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毛筆字如何穩住手腕
手發抖是初學
毛筆書法
常見的問題,急不來的,花點
功夫
練,自然能克服。
幾點建議:
1.
堅持懸腕練,寫大的字還要懸肘;
2.
注意運腕,
初學者
寫不是太大的字,別用上臂帶動毛筆;
3.
握筆不要太緊,寬松一點;
4.
注意凝神屏氣,初學時,每寫一個
筆畫
中途不要呼吸換氣。
自己的練
書法
經驗,供參考。祝你進步!
㈡ 書法中如何 練懸腕
很簡單只需要一步也就是:站著書寫,能讓右手整個手臂都抬起來,而不與紙面接觸。把字的尺寸稍微寫得大一些的。這是書法術語,執筆法中的一種。
手腕靈活與否對運筆至關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憑空懸起,稱為「懸腕」。寫字僅僅堤腕還不能上下縱橫自如地運筆。懸腕能使肩部松開,全身之力由於無所罣礙,才得集注毫端,點畫方能勁健。
懸腕的好處----一是可縱觀布局,二是可揮灑自如,三是運全身之氣於一發端,使字有力度。要練的話站著練 自然就練出來了,初學者坐著寫 因為站著不容易寫好書法家寫字基本上都是站著寫,除非小楷。不過寫好字跟懸不懸腕沒有關系,更多的是熟能生巧。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第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㈢ 練習毛筆字執筆方法
你好,我學書多年,可以告訴你標準的的執筆方法,非常通俗易懂。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捏、勾、頂、托。按照由上而下的順序。首先,捏,就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筆桿的中部,其次,勾,是用中指內側勾住筆桿,然後,頂,就是用無名指的外側頂住筆桿,最後,托,就是用小拇指自然靠攏無名指,起輔助作用。純手打,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望點擊採納,謝謝。
㈣ 書法中的腕力怎麼練習
腕力的練習,我記得之前書法老師說過練習腕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停的在紙上畫橫線,當你的橫線畫的都非常均勻的時候那就說明你的腕力已經練習的不錯了,就可以開始練習毛筆字了,不過練習的時間是個很漫長的煎熬,主要看你的恆心和耐心是否充足了,順便說下貌似也比較浪費紙,這里建議使用水寫布會環保一些,天天的水寫布最近做的很好,貌似已經是水寫布中的佼楚了。你可以去了解下。
㈤ 如何練習書法腕力
寫行書、草書、隸書、楷書,均應做到懸肘、懸腕。寫小楷,只要做到懸腕,肘部虛著案是完全可以的。小楷,雖然是腕指同時用力,但主要是充分發揮指力的作用。練習腕力的要點我認為是:
①一開始就強調中鋒運筆。一支毛筆是由四部分組成,就是——筆桿、筆根、筆肚、筆鋒。中鋒用筆就是寫字的時候始終讓筆尖在筆畫的中間走,不偏上偏下,也不偏左偏右。稍偏上些叫側鋒,偏得很利害就叫偏鋒。側鋒有的時候還可以用一點,而偏鋒一般是絕對不用的。
②一定要學會逆鋒、按筆、提筆、頓筆、行筆、轉鋒、收鋒、出鋒等八種運筆方法。其中逆鋒和回鋒是為了使筆畫能夠藏鋒,而不露鋒,其他6種都是為了加強筆畫的變化,使筆畫有圓有方,有粗有細,有輕有重,有節奏感,達到美觀大方,流暢健美的目的。
總之, 練腕力的關鍵在於懸腕。在實踐中,為由能懸肘、懸腕、且能做到心、身、腕、指、筆之間的高度協調,方可能達到為所欲為、出神入化的境地。這個高難度的技巧是要靠長期、艱苦的鍛煉才能掌握和逐漸趨於精熟的。
寫字的時候,主要靠手腕的運轉,憑著腕力,把字的每個筆畫送到地方。當然在運腕的同時也需要小臂手指以至全身力量的配合,主要還是要靠腕力。只有用腕力寫出來的字才能圓潤飽滿、雄健有力,才合乎書法的要求。
(5)毛筆的寫字方法怎麼練手腕擴展閱讀
學習方法
描摹
執筆姿式:五指執筆法,首先用拇指與中指緊夾住,手掌中的空閑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體的位置,然後用無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筆後面,身體挺直,手臂要離桌子有合適的一段距離。
常用方法:用薄紙(絹)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來的樣子去寫或去畫。描紅即是其中的一種方法。
臨寫
習書者對照書法原帖,在另外一張紙上盡可能和原作模樣一模一樣的書寫出來。
臨寫必須運用科學的方法,許多愛好書法的人遲遲未能邁入書法聖殿的大門,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臨寫方法。
背臨
多次臨寫之後,根據頭腦記憶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書寫出來。
創作
依據不斷修正的背臨書寫習慣和書寫風格,重新選擇書寫內容及表現風格,寫出來的新作品。
書寫姿勢
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正值身體發育時期,養成不正確的姿勢不僅難於改正,影響書法的進步,而且會影響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學習書法姿勢一定要正,即頭正、身正、手正。書法的姿勢大概有以下幾種:
坐勢
凡寫三寸以內的字,都可以坐書。坐書的桌椅高矮要適中。頭要正,可稍前俯,但不宜左右歪斜。臀部要做正,腰脊要直,胸要挺,不要伏在案子上,胸前離桌邊一般要保持在3-5寸的距離。兩腿要自然張開,腳要放平,左手按紙(紙亦應放正)。
筆的位置,以距鼻6寸左右為宜。有人主張寫字時筆桿對准鼻尖,這樣太機械、拘謹,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必如此死板,只要做到筆桿位於鼻之左右,所寫之字居於兩目視線正中即可。
立書
寫三寸以上的大字,應站起來懸臂書寫,才能使得上力,便於照顧全貌。站時要兩腳踏實,右腳稍跨出,略成丁字步,右半身稍向前伸,腰稍前傾,左手扶案按紙,或向後展。
前人主張把下半身的力量集中到腰,用腰部之力推動肩,用肩帶動上肢,通過上肢和腕把力送到筆尖,即所謂「力發乎腰,其根在腳」。這可以在實踐中慢慢體會。
跪書
寫二尺以上大字,可以跪地或伏地書寫,這樣易於總領字的結構。方法是左膝跪地,右膝彎曲支持身體,左手伸直扶地。此法身體過於屈曲,不易得力,有條件最好備一矮案書寫。
無論坐書、立書,寫時眼與紙之間均保持適當距離,應隨書寫字的大小而變。書寫小字宜近,大字宜遠。通常寫中楷、大楷,宜在一市尺左右,寫小字應稍小於這個距離。寫一尺以上大字,應有二尺以上距離,否則難於照顧筆畫與整體結構的關系。
㈥ 如何練毛筆書法中的腕力
有幾個土方法
大家都知道,運腕在於穩,在於精準,在於使轉的開,在於力不虛。其實這就跟新兵練「拿槍」一個道理,需要長時間去端著捧著,去一動不動形成肌肉記憶。
比較快的方法就是加「配重」畢竟練得是手腕,練得是手部肌肉的控制,高強度還是有好處的。
華世奎在小時候,經常往毛筆上放個銅錢,寫字一日,銅錢不能落。這種方法及其鍛煉臂力和手腕的細微使轉能力,以及中鋒能力。胳膊發抖,手腕力不勻,鋒不正,均能讓銅錢掉落。
我們練手腕的力量時,跟我們枕腕練「橫豎」是一樣的道理,都是在讓肌肉熟悉並且記憶這個運筆的方法,所以越慢越好。慢就代表著控制的細微,肌肉就緊張,長時間下去,肌肉就要可控的多。起筆行筆收筆,尤其要穩。
不能按下去之後,嗖一下的撇出去,提出去,這跟沒練區別不大,因為筆力還是虛的。一點要慢提筆,能看見過程。習慣之後,再去快提筆,就不缺細節了。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6)毛筆的寫字方法怎麼練手腕擴展閱讀:
初學者練習毛筆字首先的是文房四寶:筆,一定要用軟的、便宜的。紙,用貴的。爛筆、軟筆,可以放大你筆力上的毛病,讓你看到自己的問題。如果什麼時候,用鑷子夾一團棉花,也能在玻璃板上寫出有力的筆畫來,那你的筆力就真的不錯了。
好的筆,加上和紙張間的摩擦力,會讓手上反饋到力學的信息,這種信息是運筆的重要引導。如果筆太好,寫的時候感覺會很順,殊不知很多微妙的地方,其實並沒有傳到到你的手中心中。平時練習時,要讓自己寫得越難看,越能發現問題。
試試用長鋒羊和極硬的狼分別寫草書尺牘,可以感受一下區別。有條件,盡量用貴的紙練。很簡單的道理,平時寫貴的多了,想創作時,想寫點什麼時,不會因為紙貴了心中發慌。盡量用宣紙吧,半生半熟的。
全熟的太藏拙了,不容易發現問題,同上面說的筆。太生了,一開始駕馭不住墨。有時間磨一下墨。墨汁兌水了再墨也可以。可以墨一點寫一點,這樣對用墨的體會會比較深。墨和硯可以好一點的,墨的時候手上有細微的研磨感是很養心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