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創造宣言批駁觀點用哪些論證方法

創造宣言批駁觀點用哪些論證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1 07:43:09

❶ 陶行知的《創造宣言》批駁了哪些論點

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創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師的成功就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❷ 創造宣言13段論證方法

摘要 親

❸ 創造宣言論證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

「合於交響曲之節奏」,是說集體創造活人之塑像應遵循相互合作與協調原理。「走兩步退一步」隱含著創造之路雖有曲折坎坷,但還是要不斷前進的意思。

「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意指創造之神往往鍾情於勤奮而勇於奉獻的人。作者善於用排比的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說理效果和感染力。

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

具體介紹如下: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3、比喻論證: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論點。此外,在駁論中,往往還採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駁方法和「歸謬法」。在多數議論文中往往是綜合運用的。

❹ 創造宣言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

「合於交響曲之節奏」,是說集體創造活人之塑像應遵循相互合作與協調原理。「走兩步退一步」隱含著創造之路雖有曲折坎坷,但還是要不斷前進的意思。

「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意指創造之神往往鍾情於勤奮而勇於奉獻的人。作者善於用排比的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說理效果和感染力。

相關信息介紹:

陶行知說:「教育不能創造什麼,但它能啟發解放兒童創造力以從事於創造之工作。」他認為,兒童的創造力是祖先至少經過五十萬年與環境適應、斗爭所獲得而傳下來的才能之精華,發揮或阻礙,加強或削弱。

培養或摧殘這創造力的是環境。陶先生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終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他堅持不渝的,其中重要的一個主張,就是創造教育,就是致力於為受教育者建設一個發揮創造力的環境。無論是在他所開辦的曉庄師范。

❺ 陶行知的《創造宣言》批駁了哪些論點

摘要 作者駁斥了幾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並得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結論。

❻ 創造宣言論證方法及作用

創造宣言運用了比喻論證和引用論證,作用如下:

1、運用比喻論證,語言生動幽默,這篇文章在議論的過程中, 大量地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手法,如: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一句,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強調了任何一點的創造力,都會促進成就的取得。

2、運用引用論證作用分析法,運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引用慧能的話,作為道理論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創造宣言課文分段:

1、第一部分(1~4自然段):引出論題:人類離不開創造。

2、第二部分(5~11自然段):作者駁斥了幾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並得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結論。

3、第三部分(12~15自然段):以東山樵夫為例,指出創造要從點滴做起,要讓創造之神常駐心中。

4、第四部分(16自然段):發出創造宣言,表達獻身創造的強烈願望。

❼ 創造宣言各段論證方法及作用

摘要 你好,親,很高興為你解答,文章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這兩種論

❽ 創造宣言的論證思路是怎麼樣的

在議論文中,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把握議論結構,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內容,把握作者的觀點,因此,這類題型才會成為中考的熱門考題。

先抓住語言標志,辨識議論文的結構方式,即看一下全文或段落是總分總結構、分總結構或總分結構。按照第一步分析出的結構特點,對文本或段落進行劃分。歸納出段落或層次的段意(層意)及論述要點。

有條理的論述論證思路。論述時使用一些加強層次感的詞語,如首先、其次、接著、最後等,把第三步歸納出的段意、層意或論述要點串聯起來。

但是,並不是這樣串聯起來我們就可以拿高分了,最好還要使用一些能顯示議論文文體特徵的詞語,如先提出問題,概述議論范圍或點明中心論點,交代寫作目的,然後運用舉例、引用、對比、比喻等方法,對提出的論點進行論證和分析,最後歸納論點,總結全文或明確任務,提出做法或希望。

❾ 創造宣言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這兩種論證方法。「合於交響曲之節奏」,是說集體創造活人之塑像應遵循相互合作與協調原理。「走兩步退一步」隱含著創造之路雖有曲折坎坷,但還是要不斷前進的意思。

「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意指創造之神往往鍾情於勤奮而勇於奉獻的人。作者善於用排比的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說理效果和感染力。

《創造宣言》介紹

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材(2018年秋季修訂版)新選入的課文,出自《陶行知全集》 ,作者是陶行知。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陶行知先生畢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不僅創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進行了大量教育實踐。

❿ 創造宣言的論證思路是什麼

創造宣言的論證思路如下: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中心論點。文章開頭即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種現象引出論題:人類離不開創造。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駁斥了五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並得出「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的結論。

第三部分(第11段):呼喚創造,表達獻身創造的強烈願望。

《創造宣言》結構提綱:
1--2段,引出創造的話題。3-4段,指出教育者創造的目的和方法。5--11段,批判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也就是從反面指出如何才能創造。12段,號召獻身於創造。

《創造宣言》全文共有12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至四段為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論點和注意的問題;四至十一段為第二部分,批駁五種「不能創造」的理由,得出結論;十二段為第三部分,發出獻身創造的號召。

《創造宣言》是一篇演講稿,富於激情,文章題為《創造宣言》,但不是講一般的創造,其話題范圍是教育問題,是在教育育人這個領域里講創造。文章列舉了古今中外大量創造成功的實例,用事實說話,極有說服力。

開頭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種現象引出論點:我們的教育應是師生合作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號召師生共同創造,就要破除種種「不能創造」的錯誤觀點,有破才有立,批駁了五種「不能創造」的理由,自然引出「處處、天天、人人都能創造」的結論。

最後對創造之神的呼喚,表達出獻身創造的強烈願望。在這種整體認識的基礎上再來解答問題,就有高屋建瓴、洞若觀火之感。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為主要論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號召師生共同獻身創造,時時處處人人都要創造。

教育要創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達到教育的最大成功。而「探索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只是「創造」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它是為「創造」服務的,說它是本文的主旨,犯了喧賓奪主的錯誤。

閱讀全文

與創造宣言批駁觀點用哪些論證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沒有什麼好的祛疤方法 瀏覽:136
奔小康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31
小龜王摩托車漏汽油解決方法 瀏覽:924
加工尺寸檢測器具使用方法 瀏覽:825
小米運動天氣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4
食品帽佩戴方法圖片 瀏覽:578
浦公英種植方法 瀏覽:275
枇杷膏食用方法 瀏覽:408
眼睛電燒傷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69
簡單調漂方法 瀏覽:68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5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4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2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5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78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3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4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5
搏擊格鬥呼吸的正確方法 瀏覽:879
腰部經絡鍛煉方法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