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處理路面泛油的方法有哪些

處理路面泛油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1 11:08:46

❶ 問瀝青路面柴油污染處理辦法

有兩種方法你可以選擇:直接方法, 用大量的水沖刷, 因為柴油與機油不同, 它屬於輕油類並與水份子很難接合, 當它的剋星, 大量的沖洗時它會馬上墩離!
化學方法, 用氫氧化鈉--它是油類的分解物, 用它開水後灑在油污處, 及分鍾後用水一沖光潔如新, (小心焯傷, 見議配用工也手套).
這是最科學的方法,就看你怎麼做了!

❷ 瀝青路面改色有什麼處理方法

瀝青路面改色可以用彩色路面噴塗劑,施工方法;

  1. 將路面清理干凈,保證路面干凈乾燥,無積水,破損地方要提前修補好。

  2. 用攪拌機將路面改色劑攪拌均勻。

  3. 用小型噴塗劑便可,均勻的噴塗在路面,最好噴塗兩次,兩次成十字形方向兩次施工時間要隔半小時,這樣上色效果好

  4. 噴塗完後3小時左右便可以通車。

用路面改色劑處理完的瀝青路面效果很好,顏色靚麗。華通路面改色劑時聚氨酯成分,不易褪色,普通的公園小區景觀路面使用壽命為5-8年。

❸ 瀝青路面泛油應怎樣處理

如果是剛鋪築碾壓完可以用鏟子及時鏟掉,然後補細料進行修補,用壓路機碾壓;如果是碾壓完成溫度已經下降,可以用噴燈進行加熱然後鏟掉,注意不要加熱時間過長,防止瀝青老化對於輕度泛油,在氣溫高時可以撒3~5mm的石屑或粗砂,並用壓路機或控制碾壓。對於泛油較重的路段,在氣溫高時,可以先撒5~10mm的碎石,用壓路機碾壓,待穩定後,再撒3~5mm的石屑或粗砂,並用壓路機碾壓或控制行車碾壓。對已形成軟層、面層含油量過大的嚴重路段視情況採取如下方法處治:1含油量過大的軟層,可以將軟層全部挖除,按原路面設計,重新鋪築瀝青面層。2先撒一層10~15mm(或更大粒徑)碎石,用壓路機強行壓入路面,待穩定後,再分次撒5~10mm的碎石引導行車碾壓成型。處治泛油必須掌握處治時間,應在高溫季節進行。撒料應順行車方向,先撒粗礦料,後撒細礦料,每次要少撒、勻撒、無堆積、無空白料,並禁止使用含粉粒的細料,以免形成軟的油石層,影響路面的穩定。

❹ 瀝青路面泛油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泛油的原因:

瀝青從混凝土層向上移動,導致瀝青路面出現過多的瀝青,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受高溫天氣的影響,再加上重載車輛的作用,將路面進行一步壓實,會導致泛油現象發生。或者雨水浸入瀝青混凝土內部,瀝青從集料表面剝落並向上移動,進而在瀝青路表面出現嚴重的泛油現象。

解決辦法:

1、含油量過大的軟層,可以將軟層全部挖除,按原路面設計,重新鋪築瀝青面層。

2、先撒一層10~15mm(或更大粒徑)碎石,用壓路機強行壓入路面,待穩定後,再分次撒5~l0mm的碎石引導行車碾壓成型。

處治泛油必須掌握處治時間,應在高溫季節進行;撒料應順行車方向,先撒粗礦料,後撒細礦料,每次要少撒、勻撒、無堆積、無空白料,並禁止使用含粉粒的細料,以免形成軟的油石層,影響路面的穩定。

(4)處理路面泛油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路面養護辦法:

瀝青(渣油)路面養護瀝青路面因施工方法不同,可分為表面處治、貫入式、上拌下貫、瀝青(渣油)碎石、瀝青混凝土等瀝青(渣油)路面。這些路面常見的破損有開裂、麻面、鬆散、坑槽、啃邊、泛油、擁包、波浪等,其養護可分別採取不同的措施。

開裂及其防治道路整體強度不足或基層失穩,出現以縱裂為主的網狀裂縫。網裂在行車作用下,會發展為塊狀龜裂。由於溫度濕度變化,路面結構發生脹縮,可引起路面縱橫向斷裂。路面開裂多在春融季節和冬季出現,氣溫轉高後,有的癒合,有的則發展惡化。

對於網裂、龜裂的防治方法是:對基層補強和提高水穩性,並重作面層。對脹縮引起的縱橫向裂縫,可在冬季灌填熱瀝青、油砂或用瀝青混合料填充。對因施工時基層過濕形成的大面積龜裂,可用罩面法處理。

❺ 瀝青路面被油漬污染最好的處理方法是

對油污的清洗,還要對已被油污浸泡過,出現軟化鬆散的跡象做出防護性處理。

在將路面油污地段進行清理之後,等到路面完全乾透,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噴灑一層硅瀝青霧封層,提高瀝青活性和粘結性,激活路面老化瀝青,達到原有瀝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效果,恢復路面結構的韌性和彈性,對道路2毫米以下的裂縫和孔隙進行密封,增強瀝青混凝土的穩定性及抗變形扭曲性能,提升道路使至少3年的用年限,而這一套工序下來,摺合每平米的材料費加施工費,不超過5元/平米。

(5)處理路面泛油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基層務必清掃干凈,保證基層頂面干凈並且無積水方可開始透層油施工。層油攤鋪前應注意標記基層開裂位置(可以鋪設玻纖維格柵以減少以後瀝青路面開裂的隱患)。

透層油灑布應注意路緣石及瀝青直接接觸的其他部位均應灑布到位,防止以後水滲透到路基損害路基造成路面下沉。

❻ 瀝青路段受水損害比較嚴重,部分路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坑窪,該如何處理

瀝青路面出現鬆散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1是瀝青混凝土集料配合比不合理,大粒徑石子偏少,2是瀝青含量偏低,3是壓實度不夠或者壓實溫度過低,4是瀝青混凝土生產時瀝青溫度過高,導致瀝青老化失去粘結力。解決方案,可使用華通瀝青路面功能復原劑在起砂路面進行噴塗或者滾塗,嚴重區域可著重處理。瀝青路面功能復原劑為單組分聚合物高性能改性液態瀝青,用於瀝青路面「亞健康」狀態時進行預防性養護修復瀝青道路表面的老化、脫油、鬆散、網裂及被污染的材料,可充分滲入瀝青混凝土孔隙和微小裂縫,對其進行浸潤、粘接、修復,激活瀝青膠質、恢復增強原有性能。瀝青路面功能復原劑易於施工,耐高低溫,延伸率高,是瀝青路表病害的最佳選擇。

❼ 瀝青路面的養護

1、春季保養。
做好瀝青路面溫縮裂縫和其他裂縫的灌、封處理,並及時修補坑槽、鬆散和翻漿等病害。
2、夏季保養
氣溫較高,是瀝青路面養護工程施工的有力季節,應抓住高溫期處理泛油,鏟除擁包、波浪,及時修復冬寒春雨期來臨時修補的破損,恢復路面使用質量。
3、秋季保養
由於逐步降溫,易遭風雨襲擊和冷空氣影響,抓緊完成養護工程年度計劃項目,及時修補坑槽和乳化瀝青稀漿封層。
4、冬季保養
主要有路面積雪、積水、冰凍的清除等冬季養護工作,防止路面病害的加劇。
三、常見問題處理
1、路面裂縫的修理。
裂縫寬在5mm以內的,將縫隙刷掃干凈,均勻噴灑少量瀝青,再勻撒一層2~5mm乾燥潔凈石屑或粗砂,最後用輕型壓路機將礦料碾壓密實。裂縫寬在5mm以上的,先清除已松動的裂縫邊緣,用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入縫中,搗實。封內潮濕時應採用乳化瀝青混合料。
2、路面麻面、鬆散的修補。
由於油溫過高,黏結料老化而造成的鬆散者,應挖除重鋪。用於基層或土基松軟變形而引起的鬆散,應先處理基層或土基的病害,而後重做路面。
3、路面油包的修補
屬於基層原因引起的較嚴重的擁包、用挖補方法處理基層,再重做路面。
由於面層原因引起的較嚴重的擁包、應在氣溫較高時鏟除,而後補平順用烙鐵烙平;面層較厚擁包范圍較大,氣溫較低時,可在路面上刨平。
4、路面泛油的修補
輕度泛油,可撒2~5mm的石屑或粗砂,通過行車碾壓至不黏輪為止。先撒粗料後撒細料,要均勻,無堆集,無空白,均勻壓入。在行車碾壓過程中,要及時掃回飛散的集料,待泛油穩定後將多餘的集料清掃回收。
5、路面坑槽的修補
面層坑槽時,應測定破壞部分的范圍和深度,畫出與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補輪廊線,再開槽到穩定部分,槽壁垂直,並將槽底、槽壁清除干凈,槽壁刷一層粘結瀝青,隨即填鋪備好的瀝青混合料,應略高於原地面,待行車壓實穩定後保持與原路面相平。
6、路面啃邊的修復
挖除破損邊緣,切成縱橫規則斷面,並適當挖深,採取局部加厚面層邊部的辦法修復。
改善加固路肩或設硬路肩,使路肩平整堅實,與路面邊緣銜接平順,並保持路肩應有的橫坡,以利排水。設置路緣石以防止啃邊。
7、路面脫皮的修復
屬於面層與基層之間粘結不良而脫皮者,應先清除脫落已松動的面層,清掃干凈,噴灑頭層瀝青後,重新鋪面層。
屬於面層本身顆粒重疊,油料分部不勻而脫皮的,應將面層翻修。由於面層與封層沒有黏結好,初期養護不良而引起脫皮,應先清除脫皮和松動部分,清掃干凈後,灑上黏層瀝青,重新封層。
8、路面車轍的修復
翻鬆車轍表面一定深度並清除干凈,鋪築前先噴灑黏層瀝青。採用與原路面結構相同的瀝青混合料鋪築,恢復路面橫坡。屬於局部下沉造成的車轍,可按處理路面深陷的方法進行修復。
9、路面的波浪、搓板的修復
如基礎強度不足或穩定性差,應先處理基層,再鋪面層。
小面積面層搓板,在波谷內填補瀝青混合料找平處治,起伏較大則鏟除波峰部分進行重鋪;大面積搓板應報告上級主管部門解決。
10、路面翻漿修復
由於面層成型不好,雨雪水下滲引起基層表面輕度發軟或凍脹而形成輕微翻漿,可在春融季節及水分蒸發後,修理平整,促使成型。
低氣溫施工的石灰土基層,發生上層翻漿,應挖除到堅硬處,另換新料修補基層和重鋪面層。由於排水不良造成的翻漿,應採取加深邊溝、設置盲溝等排水設施,或採用水穩性好的墊層基層重新修復路面。

❽ 瀝青路面泛油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1 配合比設計

馬歇爾設計法是我國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的標准方法,然而,馬歇爾擊實方法不能模擬壓路機和行車的搓揉壓實作用,與實際路面的工程性質相關性較差。有資料顯示[2],馬歇爾擊實成型確定的最佳油石比大於由旋轉壓實成型(成型方式更接近實際)確定的最佳油石比。從而在配合比設計中容易造成瀝青用量過多,即瀝青的填充率過高,在高溫天氣下,過量的瀝青在高溫作用下膨脹,充滿瀝青混合料中的空隙後溢出到路表, 從而引起泛油。雖然馬歇爾設計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但由於種種原因,要摒棄它也非易事,馬歇爾設計方法仍然是設計方法的主流。此外, 由於設計過程中所選級配偏細, 而造成空隙率過小,飽和度較大,在行車荷載和高溫的作用下,瀝青被擠出有限的空間,造成路面泛油,同樣不可忽視。

1.2 施工工藝的影響

瀝青路面泛油除了設計方法,及設計過程中由於人為因素造成的外,施工過程中如拌和設備本身的計量系統以及自動補償系統的性能不佳等,可能造成出產的瀝青混和料的瀝青含量過大, 也是路面造成泛油的主要原因。拌和機的計量設備沒有按規定定期檢校,計量設備偏差超限時未能及時發現,使實際瀝青用量偏大[3],這是造成泛油的重要原因;由於工地的條件限制,檢測油石比的設備都比較簡單視,對生產出來的瀝青混和料的瀝青含量不能及時反饋到瀝青拌和廠, 造成瀝青用量的偏差;瀝青混和料的運輸距離過遠,引起瀝青混和料的分布不均勻;攤鋪設備的機械性能以及操作手的操作技能差別都會引起離析,使得細集料產生團聚使局部混和料的瀝青含量過大;壓實工藝及過早開放交通的影響。某些施工單位錯誤的認為壓實的次數越多,壓實度越能保證,產生過壓現象;由於開放交通的壓力,目前普通存在施工完馬上就開放交通的現象。以上兩種現象都會使混和料在沒有達到設計穩定值時空隙率下降過大,使瀝青假性過量,溢出路面形成油膜。

1.3 路表水的影響

南方地區降雨量較大,路面積水一旦滲如路面結構中,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和動壓水的沖刷下,集料表面的瀝青膜剝落形成自由瀝青,並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遷移,從而使面層上部泛油。

2 瀝青路面泛油現象的控制

針對上述原因,可對相關指標及工藝進行嚴格控制可預防泛油現象發生。

❾ 晉通瀝青路面滲油怎麼處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❿ 瀝青路面脫油、鬆散怎麼辦呢

一、瀝青路面泛油的定義和危害(一)瀝青路面泛油的定義傳統型定義為:瀝青面層中的自由瀝青受熱膨脹,直至瀝青混凝,空隙無法容納,溢出路表的現象;新型定義為:路表水侵入面層內部並長期滯留在瀝青層底部,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和動壓水沖刷下,集料表面的瀝青膜剝落成為自由瀝青,並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部遷移,從而導致面層上部泛油而底部鬆散的瀝青遷移現象。(二)瀝青路面泛油的危害路面泛油會造成三種直接後果:一是路面滑溜,對行車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雨天。二是上面層混合料中的瀝青含量愈來愈高,而中面層及下面層的瀝青含量愈來愈低,直接損害中、下面層的低溫抗裂性能、抗疲勞性能。三是瀝青遷移造成路面空隙率的不利性改變,上面層空隙率愈來愈小而中、下層空隙率愈來愈大,中下面層空隙率的增大往往伴隨著負壓的產生及空隙的連通,路面的雨水極容易透過微觀裂紋或面層空隙進入基層,甚至擊穿上面層,形成水損害。二、泛油現象分型及其機理(一)空隙率過小型現象特徵空隙率過小型泛油的現象特徵是高溫季節,整條路段地出現泛油現象,不管是輪跡帶還是非輪跡帶,只不過程度輕重不同而已。路表如鏡面光滑,雨天車輛易打滑。鑽心取樣表明,空隙率過小型泛油的內部空隙充滿了瀝青,表面層厚度方向不存在明顯瀝青含量差異。 2.泛油的機理該型泛油的機理是瀝青混合料的設計空隙率過小,油石比偏大,在高溫季節,瀝青受熱膨脹,在填滿混合料中的空隙後溢出路表面形成泛油。因此,泛油現象的內因是空隙率過小,而誘發的直接外因是高溫。空隙率過小型泛油的原因有二。一是規范標準的不合理導致設計空隙率過小。如我國剛開始推行SMA路面時,照搬國外規范,沒有考慮環境條件的差別,將設計空隙率的標准規定為2%-4%,而我國不論北方還是南方,夏季都十分炎熱,因此,路面出現泛油成為必然。二是瀝青混合料配比設計不當,經驗不足,對規范理解不深,沒有考慮具體工程的實際情況而造成。 (二)壓密型 1.現象特徵壓密型泛油的表觀特徵是伴隨有明顯的車轍病害,泛油只發生在輪跡帶,表面油膜分布較均勻。由於車轍的存在,車輛往往被迫變道行駛,而雨天容易形成積水,這些易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 2.泛油的機理壓密型泛油的機理:瀝青混合料由於壓實度標准偏低或壓實度不足,路面開放交通後在重載車輛的再次壓密作用下,瀝青混合料內的集料不斷嵌擠而空隙率減少,最終瀝青膠漿被擠壓到路表而發生泛油。在高溫季節,瀝青受熱體積膨脹,會進一步加劇輪跡帶的泛油現象。壓實度標准偏低的原因通常是剛引進國外新技術時,對技術標准吃不透,加之缺乏經驗造成;而壓實度不足是壓實功不夠造成。 (三)動水作用型 1.現象特徵動水作用型泛油有兩種表觀形式:一是點狀的油斑,由小到大發展;二是沿輪跡帶分布的帶狀泛油。點狀油斑的發展過程是,首先在某段輪跡帶上出現小塊油斑,直徑1~2cm左右;隨後,輪跡帶上的小塊油斑逐漸增多、增大,油斑的直徑增大到2~5cm不等,繼續沿輪跡分布;油斑發展的最後階段,油斑的直徑、面積和爆發密度進一步增大,直至各塊油斑逐漸聯通成片。帶狀泛油現象是沿輪跡帶分布的。外觀考察和鑽芯抽提試驗發現此類泛油的路段瀝青用量正常,不存在過量瀝青。 2.泛油的機理該型泛油的機理是:路面積水在高速行駛的汽車輪胎下形成很高的動水壓,這種動水壓力隨車速的提高呈現幾何級數增長。當車速較高時,所產生的動水壓足以擊穿表面層瀝青混凝土,進入面層底部;路表水侵入面層內部並長期滯留在瀝青層底部,在行車荷載的反復作用和動壓水沖刷下,集料表面的瀝青膜剝落成為自由瀝青,並在水的作用下被迫向上部遷移,從而導致面層上部泛油而底部鬆散。 (四)施工不當型 1.現象特徵根據美國熱拌瀝青混合料鋪築手冊,施工不當型泛油一般表現為點狀油斑或片狀油膜,油斑或油膜的分布較隨機,不具規律性,油斑的發生與有無車轍無關。油斑處鑽心試驗表明僅該處的瀝青含量偏高。 2.泛油的機理由於原因的復雜性和現象的多樣性,施工不當型泛油無法歸結為統一的泛油機理。常見的施工不當型泛油的原因有:(1)骨料離析;(2)混合料中礦料含水量超標;(3)石油或柴油污染基層頂面;(4)施工時改性瀝青結合料易聚積在施工機械上,機械碾壓過程中這些聚集的瀝青從機械掉落下來,從而導致油斑現象。 三、泛油現象的防治 (一)空隙率過小型空隙過小型泛油是系統性泛油現象,一旦發生,危害嚴重,影響范圍大。預防關鍵是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國家主管部門要把好技術規范或標准關;二是國家應盡快實行行業准入制度,無資格認定的不準從事相關技術工作。(二)壓密型壓實度標准偏低或壓實度不足,不僅造成車轍和壓密型泛油,還造成水損害等早期破壞,影響交通安全和路面耐久性。我國新規范明確指出:瀝青路面的成敗與否,壓實是最重要的工序,許多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發生早期損壞,多與壓實不足有關,因此壓實度的評定至關重要。針對原規范在壓實度和壓實工藝方面的不足,新規范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將原來的壓實度標准提高了1%;二是對瀝青路面的壓實度採取重點對碾壓工藝進行過程式控制制,並適度鑽孔抽檢壓實度的方法。新規范在壓實度控制方面是觀念上的重大轉變,從原來的鑽孔試件測定壓實度改為以壓實工藝控制為主、鑽孔檢測作為抽檢校核的手段,將事後檢查轉變為過程式控制制,即實行施工過程中的在線監測。(三)動水作用型由於大空隙率、高速行車和水的綜合作用是動水作用型泛油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混合料設計上對不同空隙率的混合料不應使用相同的粘附性標准,應根據瀝青混凝土面層中各層孔隙率的不同,對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要求應隨設計空隙率的變化而變化。混合料的空隙率越大,其內部遭受水侵蝕的影響越大,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要求應越高。對於孔隙率與路面水損害之間的關系,新規范認為孔隙率過大會造成「路面滲水情況嚴重,並造成嚴重的水損壞」,如「橋面瀝青昆合料的空隙率過大,殘余空隙率超過6%-8%,在汽車荷載作用下會產生很強的動水壓力,加速鋪裝層的水損害破壞」。因此,「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時,最重要的指標莫過於空隙率」。新規范認為原規范的II型瀝青混合料空隙率普遍偏大,不適用於多雨潮濕地區的路面使用。對於設計孔隙率指標,新規范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規定一個空隙率范圍,以適應於不同的需要,這個范圍根據公路等級、氣候、交通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四)施工不當型防範施工不當型泛油的關鍵是觀念轉變,重點抓施工質量過程式控制制,而不僅是傳統的最終質量,在材料和施工工藝兩個方面嚴把質量關。

閱讀全文

與處理路面泛油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19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799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5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09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1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