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初中物理都有哪些妙招,求分享。
一、概念——學習物理的基礎
物理概念和術語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學習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種: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 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 率;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等;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
2、對比法
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於概念中有相同字 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系。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 「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4、歸類法
把相關聯的概念進行分組比較便於形成知識系統。例如:①力、重力、壓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 力。②速度、效率、功率、壓強。③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線。④熔解、液化、蒸發、沸騰、汽化、液化、升華、凝華。⑤串聯、並聯、混聯。⑥通路、短路、斷路。⑦能、機械能、功能、勢能。
5、要點法
抓住概念中關鍵字眼進行學習,例如「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 叫重力,這個概念中「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就是關鍵字眼,值得反復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學習物理的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 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范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我們面對每一個公式不能機械記憶其等量關系,廣州中考助手物理老師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擴展,這樣才能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物理的效率。
1、 根據公式想物理概念,對於ρ=m/V,V=S/t,P=F/S,W=F·S可以記:單位體積某物體的質量叫物質的密度。
2、根據公式記單位,記住物理量的 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單位進率。
3、根據公式想變形公式,多進行這樣的訓練有利於擴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4、根據公式記影響物理量的因素,例如從 f=Fμ記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又如通過P=F/S記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其實質是乘積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 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5.通過公式想實驗。
公式是實驗的原理所在,從公式中想所要測的物理量,從所測物理量想所需的實驗器材,再進一步想實驗過程,操作過 程中的注意事項。
三、規律——學習物理的關鍵
物理規律是人們通過長期努力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結論,必須深入領會,加強理解,為了幫助記憶,我們通過口訣方式歸納如下:
1、彈簧秤原理:彈性限度是條件,伸長縮短很關鍵,變化包括兩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壓。
2、慣性定律:不受外力是條件,保持勻直或靜止,平衡效果合為零,相當沒有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在液體中,要受浮力不密底,排開液體的重量,V排ρ液乘以g
4、功的原理:任何機械不省功,總功有用額外和,對物對功才有用,機械繩重摩擦額。
5、杠桿平衡條件:靜止不動勻轉動,力乘力臂積相等,支點受力畫力線,作出力臂是關鍵。
6、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兩角等,成像都是虛像的,物像鏡面對稱軸,鏡面凹面均適用。
7、折射規律:兩種媒質密不同,三線共面角不等,密度大中角度小,垂入射很特殊。
8、歐姆定律:同一導體同狀態,電壓電阻定電流,電阻導體本屬性,材料長短粗細溫。
9、焦耳定律:通電導體產生熱,I平電阻乘時間,電能全部轉熱,純阻兩推經常用。
10、串聯電路:串聯電流路一條,電流大小處處等。總阻總壓各部和,正比關系歸電阻。
11、並聯電路:並聯電壓處處等,幹路電流支路和。總倒等於各倒和,反比關系歸電阻。
12、安培定則:通電導體產生磁,電流方向定磁場。右手握螺旋管,四指電流拇指北。
13、滑動摩擦力:壓力粗糙成正比,滑動大於滾動的,勻速直線或靜止,根據平衡力來求。
14、大氣壓強:高度溫度和濕度,睛夏高於陰和冬,海拔高度2千內,上升12下降1。
15、物體沉浮:浮力重力相比較,也可比較物液密。物小漂浮懸浮等,物大液密必下沉。
16、決定電阻大小因素:溫度一定看材料,長度正比截面反,拉長壓縮很特殊,四倍關系要分清。
17、決定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吸熱要致冷,快慢因素三方面,溫度高低接觸面,空氣流動搖扇子。
18、影響沸點的因素:沸騰沸點要吸熱,沸點高低看氣壓,高山氣低沸點低,高壓鍋內溫度高。
19、晶體熔解:吸熱升溫倒熔點,熔解過程溫不變。熔點溫度物狀態,固態液態或共存。
四、儀器——學習物理學的工具
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觀察法和實驗法。熟悉物理學中的各種儀器是進行觀察實驗的基礎。能正確使用各種儀器,就能很好地學習物理。
1、總綱:根據需要選器材,范圍零刻最小值,使用規則認真記,記錄准確加估讀。
2、刻度尺:水平放置零對齊,刻線緊貼視線垂,特殊方法四小類,積小成多曲線替。
3、彈簧稱:豎直靜止勻速讀,力的平衡替換的,調零觀察最小值,使用不能超范圍。
4、溫度計:熱漲冷縮是原理,接觸范圍不脫體,體溫特殊可脫體,使用之前要先甩。
5、天平:水平放置游碼零,刻盤指針對中塊,左放物體右法碼,游碼始終加右盤。
6、平面鏡:物像相等鏡對稱,物動像動含2倍,鍾面問題十二減,全像鏡長物一半。
7、凸透鏡:二倍焦距見大小,一倍焦距見虛正,實像物近像變大,像大必定像距大。實像倒立虛像正,物距像距反向變。
8、杠桿:勻速轉動或靜止,力和力臂積相等,支點支在支架上,調節螺母水平衡。用力最小力臂大,支點力點連線垂。
9、滑輪:輪上之力必相等,軸上之力輪2倍,省力必定費距離,輪上移距軸2倍。
10、定滑輪:固定不隨物移動,支點軸上在園心,力臂相等為半徑,省力一半不變向。
11、動滑輪:動滑支點在輪上,豎直用力省力半,效率計算要計重,不變方向費距離。
12、滑輪組:n個定動一根繩,定出2n變力方,如要2n多一股,動出多省方不變。
13、伏特表:內阻很大電流忽,並聯要測的兩端,若是串接在電路,V表有數A無數。
14、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的電阻,有效部位分清楚,無效不通或短路,滑片接伏三類型。
五、聯系生活——學習物理的靈丹妙葯
物理現象與生活密切聯系,聯系身邊的生活現象,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變知識為能力,才能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如以下例子:
1、長度測量:太薄太短少積多,圓形彎屈細線法。
2、相對運動:月亮走啊我也走,巍巍青山兩岸走。
3、蒸發:涼曬衣糧吹風扇,水中不冷上岸冷。
4、液化:「白氣」不是水蒸氣,水氣液化小霧滴,霧露石油液化氣,蒸氣湯手更厲害。
5、升華凝華:燈泡變黑霜和雪,冰凍衣服直曬干,人工降雨用乾冰,下雪不冷化雪冷。
6、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形成,瞄準射擊日月食。
7、平面像:鏡子潛艇潛望鏡,水中月亮鏡中花。
8、折射:筷子變彎眼受騙,叉魚河底像變淺。
9、增大摩擦:凹凸花紋灑灰渣,筷子提米要擠壓。
10、增大壓強:磨刀寬頻地基厚,履帶大象和駱駝。
六、思路——學習物理的捷徑
學習物理,要理順解題思路,歸納起來就是一看二想三畫圖,根據模式去解題,具體來說,就是要:
首先看題,尋找題設中的關鍵字眼,理解這些字眼中的特殊含義;
二想就是要想該題屬於哪個范圍的題目,涉及哪些概念、規律或計算公式:
三畫圖就是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變成不同的物理具體圖形,最後建立解題模式。
2. 初中物理常見的科學方法有哪些
物理是一種理科課程.初中物理呢,是應用物理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現象的學科.比較貼近於生活.也來自生活.要是想學好物理呢,就必須有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合適的方式方法的話.你根本就學不會物理的,因為物理是有邏輯性的.那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呢?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學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維導圖
第五、不懂就問
發現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問同學或者是老師.不懂就問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放在你的腦子里邊了.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而不是別人的東西.
關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經告訴給大家了,希望同學們能夠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對於你們提高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3. 怎樣學好初三物理 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等;
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
2、對比法
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
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於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系。
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4、歸類法
把相關聯的概念進行分組比較便於形成知識系統。
例如:
①力、重力、壓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壓強。
③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線。
④熔解、液化、蒸發、沸騰、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⑤串聯、並聯、混聯。
⑥通路、短路、斷路。
⑦能、機械能、功能、勢能。
5、要點法
抓住概念中關鍵字眼進行學習,例如「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叫重力,這個概念中「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就是關鍵字眼,值得反復回味和理解。
公式學習——物理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
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范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
我們面對每一個公式不能機械記憶其等量關系,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擴展,這樣才能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物理的效率。
1、根據公式想物理概念,對於ρ=m/V,v=s/t,p=F/s,W=F·s,可以記:單位體積某物體的質量叫物質的密度。
2、根據公式記單位,記住物理量的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單位進率。
3、根據公式想變形公式,多進行這樣的訓練有利於擴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4、根據公式記影響物理量的因素,例如從f=Fμ記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又如通過p=F/S記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其實質是乘積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5.通過公式想實驗
公式是實驗的原理所在,從公式中想所要測的物理量,從所測物理量想所需的實驗器材,再進一步想實驗過程,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4. 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有哪些
無論是說課還是試講,物理學科中的教學方法常常是廣大考生頭疼的一關,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一種手段,若能巧用各種教學方法,必能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它對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此,談談幾點方法。
一、以實驗激發興趣
物理實驗形象生動,有很強的趣味性,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實驗演示都非常的感興趣,在教學中如果能精心設計實驗,並巧妙地進行演示,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大氣壓》這一節時,我讓學生觀察一個中上部挖有一個小孔的礦泉水瓶,教師先用手壓住小孔,往瓶中灌滿水,再旋緊瓶蓋後問:「手放開後,高出小孔的水會不會從小孔中流出來呢?」,學生們根據以往經驗,異口同聲地答:「會」。當教師把手放開後,高出小孔的水並沒有從小孔流出來,學生們個個都感到很驚奇,引起學生興趣後,接著再讓學生裝觀察,打開瓶蓋後,高出小孔的水往外流的情形,再問:「為什麼旋緊瓶蓋,高出小孔的水就不會往外流呢?瓶蓋在這里起到怎樣的作用?」學生為了弄清其中的奧秒,聽課精力特別集中。利用好實驗,它就會象「魔術」一樣的引人入勝,這樣課堂教學效果肯定是很棒的。
二、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為學生創設誘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講授《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後,我播放了好萊塢大片《生死時速》中的一個片段,大意是「在某天,一輛公共汽車上載滿乘客,其中一名乘客是位出色的警探,可是車到站了卻不能停車,個個神情慌張,因為車上被恐怖分子裝了炸彈,車一減速就會爆炸,(拆彈的可能性已排除)」暫停播放後,我說:「若你是那位警探,應怎樣才能方便、安全地救出車上的乘客?」學生們了解題意後,顯得特別來勁,在正義感、責任感的驅使下,同學們都想救出車上的乘客,不一會兒,就議論起來,接著踴躍舉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達到預想的效果。
三、運用「激趣」,點拔學生的失誤
筆者在《壓力和壓強》一節的教學中,曾出過這樣一道題:「如圖,長方體A重10N,底面積為10平方厘米, 長方體B重20N,底面積為20平方厘米, 求A對B的壓強和B對地面的壓強。」
我發現學生對第一問的解答全部正確,對第二問的解答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出現了同樣的錯誤,他們都誤認為B對地面的壓力F=GB。針對學生們的失誤,我講了一則笑話:從前有一個人騎馬去買米,他很愛惜這匹馬,回來時為了不壓壞他的馬,那個人就背著米騎馬回家了。學生們聽後哈哈大笑,經討論後,他們很快就明白,求B對地面的壓力F=GA+GB。運用「激趣」,點拔學生的失誤,讓學生在笑聲中認識到錯誤,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四、善於聯系學生身邊生活實際,為學生學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便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要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這樣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也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慾望。
如在上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我們在騎自行車時,前方是上坡路時,我們是怎麼做的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出預想中的答案後,我接著問:那你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嗎?;又如在講授壓強這一節時,我指著教室的窗框,問:「同學們,以前我們教室的窗框是用木柴做的,現在用的是鋁合金,除了美觀之外,大家說說看還有什麼好處?」事實上,以上事例也是STS教育的有機滲透,不但能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而且是學之有用的,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物理的熱情。
實踐證明: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愛學物理,學好物理。
5.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技巧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和技巧總結
學好物理的因素首先是態度、信念、意志,其次才是方法、思維。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就是要樹立信心,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就說:「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第二條就是要會學習,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如下幾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每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同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初中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一、死記硬背?
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課文必須熟悉,知識點必須記得清楚。至少達到課本中的插圖在頭腦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記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頁還是右頁,它是講關於什麼知識點的,演示的是什麼現象,得到的是什麼結束,並能進行相關擴展領會。
二、獨立完成一定量作業。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會的題目搞會,並進行知識擴展識記,會收獲頗豐。
三、重視物理過程,重視輔助作圖。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論過程,還是實踐過程,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全力上課,專心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向同學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課後再找老師討論,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
6. 初中學物理的方法經驗分享
物理概念和術語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學習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種: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 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 率;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等;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
2、對比法
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於概念中有相同字 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系。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 「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4、歸類法
把相關聯的概念進行分組比較便於形成知識系統。例如:①力、重力、壓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 力。②速度、效率、功率、壓強。③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線。④熔解、液化、蒸發、沸騰、汽化、液化、升華、凝華。⑤串聯、並聯、混聯。⑥通路、短路、斷路。⑦能、機械能、功能、勢能。
5、要點法
抓住概念中關鍵字眼進行學習,例如「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 叫重力,這個概念中「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就是關鍵字眼,值得反復回味和理解。
7. 初中物理十大學習方法
非常高興為您解答,希望我的方法能幫助到您。
首先,理解公式,即推導的過程。
然後,做例題練習
最後,對題目類型進行分析,對公式活學活用。(重點,這一點高中也十分實用,公式都是基礎公式推到出來的,活學活用才行的通)
初中物理題目類型單一,最難的解答題只是在電學部分涉及了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數學方法,稍微繞了一點。其他的題目類型,只要理解了,努力練習,就能考好。
8. 怎麼學好初中物理
物理是一種理科課程.初中物理呢,是應用物理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現象的學科.比較貼近於生活.也來自生活.要是想學好物理呢,就必須有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合適的方式方法的話.你根本就學不會物理的,因為物理是有邏輯性的.那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呢?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學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維導圖
第五、不懂就問
發現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問同學或者是老師.不懂就問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放在你的腦子里邊了.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而不是別人的東西.
關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經告訴給大家了,希望同學們能夠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對於你們提高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9. 初中物理中實驗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實驗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變數法、實驗推理法、轉換法、類比法、歸納法、比較法(對比法)、比值定義法、圖象法。
在物理學中,在保證某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一個物理量、物理狀態或過程用另一個物理量、物理狀態或過程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 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摒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構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是一種重要的物理思想。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幾個不同因素的影響,為了確定該物理量與各個不同因素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變,只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數法。 實驗推理法是以大量可靠的事實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型,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到結論,深刻地揭示出物理規律的本質,是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物理學習中,有時需要研究看不見的物質(如電流、分子、力、磁場)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這時就必須將研究的方向轉化到由該物質產生的學生熟知的各種可見的效應、效果上,由此來分析、研究該物質的存在、大小等情況,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
10. 初中常用的物理方法
用物理規律研究問題時,常需要對它們進行必要的簡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用這種理想化的方法將實際中的事物進行簡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如: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