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格證統考以來,面試皆採用結構化答辯(5分鍾)+無生試講(10分鍾)+答辯(5分鍾)的形式。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的基本手段,因此若想要在面試中脫穎而出,了解教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里以小學數學為例,給大家分享以下5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講練結合法、類比法、演示法等。在試講的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相輔相成,每節課都會用到多種教學方法。下面對各種教學方法一一介紹。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這也是每次上課都會運用到的教學方法,也是各位學員最為熟知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本文中就不舉例贅述。但是華圖教研團隊提醒廣大考生,在資格證小學數學面試試講的過程中,一定不要整個試講過程只運用講授法,因為講授法體現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的學習,這與新課程標准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不相符,因此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注意。
二、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對象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變成有趣的課堂活動,既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又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的教學方法。啟發教學法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中提倡的學習方法之一,因此建議廣大考生在無生試講的過程中採用該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用非常廣泛,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師讓同桌二人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商店裡有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幾支?教師啟發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自己發現計算方法,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計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數,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 )=
15,因為9+6=15,所以15-9=6。這樣,人人動腦筋嘗試發現,方法多種多樣,人人都獲得了成功。接著教師出示同類的問題,啟發學生把這種演算法應用到同類問題中。這樣教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達到了學思結合。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討論法和上述啟發式教學法一樣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但是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討論法雖是新課程標准提倡的教學方法,但是並不是所有問題都適合在資格證面試考試時作為學生討論的話題。在資格證面試短短的10分鍾內,讓學生討論的問題一定是教學內容的重點或難點,不能為了討論而討論,浪費無生試講寶貴的時間。此外要求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討論結束時要進行小結。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中,內角和是180°的推導過程是教學重點亦是教學難點,所以在教學該內容時教師就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討論證明內角和的方法,然後讓學生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動手實踐證明,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證明方法及結論。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寓教於樂,利於學生吸收。
四、講練結合法
講練結合法指的是教師的講授和學生的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於小學數學的教學而言,指的就是學生的練習應與教師的講解緊密結合,學生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理解知識,通過練習來鞏固新知識。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資格證面試雖然僅僅10分鍾,但是整個教學過程必須是完整的,因此在小學數學10分鍾的無生試講過程中,廣大考生除了要有對知識的講授之外,務必要加入適當學生的練習,這不僅僅是教師用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環節,對於考試而言,也是考官檢驗考生教學效果的環節,因而對於考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華圖教師還提醒廣大考生注意,練習題的設置一定要合理,不僅要與所講授的知識點緊密結合,而且練習題的難度要適當,若有多道練習時,一定要注意由易到難。
五、演示法
演示法指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教具,進行示範性實驗,或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演示法常配合講授法一起使用,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減少學習中的困難有重要作用。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在運用演示法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演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演示,演示的內容應該是學生不熟悉、不知曉的內容,或是學生難於理解的難點內容,這樣才不會抑制學生想像思維的發展。例如《三角形面積》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自己發現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關系,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自主發現並總結出他們之間的關系,教師並不需要在學生動手操作之前演示推導的過程,但是當學生自主操作發現了規律之後,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教師可以演示推導過程並加以講解,幫助基礎不好的同學加以理解。同樣是教師的演示,但是演示的先後順序不一樣,達到的教學效果完全不同,因此華圖教師提醒廣大考生在資格證面試試講的過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怎麼導入更好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時考生們會遇到試講的環節,想要在試講環節順利的通過的話,考生們還要去進行准備,提前做一些好的試講方案出來。
1、首先是著裝問題。一般試講都有領導聽課的(如系主任或你專業的教研室主任等),穿衣服一定不要太隨便,也不要太花哨,很多老領導看不慣的。盡量整潔、斯文點。你是女孩子,可以化點淡妝,但不要濃妝艷抹。
2、備課一定要充分,所謂的充分有三層意思:
(1)內容一定要多,多准備點不要緊,可跟椐試講時間自己控制,一定不要少!
(2)內容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一般試講主要是領導想看看你的口才,當然也看看你有多少「料」,一般是讓你隨意安排講課內容的,這時一定找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的那些內容,這樣不容易緊張,也不容易忘,還可以即興發揮呢!
(3)內容盡量安排一些新穎、前沿的知識,同社會某些現狀加以聯系。這樣會讓領導、老師感覺你很有「料」,能夠把握最新進展,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3、試講之前一定要演練幾次。即使你有足夠的信心也要演練一次,如果老是緊張,就多說幾次吧。可以找個沒人的地方,當然,能面對自己的朋友演練就更好了,因為他們或許還能給你提點意見和建議呢!
4、如果你的黑板字寫的不錯的話,盡量用「爬黑板」的方式講課(除非有規定一定要用多媒體)。一來,寫一手漂亮的黑板字會給那些領導們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的,二來,在寫的過程中,可以想:接下來我要講什麼?也就是說,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時間,消消緊張情緒,當然不要因緊張而寫的飛快,慢點寫不要緊,關鍵是把字寫好,寫的有條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教師資格證備考資料可在海南華圖官網進行了解。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3. 教資面試有什麼技巧
一、自信滿滿,愛微笑的考生運氣不會差
大多考生都能夠注意到在面試進行過程前後要保持微笑,但在試講環節時不是面無表情的進行試講或說課就是表情不太自然,好像在自我陶醉。實際上你在面試的時候不是要演「教師」給考官,而是要展現出你的自信以及親和力,所以你不僅在答題的時候需要保持微笑,更應該在試講時保持適宜的真誠的微笑。比如說有的考生在轉述自己在課堂提問問題時,好像在念課文一樣,缺乏生動的表情和真實感。有的考生能夠注意到要保持微笑,但這樣的微笑「表演性」太強,且加上有的考生會緊張,而顯得有些刻意和不自然。這種種狀況就要求考生們在平時練習的時候就要注意這些問題,面對鏡子刻意練習或者用手機自己錄視頻進行練習,想像你的聽眾是滿教室的學生,自然而然的展現自己微笑和親和力。
二、讓你的話語充滿真實感,帶考官重回「課堂」
大多考生在平時練習時在語音語調上都注重於模擬一些「萌萌」或「大喊」的聲音,但往往忽略了一點,我們的目的不僅僅以讓考官聽起來舒適自然,更是為了營造出一種能吸引學生注意且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所以我們的語音語調可以盡量顯得溫柔一些、逼真一些,切忌平鋪直述,而是要有適當的抑揚頓挫以體現課堂氣氛的生動性和真實感。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考生在試講中能夠運用一些問題串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如「為什麼?那是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的?」但在提問的時候,語氣卻太過平淡,不能體現出教師對課堂氣氛的調動能力。因此要在問題間有停頓,或者逐漸加強語氣,讓考官感覺問題的層次感,好像自己在被提問一樣。這些提問的方法以及策略也是需要我們在平時練習時多加註意。
三、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
除了以上兩點外,肢體語言對於教師教學來說也十分重要,這也是教學過程的一大特色。手勢,即手的動作與姿勢,是一種極其復雜的符號,能夠表達一定的信息。布羅斯納安認為「手勢實際上是體態語的核心」。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曾說過:「一切心理活動都伴有指手畫腳等動作。手勢恰如人體的一種語言,這種語言甚至連野蠻人都能理解」。他們的話從不同側面指出了手勢的重要性。通常情況下,人們通過手的動作可以解讀出對方的心理活動或心理狀態,同時還可將自己的意圖傳達給對方。
手勢的作用有三:一是澄清和描述事實,二是強調事實,三是吸引注意力。因此考生要重視對手勢的練習,做到收放自如,起到輔助講課表達的作用,但是切記喧賓奪主,讓考官覺得你在指手畫腳,或者不自然。總之手勢要輔佐好自己的課堂教學,讓你的課堂更加真實!
綜上,各位考生在平時要多加練習,真正要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才能在考試時展現你的自信大方、展現你的課堂操控能力、展現你具備成為一名教師的潛質與能力,給考官還原一場「真實」的課堂。
4.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開頭怎樣導入才好
一、設疑導入法
設疑導入法是語文導入的常用方法之一,設疑導入通過教師提出疑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試講《狐假虎威》一課,問學生:「孩子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則成語故事:狐假虎威。你們知道『狐』和『虎』分別指什麼動物嗎?」生:「『狐』指狐狸,『虎』指老虎。」師:「(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圖片)你們說他倆誰厲害呀?」生:「老虎比狐狸厲害!(紛紛回答)」師:「對!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則成語故事呀,狐狸比老虎更厲害!」生:「(驚奇、疑惑、興奮地叫)啊?」師:「不信?咱們一起來看課文!」 設疑導入的注意點就是,一是疑問要足夠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二是最後要把這個疑問解決掉,形成呼首尾呼應。
二、溫故知新導入法
溫故知新導入法是指溫習前面的知識點來進行本課的教學,溫故可以是一節課中的上節課的知識點的回顧,可以是同一作者以前的作品,可以是同一主題(如描寫《春》的主題)的類似文章回顧等等。總之,溫故知新導入法是非常廣泛的。溫故知新導入法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導入方法。如高中語文的《致橡樹》,可以這樣導入:「同學們,本單元是詩歌單元,一路走來,我們領略了偉人毛澤東的萬丈豪情;體味了詩人艾青的赤子情懷;而此刻,我們還將與一株美麗的木棉樹相逢,傾聽一位不平凡女性發出的愛情宣言。那你們知道作為女性該怎麼對待自己的愛情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致橡樹》去尋找答案。」溫故知新導入法需要注意的是,要對前面的知識點掌握牢固,如是還沒有學習的篇章誤當已經學過的課文讓學生回顧,反而暴露了自己短板。
三、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是指在上課之前給學生講一個故事,一次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如初中語文《競選州長》。可以這樣導入,師:「同學們,今天大家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嗎?」生:「馬克·吐溫」師:「沒錯,今天老師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與馬克吐溫有關的小故事,大家想聽嗎?」生:「想……」師:「馬克·吐溫發表《競選州長》以後,一天,在大街上碰到紐約州州長霍夫曼。霍曼夫對他說:『吐溫先生,你知道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堅固,什麼東西最銳利嗎?告訴你,我的汽車的防彈玻璃最堅固,我手槍里的子彈做銳利。』馬克·吐溫微笑著回答:『州張先生,我說的跟你說的不一樣。世界上最堅固的是你的臉皮,最銳利的是你的胡須。你的臉皮那麼厚,可是你的胡須居然長出來了。』」故事導入法需要注意的是,一是故事要有趣,二是講故事要簡明扼要,不要花費過長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用故事導入會有很好的效果。
四、名言俗語導入法
名言俗語導入法是指上課前教師通過名言俗語來導入。如高中語文《念奴嬌》可以這樣導入,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涌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有一位文豪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已,醉書一曲千古名篇《念奴嬌》,那麼你們想知道詩人看到什麼樣的景色寫出了這樣的佳作嗎?」生:「想!」師:「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欣賞美景走進蘇軾的《念奴嬌》。」名言俗語導入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比較高。
5. 教資面試應該怎麼准備
第一階段 准備階段
時間長度25天左右:第一階段可以買教師資格證書,為自己打好基礎。通過前25天的圖書瀏覽,形成教師資格知識的基本框架,促進對知識問題的認知。這時候相關的困難可以通過知識點來解決。
第二階段 解決問題階段
時間長度15天左右。這一階段可以在教師資格證考試助手app中免費做歷年真題或購買試卷,練習題型,通過題型的練習加深對知識的概念性理解,初步形成做題的習慣和技巧,提高考試的實際效率。
第三階段 沖刺階段
大概需要7~10天,最後一個階段是克服之前留下的難題,補充知識的難點,全面提升自己,更好更穩定的拿到教師資格證。這個階段的考試應該是全模擬進行的,也就是進行兩次考試需要4個小時,最後一周的某一天進行一輪模擬試卷測試,由自己嚴格評分來衡量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教師資格證面試主要考查以下三點:
1、良好的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思維品質。
2、有適當的外貌和舉止,有一定的表達、交流和溝通能力。
3、能夠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規范教學環節,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簡單來說,面試分為三個部分:結構化面試、試談、答辯。考生進入候車室簽到後,分組抽簽,抽取試題。然後在備課室寫20分鍾的教案。進入考場後,進行5分鍾的結構化面試,盡量發言10分鍾,答辯5分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教師資格考試
6. 教師資格證面試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哪些
隨著筆試的結束,意味著教資面試即將拉開帷幕了,又到了懷揣教師夢想實現教師夢想的時刻了。而在教資面試當中最為重要的莫過於就是試講了,而在試講里有一個很好的導入,無形當中也是為我們的試講加分,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教資面試中常用的導入方法。最最主要的是:溫故知新導入法,情景導入法和實驗法。
首先溫故知新導入法,相信是大家最不陌生的一個,幾乎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們常用這種方法。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等差數列,誰來給我回顧一下等差數列的定義。生:.............. 師:好,不錯,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知識:等比數列。大家可以看一下這樣的導入,考官有理由給自己一個高分嗎?或者說你是考官會給這樣的導入高分嗎?溫故知新,復習舊的知識,從而引出新的知識。所以給大家看一個用得比較好的溫故知新導入法:
師:同學們,還記得前面我們學過的等差數列嗎?哪位同學可以告訴我什麼是等差數列?
生: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減去它的前一項所得的差都等於一個常數,那麼這個數列就是等差數列。
師:好,今天呢,咱們來學習跟等差數列相似的等比數列,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同學們猜猜等比數列的定義是怎麼描述的?
其實從以上的案例就可以總結出來,要用溫故知新導入法,必須滿足:知識的關聯性和對學生的啟發性,這才是一個很好的導入。
其次:情景導入法。這個導入方法是現在新課改後的一個主流導入方法,可以使用視頻圖片歌曲,當然了如果積累夠足,也可以通過講故事,設疑等方式。給大家一個關於講故事的案例。
師:同學們,在古代,我國有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國都的集市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桿,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們感到很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於是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了北門,果然立即獲得了五十金的重賞。這位改革家是誰呢?有哪位同學知道?
生:商鞅。
師:沒錯,這位改革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他為什麼在那個時候掀起變法運動呢?這又體現了一種什麼精神呢?我們今天一起走進那段歷史。
一定要注意關聯性以及語言的簡練,精準。還有一個設疑方法,在這里強調一下,一定是要跟同學的經驗相矛盾的,並且要注意收尾呼應,給大家一個案例:
哥倫布第一次去美洲時,向西橫渡大西洋,經過37天,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第二次去,繞了一個大圈,是順著西班牙和北非西海岸南下,接近赤道時才詳細橫渡大西洋,卻只花了20天。
哥倫布第二次去美洲時,繞了一個大圈,時間卻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以上就是關於情景導入法的介紹以及應該注意的技巧。
最後一個是實驗導入法。這個比較適用於理科教學中,先給大家一個案例:
師:手絹被火點著以後會怎樣?
生:會被燒壞/被燒黑了……
師:我做個實驗,能使手絹燒不壞,大家信不信?
教師演示實驗:燒不壞的手絹
生:疑惑……
師:手絹像是被點著了,但其實是我事先灑在上面的酒精在燃燒,手絹的布料還沒有開始被燒到了。
大家想不想弄清楚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那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燃燒與滅火這節課。
在實驗導入法中大家要注意的是:一些安全問題的強調,還有就是在演示的時候一定要規范自己表演的動作。
希望以上課堂設計導入的方法能夠幫助到大家在面試中講課時吸引考官,並且給你一個高分。
7.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該怎樣去講
面試試講作為教師資格考試的最後一個環節至關重要,它決定著我們是否能夠順利拿到步入教師行列的敲門磚——教師資格證,所以如何在面試中取得突出亮點尤為重要。信息技術學科10分鍾試講主要包括四個部分:新課導入、新課的講授、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這四個部分環環相扣,試講才可脫穎而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
一、新穎生動的開場
直擊主題的導入,它能從一開始就吸引住考官的眼球,取得良好的印象。考生們需要開動腦筋,盡量避免比較通俗的導入方法,比如復習式、提問式等,應多利用先進的教學設施展開設置情境式熱門方法,例如用作品展示、情景導入、社會話題等方法引入新課,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導入的部分與新課教學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有密切的聯系。
二、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面試當中佔用時間最長的部分——新課的講授與鞏固提高,這一部分要做到充實豐富。首先,考生需要明確考題要求,在試講過程中不可遺漏任何知識點。其次,注意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要突出學生主體的地位,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有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即教師不要一味的進行講解,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在鞏固提高部分要突出信息技術學科的特色,例如這節課是高中部分《信息及其特徵》,可以在PPT上展示生活當中的實例,請學生回答其中所蘊含的信息的特徵,以達到學以致用。如果這節課學生最後是完成了一件作品,比如《Flash軟體製作簡單動畫》,在鞏固提高了的部分,教師可以遵循新課標裡面——評價的多元化進行教學。採用自評、互評、師生評的方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並學生的作品中發現不足之處給予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以達到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目的。
三、有意義性的結尾
上述一切完成之後本節課的內容也至此結束了,如果在導入部分教師採用了社會話題的方式導入,並且給學生留有疑問,記得要進行解答。然後要對本節課所講的內容進行總結,要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師個人總結的方式,可以請學生進行總結或是請學生談談在本節課中都有哪些收獲,這樣的方法不僅新穎而且還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要做到環節的完整,作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生要記住在留作業的時候切不可老套繁冗,不要拘泥於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或讓學生對於課堂上的知識重新操作或製作。要盡量聯系下節課的知識內容或讓學生動手動腦應用新知。比如上網搜集的任務、畫圖等作業。信息技術課程作業的一個標准就是要寬泛,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對於課堂學到的知識能夠靈活的運用,這才是信息技術課程所要完成的最終的目標。
四、精心明確的設計
試講要想拿到,我們還要在細節上注意,讓考官更加註意到我們的用心,這就是板書設計。板書設計一定要注意針對性、高度的概括性以及邏輯性,所以考生要把握課題內容,在備課時有個整體的構思。
五、流利清晰地表達
最後,標準的普通話,流利清晰、大方自然的表達能夠贏得考官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