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虎紋草怎麼養殖方法

虎紋草怎麼養殖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0 21:38:40

『壹』 虎皮蘭的養護方法

虎尾蘭又稱虎皮蘭、千歲蘭,為百合科虎尾蘭屆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 虎尾蘭地下部具有韌旬的根狀莖,無莖。葉簇生,肉質線狀披針形,硬革質,直立,基部稍呈溝狀;暗綠色,兩面有淺綠色和深綠相間的橫向斑帶,稍被白粉。總狀花序,花白色至淡綠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見栽培的品種有: 金邊虎尾蘭:形狀似虎尾蘭,但葉緣鑲有金黃色的闊斑帶。 短穗虎尾蘭:為矮生種,株高約10—20厘米,為金邊虎尾蘭的突變種,葉片短而寬,迴旋重疊生長。 蔥葉虎尾蘭:亦稱柱葉虎尾蘭。葉呈圓筒形,整葉上下粗細差不多,端稍尖細,葉面有縱走的淺凹溝狀,每葉獨立生長。 虎尾蘭原產十乾旱的非洲及亞洲南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它 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 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其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 冬溫度為10℃。 虎尾蘭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每年春季氣溫回升後結合換盆 進行分株,即將全株從盆中脫出,去掉舊培養土,露出根莖,並 沿其走向分切為數株,使每株至少含有3—4枚成熟的葉片,然後 分別用新培養土上盆種植。扦插繁殖材料為葉片(即葉插),在氣 溫15℃以上均可進行。將成熟的葉片橫切成7—8厘米長片段,作 為一插穗,稍晾乾後插於河沙中。扦插時注意不要倒插;保持一定的濕度,但也不宜過濕,以免腐爛。一個月左右可從切口部長 出不定芽和不定根,長成新的植株。金邊及斑葉品種利用葉插繁 殖出的小苗為綠色苗,金邊及斑小陵狀消失,降低了觀賞價值,所 以這些品種不宜用葉插繁殖,只能用分株繁殖。 虎尾蘭盆栽可用腐葉土和園土等量混合並加少量腐熟基肥作 為基質。它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生長良好,除盛夏須避免烈日直 射外,其它季節均應多接受陽光;若放置在室內光線太暗處時間 過長,葉子會發暗,缺乏生機。此外,如長期擺放於室內,不宜 突然直接移至陽光下,應先移在光線較好處,讓其有個適應過程 後再見陽光,以免葉片被灼傷。澆水要適量,掌握寧干勿濕的原 則。平時用清水擦洗葉麵灰塵,保持葉片清潔光亮。春季根頸處萌發新植株時要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夏季高溫季節也應 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秋末後應控制澆水量,盆土保持相對乾燥,以 增強抗寒力。它對肥料要求不高,生長季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 以保證葉片蒼翠肥厚。 虎尾蘭葉片堅挺直立,葉面有灰白和深綠相間的虎尾狀橫帶 斑紋,姿態剛毅,奇特有趣;它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 精美別致;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栽 培利用廣泛,為常見的家內盆栽觀葉植物。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 廳、辦公爽答場所,可供較長時間欣賞。 虎皮蘭 名稱 虎皮蘭 別名 虎尾蘭|千歲蘭 拉丁名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科名 百合科 屬名 虎尾蘭屬 產地分布:非洲及亞洲南部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虎尾蘭地下部具有韌旬的根狀莖,無莖。葉簇生,肉質線狀披針形,硬革質,直立,基部稍呈溝狀;暗綠色,兩面有淺綠色和深綠相間的橫向斑帶,稍被白粉。總狀花序,花白色至淡綠色,有一股甜美淡雅的香味;花期春夏季。常見栽培的品種有:金邊虎尾蘭:形狀似虎尾蘭,但葉緣鑲有金黃色的闊斑帶。短穗虎尾蘭:為矮生種,株高約10—20厘米,為金邊虎尾蘭的突變種,葉片短而寬,迴旋重疊生長。蔥葉虎尾蘭:亦稱柱葉虎尾蘭。葉呈圓筒形,整葉上下粗細差不多,端稍尖細,葉面有縱走的淺凹溝狀,每葉獨立生長。虎尾蘭的栽培變種和品種很多,主要有: 金邊虎尾蘭(S.trifasciatavar.laurentii)葉長70~80厘米,葉緣有金黃色鑲邊。 短葉虎尾蘭(S.trifasciatavar.hahnii)也稱小虎蘭、虎耳蘭,株高僅10厘米,葉短而寬迴旋重疊,呈蓮座狀排列,葉長7~10厘米,寬2.5~3厘米,葉面暗綠色,有橫向的灰白色虎紋斑。 金邊短葉虎尾蘭(S.trifasciataGoldenHahnii)葉緣有金黃色至乳白色寬邊,有時整個葉片都呈金黃或乳白色,只有中央的一小部分呈綠色,其它特徵同短葉虎尾蘭。 圓葉虎尾蘭(S.cylindrica)又名棒葉虎尾蘭、筒葉虎尾蘭、筒千歲蘭等,莖短或無,肉質葉呈細圓棒狀,頂端尖細,質硬,直立生長,有時稍彎曲,葉長80~100厘米,直徑3厘米,表面暗綠色,有橫向的灰綠色虎紋斑。總狀花序,小花白色或淡粉色。 姬葉虎尾蘭(S.gracilis)植株呈放射狀,葉質硬,廣錐形,葉面凹槽形,背面半圓形,葉緣黃褐色。葉色暗綠,具橫向淺綠色虎紋斑。 除此之外還有葉面具寬窄不等、銀白色縱條紋的銀脈虎尾蘭;葉片寬闊呈扇形的廣葉虎尾蘭(也稱扇葉虎尾蘭),也見於栽培。 生長習性:適應性強,性喜溫暖濕潤,耐乾旱,喜光又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性較好的砂質壤土較好。其生長適溫為20一30℃,越冬溫度為10℃。虎尾蘭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繁殖培育:虎尾蘭的繁殖可用分株和扦插的方法。 分株:適合所有品種的虎尾蘭,一般結合春季換盆進行,方法是將生長過密的葉叢切割成若干叢,每叢除帶葉片外,還要有一段根狀莖和吸芽,分別上盆栽種即可。 扦插:僅適合葉片沒有金黃色鑲邊或銀脈的品種,否則會使葉片上的黃、白色斑紋消失,成為普通品種的虎尾蘭。方法是選取健壯而充實的葉片,剪成5~6厘米長,插於沙土或蛭石中,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氣,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景觀用途:虎尾蘭葉片堅挺直立,葉面有灰白和深綠相間的虎尾狀橫帶斑紋,姿態剛毅,奇特有趣;它品種較多,株形和葉色變化較大,精美別致;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是一種堅韌不拔的植物,栽培利用廣泛,為常見的家內盆栽觀葉植物。適合布置裝飾書房、客廳、辦公爽答場所,可供較長時間欣賞。

『貳』 虎紋草公龜幾年成熟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虎紋龜,一種是虎紋蛋龜,又稱虎紋麝香龜,這是一個獨立的品種。另外一種是虎紋草龜,簡稱虎紋草,是中華草龜的一個變異品系。頭紋呈長條狀,從頸部一直延伸到鼻尖,像老虎臉上的長條斑紋,沒有明顯的眼線。多者需要八九年成熟,少者需要四五年成熟。

『叄』 如何養虎皮蘭

對哦
你是養的虎皮蘭還是貓
是虎皮蘭的話
虎皮蘭凈化室內空氣有效,一般每盆中栽植30厘米以上者需要3-5株,30厘米以下者可栽植1株,60厘米以上者需要5-10株才能美觀。
養護管理上只要注意冬季全陽,其他季節除陰暗處外皆可。
澆水寧干勿濕,切忌澆水太勤,或雨水淋的次數太多。
養護環境乾燥即可,無需額外的噴水增濕。
施肥以薄肥即可,每月一次即能滿足。
就這個
養虎皮貓的話
一定要准備的是:
1貓砂(貓貓便便的地方)
紙砂就可以,用起來方便還比較經濟~
水晶砂可以不用考慮~~不是最貴的就最好~水晶砂用起來是比較麻煩的~~~
2臉盆或木箱之類的東西(裝貓砂用)
注意:紙箱不行,會被尿陰濕
有條件的可以去買個貓咪專用廁所~
貓廁所就是比較漂亮~~其實和箱子的效果一樣滴~(沒必要多花那100+的錢~!~!~~)
3貓糧
這個比較重要!我們日常的食物(熟食,魚蝦,菜等)可以給特吃,但只能使零食,絕對不可以以這些作為主要食物~~
貓糧都是根據貓咪的需要來配置的~~很有營養~
不要輕信廣告!唯嘉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唯嘉的貓糧相對較咸,不適合貓咪~~這可是我上次在寵物店和營養師聊天的時候學到的~~~(本人也親自嘗過~夾心酥也並不好吃~!~~)
比較大眾化的,你可以選擇喜悅~~反正我家的3隻貓貓都很愛吃~~(這里絕不是打廣告!)
如果經濟允許的話,當然皇家貓糧是首選,這各品牌的貓糧根據各種不同體質和需要的貓咪分了不少種類~~很不錯也很好吃(我也有幸吃過~~),但是價錢是大眾化貓糧的3倍~~

對了,既然你家的小貓是剛抱回來的~那應該是比較小的~~
記得要給她買幼貓糧!!!
如果貓咪太小可以先用牛奶或者水把貓糧泡軟來給他吃~~

4貓食盆
也許初養貓咪的人會隨便給他一個小盤小碗就當作貓食盆了~~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一般家用的碗盤顏色都比較樸素,而貓咪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到顯眼的顏色~~這樣比較有食慾~~
哈哈~~你把他當做一個小孩子來看就會明白了~~
所以給他買個漂亮的食盆吧~~這東西比較便宜~還是值得投資的~~
5零食
小孩子都喜歡零食,小貓也一樣~~
每周至少要個我們的寶貝改善一下伙食~~
貓咪對零食其實也不是很苛刻~~
如果不想特殊為他買什麼~~把我們餐桌上魚蝦之類的東西分他點,他就會很高興~~~
不過給他之前一定要現把表面比較鹹的湯汁唆干~~貓咪吃不了鹹的東西~~
其實買一點妙鮮包~貓罐頭還有貓零食什麼的也是比較不錯的~~唯嘉的妙鮮包就不錯~~也不貴~一包拌著貓糧可以吃2頓以上~~
不過還要注意:雖然給貓咪零食他會很高興,但也要有節制~~一周最好不要超過3次,而且3次不要連在一起~~不然他可能就會為了零食拒絕貓糧~!
6寵物浴液
這個也是必備品~~1個月要給他洗1~3次澡~~可不能用洗發水湊合呀~對他的皮膚和毛都不好~~~

以上這些是必備品~下面就說說可有可無的~~

1貓爪板
這個東西最好配合貓薄荷~~可以保護我們的沙發~~
2玩具
小貓是喜歡玩的~~小彈力球~逗貓棒什麼的經濟又好玩~~
看著他玩的時候,他也開心你也開心~~
(那些價格高昂的大型玩具~~看你的具體情況了~反正我個人不推薦)
3貓剪
定期的爪修剪是很重要的~但是貓貓通常會極力斗爭~~
(因為怕傷到他,所以我的貓剪一直閑置在家。。。這也是我把這個必備品放在「可有可無」這欄的原因。。。)
剪不了那也沒辦法~~反正有貓爪板(沙發。。。)就干他自己磨吧~~
4其他。。。
還有什麼貓爬架,貓籠,衣服,營養品什麼的就不說了~~有了更好,沒有也一點都不礙事~~~

總之,最總要的就是把他當作孩子來看待!!盡心的去愛他、包容他的缺點!!!
選擇養他了,就要一直與他相處下去!千萬不能拋棄他!!!!!

恩~要說的就這么多~~~希望樓主滿意~~

『肆』 虎皮蘭能長多高

虎皮蘭能長到70-80cm左右,一般葉長只能是30-50cm,家庭常見的短葉只有10cm左右。想要讓它長高,需要給它20-25℃的生長環境,並讓它接受充足的光照。在它生長期間每周施次肥,同時做好殺菌措施。

虎皮蘭長不高的原因:

1、溫度

虎皮蘭在溫度過高或者是過低的情況下會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虎皮蘭最佳的生長溫度在20~28℃之間,但如果養殖的溫度在10℃以下或者是30℃以上,而且一直處在這種環境下的話,虎皮蘭有可能就會出現生長不良的情況,自然就長不高了。

2、光照

通常我們在養殖虎皮蘭都是在室內養殖的,虎皮蘭見光少,有的甚至幾乎不見陽光,這就會對虎皮蘭的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不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養分來滿足自身成長的需要,因此也會長不高。

3、爛根

還有一種原因是虎皮蘭的根部出了問題,這主要是說虎皮蘭的根部腐爛了。虎皮蘭的根部腐爛多是澆水不當引起的,如果澆水過多的話,會導致虎皮蘭的土壤中積水太多,導致根部的腐爛,影響它的生長。

4、施肥

虎皮蘭在生長過程中最好還是要施加一些肥料的,如果在生長期施肥過少,植物的生長就沒有充足的養分,生長不旺盛,長不高。

(4)虎紋草怎麼養殖方法擴展閱讀:

一、養殖方法

1、施肥

在虎皮蘭成長時間內,每一周都要給它加肥一次,可以和澆水相結合,最好是容易融化在水中的復合肥,也可以加一些滅除細菌的葯劑。如果是春天,可以給它加豆餅肥,必須要腐熟的。成長期加餅肥,冬天到來後就要暫時停止加肥。

2、水光

如果水太多了,葉的下方會容易爛掉,要等到盆幹了再澆水。如果是炎熱時節,要多澆一點水,讓土更加濕潤,因為虎皮蘭害怕太強的光照,所以熱天還要給它稍微遮住陽光。

冬天要放在向陽區域,不用澆很多水,如果是用塑料盆種,更加要少放點水,不然很容易爛根。在它成長的時期要給葉清洗,保持干凈。

3、修剪

虎皮蘭的成長速度相對於其他綠植來說,是比較快的,所以盆裡面的空間很容易被占滿,這時就應當給它剪一剪,把老化的葉和太茂密的地方剪掉。

4、換盆

虎皮蘭是多年生的,每隔2年就要換盆一次,要在新的土中加入肥料,這樣才能給它的成長提供必需的物質,才能成長的更好。

二、注意事項

1、虎皮蘭最好的成長的時間段是春天和夏天,但是它一整年都是可以培育苗的。

2、虎皮蘭雖然對土的要求不是很嚴苛,但是排水好透氣佳的土更加能夠促進它的成長,最好是用砂質土。

3、在扦插以後,最好要保持百分之75到85的濕度,這才是最佳濕度。

4、虎皮蘭適合在十八到二十七度的條件下生長,如果是冬天的話,要有十二度以上它才能安全度過寒冬。

5、虎皮蘭作為觀葉作物,非常喜歡長時間的日照,因為它含有三種顏色,所以更加需要太陽,如果光越好的話,葉更加翠綠,如果你把它養在家中,也要養在有光的區域。

『伍』 這是什麼植物

這是大葉落地生根,下面的是網路介紹
景天科伽藍菜屬植物,多年生肉質草本,高50-100厘米,莖單生,直立,褐色,基部木質化。葉對生或輪生,下部葉片較大,常抱莖;根深入土中即可生成新的植株,故名落地生根。粗齒部分容易割傷皮膚。復聚傘花序,頂生,多分枝,花鍾形,橙紅色。花期一般在每年冬季12月至次年3-4月。
大葉落地生根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地區。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環境,不耐弱光和暴曬。生長適溫13-19℃,越冬溫度7-10℃,冬季室溫宜保持在10℃以上,一般低於10℃易落葉,低於5℃易受凍。
其葉片肥厚多汁,邊緣長出整齊美觀的不定芽,似小蝴蝶群停落葉緣,頗有觀賞特性,落地即能生根長成植株;作為專性的CAM植物,更是優良的室內盆栽植物。

『陸』 虎紋蛙的飼養方法

場地選建1.場地選擇:應選安靜、進排水方便、水質無污染、便於管理之處,面積以20平方米為佳。 2.越冬池:建造時保水性一定要好,否則冬季乾旱水位較低、池水乾涸時,會造成虎紋蛙因缺水或受凍害而大量死亡。在閩北地區最好還要搭建保溫棚,但不一定要加溫。最好用水泥池,深度要求在1.5m以上,水位保持在1m左右,池中間建一個占總面積l/4左右的休息平台,或另做浮於水面的簡易休息台。池底要放一些供隱蔽的設施,如稻草、瓦礫、毛竹筒等,以供虎紋蛙躲避和冬眠。 3.產卵池、孵化池:面積最好2平方米,這樣可少放幾組親蛙以免互相干擾,親蛙產完卵後捕起可做孵化池。該池池深1.5m左右,水位可根據需求而調節,即0.2-1m。有條件最好建水泥池,若建土池,四周和底部要用塑料薄膜封好,池內要保持清潔,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時要保持安靜,否則會影響親蛙產卵和受精卵孵化。 4.蝌蚪池、變態池:採用級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m-0.3m左右,這樣,池子隨著蝌蚪變態而逐漸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陸地供已變態的幼蛙棲息。 5.幼蛙、成蛙養殖池:有條件可建水泥池,如果用土池則池壁要襯上一層塑料薄膜,池的一端略高於另一端,便於排水清洗。養幼蛙時較高的一端可不淹水而作餌料台使用,池深0.5m左右,但四周要有高1m的圍牆或圍網,圍網應向池內稍傾斜以防逃逸。 養殖方法1.親蛙的培育:經過一個冬眠,到開春即4月上旬,溫度上升到16℃以上時,親蛙就要開始覓食,此時要投喂鮮活餌料蚯蚓、蠅蛆等,讓親蛙近快恢復體能,以利下一階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術是虎紋蛙養殖的關鍵技術,水溫上升到16℃以上時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備,也就是將建好的產卵池、孵化池進行消毒,而後注人清水,最後通過調節水位和光照來調節好水溫。一切准備好後即可將親蛙從越冬池移出,移出後先用5mg/L的高錳酸鉀葯浴5分鍾,然後移人產卵池。產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溫在20℃以上。正常情況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天一天就可以抱對產卵,若親蛙成熟較好、氣溫較高,常常是在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小時-16小時就全部產卵。產卵池每天上午8點以後要注意觀察,當卵團充分吸水膨脹就撈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時最適溫度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氧氣,在孵化時最好讓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將受精卵移動,以免與池底粘連,導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響孵化率。 3.飼喂技術:蝌蚪培育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餌料優質多樣化。投餌量隨蝌蚪日齡的增長而增加,日投餌2次,前期以人工培養的浮游動物、雞蛋黃為主,中、後期以紅蟲為主。剛變態的幼蛙,視覺和嗅覺尚不完全適應陸棲生活,此時應投活餌,如蚯蚓、蠅蛆等,5天-7天後逐漸改喂切碎的魚肉了、蚌肉、螺螄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後完全過渡到喂養蛙料。定點投餌,在池底向排水口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積l/4-1/5的陸地作為投餌處或設固定的飼料台,投餌量以2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 日常管理1.虎紋蛙有大吃小的惡習,應一次性放足同規格的蛙數,飼養2個月-3個月後要把個體大的分開。 2.虎紋蛙白天穴居,因此應在池內設置隱蔽場所,如種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礫、竹筒。幼蛙期最怕驚動、強光,對周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在幼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邊環境的安靜,白天要採取遮陽措施,避免強光和曝曬。 3.及時清除殘食、糞便,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減少疾病的發生。 4.投喂的蛙料粒徑大小以能一口吞食為宜;蛙料表面光滑,吸水軟化快,不含過多的鹽、油脂和異味,飼料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在38%以上。 5.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炎熱時要採取加水,放水葫蘆人池,搭遮陽棚,噴施冷水等方法降溫,而冬季水溫降低要注意保溫,防止凍傷。 病症防治1.紅腿病 症狀:發病個體精神不振、活動能力減弱,腹部膨脹,口和肛門有帶血的黏液。發病初期後肢趾尖紅腫,有出血點,很快蔓延到整個後肢。 防治:(1)將病蛙撈出集中在一個池內,用慶大黴素浸泡,用葯量約50-150mg/L,每天1次,連續3天;(2)若蛙仍能攝食,可在飼料中加拌抗生素,同時添加護肝用多維等葯物,連續投喂3天。 2.氣泡病 症狀:一般發生在蝌蚪期,腹部腫大,消化道內聚集大量氣泡。 防治: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另外,可以向養殖池加入食鹽15g/立方米。 3.胃腸炎 症狀:病蛙食量明顯下降或停止攝食,在池中癱軟無力,捕起時縮頭弓背,解剖可見胃外表有樹枝狀充血,胃粘膜出血,腸道外表發紅,胃腸空。 防治:在飼料中添加鹽酸黃連素4g/kg飼料或氟呢酸2g/kg飼料。 4.敵害 蝌蚪期敵害主要是昆蟲,幼蛙期、成蛙期主要敵害是蛇和鼠。 預防:(l)把好進水關,進水口要用篩絹網伸到過濾,嚴防敵害生物的蟲卵或幼蟲隨水入池。(2)養殖池四壁要光滑,防止敵害生物棲息繁殖。也可在養殖池外兼養一些鵝、貓之類的家禽、畜,來驅逐和消滅蛇、鼠等敵害。

『柒』 虎紋椒草怕熱嗎

怕熱,盛夏的高溫高濕,植株基部葉易變黑腐爛,適宜生長溫度是在20度到30度之間,在冬季養護時最好將它的生長溫度保持在10度以上,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度以下,否則植株就會被凍壞。

閱讀全文

與虎紋草怎麼養殖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星露穀物語鐵錠快速入手方法 瀏覽:119
摩托機油尺正確的測量方法 瀏覽:799
炸蝦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425
a型血人最佳解壓方法 瀏覽:109
調整金牛座的最佳方法 瀏覽:381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及意義 瀏覽:545
魅藍攔截的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3
雕刻牛字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1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6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4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4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8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61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