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板薯種植方法

板薯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5 08:47:06

⑴ 紅薯的種植方法

1、整地

整地要在晴天進行,土要打碎、打細。整平後,肥料條施在壟底,壟距80厘米,壟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專用有機復合肥。

2、育苗

選擇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無病蟲害的種薯,薯塊100-250克。排種密度為薯塊間隔3厘米左右,種薯排好之後覆土,厚度2-3厘米,不能超過5厘米,以免影響出苗。

3、栽種

薯苗長20-25厘米,有6-8張完整葉片時,可以剪苗栽種大田。栽種時,將4個節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乾旱時將兩葉一心露出地面,其餘葉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結薯分散均勻,提高商品率和產量,種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厘米。

4、田間管理

番薯耐旱適應性強,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遇雨天要加強管理,注意減少田間積水現象。在插後15天左右結合第一次中耕施提苗肥。結薯肥在分枝結薯階段追肥,一般在插後一個月內結合第二次中耕進行,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

5、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紫紋羽病;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番薯葉甲。發現病蟲害及時對症防治。

(1)板薯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紅薯生長條件:

1、溫度:紅薯喜溫、怕冷、不耐寒,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2-30℃,溫度低於15℃時停止生長。

2、光照:紅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長過程中對光能要求高,屬不耐陰的作物,從莖葉期開始光能時間長生長期就長、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則會降低光合效率,影響植株生長。

3、水分:紅薯耐旱適應性強,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適宜的水分條件可以滿足不同生長期的需求。芽期、苗期、莖葉期、分枝結薯期等階段土壤持水量宜在60-80%。

4、土壤:紅薯耐酸鹼性好,土壤環境適應性強。其根系發達、吸肥能力強,宜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土質良好、灌排能力強、pH值在4.2-8.3之間的地塊。

⑵ 馬鈴薯種植技術

土豆種植技術:
1、切塊催芽。播種前20天,時間約在3月初開始催芽。土豆種切塊時每種塊至少有一芽眼。10~15塊/斤為宜。切好後用小灰干拌或多菌靈粉劑1:200倍對水浸種進行殺菌消毒。待種塊晾乾後即開始苗床催芽,有兩種方法:一是在室溫15℃以上的屋角內用沙催芽,一層沙一層種塊;二是在室外的通風朝陽處東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厘米左右,一層沙一層種塊,3層為宜,然後加拱棚薄膜覆蓋,夜間加蓋草簾保溫。以上兩種方法在催芽期間要灑水1~2次,防止落干。當芽長到長0.5~1.0厘米時,開始播種。
2、整地開溝。下種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慮灌溝造墒,造墒期間宜在下種前7~10天。土豆種植一般為雙溝定植,開溝時可採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
3、播種蓋膜。春分到清明為最佳期,在此應該特別提出的是:脫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厘米。播種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順溝噴灑,防止地下害蟲。有機肥可直接撒如溝內或整地時撒入;化學肥可劃入溝內或撒在種塊之間(注意不能與種塊直接接觸)。播種時,種塊置入溝內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種芽朝下,此法長出的土豆根長苗壯,土豆少但塊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根相對較短,土豆個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及小行的空間蓋好耬平,加微膜蓋嚴壓實。
4、出苗放風及苗期管理。清明後,播種後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時可沖苗處將微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待苗長到10厘米高時,將苗周圍的膜用土壓嚴,以保水壓草。土豆生長的前期不宜澆水,待見花後再澆。若天旱無雨,可每隔10天澆水一次,一般澆2~3次水即可成熟,收獲前10天停止澆水。苗期防蚜蟲或薊馬等蟲害。
5、合理施肥。土豆喜施用農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為宜,同時適當施用化肥時要氮、磷、鉀配合使用。土豆對鉀需要量大,科學合理的氮、磷、鉀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歡吸收銨態氮,對硫的吸收比較多。據實驗,每增施1公斤硫酸鉀肥,可增產土豆100~150公斤。

⑶ 板栗番薯怎麼種植方法

種薯消毒,排種前嚴格篩選種薯,選擇具有濟薯26品種特徵,無病斑、無凍害、無傷口,非莖線蟲為害的地塊收獲的甘薯作為種薯,育苗前採用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 ~ 600倍液與1.8%阿維菌素乳油1500 ~ 2000倍液浸種10分鍾,晾乾後再排種,每平方米苗床排種20 ~ 25千克。排種時做到種薯「上齊下不齊」,力求覆土厚度一致,確保出苗整齊。
排種後其上用過篩細土覆蓋,厚度為3 ~ 4厘米,陽畦上用防霧無滴膜覆蓋,當外界氣溫低於10℃時覆蓋草苫或毛氈等保溫。出苗前後夜溫不低於15℃,晝溫出苗前30 ~ 35℃,出苗後為25℃左右。

⑷ 種植土豆的方法具體有哪些

1.、深耕地:暄松的土壤有利於薯塊膨大,地塊最好在冬前多施糞肥,盡機械能力深耕。
2、多施肥;土豆生長期短,產量潛力大,除多施糞肥外,開溝後應在溝內施用化肥,一般畝施三元復合肥50-100公斤,再加硫酸鉀30-50公斤做底肥。出苗後追施碳銨50-100公斤/畝或尿素30-40公斤促苗。
3、早播種:春季土壤化凍後盡早整地,澆水造墒,驚蟄節前後播種。播前1-2天切塊,單塊重半兩左右。點播時芽眼向上,以利出苗。
4、厚培土:按行距要求開大溝深約10厘米,溝底播種以保證培土厚度,防止薯塊露頭變綠。可單行種植分次培土,也可雙行種植一次性培土不低於12厘米做成大壟。壟面刮平蓋膜前噴施乙草胺或施田補防治雜草。
5、不缺水:播前洇地,確保足墒播種以利出苗。出苗後整個生育期不能缺水,但澆水時注意不能漫上壟背。收刨前停水促進薯皮老熟,可提高商品質量。
6、稀植大塊:根據市場調查大薯價格高,故提倡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一般單行種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大壟雙行種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畝保苗4000-4500株(每穴留苗1株)。
7、及時化控:植株生長旺盛,可在現蕾後至開花前噴施多效唑30克/畝控秧。
8、除治病蟲:播種時或結薯前施辛硫磷3-4瓶/畝,除治地下害蟲;五月上旬噴施吡蟲啉30克/畝防治蚜蟲;連陰天噴甲霜靈等殺菌劑防止晚疫病發生。

⑸ 小紅薯的種植方法

⑹ 地瓜的種植方法

地瓜的種植方法如下:

一、選用良種。新品種增產效果特別顯著;老品種經過脫毒,當年能增產50%以上,第二年增產30%,第三年增產10%左右,以後脫毒效應基本消失。為保證地瓜高產,應每隔二、三年更換一次品種或進行脫毒,從農業科研部門選購新品種或脫毒品種,盡量不從集市上買不知品種名稱和特性的薯苗。


二、深耕起壠。種植應選排水良好,地勢較高的沙性土壤。沙性土壤比粘性土壤產量高,而且表皮光潔、品質較好。平原地區一般壟距80厘米(地瓜栽後行距80厘米),山區旱薄地可適當窄些,壟高30厘米。夏地瓜也要先起壠後栽種,先栽後起壠,增加了栽種深度,對產量影響較大。

三、適時早栽壯苗。在適宜的條件下,栽插越早,產量越高。春薯在4月20日前後,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時,每早栽一天,增產0.5—1%,夏薯越早越好,每早栽一天,增產1%以上。春薯要栽壯苗和高剪苗。栽插方法,一般 八道工序:開溝(刨垵)、澆水、按苗、撒農葯、封垵、噴灑除草劑、腹膜、放苗。栽春薯不提倡大水漫灌,地溫低、土壤板結,影響產量。

四、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中心環節。栽植密度要根據品種、地力、水肥條件、栽種時間四個因素確定。同一個品種,栽的越晚密度應該越大,高肥水地要稀,低肥水地要密,無水澆條件的山嶺旱地要比平原高肥水地增加密度20%以上。在平原地區,一般中短蔓品種,春薯畝栽3000株左右,夏薯3500株左右。

五、科學管理
1、查苗補苗,栽後3-5天進行,將死苗、病苗拔掉,補栽壯苗。
2、澆水,地瓜是耐旱作物,一般年份不用澆水,在秧蔓封壟前如遇特殊乾旱,應順溝澆一次水。澆時不要使水漫過壠面。中後期如果不是特殊乾旱,一般不用澆水。
3、化學除草,地瓜是旋花科植物,對除草劑很敏感,要在專家的指導下或親自試驗後使用。當前使用的芽前除草劑有:「金都爾」、「敵草胺」、「草必萎(地瓜專用)等,地表過干,使用除草劑效果不好,要增加用水量。如果栽時沒用除草劑,中後期雜草過多,可用滅生性除草劑(百草枯)等定向噴霧除草,方法是:先將溝內的兩行薯秧分到另一行,隔一行分一行,然後定向噴霧,噴完後再將剩下的溝內分秧噴霧。噴葯必須選在無風的天氣。不要噴到薯秧上。如果田間雜草多數是單子葉草,可用「精克草能」、「蓋草能」、「閑鋤」等葯物,噴到薯葉上,不影響生長,七天後將剩下的闊葉雜草用人工拔除。

六、適時收獲。根據地瓜用途及地理、天氣情況等因素,及時收創,留種的夏薯,應在「霜降」節前後收刨入窖,免受凍害,實現豐產豐收。

⑺ 想要馬鈴薯實現高產,都有哪些栽培新方法呢

馬鈴薯播種方法,主要有育苗移栽法和塊莖種植法,塊莖種植法又包括開溝(犁耕或人工)種植法和挖窩穴種種植法,挖窩穴種又包括平地挖窩點種和起壟覆膜挖窩點種等,細分下來種植方這種方法主要是指在已經進行春耕耙耱平整好的地上,先用犁來開溝,開溝的深度是10~15厘米,隨後就按照要求的株距把已經准備好的種薯點入到溝中,在種薯上面再施種肥(就是腐曬種。種薯出窖後,經過挑選,堆放在避風向陽處讓陽光照曬並經常翻動,10天左右當薯皮發綠,芽眼萌動時即可切種。

所用刀板等用具應嚴格消毒,切刀要穴點種法;在已耕翻平整的地上,按株行距要求先劃行或 打線,然後用鐵鍬按播種深度進行挖窩點種。再施種肥、覆土。優點是株、行距規格整齊,質量較好,不會倒亂上下土層。在墒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但切塊時,易通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

如何種紅薯 種植

如果你開始打算在院子里種點東西,紅薯是個不錯的選擇。相對於其它水果和蔬菜,紅薯產量高且容易管理。如果你有一小塊地,種上這些古銅色的塊莖,過一段時間晚餐就可以吃上自家地里種出的紅薯了。按以下步驟種植你的紅薯並從育苗開始吧。

怎麼樣種植紅薯,是種植紅薯系列教程的一部分,教程還包括培育幼苗、准備好你的園子、種植你的紅薯。

1、在院子選一塊地。紅薯主要生長在地下,不需要太多地上空間。然而,他們喜歡溫暖的環境,所以盡量選擇一個陽光充足(特別是如果你生活在北方)排水良好的地點。

2、鬆土。紅薯是塊莖植物,在土裡生長。要讓它們長得好,必須深耕土地約30厘米,並把土壤弄鬆散,如有必要,加入園藝土壤。

3、處理土壤。要想有好的收成,肥沃的土壤很重要。在表層覆蓋一層營養土,把大塊的石頭撿走。測一下土壤的Ph值。通過添加泥炭土或草木灰,調節酸度或鹼度,達到中性的pH值。這叫做土壤改良。你可以在園藝中心或商店買到pH測試套裝。土壤調理增加養分,可以選擇沃葉微生物菌劑。

4、確定種植時間。因為紅薯喜熱,它們需要有溫暖的土壤,才能蓬勃生長。所以最早要到春天,最後一次霜凍後一個月,才能種植幼苗。

5、覆蓋薄膜。在地面覆蓋薄膜保持熱量,幫助紅薯生長。如果你在特別寒冷的地區,在紅薯種植後覆蓋上黑色地膜或類似的保溫材料。

⑼ 土豆怎麼種植

土豆種植方法:

1、選地:要選擇利於排水和陽光充足的地塊,然後施些底肥,用鉀肥或者是草木灰。注意不要在已經種植了兩年土豆的地中接著種,這樣它易生命。

2、催芽:在十二月底或一月份時將要種植的土豆放在溫度處進行催芽,這樣大概2月份的時候就能種植。

3、切開:將發芽的土豆切塊,切開後要保證每塊上面都有2到 3個芽眼。切開後及時在傷口上抹些草木灰。

4、栽種:將土豆處理好之後就可進行栽種,栽種時在土地中挖條淺溝將切塊放入就可以,兩塊的距離大概間隔15厘米左右。種後不用澆水,也可不施肥,若是施肥的話可以適量施些鉀肥,切忌不能用尿素或者人畜糞肥,否則會影響口感。

5、收獲:土豆的生長幾乎不用刻意去施肥澆水,非常容易種植,2月份種下後大概5月或6月就可以收獲。

(9)板薯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馬鈴薯晚疫病俗稱「火風」,是馬鈴薯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在我國馬鈴薯產區普遍發生,流行的年份常造成2~4成減產。

1、症狀

晚疫病可發生在葉、葉柄、莖和塊莖上。葉部病斑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生,產生圓形或半圓形暗綠或暗褐色大斑,邊緣不明顯。在空氣濕度大時,病斑迅速擴大,可擴及葉的大半以至全葉,並可沿葉脈侵入葉柄及莖部,形成褐色條斑,使葉片萎蔫下垂,最後整個植株變為焦黑,呈濕腐狀。

在病斑邊緣有一圈白黴,薯塊感病形成淡褐色或灰紫色不規則形病斑,稍微下陷,病斑下面的薯肉變褐色,病薯易被其他腐生菌侵染而軟腐。

2、防治方法

應採用以推廣抗病品種,選用無病種薯為基礎,結合消滅中心病株、葯劑防治和改進栽培技術等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利用抗病品種控制晚疫病效果較好,但不能持久。播種前精選種薯,淘汰帶菌塊莖;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合理灌溉;馬鈴薯生長後期進行培土;在流行年份,收獲前兩周割秧,可避免薯塊與病株接觸,降低薯塊帶菌率。

2)葯劑防治。發現中心病株後立即進行葯劑防治,可選用錳鋅·氟嗎林粉劑500~800倍液、50%退菌特600倍液、64%殺毒礬400~500倍液噴霧。

⑽ 腳板薯種植時間

腳板薯生長期180~190天,喜高溫乾燥氣候,不耐寒,病蟲害少,適於疏鬆肥沃的砂壤土栽培。4月初將種薯切成5~7厘米的小塊,傷口塗草木灰防腐,排在苗床上,覆蓋草屑催芽,出芽後即行定植。高畦栽培,畦寬100厘米栽兩行,株距30~40厘米。施足基肥,尤需富含磷、鉀的土雜肥。蔓長60厘米左右,搭架引蔓。薯塊開始膨大時,勤施肥水和培土,適時搞頂,促使塊莖膨大。10月中、下旬收獲。

閱讀全文

與板薯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碧緹福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587
國家隊排球線路專項訓練方法 瀏覽:977
矛盾與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80
排列三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332
正宗的干條燕窩食用方法 瀏覽:889
米蕎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648
論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 瀏覽:90
前列腺癌治療新方法上海 瀏覽:755
怎麼股癬治療方法 瀏覽:97
化學消毒劑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20
越南蒸雞肉的正確方法 瀏覽:488
自動水管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74
仁和雪蓮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76
降血糖的方法圖片 瀏覽:569
色漿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245
治療失眠的好方法周教授 瀏覽:752
三星手機恢復出廠設置的方法 瀏覽:829
如何改善唇深的方法 瀏覽:203
地球計算方法最新2012 瀏覽:491
兒童游泳的正確方法圖解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