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肛瘺怎麼治療
肛瘺多為肛周膿腫自行潰破,或切開排膿後傷口經久不愈形成肛瘺外口。臨床表現為自瘺管外口反復流出少量膿液,污染內褲,有時膿液刺激肛周皮膚,有瘙癢感。若外口暫時封閉,膿液積存,局部則有脹痛、紅腫,封閉的外口可再穿破,或在附近穿破形成另一新外口,如此反復發作,可形成多個外口,互相溝通。患者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像酒,火鍋,燒烤等都是會加重病情的。還有就是避免久站久坐久蹲都會加重病情。建議平時保持大便通暢,勤換洗內褲,多吃粗纖維蔬菜水果,應使用純中葯研製的芙草堂消痔凝膠進行治療,堅持一段時間就可治癒。
肛瘺有間歇期和發作期。間歇期會完全沒有症狀,這時可以不用葯。發作期出現流膿、紅腫、疼痛等症狀,如果不能馬上手術,也可以採取葯物治療暫時緩解症狀。
(1)外治 用消腫止痛洗劑坐浴,外塗金黃膏。
(2)使用抗生素 急性發作期可以使用抗生素,但一般不要超過一周。
(3)中葯內服 用萆薢滲濕湯加化毒除濕湯加減,伴發熱用仙方活命飲。
2.手術治療
(1)切開引流 肛瘺發作期合並感染,此時因身體其他因素不能手術,可以在感染灶表面切小口引流或注射器抽膿處理。這種方法效果立竿見影,但只是暫時緩解,日後還需再行根治手術。
(2)置管或掛線引流 對高位瘺或多瘺管的復雜瘺,沒有把握手術,但為了防止病情加重或蔓延,可以在瘺管內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條,每天葯物沖洗,雖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病情。
(3)肛瘺切開術 肛瘺最經典與最主流術式,90%以上低位肛瘺的治療採用此方法。
(4)瘺管剔除術 對瘺管完全粘連、較細的低位肛瘺,探針無法探入,可以採用剔除術。
(5)主灶切開支管曠置術 適用於各種復雜性肛瘺。操作時首先要對主灶進行定位,及內口和肛管處的瘺管,這部分採取直接切開。對外口行擴創。打通外口與主灶間的瘺管,並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術後7~10天左右拆除。
(6)掛線術 適用於高位肛瘺。掛線術是目前國內外治療高位肛瘺的最主要方法。以線代刀行慢切割,在切斷肛瘺管壁的同時,造成斷端的炎症粘連,防止回縮,可以適當起到保護肛門功能的作用。但缺點是,疼痛明顯,尤其是還需要二次緊線,療程相對較長。
③ 肛瘺該如何治療,有沒有中醫療法
非手術療法:包括內洽法和外治法。(一)內治法(詳見中醫療法)(二)外治法1.外洗法:局部紅腫疼痛時,可用苦參湯加減,煎水趁熱熏洗,2.外敷法:肛瘺急性期可用土醫之家痔瘡膏等外敷。 冷凍、電療治肛瘺法 肛瘺很常見,主要指指肛門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有內、外兩個口。外口位於肛周皮膚上,內口位於肛管或直腸內。大部分肛瘺是由肛管直腸周圍的膿腫引起的。其主要表現為瘺口經常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冷凍電療治療肛瘺法針對肛瘺的治療並不困難,是一些簡單的物理療法所無法達到的。1、冷凍治療適用於低位單純性肛瘺的治療,是利用-196攝氏度液氮使瘺道發生凝固性壞死。繼而脫落,形成新的創而而自愈。麻醉下先用刮匙從外口適當搔刮瘺管,再用探針探入,確定瘺管的方向和走行,拔出探頭,選擇相似形狀的冷凍探頭(彎曲程度不同的紫銅管,直徑2毫米左右)作接觸法冷凍,持續冷凍3分鍾,使整個管道成白色冰棒,待自然復溫後拔出探頭,外塗消炎止痛軟膏,術後坐浴、換葯。本方法操作簡便、痛苦小、不出血、無肛門失禁等並發症。2、電療儀治療是根據祖國醫學掛線療法[2]的原理,運用現代肛瘺電療儀的高溫物理技術治療,利用電弧放電產生高溫,對局部組織進行燒灼,以切開肛瘺達到治療目的。適用於低位肛瘺的治療。麻醉下用探針搞清瘺管內外口及走行,用電療儀沿探針依次切開肛瘺管壁,暴露創面,外敷燙傷膏。本方法操作簡便、療程短,只需電療一次即可治癒。肛瘺的中醫療法肛瘺內治中醫療法也可歸納為消、托、補三大法則,由於發病的原因不同,病情的變化不一,因此,在臨床具體運用時,治法又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大致有清熱涼血,清熱利濕,清熱解毒,補氣益血、瀉熱通腑、養陰潤燥、補中益氣、活血祛瘀,滋陰清熱和溫陽健脾等法則。1、清熱涼血:適用於因血熱腸燥而引起的便血,或內痔出血和血栓外痔初起的病人。選方常用涼血地黃湯、槐角丸加減治療。2、清熱利濕: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肛竇炎和炎性外痔等病人。選方常用萆蘚滲濕湯、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3、清熱解毒: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和內外痔感染的病人。選方常用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4、瀉熱通腑:適用於因熱結腸燥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大承氣湯、脾約麻仁丸等加減治療。5、養陰潤燥:適用於因血虛津乏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潤腸湯、五仁湯或增液湯加減治療。6、補氣益血:適用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氣血虛弱的病人。選方常用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減治療。7、補中益氣:適用於小兒、年老體衰或經產婦,因氣虛下陷而引起的直腸脫垂或內痔脫出不收的病人。選方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8、滋陰清熱:適用於肛瘺痔瘡等陰虛有熱的病人。選方常用青蒿鱉甲湯加減治療。9、活血祛瘀:適用於氣滯血瘀,經絡瘀阻的病人。選方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10、溫陽健脾:適用於因脾弱陽虛或脾腎陽虛而引起便血的病人。選方常用黃土湯加減治療。肛瘺患者的自我調養尤為重要,它不僅能改善局部不良環境的刺激,同時也為治療及康復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緩解時期,注意肛門部的清潔衛生,應經常用溫鹽水坐浴泡洗肛門,亦可選用明礬水外洗,或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局部,至少每晚清洗一次,既可清理局部衛生,又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減輕炎症的反應。當肛瘺的分泌物增多時,內褲要勤洗勤換,不要讓分泌物積留患部。發作期時,可手術擴大外口,引流膿液,既可緩解脹痛,又能防止膿液向其他部位蔓延。總之,採取適當的保健措施,可控制疾病的發展,並可減少患者痛苦。 肛瘺的治療原則需根據肛裂發生的機理,以及肛瘺的解剖結構制訂。①清除內口:手術時要找到原發的內口,並把感染的肛竇、肛門腺及其導管切除干凈,這是肛瘺治療的關鍵。②處理好瘺管及支管、死腔:要把瘺管的管道、支管、死腔等清除干凈,以免術後復發。③保留肛管直腸環:肛瘺手術時,應明確診斷,查明內口及瘺管走向,保留肛管直腸環,以維持正常的肛門括約功能。在具體手術操作中,一定要仔細尋找到內口,並防止切斷肛管直腸環。 治療方案肛瘺不能自愈。不治療會反復發作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因此必須手術治療。治療原則是將瘺管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使癒合。手術方式很多.手術應根據內口位置的高低、瘺管與肛門括約肌的
④ 中醫養生:肛瘺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肛瘺是常見的肛腸科疾病,影響著不少朋友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專家表示,肛瘺患者要注意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免造成身心的損傷。那麼,中醫是怎麼治療肛瘺的呢?中醫治肛瘺——托法托法治肛瘺,是用補益氣血的葯物,扶助正氣,托毒外泄,以免毒邪內陷。此法適用於肛周膿腫中期,正氣虛弱,毒邪偏盛,不能托毒外透,肛周癰疽外形平塌,根腳散漫,難潰難腐的虛證。如毒氣盛而正氣未衰者,可用透膿的葯物,促其早日泄出膿毒,腫消痛減,以免膿毒旁竄,造成後患。中醫治肛瘺——消法中醫消法治肛瘺,主要是用消散的葯物,使初起的肛周癰疽和炎性外痔等得到消散,免受潰膿和切開之苦。此法適用於沒有成膿的肛周癰疽、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和肛裂等病。但具體用法是極其靈活的,因為各種疾病的病因不同,病的性質也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必須因病而異。如有表邪者宜解表,里實者宜通里,熱毒蘊結者應清熱解毒,寒邪凝結者應溫通,氣滯者要行氣,血瘀者要活血化瘀等。同時,還需根據病人體質的強弱,癰疽所屬的不同經絡,靈活施治。中醫治肛瘺——補法補法治肛瘺,主要是用補益的葯物,恢復正氣,助養患處新生,使瘡口、瘺口早日癒合。此法適用於老年體虛,氣血虛弱,潰瘍後期,或肛腸疾病術後,熱毒已去,病灶巳除,而精神衰疲,元氣虛弱,膿水清稀,瘡口難斂者,以及便血和脫垂等病人。凡氣血虛弱者,宜補養氣血,凡脾胃虛弱者,宜理脾和胃,凡肝腎不足者,宜補養肝腎等。但在毒邪未盡的時候,切勿早用補法,以免病邪內蘊,久而為患。
⑤ 肛瘺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①如出現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早期應熱浴,外敷抗菌消炎葯,如無好轉,應及早就醫切開引流。
②手術治療:分有肛瘺切開或切除術、肛瘺掛線術、乙狀結腸造口術、激光手術等。肛瘺急性感染期不宜實施手術。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合並肛瘺,須先治原發病。
③術後治療:每日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清洗,創腔用油紗條填充。結核性肛瘺用鏈黴素或雷米封溶液換葯。掛線術應注意橡皮筋的松緊度,需隨時調整勒緊。
④抗生素治療:急性感染期、術後均需投以足量抗生素,如四環素、慶大黴素等。
(2)中醫葯治療(多配合手術治療)。
①下焦濕熱: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里急後重,小便短赤,潰膿稠厚,伴有發熱、周身困重,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治宜清利濕熱、通便消腫。
方葯:黃柏、滑石、丹皮各15克,蒼術、牛膝、木通、大黃、山梔、萆各10克,蒲公英、蚤休各30克。
②濕毒蘊結: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有發熱感,潰膿濁稠味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乾苦,乏力,舌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數。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葯:柴胡、龍膽草、蘆薈、黃柏、車前子(包)各15克,生大黃、黃連、黃芩、山梔、木通各10克,金銀花、蒲公英、地丁各30克。
③陰虛火旺:肛門局部潰瘍經久不愈,紅腫熱痛不明顯,潰膿稀薄,時有時無。伴見周身乏力倦怠,時低熱,口乾少飲,舌偏紅苔黃偏干,脈細微數。治宜滋陰清熱除濕。
方葯:鱉甲(先煎)30克,蒼白術、黃柏、牛膝、生地、地骨皮各10克,胡黃連、山葯、澤蘭瀉各、丹皮、夏枯草各15克,甘草5克。
如氣血虛者,可服中成葯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2)外治法:炎症期取生大黃、蛇床子各20克,苦參30克,百部60克,煎水薰洗。
薰洗後,先用葯捻或葯丁插至瘺管口再後退少許,外敷黃連膏、如意金黃膏、紅升丹等,外蓋滅菌敷料固定。隔日換葯1次。
⑥ 中醫有治療肛瘺的方子嗎
1.清熱涼血:適用於因血熱腸燥而引起的便血,或內痔出血和血栓外痔初起的病人。選方常用涼血地黃湯、槐角丸加減治療。
2.清熱利濕: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肛竇炎和炎性外痔等病人。濰坊東方腎臟病醫院說選方常用萆蘚滲濕湯、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
3.清熱解毒:適用於肛門直腸癰疽實證和內外痔感染的病人。選方常用黃連解毒湯、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
4.瀉熱通腑:適用於因熱結腸燥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大承氣湯、脾約麻仁丸等加減治療。
5.養陰潤燥:適用於因血虛津乏而引起便秘的病人。選方常用潤腸湯、五仁湯或增液湯加減治療。
6.補益氣血:適用於氣血不足或久病氣血虛弱的病人。選方常用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加減治療。
7.補中益氣:適用於小兒、年老體衰或經產婦,因氣虛下陷而引起的直腸脫垂或內痔脫出不收的病人。選方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
8.滋陰清熱:適用於肛瘺痔瘡等陰虛有熱的病人。選方常用青蒿鱉甲湯加減治療。
9.活血祛瘀:適用於氣滯血瘀,經絡瘀阻的病人。選方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
10.溫陽健脾:適用於因脾弱陽虛或脾腎陽虛而引起便血的病人。選方常用黃土湯加減治療。
管用 但是要注意 空腹吃 用清米湯送下
⑦ 肛瘺有中醫治法么
肛瘺的治療方法有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葯物治療只能暫時的緩解症狀,最後還是需要通過手術治療來得到根治的效果,手術的原則是將瘺管徹底的切除或者是切開,形成敞開的創面促進癒合。主要的手術方式有:1、瘺管切除術:一般用於低位肛瘺,術後的效果比較好,極少會復發;2、掛線治療:一般適用於距離肛門3-5cm甚至更遠的,有內口和外口的低位或者是高位的單純性肛瘺,或者作為復雜性肛瘺的切開、切除的輔助性治療使用。它最大的優點是不會造成嚴重的肛門失禁,同時具有操作簡單、出血少、換葯痛苦小的優點。還有部分復雜性肛瘺的手術治療,相對比較復雜,要在治療前充分慎重的評估手術後的肛門功能,以及復發幾率,減少術後肛門失禁的可能性。肛瘺一般極少自愈,不治療可以反復發作,直腸、肛管周圍的膿腫甚至會癌變。所以一旦診斷為肛瘺就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⑧ 早期肛瘺治療方法有嗎
1.內治法以中醫辨證施治為總的原則,有:
①熱結於腸道。以瀉熱通便,養陰涼血為治則,代表方為涼血地黃場合麻仁丸;
②濕熱下注者,以清熱利濕為治則,可用止痛如神湯加減;
③陰虛腸燥者,以養陰生津、潤腸通便為治則,可用增液湯加減;
④血虛腸燥者,以補血養陰、潤腸通便,常用潤腸丸加減。
2.外治法肛門局部用葯治療,方法有:
①坐浴:排便前溫水坐浴,使肛門括約肌鬆弛,能減輕糞便對肛裂的沖擊;便後坐浴可洗凈糞便殘渣,減少異物刺激,減輕括約肌痙攣和肛門疼痛。可選用中草葯作熏洗坐浴或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
②外敷葯物:採用中西葯物配製消炎止痛軟膏,直接塗於裂口處,能減輕疼痛和緩解括約肌痙攣,也可用止痛栓劑。一般說,新鮮肛裂用生肌散、九華膏;陳舊性肛裂用紅升丹化腐,再用生肌膏或白芨膏治療。第四軍醫大學顧寶清配製舒肛膏具有消炎止痛,可治療急、慢性肛裂。
3.封閉療法適用於早期單純性肛裂,採用亞甲藍普魯卡因注射液作為長效麻葯,對肛裂行局部注射,葯液注入肛裂基底部和周圍組織內,手指輕輕按摩。
4.擴肛療法早在1829年Recamier報告用肛門擴張治療肛裂,要求在局麻下,以手指撕裂緊束的櫛膜帶,使痙攣的括約肌鬆弛,改善肛門局部的血液循環,達到治癒肛裂的目的。
5.按摩療法按摩特定的天樞穴位,能促進腸蠕動,緩解便秘和減輕症狀的作用,適用於各期肛裂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⑨ 用中醫葯治療肛瘺的葯方有哪些
<1>內治法
下焦濕熱:肛門局部紅腫熱痛,大便秘結,里急後重,小便短赤,潰膿稠厚,伴有發熱,周身困重,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通便消腫。
方葯:黃柏15克、蒼術10克、牛膝10克、滑石15克、木通10克、大黃10克、山梔10克、萆10克、蒲公英30克、蚤休30克、丹皮15克。
濕毒蘊結:肛門局部紅腫熱痛,排便疼痛加重,有發熱感,潰膿濁稠味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伴有發熱畏寒,口乾苦,乏力,舌紅苔黃厚而干,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方葯:柴胡15克、龍膽草15克、生大黃10克、蘆薈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黃柏15克、山梔10克、金銀花30克、蒲公英30克、木通10克、車前子(包)15克、地丁30克。
陰虛火旺:肛門局部潰瘍經久不愈,紅腫熱痛不明顯,潰膿稀薄,時有時無。伴見周身乏力倦怠,時低熱,口乾少飲,舌偏紅苔黃偏干,脈細微數。
治法:滋陰清熱除濕。
方葯:青蒿15克、生地10克、地骨皮10克、鱉甲(先煎)30克、蒼白術各10克、黃柏10克、牛膝10克、胡黃連15克、山葯15克、澤蘭瀉各15克、丹皮15克、甘草5克、夏枯草15克。
如氣血虛者,可服中成葯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等。
<2>外治法
1.外薰洗法:炎症期:生大黃20克、苦參30克、蛇床子20克、百部60克,煎水薰洗。
2.外敷葯:薰洗後,先用葯捻或葯丁插至瘺管口再後退少許,外敷黃連膏、如意金黃膏、紅升丹等,外蓋滅菌敷料固定。隔日換葯1次。
⑩ 肛瘺中醫可以治癒嗎
中醫是可以治好肛瘺的,很多中醫院治療肛周疾病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肛瘺、肛周膿腫等,中醫治療肛瘺的方法比較多,比如肛瘺切除、肛瘺掛線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