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種白菜的方法和步驟
北方秋白菜的最佳種植方法:
一、選擇優良品種。大白菜品種很多,可分為直筒型、原頭型、卵圓型三個基本生態類型,但由於生長季節的原因,在選擇上必須選用抗病、耐寒、高產且耐貯藏的中晚熟品種。
二、播種時間。一般情況下,在立秋前後3—5天播種為宜,高溫年份可推遲到8月中旬。抗病、生長期長的晚熟品種可以適當早播,生長期限短的中熟品種可適當晚播幾天。
三、播種前的准備工作。大白菜不能連作,也不能與其它十字花科蔬菜輪作,這是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之一。5—10厘米深的溝,先順溝澆水,水滲透後,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並撒蓋0.8—1厘米厚的細土,每畝用種量0.5千克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後,採取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而降低地表溫度的措施。在無雨的情況下,一般於播種當日或次日澆水1遍,務求將壟面濕透,播種第三日澆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苗期管理。指從幼芽出土到團棵期的管理。這時應及時間苗,並在2—3片或4—5片真葉時,各間苗一次,並除去雜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葉(團棵)時定苗,並及時中耕,以免傷根傷葉。中耕宜淺不宜深。直播的一般於5—6片真葉時定植。
移栽定植。苗齡一般在15—20天,幼苗有5—6片真葉時,為移栽的最佳適期。移栽最好在下午進行。根據品種的特性確定適宜的密度。栽後立即澆水。以後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連續3—4天,以利緩苗保活。
四、肥水管理
1、追肥。大白菜產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不要及時追肥。追肥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和苗情決定。幼苗期一般不追肥。若底肥不足,第一次可在3—4片真葉期,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撒施於幼苗兩側,並立即澆水,稱「提苗肥」;第二次在定苗或育苗移栽後,每畝施硫酸銨15—20公斤,於壟兩側開溝施入,稱「發棵肥」;第三次在蓮座期,每畝施硫酸銨25—30公斤,過磷酸鈣10—15公斤,將肥料施入溝內或穴內,再稍加培土扶壟,然後澆水,稱「大追肥」;第四次在結球中期,每畝施硫酸銨15—20公斤,可隨水沖施,稱「灌心肥」。
2、澆水。大白菜從團棵到蓮座期,氣溫日漸下降,天氣溫和,此間可適當澆水,蓮座末期可適當控水數天,到第三次追肥後再澆水。大白菜在進入結球期後,需水分最多,因此,剛結束蹲苗就要澆一次透水。然後隔2—3天再接著澆第二次水。這一次很重要,這時如土壤乾裂,會使側根斷裂,細根枯死,影響結球。以後,一般5—6天澆一次水,使土壤保持濕潤。
五、捆葉和收獲。大白菜生長後期,天氣多變,氣溫日漸下降,為防霜凍,要及時捆紮。一般在收獲前10—15天,停止澆水,將蓮座葉扶起,抱住葉球,然後用浸透的甘薯秧或穀草將葉捆住。使包心更緊實並繼續生長。小雪前2—3天,應及時收獲,並在田間晾曬,待外葉萎蔫,即可貯藏。
2. 白菜的種法
als fall into the wind kissed her hair, her shoulders, but she
didn't pay attention to, or from a distance looked at the build
ing, as is a bronze statue.
Play tired, I go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long teng chair to sit down, i
tently looked at mother also continuously. I seem to see second day w
hen my mother came to see me, I went to school, so also saw her sitting
on a long cane. We separate time is not long, but mother saw me as a ch
ild. I went over to her mother's hands took the parcel, mother is my hand, lea
ned over rubbed his knee, take me to the dormitory, and then give me the sam
e as the mother's hand bags, just unwilling to go back.
3. 秋大白菜怎麼種,種植時間,種植方法
大白菜基本上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栽種的蔬菜,清甜爽口,還能加工成各種腌菜。大白菜市場價格不貴,但是行情還不錯,下面一起學學秋季大白菜的種植管理技術要點。
一、播種時間
一般是以立秋為節點,前後三五天內種植大白菜為宜。如果氣溫偏高,可以推後幾天。
1、整地施肥
不能重茬種植,最好選擇以前沒有種植過白菜的地塊最好,在播種之前,將菜地里施以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底肥,然後深耕耙平。
2、種植密度
一般是採取平地種植的方式。一畦內種植兩行大白菜,行距保持在70厘米左右的距離,株距則保持在60厘米左右。
3、田間管理
大白菜苗出土以後,要勤澆小水,保持溫度和濕度。等到大白菜苗長到5、6片葉子的時候,就應該間苗定植,選留最壯的大白菜苗,將其餘的菜苗間掉,為了防止間苗後,白菜的苗根系受到外力搖動而萎蔫,就應該在間苗後及時進行澆水,在澆水的同時,配合追沃葉水溶肥,以補充白菜苗生長所需的養分,在大白菜的生長後期,要對大白菜進行捆紮。
4、採收
大白菜收獲以後,要在太陽下晾曬後才能儲藏,當最外層的白菜葉子有點焉了之後,就可以窖藏起來,這樣比較容易保存。
4. 大白菜怎樣栽培
1、栽培季節
早熟品種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種,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種的。中熟品種可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晚熟品種以8月下旬播種為宜。
2、選地和整地
大白菜連作容易發病,所以要進行輪作,特別提倡糧菜輪作、水旱輪作。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則應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可選擇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黃瓜、早番茄的地栽培。種大白菜的地要深耕20——27厘米炕地10——15天,然後把土地敲碎整平,作成1.3——1.7米寬的畦,或0.8米的窄畦、高畦。作畦時,要深開畦溝、腰溝,圍溝27厘米以上,做到溝溝相通。
3、重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
7月中、下旬,前作收獲後,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時,每畝撒施石灰100——150公斤。在發生根腫病的地塊,還得在播種溝內施上適量石灰。要求重施基肥,並將氮磷鉀搭配好。在7月上旬,按每畝40擔豬糞,40——50擔垃圾,75公斤左右菜枯,40——50公斤鈣鎂磷混合拌勻加30——40擔人糞尿,並用適量的水澆濕,堆積發酵,外面再蓋上一層塑料薄膜,讓它充分腐熟。作畦時開溝施入。與此同時,每畝還要施上10——15公斤45%復合肥。
4、播種
大白菜一般採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以條播為主,點播為輔。在前茬地一時還空不出來時,為了不影響栽培季節,也可採用育苗移栽。不管使用哪種方式,土壤一定要整細整平。直播每畝用種量200克左右。育苗移植者,每栽1畝大田,約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種量75——100克。
直播的播後每畝用40——50擔腐熟人糞肥尿,並結合進行地面蓋子。此後,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保持土著人壤濕潤,3——4天即可出苗。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據品種的不同來確定。一般早熟品種為33-50×33厘米,每畝苗2100——2300株,晚熟品種為67*50厘米,每畝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進行。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採用小苗帶土移栽,栽後澆上定根水。
5、田間管理
(1)、間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5——6片葉時間第二次苗;7——8片葉就可定苗。按不同品種選定不同的行株距,每穴留1株壯苗。間苗時可結合除草。
(2)、追肥:大白菜定植成活後,就可開始追肥。每隔3——4天追1次15%的腐熟人糞尿,每畝用量4——5擔。看天氣和土壤干濕情況,將人糞尿兌水施用,大白菜進入蓮座期應增加追究肥濃度,通常每隔5——7天,追一次30%的腐熟人糞尿,每畝用量15——20擔,菜枯或麻枯75——100公斤。開始包心後,重施追肥並增施鉀肥是增產的必要措施。
每畝可施50%的腐熟人糞30——40擔,並開溝追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鉀10——15公斤。這次施肥菜農叫「灌心肥」。植被株封行後,一般不再追肥。如果基肥不足,可在行間酌情施尿素。
(3)、中耕培土:為了便於追肥,前期要鬆土,除草2——3次。特別是久雨轉晴之後,應及時中耕炕地,促進根系的生長。蓮座中期結合溝施餅肥培土作壠,壠高10——13厘米。培壠的目的,主要是便於施肥澆水,減輕病害。培壠後糞肥往壠溝里灌,不能沾附葉征;水往溝里灌,不浸濕蔸部。同時保持溝內空氣流通,使株間空氣濕度減小。這樣,可減少軟腐病的發生。
(4)、灌溉:大白菜苗期應輕澆勤潑保濕潤;蓮座期間斷性澆灌,見干見濕,適當練苗;結球時對水分要求較高,土壤乾燥時可採用溝灌。灌水時應在傍晚或夜間地溫降低後進行。要緩慢灌入,切忌滿畦。水滲入土壤後,應極時排出余水。做到溝內不積水,畦面不見水,根系不缺水。一般來說,從蓮座期結束後至結球中期,保持土壤濕潤是爭取大白菜豐產的關鍵之一。
(5)、束葉和覆蓋:大白菜的包心結球是它生長發育的必然規律,不需要束葉。但晚熟品種如遇嚴寒,為了促進結球良好,延遲採收供應,小雪後把外葉扶起來,用稻草綁好,並在上面蓋上一層稻草式農用薄膜,能保護心葉免受凍害,還具有軟化作用。早熟品種不需要束葉和覆蓋。
秋冬大白菜栽培技術要點
1、品種選擇:應根據不同的供應期和上市期,選擇早、中、遲熟品種進行合理搭配。早熟品種應選擇早熟5號,小雜56、魯白六號,淮白6號等;中熟品種應選擇豐抗70、豐抗80等;遲熟品種應選擇魯白20號、山東5號、津雜系列等高產結球品種。
2、田塊選擇與整地,應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距村寨較近,不易被牲畜為害的稻田種植,播種前,割除稻樁,深翻土壤,然後按4-5尺開廂整地,結合整地畝施復合肥30-40公斤,人糞尿或沼液肥10-15擔,最後按30╳30㎝的規格打穴直播或育苗移栽。
3、適期播種:我縣適宜的播種期為立秋前後,可採取直播或育苗移栽,一般早、中熟品種以直播為佳,遲熟品種以育苗移栽為宜。
(4)白菜怎麼種植方法整地擴展閱讀
病蟲害防治
大白菜的主要病蟲有:軟腐病、斜紋夜蛾等。
(一)、軟腐病
又叫爛疙瘩。多半在包心期開始發病,發病初期外葉在太陽光照射下,多呈萎垂狀,但早晚仍然恢復,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些病葉不再恢復,露出葉球。病斑呈水浸狀,病部組織變褐、腐爛和粘滑,有臭味。
防治方法:採取綜合防治,以防為主的原則。具體作法是:
1、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方以水旱輪作為宜。不要施帶病的有機肥料。要深翻曬白,控制病菌的來源。
2、實行高畦栽培,有利於排水防澇,可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3、合理灌水施肥:做到施足底肥,及時追肥,使苗期生長旺盛,增強抗病能力。
4、及時拔除病株:拔除病株可以減少菌源,防止病菌蔓延。特別是在灌水前應及時檢查處理。穴內撒上石灰進行滅菌處理。
5、注意防治害蟲:避免造成傷口,以防病菌侵入。
6、選用抗病品種:一般青幫品種和雜種一代抗病力較強。
7、葯劑防治:可選用下列農葯:農用鏈黴素每小包加水100公斤或70%敵克松600倍灌根;也可用20%龍克菌600倍或47%加瑞農800倍7天一次,連噴2-3次。
(二)、斜紋夜蛾
又叫麻麻蟲、荷葉蟲。以初孵幼蟲群集在葉背面啃食,只留下上表皮和葉脈,被害葉好象「紗窗」狀。幼蟲長大後,食葉片成缺刻,嚴重時可將全葉吃光,甚至咬斷幼嫩莖稈。
防治方法:斜紋夜蛾具有雜食性、暴發性、繁殖力強的特點,且老齡幼蟲抗葯性又強,故防治上應狠抓殺蛾滅蛹,摘除卵塊,及時防治1、2齡幼蟲。
5. 特別喜歡吃白菜,白菜在家應該怎樣種植呢
應該就是需要在春天的時候進行,播種之後也要選用一些比較肥沃的土地施一些復合肥,然後再多澆水,撒一些防治病蟲害的葯物之後就可以安全種植。
大白菜是冷盤作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大白菜在中國廣泛種植,已成為中國特別是長江以北地區的特色蔬菜之一。大白菜屬於十字花科芸苔屬的亞種,其他種類包括甘藍、花椰菜、芥菜和羽衣甘藍。大白菜葉子柔軟,營養豐富,可以多種方式食用,如炒、煮、冷拌、腌制等。因此,大白菜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的食用價值,很受種植者和消費者的歡迎。目前剛入秋,幾場秋雨降低了各地溫度,可以准備種植大白菜。
2.播種
選擇播種期是保證秋季高產優質的關鍵措施之一。各地氣候不同,品種也不同。所以品種可以從南到北7-9月種植。早播、高溫易造成植株衰弱、病蟲害,降低產量和質量;播種過晚,幼苗生長緩慢,內含物和結瘤不好,影響大白菜的整體產量。因此大白菜的種植時間應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品種特點進行安排。種植方式一般包括直播和幼苗移栽。
3.田疃管理
大白菜出苗後,要及時檢查苗木,今早補齊空位;出苗後3天,可進行一次間苗,當真葉3-4片時,可進行二次間苗,防止過度生長。4葉1心後,要及時定苗,選一株壯苗保存。苗期注意澆水,不允許乾旱,中耕和鬆土同時進行,達到壯苗。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補充養分可以獲得最佳產量。一般在出菇初期追施速效氮肥,出菇增產效果較好。
7. 大白菜種植時間和方法分別是什麼
一、種植時間:大白菜主要是在秋季種植,根據它的品種不同播種時間可分為早熟品種在8月上、中旬播種,中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而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播種最宜。
二、種植方法:
1、播種前一周左右開始翻耕,翻耕的同時給土壤使用基肥。一般每畝使用腐熟的有機肥5000公斤左右,配合使用三元復合肥60公斤左右。
2、播種可以選擇條播或者穴播,用種量每畝在150到250克左右,根據白菜的品種確定田間的定株數量,通常直筒型白菜每畝定植3500株,合抱型每畝再2500株左右。
3、澆水方面需要注意結合白菜的生長階段進行,前期白菜需水量一般,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白菜進入蓮座期後需要適當的進行控水,促進白菜結球,防止徒長。大白菜對氮肥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其次是鉀肥。氮肥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白菜蓮座期,進入結球期後白菜對鉀肥的吸收開始增加。
4、炭疽病,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多氧黴素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噴霧,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菜青蟲主要採取以化學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7)白菜怎麼種植方法整地擴展閱讀:
白菜比較耐寒,喜好冷涼氣候,因此適合在冷涼季節生長。如果在高溫季節栽培時,容易發生病蟲,或品質低劣,產量低,所以不適合在夏季栽培。它對低溫的抵抗能力非常強。溫度達-3℃以後,如能逐漸升溫,也能恢復生長,但若達到-8℃以後,氣溫繼續下降到-11℃左右時,則不能恢復正常生長而遭受凍害。
白菜適於栽植在保肥、保水並富含有機質的壤土與砂壤土及黑黃土,不適於栽植在容易漏水漏糞的砂土,更不適於栽植在排水不良的黏土。
8. 大白菜的種植技術
選擇肥沃的土壤和優良品種,5—10厘米深的溝,先順溝澆水,水滲透後,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並撒蓋0.8—1厘米厚的細土,每畝用種量0.5千克左右,直播大白菜待幼芽出土後,採取勤澆小水,保持地面濕潤而降低地表溫度的措施。在無雨的情況下,一般於播種當日或次日澆水1遍,務求將壟面濕透,播種第三日澆第二遍水促使大部分幼芽出土。
9. 白菜的種植的方法
1、種植時間:大白菜主要是在秋季種植,根據它的品種不同播種時間可分為:早熟品種在8月上、中旬播種,中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而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播種最宜。
2、整地基肥:大白菜可南北方皆可種植,所以它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能適應多種環境,但以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最佳,選擇種植的地塊前茬不宜是十字花科,合理輪作。
播種前一周進行整地施肥,將地塊深耕、耙細,在整平作畦,作畦時要開好畦溝,方便排灌。在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000-7000kg,同時可搭配一些氮磷鉀復合肥50kg,將其均勻的撒在土壤生,將結合耕地,將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勻。
3、播種育苗:選擇抗逆性強、耐寒力強、無病害的優良種子,播種時可採用條播、穴播和機播三種方法,選擇合適的播種方法進行播種,一般每畝用量在0.5kg左右。
播種時控制株行距,如果氣候、土壤等條件較好時,可適當的密植,反之則要稀植。待種子發芽後,保持土壤濕潤,加快出苗,在生長到2-3片或4-5片真葉時,各進行一次間苗和補苗,並除去一些雜草、病苗、弱苗。
4、定植:當幼苗生長到有5-6真葉時,即可進行移栽定植,移栽時選擇一個晴朗天氣的下午,盡量避開正午強烈陽光,增加導致成活率。同樣根據品種和土壤確定密度,移栽後立即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連續3天,以利緩苗保活。
5、田間管理:大白菜的產量極高,所以需肥量極大,除了在整地時施足基肥外,還要適時的追肥,一般在苗期在施足基肥後是無需進行追肥的,如果沒有施足基肥,可每畝追施硫酸銨10公斤,施肥時撒施於幼苗兩側,不要直接施入根系,以免造成根系灼傷,施肥後立即澆水,可使肥料被快速吸收。
在移栽後追施第二次肥,同樣是追施硫酸銨15-20公斤,開溝施入,澆水;第三次在蓮座期,追施硫酸銨30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結合培土進行;第四次在結球期,追施硫酸銨15-20公斤。澆水也是極為重要,要視氣候、土壤而定,在蓮座末期要控水,等第三次追肥後在澆水,而到結球時,大白菜對於水分需求極大,需時刻保持土壤濕潤。
白菜的蟲害防治
1、蚜蟲:10%煙鹼(康禾林)800-1000倍液、25%阿克泰750-1500倍液、3%啶蟲脒(莫比朗)2000-3000倍液防治。
2、菜青蟲、黃條跳甲及地下害蟲:用溴氰菊酯(敵殺死)2000倍液,15%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
3、小菜蛾:用5%銳勁特懸浮劑每畝50-100毫升兌水60千克防治。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3%甲維鹽微乳劑4000-6000倍液或2%阿維菌素3000-5000倍液等生物農葯。另外可選用生物防治技術-性誘劑誘殺成蟲,在小菜蛾發生初期,田間蟲口密度低進行誘殺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4、野蛞蝓(螻蛄):在田中央放置瓦塊,菜葉、或紮成把的菜桿或樹枝,太陽出來後它們常躲藏在其中,可集中清除殺滅。用蝸牛敵或丁蝸錫等葯物與米糠、豆糖、青草等混合,拌成毒餌銹殺。畝用6%密達顆粒劑0.7千克或3%滅蝸靈顆粒劑1-2千克,碾碎後拌細土5-7.5千克,於溫暖天氣土表乾燥的傍晚撒在受害株附近根部的行間,2-3天後接觸到葯劑的野蛞蝓分泌出大量粘液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