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一隻甲魚如何喂養
甲魚的正確飼養方法
1. 甲魚是變溫動物,為水陸兩棲,用肺呼吸,所以在養甲魚池的周圍或中心要有足夠面積的陸地沙灘以便它進行陸上活動。甲魚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甲魚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飼養環境一定要保持安靜。甲魚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對其生長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2. 甲魚喜歡呆在水質好的環境中,所以主人一定要勤換水,大概2—3天換一次水。
3. 甲魚要多曬太陽,因為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體表的致病菌,促進受傷體表的癒合,並通過曬背提高體溫,促進食物消化。
4. 甲魚為水生雜食動物,喜食動物性餌料。幼甲魚以水生昆蟲、水蚯蚓、蝌蚪、小蝦等為食。成年甲魚攝食田螺類,蛤蜊等軟體動物、魚、蝦以及動物屍體,也食蔬菜、水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小甲魚你可以將肉切成碎肉丁,好寵網慢慢喂他吃,就好了 。
5. 使用鮮料餵食時,必須經過消毒、清洗處理,並現配現用,以免腐敗變質。投料時應採取投喂的形式,餌料離水面2—3厘米即可。甲魚膽小,投料時應盡量減少對它的干擾。
6. 甲魚在南方十一月底就冬眠了,在北方大概還提前一個月吧.冬眠不需要另外准備地方只在盆里鋪半邊沙子超出水面就可以了。它可能爬出水面到沙子上一動不動的睡上幾十天,又不知不覺的進水裡再睡上幾十天。
7. 夏天注意防蚊子,甲魚很怕蚊子的。
8. 甲魚生性兇猛好鬥,群體間侍強凌弱現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時會殘食同類。所以飼養過程中要喂足食物,並要密切關注它們的舉動。
⑵ 甲魚的養殖方法與技術是什麼
1、餌料的製作與投放。
鮮料的添加量一般為10%-40%。使用鮮料時,必須經過消毒、清洗處理,並現配現用,以免腐敗變質。
投料時應採取投喂的形式,餌料離水面2-3厘米即可。甲魚膽小,投料時應盡量減少對它的干擾。投料量以1-1.5小時吃完為標准,剩餘餌料應及時收撿,以作它用。高溫季節的投料時間應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時開始投喂為宜。
2、水質調節。
養殖水體應定期換水排污,每次換水量以不超過1/3為宜,如有條件採用微流水養殖效果會更好。在養殖過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劑0.5-1ppm、漂白粉2-3ppm、強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潑灑消毒,施葯2-3天後全池潑灑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劑,能起到調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3、水面種青,搭建曬背台。
在池塘中離餌料台1米左右處圍一個1.5米長寬的框,種植水葫蘆。水葫蘆根系發達,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質而起到調水的作用,還有利於甲魚隱藏、曬背、乘涼等。池塘邊坡地較少的養殖池應在池中搭建曬背台。
4、定時巡塘,及時清除病死甲魚。
巡塘是為了及時了解甲魚攝食、生長活動、病害及池塘水質、設施等情況。池中死甲魚應及時撈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魚也應及時隔離治療。
(2)甲魚怎麼喂養方法擴展閱讀:
甲魚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臟。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甲魚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
在溫暖地區的水系,甲魚的生長期很長;在北方地區,每逢北風呼嘯霜鋪地、草衰葦敗綠水寒的季節,甲魚潛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動。
甲魚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為小魚、小蝦、螺、蚌、水生昆蟲、蚯蚓、動物內贓等。同時也兼食蔬菜、草類、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時,同類可互相殘食。
甲魚是一種變溫動物,對周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當外界溫度降至15℃以下時,甲魚就開始停食,潛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長達半年之久。
⑶ 甲魚的養殖方甲魚的養殖方法
甲魚怎麼養?今天聊聊怎麼養甲魚。
【摘要】養殖池:宜選擇安靜向陽的地方,建造新甲魚池、稚甲魚池、幼甲魚池、3齡甲魚池、成年甲魚池。選苗:可到正規養殖場或水產市場選購優質種苗,先網箱養殖15天再放養。溫度:不可超過32℃。飼料:可選擇動物飼料和植物飼料。投喂:分量要適中。水質管理:每隔一周需換水,可種植少量的水浮蓮、水葫蘆等植物來改善水質。
甲魚喜歡安靜、陽光充足、干凈的生活環境,討厭有噪音、風大、污染的環境,甲魚的外形是橢圓形的,它的背部和四肢是暗綠色,但有的背面是淺褐色,腹部很白還能看出點紅色。
一、甲魚池的建造
1、建池塘要選擇環境安靜、無風向陽、排灌便捷的池塘進行養殖,如果是自繁、自育、自養的甲魚養殖場就要進行5種養殖池的建造,分別為新甲魚池、稚甲魚池、幼甲魚池、3齡甲魚池、成年甲魚池。
2、池塘的土壤最好是黏土或者壤土,池塘底要是沒有沙性土,就要摻一部分的沙性土,要在養殖池邊上建造曬台和餌飼台給甲魚提供曬背和攝取食物的場所,在養殖池的四周用石棉瓦、磚砌成高度為1m的防逃牆。
二、甲魚苗的選擇及放養
苗的選擇:要在正規的養殖場進行訂購或者在當地水產市場進行選購,也能在網上訂購,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在小商販手上進行購買,因為商販手中的甲魚苗大小不一致,來源渠道也不清楚,購買後的甲魚容易生病造成死亡。
放養:不管從哪裡買回來的甲魚苗都不能立即放入養殖池中,要先通過網箱暫時養殖15天左右,觀察甲魚的情況,可以先將一部分的甲魚放如養殖池中的網箱中養殖15天左右,若甲魚沒有出現任何的不適或者異常就能進行大型的放養,放養的密度根據養殖池大小及其他因素而定,每畝可以放2-3齡的幼甲魚100kg-150kg。
三、溫度控制
甲魚最適宜生長的溫度在30℃-32℃,而甲魚的攝食量和溫度是成正比的,但溫度最高不能超過32℃,並且溫度盡量保持穩定。
四、飼料的選擇
1、動物性飼料:甲魚的飼料能夠用飯店丟棄的畜禽的內臟、做菜剩餘的邊角料,還能用在水田中或者河溝里捕撈的田螺、小魚、小蝦、泥鰍,以及田地中的蚯蚓、昆蟲等等這一類都能成為甲魚的飼料。
2、植物性飼料:在甲魚的飼料中還能加入少量的植物性的餌料,比如玉米粉、豆渣、瓜果類以及麩皮等等,進行加工攪拌均勻後投喂。
五、飼料的投喂
在用新鮮的飼料時,必須要進行消毒、清洗處理,要現配現吃,避免飼料腐敗變質,在投放飼料時,要距離水面2cm-3cm的地方進行投喂,這樣是由於甲魚膽小,投喂時盡量減少對他們的干擾,投放的飼料要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之類吃完,在高溫的季節,飼料要在日出前和日落時
六、水質管理
甲魚對水質的要求嚴格,因為甲魚大部分都生活在水中,水質的好壞對甲魚的生長十分重要,因此要每隔8-10天進行換水一次,每次換水的時候要把養殖池中的水位排除20cm-25cm,再把水灌滿,養殖池中的水透明度要控制在30cm-35cm。
而成年甲魚池要每隔4天換一次水,在水中還能種植少量的水浮蓮、水葫蘆等綠色植物,能夠改善水質,讓甲魚更好的生長。
七、注意事項
1、每天要在早晚進行巡視,查看防逃牆和敵害的情況,同時了解甲魚的吃食和水質狀況。
2、投喂餌飼的池子,在每次進行投喂前要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或者用消過毒的刷子對其進行清洗,每隔三天進行消毒一次。
更多相關,也可以去我主頁視頻查看。
⑷ 甲魚喂養吃什麼
一、甲魚吃什麼的?
甲魚吃什麼飼料?小蝦、豬肉、蚯蚓、瘦肉、魚蝦、泥鰍、魚肉、麵包、牛肉、豬肝、稻穀、魚苗、小麥、肉片、胡蘿卜、瓜果、鯉魚、蛇肉。甲魚為水生雜食的動物,一些軟體動物,也食蔬菜、水果、雜糧等植物性的飼料。當然現在的專業養殖場的甲魚基本吃的是飼料。
二、家養小甲魚吃什麼
一般家養甲魚的數量都不會太多,也就一兩只吧,所以不需要再購買專門的甲魚飼料,平時買菜的時候購買一些小魚小蝦,還有一些豬肉就可以了,也可以吃一些菜葉等。
三、家養甲魚怎麼喂
一般一天喂兩次左右,正常情況下就是早晚各一次,根據甲魚的大小決定餵食的量。如果不能決定量的話,可以測試幾次,以吃完為宜。慢慢就掌握了它的食量。
四、冬天甲魚不需要喂
甲魚吃什麼飼料?當氣溫低於15℃以下時,甲魚基本上就進入冬眠狀態了,很少活動了,也不進食。只需要將它放在魚缸里,有少量的水即可。
五、家養甲魚注意什麼
需要保證養殖甲魚的水質,水質變壞時要換水,甲魚沒有吃完的食物需要及時清理。購回來的小甲魚要用做好清理清潔。因甲魚生性好鬥,大小甲魚不宜混養在一起。
⑸ 甲魚怎麼養殖方法
淡水甲魚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營養豐富,滋補保健,體大肥美,一般個體重100~200克,最大個體可達500克左右,生長快,產量高,當年放養當年既可收獲,每畝鮮甲魚產量達500公斤左右;適應性強,能忍耐惡劣的氣候環境,在水溫3~35℃之間均能生存,食性雜,既吃動物性餌料,也吃人工配合餌料和腐殖質,且粗生易養,人工飼養淡水甲魚是廣大農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徑。
下面我就為你介紹下養殖野生甲魚的流程:
1,池塘建設
淡水甲魚喜棲息於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的水域環境。因此,建設池塘應選擇通風向陽、水源充足、無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每口池塘以2~8畝、水深1~1.5米為宜,池底為泥沙且平坦,整個池塘要求不漏水。池塘的進、排水口要安裝過濾網,防止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池塘埂四周要有50厘米高的防逃設施。池內四周要放養水草或水葫蘆、水浮蓮等水生植物,其覆蓋面一般為池塘水面的1/3,池內應投放一定數量的石塊、瓦片等遮蔭物,以供甲魚隱蔽棲息。
2.池塘消毒
一般新建甲魚池可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每畝用量100公斤。若利用舊池塘養甲魚,一定要干塘消毒,除潑灑生石灰外,還要徹底清除塘中的鯰、鰍、黑魚和蛇、鼠等敵害。
3.甲魚苗放養
甲魚苗放養前10~15天,每畝池塘追施200公斤左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培肥水質。放養甲魚苗的時間宜在3~5月,選擇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並注意溫差。若溫差大,要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運苗容器內調節水溫,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溫度接近時,再將甲魚苗輕輕放入池中,以防甲魚苗」感冒」。甲魚苗的放養規格一般為3~5厘米,放養密度每畝3500~4000尾;如甲魚苗較小,可適當增加放養量,同一池塘放養的甲魚苗規格要求整齊一致。
4.精心投餌
放苗後3天內,投以絞碎的小雜魚和碎肉為主,在以後的1月內投放小雜魚、下腳肉或人工配合餌料;待甲魚苗長至6~7厘米時,可全部投喂軋碎的螺螄、河蚌及適量的植物性餌料。日投喂量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准,一般中、甲魚按體重的15%~20%投喂,成甲魚按體重的5%~10%投喂。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晚上投全日量的70%~80%,餌料應投在池塘四周淺水處,甲魚集中的地方可適當多投,以利其攝食和飼養者檢查吃食情況。
5,池塘管理
淡水甲魚生長快,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大。因此,池塘水質要經常保持清新,一般每周需加水15~20厘米深,確保水質活爽,並有足夠的溶氧,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在日常管理中要勤檢查、勤巡塘、及時清除池中青苔;經常檢查進、排水口的過濾網,防止由於過濾網破損而使甲魚外逃或野雜魚等有害生物進入,當遇到雷雨悶熱天、連陰雨天等惡劣天氣時,要減少或停止投餌;當天氣過熱過冷時,應適當加深池水,以穩定池底水溫。同時,還要經常觀察淡水甲魚的攝食和活動、生長、脫殼等情況,以便及時採取必要的技術措施。如發現甲魚反應遲鈍、游集到岸邊、浮頭並向岸上攀爬時,說明嚴重缺氧,要及時注水或開增氧機增氧。
6.病害防治
淡水甲魚放養密度較大,病害較多,要注意防治。一是甲魚殼病。該病是由於甲魚受到甲殼質分解細菌侵襲,引起真菌感染所致。通常甲魚殼邊緣或頂部最易受到侵襲,細菌能迅速通過表皮進入體內,引起內部受傷。可用好旺農EM菌液撒入甲魚池塘,起到殺菌消毒,預防病害的作用。二是黑穗病。主要由水質污染、黴菌感染所引起。其症狀是鰓由紅色變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變黑,引起鰓萎縮。防治方法也是提前使用好旺農EM菌液噴灑甲魚,經常噴灑,多次之後可以有預防作用。三是纖毛蟲病。主要為聚縮蟲、鍾形蟲等,附生在甲魚的體表、附肢、眼和鰓上,感染嚴重時,可使甲魚煩躁不安,在池邊頻頻游動,妨礙攝食、蛻殼和生長。如在鰓上大量附生,可引起甲魚缺氧窒息死亡。一般可採取灌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潔衛生來進行預防。治療可用0.4ppm硫酸銅溶液浸洗病甲魚5~6小時,每個療程連續3~5天。
7.適時收獲
淡水甲魚生長快,一般3~4月放養,10~11月即可收獲。收獲時,可採取干塘或圍網的方法於傍晚進行一次性捕撈。若要分期分批上市,可採取撒網捕撈。
⑹ 家養甲魚怎麼養
怎樣養甲魚?
甲魚,又稱水魚、團魚、腳魚、鱉。甲魚是一種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的魚類。
(一)甲魚的生活習性
甲魚是屬於水陸兩棲爬行冷血動物。用肺呼吸,甲魚生性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臟;春天發水走上灘,夏日炎炎柳蔭潛,秋季涼了入石洞,冬季寒冷鑽深潭。甲魚最適水溫為15—17℃,從每年的4—5月,水溫10℃以上時,開始出水活動。4—11月中旬是甲魚的生長活動期,活動最頻繁。從11月下旬到豎年4月是甲魚冬眠期,水溫降到10℃以下時,甲魚潛入泥沙中越冬。甲魚的食性很雜,喜歡吃田螺、河蝦,小魚之類動物性飼料。
(二)養殖池建造
池址要選擇日照好,環境比較安靜的地方。池的面積,集體飼養可以在1—2畝之間,不宜過大,社員家庭飼養,面積可小一些。池深2米左右,由池中心到岸邊形成斜坡,坡度以1:3為好,坡面寬2米左右,並鋪以15厘米左右厚度的沙泥,並培植一定數量的雜草和灌木,以供種鱉產卵。池邊須用磚石砌成光面的圍牆,以防止甲魚外逃。池底是水泥的,應鋪以20—30厘米的軟泥,供甲魚冬季潛伏越冬。池中應經常保持水層40—60厘米,在北方比較寒冷地區,水層應在1.5米左右,以利於安全過冬。
甲魚池也可以用舊魚池改建,也可以與家魚混養,在池中央設木伐或木板,供甲魚休息和攝食。
(三)幼甲魚的培育
每年5—8月是甲魚的繁殖季節。5—6齡甲魚可達性熟。但作為親本甲魚,以選擇14齡以上,體重4斤以上的為好。性成熟的甲魚,在水溫20℃時即可進行交配。交配前雄甲魚急游發情,追趕雌甲魚,然後擁抱交尾。交尾二周後開始產卵,每隻甲魚每次產卵可達十枚左右,多的可產30多枚。甲魚卵為白色球狀,一般重3—5克,最重的可達6—7克,卵徑為2厘米左右,大的卵徑可達2—3厘米。甲魚產卵一般是在晚上10時以後,繼續到清晨,多產在靠近水面的向陽沙坡上和有樹木生長的地方,每年產卵1—3次。在甲魚產卵期間,每天早晨需檢卵一次,襝卵時要注意甲魚卵的二極(卵有動、植物極之分),動物極一端呈白色,植物極一端呈黃色,檢卵時切忌震動和倒置,動物極應朝上,否則會影響孵化率。如一時難於辨別清楚動植物極,可暫時不動,待能分清後再采卵。採回來的,卵可放在光下,用肉眼照光,有一白點的為受精卵,無自點的是無精卵,應予剔除。
甲魚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二種。卵的孵化時間隨孵化溫度的高低而變化,土溫23℃時需80天,26℃時需55天,30℃時需50天。在自然孵化條件下,由於蛇、鼠、鳥等敵害較多,加上氣溫變動大,甲魚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很低。人工孵化率一般可在90%以上。人工孵化;先用木板製成長60厘米,寬30厘米,高33厘米的孵化箱,箱內裝入清潔松軟的河砂厚3~5厘米,卵的黃色植物極朝下,白色動物極朝上,間隔2厘米,一個個排列在砂上,然後在卵上蓋細砂一層,並使砂保持一定的濕度,要求不積水,少翻動。孵化箱可放在室外通風向陽處,遇大風大雨時搬入室內,夏天烈日遮以竹簾,控制箱內溫度,晚上可覆蓋薄膜保溫,縮小晝夜溫差。經20天左右的孵化,照光時可見卵內出現大量黑絲和黑影,孵化30天左右,卵殼白色部分擴大到70%左右,孵化40天左右,小甲魚已長成,伏在卵黃上,50天左右,小甲魚破殼而出,一般是在傍晚或天亮前出殼。小甲魚出殼重3~4克,月齡重10克左右。剛出殼的小甲魚,帶有臍帶,不可人為剝去,等卵黃吸收完後,會自行脫落。小甲魚出殼後,宜放在濕度較大的細砂上先暫養3—5天,然後再移入幼甲魚池中飼養。幼甲魚池中,每平方米可養幼甲魚500—600隻,水深10~20厘米,水質要保持清新,以浮游生物豐富的綠色水或褐色水為佳。小甲魚魚池暫養約1~2個月,長到2—3寸時再移入成甲魚池飼養。
小甲魚出殼後第二天即可開食,初時投以蝦肉、蚯蚓絲,或將魚肉絞碎蒸熟,略曬堅實投喂,但切不可喂以咸魚,否則容易生病,每日喂2次,投喂量為甲魚體重的20%左右,以上午吃完為度,如發現池底殘餌多,水色烏黑時,應立即換水。
(四)成甲魚的飼養
小甲魚從幼甲魚池移入養成池時,一定要按甲魚大小分池飼養,避免小甲魚被大甲魚所吞食(因為甲魚有相互吞食的習性)。甲魚的飼養密度,一般在一平方米面積上,1齡甲魚20~30隻,2齡7~20隻,3齡3~5隻,4~5齡1~3隻。甲魚的食性很雜,對餌要求不高。小魚、小蝦、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動物內臟、屍體和屠宰場的下腳料都可以作飼料。每天投餌2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餌投喂量應為甲魚體重的2~5%,濕鮮餌料,應提高到甲魚體重的15%。水溫在15~34℃之間,甲魚吞食活躍,生長迅速。應喂足餌料,具體喂量,應根據甲魚的吃食情況,靈活增減。
養成池周圍要保持安靜。安裝電燈,便於夜問觀察其活動情況。
⑺ 甲魚怎麼養 在家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甲魚可以當寵物養嗎,有什麼需要准備的東西嗎?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⑻ 家裡飼養甲魚吃什麼
一、甲魚喂養吃什麼
1、甲魚為水生雜食動物,幼年甲魚以水生昆蟲、小蝦等為食。成年甲魚則吃田螺類、蛤蜊、蝦、魚的屍體等,也有的吃蔬菜、水果、雜糧等植物性飼料,專業養殖場的甲魚基本吃的都是飼料。
2、甲魚怎麼養
(1)首先要注意水質,水質的好壞影響池塘的氧氣和干凈程度,而養甲魚需要水質好、水源充足。
(2)幼年甲魚喂絞碎的小雜魚和碎肉,差不多1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可以餵食小雜魚或者人工配合餌料。
(3)換水的時候不能全部更換,需要留一半的水,換水次數也有適當,不能太頻繁。
(4)給甲魚提供一個可以上岸曬太陽的地方,曬太陽可以幫助甲魚殺菌,還可以促進甲魚消化。
(5)還需要放一些供甲魚躲藏的東西,甲魚比較膽小,容易受到驚嚇。
二、甲魚多少度不吃東西
1、甲魚在水溫15℃的時候停止吃東西,開始潛入水底泥沙中進入冬眠狀態。
2、甲魚冬眠時要注意什麼
(1)甲魚在冬眠前要注意補充大量營養,可以適當增加餵食次數。
(2)要注意避免讓甲魚在冬眠前或冬眠中受傷,或是被病菌感染,不然會導致甲魚在冬眠期死亡。
(3)甲魚在冬眠的時候若池塘的環境、水質等遭受污染也會導致甲魚死亡。
⑼ 養一隻甲魚如何喂養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