動脈搏動處用手指壓迫或用止血膠管(或布帶)在傷口近心端進行綁扎,加強止血效果。+(3)大的動脈及較深創傷大出血,在現場做好應急止血加壓包紮後,應立即通知醫務室醫護人員准備救護車,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以免貽誤救治時機。+(4)對出血較嚴重的傷員,在止血的同時,還應密切注視傷員的神志、皮膚溫度、脈搏、呼吸等體征情況,以判斷傷員是否進入休克狀態。+4.2.2骨折傷亡的處置措施+(1)對清醒傷員應詢問其自我感覺情況及疼痛部位。+(2)觀察傷員的體位情況:所有骨折傷員都有受傷體位異常的表現,這是典型的骨折症狀。對於昏迷者要注意觀察其體位有無改變,對清醒者要詳細查問傷者的感覺情況,切勿隨意搬動傷員。在檢查時,切忌讓患者坐起或使其身體扭曲,也不能讓傷員做身體各個方向的活動。以免骨折移位及脫位加劇,引起或加重骨髓及脊神經損傷,甚至造成截癱。+(3)對於脊椎骨折的傷員,應刺激受傷部位以下的皮膚(例如腰椎受傷,刺激其胸部和上下腹部及腿腳皮膚作比較鑒別),觀察傷員的反應以確定有無脊髓受壓、受損害。搬運時應用夾板或硬紙皮墊在傷員的身下,搬運時要均勻用力抬起夾板或硬紙皮將傷者平卧位放在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導致死亡。+(4)對有脊椎骨折移位導致出現脊髓受壓症狀的傷員,如傷員不在危險區域,暫無生命危險的,最好待醫務急救人員進行搬運。+(5)對有手足大骨骨折的傷員,不要盲目搬動,應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條或竹板片(竹棍甚至鋼筋條)於骨折位置的上、下關節處作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重慶+高鐵救護+廣告+高鐵救護+查看詳情+>+或血管,然後呼叫醫務人員等待救援或送至醫務室接受救治。+(6)如有骨折斷端外露在皮膚外的,切勿強行將骨折斷端按壓進皮膚下面,只能用干凈的砂布復蓋好傷口,固定好骨折上下關節部位,然後呼叫醫務人員等待救援。+4.2.3顱腦損傷的處置措施+(1)顱骨損傷如導致顱內高壓的症狀有:昏迷、嘔吐(呈噴射狀嘔吐)、脈搏或呼吸紊亂、瞳孔放大或縮小,大小便失禁等。+(2)顱底骨折或顳骨骨折的傷員不一定有昏迷、嘔吐症狀,但有脈搏或呼吸紊亂、瞳孔放大或縮小,鼻、眼、口腔甚至耳朵可有無色的液體流出,伴顱內出血者可見血性液體流出。+(3)顱腦損傷的病員有昏迷者,首先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傷員應側卧位或仰卧偏頭,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氣道阻塞。對煩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約束,以防止傷及開放傷口。+(4)對於有顱骨凹陷性骨折的傷員,創傷處應用消毒的紗布覆蓋傷口,用綳帶或布條包紮後,立即呼叫醫務人員送往托克托縣醫院進行救治。+(5)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讓受害者仰卧,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溺水者一側,面對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6)以上施救過程在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結束,工作人員應配合救援人員進行救治。+4.2.4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1)受害人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s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2)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3)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4)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5)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4.2.5判斷有無意識的方法+(1)輕輕拍打傷員肩膀,高聲喊叫「喂,能聽見嗎?」。+(2)如認識,可直接喊其姓名。+(3)無反應時,立即用手指甲掐壓人中穴、合谷穴約5秒。+4.2.6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1)通暢氣道。+(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3)胸外接壓(人工循環)。+4.2.7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1)按壓吹氣1分鍾後(相當於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2)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吹氣一次(即每分鍾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甦法搶救。+(3)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鍾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時間均不得超過5~7秒。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試讀已結束,+剩餘2頁未讀+¥9+查看全文+VIP立減1.8元&oq=物體打擊傷亡事故處置方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處理電力公司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物體打擊人身傷亡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電力企業現場處置方案編制導則》 《電力公司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1.3適用范圍 +適用於本企業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徵 2.1危險性分析 +2.1.1使用電動工器具的切割作業時,部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 2.1.2手錘、大錘等工具打擊傷害。 +2.1.3高處落物引起的打擊傷害:包括冷水塔、脫硫塔、煙囪、高層建築冬季結冰墜落,物資庫房貨架等落物,儲煤場大煤塊滾落等。 +2.1.4電動、氣動、液動閥門等機械控制部分在閥門開關時造成的打擊傷害。 2.1.5旋轉設備修後試運時轉動部件飛出造成的打擊傷害。 2.2事件類型 +物體打擊傷亡事故分為物體打擊傷害和物體打擊死亡兩種。 2.3事件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 +2.3.1生產廠房內各吊裝口。 +2.3.2各種轉動設備的聯軸器附近及轉子的裸露部分。 2.3.3物資庫房。 2.3.4儲煤場。 +2.3.5冷水塔、脫硫塔、煙囪及高層建築等 2.3.6各種電動、氣動、液動閥門。 2.3.7空冷器下方區域。 +2.3.8各種在同一垂直面上存在交叉作業的區域 2.3.9可能造成的危害 +發生物體打擊後,可引起人員輕傷、重傷,甚至人身死亡事故。 2.4事前可能出現的徵兆 +2.4.1設備或零部件吊裝作業時,沒有設置警示隔離標識;多人指揮;設備捆綁不牢固等。 +2.4.2角磨機、切割機等電動工具裝夾不牢,操作人員野蠻操作或操作不當。 2.4.3手錘、大錘等錘頭松動,操作人員戴手套操作。 2.4.4水塔、煙囪及高層建築等冬季結冰嚴重。 2.4.5儲煤場上部大塊煤沒有及時清理。 +2.4.6備用轉動設備發生缺陷,檢修人員無票作業。 2.4.7設備修後沒有履行押票試運手續。 +重慶+水上救援,救援速度快,范圍廣,可遙控+廣告+富宇達水上救援潛心多年研發高科技水上救援速度快,可進行遙控,智能救生+查看詳情+>++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3.2指揮部人員職責 +3.2.1總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 3.2.2事發部門負責人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長職責:匯報有關領導,組織現場人員進行先期處置。 +3.2.4現場工作人員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做好物體打擊傷亡人員的先期急救處置工作。 +3.2.5醫護人員職責:接到通知後迅速趕赴事故現場進行急救處理。 3.2.6安監人員職責:監督安全措施落實和人員到位情況。 4應急處置 +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4.1.1物體打擊傷亡突發事件發生後,值長應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4.1.2該方案由總經理宣布啟動。 +4.1.3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後,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4.1.4物體打擊傷亡事件進一步擴大時啟動《人身事故應急預案》。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一般傷口的處置措施 +(1)傷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狀,先用雙氧水將創口的污物進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無雙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時可用瓶裝水沖洗傷口污物),傷口清洗干凈後用砂布包紮止血。出血較嚴重者用多層砂布加壓包紮止血,然後立即送往醫務室進行進一步救治。 +(2)一般的小動脈出血,用多層敷料加壓包紮即可止血。較大的動脈創傷出血,還應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動脈搏動處用手指壓迫或用止血膠管(或布帶)在傷口近心端進行綁扎,加強止血效果。 +(3)大的動脈及較深創傷大出血,在現場做好應急止血加壓包紮後,應立即通知醫務室醫護人員准備救護車,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以免貽誤救治時機。 +(4)對出血較嚴重的傷員,在止血的同時,還應密切注視傷員的神志、皮膚溫度、脈搏、呼吸等體征情況,以判斷傷員是否進入休克狀態。 +4.2.2骨折傷亡的處置措施 +(1)對清醒傷員應詢問其自我感覺情況及疼痛部位。 +(2)觀察傷員的體位情況:所有骨折傷員都有受傷體位異常的表現,這是典型的骨折症狀。對於昏迷者要注意觀察其體位有無改變,對清醒者要詳細查問傷者的感覺情況,切勿隨意搬動傷員。在檢查時,切忌讓患者坐起或使其身體扭曲,也不能讓傷員做身體各個方向的活動。以免骨折移位及脫位加劇,引起或加重骨髓及脊神經損傷,甚至造成截癱。 +(3)對於脊椎骨折的傷員,應刺激受傷部位以下的皮膚(例如腰椎受傷,刺激其胸部和上下腹部及腿腳皮膚作比較鑒別),觀察傷員的反應以確定有無脊髓受壓、受損害。搬運時應用夾板或硬紙皮墊在傷員的身下,搬運時要均勻用力抬起夾板或硬紙皮將傷者平卧位放在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導致死亡。 +(4)對有脊椎骨折移位導致出現脊髓受壓症狀的傷員,如傷員不在危險區域,暫無生命危險的,最好待醫務急救人員進行搬運。 +(5)對有手足大骨骨折的傷員,不要盲目搬動,應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條或竹板片(竹棍甚至鋼筋條)於骨折位置的上、下關節處作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重慶+高鐵救護+廣告+高鐵救護+查看詳情+>++或血管,然後呼叫醫務人員等待救援或送至醫務室接受救治。 +(6)如有骨折斷端外露在皮膚外的,切勿強行將骨折斷端按壓進皮膚下面,只能用干凈的砂布復蓋好傷口,固定好骨折上下關節部位,然後呼叫醫務人員等待救援。 +4.2.3顱腦損傷的處置措施 +(1)顱骨損傷如導致顱內高壓的症狀有:昏迷、嘔吐(呈噴射狀嘔吐)、脈搏或呼吸紊亂、瞳孔放大或縮小,大小便失禁等。 +(2)顱底骨折或顳骨骨折的傷員不一定有昏迷、嘔吐症狀,但有脈搏或呼吸紊亂、瞳孔放大或縮小,鼻、眼、口腔甚至耳朵可有無色的液體流出,伴顱內出血者可見血性液體流出。 +(3)顱腦損傷的病員有昏迷者,首先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傷員應側卧位或仰卧偏頭,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氣管,發生氣道阻塞。對煩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約束,以防止傷及開放傷口。 +(4)對於有顱骨凹陷性骨折的傷員,創傷處應用消毒的紗布覆蓋傷口,用綳帶或布條包紮後,立即呼叫醫務人員送往托克托縣醫院進行救治。 +(5)如受害者心跳已停止,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讓受害者仰卧,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溺水者一側,面對受害者,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 +(6)以上施救過程在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後結束,工作人員應配合救援人員進行救治。 4.2.4呼吸、心跳情況的判定 +(1)受害人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s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定傷員呼吸心跳情況。  (2)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3)聽—用耳貼近傷員的口鼻處,聽有無呼氣聲音。  +(4)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左或右)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5)若看、聽、試結果,既無呼吸又無頸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2.5判斷有無意識的方法 +(1)輕輕拍打傷員肩膀,高聲喊叫「喂,能聽見嗎?」。 (2)如認識,可直接喊其姓名。 +(3)無反應時,立即用手指甲掐壓人中穴、合谷穴約5秒。 +4.2.6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正確進行就地搶救 +(1)通暢氣道。  +(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3)胸外接壓(人工循環)。  4.2.7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 +(1)按壓吹氣1分鍾後(相當於單人搶救時做了4個15∶2壓吹循環),應用看、 聽、試方法在5~7秒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  +(2)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而再進行2次口對口 人工呼吸,接著每5秒吹氣一次(即每分鍾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 堅持心肺復甦法搶救。  +(3)在搶救過程中,要每隔數分鍾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時間均不得超過5~7秒。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搶救前,現場搶救人員不得放棄現場搶救.最新電影到www.berberc.com

⑩ 檢查傷員有無脈搏動是哪處脈搏

無意識緊急情況就直接摸頸動脈,喉結兩側,有意識一般脈搏在手腕就可以摸到跳動

閱讀全文

與怎麼判斷傷員有無意識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網頁提取文字的方法 瀏覽:292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19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799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8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10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1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