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野地蘿卜種植方法

野地蘿卜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3-05-10 10:30:44

㈠ 想種植野胡蘿卜,不知道怎麼

野胡蘿卜種植技術:
整地
前作收獲後及時深翻土地,深度以賣腔23-30厘米為宜。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有機肥與土壤顆粒一定要碎。剔除雜物,耙平地面按50厘米放線打壟,壟寬27厘米,高10-15厘米,壟頂呈鈍圓形。如採用畦栽培,可做成寬60-80厘米、高10-15厘米的高畦,畦間壟溝寬20厘米,即高畦深溝栽培。我們主張採用壟栽,本節栽培技術是以秋季壟栽為例講述的。
定苗
齊苗後要及時間苗。幼苗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株距3厘米左右,幼苗4片真葉進行第二次間苗,6片真葉時定苗,株距10厘米左右,畝留苗2.6-3.0萬株。間苗時應拔除弱小苗,葉數過多、葉片過厚而短的苗,以及葉色特深、葉片葉柄密生粗硬茸毛的苗子,因為這幾種苗易形成歧根、粗芯(木質部發達)或肉質根細小。
除草
在播後苗前噴施33%施田補乳油100-150毫升/畝,加水40-50公斤均勻噴灑地表,除草效果可達90%以上,大大節省勞力,降低管理難度。也可以地播後苗前噴施除草通乳油100毫升對水50公斤。
澆水
播種後要連澆2-3次齊苗水,要經常保持壟面濕潤,防止忽干忽濕,以保證出苗整齊,一般播後5-7天即可出苗。幼苗期只要不旱,盡量少澆水,促使肉質根向下生長。肉質根膨大期,需水量最大,所以一定要保證足水足肥。在胡蘿卜整個生育期,澆水一定要適度,不能大水漫灌,嚴格控制田間積水,大雨後要及時排水,否則易導致肉質根分叉、側根發達、皮目或凸或凹、甚至有根瘤突起,嚴重影響肉質根的商品性狀。
追肥
從襪畢定苗到收獲共追肥2-3次。若基肥不足,可在定苗後隨即進行一次追肥,每畝順水沖施尿素15公斤。肉質根開始膨大時,追施復合肥30公斤/畝。肉質根膨大盛期,每畝追施復合肥30公斤。
中耕
在每次澆水後及時中耕,保持土壤疏鬆、透氣、保墒,以利幼苗生長,肉質根膨大。在肉質根膨大期,應適當培土,可防止胡蘿卜青肩發生,提高外觀品質。
採收
一般11月上中旬開始收獲。此時葉片生長停止,新葉不發,外葉變黃萎蔫。但是,胡蘿卜採收沒有嚴中好衫格收獲期,只要市場價格好,也可以在10月中下旬採收上市。

㈡ 地羅卜栽培技術

俗話說:冬天的蘿卜,夏天的姜,作為便宜又營養的食補材料,蘿卜栽培可以說是遍布世界,下面就來介紹下蘿卜的栽培技術要點,讓大家也能輕松種出大蘿卜。
蘿卜栽培技術要點介紹
1.時間
蘿卜基本在一年四季都可種植。,春蘿卜一般是在2-4月份進行播種,夏蘿卜在5-6月份進行播種,秋蘿卜和冬蘿卜分別在7-8月份和9月中上旬中宴進行播種。另外,播種時間不同,採收時間也不一樣。春播春蘿卜播種後一般50-60天採收;夏蘿卜生長快,播種後45-60天採收;秋冬蘿卜播種後70-100天採收。如為肉質根大部露在地上的品種,要在霜降前及時採收。
2.播種
蘿卜的播種方法有點播、條播和撒播三種。播種前,需要深耕,充分凍垡曬垡,打碎耙平,施足基肥。而後將選好的適合當地種植的蘿卜種子以點播、條播或撒播的方式進行播種,具體的行株距根據品種和地塊情況確定。播賣敏銀種後覆土2厘米左右,澆水最好在播種前進行。
3.間苗
蘿卜的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間苗,生產上一般間苗2-3次。在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1次間苗,在有2-3片拿碧真葉時第2次間苗,
4.水肥
蘿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和肥料的要求也不同。發芽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幼苗期至「破肚」前一段時間,要少澆水以利蹲苗;葉部生長盛期要適量的澆水;肉質根生長盛期,要充分均勻的供水。澆水的時間,早春氣溫低宜在上午澆水,伏天最好傍晚澆水,以降低地溫。若蘿卜基肥施足,可在幼苗生出2片真葉、間苗中耕後進行追沃葉氨基酸水溶肥。
5.中耕除草
蘿卜播種出苗以後,如遇下雨或澆水造成土壤板結,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蘿卜在生長期容易遭受黑腐病、病毒病、蚜蟲、菜青蟲、菜螟等病蟲害的侵襲,農戶除了噴施葯劑進行預防外,還要及時的除去病腐葉,避免病害的傳播。

㈢ 蘿卜的種植方法步驟

蘿卜種植步驟如下:

材料:蘿卜種子、肥料。

1、選擇土壤時應選擇碧迅土質肥沃疏鬆的、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在種植前要進行整地施肥,做到土壤疏鬆,底肥充足。

蘿卜介紹

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紅色,果梗長1-1.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㈣ 蘿卜的正確種植方法什麼

蘿卜的根部是最常見的蔬菜之一,但實際上蘿卜的整株植物都是可吃的。蘿卜的種子稱為萊菔子,是常用的中葯,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蘿卜要怎麼 種植 。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蘿卜的種植 方法 吧。

蘿卜的種植技術

適時適種

顧名思義:選擇適合季節的品種來種植。蘿卜幾乎整年都可栽培,但以秋冬栽培為主。

冬蘿卜一般於8-9月播種,10-12月收獲,生長期60-110天。此類蘿卜產量高、品質好、用途多,栽培面積最大,品種也最多。

春蘿卜晚秋和初冬播種,翌年2-3月收獲。耐寒性強,抽苔晚,不易空心。

田間管理

整地施肥

種植蘿卜以土層深厚,保水和排水良好,疏鬆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好。土壤PH值以5.3-7.0較為適宜。蘿卜播種前需清除田間的殘枝雜草,再深耕整地,施足基肥,播種時根據品種特性和當地的土、肥、水等條件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視情況可採用點播、條播、撒播等播種方式。株行距一般為20厘米×20-25厘米。

蘿卜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破白至露肩期間各追肥一次追施,以後一般就停止追肥,以防徒長,影響肉質根生長。追肥時忌濃度過大和靠近根部澆施,以免燒根,引起肉質根腐爛或硬化。

蘿卜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每生產1000公斤蘿卜,約吸收5.55公斤氮、2.60公斤磷、6.37公斤鉀,氮、磷、鉀的吸收比率是2.1:1:2.5。

苗期管理

及時間苗、定苗: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進行間苗,保證苗齊、苗壯。第一次間苗在子葉充分展開時進行,2-3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當幼苗長至5-6片葉,蘿卜的肉質根破肚時進行定苗。

中耕、除草及培土: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中耕時要先淺後深,避免傷根。第一、二次間苗時淺耕,鋤松表土即可;第三次間苗後,進行一次深耕,並把畦溝里的土壤培於畦面,以防止倒苗。

土壤水分是影響蘿卜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肉質根形成期,若土壤乾旱,氣候炎熱,肉質根膨大受阻,皮粗糙,辣味增強,糖和維生素含量降低,易糠心,品質下降。若土壤含水量偏高,則土壤通氣不良,肉質根皮孔加大,影響商品品質。肉質根生長盛期,土壤含水量穩定在20%左右較為適宜。若土壤干、濕驟變,則易造成肉質根裂口。

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

蘿卜黑腐病:俗稱黑心病、空洞病等。是由細菌〔野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型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mel)Dowson.〕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狀是根部中心變黑以及肉質根的維管束變黑腐爛。可用50℃溫湯浸種30分鍾,或XJ-101粉劑500倍液浸種2小時,苗期可葉面噴灑XJ-101粉劑300-450倍液等。

病毒病:早期可使用1.5%的植病靈500倍液或2%寧南黴素200倍連噴2-3次。防止高溫乾旱。

軟腐病: (1)土壤施石灰,每畝撒施生石灰40公斤,注意排漬水,不偏施氮,多施磷、鉀和有機肥; (2)注意防治蟲害,減少蟲傷口,移苗不傷根,及時採收; (3)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XJ-101粉劑300-45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每株0.3-0.5公斤,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

霜霉病:雨後或發病前期可用72%甲霜靈錳鋅500-600倍液、66.5%霜霉威鹽酸鹽水劑750倍液、40%三乙磷酸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

主要蟲害

黃條跳甲:幼蟲期可在灌水後用洋樂300倍液灌根或淋施、地面撒施地蟲克等;在成蟲發生盛期選用洋樂200倍液或鼎功200倍液等噴霧。

小地老虎:可在播種時用地蟲克、米戈等混細沙撒於播種溝。幼苗出土時可用順標750倍液或鼎功200倍液等灌根或處理土壤。

蚜蟲:當有蚜株率達10%或平均每株有蚜蟲3-5頭時,即應噴葯防治:可用洋樂200倍液,或穩功300倍液交替噴施。

豐收

肉質根充分肥大後便可收獲,如生長時間過長會發生空心。採收過遲纖維增加,且易裂根、糠心,影響商品質量。

註:防止或減少形狀不勻、裂口、叉根、糠心,關鍵要注意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松好地,土壤常保持濕潤。

蘿卜的介紹

別名萊菔、菜頭,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蘿卜的根部是最常見的蔬菜之一,但實際上整株植物都是可吃的。種子稱為萊菔子,是常用的中葯。

蘿卜是我國一種重要的大陸蔬菜,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可四季栽培,周年供應,產銷量也很大。由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習慣的改變,科學技術的發達,反季節栽培也有所發展,利用高山氣候的差異,日光溫室和塑料大、中、小棚配套栽培.實現了蘿卜超時令上市,很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蘿卜的營養比較豐富,據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質0.6克、鈣49毫克、磷34毫克、鐵0.5毫克、無機鹽0.8克、維生素C30毫克。蘿卜及秧苗和種子,在預防和治療流行腦炎、煤氣中毒、暑熱、痢疾、腹瀉、熱咳帶血等病方面,有較好的葯效。

蘿卜原產我國。根供食用,為我國主要蔬菜之一,種子含油42%,可用於制肥皂或作潤滑油。我們食用的部分是根部。

蘿卜分為白蘿卜、青蘿卜和櫻桃蘿卜三種。而胡蘿卜並不是蘿卜的一種,因為胡蘿卜屬傘形目傘形科。

蘿卜的特徵

蘿卜:(luóbo)(Raphanus sativus L.)又名萊菔,屬植物界、十字花科、蘿卜屬。一、二年生草本。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根皮紅色、綠色、白色、粉紅色或紫色。莖直立,粗壯,圓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通常大頭羽狀分裂,被粗毛,側裂片1~3對,邊緣有鋸齒或缺刻;莖中向上漸變小,不裂或稍分裂,不抱莖。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粉紅色或白色。長角果,不開裂,近圓錐形,直或稍彎,種子間縊縮成串珠狀,先端具長喙,喙長2.5~5厘米,果壁海綿質。種子1~6粒,紅褐色,圓形,有細網紋。原產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品種極多,常見有紅蘿卜、青蘿卜、白蘿卜、水蘿卜和心裡美等。種子、鮮根、葉均可入葯,功能下氣消積。生蘿卜含澱粉酶,能助消化。我們食用的部分是根。

一、二年生草本。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根皮紅色、綠色、白色、粉紅色或紫色。莖直立,粗壯,圓柱形,中空,自基部分枝。通常大頭羽狀分裂,被粗毛,側裂片1~3對,邊緣有鋸齒或缺刻;莖中向上漸變小,不裂或稍分裂,不抱莖。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淡粉紅色或白色。長角果,不開裂,近圓錐形,直或稍彎,種子間縊縮成串珠狀,先端具長喙,喙長2.5~5厘米,果壁海綿質。種子1~6粒,紅褐色,圓形,有細網紋。胡蘿卜一般進行有性生殖;至於無性生殖,理論上是可以的。

蘿卜直根系,主根深60厘米--180厘米,主要根群分布在20厘米--45厘米的土層中。蘿卜的肉質根是同化產物的貯藏器官,皮色有白、粉紅、紫紅、青綠等色;前蘇聯和法國還有黑皮蘿卜。肉色有白、青綠、紫紅等色。蘿卜營養生長期葉叢生於短縮莖上。葉形上板葉(枇杷葉)與花葉(大類羽狀全裂葉)之分。葉色有淡綠、濃綠、亮綠、黑綠之分。葉叢有直立、半直立和平展等方式。蘿卜植株通過階段發育後,由頂芽抽生的花莖為主莖,各白蘿卜花多為白色或淡紫紅色,青蘿卜的花多為紫色,而紅蘿卜的花多為白色。蘿卜果實為角果,成熟後不開裂,每果有種子3--10粒,脫粒較費工。一般種皮有紅褐和黃褐色兩種,深淺依品種而異,很多地方方有紅籽白蘿卜、黃籽紅蘿卜的規律。種子千粒重7.0克--13.8克。

我國栽培的蘿卜在植物學上統稱為中國蘿卜,自古就盛行,明代時已遍及全國。多年以來形成了許多優良品種,其中東北綠星大紅蘿卜、天津青蘿卜就是地方優良品種之一。

>>>下一頁更多精彩“蘿卜的形態特徵”

㈤ 地蘿卜的培育方法 地蘿卜播種期如何選擇

1、地蘿卜品種拍拿與播期選擇:

由於地蘿卜較易抽薹,所以一定要選擇冬性強、低溫生長快、品質好、抗病性強的品種,盡量降低抽薹風險。目前各地較多選擇春白玉、白玉春、地蘿卜9646和長宴笑春大根等品種,其綜合性狀優秀,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地蘿卜播期主要根據各地氣候條件來確定。在南方地區的播種時間范圍較寬,在12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播種均可;北方地區一般在露地化凍之後,華北地區大約3月上中旬;東北、西北北部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如播種太早,播種後的萌動種子或幼苗可能通過春化,造成未熟抽薹;如播種太遲,到春末夏初溫度升高後,蘿卜的肉質根發育不好,或使肉質根出現糠心。

2、整地做畦、施足底肥:

地蘿卜生育期短、產量高,需肥多而集中,所以精細整地和施足底肥非常重要。土壤以沙壤地或沙地為好,播種前深翻地2或3次,深度應不低於20厘米,翻地同時拾凈田間石塊、瓦礫等,並隨翻地每畝施入廄肥3000千克和三元復合肥40千克作底肥。一般採用小高畦或小高壟種植。小高畦寬1米,其中畦面寬0.65米,畦面整成龜背形。畦溝寬、深各0.35米。南方地區應挖好排水溝,防止田間漬水。

3、地蘿卜播種:

為降低成本和避免畸形根的發生,地蘿卜一般採用穴播。播前澆足底水,播後可覆蓋地膜保溫。每畦播兩行,行距0.35米、穴距0.20米,每穴播種1或2粒。每畝6500穴以上、每畝用種量75~100克,避免播種太稀而受陽光直射產生青頭。

4、破膜放苗、間苗、補苗:

在蘿卜在播後4~5天即可出苗,出苗後蘿卜子葉平展時要及時破膜放苗,用小刀或竹簽在膜上劃一個「十」字形開口,放出蘿卜苗後立即用細土封口。在蘿卜幼苗長至2或3葉期進行間苗、查苗,對缺苗的地方及時移苗補栽,保證每穴一株壯苗,不重苗不缺苗。播種後20天左右蘿卜肉質根開始膨大。

5、施肥澆水:

地蘿卜在播種時一次澆足底水後盡量少澆水,畦面發白時可用小水串溝,切忌頻繁補水和大水漫哇,以防降低地溫。如多雨季節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區要做好清溝排水工作。在對蘿卜間苗時追施一次稀人糞尿或2%的尿素。

在蘿卜播種後30天左右,蘿卜露肩時每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5千克/對水成1%濃度後澆施。在蘿卜播後45天肉質根膨大盛期每畝再施20千克復合肥。生長中後期的水分管理以地表見干見濕為好,土壤濕度過大,肉質根會出現開裂或表皮粗糙等現象。建議在蘿卜收獲前襲祥搭1周停止肥水供應。

6、病蟲害防治:

蘿卜病害發生情況與品種的抗性和連作有關。在選擇抗病品種的同時,要盡量避免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保持田間乾爽,注重農業防治。發病初期應根據病害的種類選用適合的農葯防治。蟲害應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小菜蛾、跳甲等。

7、採收:

地蘿卜的採收亦早不亦晚,當肉質根直徑達5厘米以上、重約0.5千克時,即可分批收獲上市。可視市場行情決定提前的天數。採收時注意留蘿卜櫻3~5厘米,可延長存放時間。近距離銷售的,可清洗後上市,如果進行遠距離運輸則不要清洗。

㈥ 求野胡蘿卜的種植方法

蔬菜名稱:胡蘿卜
科屬:傘形科 ,胡蘿卜屬

胡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發芽適宜溫度為20-25℃,生長適宜溫度為晝18-23℃,夜溫13-18℃,溫度過高、過低均對生長不利。胡蘿卜根系發達,因此,深翻土地對促進根系旺盛生長和肉質根肥大起重要作用。要求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PH5—8較為適宜。要求土壤濕度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若生長前期水分過多,地上部分生長過旺,會影響肉質根膨大生長;若生長後期水分不足,則直根不能充分膨大,致使產量降低。過於粘重的土壤或施用未腐陸並熟的基肥,都會妨礙肉質根的正常生長,產生畸形根。

春季胡蘿卜的栽培要點
1、品種選擇 春播胡蘿卜品種要求早熟、豐產、冬性強、耐抽薹,並要求肉質根膨大期耐熱。目前較適合春播的胡蘿卜品種有鄭參豐收紅、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參、紅譽五寸、春蒔五寸、紅映二號、京紅五寸、春紅一號、春紅二號等。

2、整地施基肥 胡蘿卜是根菜類作物,要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向陽、升溫早的沙壤土或壤土。播前需深耕細作,耕作深度不少於25cm。耕層太淺,肉質根易發生彎曲、裂根與叉根。結合耕翻整地,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kg,磷鉀肥和速效氮肥早掘跡15kg。如沒有有機肥,可畝施復合肥50kg加少量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整地細、施肥勻,有利於苗齊苗壯,並使肉質根色澤鮮嫩光滑。春播胡蘿卜可高壟播種,也可平畦播種,但以高壟播種效果最好。整平地後打畦做壟,壟面寬60-70cm,壟溝寬30-40cm,溝深20cm左右。壟面表土一定要細碎、平整,以利於播種和發芽整齊。

3、催芽播種
(1)確定適宜播期 春播胡蘿卜播種過早容易抽苔,播種過晚導致肉質根膨大處在25℃以上的高溫期,影響肉質根的膨大和品質,並產生大量畸形根。胡蘿卜肉質根膨大的適宜溫度是18-25℃。根據生產上的經驗,在選用耐抽苔春播胡蘿卜品種的前提下,可在日平均溫度10℃、夜平均溫度7℃時播種。一般華北地區北部在4月初播種,華北地區南部在3月下旬播種;華中、華南地區可在3月上旬播種;西北、東北等高寒地區可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種。
(2)浸種催芽 胡蘿卜種子帶毛且小,不易吸水和透氣,加上春播地溫低,導致種子發芽出苗慢。為促進早發芽出苗,播種前應進行浸種催芽。方法是:用30-35℃的溫水浸種3-4小時,撈出後用濕毛巾或袋子裝好保濕,置於25-30℃溫度下催芽3至4天,其間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待80%-90%種子露白後即可拌濕沙播種。播種時均勻播在壟上的淺溝內,播後均勻蓋上一層薄細土,覆蓋地膜,最好加大棚或小拱棚,沒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草或秸桿代替。

4、田間管理
(1)播種後保持土壤濕潤,創造有利於種子發芽和出苗的條件。幼苗出齊後將地膜揭掉,揭膜要在無風上午進行。在苗期應進行2次間苗。第1次間苗在1-2片真葉進行,去掉劣苗、弱苗與過密苗;第2次間苗在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後即定苗,苗距一般在12-14cm。中耕除草是胡蘿卜豐產的關鍵,間苗時結合拔草和中耕鬆土除草,中耕要淺,以免傷根。另外在播後出苗之前,用除草劑除草可省工省時。通常用33%除草通乳油80-100ml加水50kg噴霧、50%撲草凈450g加水75kg、除草通150-200ml加水50kg。
(2)為使胡蘿卜充分生長獲得高產,整個生育期要澆水追肥2-3次。第1次澆水不要太早,一般在定苗後5-7天進行,澆水量要小,結合澆水畝施硫銨2-3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2-3kg。第二次澆水在8-9片真葉時即肉質根膨大初期,也是需水肥最多的時期,需及時澆水追肥,保持土壤濕潤,第2次結合澆水畝追施硫銨7kg,過磷酸鈣3-3.5kg,鉀肥2-3kg。之後是否追肥澆水可視生長情況進行。另外中耕時需注意培土,防止肉質根膨大露出地面形成青散鍵肩胡蘿卜。

5、分期適時收獲 春播胡蘿卜根據不同生長環境,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收獲,視植株特徵判斷。成熟時表現為葉片不再生長,不見新葉,下部葉片變黃。過早過晚採收,都會影響胡蘿卜的商品性狀,從而影響產量。採收後如暫時銷售不完,可放入18℃左右的室內陰涼通風處保存,延長上市時間。如有0-3℃冷庫,採收後貯存,可供應整個夏季。

秋季胡蘿卜的栽培要點
1.品種選擇 胡蘿卜秋播對品種的冬性強弱沒有嚴格要求,一般選用高產、優質、外觀漂亮的鈍尖型品種,如豐收紅、鄭參一號。需晚播早熟最好選擇鄭參一號。

2.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胡蘿卜肉質根生長的大小、好壞、決定著種胡蘿卜經濟效益的高低,為確保其生長良好,一定要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能澆能排、沒有地下害蟲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並做到深耕細耙,施足基肥。耕深掌握30cm左右,耕透耕細,上虛下實,不留明暗坷垃和前茬作物根茬。以防胡蘿卜肉質根發杈。按胡蘿卜生長發育對礦質營養的需求關系和土壤供肥能力,中等地力需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立方,尿素20kg,過磷酸25kg。硫酸鉀10kg。整地前均勻撒於地表,結合整地翻入犁底。

3.適期早播,合理密植 該產品耐熱性強,適應廣,河南地區以7月下旬播種為宜。但為了充分利用生長季節,延長光和作用時間,增加產量,應適當早播。
胡蘿卜的播種方式分畦播和條播兩種,僅以畦播為例,方法是在地整好後,按150cm,或20cm一帶作畦即可。中等肥力地塊行株距15cm×10cm,畝保苗4萬株左右,高產田塊20cm×12cm畝產3萬-2萬株。畝用種量500g-1000g。

4.精細播種確保一播全苗 有苗不愁長,苗好一半收。胡蘿卜種子粒小且具有革質膜保護,不但發芽困難而又頂土力弱,若播種過深易「悶芽」;若播種過淺,播種期間大氣蒸發力強,且易下暴雨,很容易「回芽」或「拍苗」。若想一播全苗,必須做到,播種前一天曬3-5小時後,置常溫下用25-30左右凈水浸種6-8小時,然後置20-25條件下保溫催芽。待10%種子種殼萌動即可按定行株距播種在底墒充足的田間。深度掌握在1cm左右。播後立即澆「蒙頭水」。但要注意忌大水漫灌,一般4天可出苗。(據實驗用「上海青」種子與胡蘿卜種子混播,利用「上海青」種子出苗快的特性,讓其為胡蘿卜遮陽,或在播種後撤碎麥草遮陽防蒸發,效果好值得推廣)。

5.搞好田間管理確保豐產豐收
① 搞好田間定苗出苗10-15天,2片真葉時間苗,25天左右,5片真葉時定苗。
② 中耕蹲苗,鬆土除草。自2片真葉時即可進行中耕。原則上一遍淺一遍深,一次一次遠離主根。生長中後期結合中耕,要注意培土,防止胡蘿卜青頭,以提高商品價值。
③ 適時澆水,適量追肥,有收無收在於水,保持地表濕潤,保證足墒出苗。7-8片真葉時控水,並加強中耕防止葉片徒長。肉根質指頭粗時,結合澆水,可畝追尿素10kg,硫酸鉀10kg,以促進肉質根的生長。此期以後要保持地面見干見濕,切忌土壤忽干忽濕,以防裂根和瘤子根的形成。追肥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以防形成黑斑根。
④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常見有猝倒病、軟腐病、黑腐病和黑葉枯病等,可於發病初期用「普力克」、「農鏈」等因病對症施治。
蟲害主要是地下蟲、菜青蟲及夜蛾科害蟲和蚜蟲等,可用「米樂爾」、樂斯本、「蟲蟎立克」吡蟲啉進行土壤處理,也可製成毒餌誘殺。草害是影響和制約胡蘿卜生長和生產的大敵,一旦發生草荒,減產嚴重。為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除草用工,可於播前用25%農思它乳油120-150ml/畝進行土壤處理。使用時最好先做試驗。
⑤ 收獲 胡蘿卜收獲期不嚴格,可根據市場行情隨時採收上市。

㈦ 露地蘿卜都有哪些管理方法及技術要點

寒冷的冬季過後是溫暖的春天,但春天的溫度並不總是從頭到尾都很高,那麼你如何管理春天種植的露地蘿卜以實現高產呢?

1.籽苗

①根據蘿卜在生長期的營養需求規律,施肥量應該是遵循,在底肥充足的情況下,第二次施肥可以在幼苗定型之前,也就是幼苗長出兩片真葉的時候施用。

②施肥後,在植株兩側的犁溝中施入,並用土壤覆蓋。該肥料在在露肩和肉質根膨大期施用一次,在肩部和肉質根擴張時,每畝施用十五至二十公斤尿素和十公斤磷酸二氫鉀,每次使用後並澆水一次,以促進肥料的分解。

㈧ 蘿卜種植方法

1、土壤條件:選擇土層深厚、土質松軟、保水保肥的沙壤土。2、溫度要求:當溫度低於零下1度時,為蘿卜蓋上稻草。3、控制水分:經常向地塊中噴水,增加空氣和土壤中的濕度。4、補充養分:每個月為蘿卜施加一次磷鉀元素為主的復合肥。

蘿卜如何種植

1、土壤條件

由於蘿卜的根莖斗世分布較深,種植時要以土層深厚、土質松軟、保水保肥的沙壤土為宜,土壤的pH值最好在5.3-7之間,以滿足植株的生長習性。

2、溫度要求

蘿卜為半耐空兄肢寒性蔬菜,種子在2-3度的低溫下便能發芽,而發芽的適溫為20-25度,其莖葉生長的適溫為15-20度,當溫度低於零下1度時,就會發生凍害,此時要為植株蓋上稻草。

3、控制水分

蘿卜屬於肉質根,適宜生長的土壤濕度為65%-80%之間,在空氣濕度越大的環境下品質越高,種植期間要防止土壤過於乾燥,最好經常向地塊中噴水增濕。

4、補充養分

蘿卜在生長期間對塵笑營養元素的吸收量較大,其中以鉀元素最多,養護期間需要每個月為其施加一次磷鉀元素為主的復合肥,並以氮肥為輔,以促進蘿卜的肥碩。

㈨ 野胡蘿卜的種植技術

野胡蘿卜的種植技術:
選地
從品質要求來考慮:需選擇環境好、無污染的區域發展;近幾年內使用過呋喃丹等高殘農葯的土壤不適宜發展加工出口胡蘿卜生產。從胡蘿卜的特性和生長條件來看:它屬根菜類蔬菜,肉質根的大小、品質與土壤質地關系密切。因此,要選擇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酥鬆、有機質含量高的粉壤土或沙質壤土上種植。如在質地較粘重的土壤上種植時,要增加農家肥的用量,或在翻耕時施入一定量的草木灰、礱糠灰。
翻耕
翻耕深度掌握在25-30厘米,最好於冬前畜力深翻。播種前結合施基肥再翻耕一次。基肥用量為:每畝腐熟農家肥3000千克、硫酸鉀復合肥40-50千克、鈣鎂磷肥50千克、硫酸鉀25千克。要如扒求均勻地埋入距表土6厘米以下土層。畦寬110-130厘米,畦高30厘米,略呈龜背型。
對排水稍差、土壤質地較粘重的地塊,可實行起壟栽培。起壟栽培有以下優點:雨水多時利於排水降濕,避免漬害;增加土壤透氣性,能使胡蘿卜優質高產,裂根減少。
其栽培要點如下:先按25-30厘米的深度全層翻耕,再按15-20厘米的高度做平頂壟,壟溝寬20厘米。壟頂寬30厘米的種2行,壟頂寬40厘米的種3行。有機肥等基肥要埋於壟下。起壟後,在壟頂上按行距15厘米開播種溝,溝深2厘米。起壟栽培還適用於水田旱作,即利用我市豐富的水田資源發展胡蘿卜生產。
秋季栽培還可採取多種套種方式,如低齡樹林、低齡果園、吊瓜園、葡萄園、桑地等套種胡蘿卜,可利用高桿植物前期遮陰降溫,利於出苗、齊苗,只要在9月底前後能保證胡蘿卜有足夠的光照,就同樣可以獲得高產。
除草
4-5葉期進行間苗,每平方米定苗60株(條播行距15厘米,株距11-12厘米)。如單子葉雜草較多,每畝用10.8%蓋草能20毫升兌水20千克噴霧,進行化學除草。
肥水
胡蘿卜出苗後,去除了覆蓋物,遇高溫乾旱天氣,易缺水而影響幼苗正常生長,需在清晨或傍晚時分淋水(或溝中灌水)潤土保墒,使土壤維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水平;4葉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千克。再經20天左右,在7-8葉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0千克、硫酸鉀5千克(兌水比例為1:100-200,即0.5-1%濃度);如遇地上部分生長過盛,僅追施硫酸鉀,同時噴施濃度為100毫克/千克(100ppm)的多效唑1-2次,間隔時間10天。我地九月是台風頻發期,遇大啟橡慶雨需及時開溝排水,防止積水。
胡蘿卜需要肥料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氮、磷、鉀)、中量元素(鈣、硅)、微量元素(硼、鋅、鉬、鎂、錳、鐵)。
氮肥是形成機體的主要組織,包括葉片、莖桿、肉質根等形成的主要元素;磷是向下長根的動力以及花葯花器分化的元素;鉀是養分運輸載體和纖維組織的構成成份,同時與氮肥的吸收利用相互作用,互相控制。鈣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硅是控制細胞排列順序,主要表現在表面的光滑度上。硼是控制細胞分裂節湊同時促進悄握鈣的吸收,防止出現岔根和開裂的重要元素。鋅是蘿卜體內抗病毒酶的主要成分,作用是提高對病毒的抵抗能力;鉬是整體抵抗力和吸收能力的源泉,多年栽培必須進行補充,否則重茬障礙嚴重發生;鎂、錳、鐵是葉綠素的主要成分,不能及時補充將降低葉片的光合作用,難以形成豐收的產量。

㈩ 蘿卜怎麼種植 詳細方法介紹

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種子在2—3℃便能發芽,適溫20—25℃,幼苗期能耐25℃的溫度,也能零下3℃的低溫,莖葉生長適溫15—20℃,肉質根生長適溫18—20℃。

2、水分:蘿卜適於肉質根生長的土壤有效水含量為65—80%,空氣濕度為80—90%。空氣濕度大可提高品質,但是土壤水分也不能過多,水分供應不勻則肉質根容易開裂。

3、土壤:蘿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用豐水與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為最好,土壤的pH值以5.3—7為合適。

4、營養:蘿卜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次為氮、再次為磷,每生產1000公斤蘿卜約吸收氮5.55公斤、磷2.6公斤、鉀6.37公斤,三要素比為2.1:1:2.5。

5、光照:蘿卜生長需要充足的日照,日照充足,植株健壯,光合作用強,物質積累多,肉質根的膨大快,產量高,完成春化的植株在長日照及較高溫度下花芽分化及花枝抽生都較快。

蘿卜的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蘿卜種植不宜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深耕多翻,同時施足基肥,每公頃施人腐熟有機肥3.7—4.5萬千克、草木灰1200千克、過磷酸鈣375—450千克、磷酸二銨750千克。

2、適時播種:蘿卜播期以品種特性及市場需要而定,秋冬蘿卜適宜播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春蘿卜於2月下旬至4月上旬均可播指沖種,播種量因栽培密度而異,一般3—6千克/公頃。

3、及時間苗:蘿卜種植一般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至大破肚時選留具有本品種特性的健壯苗一株,其他弱株可以間掉。

4、合理澆水:蘿卜發芽期土壤含水量在90%以上,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以60%為宜,葉部生長期需水量多,根部生長期維持土壤濕度在70—80%,根部生長後期仍應適當澆水以防止空心。

5、分期追肥:蘿卜施肥的原睜答則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在間苗之後追肥2—3次,切忌濃度過大,鉀、氮、磷的比例大致為2:1:2.5。

6、中耕除草:蘿卜種植時要注意做好中耕、除草、培土等工作,特別是秋播的,氣溫溫暖,唯早殲雨水多,雜草容易生長,須及時中耕除草。

7、病蟲防治:蘿卜主要害蟲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黃條跳甲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等,應加強田間管理,做好預防措施。

閱讀全文

與野地蘿卜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啞鈴健身球訓練方法 瀏覽:432
胃小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851
模具注塑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78
殺菌劑用什麼方法測量 瀏覽:298
midea熱水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459
開內衣店如何月入過萬有啥方法 瀏覽:9
冬季皮膚癢怎麼辦用什麼方法 瀏覽:691
寶馬523液位儀表盤使用方法 瀏覽:268
如何用艾灸的方法治療咳嗽 瀏覽:371
低頻減載安裝方法 瀏覽:803
會計核算中常用哪三種核算方法 瀏覽:548
孫思邈的傷寒論研究方法 瀏覽:108
頭皮出油有什麼土方法嗎 瀏覽:419
治療血瘀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84
如何消除虛偽的方法 瀏覽:924
xml的方法如何用java實現 瀏覽:37
紹興石墨烯地暖安裝方法 瀏覽:346
摩托車輪胎胎壓正確檢測方法 瀏覽:777
如何製作小冰激凌簡單方法 瀏覽:143
提折舊都有哪些方法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