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種植芝麻
1、選用良種
良種是高產的內因。近幾年來表現良好的有鄂芝1號、襄芝2號、豫芝4號、中芝7號、中芝8號、中芝10號和黑芝麻中芝9號等。它們綜合性狀好,產量均達到每畝100公斤以上,而且適應性強,可在各地種植。
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發生時可用多菌靈、托布津,代森錳鋅農葯防治,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蚜蟲、夜蛾等,發生時可用毒死蟬、吡蟲啉農葯防治。
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B. 黑芝麻一般什麼季節種植
芝麻最佳播種時節
黃淮地區春芝麻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夏芝麻產區主要是豫、鄂、皖三省,栽培制度多是小麥—芝麻,油菜、蠶豆、豌豆—芝麻一年兩熟。夏芝麻應搶時早播,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麥壟套種和育苗移栽提早到5月15~20日播種。南方秋芝麻播期在7月上旬至中旬,一般不晚於7月下旬。間作、混播芝麻以當地最適宜的播期播種。但要服從主作物的播種期。芝麻與主作,有同時播,也有晚於主作物的播種時間,如大豆、棉花地種芝麻,起補缺作用,應適當遲播。
芝麻的種植分布
芝麻原產中國雲貴高原,是喜溫植物,種植主要分布在40°N和40°S之間。中國芝麻種植區域可至45°N的地方,主要在黃河及長江中下游各省,以及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分布較多,其中河南產量最多,約佔全國的30%左右。據統計,全國芝麻種植面積約為79萬公頃,產量約為58萬多噸。
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不管是夏芝麻還是秋芝麻,都是在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季節播種,精細整地,保持水土水分是全苗的關鍵。
C. 黑芝麻適合北方生長嗎在哪個季節種
生長環境
1、土壤:由於種子小,根系淺,最適合在微酸至中性(PH 6.5—7.5)的疏鬆土壤中種植,疏鬆土壤能協調水、肥、空氣之間的供給矛盾,有利於根系的伸展。
2、積溫:芝麻全生育期需積溫2500--3000℃;芝麻的發育在晝夜平均溫度20--24℃最為適宜。
3、降雨量:芝麻全生長期內適宜降雨量為210—250毫米。
4、日照:芝麻全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陽光,充足的陽光能加強光合作用,有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滿足開花結實的需要,使果多粒飽,有利於油分的形成。
習性
1、葯物拌種 輪作換茬 搶墒早播 播種前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濟或40%多菌靈膠懸劑8克,加水0.5公斤調成糊狀與0.5公斤種子拌勻待播。芝麻忌重茬,提倡4年2頭作制度。盡是搶好茬口,提早播種。
2、適期早播 掌握密度 夏芝麻播種期不晚於6月15日,一般愈早愈好。栽培密度一般以667米2 8000~10000株為宜。
3、嚴格掌握打頂時間和方法 夏芝麻保留2對真葉打頂,並保留葉以上2~3厘米莖節。同一塊田,保留真葉標准一致,一次性打頂完畢。
4、注意補追苗肥 芝麻打頂後,為防止新生枝發生脫肥現象,可適量追施速效肥;在新生枝長出第二、第三對真葉時應噴施100倍液縮節胺或多效唑,以防後期倒伏和增加有效蒴果數。
5、防漬 早間早管 防止草荒 種植時先開好畦溝和圍溝,一般畦面寬2~2.5米,畦溝深0.3米,圍溝深0.4~0.5米。溝畦設置依地勢土質而定,平均地區還要作好腰溝。幼苗長出2~3對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36厘米×12~15厘米,並中耕除草1次。當苗高33厘米時結合追肥進行培土。
6、科學施肥 預防病蟲 由於夏芝麻生育時間短,需肥多而集中,宜施底肥為主。每畝施碳銨15公斤左右,加磷肥30~ 40公斤,鉀肥6~8公斤左右。在生長期對苗稀長勢弱的田塊,可每畝追施尿素3~5公斤。拔節期為防角枯病和葉枯病可用50%撲海因1000倍液分兩次噴灑葉片。如蚜蟲發生可用2000~3000倍樂果乳油霧。
還有芝麻不可以連茬種植
其原因之一是,芝麻連茬種植會使病害加重。在芝麻生產的過程中,許多致病的病原菌如莖點枯病、青枯病、疫病等,都是在芝麻收割後,殘留在土壤中越冬的。如果第二年重茬種植芝麻,這些病原菌就會成為重茬芝麻的侵染來源。若重茬時間越長,土壤中的病原菌就會越多,芝麻的病害也會越來越嚴重。受病害侵染,芝麻植株會出現發育不良、單株矮小,落花少蒴等病狀,嚴重的甚至會發生大片凋萎死亡。
其原因之二是,芝麻是需肥較多的作物,連茬種植會導致養分失調。據試驗,每生產50千克芝麻,需從土壤中吸收氮4.50--5千克,五氧化二磷1.25千克,氧化鉀5--5.50千克,三要素比例約為4:1:4.40。由此可見,芝麻對氮、鉀需要較多,對磷需要較少。如果連茬種植,就會打破土壤肥力平衡,造成氮、鉀缺乏,芝麻產量難以提高。
D. 種植芝麻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什麼時間段種植最好
芝麻是我國常見的含油經濟作物,種植在我國南方和溫暖的中東部地區。芝麻按收獲季節可分為夏、秋兩季,但無論哪一種,其種植氣候都是一樣的,都是喜溫的。如果播種時發現田裡潮濕,先種地,適當蒸發一些水分後再種植。當田地乾燥時,在耕地後立即種植。這時候因為農作物不喜水,如果生長恰逢雨季,就需要為這種農作物正常生長做一個犁溝,這樣積水不用水就能流走。當作物長出新芽,即將開花時,就是作物全面生長的時期。這時候就要管好作物,給它足夠的肥料。向作物補充養分時,應根據彼此選擇的不同播種方法進行施肥。
E. 誰知道芝麻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割啊
芝麻播種期:
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芝麻已進入生長後期,即將進入收獲季節。
夏播芝麻在9月上旬可以收獲。
秋播芝麻則於9月下旬成熟。
F. 芝麻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割
播種:播期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收獲:夏播芝麻在9月上旬可以收獲。秋播芝麻則於9月下旬成熟。
播種方式: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撒播是江淮地區的傳統播種方式,適宜於搶墒播種。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
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點播每穴5-7粒種子。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厘米為宜。
為了獲得芝麻優質高產,科學合理施肥是關鍵。生產實踐證明:給芝麻施肥重點在於時機和方法的把握,要求苗肥要「早」、蕾肥要「巧」、花肥要「重」,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的配合,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
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要在3-4片真葉以前定苗,間苗至合理的密度。
2、中耕除草: 從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後不可再中耕,中耕結合培土,有利於排水防漬,防止倒伏。
3、灌溉排水: 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
4、收獲和貯藏芝麻在成熟時要及時收獲。因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貯藏。故進倉時種子含水量不能超過7%。
芝麻的營養功效
常吃芝麻,可使皮膚保持柔嫩、細致和光滑。有習慣性便秘的人,腸內存留的毒素會傷害人的肝臟,也會造成皮膚的粗糙。芝麻能滑腸治療便秘,並具有滋潤皮膚的作用。利用節食來減肥的人,由於其營養的攝取量不夠,皮膚會變得乾燥、粗糙。
能促進人體對維生素A的利用,可與維生素C起協同作用,保護皮膚的健康,減少皮膚發生感染;對皮膚中的膠原纖維和彈力纖維有「滋潤」作用,從而改善、維護皮膚的彈性;能促進皮膚內的血液循環,使皮膚得到充分的營養物質與水分,以維護皮膚的柔嫩與光澤。
G. 種黑芝麻什麼時候下種
和白芝麻一樣,春播4月;夏播6月上旬。希望幫助你
H. 黑芝麻的種法
栽培技術
(一)芝麻的種植制度
含苞待放的芝麻
由於芝麻莖桿直立,遮陰面積少,芝麻常用來與矮桿作物混作。例如與甘薯、花生、大豆等作物混作或間作。一般在甘薯地隔1—2行溝內間作一行芝麻或每隔2—4行花生間作一行芝麻。芝麻比較耐旱,而豆類比較耐濕,芝麻與豆類混作有利預防旱澇。
(二)整地做畦
無論是夏芝麻還是秋芝麻,都是在氣溫高、蒸發量大的季節播種,精細整地,保持水土水分是全苗的關鍵。在土壤水分多的情況下可在梨地後縱橫精細耙地,播種後耙地蓋種,在土壤水分少的情況下,耙地後立即播種、耙地蓋種,並鎮壓保墒芝麻怕漬,而生育期是在雨水較多的時期,因此在單種芝麻的時候要做畦——2—3米寬,平開好畦溝、腰溝及圍溝,以便及時排灌。
(三)播種
芝麻照片集錦(18張)1 播期 夏芝麻適宜的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芝麻適宜的播期是7月上旬、中旬,在熱量較好的情況下可以遲到7月下旬。 2 播種量 每畝用種量,撒播為400克,條播為350克,點播為250克。在土壤肥力高、病蟲害少、含水量高的田塊可適當少播。 3播種方式 有點播、撒播和條播三種。撒播是江淮地區的傳統播種方式,適宜與搶墒播種。撒播時種子均勻疏散,覆土淺,出苗快,但不利於田間管理。條播能控制行株距,實行合理密植便於間苗中耕等田間管理,適宜機械化操作。點播每穴5—7粒種子。無論何種播種方式,淺播、勻播,深度2—3厘米為宜。
(四)種植密度
目前夏芝麻單桿型品種的種植密度為每畝8000—10000株,分支型的品種6000—8000株;秋芝麻單桿型品種每畝10000—15000株,分枝型品種8000—10000株。 含苞待放的芝麻
(五)施肥技術及田間管理
1 施肥技術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以過磷酸鈣和草木灰。基肥應淺施。在酸性土壤,基肥應增施石灰、草木灰。在土壤中磷鉀含量低的地區應增施磷鉀肥。芝麻的追肥,除在土貧瘠的地區或田塊要施用苗肥外,分枝品種一般在分枝出現時施用,單桿品種在現蕾到始花期施用。根外施肥一般用0.4%磷酸二氫鉀,在始花到盛花期,選晴天下午噴施,隔兩天再噴施一次。在缺硼的地區應施用硼肥。 2 間苗定苗 要在3—4片真葉以前定苗,間苗至合理的密度。 3 中耕除草 從出苗到始花要中耕3—4次,封行以後不可再中耕,中耕結合培土,有利於排水防漬,防止倒伏。 4 灌溉排水 芝麻對土壤水分反應最敏感,既怕漬澇,又不耐長期乾旱,因此必須注意灌溉和排水。 5 收獲和貯藏 芝麻在成熟時要及時收獲。因為芝麻含油量高,不宜貯藏。故進倉時種子含水量不能超過7%。
編輯本段病害防治
1.芝麻立枯病
症狀:芝麻立枯病是苗期常見重要病害。初發病時,幼苗莖部產生褐色病斑,後繞 莖部擴展,最後莖部縊縮成線狀,幼苗折倒。發病輕的尚可生和。病部皮層變褐縊縮, 遇有天氣乾旱或土壤缺水時,下部葉片萎蔫,嚴重的枯死。 病原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菌絲或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氣溫—001或低溫多雨易發病。 防治方法:用耐漬性強的品種如陽信芝麻、臨沂芝麻、黃縣紅芝麻、冠縣 芝麻、單縣芝麻、博山四棱白、雙豐2中芝3號等.(1)精細整地,採用高畦栽培(2)用種子重量5607的857福美雙粉劑或257多福合劑、57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2.芝麻紅色根腐病
症狀主要為害莖基部,莖基現褐色斑,初期病健組織分界不明顯,後根部外皮變 褐腐爛,剝去根表皮時內部呈紅色,嚴重的全株葉片逐漸萎蔫,病株枯死。湖北、河南 芝麻栽培區時有發生。 病原不詳。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該病多發生在土壤水分過多的低窪、積水地,或大水淹後, 根部窒息引致根部腐爛,生理機能衰弱,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防治方法:採用高畦或選擇高燥地塊種植芝麻。雨及時排水,防止積水。
3.芝麻花葉病
症狀:該病河南發生很普遍,常年發病株率為7—57。病株出現花葉、皺縮, 莖稈扭曲、矮化,一般不結實或結蒴果小籽粒秕瘦。花葉擴展後變黃。 病原暫稱芝麻花葉病毒,屬馬鈴薯>病毒組。病毒粒體線狀.大小。病組織細胞質或葉綠體中含結晶體、風輪狀和卷紙形圓柱狀 內含體。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毒可經汁液傳染,由蚜蟲以蜚持久方式傳毒,種子不能傳 毒。能系統侵染大豆,心葉煙、三生煙等表現花葉。侵染番茄、甜菜時產生葉片皺縮、 捲曲畸形。不侵染菜豆、豇豆、綠豆、西瓜、曼陀羅、莧色藜和假酸漿。該病毒與西瓜 花葉病毒、蕪菁花葉病毒、馬鈴薯病毒的抗血清不發生反應。 防治方法:參見芝麻黃花葉病
4.芝麻變葉病
症狀又稱「芝麻公」。我國年在廣東發現。染病植株矮化,葉片變小叢生, 節間縮短,花柄拉長,花瓣轉綠,柱頭伸長,長出葉子,病株不
I. 黑芝麻要怎樣留種
黑芝麻的留種:要建立留種田,選產量高,含油量高,品質好的品種留種,種植的密度可比生產田稍稀點,要加強管理,注意追肥,在生長期間,注意拔除生長不良、株形不一致的雜種植株。
保證留種田品種的純一。於果熟期8~9月,當大部分蒴果呈褐色時割下全株,紮成小捆晾曬,待蒴果大量裂開時脫粒。篩簸去雜質,裝於麻袋內,放通風乾燥處貯藏,種子不耐貯藏,隔年種子不宜應用。
J. 芝麻什麼季節種植最好
黃淮地區春芝麻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
夏芝麻產區主要是豫、鄂、皖三省,栽培制度多是小麥—芝麻,油菜、蠶豆、豌豆—芝麻一年兩熟。
夏芝麻應搶時早播,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麥壟套種和育苗移栽提早到5月15~20日播種。
南方秋芝麻播期在7月上旬至中旬,一般不晚於7月下旬。
間作、混播芝麻以當地最適宜的播期播種。但要服從主作物的播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