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常用的胚料組成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胚料組成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1 11:11:24

① 陶瓷製作工藝流程

陶瓷生產工藝詳細流程:

坯釉原料進廠後,經過精選、淘洗,根據生產配方稱量配料,進球磨細碎,達到所需細度後,除鐵、過篩,然後根據成型方法的不同,機製成型用泥漿壓濾脫水,真空練泥,備用;對於化漿工藝,把泥漿先壓濾脫水,後通過加入解凝劑化漿,除鐵、過篩後備用;對注漿成型用泥漿,進行真空處理後,成為成品漿,備用。

成型工序:分為滾壓成型和注漿成型。然後乾燥、修坯,備用。

燒成工序:在取得白坯後,入窯素燒,經過精修、施釉,進行釉燒,對出窯後的白瓷檢選,得到合格白瓷。

彩烤工序:對合格白瓷進行貼花、鑲金等步驟後,入烤花窯燒烤,開窯後進行花瓷的檢選,得到合格花瓷成品。

包裝工序:對花瓷按照不同的配套方法、各種要求進行包裝,即形成本公司的最終產品,發貨或者入庫。

拓展知識

陶瓷的乾燥是陶瓷的生產工藝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陶瓷產品的質量缺陷有很大部分是因乾燥不當而引起的。陶瓷的乾燥速度快、節能、優質,無污染等是新世紀對乾燥技術的基本要求。

② 毛坯有哪些種類,各有什麼特點,該如何選擇

1、鑄件

對形狀較復雜的毛坯,可用鑄造方法製造,大多數鑄件採用砂型鑄造;對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小型鑄件,可採用特種鑄造,如永久型鑄造、精密鑄造、壓力鑄造、熔模鑄造和離心鑄造等。

2、鍛件

鍛件毛坯由於經鍛造後可得到連續和均勻的金屬纖維組織,因此鍛件的力學性能較好,常用於受力復雜的重要鋼質零件。其中自由鍛件的精度和生產率較低,主要用於小批生產和大型鍛件的製造;模型鍛造件的尺寸精度和生產率較高,主要用於產量較大的中小型鍛件。

3、型材

型材主要有板材、棒材、線材等,常用截面形狀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和特殊截面形狀。就其製造方法,又可分為熱軋和冷拉兩大類,熱軋型材尺寸較大,精度較低,用於一般的機械零件;冷拉型材尺寸較小,精度較高,主要用於毛坯精度要求較高的中小型零件。

4、焊接件

焊接件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大型零件及樣機試制,其優點是製造簡單、生產周期短、節省材料、減輕重量,但其抗振性較差,變形大,需經時效處理後才能進行機械加工。

5、其它毛坯

其它毛坯包括沖壓件,粉末冶金件,冷擠件,塑料壓製件等。

選擇毛坯時應該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零件的生產綱領

大量生產的零件應選擇精度和生產率高的毛坯製造方法,用於毛坯製造的昂貴費用可由材料消耗的減少和機械加工費用的降低來補償。如鑄件採用金屬模機器造型或精密鑄造;鍛件採用模鍛、精鍛;選用冷拉和冷軋型材,單件小批生產時應選擇精度和生產率較低的毛坯製造方法。

2、零件材料的工藝性

例如材料為鑄鐵或青銅等的零件應選擇鑄造毛坯;鋼質零件當形狀不復雜,力學性能要求又不太高時,可選用型材;重要的鋼質零件,為保證其力學性能,應選擇鍛造件毛坯。

3、零件的結構形狀和尺寸

形狀復雜的毛坯,採用鑄造方法製造,薄壁零件零件不宜用砂型鑄造。一般用途的階梯軸,如各段直徑相差不大,可選用圓棒料;如各段直徑相差較大,為減少材料消耗和機械加工的勞動量,則宜採用鍛造毛坯,尺寸大的零件一般選擇自由鍛造,中小型零件可考慮選擇模鍛件。

4、現有的生產條件

選擇毛坯時,還要考慮本廠的毛坯製造水平、設備條件以及外協的可能性和經濟性等。


毛坯的形狀及尺寸

主要由零件組成表面的形狀、結構、尺寸及加工餘量等因素確定的,並盡量與零件相接近,以達到減少機械加工的勞動量,力求達到少或無切削加工。

由於現有毛坯製造技術及成本的限制,以及產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愈來愈高,所以,毛坯的某些表面仍需留有一定的加工餘量,以便通過機械加工達到零件的技術要求。

毛坯尺寸與零件圖樣上的尺寸之差稱為毛坯餘量,鑄件公稱尺寸所允許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之差稱為鑄件尺寸公差,毛坯餘量與毛坯的尺寸、部位及形狀有關。

如鑄造毛坯的加工餘量由鑄件最大尺寸、公稱尺寸(兩相對加工表面的最大距離或基準面到加工面的距離)、毛坯澆注時的位置(頂面、底面、側面)、鑄孔的尺寸等因素確定的,對於單件小批生產,鑄件上直徑小30mm和鑄鋼件上直徑小於60mm的孔可以不鑄出。

而對於鍛件,若用自由鍛,當孔徑小於30mm或長徑比大於3的孔可以不鍛出,對於鍛件應考慮鍛造圓角和模鍛斜度,帶孔的模鍛件不能直接鍛出通孔,應留沖孔連皮等。

③ 黏土類原料,石英類原料 長石類原料

製造陶器與瓷器用的天然礦物或岩石。主要有粘土、石英、長石三大類。從工藝角度講,粘土是可塑性原料,石英是瘠性原料,長石是熔劑原料。將這些原料進行配方和制備,作陶瓷器成型的坯料和釉料。
粘土 一般粘土質原料的總稱。主體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 (SiO2)、氧化鋁(Al2O3)和水。它包括高嶺土、瓷石、敘永土、膨潤土、葉蠟石以及一些含雜質較多的粘土頁岩、沉積粘土等。高嶺土等前 5種粘土質原料質地較純,其中純度較高的灼燒後呈白色,是瓷器和精陶器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原料。後兩種粘土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一直用於製造缸、盆等粗陶器。較純的粘土原料中,各含有一種主要的、具有一定化學組成和結晶結構的礦物,稱之為粘土礦物。例如高嶺土以高嶺石為主要粘土礦物,瓷石、敘永土、膨潤土、葉蠟石分別以伊利石、多水高嶺石、微晶高嶺石、葉蠟石為主要粘土礦物。盡管這些粘土各有不同的化學組成和各自的礦物類型,但它們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粉碎後與水摻和能產生可塑性,成型的生坯在乾燥後有足夠的強度即結合性,燒成後能轉變成堅實的岩石般物質。這些重要性質成為陶瓷器成型和燒成的工藝基礎,也是遠古時代發明陶器和現代陶瓷器製造所依賴的基本特性。
高嶺土一般質地較純,結晶結構較完整,可塑性適中,是瓷器製造中最常用的原料。高嶺土首先在中國江西浮梁縣東鄉高嶺村發現,因此而得名,並為國際通用。中國蘇州的陽山土,捷克斯洛伐克的蔡特立茲(Zettlitz)高嶺土,英國的康瓦爾(Cornwall)瓷土等都屬於高嶺土類型。膨潤土顆粒較小,可塑性強,燒成收縮大。敘永土以具有管狀結晶結構的多水高嶺石為主,故含水率高,燒成收縮大。瓷石中除伊利石外,一般含石英等礦物,其特點是可以單獨燒成成瓷。但成瓷溫度偏低,如果溫度掌握不當,產品容易變形。景德鎮過去單一使用瓷石為原料製成坯料,自中國明代以來改為摻和高嶺土配成二元配方坯料,以提高產品質量與產量。
粘土除含有粘土礦物外,在自然界形成過程中還混有一定量的雜質。常見的雜質有鐵的氧化物或含鐵礦物,以及含鈣、鎂、鈦的礦物和長石與石英等風化後的殘留物。其中含鐵、鈦的礦物會使粘土在燒成後呈色,因此在坯料制備中須採用淘洗、電泳、磁性分離等處理措施,使粘土得到凈化而增加製品的白度。
石英 以SiO2為主要組分的天然礦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一般質地較純。石英存在的形式很多,陶瓷生產中使用的一般為脈石英或石英岩,其SiO2的含量都在97%以上。石英岩粉碎後與水摻和時不具有可塑性,因此利用它作為常溫下坯料可塑性的調整劑。石英在高溫中有適當的膨脹性,可以補償坯體的收縮,減少變形,提高坯體的機械強度。
長石 長石在1160℃高溫條件下分解熔融成粘稠的液態物質,可填充在坯體的空隙中以增進坯體的緻密度,提高透光度。這種作用稱為熔劑作用。長石的熔融物還能溶解石英及粘土類原料,促進莫來石的形成,使產品獲得較高的機械強度。瓷器生產中常用的長石為鉀長石。這種長石呈粉紅色或灰白色,結晶明晰,易於坼裂。中國遼寧海城、湖南平江、山西聞喜均有優質長石資源。挪威長石也很有名。偉晶花崗岩和霞石正長岩都是含長石的礦物。偉晶花崗岩中長石含量為60~70%,石英含量為25~30%;霞石正長岩中主要含長石,還含絹雲母、高嶺石和石英等。這兩種岩石均可代替長石作熔劑原料。
坯料配方 由於各地天然礦物岩石的成因不盡相同,組成與性質差異較大,因此有些地區在制瓷配方中採用單一原料,有的地區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原料進行配方,以求物理和化學性質能符合生產各階段的要求。日用陶瓷器坯料的配方必須以天然礦物原料的性質為基礎。首先確定成陶或成瓷以及所採用的成型方法,再按坯料的化學成分、可塑性、結合性、乾燥收縮、燒結性、燒成收縮和製品性能等因素,綜合確定坯料配方。根據坯料不同配方,形成長石質瓷、絹雲母質瓷、骨瓷、滑石瓷、硬質精陶等幾種瓷質或陶質類型。
①長石質瓷。普遍使用的瓷質是以長石為助熔劑的「長石-石英-高嶺土」三組分坯料。配方幅度寬,工藝特性和製品性能容易調節得滿意。
②絹雲母質瓷。以絹雲母(瓷石中的主要成分)為熔劑的「絹雲母-石英-高嶺土」組分。這種配方在中國南方一些省如江西、湖南、福建等瓷區,尤其是景德鎮地區廣為採用。
③骨瓷。由磷酸鈣作熔劑的「磷酸鹽-高嶺土-石英-長石」組成的高級瓷質。瓷質白度高、透明度好,但質脆,燒成范圍窄。這種瓷源於英國,中國只在唐山等少數產區生產。
④滑石瓷。以滑石為主體的「滑石-粘土-長石」鎂質瓷。中國山東淄博首創利用天然滑石為主體的塊滑石瓷質製成高級日用瓷。
⑤硬質精陶。通常採用粘土、石英、長石為原料。精陶坯料中粘土量較多,加入適量石英,有時還加入長石或瓷石作熔劑。也有用葉蠟石取代部分粘土,如浙江溫州地區精陶是葉蠟石質配方。
釉料配方 以粘土、石英、長石為基本原料,要求純度高,而且在配比上需作較大調整,使其能在高溫中熔融成半流動體的玻璃態物質。在釉料配製中還經常選用一些化工原料,使釉料的性質滿足美觀與使用的要求。較常用的化工原料有鈣、鎂、鋅、鋇、硼的氧化物、碳酸鹽類。自然界較純的礦物,如方解石、白雲石、硼砂等也可以使用。
坯料制備 將應配合的陶瓷原料按照坯胎成型工藝的要求進行制備。陶瓷器成型主要採用可塑法和澆注法,因而坯料可分為可塑泥料和注漿料。製造陶瓷器的原料稱量配料後,經過濕球磨或濕輪碾、粉碎和混合後,用壓濾機脫水。用於可塑成型的泥料須經練泥或陳腐,減少其中所含空氣,以增加可塑性,使之具有較高的屈服值和較大延伸變形量而不致破裂。一般含水量為18~26%。用於注漿成型的漿料要求在含水量較低時有良好流動性、懸浮性和穩定性,通常加入合適的電解質,以增加顆粒的懸浮程度。一般含水量為30~35%。
參考書目
華南工學院、南京化工學院、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合編:《陶瓷工藝學》,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1981。

④ 常用的材料成型的方法有哪些

可塑法、注漿法、壓製法
1.塑性料團成型法(簡稱可塑法)
加入水分或塑化劑,將坯料混和,捏練成為有塑性的料團,然後通過各種成型機械進行擠制、濕壓、按壓或軋膜等.
2.漿料成型法(簡稱注漿法)
含一定水分的漿料在石育模中繞注成型.用石蠟調成的瘠性漿科則須加熱加壓注槳.
3.粉料成型法(簡稱壓別法)
坯料粉粒合有少量水分或加入塑化劑,然後在較高的壓力下壓製成型.

⑤ 零件毛坯的種類有哪些選擇零件毛坯應考慮什麼因素

鍛件,鑄件,焊接件,型材。

選擇毛坯時應考慮如下的一些因素:

⑴加工餘量足不足,零件的材料及對材料的組織和性能要求:設計圖上規定的零件材料,大體上就決定了毛坯的種類。例如,零件材料為鑄鐵就必須用鑄造方法來製造毛坯。對於鋼制零件,在選擇毛坯時應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要求。例如,製造高壓閥門的零件一般應盡量選用鍛件或焊接件,以保證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⑵零件的結構形狀和外形尺寸:零件的結構形狀是影響毛坯選擇的重要因素,例如,結構形狀復雜的閥體應盡量選用鑄件。尺寸大的閥體可選用砂型鑄造;尺寸小的則採用熔模鑄造。

⑶生產綱領的大小:零件的生產綱領愈大,採用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毛坯製造方法經濟效果愈好。

⑷毛坯製造的條件:應根據現場的設備狀況和工藝水平來選擇毛坯,並考慮發展前景逐步採用先進的毛坯製造方法。

⑥ 面點製作所用原材料可分為哪幾類

1、 中式面點的概念

中式面點指源於我國的點心,簡稱「中點」,雙稱為「面點」,它是以各種糧食、畜禽、

魚、蝦、蛋、乳、蔬菜、果品等為原料,再配以多種調味品,經過加工而製成的色、香、味、形、質俱佳的各種營養食品。

面點在中國國飲食行業中通常被稱為「白案」,它在飲食形式上呈現出多種多樣,既是人們不可缺少的主食,又是人們調劑口味的補充食品(如:糕、團、餅、包、餃、面、粉、粥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面點有作為正餐的米面主食,有作為早餐的早點、茶點,有作為筵席配置的席點,有作為旅遊和調劑飲食的糕點、小吃,以及作為喜慶或節日禮物的禮品點心等等。

2西式面點的的概念

西式面點簡稱「西點「,主要指來源於歐美國家的點心。它是以面、糖、油脂、雞蛋和乳品為原料,輔以干鮮果品和調味料,經過調製成型、裝飾等工藝過程而製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質的營養食品。

面點行業在西方通常被稱為「烘焙業「,在歐美國家十分發達。西點不僅是西式烹飪的組成部分(即餐用麵包和點心),而且是獨立於西餐烹調之外的一種龐大的食品加工行業,成為西方食品工業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中西面點的技術特點

(一) 中式面點的技術特點

1、 選料精細,花樣繁多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特產豐富,這就為中式面點製作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再加上人口眾多,各地氣候條件不一,人們生活差異也很大,因而決定了中式面點的選料方向是:

(1)按原料品種、加工處理方法選擇。如:製作蘭州拉麵宜選用高筋麵粉,製作湯圓宜選用質地細膩的水磨糯米粉。只有將原料選擇好了,才能制出高質量的面點。

(2)按原料產地、部位選擇。如:製作蜂巢荔芋角宜選用質地松粉的廣西荔蒲芋頭;製作鮮肉餡心時宜選用豬的前胛肉,這樣才能保證餡心吃水量較多。

(3)按品質及衛生要求選擇。選擇品質優良的原料,既可保證製品的質量又可注意衛生,防止一些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米類應選用粒形均勻、整齊、具有新鮮米味、光澤等優質米產品,不選用生蟲、夾雜物較多、失去新鮮米味的劣質品,乾果宜用肉厚、體干、質凈有光澤的產品。

中式面點花樣繁多,具體表現在下列方面:

(1)因不同餡心而形成品種多樣化。如:包子有鮮肉包、菜肉包、叉燒包、豆沙包、水晶包,水餃有三鮮水餃、高湯水餃、豬肉水餃、魚肉水餃等。

(2)因不同用料而形成品種多樣化。如:麥類製品中有面條、蒸餃、鍋貼、饅頭、花捲、銀絲卷等,米粉製品中的糕類粉團有涼糕點、年糕、發糕、炸糕等品種。

(3)因不同成形方法而形成品種多樣化。如:包法可形成小花包、燒賣、粽子等,捏法可形成鴛鴦餃、四喜餃、蝴蝶餃等,抻法可形成龍須面、空心面等。

2、講究餡心,注重口味

餡心的好壞對製品的色、香、味、形、質有很大的影響。中式央眯講究餡心,其具體體現在下列方面:

(1)餡心用料廣泛。此點是中點和西點在餡心上的最大區別之一。西點餡心原料主要用果醬、蔬菜、水果、蜜餞等都能用於制餡,這就為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的餡心提供了原料基礎。

(2)精選用料,精心製作。餡心的原料選擇非常講究,所用的主料、配料一般都應選擇最好的部位和品質。製作時,注意調味、成形、成熟的要求,考慮成品在色、香、味、形、質各方面的配合。如:制雞肉餡選雞脯肉,制蝦仁餡選對蝦;根據成形和成熟的要求,常將原料加工成丁、粒、茸等形狀,以利於包捏成形和成熟。

中點注重口味,則源於各地不同的飲食生活習慣。在口味上,我國自古就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因而在中點餡心上體現出來的地方風味特色就顯得特別濃郁。如:廣式面眯縫餡心多具有口味濃醇、鹵多味美。在這方面,廣式的蚝油叉燒包、京式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蘇式的淮安湯包等馳名中外的中華名點,均是以特色餡心而著稱於世的。

3、成形技法多樣,造型美觀

面點成形是面點製作中一項技術要求高、藝術性強的重要工序,歸納起來,大致有18種成形技法,即:包、捏、卷、按、擀、疊、切、攤、剪、搓、抻、削、撥、鉗花、滾沾、鑲嵌、模具、擠注等。通過各種技法,又可形成各種各樣的形態。通過形態的變化,不僅豐富了面點的花色品種,而且還使得面點千姿百態,造型美觀逼真。如:包中有形似蝴蝶的餛飩、形似石榴的燒賣等,卷可形成秋葉形、蝴蝶形、菊花形等造型。又如:蘇州的船點就是通過多種成形技法,再加上色彩的配置,捏塑成南瓜、桃子、枇杷、西瓜、菱角、兔、豬、青蛙、天鵝、孔雀等等象形物,色彩鮮艷、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二)西式面點的技術特點

西式面點用料講究,無論是什麼點心品種,其面坯、餡心、裝飾、點綴、等用料都有各自選料標准,各種原料之間都有適當的比例,而且大多數原料要求稱量准確。、

西式面點多以乳品、蛋品、糖類、油脂、麵粉、干鮮水果等為常用原料,其中蛋、糖、油脂的比例較大,而且配料中干鮮水果、果仁、巧克力等用量大,這些原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它們是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因此西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2、工藝性強,成品美觀、精巧

西點製品不僅富有營養價值,而且在製作工藝上還具有工序繁、技法多(主要有捏、揉、搓、切、割、抹、裱型、擀、卷、編、掛等),注重火候和衛生等特點,其成品擅長點綴、裝飾,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第一件西點產品都是一件藝術品,每步操作都凝聚著廚師的基本要求。如果脫離了工藝和審美性,西點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西點從造型到裝飾,每一個圖案或線條,都清晰可辨,簡潔明快,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讓信用者一目瞭然,領會到你的創作意圖。例如:製作一結婚蛋糕,首先要考慮它的結構安排,考慮每一層之間的比例關系;其次考慮色調搭配,尤其在裝飾時要用西點的特殊藝術手法體現出你所設想的構圖,從而用蛋糕烘托出純潔、甜蜜的新婚氣氛。

3、口味清香,甜咸酥鬆

西點不僅營養豐富,造型美觀,而且還具有品種變化多、應用范圍廣、口味清香、口感甜咸酥鬆等特點。

在西點製品中,無論冷點心還是熱點心,甜點心還是咸點心,都具有味道清香的特點,審西點的原材料決定的。西點通常所用的主料有麵粉、奶製品、水果等,這些原料自身具有的味道;其次是加工製作時合成的味道,如焦糖的味道等。

西點中的甜製品主要以蛋糕為主,有90%以上的點心製品要加糖,客人飽餐之後吃些甜食製品,會感覺更舒服。咸製品主要以麵包為主,客人吃主餐的同時會有選擇地信用一些麵包。

總之一道完美的西點,都應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完美的造型和合適的口味。

中式面點的分類

中式面點品種因地差異較大,品種繁多,花色復雜,因此分類方法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按原料類別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主要原料來分類,一般可分為麥類麵粉製品,如包子、饅頭、餃子、油條、麵包等;米類及米粉製品,如八寶飯、湯圓、年糕、松糕等;豆類及豆粉製品,如綠豆糕、豌豆黃等;雜糧和澱粉類製品,如小窩頭、黃米炸糕、玉米煎餅、馬蹄糕等;其他原料製品,如荔芋角、薯茸餅、南瓜餅等。由於製作中式面點的原料十分廣泛,原輔料相互配用,所以按原料分類有一定的局限性。

(2)按面團性質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面團性質來分類,一般可分為水調面團(冷不面團、溫水面團、開水面團)、膨鬆面團(生物膨鬆面團、物理膨鬆面團)、油酥面團(層酥面團、單酥面團)、米粉面團(糕類粉團、團類粉團)和其他面團。這種分類法對學習和面點皮坯形成原理很有幫助,在教學上常用此分類法。

(3)按成熟方法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成熟方法來分類,一般可分為煮、蒸、煎、炸、烤、烙等。這種分類方法常用於教學及面點實例的歸類,與面團性質的分類結合,能較系統地對面點進行分類。

(4)按形態分類、

這種分割是按照人們習慣的各種面點的基本開關進行劃分的,也可稱為商品分類法。一般可人為:糕、餅、團、酥、包、餃、粽、粉、面、粥、燒賣、餛飩等。

(5)按口味分類

按口味一般可將面點分為甜味、鹹味、復合味三種。這種分類方法對宴席面點、茶點的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西式面點的分類

西式面點的分類,目前尚統一的標准,但在行業中覺的有下述幾種:

(1)按點心溫度分類,可分為常溫點心、冷點心和熱點心。

(2)按用途分類,可分為零售類點心、宴會點心、酒會點心、自助餐點心和茶點。

(3)按廚房分工分類,可分為麵包類、糕餅類、冷凍品類、巧克力類、精製小心類和工藝造型類。這種分類方法概括性強,基本上包含了西點生產的所有內容。

(4)按製品加工工藝及坯料性質分類,可分為蛋糕類]混酥類、清酥類、麵包類、泡夫類、餅干類、冷凍甜食類、巧克力類等。此種分類方法較普遍地應用於行業及教學中,下面詳細分述如下:

A、蛋糕類

蛋糕類包括蛋糕、油蛋糕、藝術蛋糕和風味蛋糕。它們是以雞蛋、糖、油脂、麵粉等為主要原料,配以水果、乳酪、巧克力、果仁等輔料,經一系列加工而製成的松軟點心。此類點心在西點中用途廣泛。

B、混酥類

混酥類是在用黃油、麵粉、白糖、雞蛋等主要原料(有的需加入適量添加劑)調製成面坯的基礎上,以擀制、成形、成熟、裝飾等工藝而製成的酥而無層的點心,如各式排、塔、派等。此類占心的面坯有甜味和鹹味之分,是西點中常用的基礎面坯。

C、清酥類清酥類是在用水調面坯、油麵坯互為表裡,經反復擀疊、冷凍形成新面坯的基礎上,經加工而成的層次清晰、松酥的點心。此類點心有甜咸之分,是西點中常見的一類點心。

D、麵包類

麵包類是以麵粉為主、以酵母等原料為輔的面坯,經發酵製成的產品,如漢堡包、甜包、吐司包、熱狗等。大型酒店有專門的麵包房生產餐廳需要的以咸甜口味為主的麵包,包括硬質麵包、軟質麵包、松質麵包、脆皮麵包等,這些麵包主要作為早餐主食和正餐副食。

E、泡夫類

泡夫製品是將黃油、水或牛奶煮沸後,燙制麵粉,攪入雞蛋等,先製作成麵糊,再通過成形、烤制或炸制而成的製品。

F、餅干類

餅干有甜咸兩類,重量一般在5~15g之間,食用時以一口一塊為宜,適用於酒會、茶點或餐後食用。

G、冷凍甜食類

冷凍甜食以糖、牛奶、奶油、雞蛋、水果、麵粉為原料,以攪拌冷凍或冷凍攪拌、蒸、烤或蒸烤結合制出食品。這類製品品種繁多,口味獨特,造型各異,它包括各種果凍、吐司、布丁、冷熱蘇夫力、巴菲、冰激凌、凍蛋糕等。冷凍甜品以甜為主,口味清香爽口,適用於午餐、晚餐的餐後甜食或非用餐時食用。

H、巧克力類

它是指直接使用巧克力或以巧克力為主要原料,配上奶油、果仁、酒類等調制出的產品,其口味以甜為主。巧克力類製品有巧克力裝飾品、加餡製品、模型製品,如酒心巧克力、動物模型巧克力等。巧克力製品主要用於禮品點心、節日西點、平時茶點和糕餅裝飾等。

⑦ 毛坯加工方法有哪些

⑧ 陶瓷坯料的化學組成

陶瓷原料包括高嶺土、、瓷石、瓷土、著色劑、青花料、石灰釉、石灰鹼釉等。
高嶺土陶瓷原料,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組成的,因首先發現於江西省景德鎮東北的高嶺村而得
陶瓷原料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礦物。由長石類岩石經過長期風化與地質作用而生成,它是多種微細礦物的混合體。主要化學組成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和結晶水,同時含有少量鹼金屬,鹼土金屬氧化物和著色氧化物等。
瓷石也是製作瓷器的原料。是一種由石英、絹雲母組成,並有若干長石,高嶺土等的岩石狀礦物。呈緻密塊狀,外觀為白色、灰白色、黃白色、和灰綠色,有的呈玻璃光澤,有的呈土狀光澤。拓展資料:
陶瓷,英語:china。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古人稱陶瓷為甌。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⑨ 金屬材料成形的原理及各種方法、主要工藝特點

金屬材料是指金屬或以金屬為主的具有金屬特性的材料的統稱。包括了純金屬、合金以及特種金屬材料等。常見金屬材料的成型加工方法有鑄造、鍛壓加工、切削加工、粉末冶金與焊接等。
鑄造是將液態金屬澆注到具有與所需零件相適應的鑄型型腔,待其冷卻凝固獲得所需毛坯、零件的生產方法。鑄造具有相當鮮明的優缺點,是現代機械製造業金屬材料成型的基礎工藝之一。鑄造的優點有:一是可以生產形狀復雜、特別是復雜內腔的毛坯,比如箱體;二是適用范圍廣,鑄件的大小不受限制;三是可以選用低廉的廢鋼等作為原料,費用較低;四是鑄件的形狀和尺寸與所需零件很接近,可節省大量金屬材料。鑄造的缺點如下:一是工藝過程相對較難控制,容易產生缺陷;二是相比鍛件,鑄件的性能相對較低;三是在部分鑄造工藝中,生產批量小,工人勞動強度較大。

鍛壓加工是鍛造加工和沖壓加工的合稱,是利用鍛壓機械的錘頭、砧塊、沖頭或通用模具對坯料施加壓力,使坯料產生塑性變形,獲得所需零件的金屬材料成形方法。鍛壓加工的工件尺寸精確、適用於批量生產。經過鍛壓的工件機械性能顯著提供,但是相應的製造成本較高,也只能加工塑性較高的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是指用機床等對坯料或工件上多餘的金屬材料進行切削,使工件獲得所需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的加工方法。切削加工是機械製造工藝中重要的加工方法。雖然工件製造精度在不斷提高,精鑄、精鍛、擠壓、粉末冶金等加工工藝的應用日益廣泛,但切削加工的適應范圍廣,能達到所需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在機械製造工藝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粉末冶金是製取金屬粉末和用金屬粉末或金屬粉末混合物作為原料,經過燒結成形,製作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以及其他製品的成形工藝。粉末冶金製品具有用傳統的熔鑄方法無法獲得的特殊的化學成分和機械物理性能。粉末冶金工藝可以直接製成多孔、半緻密或全緻密的材料製品,如含油軸承、齒輪等,大大降低了批量生產成本。相應的粉末冶金模具費用較高,不適合小批量生產。

焊接是一種用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對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進行接合的製造工藝,是機械製造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好的焊接加工技術決定了機械製造的根本。焊接有以下特點:一是連接性能好。二是焊接結構剛度大,整體性好。三是焊接工藝適應性廣。如果焊接不當,則可能會造成性能的下降,影響工件質量。
金屬材料加工方法眾多,沒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只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方法。

⑩ 常見的材料成形工藝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塑性成形工藝包括熱塑性成形工藝和冷塑性成形工藝。熱塑性成形工藝包括自由鍛、模鍛、錘鍛、熱擠壓、熱鐓鍛、精鍛、壓鑄、熱軋等等。冷塑性成形工藝包括沖壓、冷擠壓、冷鐓、冷拔、拉絲、冷軋等等,不同的工藝有不同的工藝參數,
可塑法、注漿法、壓製法
1.塑性料團成型法(簡稱可塑法)
加入水分或塑化劑,將坯料混和,捏練成為有塑性的料團,然後通過各種成型機械進行擠制、濕壓、按壓或軋膜等。
2.漿料成型法(簡稱注漿法)
含一定水分的漿料在石育模中繞注成型。用石蠟調成的瘠性漿科則須加熱加壓注槳。
3.粉料成型法(簡稱壓別法)
坯料粉粒合有少量水分或加入塑化劑,然後在較高的壓力下壓製成型。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胚料組成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權值初始值有哪些設置方法 瀏覽:493
有沒有什麼好的祛疤方法 瀏覽:136
奔小康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31
小龜王摩托車漏汽油解決方法 瀏覽:924
加工尺寸檢測器具使用方法 瀏覽:825
小米運動天氣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4
食品帽佩戴方法圖片 瀏覽:578
浦公英種植方法 瀏覽:275
枇杷膏食用方法 瀏覽:410
眼睛電燒傷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71
簡單調漂方法 瀏覽:70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7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6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4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7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80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6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6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5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