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超檢查膀胱要憋住尿,測殘余尿量要排凈尿,那麼著個殘余尿量是怎麼測出來的
病情分析: 中年男性,一般來說,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或者是膀胱疾病都 可以引起尿瀦留,它是間接評判疾病的一種方法
意見建議:這只一種檢測方法,是作為一種輔助檢查手段,多結合其他檢查。
❷ 殘余尿測定有哪幾種方法
有什麼辦法能夠知道膀胱內有無殘余尿以及殘余尿有多少呢?目前常用以下三種測定方法。
(1)B超測定法排尿後,用經腹超聲波測定殘余尿量,方法簡便,患者毫無痛苦,且可重復進行。但殘余尿量少時則測量不夠准確。
(2)靜脈尿路造影行靜脈尿路造影時,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後各攝片一張以觀察殘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故實用價值不大。
(3)導尿法為直接測定法,排尿後,通過導尿的方法回抽殘余尿,用量杯進行測定。該法所測殘余尿量最為准確。但操作過程中任何一環節違背了無菌觀念都有導致尿路感染的可能。
❸ 殘余尿測定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診治上有什麼意義
殘余尿測定作為診斷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指標廣泛應用於臨床,它對判斷梗阻程度之輕重和了解膀胱功能有重要意義,也是決定手術治療適應證的指征之一。正常膀胱殘余尿應少於10ml,當前列腺肥大時,膀胱頸部隆起突入膀胱,前列腺部尿道受壓而變得非常狹窄,故每次排尿時膀胱內尿液不能完全排出而殘留於膀胱內。一般把殘余尿超過60ml作為手術的指征之一。同時殘余尿測定也是判斷保守治療效果的重要指征,如治療後殘余尿量明顯減少,說明膀胱頸部梗阻得到改善,治療有效。殘余尿測定方法有以下三種。
(1)導尿法。於自行排尿後,立即插入導尿管或膀胱鏡,收集膀胱內尿液,測定其容量即為膀胱殘余尿量。
(2)超聲測定法。利用超聲檢查測定殘余尿量,本方法簡單易行,無損傷,患者無痛苦,但准確性差。
(3)靜脈尿路造影法。在作靜脈尿路造影後讓患者排尿後再攝一張膀胱片,通過膀胱內殘余造影劑多少來判斷殘余尿量。
❹ 殘余尿量的計算
殘余尿量測定可分為直接測定法和間接測定法兩類: (1)直接測定法:通過尿道插管的辦法回抽殘余尿,並進行測定。如行導尿術即可同時進行殘余尿量測定,可用大規格注射器(50毫升以下)回抽尿液來測定殘余尿量。此外,在進行全套尿流動力學測試(包括對壓力-尿流-肌電圖的測定)時,亦可對殘余尿進行測試。直接測定殘餘量前須經嚴格的尿道口周圍粘膜及皮膚的消毒及對導管和施術者接觸有關的表面消毒,保證在無菌狀態下進行,以免在插管時造成感染。此法測定較為准確。 (2)間接測定法:通過影像學(B超、CT及靜脈腎盂造影)檢查進行測定的方法。此法無損傷,避免了插管測定可能引起的感染,且易於多次重復,但殘余尿量少時,結果不夠准確。此外,由於造影劑比重與尿液比重差異較大,容易混合不均而造成假象,因此尿路造影提供的資料難以作為確切的依據。
❺ 殘余尿的測定原因和方法
殘余尿測定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診斷手段之一。由於前列腺增生導致病人排尿困難,隨著梗阻加重,膀胱內尿液在每次排尿時不能完全排空,殘留在膀胱內,這些殘留在膀胱內的尿稱為「殘余尿」。殘余尿的出現及其量反映了膀胱排尿功能障礙,在診斷和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過程中,殘余尿的測定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步驟,其測定方法有三:經腹B超測定法、導尿法和靜脈尿路造影法。經腹B超測定法患者無任何不適感,是最常用的方法。它不引起尿路感染,尤其是治療過程中需要反復測定殘余尿量者更是最佳選擇,但這種測定方法不夠精確。導尿法是在患者排尿後,插入導尿管來引流尿液,測定殘余尿量,此方法准確可靠,但給患者造成不適感,不易被病人接受。靜脈尿路造影法是在行靜脈尿路造影時,於膀胱充盈期和排尿後各攝片一張,觀察殘余尿量,此法不能定量,實用價值不大。
❻ B超怎麼測殘余尿量
三個經線相乘然後除以2
❼ 何謂殘余尿,有何臨床意義
在自主排尿後仍殘留在膀胱內的尿稱為殘余尿。殘余尿的出現是因尿路梗阻不能解除,逼尿肌不能排空膀胱而致。其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尿路梗阻的程度及膀胱逼尿肌功能。故殘余尿測定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診斷方法之一,作用主要在於幫助了解尿路梗阻的程度,判斷前列腺增生症的預後,為決定是否手術治療提供依據。
由於膀胱逼尿肌可通過代償以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將膀胱內尿液排空,因此在前列腺增生早期,無殘余尿也不能完全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
一般認為,正常人的殘余尿量為0~10毫升;輕度梗阻時殘余尿量為10~50毫升;中度梗阻時殘余尿量為50~100毫升;殘余尿量達50~60毫升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已處於早期失代償狀態。
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定期了解殘余尿量,這樣可動態觀察下尿路梗阻的進展及膀胱逼尿肌功能。如殘余尿量進行性增加,宜及時採取有效治療。
❽ 膀胱殘余尿量如何測定
彩超可以檢查,就是讓患者做完膀胱結石的彩超之後,盡力將膀胱內的尿液排凈,再回去做彩超,看一下膀胱內還有多少殘余的尿液量,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殘余尿量測定。
❾ 前列腺增生病人測定殘余尿有什麼意義
殘余尿測定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診斷方法之一,也是評價治療該病療效必不可少的指標之一。通過測定殘余尿量的多少,可以幫助了解尿路梗阻的程度,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的轉歸,為能否手術治療等提供依據。
診斷:患者盡力排尿後,若膀胱仍然膨隆,說明有相當數量的殘余尿,如患者排尿後不能摸到膨脹的膀胱,可利用導尿的方法測定殘余尿量。根據殘余尿量的多少可以將梗阻程度分為5個等級:① 0~10毫升;② 10~50毫升;③ 50~150毫升;④ 150毫升以上。一般認為,超過50毫升即提示有梗阻存在。
❿ 膀胱殘余尿量計算公式
膀胱殘余尿量=橫徑×豎徑×前後徑×0.52。
超聲法是排尿後立即超聲測量膀胱內殘余尿的橫徑、豎徑、前後徑,計算公式是三個徑線長度相乘所得數值再乘0.52後即是殘余尿量數值。
正常情況下其小於5毫升。殘余尿的出現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代償不全。殘余尿量與下尿路梗阻程度成正比。在下尿路梗阻治療過程中,重復測定殘余尿量可判斷療效。
(10)怎麼測殘余尿量的測定方法及意義擴展閱讀:
檢測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 一般無不適合人群。
檢查注意事項:導尿術的禁忌證為急性尿道炎,尤其是化膿感染時,導尿可能引起感染擴散。應盡量鼓勵病人自行排尿,避免不必要的導尿,尤其是多次導尿。如病情需要,則可留置導尿管。男性病人應盡量少用金屬導尿管。
檢查時要求:經導尿管行膀胱沖洗或膀胱內葯物灌注;各種原因所致的尿瀦留;膀胱、前列腺等盆腔手術前後、尿道術後需留置導尿管;膀胱尿道造影或膀胱輸尿管迴流造影;膀胱測壓;採取不污染的尿標本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