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幽門螺桿菌如何檢查出來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非侵入性檢查 呼氣試驗:這是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金標准。通過讓患者服用含有標記碳原子的葯物,然後檢測呼出的氣體中標記碳原子的含量,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糞便抗原檢測:在國外運用較多,但在國內並不是主流檢測方式。通過檢測糞便中幽門螺桿菌的特異性抗原,可以判斷是否存在感染。
2. 侵入性檢查 胃鏡檢查結合快速尿素酶試驗:在胃鏡下取得胃組織後,放入快速尿素酶試驗的檢測盒裡。如果顏色變成紅色,表示患者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這種方法較為常用。 胃鏡病理活檢:通過胃鏡取得胃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切片檢查,尋找幽門螺桿菌的存在。這種方法特異性較高,但敏感性較呼氣試驗和糞便抗原試驗差。
綜上所述,呼氣試驗因其准確性和便捷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其他方法如糞便抗原檢測和胃鏡檢查結合病理活檢等,也在不同情況下被選用。
Ⅱ 幽門螺桿菌做什麼檢查
幽門螺桿菌在臨床上有很多檢查方法,分為有創檢查與無創檢查:
1、有創檢查:通過內鏡下取活檢組織,可以選擇快速尿素酶方法、病理染色、培養的方法檢測幽門螺旋桿菌;
2、無創方法:臨床常用C13或者C14呼氣試驗,還可查糞便的幽門螺桿菌抗原、抽血查幽門螺桿菌抗體等,都是臨床上可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的方法。
但是每一種檢測方法各有其特點,各有其優缺點,其敏感性與特異性也各有不同。對於治療前後的患者,即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前或者治療後,選擇幽門螺桿菌檢測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抽血化驗幽門螺桿菌的抗體,對於根除過幽門螺桿菌治療的人,這樣的檢查方法則不合適。因為即使幽門螺桿菌根除掉之後,血裡面的抗體還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
Ⅲ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法主要分為侵入性檢查和非侵入性檢查兩大類,具體如下:
一、侵入性檢查 快速尿素酶試驗:在胃鏡檢查的同時,夾取小塊胃黏膜組織標本,放入含有尿素和酚紅的試劑中,觀察顏色變化。如果顏色變紅,則說明幽門螺桿菌陽性,且可以根據顏色變化程度進行定量。此方法是定性的檢測,同時胃鏡下夾取的病理標本也可能在鏡下直接發現幽門螺桿菌,屬於病理診斷。
二、非侵入性檢查 尿素呼氣試驗:分為碳13和碳14兩種,需要在空腹狀態下進行,並且近期內應停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抗生素。此方法是定量檢查,能夠准確反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情況,對於指導治療手段以及復查隨訪具有重要意義。 抽血化驗:多用於體檢普查,如果抗體陽性,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桿菌,但無法證明是現症感染。 大便檢測:能夠直接觀察大便中有無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證據,但在定量方面存在欠缺。
以上方法各有優缺點,具體選擇哪種檢測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