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移栽葡萄幼苗怎麼栽,用在坑裡撒點牛糞嗎
移栽葡萄苗最好撒點腐熟的糞肥。
個人家裡栽一兩株時 ,最好選擇背風向陽的沙壤土 地塊來進行栽植,挖坑,坑的上口徑為80㎝,底部口徑為40㎝。在栽種前 對葡萄苗進行修剪,而根系應盡量多保留。每個坑都需要施用30~40㎏的有機肥,豬牛雞鴨糞都可以,和0.5㎏的尿素,將肥料均勻的撒入坑底後回填上10㎝厚的土。每個坑內栽種1株葡萄苗,填土壓實後需要澆灌一次水,等水滲透之後應及時用土將坑填平。
生產栽培則採用籬架式栽培方式為主。該栽培方式畝栽220~260株為宜,即株距1.2~1.5米,行距2米。也可採用畝栽400株密植方式,達豐產期後再酌情間挖。
將全園土地全墾或耕翻整平,挖好四周排灌溝。然後依南北或頂風定行向(坡地依等高線為行向),按行距和株距挖定值坑或定值溝。挖定值坑標准為,
長、寬各1米,深0.60~0.8米;挖定植溝標准為,溝寬1米,溝深0.6~0.8米。挖土時,將表土、底土分開放在坑(溝)上兩邊。曬坑10~20 天,然後在每個定值坑內施腐熟豬牛糞的公斤或土雜肥100公斤,磷肥l公斤,挖條溝的畝施土雜肥2000公斤,麩肥750公斤,磷250公斤。回填表土,
再回填部分底土。回填後的定植坑(溝)面要高出原地面0.3米以上,待回填坑(溝)土下沉穩定後,再定值。
Ⅱ 葡萄苗怎麼種植
1、葡萄樹最適宜種植環境:陽光照射太少會酸,太多則過甜。春天發芽時,葡萄喜7-12℃氣溫,這時不能有霜和冰雹;葡萄枝生長的時候,溫度最好在20-25℃之間,不涼不熱,還要陽光燦爛;秋天,葡萄開始成熟,理想溫度20-25℃,涼爽宜人。
葡萄樹的成長年限依據種植技術,以及用肥和結果量等作為前提條件。其中也包括樹種、自然環境、保護等等措施。葡萄在栽種三年後開始長出葡萄,以後每年均有萌芽、開花、結果等過程。
2、葡萄樹種植管理技術:
(1)施肥
主要有基肥和追肥,作用是保障或補償葡萄成長所需營養,也可預防疾病和蟲害。所施肥料主要有磷、鉀、硼、尿素等等肥料,也可使用河泥等有機肥料。(推薦基肥使用阿諾肯美世沃控釋BB肥,每株0.3-1kg及海藻有機肥,每株0.5-2kg,後期追肥用美世水溶肥料。)
(2)除蟲
北方類似蟲害只發生一代(6~8月),南方才有可能發生兩代。 主要蟲害品種有綠色身體黃色觸角的天蛾幼蟲,俗稱豆蟲或豆丹;有紫、灰色或墨綠色條紋的葡萄天牛或稱灰天牛幼蟲。
(3)修剪
從十一月起,葡萄葉開始變黃掉落。冬天,寒冷地區的葡萄農必須將土蓋於樹根以防葡萄樹凍死。為了使葡萄樹的老化減慢並控制葡萄產量,每年冬季到次年三月這期間必須進行剪枝的工作,將已經木質化的葡萄蔓按照不同的整枝系統,去除多餘的芽,並將枝蔓修剪成所需的形狀。年中死亡的葡萄樹也須在冬天補種起來。
剪枝方法:
整枝最重要的工作是冬季的剪枝工作。由於葡萄樹在種植後至少要等到第三年才能採收,前幾年的修剪工作主要在剪出整枝系統的形狀,到了第三年後才開始葡萄生產的修剪。由於剪枝的工作復雜,只能人工操作。
每年剪枝前的葡萄樹有數百個以上的苞,可依據整枝系統和每一棵葡萄樹須保留的苞的數目進行修剪,以控制產量。因為如果不去除部份的苞,不僅產出來的葡萄品質不好,也會讓葡萄樹老化的速度加快。
葡萄種植的精髓在於平衡葡萄枝葉的生長與葡萄果實的成長,一方面要有足夠的樹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份,另一方面樹葉不可太過茂盛而消耗掉葡萄生長所需的養份。
葡萄樹的整枝和剪枝就是用以維持此平衡的重要方法。為了配合各種不同的葡萄品種和自然環境,整枝系統發展出許多種不同的樣式以符合需要。每一種整枝系統都有其特有的剪枝法、枝蔓綁敷法及相適應的各種種植技術。
(4)嫁接
葡萄採用嫁接技術主要作用有兩方面:
一方面夏季生長勢強,花芽分化很好,充實的細枝條也能抽生花穗。葉片挺立,葉色深綠,光合效率高,栽培管理容易,促成栽培效果更好。可用扦插或嫁接繁殖。另一方面可以培育生成新品種。
三、施肥
施肥盆栽葡萄施肥的原則是少施勤施。盆栽葡萄在育苗階段和定植初期,可暫不施肥,待幼苗長到5~6片葉後,每隔6―8天,施稀薄液肥1次。開花掛果後,養分需用量增大,可適當增多施肥次數。注意每次施液肥後,要立即澆水。
四、澆水
盆栽葡萄在發芽前後,每隔2―3天澆水1次,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澆水比較好;澆水時,水溫最好接近盆土溫度,夏天氣溫比較高,蒸發量比較大,早晚都要澆水一次,秋季氣溫逐漸降低後,澆水次數又逐漸變少,以盆土濕潤為宜;冬季落葉休眠期,要保持盆土有干有濕,澆水的時候可以灑一些水道葉子上。
五、病蟲害防治
如果有病害,可在葡萄休眠期噴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發芽後,每隔10-15天噴1次1: 0.5:200的波爾多液或500倍復方多菌靈溶液,一般病害即可防治。
如果發現葉片、枝條或果穗上有褐斑、白粉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剪除,防止蔓延,並用波爾多液噴施防治;盆栽葡萄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下,很少病害。
六、光照
葡萄樹對光是很敏感的,葡萄樹喜光,一定要放在光照很充足的地方才行;
七、架子
有人會在陽台上搭一些架子,以便於葡萄攀延,記住不要用鐵質或者傳熱性很快的架子,最好是用木質的。
Ⅲ 剛栽的葡萄苗該如何管理(施肥和用葯)
施肥方法是以固態無機肥料為主,根據葡萄生長發育的需要,定植第一年追施尿素3次(比土壤栽培少2次),每次50克/株,追施三元復合肥2次,每次100克/株。
全年每畝施用尿素9千克左右,三元復合肥12千克,分別是土壤栽培每畝追肥量的1/5和1/4,其中微量元素的補充採用葉面噴施的方法,全年結合噴葯2-3次左右。
由於基質栽培葡萄長勢旺盛,根系龐大,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定植第一年用葯3-4次左右,結果當年全年生長季少用葯5次。 葡萄無土栽培中採用的架式是棚架優於籬架,因為籬架架面矮小,葡萄生長勢旺,座果不如棚架。從試驗結果看,利用平棚架小X整形既易於早期豐產,又易於提高品質。
(3)葡萄苗種植前溝內糞肥的鋪墊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土壤對於葡萄的生長是非常關鍵的,不過葡萄的生長能力比較強,其土壤適應性也非常好。基本上在一般正常上的土壤都可以正常生長。
2、要注意土壤的PH值,葡萄不適宜種植在偏酸偏鹼的土壤上,土壤PH值在6-5左右,並且要求土壤排灌正常、種植前需要做好檢測工作,如果PH值不適要適當調整。保證葡萄移栽種植後健康生長,提高成活率。
3、我國大部分地區葡萄幼苗的定植時間通常都在春秋季,其實根據葡萄的生長習性及天氣等因素來說,秋季更有利於葡萄果苗的成活。因為秋季溫度還未完全下降,有利於根部的生長及修復。因為在移栽的時候難免會導致果苗根部受傷,如果春季定植,土溫還未回升,不利於果苗根部的修復與生長,果苗成活率會受到影響由此下降。
Ⅳ 一年生葡萄苗怎麼栽 葡萄苗的正確種植方法
園地選擇
選擇地勢高,最好是坡地向陽,肥沃深厚的沙壤土或疏鬆的土壤,PH6.3——7.3灌排水良好的地塊,由於葡萄種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操作較多,最好選擇在勞動力充裕的地方建園。
建立支架
支架可以是水泥柱,長2.5m左右,粗300px見方,順行埋柱,柱距6m左右,埋深60——1750px,採用單柱雙臂離架後棚架的模式,有利於早期結果,後期豐產。
定植
選擇根系完整、須根較多的1——2年生實生嫁接苗,可選株距1.5m,行距6m,密度要小,以提高通風透光性,減少發病因素,北方春季地溫達到7——10度時進行定植。南方冬季溫暖,可在晚秋或冬季定植。
肥水管理
科學施肥
堅持大肥適水、合理施氮、有機肥為主,重施基肥,巧施追肥,提高磷、甲比例的肥水管理原則,提倡秋季勾施基肥,挖深寬個1500px左右的溝,在750px以下每畝施作物秸稈,禽畜糞便,土雜肥5000kg,填土拌合,最後覆土回填滿溝,隨即澆透水,追肥要因樹齡、樹勢、結果多少而異,年追肥3——5次,為了更好地學習交流以及交換資料,建一個群,前面是314,中間是305後面跟著的是957。一般在萌芽前追施尿素或者二氨15——25kg/畝。坐果後每畝追施氮肥25kg,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鉀肥20——25kg,采後20天,追施三元復合肥15——20kg/畝。每次追肥結合澆水,8月中下旬開始每隔兩周結合噴葯施肥0.4——0.5%尿素,磷酸二氫鉀或鈣、硼等微量元素,以促進果實和枝條成熟。
合理灌溉
視土壤的含水量決定,灌水不能過勤,以不受漢為宜,全年澆足催芽水、催花水、催果水和封凍水就能確保豐產豐收,每次施肥後澆1次水,不要澆水過多,以免園內濕度過大,增加發病幾率,澆水時採用小水漫灌,切記大水沖灌,水量足時可多開幾條溝,減緩流水速度,慎防在幼苗期,大水沖泥而糊葉片,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光合作用,一旦沖泥應及時用清水噴灑沖洗。
Ⅳ 第一年定植的葡萄苗怎樣施肥
施追肥的原則要掌握「先稀後濃」、「先少後多」「少吃多餐」的原則。在肥料種類上,6月底前以氮肥為主(尿素、人糞肥等),7-8月份以復合肥(氮磷鉀)三要素復合肥,最好是進口硫酸鉀復合肥加人糞尿為主。9-10 月份在施基肥時加入適量尿素和過磷酸鈣。施追肥的方法是在葡萄苗根際邊開半圓型淺溝,追肥後緊接復土。追肥時間一般自4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0-15天施用一次,全年8-10 次。天好時可把尿素和水溶在一起澆灌。每株小苗只能施15-20克尿素,每畝地在4公斤左右。以後隨苗勢的強壯,長大,可逐漸增多,
秋施基肥(1時間:國慶節前後。
(2) 肥料種類:豬糞、牛糞、雞糞等有機肥料,最好發酵過。每畝數量:3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如果是酸性土就用鈣鎂磷肥)100-150公斤。
(3) 方法:離開葡萄主蔓50公分,挖條狀溝。溝深50公分寬60公分。做到土肥拌合均勻,磷肥施在地表20 公分范圍內。
Ⅵ 庭院葡萄苗的該如何種植
有兩種方式,扦插和嫁接。扦插:每年的春夏兩季是扦插的季節,春季在未萌芽時將葡萄枝剪成20公分長的段,至少帶有三個芽扦插在濕潤的沙土中,入土深度5公分,必須有一個節入土,以為生根是從節上發生的美妙!夏季剪取嫩梢扦插與沙土中,並用遮陽網遮陰,這兩者也可以買點促生根劑促進生根。嫁接一般用於改良品種,比如不喜歡當前的葡萄品種,可以徹底截斷其上部生長點,留下一個樹干將理想的品種枝梢接上去。另外如果不是大規模育苗,可以將長一點的葡萄枝不要剪斷,將其一個或幾個節壓在土中,待其長根後,再從母樹上剪斷這樣就是一株新的葡萄樹了,也避免枯萎的現象,成功率100%。
Ⅶ 葡萄苗的種植方法和技術是什麼
葡萄苗種植應選在春秋季節,此時氣候溫和,適合葡萄苗種植成活。春季正是生長萌動的時期,而秋季的種植時間長,都能提高葡萄的種植成活率。
葡萄苗的好壞能影響到種植成活率,先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當地氣候選擇好品種,應選擇長勢好、根系健壯、沒有病蟲害的飽滿壯苗。
葡萄苗提前要處理一下,保留3個以上的飽滿芽點,將側枝剪短,保留15厘米左右。將修剪好的葡萄苗浸泡到清水中,促使苗木充分吸收水分,做好消毒殺菌措施。
種植管理:
在向陽、背風、土質疏鬆肥沃的位置栽種。提前整地,將土壤表面的石塊、雜草清除掉。根據葡萄苗的直徑大小來挖坑,在坑底施入腐熟的肥料,然後再覆蓋上一層土。
將葡萄苗垂直栽種到坑穴中,促使根系伸展。苗木放好後先填一半土,再將苗木稍微向上提一提,使苗木根系與土壤緊密貼合,再填充上另一半的土壤踏實。
栽種後澆次透水,促使定根生長。在葡萄苗地表苗上覆蓋黑色地膜,減少雜草生長,保持溫度和濕度,提高生長速度。
Ⅷ 第一年種葡萄挖溝用糞行嗎
施肥時期應密切結合葡萄的生長發育階段。萌芽後,隨著新梢生長,葉面積逐漸增大,對氮肥的需求迅速增加;隨後,漿果生長和發育對氮肥的需求量加大,植株對氮肥的吸收量明顯增多;在開花、座果後,磷的需求量穩步增加;在漿果生長過程中鉀的吸收量逐漸增加,以滿足漿果的生長發育需要。
1、基肥。秋末施用基肥比不可少,主要用有機肥料和部分化肥(N、P、K肥等)。施基肥的深度應達根系主要分布層。有機肥在土壤里逐漸分解,可供來年植株生長發育需要。在秋季,葡萄根系進入第二次生長峰,此時施肥,斷根的再生力和吸收作用均強。如果施用的有機肥料含有秸稈類的堆肥,則可適當摻入含氮多的人糞尿,以調節碳、氮比值,有利於堆肥腐熟。秋施基肥和土壤深翻相結合,一舉兩得。
由於有機肥是逐漸分解的,肥效較長,施基肥不應在同一位置上年年重復進行,應在不同位置輪換施肥。
2、萌芽前追肥。此期以速效性氮肥為主,如尿素、碳酸氫銨等。進入傷流期,葡萄根系吸收作用增強,萌芽前追肥效果明顯,可以提高萌芽率,增大花序,使新梢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如秋施基肥足量,可以不在此期追肥。
3、開花前追肥。以速效性的氮、磷肥為主,可適量配合鉀肥。這次追肥對於葡萄的開花、授粉、受精和座果以及當年花芽分化都有良好影響。因易落花落果,對巨峰葡萄花前一般不宜追施氮肥,應在開花後追肥用。
4、幼果期追肥。以N、P、K為主。其主要作用是,促進漿果迅速增大,減少小果率,促進花芽分化。同時,正值根系開始旺盛生長,新梢增長又快,葡萄植株要求大量養分供應。如果植株負載量不足,新梢旺長,則應控制速效性氮肥的施用。
5、漿果成熟期追肥。鉀、磷肥(除速效性磷鉀肥外,還可用草木灰等農家肥)為主,在漿果開始上色時,施入大量的含鉀、磷為主的草木灰或腐熟的雞糞等。此期一般不要施用氮肥,但在果穗太多或者在貧瘠沙礫土上的葡萄園,雨季後的漿果成熟期,應適當施用氮肥。否則,氮肥不足。
6、采後肥。采後肥主要是是磷、鉀肥,配合適量氮肥,目的促進花芽發育枝條成熟。采後肥可結合秋施基肥一起施用。
四、葉面施肥
首先明確一點,葉面施肥僅僅是土壤施肥的補充。它是葡萄缺肥時的一種應急措施,特別是補充鐵、鋅、硼等微量元素肥料。不能用葉面施肥代替土壤施肥。
1、葡萄植株所需要的營養元素有哪些?
葡萄在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要求是多種多樣的,其中需要量較大的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10大元素,一般稱多量元素或「大量元素」。硼、鋅、錳、銅、鈷對葡萄植株的生長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稱為微量元素。
2、氮素對葡萄生長結實有何影晌?
氮是組成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所必需的元素,而氨基酸又是構成植物體中核酸、葉綠素、生物鹼、維生素等物質的基礎。由於氮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能促使枝、葉正常生長和擴大樹體,故稱枝葉肥。對葡萄植株來說,氮肥能促使枝、葉繁茂,光合效能增強,並能加速枝、葉的生長和促使果實膨大。對花芽分化、產量和品質的提高均起到重要作用。由於氮素易分解,在土壤(特別是沙土)中易流失,因此必須分期追施。
氮肥過多,會引起枝葉徒長,落花落果嚴重,甚至當年枝蔓不能充分成熟,漿果著色不良,品質下降,香味變淡。另外,由於枝蔓成熟不良,花芽分化不好,並易遭受病蟲害的為害和大大降低越冬性能。氮過多時,還能使葡萄酒中的蛋白質增多,不易澄清且容易敗壞,風味也不佳。氮素不足時,葡萄植株瘦弱,葉片小而薄,呈黃綠色,花序少而小,節間短,落花落果嚴重,果穗、果粒小,品質差,香味淡。氮素嚴重不足時新梢下部的葉片黃化,甚至早期落葉。因此,萌芽及新梢生長期,芽眼的萌發和花芽分化需要大量營養物質,特別需要氮肥。開花前,新根活動旺盛,開花後果粒膨大期,對氮的需要量最多,因此,應適時適量供給氮素肥料。採收後及時追施氮肥對增強後期葉片光合作用、樹體養分的積累和花芽分化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3、磷對葡萄的生長結實有何作用?
磷是細胞核和原生質的重要成分之一,積極參與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轉化等過程。磷肥充足能促進細胞分裂,促成花芽分化及組織成熟,並能增進根系的發育和可溶性糖類的貯藏。磷能促進漿果成熟、提高含糖量、色素和芳香物質,並使含酸量減少,對釀造品種可提高葡萄酒的風味,還可增強抗寒抗旱能力。
葡萄缺磷時,在植株某些形態方面表現與缺氮相同。如新梢生長細弱,葉小漿果小等。此外葉色初為暗綠色,逐漸失去光澤,最後變為暗紫色,葉尖及葉緣發生葉燒,葉片變厚變脆。果實發育不良,含糖量低,著色差,種子發育不良。磷過多時,會影響氮和鐵的吸收而使葉黃化或白化,反而有不良影響。
葡萄萌芽展葉後,隨著枝葉生長,開花和果實膨大,對磷的吸收量增多,應及時適量供給磷肥。其後貯藏於莖葉中的磷向成熟的果實移動,收獲後莖、根部的磷含量增多。磷素易被土壤吸收不易流動,施用磷肥時最好結合秋季施有機肥時深施,追肥時也應比氮肥稍深。追肥和根外追肥多在漿果生長期及漿果成熟期施用,以促進果實著色和成熟,提高漿果品質。根外追肥一般噴2%的過磷酸鈣液,效果良好。
4、鉀對葡萄的生長結實有何作用?
鉀並不參與植物體內重要有機體的組成,但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運轉、轉化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鉀以離子狀態存在於生命活動最活躍的幼嫩部分。適當施用鉀肥對促使根的生長,增進植株的抗寒抗旱能力,提高漿果的含糖量、風味、色澤以及對果實的成熟和枝條的充實都有積極的作用。葡萄是喜鉀肥植物,有鉀素作物之稱。它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需要大量的鉀,尤其在果實成熟期間需要量更大。
植株缺鉀時,因葉內的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製造,使過量的硝態氮積累而引起葉燒,葉緣呈黃褐色,並逐漸向中間焦枯,通常在新梢基部的老葉先發生。其次表現新梢纖細,節間長,葉片薄,有些葉片上呈現蟲咬狀小孔。缺鉀時,還能使果梗變褐,果粒萎縮,糖度降低,著色不良,根系發育受抑制,器官組織不充實,抗寒、抗旱力均弱。鉀肥過多時,抑制氮素的吸收,引起鎂的缺乏症。
從葡萄展葉開始,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鉀肥。從果實膨大期至著色期,莖葉中的鉀向果實移動,故果實膨大前吸收的鉀,其效用可維持至漿果成熟。據試驗,玫瑰香葡萄,全年根外噴二次2%的草木灰水,可提高含糖量0.5~2度,增產10%左右。一般在漿果生長期和漿果成熟期進行根外追肥效果明顯。
5、葡萄果實為什麼會產生大小粒?
葡萄果實產生大小粒現象,除開花授粉時因環境條件影響,使授粉不良而造成大小粒外,主要原因是因植株缺硼所致。葡萄缺硼時,往往幼葉出現油浸狀的黃白色斑點,葉脈木栓化變褐,老葉發黃,向後彎曲,花序發育瘦小,豆粒現象嚴重,種子發育不良,果實變形。另外,新梢生長緩慢,節間短,有時輸導組織破壞,生長點枯死,發生許多副梢,葉面上有許多褐色斑點。
硼主要存在於植物體幼嫩部分的細胞壁之中。對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對組織的分化,細胞壁的建造有密切關系。能促進花粉粒的萌發和受精作用,提高座果率,減少無籽小果,提高產量,有利芳香物質的形成,提高糖度,改善漿果品質。硼能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轉,增加葉綠素的含量,加速形成層的細胞分裂,使韌皮部和木質部發達,導管數目增多。並有利於根的生長和愈傷組織的形成。
一般葡萄噴硼多在花前進行。對提高座果率有顯著效果,據試驗,玫瑰香全年噴2次0.3%的硼砂,可增產l0%~15%。含糖量提高10%左右。鹼性土壤易發生缺硼症,故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時要避免過量。
6、鈣對葡萄的生長結實有何作用?
鈣是葡萄需要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主要以果膠鈣的形態存在子細胞壁中,可使多糖類沉積,保持細胞壁的強固性,增強抗病蟲的能力。鈣可促使土壤中硝態氮的轉化和吸收,使土壤中不溶性磷、鉀變為可溶性養分。鈣能中和植株體內的有機酸,調節酸鹼反應,使之免受毒害。鈣對葉綠素的形成和促進根系的發育與吸收有重要作用。鈣對糖的形成,對固定二氧化碳以及生成芳香物質都起著直接和間接的作用,因此,在鈣質充足的情況下,可提高漿果的香味和葡萄酒的風味,特別對白葡萄酒和香檳酒更為明顯。
鈣大部分存在於葉中,由於鈣在植物體內移動少,老葉比幼葉含量多,須根中的氧化鈣含量也多,葡萄植株從生長初期至果實成熟期陸續吸收鈣肥。要注意田間適量施石灰,補充土壤中鈣的含量。
缺鈣時,根的先端變為褐色,枝、葉徒長質地變軟,影響果實糖分的積累,果粉少,香味淡,新梢成熟不良。鈣過多時,使可溶性鐵變為不溶性鐵,易引起葡萄缺鐵症。特別是美洲種葡萄對鈣敏感,鈣多時,易引起退綠症。我國南方雨水多,表土石灰質易被淋洗掉,又因大多為酸性土壤往往缺鈣,需注意適時適量施石灰,以中和其酸度並增加土壤中的鈣質,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吸收,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7、葡萄缺鐵、銅時會有什麼症狀出現?
鐵與葉綠素的生成有關,同時又是某些呼吸酶的組成成分。葡萄對缺鐵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鐵時,葉片出現黃化,新梢上的幼嫩葉片最先表現症狀,幼嫩葉的葉肉呈淡綠色或黃色,僅沿葉脈的兩側殘留一些綠色,這主要是葉綠體顏色和結構的改變而引起的。嚴重時,幼葉由上而下逐漸乾枯脫落。在這種情況下,呼吸及蒸騰強度降低,同化作用受到阻礙或停止。由於營養不良,新梢木質化程度差,抗寒力弱,漿果發育不良,果穗、粒小呈淺綠色。當鐵含量充足時,葡萄漿果著色深,葉片綠,酒色濃而風味佳。鐵過量時,酒易發生渾濁。
土壤中的Fe2O3溶於微酸,易被葡萄所吸收。土壤呈鹼性時,Fe2O3不易被吸收,而從土壤溶液中沉澱下來,故鹼性土中易發生缺鐵症。鐵具有使可溶性磷酸變為不溶性,故含鐵多的土壤易引起磷的缺乏。葉片上發現退綠症時,應立刻噴布0.3~0.5%的硫酸亞鐵。在早春或秋季休眠期用5%的硫酸亞鐵溶液噴灑枝蔓,若在硫酸亞鐵溶液中加上0.15%的檸檬酸可防亞鐵轉化成三價鐵而不易被吸收。預防的辦法是在土壤中增施磷鉀肥料,對窪地、粘重地注意排水。
銅能加強葉綠素的形成,促進光合作用,影響碳水化台物的代謝,並能提高植株的抗寒和抗旱性。據觀察,常噴波爾多液的葡萄園,葉片厚,葉色濃綠,落葉期明顯推遲,枝條充實、芽眼飽滿,當銅過量時,會產生節間縮短。一般鹽鹼土易缺銅、鐵。
8、葡萄缺鎂、鋅時會有什麼症狀出現?
鎂是葉綠素和植物體內某些酶的重要組成成分,與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直接關系。它能促進植株對磷的吸收和運輸,對花青素和果膠物質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葡萄缺鎂時,葉綠素不能形成,植株停止生長,葉脈保持綠色,葉肉保持淡綠色或黃白色,以後變成褐色或紅褐色,易引起早期落葉。座果率低,影響產量。由於老葉內的鎂向幼嫩組織移動,供其生長,因此退綠症狀只限於新梢下部數葉,頂端葉和副梢則不呈現症狀,這與缺鐵相反。缺鎂的土壤呈酸性反應,故又稱「強酸性土壤症」。土壤中鎂的含量較豐富,但可利用的很少。特別是雨量多的地區,大量鎂被雨水淋洗於底層土中,故缺鎂症發生多,乾燥地區發生少。葡萄對缺鎂很敏感,品種問差異也很大,尤其在歐美雜交種上發生較多,如白香蕉、鑽石、黑虎香等。
鎂與鈣有一定的拮抗作用,能消除鈣過剩的毒害。鉀與鎂也有拮抗作用,過多施用鉀肥,會導致缺鎂,從外觀上是缺鎂,而實際上是鉀過剩所致。
鋅在碳水化合物合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能促進氮、磷、鈣轉化為可移動和易為植物所吸收的物質。鋅對葉綠素和生長素的形成都有一定影響。同時還可增強對某些真菌病害的抵抗能力。
葡萄缺鋅時,新梢節間變短,葉片小而萎黃;果實小而畸形,果穗鬆散,並形成大量無籽小果。根外噴硫酸鋅可使葡萄形成層細胞分裂旺盛,木質部和韌皮部發達,新梢生長迅速,提高光合效能,因而可提高產量,改善葡萄品質,一般在初花期和漿果形成期對時面噴布0.03%的硫酸鋅,效果非常顯著,此次根外追肥可與波爾多液混用。
9、施基肥有哪些好處?怎樣施基肥?
基肥多在葡萄採收後、土壤封凍前施入,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進行。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常用的有圈肥、廄肥、堆肥、土雜肥等。有機肥的特點是含有效營養成分量較少,但成分全,施用量大,肥效期長,並有改良土壤的作用,施肥量約佔全年60%左右,以秋季施效果好。因秋季正值葡萄根系第二次生長高峰,傷根容易癒合,並發出新根及早恢復吸收養分的能力,從而增加樹體內細胞液濃度,提高抗寒、抗旱能力,對第二年春季根系活動,花芽繼續分化和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如果早春傷流後再施基肥,由於根系受傷,影響當年養分與水分的供應,造成發芽不整齊,花序小和新梢生長弱,影響樹體恢復和發育,應盡量避免,如晚春施應淺施或撒施。
施肥前應先挖好施肥溝。一般溝寬40~50厘米,深40~60厘米,離植株50~80厘米(具體根據土壤條件和葡萄植株大小而靈活掌握)。溝挖好後,將基肥(堆肥、廄肥、河泥)中摻入部分速效性化肥如尿素、硫酸銨,可使根系迅速吸收利用,增強越冬能力。有時還在有機肥中混拌過磷酸鈣、骨粉等,施肥後應立即澆水。實踐證明:施基肥以每隔2~3年,採用隔行輪換的辦法進行,集中施用有機肥,每畝施5000kg左右。這樣不僅工作方便,節約勞力,同時對根系更新,擴大吸收畝積,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10、葡萄園怎樣施用追肥?
追肥多用速效肥,分根部追肥和根外追肥兩種。根據葡萄生長發育各個階段的特點和需要,進行分期施用。
(1)根部追肥:施用時,一般離植株30~50厘米以外開深為15~20厘米的淺溝或穴,施後立即覆土。常用的氮肥有尿素、硫酸銨、人糞尿等;磷、鉀肥,如豆餅、雞糞、草木灰等。氮肥應淺施,磷、鉀肥應深施。為使肥料早發揮作用,追肥後,應立即澆水。如果追施人糞尿時,可在植株周圍挖深20~30厘米,寬10厘米的溝,將液肥倒入穴內,待滲完後再蓋土。根部追肥可提高葡萄的產量和品質,但不同種類的肥料其作用也不相同。試驗證明:連年追施豆餅、雞糞的效果最顯著,而單純施化肥則增產不顯著,品質也不理想。
(2)根外追肥(葉面噴肥):是將肥料溶於水中,製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然後噴布在葉片、嫩梢上,而後進入植株內部,是一種經濟、省工、受肥面廣、肥效迅速和作業方便的施肥方法。噴後對葉片增厚,新梢生長健壯,增強抗性,提高產量和品質等均有良好的效果。但根外追肥,其肥量有限,只可作為補充措施。適於根外追肥的肥料有化肥(如尿素,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復合肥料等)和某些微量元素(如硼砂、硫酸鉀、硫酸鋅,硫酸亞鐵等)以及農家肥料(如草木灰等)。這些肥料經稀釋後再行噴布。
追肥時期與追肥量要根據土壤、生長期和產量情況而定。第一次追肥在早春芽開始膨大期進行,這次追肥對葡萄前期生長特別是花芽的分化有重要作用。肥料以尿素、硫酸銨、人糞尿等速效氮肥為主,以進行根部追肥為宜。施用量約佔全年施肥量的10%~15%。第二次在開花前兩周根外噴肥,這次以噴硼為主,也可加磷、鉀、鎂、錳,促使授粉,提高座果率。第三次追肥,在謝花後,幼果膨大期追施,以氮肥為主,結合施磷、鉀肥。這次追肥不但能促進幼果膨大,而且對新梢及副梢的花芽分化都極為重要,是一次關鍵肥。這次施肥量約佔全年肥量的20%左右。第四次追肥在葡萄上漿期,以磷、鉀為主,並施少量速效氮肥,主要施草木灰、過磷酸鈣或炕洞土等,根施、葉施均可。對提高漿果糖分,改善果實品質和促進新梢成熟都有重要的作用。施肥必須結合灌水,才能更好地發揮肥的效力。
11、葡萄施各種肥料以施多少為好?
葡萄是多年生植物,一年中有許多變化,每年的需肥量因品種、樹齡、產量、土壤、肥料質量的不同而異。因此很難確定一個統一的施肥量標准,我國生產上常用的施肥量,不按肥料純含量計算,而是按實際施用的肥料種類和數量來計算。一般幼樹和旺樹生長前期少施肥,後期多施磷鉀肥,成年樹、豐產樹多施,發芽前後至花期以氮、磷肥為主,後期以磷、鉀為主。具體參考前面論述,根據當地經驗掌握。較貧瘠的土地一般根部追肥每畝施用量為:硫酸銨50~100kg、過磷酸鈣20~30kg、硫酸鉀20~30kg、草木灰100~200kg、人尿2500~4000kg。
葉面噴肥其濃度為:尿素0.1%~0.3%、硫酸銨0.3%、過磷酸鈣l.0%~3.0%、草木灰1.0%~3.0%、硼砂或硼酸0.2%~0.3%、硫酸鋅0.2%~0.3%(加同濃度的石灰)。硫酸鉀0.01%,硫酸鎂0.03%~0.05%、硫酸亞鐵0.1%~0.3%(加同濃度的石灰或0.15%檸檬酸)。硫酸錳0.02%~0.3%。
根外追肥宜在陰天或傍晚進行,乾燥、大風時,蒸發快,會因此增高濃度發生葯害。雨天、霧天肥液易流失,也不宜噴布。
12、有機肥料有些哪種類?各有何特點?
有機肥料又稱農家肥料,常見的有堆肥、圈肥、廄肥、綠肥,餅肥、河泥、家禽糞、人糞尿、土雜肥等。多數有機肥料需要微生物分解後,才能為植株的根系所吸收,故又稱為「遲效性肥料」,可作基肥施用。有機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通氣狀況。
(1)堆肥:以農作物秸桿、雜草、葡萄莖葉、樹葉、禽畜糞便等為材料,層層堆積,經過微生物的分解腐熟而成。在微生物繁殖過程中,要保持適宜溫度、水分、通氣、酸鹼度等,以利微生物的繁殖活動。
(2)圈肥、廄肥:包括豬、牛、羊、雞、鴨等各種牲畜、禽獸糞,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養分。經過發酵腐熟後作基肥施用。
(3)人糞尿:腐熟的人糞尿,屬於速效氮素肥料,含氮多,含磷、鉀和有機質少,可與速效性磷、鉀肥配合施用。入糞尿中的氨易揮發損失,一般應封閉保存,如果加入2%~3%的過磷酸鈣,不僅可固氮,還能補充人糞尿中的磷肥。人糞尿可溝施或穴施,施後立即澆水並覆土以防揮發。注意,未經腐熟的人糞尿易燒根,不要直接施用。
(4)泥肥:溝,池、沼、河、塘及城鎮下水道的淤泥,都屬於泥肥。含有機質較多,是遲效性肥料,可用作葡萄園的基肥。
(5)綠肥:葡萄行間間作綠肥植物,可就地造肥,就地使用。不需堆制、漚制,不需田間運輸,可節約勞力。葡萄行間的綠肥作物以矮桿,分櫱多、根系發達,莖葉繁茂的豆科作物作綠肥為宜,避免對葡萄遮光。如種綠豆、蠶豆、大豆、田菁,苕子等。
(6)城市垃圾:是由瓜果皮殼雞魚的下腳料及菜葉、樹葉、蛋殼、爐灰等組成。主要來自家庭、菜市場及清理道路的垃圾,是復合的有機肥料。其中所含氮、磷、鉀三要素與堆肥,廄肥相似。施用後,可改良粘土物理結構和疏鬆土壤。
13、什麼叫無機肥料?常見的有哪些種類?各有何特點?
無機肥為礦質肥料,也叫化學肥料,簡稱化肥。它具有成分單純,含有效成分高,易溶於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點,故稱「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氫銨:又叫重碳酸銨,含氮17%左右,在高溫或潮濕的情況下,極易分解產生氨氣揮發。呈弱酸性反應,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種。肥效比硫酸銨慢些,但肥效較長。尿素呈中性反應,適合於各種土壤。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時,其濃度以0.1%~0.3%為宜。
(3)硫酸銨: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銨的肥效相當於60~100kg人糞尿,易溶於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呈弱酸性反應,多用作追肥。
(4)鈣鎂磷肥:含磷14%~18%,微鹼性,肥效較慢,後效長。若與作物秸桿、垃圾、廄肥等製作堆肥,在發酵腐熟過程中能產生有機酸而增加肥效,宜作基肥用。適於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並能補充土壤中的鈣和鎂微量元素的不足。
(5)硫酸鉀:含鉀48%~52%。主要用作基肥,也可作追肥用,宜挖溝深施,靠近發根層收效快。用作根外追肥時,使用濃度應不超過0.1%。呈中性反應,不易吸濕結塊,一般土壤均可施用。葡萄是喜鉀肥的果樹,施用硫酸鉀效果很好。
(6)草木灰:是植物體燃燒後的殘渣,草木灰含鉀素約5%~10%,含磷1%~4%,含氮0.14%,含鈣也多達30%左右。草木灰中的鉀,絕大多數是水溶性的,屬速效肥。可作追肥也可做基肥。草木灰不宜與硫酸銨、人糞尿等混用,避免損失氮素。貯存時要防止潮濕,以免養分流失。
(7)石灰:呈鹼性,是我國南方酸性土壤中常用的肥料,施後不僅增加土壤中的鈣肥,改善土壤結構,還能中和土壤酸性。漚制堆肥時,拌入少量石灰,可加速腐熟。
水份管理
在眾多果樹中,葡萄比蘋果、梨、桃等果樹抗旱能力強。不少旱地葡萄園都能獲得很高產量。雖然抗旱強,但適時灌溉則可以保證高產。土壤含水量為60%~70%時,根系和新梢生長最好。持水量超過80%,則土壤通氣不良,地溫不易上升,對根系的吸收和生長不利。當土壤水分持水量降到35%以下時,則新梢停止生長。新梢旺長期適度乾旱還有助於控制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形成和葡萄品質提高。葡萄園的灌溉要考慮到葡萄生長發育階段的生理特性。
水分管理的幾個關鍵時期
1、葡萄萌芽前是第一個關鍵時期。這時葡萄發芽,新梢將迅速生長,花序發育,根系也處在旺盛活動階段,是葡萄需水的臨界期之一。北方春季乾旱,葡萄長期處於潮濕土壤覆蓋下,出土後,不立即澆水,易受干風影響,造成萌芽不好,甚至枝條抽干。
2、開花前10天,也是一個關鍵澆水期。在此時期新梢和花序迅速生長,根系也開始大量發生新根,同化作用旺盛,蒸騰量逐漸增大,需水多。
3、開花期。一般則控制水分,因澆水會降低地溫,同時土壤濕度過大,新梢生長過旺,對葡萄受精座果不利。在透水性強的沙土地區,如天氣乾旱,在花期適當澆水有時能提高座果率。
4、落花後約10天,是第三個關鍵時期。在此期內,新梢迅速加粗生長,基部開始木質化,葉片迅速增大,新的花序原始體迅速形成,根系大量發生新側根,根系在土壤中吸水達到最旺盛的程度,同時漿果第一個生長高峰來臨,是關鍵的需肥需水時期。
5、漿果開始著色。是漿果第二個生長高峰時期,此時漿果生長極快,漿果內開始積累糖分。新梢加粗生長和開始木質化,花序迅速發育,這個時期供給適宜肥水,不但可以提高當年的產量與品質,還對下一年的產量起良好效果。
6、漿果成熟期。一般情況下在灌溉或水分保持較好的地區,土壤水分是夠用的。如若降雨量不足,土壤保水性差,或施肥大的情況下則需灌水。漿果成熟期土壤水分適當,果粒發育好,產量高,含糖量也高。如水分大,漿果也能成熟好,但含糖量降低,香味減少,易裂果,不耐貯運。
7、葡萄埋土防寒時。若土壤乾旱則不便埋土,需在埋土前少量澆水。北方冬春乾旱的地區,冬季有澆封凍水的習慣。
關於葡萄植株水分虧盈指標,有經驗的果農常以嫩梢生長狀況作為灌水的標准,認為嫩梢尖硬而彎曲為正常生長現象;若嫩梢直立而柔軟則為缺水表現,應立即灌水。
土壤管理
俗話說「人勤地不懶」。加強土壤管理,經常中耕鋤草、適時深耕,配合其它管理,一定能獲得好的收成。
1、深耕:一般的葡萄園不單獨進行土壤耕作,通常結合秋施基肥進行深耕。深度以葡萄的根系主要分布層為標准,根據具體土壤類型和土層厚度而定。
在乾旱地區,可以採用深鬆土的方法代替深翻。深耕(深翻或深鬆土)的效果可保持3~4年。因此無需在同一地點每年進行。
2、中耕除草:中耕鬆土利於調節土溫、保墒,可防止土壤板結和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中耕的深度一般較淺(約5~10cm),但因具體情況的不同而有差別。如北方冬季寒旱,靠近地表的須根大多死亡,故早春中耕可以適當加深。夏季的根群,因土壤水分狀況較好,靠近地表的須根量猛增,所以中耕宜淺。在旱地葡萄園,則應於雨季初期,圍繞植株基部1.5m范圍內實行深達45厘米以上的翻地扣根,並造成水碗蓄積雨水。為了保墒,旱地葡萄園在每次降雨後,全園鋤地。對鹽鹼地葡萄園來說,為防止鹽鹼上升,其中耕次數應多於一般葡萄園。
3、間作和覆蓋:為了充分利用耕地盡早增加收益,幼年葡萄園可實行間作。選擇間作物應對葡萄植株影響輕微或無害,通常以矮稈作物較適宜,如花生、豆類、中草葯、以及葡萄苗等。在不埋土防寒地區,成年葡萄園的棚架下可長期間作如天麻、蘑菇等耐蔭經濟作物。間作物必須與葡萄植株保持適當距離,通常不少於50cm。為提高葡萄園土壤肥力,可在行間種植綠肥。
在生長季里,利用作物秸稈如稻草、麥秸,豆秸或綠肥秸稈等覆蓋於行間,可以防止雜草生長,增大土壤濕度,抑制土溫升高,降低夏季高溫對根的抑製作用,促進根系的發生,防止土壤淋失,減少土壤蒸發。而在鹽鹼地上可以抑制鹽分上升。同時,覆草腐爛分解後,就是最好的有機肥。覆蓋也有不足之處,覆草促使須根浮近淺土層,易受旱害和凍害,也不利於消滅越冬病蟲。
Ⅸ 葡萄樹是怎樣種植的呢
種植葡萄樹要選擇合適的園地來搭架子,選擇向陽且地勢略高的地段,土質疏鬆且透氣性要好,根據種植面積來安放水泥柱作為葡萄架。定植的時候掌握好行距和株距加強通風。注意水肥的管理,澆水的頻率不要太多,以免增加園內的病害,合理的施肥提高磷鉀肥的比例。接下來一起從建園定植,水肥管理以及其他事項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搭架要在葡萄進入生長期前完成,架子要牢固,能承受大風。沿著行間,每隔相等的距離就立一個支柱,支柱高度在1.5米,架面要和地面垂直。當新梢長到50厘米左右時就可以開始引蔓上架,枝梢上架後,每半個月澆一次水。
4.整形修剪春季新芽萌發時,要將長勢不好、萌發晚的芽抹除,讓養分可以集中輸送到健康的芽眼上。生長旺季要剪掉過密、徒長、長勢弱的枝條,防止養分浪費,使葡萄健康生長。花期剪去其中長勢較差的花序,防止比較弱小的花序與其他的花序爭奪養分。
5.其他事項苗木在栽種好以後可以使用地膜覆蓋,深色的地膜能夠吸收光照提高地溫,加快苗木的生長。在種植前葡萄苗木最好經過消毒處理。
Ⅹ 家裡怎麼種葡萄,葡萄種植方法
葡萄種植可採用扦插,時間以當地的土溫(15-20厘米處)穩定在10℃以上時開始,華北地區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華北北部4月中旬才可進行露地扦插育苗。
葡萄扦插後到產生新根前這一階段一定要防止土壤乾旱,10天左右澆1次水,黏重土壤澆水次數要少,如果澆水過多,土壤過濕,地溫降低,土壤通氣不良也影響插條生根。
為了使枝條充分成熟,7月下旬至8月應停止或減少灌水施肥,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進行主梢、副梢摘心,以保證苗木生長健壯,促進加粗生長。苗木生長期間,要及時中耕鋤草,改良土壤通氣條件,促進根系生長。
基肥是葡萄園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環,基肥在秋天施入,從葡萄採收後到土壤封凍前均可進行。但生產實踐表明,秋施基肥愈早愈好。
基肥通常用腐熟的有機肥(廄肥、堆肥等)在葡萄採收後立即施入,並加入一些速效性化肥,如硝酸銨、尿素和過磷酸鈣、硫酸鉀等。
基肥對恢復樹勢、促進根系吸收和花芽分化有良好的作用。施基肥的方法有全園撤施和溝施兩種,棚架葡萄多採用撤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