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見空氣的實驗方法有哪些
操作難度:★★
實驗方法:
我們打開一個盒子,看見裡面沒有什麼東西,就說盒子里是空的,我們把一杯水喝光了,也說杯子是空的,其實,這樣說並不準確,盒子里和杯子里都充滿了空氣。
有沒有辦法看到空氣呢?
先說一個簡單的方法:將一個玻璃缸或一個水盆里裝上水,然後把一個杯子杯口朝下按在水裡,可以看到,只有少量的水能進到水杯里,是什麼東西不讓水再進去了呢?是空氣!空氣占據了杯子里的空間,所以我們「看」到了空氣。
春天來了,暖暖的太陽照在原野上,照在屋檐上,你看到了什麼?如果你是一個細心人,你會看到田野上、屋檐上似乎有淡淡的影子,裊裊地上升,這是什麼?這就是熱空氣的影子,也就是說你看到了空氣的影子。
晚上,在桌子上放一個點燃的蠟燭,讓它距牆60多厘米遠,然後把屋裡的燈關掉,站在離牆1~2米遠的地方,打開一個手電筒,使它的光穿過燭光照在牆上。在蠟燭陰影的上方有一個淡淡的影子不斷地搖動,這就是蠟燭上方熱空氣的影子。
知識延伸:
空氣是如何脫去了它的「隱身衣」的?原來是因為「熱」。在熱空氣和冷空氣同時存在的時候,由於熱空氣和冷空氣的密度不同,所以,光在熱空氣中和冷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熱空氣中稍快一點。對於光來說,冷、熱空氣就是兩種不同的透明物質。光線行走到它們的交界面上,會發生折射,這和光在空氣和玻璃的交界面上的折射類似,玻璃雖然透明,但是在陽光下有影子。
上述的實驗中,從手電筒中射出的光,由於一部分光受到燭光上方熱空氣的折射,就再也不筆直地前進,而折向其他的方向,射到牆上的光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就會出現一些淡淡的影子。
看見空氣的影子有什麼用處呢?
原來,汽車、飛機、火箭、子彈等都在空氣里運動,它們攪動著空氣,形成漩渦,這些漩渦會影響它們的運動,但是這些漩渦看不見,如果能看見這些漩渦,我們就知道如何改進這些運動體的形狀,以減少空氣的阻力。而利用上述類似的方法就能看見空氣的陰影,科學家也正是這樣做的,他們從這淡淡的影子里看到了許多東西。
B. 試驗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
一、控制變數法 指在物理實驗中往往存在著多種變化的因素,為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是在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如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實驗;探究電阻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探究動能、重力勢能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中《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實驗,我們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體的質量一定,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最後綜合得出物體的加速度與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 二、累積法 將微小量累積後測量求平均的方法,能減小相對誤差。實驗中也經常涉及這一方法。例如,測一張紙的厚度可測100張紙的厚度再求一張紙的厚度;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中,需要測定單擺周期,用秒錶測一次全振動的時間誤差很大,於是採用測量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從而求出單擺的周期T=t/n(n為全振動次數)。又如在《測定金屬電阻率》的實驗中,若沒有螺旋測微器時,也可把金屬在鉛筆上密繞若干圈,由線圈總長度來測出金屬絲的直徑。 三、轉換法 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測量,或某些現象直接顯示有困難,可以採取把所要觀測的變數轉換成其它變數(力、熱、聲、光、電等物理量)的相互轉換進行間接觀察和測量,這就是轉換法,如磁鐵的磁性強弱可以通過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來見接顯示;風力的大小可以通過樹的彎曲成程度來觀察;又如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測定萬有引力恆量實驗》為例:其基本的思維方法便是等效轉換。卡文迪許扭秤發生扭轉後,引力對T 形架的扭轉力矩與石英絲由於彈性形變產主的扭轉力矩這就是等效轉換,間接地達到了無法達到的目的。本實驗中轉換法還應用於石英絲扭轉角度的測量上,這個角度不是直接測出的,而是利用平面鏡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動的距離間接測出的。 轉換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思維方法。是對事物本質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產生的一種飛躍。如變曲為直實際上就是該方法的應用。理想化法:影響物理現象的因素往往復雜多變,實驗中常可採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設一些理想條件的辦法,以突出現象的本質因素,便於深入研究,從而取得實際情況下合理的近似結果(通俗他說就是抓大放小)。例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假設懸線不可伸長,懸點的摩擦和小球在擺動過程的空氣阻力不計;在電學實驗中把電壓表變成內阻是無窮大的理想電壓表,電流表變成內阻等於0的理想電流表等等實際都採用了理想化法。 四、放大法 在現象、變化、待測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況下,往往採用放大法。根據實驗的性質和放大對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異。例如,在《測定金屬電阻率》實驗中所便用的螺旋測微器,主尺上前進(或後退)0.5毫米,對應副尺上有5n個等分,實際上是對長度的機械放大;許多電表如電流表、電壓表是利用一根較長的指針把通電後線圈的偏轉角顯示出來。又比如在《卡文迪許扭實驗》,其測定萬有引力恆量的思路最後轉移到光點的移動(跟「庫侖靜電力扭枰實驗一樣),都是將微小形變放大方法的具體應用。 五、平衡法 物理學中常常利用一個量的作用與另一個(或幾個)量的作用相同、相當或相反來設計實驗,製作儀器,進行測量。例如測量中的基本工具彈簧秤的設計是利用了力的平衡,天平的設計是根據力矩的平衡;溫度計是利用了熱的平衡。 六、留跡法 有些物理現象瞬間即逝,如運動物體所處的位置,軌跡或圖像等,設法記錄下來,以便從容地測量、比較和研究。例如: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等實驗中,就是通過紙帶上打出的點記錄下小車(或重物)在不同時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對應的時刻,從而可從容計算小車在各個位置或時刻的速度並求出加速度;對於簡諧運動,則是通過擺動的漏斗漏出的細沙落在勻速拉動的硬紙板上而記錄下各個時刻擺的位置,從而很方便地研究簡諧運動的圖像;又如利用閃光照相記錄自由落體運動的軌跡等實際。都採用了留跡法。 七、模擬法 有時受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對某些物理現象送行直接實驗和測量,於是就人為地創造一定的模擬條件,在這樣模擬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例如在《電場中等勢線的描繪》實驗中,因為對靜電場直接測量很困難,故採用易測量的電流場來模擬。又如在確定磁場中磁感線的分布,因為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我們就用鐵屑的分布來模擬磁感線的存在。 此外在中學物理實驗中還有比較法、替代法、補償法等。物理作為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學科,由於中考和高考內容日趨拓寬,知識交叉部分(特別實行理綜考試)越來越多,能力要求也就更加突出。所以迫切需要摒棄「實驗無關緊要」、「講比做好」等錯誤觀念,認真領悟實驗中的研究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抓好實驗教學工作,另外對學生整體物理水平的提高有極大的幫助。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重視物理實驗的研究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他們真正領會物理實驗方法的精髓,從而促進物理的學習,在中考和高考物理實驗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滿意請採納
C. 有哪些實驗方法
1、觀察法
2、控制變數法
3、對照法
4、比較法
5、排除法
6、代入法
7、特殊值法
D. 初中生物實驗方法有哪些
實驗方法是整個實驗設計的精髓,是做好實驗設計的關鍵所在.現將與中學實驗有關的一些最常見的經典的實驗方法匯總如下:
(1)化學物質的檢測方法:
①澱粉——碘液
②還原糖——斐林試劑、班氏試劑
③CO2——Ca(OH)2溶液或酸鹼指示劑
④乳酸——pH試紙
⑤O2——余燼復燃
⑥無O2——火焰熄滅
⑦蛋白質——雙縮脲試劑
⑧染色體——龍膽紫、醋酸洋紅溶液
⑨DNA——二苯胺試劑
⑩脂肪——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
(2)實驗結果的顯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釋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澱粉產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釋放量或澱粉減少量
③原子途徑——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
④細胞液濃度大小——質壁分離
⑤細胞是否死亡——質壁分離
⑥甲狀腺激素作用——動物耗氧量,發育速度等
⑦生長激素作用——生長速度(體重變化,身高變化)
⑧胰島素作用——動物活動狀態
⑨菌量——菌落數或亞甲基藍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腸桿菌——伊紅—美藍瓊脂培養基
(3)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氣——泵入空氣或吹氣或放入綠色植物
②減少水中氧氣——容器密封或油膜覆蓋或用涼開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葉片中原有澱粉——置於黑暗環境
⑤除去葉片中葉綠素——酒精隔水加熱
⑥除去光合作用對呼吸作用的干擾——給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單色光——棱鏡色散或彩色薄膜濾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檸檬酸鈉
⑨線粒體提取——細胞勻漿離心
⑩骨的脫鈣——鹽酸溶液
⑾滅菌方法——微生物培養的關鍵在於滅菌,對不同材料,滅菌方法不同:培養基用高壓蒸氣滅菌;接種環用火焰灼燒滅菌;雙手用肥皂洗凈,擦乾後用75%酒精消毒;整個接種過程都在實驗室無菌區進行.
(4)實驗中控制溫度的方法:
①還原糖鑒定:水浴煮沸加熱
②酶促反應:水浴保溫
③用酒精溶解葉中的葉綠素:酒精要隔水加熱
④DNA的鑒定:水浴煮沸加熱
⑤細胞和組織培養以及微生物培養:恆溫培養
E. 氣密性實驗有哪些方法
移動式氣體加註單元
MAXIMATOR移動式氣體加註單元可增壓氮氣、氫氣,用於氣體填充、管路氣體置換、以及檢測供氫系統和整車氫系統的氣密封性能,同時還可以配合檢漏液檢測出泄漏點以及監測氫氣瓶溫度是否正常。
簡易氣體增壓單元
簡易氣體增壓單元可增壓氮氣、氫氣,用於氣體填充、管路氣體置換、以及檢測供氫系統和整車氫系統的氣密封性能。
氫氣瓶水壓測試系統
氣瓶水壓測試設備依據GB/T 35544,GTR13, ECE
R134等標准設計製造,可採用內側法或者外測法,用以檢驗與檢測氫氣瓶的受壓膨脹性能。
氫氣循環測試設備依據GB/T 35544,GTR13, ECE
R134等標准設計製造,採用氫氣作為測試介質,用以檢驗氫氣瓶在極端環境溫度和不同氫氣溫度條件下的疲勞壽命性能。
F. 實驗中最常見的方法有哪些
考試前有必要記的初中化學基礎概念
初中化學知識小輯
一: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8、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9、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10、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原子是氫。
11、熔點最小的金屬是汞。
12、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組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泛的金屬是鐵
二:其它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7,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徵有三個(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
9、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麼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化學方程式有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遵循質量守恆定律。
10、生鐵一般分為三種:白口鐵、灰口鐵、球墨鑄鐵。
1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12、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2)磁鐵礦(Fe3O4);(3)菱鐵礦(FeCO3)。
1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1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15、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1)升溫、(2)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1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1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2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2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2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2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2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1)硫酸銅晶體;(2)氫氧化銅沉澱;(3)硫酸銅溶液。
2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啟普發生器由三部分組成:球形漏斗、容器、導氣管。
2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30、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葯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葯品的味道。
31、寫出下列物質的顏色、狀態
膽礬(藍礬、五水硫酸銅CuSO4•5H2O):藍色固體
鹼式碳酸銅(銅綠):綠色固體 黑色固體:碳粉、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白色固體:無水硫酸銅(CuSO4)、氯酸鉀、氯化鉀、氧化鎂、氯化鈉、碳酸鈣、碳酸鈉、硫酸鋅
紫黑色:高錳酸鉀 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FeSO4)
32、要使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要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33、由雙原子構成分子的氣體:H2、O2、N2、Cl2、F2
34、下列由原子結構中哪部分決定:①、元素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
②、元素的分類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③、元素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④、元素的化合價最外層電子數決定、⑤、相對原子量由質子數+中子數決定。
35、學過的有機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36、從宏觀和微觀上理解質量守恆定律可歸納為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一個可能改變:
(1)五個不改變:認宏觀看元素的種類和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從微觀看原子質量、原子的種類和原子數目不變;
(2)兩個一定改變:認宏觀看物質種類一定改變,從微觀看分子種類一定改變;
(3)一個可能改變:分子的總和可能改變。
37、碳的兩種單質:石墨、金剛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8、寫出下列物質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沼氣:CH4、煤氣:CO、水煤氣:CO、H2、天然氣:CH4、酒精:C2H5OH、
醋酸:CH3COOH、石灰漿、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大理石、石灰石:CaCO3、乾冰:CO2
初中化學知識點摘要
一、基本概念:
1、 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如:蒸發、揮發、溶解、潮解等。
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如:燃燒、生銹、腐敗、風化等。
2 、單 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H2、O2、C、S、Fe 等。
化合物: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H2O、CO2、KClO3、H2SO4等。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CO2 、 SO2、Fe2O3等。
酸性氧化物:與鹼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化合物。通常是一些非金屬氧化物,如:CO2 、SO2 、SO3 等。
鹼性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通常是一些金屬氧化物,如:CuO、MgO、Fe2O3等。
酸:由H+、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如:HCl(鹽酸)、H2SO4(硫酸)、HNO3(硝酸)
鹼:一般由金屬離子和OH— 組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Fe(OH)3
鹽:一般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
鹽分為三種: (1) 正鹽,如:NaCl、Na2CO3、CuSO4 (2) 酸式鹽, 如: NaHSO4
(3) 鹼式鹽, 如: Cu2(OH)2CO3
3、分子: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常見原子團如下:OH— (氫氧根)、 NO3— (硝酸根)、
SO42— (硫酸根)、CO32— (碳酸根)、 PO43— (磷酸根)、 NH4+(銨 根)
二、化學用語:
1、元素符號: 例 H:表示氫元素,也表示氫原子;3H:表示三個氫原子
2、離子符號: 例 氫離子: H+ (注意:1不寫出) 鎂離子:Mg2+三個硫酸根離子 :3 SO42—
3、化學式: 例 碳酸鈉: Na2CO3 氫氧化鈣: Ca (OH)2
4、電離方程式: 例 HNO3 === H+ + NO3–
Ca(OH)2 === Ca2+ + 2OH–
Na2CO3 === 2Na+ + CO32–
5、化學方程式: (要求熟練)
實驗室制O2 :
實驗室制H2 : Zn + H2SO4 ===== ZnSO4 +H2↑
實驗室制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檢驗CO2 : CO2 + Ca(OH)2 ===== CaCO3↓+ H2O
檢驗H2O :CuSO4 + 5H2O ===== CuSO4 ? 5H2O (白色 藍色)
濕法煉銅 : Fe + CuSO4 ===== Cu + FeSO4
要求熟記: (1)、1—18號原子順序,並能畫出結構示意圖。 (P59)
(2)、常見元素化合價。 (P63)
作者: ☆幻兒☆ 2005-10-27 23:00 回復此發言
5 回復:考試前有必要記的初中化學基礎概念
三、基本反應類型:
1、化合反應: A + B + … == C
2、分解反應: A == B + C + …
3、置換反應: A + BC == B + AC
(1)、金屬 + 酸 ==== 鹽 + H2
反應條件:金屬必須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屬, 酸一般用稀鹽酸或稀硫酸,不用稀硝酸。
(2)、金屬 + 鹽 ==== 新金屬 + 新鹽
反應條件: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可置換後面的金屬, (K、Ca、Na 除外)
鹽必須是可溶性鹽。
4、復分解反應: AC + BD ==== AD + BC
(1)、 酸 + 鹼性氧化物 ==== 鹽 + 水
(2)、 酸 + 鹼 ==== 鹽 + 水
(3)、 酸 + 鹽 ==== 新酸 + 新鹽
(4)、 鹼 + 鹽 ==== 新鹼 + 新鹽
(5)、 鹽 + 鹽 ==== 兩種新鹽
反應條件:反應物中無酸時要求反應物都可溶,有酸時要求是強酸,
生成物中必須有沉澱、氣體或水。
要求熟記: (1)、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P162)
(2)、 常見酸、鹼、鹽的溶解性表。 (P228)
四、元素化合物知識:
1、常見氣體及其性質: H2、 O2、 CO、 CO2、 CH4
可燃性:H2、CO、CH4 還原性:H2、CO 毒性:CO
密度比空氣大:O2、CO2 可溶於水:CO2 最簡單的有機物:CH4
2、常見物質的俗名:
純 凈 物: CO2 (乾冰) C2H5OH (酒精) CH3COOH (醋酸)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Na2CO3 (純鹼) NaOH (燒鹼、火鹼、苛性鈉) CuSO4•5H2O (膽礬、藍礬)
混 合 物: 煤( C ) 天然氣、沼氣(CH4)生鐵、鋼(Fe) 鐵銹、赤鐵礦(Fe2O3)
磁鐵礦(Fe3O4) 石灰水、石灰漿[Ca(OH)2 ] 石灰石、大理石(CaCO3)鹽酸( HCl )
3、與水可以反應的物質:
(1)、大多數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 ,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H2CO3、 H2SO3 (亞硫酸)、 H2SO4 。
(2)、少數鹼性氧化物: 如K2O、CaO、Na2O ,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 KOH、 Ca(OH)2、 NaOH 。
(3)、某些鹽: (有結晶水合物的鹽) 如:
CuSO4 + 5H2O === CuSO4•5H2O
Na2CO3 + 10H2O === Na2CO3•10H2O
4、常見的酸、鹼、鹽的特性:
揮發性:濃鹽酸、 濃硝酸 吸水性: 濃硫酸、 固體氫氧化鈉(潮解)
脫水性:濃硫酸 毒性: NaNO2(亞硝酸鈉) 、CuSO4 (硫酸銅) CH3OH(甲醇)
遇水放熱:濃硫酸(稀釋時)、 固體氫氧化鈉(溶解時)、 CaO(與水反應時)
紫色石蕊試液 無色酚酞試液 pH 值
酸 性 紅 色 無 色 pH值<7
中 性 紫 色 無 色 pH值=7
鹼 性 藍 色 紅 色 pH值>7
備註:鹽不一定顯中性,如 NaCl溶液顯中性,但Na2CO3溶液顯鹼性,而強酸的酸式鹽(如NaHSO4)溶液則顯酸性。
5、常見酸、鹼、鹽的主要用途:
HCl、H2SO4 —— 用於金屬除銹
NaOH —— 制肥皂、造紙 Al(OH)3 —— 治療胃酸過多
Ca(OH)2 —— 制三合土、漂白粉、農葯波爾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CuSO4 —— 配製農葯波爾多液 Na2CO3 —— 制洗滌劑、蒸饅頭等
CaCO3 —— 制水泥等建築材料
6、環境污染方面:
(1)、大氣污染:
主要分兩種:A、有害氣體,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來源於汽車尾氣,而SO2、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
[另註:空氣中CO2 濃度增大會導致溫室效應 (P111);而含氟物質的排放會破壞O3 (臭氧) 層,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線輻射加重 (P10)。]
B、粉塵,如:灰塵、粉煤灰 等。
一、化學計算
化學式子要配平,必須純量代方程,
單位上下要統一,左右倍數要相等。
質量單位若用克,標況氣體對應升,
遇到兩個已知量,應照不足來進行。
含量損失與產量,乘除多少應分清。
二、氣體制備
氣體制備首至尾,操作步驟各有位,
發生裝置位於頭,洗滌裝置緊隨後,
除雜裝置分干濕,乾燥裝置把水留;
集氣要分氣和水,性質實驗分先後,
有毒氣體必除盡,吸氣試劑選對頭。
有時裝置少幾個,基本順序不可丟,
偶爾出現小變化,相對位置仔細求。
三、氫氣還原氧化銅
試管被夾向下傾,實驗開始先通氫,
空氣排盡再點燈,冷至室溫再停氫
先點燈,會爆炸,先停氫,會氧化
由黑變紅即變化,雲長臉上笑哈哈。
一、化合價口訣
一價鉀鈉氟氫銀,
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
二三鐵,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齊全,
銅汞二價最常見。
二、溶解性口訣
鉀鈉銨鹽溶水快, ①
硫酸鹽除去鋇鉛鈣。 ②
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硝酸鹽溶液都透明。 ③
口訣中未有皆下沉。 ④
三、1—20號元素順序口訣⑤
氫 氦 鋰 鈹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鈉 鎂 鋁 硅 磷,
硫 氯 氬 鉀 鈣。
四、金屬活動性口訣
鉀 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 氫,
銅 汞 銀 鉑 金。
註:①鉀鈉銨鹽都溶於水;
②硫酸鹽中只有硫酸鋇、硫酸鉛、硫酸鈣不溶;
③硝酸鹽都溶於水;
④口訣中沒有涉及的鹽類都不溶於水;
⑤1~20號元素順序另有諧音打油詩可以幫助記憶:
青 孩 你 別 蹦,
炭 蛋 養 沸 奶,
那 妹 雨 歸 淋,
牛 鹿 鴨 呷 萊。
制氧氣口訣:
二氧化錳氯酸鉀;混和均勻把熱加。制氧裝置有特點;底高口低略傾斜。
集氣口訣:
與水作用用排氣法;根據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氣體純度大。
電解水口訣:
正氧體小能助燃;負氫體大能燃燒。
化合價口訣:
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氟氯溴碘負一價;正一氫銀與鉀鈉。氧的負二先記清;正二鎂鈣鋇和鋅。正三是鋁正四硅;下面再把變價歸。全部金屬是正價;一二銅來二三鐵。錳正二四與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記。非金屬負主正不齊;氯的負一正一五七。氮磷負三與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負二正四六;邊記邊用就會熟。
常見根價口訣
一價銨根硝酸根;氫鹵酸根氫氧根。高錳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價硫酸碳酸根;氫硫酸根錳酸根。暫記銨根為正價;負三有個磷酸根。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初中)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高中)鉀鈣鈉鎂鋁錳鋅、鉻鐵鎳、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化合價口訣二: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以二價最常見。
鹽的溶解性:
鉀鈉銨硝皆可溶、鹽酸鹽不溶銀亞汞;硫酸鹽不溶鋇和鉛、碳磷酸鹽多不溶。多數酸溶鹼少溶、只有鉀鈉銨鋇溶。
制氧氣口訣:
二氧化錳氯酸鉀;混和均勻把熱加。
制氧裝置有特點;底高口低略傾斜。
集氣口訣:
與水作用用排氣法;根據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 所得氣體純度大。
電解水口訣:
正氧體小能助燃;負氫體大能燃燒。
化合價口訣:
常見元素的主要化合價
氟氯溴碘負一價;正一氫銀與鉀鈉。
氧的負二先記清;正二鎂鈣鋇和鋅。
正三是鋁正四硅;下面再把變價歸。
全部金屬是正價;一二銅來二三鐵。
錳正二四與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記。
非金屬負主正不齊;氯的負一正一五七。
氮磷負三與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有負二正四六;邊記邊用就會熟。
常見根價口訣:
一價銨根硝酸根;氫鹵酸根氫氧根。
高錳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價硫酸碳酸根;氫硫酸根錳酸根。
暫記銨根為正價;負三有個磷酸根。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初中)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高中)鉀鈣鈉鎂鋁錳鋅、鉻鐵鎳、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化合價口訣二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齊;全銅以二價最常見。
鹽的溶解性:
鉀鈉銨硝皆可溶、鹽酸鹽不溶銀亞汞;
硫酸鹽不溶鋇和鉛、碳磷酸鹽多不溶。
多數酸溶鹼少溶、只有鉀鈉銨鋇溶。
先拐先折,溫度高,壓強大!(化學平衡圖象題目)
製取乙烯:
酒精硫酸一比三,催化脫水是硫酸。 溫度速至一百七,不生乙醚生乙烯。
反應液體呈黑色, 酒精炭化硫酸致。
銀鏡反應
銀鏡反應很簡單,生成羧酸銨,還有一水二銀三個氨
過濾操作實驗
斗架燒杯玻璃棒,濾紙漏斗角一樣。
過濾之前要靜置,三靠兩低不要忘。
中和滴定:左手控制塞,右手搖動瓶,眼睛盯溶液,變色立即停。
越老越稀鬆,幹啥啥不中,如有不妥處,請您多照應!
實驗室制乙烯:硫酸酒精三比一。迅速升溫一百七,為防暴沸加碎瓷,排水方法集乙烯
金屬活動性順序:賈蓋那美驢,新蹄喜牽輕,統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條美驢的名字叫賈蓋,換了新蹄子就喜歡馱(牽)輕的貨物。統計一下,才100斤
有機化學並不難,記准通式是關鍵。
只含C、H稱為烴,結構成鏈或成環。
雙鍵為烯叄鍵炔,單鍵相連便是烷。
脂肪族的排成鏈,芳香族的帶苯環。
異構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間。
烯烴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團。
羧酸羥基連烴基,稱作醇醛及羧酸。
羰基醚鍵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
苯帶羥基稱苯酚,萘是雙苯相並聯。
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還原。
醇類氧化變酮醛,醛類氧化變羧酸。
羧酸都比碳酸強,碳酸強於石碳酸。
光照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
烴的鹵代衍生物,鹵素能被羥基換。
消去一個小分子,生成稀和氫鹵酸。
鉀鈉能換醇中氫,銀鏡反應可辨醛。
氫氧化銅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絳藍。
醇加羧酸生成酯,酯類水解變醇酸。
苯酚遇溴沉澱白,澱粉遇碘色變藍。
氨基酸兼酸鹼性,甲酸是酸又像醛。
聚合單體變鏈節,斷裂π鍵相串聯。
千變萬化多趣味,無限風光任登攀。
一般說燃燒、爆炸、自燃與緩慢氧化的本質都是氧化反應,只是由於條件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現象。
1.緩慢氧化是氧化反應的一種形式。反應過程中幾乎不升溫、不發光、現象很不顯著,反應緩慢。例如,金屬的銹蝕、呼吸作用、食物的腐敗等都屬於緩慢氧化
2.自燃是指可燃物由於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可燃物在緩慢氧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如果不易散失,以致於越積越多,溫度逐漸升高,達到該可燃物的著火點,不經點火就能自發燃燒起來。例如:稻草、煤屑或沾有油的布等大量堆積在不通風的地方都有可能自燃。所以,緩慢氧化是否引起自燃,則決定於氧化所產生的熱量擴散和進行緩慢氧化物質的著火點的高低。
3.燃燒是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物質在空氣里起氧化反應的時候是否有燃燒現象,決定於溫度是否達到這種物質的著火點;物質在空氣里燃燒的急劇程度,取決於可燃物跟氧氣的接觸面的大小。
燃燒可分為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不完全的燃燒,其產物往往造成對大氣的污染,還會降低熱能的利用率,因此一般將固體燃料粉碎,液體燃料噴成霧狀來增加和空氣的接觸機會,同時採用通風等措施,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著火點是物質開始著火時的溫度。純氣體燃料在常溫下的著火點是一定的。例如,氫氣的著火點為585℃,甲烷的著火點為537 ℃,一氧化碳的著火點為650 ℃。固體燃料的著火點不是固定不變的。
4.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里發生的急速燃燒。一般有大量的氣態生成物產生。反應瞬間完成,放熱集中,來不及擴散,溫度驟升,氣體體積急劇膨脹,引起爆炸或爆鳴。若容器口大,則爆鳴,聽到尖銳的口哨聲;若容器密閉或口小,則爆炸,聽到震耳欲聾的響聲。
物質劇烈燃燒是否會發生爆炸,則取決於 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的大小,以及可燃物所處空間的大小和是否有大量氣態生成物驟然產生。
一般爆炸是由化學反應或核反應引起的。爆炸瞬間放出大量的能量,會產生爆破及推動作用。爆炸廣泛應用於開礦築路、推動發動機等。
G. 實驗方法包括哪些內容
1、控制變數法:
這個應該是最常見的實驗方法。例如,在「探究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等實驗中都用到了該實驗方法。
2、類比法:
例如,在學習電流時,為了更好地理解,與生活中熟悉的水流作類比。有些理論只有在理想空間里才能通過實驗得出,此時,可以在現實條件實驗的基礎上推導出來這些理論。
3、描述法:
例如,在生活中是不存在光線的,為了更好地學習光,才引進了「光線」這一詞。
4、轉換法:
例如,在學習「聲音是振動產生的」這一知識時,把音叉的微小振動轉換為乒乓球的擺動。使實驗現象更為明顯。
5、模型法:
在學習原子結構時,為了更好地認識原子的內部結構,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
實驗注意事項:
1、未進實驗室時,就應對本次實驗進行預習,掌握操作過程及原理,弄清所有儀器的性能。估計可能發生危險的實驗,在操作時注意防範。
2、做實驗時,實驗設備和電路按要求連接好後,經檢查無誤,方可進行實驗。使用電器時要謹防觸電,不要用濕的手、物接觸電源。
3、若發生觸電現象,首先切斷電源,採取必要的救護措施。
4、燈火加熱時要注意安全。
5、實驗完畢要細心洗手。離開實驗室前,要認真檢查門窗和水電,一切無誤後方可離開實驗室。
H. 實驗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實驗法的優點與缺點
實驗法的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驗研究者有獨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提出的假設來決定研究的變數、設計變數的水平等,而不用完全遵守現實環境的「自然狀態」。但其他研究方法則要按現有數據和觀測值給出假設。第二,從時序角度看,實驗法是縱貫式研究,實驗在一段時間內進行,可在多個時點進行測量,得以研究變數的動態變化,而其他研究方法像問卷調查等,只有某一時刻的測量值,不能直接觀測出一段時期內的變化。第三,它能夠比其他方法更令人信服地估計因果關系。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因果關系永遠不能被肯定地證實,只可能不斷地逼近。實驗方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做到這一點,因為實驗研究者可以通過操縱自變數來觀察因變數的變化,還可以通過設立控制組來判斷操縱的強度。第四,實驗方法能夠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變數的影響,從而分離出實驗變數並估計其對因變數的影響。第五,實驗方法下,可以通過調整變數和實驗條件觀察到常規狀態下很難出現的極端值和交互作用。第六,實驗方法是可以重復的,這是研究科學性的中要體現。第七,實驗法的成本通常較低,因為控制變數、樣本數都比較小,持續時間較短,而現場研究、問卷等方法的出差費、訪談費都比較大。
實驗研究方法的缺點主要是:第一,研究者人為地營造實驗條件,使其遠離現實情境中的「自然狀態」,會導致外部效度降低。第二,如果研究樣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即便在分組時做到了隨機化分派,也會使內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第三,研究只能限於當前問題,對過去問題和將來問題的研究,實驗方法不太可行。第四,當研究變數和水平數目增多時,成本會急劇增加。第五,管理領域的實驗研究中,實驗對象大多是人,人類行為變異相當大,較難控制,同時也使實驗研究面臨許多倫理和法律方面的限制。第六,難以找到合適測量工具,即使找到,也容易造成使用的偏差。
實驗法的應用條件
結合實驗方法的優缺點,可以大致總結出實驗研究方法的應用條件:第一,對現狀的研究。進行歷史研究或預測研究,單獨使用實驗法是不可行的或很困難的。第二,需要對研究環境和研究條件實施嚴格的限制才能凸顯研究變數。第三,客觀條件允許施加所需要的控制。第四,實驗不會違反當地的倫理和法律規范。
盡管實驗方法可以獨立地取得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但為了謹慎起見,研究者通常將實驗方法與其他研究方法相結合,使研究結論更加令人信服。
I. 密封性試驗檢測方法
密封性檢測採用超聲波音響密封測試原理,主要用於汽車、火車、飛機、艦船密封檢測。超聲波音響(Ultratone)密封測試是一種非破壞性離線測試法,不需要做加壓,因此比傳統使用加壓或泡沫的方法,更快速簡單並且更精確。
檢測方法
1、水浸法:將被測容器泡入水中,通過觀察是否有氣泡、氣泡的多少判斷容器的密封性,這種測試辦法有可能損壞被測產品,另外,水浸法會導致檢測場地積水積泥,需頻繁清理。
2、干空氣法:通過抽真空或者空氣加壓,控制被測樣品內外壓力不同,若存在泄露,內外壓力之差將縮小。通過檢測空氣壓力變化可檢測密封性。檢測介質為干空氣,無毒無害,不破壞被測品,同時檢測環境干凈整潔。
3、示蹤氣體法:監測低壓測試工件的示蹤氣體濃度變化。典型的示蹤氣體有氦氣或SF6氣體等,它們都是惰性氣體,且在大氣中含量極少。例如,往被測件中充入氦氣,採用質譜分析儀可以檢測被測件氦氣的泄漏量。當然,還有放射性氣體示蹤檢測法。這種檢測方法精度極高。
J. 常見的做實驗的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做實驗的方法有對照法、比較法等.
做選擇題有排除法、代入法、特殊值法(舉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