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5✘15、25✘25、35✘35這些乘法有什麼規律
顯而易見,這是十位公差為1的單調遞增數列、個位就是5不變的數然後再乘以這個數的排列
Ⅱ 像25*25 ,35*35,45*45......這些有什麼方法簡便運算
5結尾的數字平方是有規律的 得數十位和個位數都是25 然後得數的前面幾位,就是由你原來需要算的數十位和十位前組成的數乘以比它大1的數 舉例就是 25*25=625(其中625百位組成的6=2*(2+1)=2*3) 35*35=1225(其中千位和百位組成的12=3*(3+1)=3*4) 45*45=2025(其中千位和百位組成的20=4*(4+1)=4*5)
Ⅲ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 45×45=2025
個位和十位都是25
Ⅳ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有什麼規律
規律如下:
乘積的十位與個位是25;從百位開始往前,是乘數的十位本身乘上十位本身加一的數字,比如:1*2=2、2*3=6、3*4=12……
接下來我們驗證一下:45*45=2025,20=4*5、55*55=3025,30=5*6、65*65=4225,42=6*7……
什麼是乘法?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將相同的數加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x」是乘號。從哲學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變導致的質變結果。整數(包括負數),有理數(分數)和實數的乘法由這個基本定義的系統泛化來定義。
乘法也可以被視為計算排列在矩形(整數)中的對象或查找其邊長度給定的矩形的區域。 矩形的區域不取決於首先測量哪一側,這說明了交換屬性。 兩種測量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測量,例如,將矩形的兩邊的長度相乘給出其面積,這是尺寸分析的主題。
「小九九」的由來
《九九乘法歌訣》,又常稱為「小九九」。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Ⅳ 125x150x25的簡便計算
解:分折25×25=625 35×35=1225
方法是:2×(2+1)×10+5²=625
同理可求得:
125×150×25
=125×30×5×25
=125×125×30
=【12×(12+1)×100+5²】×30
=15625×30
=46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