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測不飽和樹脂固化程度
一是「硬度法」,目前廣泛應用的是一種「Barcol硬度計」,利用這種硬度計來測試固化樹脂樣品或製品的硬度。Barcol硬度是一個相對的比較指標,所謂Barcol硬度的數值,它是以硬度計上金屬針插入固化樹脂表面的深度為標志的,以金屬針相同的金屬材料作基準。從實驗數據分析來看,樹脂凝膠後經室溫7天,硬度已趨於穩定,可以認為樹脂固化已經完全,對特定應用能提供合適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
二是「回彈法」,把小鋼球從一定高度落向被測固化樹脂表面,由於固化程度(交聯程度)不同,樹脂的剛性是不同的,所以回彈高度亦不同,回彈高度可表徵固化程度。上述2種方法可統稱為物理法,也稱力學方法、機械方法。
三是「電學方法」,也屬物理法,但完全不同。用電學方法測定樹脂的固化程度。具體首先是介質損耗角正切值(tgδ)法,用這個方法可以觀察到樹脂固化的全過程,樹脂在半小時以前tgδ呈現出極大值,這是凝膠的特徵。是由於2種因素對tgδ的影響所致:一種是結構因素,由於樹脂發生交聯使tgδ減小;另一種是溫度因素,凝膠時放熱使tgδ上升。由於凝膠效應使溫度上升對tgδ的影響,大於凝膠時微弱交聯引起的影響、故出現峰值。凝膠以後隨著固化程度(交聯反應程度)的增加,tgδ減小至10天左右趨於穩定,表明樹脂固化已經完全。用tgδ法測定樹脂固化程度時,試樣要求比較嚴格,所以該法宜用於實驗室研究,不宜用於生產控制。電學方法的第2種方法是電阻法,這個方法可測定樹脂固化的全過程,因介質的電阻與介質的漏電電流和極化電流有關,而極化電流與介質損耗一樣,可以間接反映樹脂固化程度。固化越完全、偶極運動能力越小,電阻值逐漸增大。由有關實驗圖可見,在經過200小時左右,電阻趨於穩定,表明固化已完全。能標准高,且必須經過德國船級社GL論證。兩道「門檻」對國內樹脂和纖維企業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
四是「玻璃鋼傳統」。國內玻璃鋼復合材料技術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裝備技術。江、浙、冀、魯等省的SMC、纏繞、拉擠、人造石、模塑等設備不僅滿足國內需求,還大量出口。裝備技術的提升拉動了UPR的性能、品質的提高和中、高檔樹脂需求上升。
科寶化工專業經營乙烯基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及一些樹脂輔料,如固化劑,促進劑,色漿,玻璃纖維布等,期待您的來信並提供技術支持,電話前面是0731,後面是8978加9107。
㈡ 化學成分的檢測和鑒定都有哪些方法
化學成分的檢測和鑒定(通常我們稱之為成分分析)在無任何有關樣品先驗認知的情況下會按如下步驟進行,相對所需要的樣品量也不少。
1.簡單定性分析
比如PH、密度、溶解度、熔點……等能想到的所有簡單特性,選擇性組合,對結果進行可能性的推測。
2.合適的預處理方案
通過第一步的結果,推測選擇相對更有效的預處理措施如:蒸餾、過濾、離心、乾燥、灼燒……以此使組分得到有效分離和富集。
3.結構和成分分析
這里開始就要分開兩步走
3.1 有機:譜圖採集,對比標准資料庫可以得到匹配度最高的結果,當然對於利用資料庫無法檢索到高匹配度的物質。
3.2無機:AES、IR、XRD、等主要針對元素種類、元素價態進行分析
4.結果驗證
到這一步,樣品的大致組分有了基本結果,就需要運用各類檢測手段去驗證,實際上就是各種定量分析,GC、LC等。
㈢ 樹脂的化學成份和應用
你好,很高興能為你回答問題:熱固性材料
1)普通樹脂材料:(CR-39)
學名碳本酸丙烯乙酸,或稱烯丙基二甘醇酸脂(Dially Glycol Carbonates),是應用最廣泛的生產普通樹脂鏡片的材料。它於四十年代被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的化學家發現,是美國空軍所研製的一系列聚合物中的第39號材料,因此,被稱為CR-39(哥倫比亞樹脂第39號)。CR-39被用於生產眼用矯正鏡片是在1955~1960年,是第一代的超輕、抗沖擊的樹脂鏡片。CR-39作為一種熱固性材料,單體呈液態,在加熱和加入催化劑的條件下聚合固化。聚合是一個化學反應,即由幾個相同分子結構的單體組成的一個新的聚合體分子,具有不同的長度
和性質。作為光學鏡片,CR-39材料性質的參數十分適宜:折射率為1.5(接近普通玻璃鏡片)、密度1.32(幾乎是玻璃的一半)、阿貝數為58~59(只有很少的色射)、抗沖擊、高透光率,可以進行染色和鍍膜處理。
它主要的缺點是耐磨性不及玻璃,需要鍍抗磨損膜處理。樹脂鏡片可採用模式壓法加工鏡片表面的曲率,因此很適用於非球面鏡片的生產。
2)中高折射率樹脂材料:今天大部分的中折射率和高折射率材料都是熱固性樹脂,其發展非常迅速。它們的折射率可以使用以下任意一種技術來增加:改變原分子中電子的結構,例如:引入苯環結構;在原分子中加入重原子,諸如鹵素(氯、溴等)或硫。與傳統CR-39相比,用中高折射率樹脂材料製造的鏡片更輕、更薄。它們的比重與CR-39大體一致(在1.20到1.40之間),但色散較大(阿貝數45),抗熱性能較差,然而抗紫外線較佳,同時也可以染色和進行各種系統的表面鍍膜處理。使用這些材料的鏡片製造工藝與CR-39的製造原理大體一致。現在1.67的樹脂材料已廣泛流行,而且象1.7的樹脂材料也已在市場上有銷售。視光業的專業人員正不斷研製開發新材料,改良原有材料,以期樹脂材料在將來獲得更好的性能。
3)染色樹脂材料:用於製造太陽眼鏡鏡片的基本上都是聚合前加入染料而製成的,特別適合大批量製造各色平光太陽鏡片,同時在材料中加入可吸收紫外線的物質。
現在的一項技術即是使用浸泡在溶有有機色素的熱水中,常用的染料有紅色、綠色、黃色、藍色、灰色、和棕色,根據需求可任意調染,顏色的深淺也可以控制,可以將整片鏡片染色成一種顏色,也可以染成逐漸變化的顏色,例如鏡片上部深色,往下逐漸減淺,即俗稱的雙色或漸進色。有機材料的出現,解決了屈光不正者配戴太陽眼鏡的問題。
4)光致變色樹脂材料:第一代光致變色樹脂鏡片大約出現在1986年,但是直到1990年第一代Transi-tion鏡片面市後,它才真正開始普及。光致變色效果是在材料中加入了感光的混合物而獲得的,在特殊波段的紫外線輻射作用下,這些感光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改變了材料的吸收能力。這些混合物與的結合主要有兩種方法:在聚合前與液態單體混合,或在聚合後滲入材料中(Transition鏡片就採用後一種方法)。光致變色樹脂鏡片採用幾種光致變色物質,在最後的製造中使這些不同的
變色效果結合起來,這使得鏡片變色不但迅速,而且不完全受溫度的控制。
一種新型的光致變色樹脂鏡片已於1993年投放市場,這種鏡片採用樹脂材料作片基,用滲透法在鏡片的凸面滲透了一層光致變色材料,然後再鍍上一層抗磨損膜,起保護和而磨作用。這項工藝技術可以使鏡片的變色不會隨屈光度數的加深而出現鏡片中央與周圍深淺不一的情況,彌補了玻璃變色的不足。再加上片基是樹脂材料,輕且抗沖擊,所以這種鏡片特別適合用於各種屈光不正者使用。
祝你進步!
㈣ 化學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化學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分有機顏料,如酞青綠等;無機顏料如氧化鐵紅、鈦白;染料如還原桃紅、分散橙等.聚烯烴、PVC色母粒採用的是顏料,一般說染料不可用於聚烯烴著色,否則會引起嚴重遷移.
二、分散劑主要對顏料表面進行潤濕,有利於顏料進一步分散,並穩定在樹脂中,同時必須與樹脂相容性好,不影響著色產品品質.聚烯烴色母粒分散劑一般採用低分子量聚乙烯蠟或硬酯酸鋅等.工程塑料色母粒分散劑一般採用有極性低分子量聚乙烯蠟、硬酯酸鎂、硬酯酸鈣等.三、載體樹脂
使顏料均勻分布並使色母粒呈顆粒狀.選擇載體需考慮與被著色樹脂的相容性,還要考慮母粒應有良好分散性,因此載體的流動性應大於被著色樹脂,同時被著色後不影響產品質量.如選用熔體指數較大的同類高聚物,使母粒的熔體指數較高於被著高聚物,以保證最終製品的色澤一致.
㈤ 橡膠材料的化學成分測試方法或儀器 主要是聚甲醛、聚氨酯、聚四氟乙烯、樹脂等.
橡膠一般測試硬度 常用A型邵氏硬度計來測試(市場有電子的和機械的兩種,其實功能差不多,建議選擇機械的).測試橡膠硬度的儀器有A型邵氏硬度計和硬度計支架一套 購買前建議供應商提供計量所出示的硬度計檢測合格報告 現在很多廠生產的硬度計其實都有偏差 測試方法: 把試樣放置在堅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計,壓足中孔的壓針距離試塊邊緣至少12mm,平穩地把壓足壓在試樣上,不能有任何振動,並保持壓足平行於試樣表面,以使壓針垂直地壓入試樣,所施加的力要剛好足以使壓足和試樣完全接觸,除另有規定,必須在壓足和試樣完全按觸後1秒內讀數,如果是其他間隔時間讀數則必須說明,在試樣相距至少6mm的不同位置測量硬度值5次,取其平均值. 4、邵氏硬度計及相關附件的保養常識 1)定荷測定架上的升降小軸和工作台底部,請注意經常揩擦乾凈,塗少量防銹油,以防生銹. 2)硬度計使用完畢後,裝入儀器盒或儀器箱內,放置乾燥處,防止受潮. 3)硬度計使用35000次後,建議每使用10000次左右按GB531規定檢查彈簧壓力與指針刻度關系及壓針端部的形狀尺寸
㈥ 化學成分含量檢測有什麼方法
化學成分含量檢測方法:各類鐵基合金材料(不銹鋼、結構鋼、碳素鋼、合金鋼、鑄鐵等)、銅合金、鋁合金、錫合金、鎂合金、鎳合金、鋅合金等。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膠、油墨、塗料、膠黏劑、塑膠等。
成分檢測方法:
重量法、滴定法、電位電解、紅外碳/硫分析、火花直讀光譜分析、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熱重分析(TGA)、高效液相色譜分析(HPLC)、紫外分光光度計(UV-Vis)、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FTIR)、裂解/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PY-GC-MS)、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能譜分析(SEM/ED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分析(ICP-OES)。
成分檢測標准方法:
GB/T 17432-2012 變形鋁及鋁合金化學成分分析取樣方法
GB/T 20123-2006 鋼鐵 總碳硫含量的測定 高頻感應爐燃燒後紅外吸收法(常規方法)
GB/T 223.1-1981 鋼鐵及合金中碳量的測定
GB/T 4336-2002 碳素鋼和中低合金鋼 火花源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法(常規法)
GB/T 7764-2001 橡膠鑒定紅外光譜法 GB/T 6040-2002 紅外光譜分析方法通則
DIN 53383-2-1983 塑料檢驗.通過爐內老化檢驗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氧化穩定性.羰基含量的紅外光譜測定
JIS K 0117:2000 紅外光譜分析方法通則 YBB0026 2004 包裝材料紅外光譜測定法
㈦ 化學題:如何測定樹脂的軟化點環球法的操作和所需儀器是些什麼
熱塑性塑料的軟化點通常用維卡軟化點來表示,不適合測維卡軟化點的則是測量環球式軟化點,如環氧樹脂、熱熔膠、瀝青等。你要測的是什麼材料?
儀器可用瀝青軟化點測定儀,通過制樣將試樣置於特製的圓環中,在試樣上放一個鋼球(直徑為9.53
mm,質量為3.50±0.05g),再將裝有試樣和鋼球的圓環放在試驗環架上,把試驗架放在加熱介質中,勻速升溫,直至鋼球落至環架的底板上,此時的溫度即為環球式軟化點。
取一定量的實驗室樣品放在瓷坩堝內,然後將瓷坩堝置於適當的傳熱介質中。加熱樣品至熔化,記錄開始熔化的溫度。繼續加熱使其完全熔化,直至其溫度超過開始熔化的溫度25~50
℃。在熔化和升溫的整個階段應攪動試樣,使其完全成為均勻且無氣泡的液體。另外把試樣環加熱到與熔化試樣相同的溫度,再將其放在瓷板或金屬板上,為避免與其粘合,瓷板或金屬板可稍微塗些甘油或硅油。用足夠量的熔化的試樣填滿試樣環,使其在冷卻之後稍有多餘部分。在空氣中冷卻30
min,然後用稍加熱的刀除去多餘試樣。
用比估計溫度低10
℃的蒸餾水裝滿容器,要浸沒試樣環,水面應高出試樣環50
mm,在恆溫的水浴中,這一溫度應保持15
min,用夾鉗把預先浸在水浴中達到同一溫度的鋼球放入鋼球定位環上。均勻升溫,升溫速度為5±1
℃/min。加熱水浴溫度,直至鋼球穿到試樣環進入試料。凡是不按上述升溫速度加熱的所有試驗都無效。當被試料包圍的鋼球觸及到環架的下承板時,要及時記錄溫度計所顯示出的溫度。在試驗過程中,如果試樣發生連續降解的話,則可充入惰性氣體進行測量。
超過80
℃軟化點的試樣要使用甘油浴或硅油浴進行加熱。
如果測維卡軟化點操作更簡單,儀器是現成的維卡軟化點測定儀或熱變形測定儀都可以。
不知你看明白沒?
沒有儀器和圖我也覺得很難說清楚
㈧ 樹脂能紡織成紡織面料嗎,我們該怎麼鑒別這種樹脂纖維啊!化學方法怎麼鑒別出來,在顯微鏡下是什麼形狀
滌綸/錦綸/晴綸都是高分子聚合物,即是你所說的所謂樹脂,不同行業叫法不同而已。
㈨ 有什麼辦法能檢測樹脂揮發的化學物質成分及濃度么
1 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可能大部分是聚合物單體什麼的2 不知道具體的種類不好說,每個分子差別都挺大的;不過能聞到了就肯定會影響健康3 開窗通風,多放大葉子的盆栽
麻煩採納,謝謝!
㈩ 如何測試樹脂是否有毒
樹脂是有毒的...其實空氣里還有毒呢...
真正避免毒性是不可能的...
作為一個娃媽,俺一年多來天天和孩子們同睡一張床,完全沒出過事...俺家3隻都睡在俺枕頭邊...
真要說有什麼事的話,就是在化妝的時候不小心大大地在用稀釋洗筆的時候吸了口氣...然後鼻粘膜損傷,發燒了2天...稀釋液可是劇毒致癌物質啊...所以這位家長千萬別讓孩子自己化妝...要麼送出去化,要麼要官妝...
樹脂一般沒很大味道不會有事的,正規廠家的自然放心!
一般來說,有毒的是些揮發性物質吧? 甲醛什麼的不都是揮發性的么... 所以自己把娃放身邊試試幾天,人身體上最敏感的黏膜沒有出現問題,一般是沒事的! 俺大學學的是言語病理學,和醫學沾邊的,學過人體解剖的,相信俺! 黏膜,比如鼻粘膜,損傷會出鼻血... 眼角膜什麼的,有毒會流淚... 聲帶黏膜也很嫩的,要是嗓子啞了也是有點問題了...
另外,象俺化妝完和噴完消光漆是不會直接把孩子抱上床的,會先放幾天,因為怕有吸入性粉塵...消光漆是樹脂粉末嘛,噴完再用紙巾多抹抹,把沒有粘牢的粉末擦下去俺才敢把孩子放上床...畢竟俺是要命的...
如果這位家長能放心給孩子買洋娃娃,為什麼不能放心BJD呢? 洋娃娃還有用黑心棉填充的呢... BJD的是樹脂,相對來說還似乎更安全呢... 另外樹脂是塑料的原材料,要是塑料玩具很放心的話,BJD更請放心...畢竟樹脂的添加劑要少於塑料...
以上都是個人看法...本人今年就要大學畢業踏上社會了,非常理解家長們的愛子心切,這位家長有問題歡迎來問,俺同城,長寧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