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本人想在沽源縣承包土地怎樣檢測土壤適合種什麼
各種果樹適合不同的土壤,果園建立時要根據樹種、品種的特性選擇適宜的自然環境條件,尤其是園地的土壤類型更應仔細選擇。
梨:喜中性偏酸的土壤,但要求不是太嚴格,PH在5.8~8.5之間均能生長良好,不同砧木對土壤的適應力不同,沙梨、豆梨要求偏酸,杜梨則可偏鹼。
葡萄:喜砂地,PH6.0~7.5,忌重粘土、排水不良的澇窪地、含鹽鹼量過高及地下水位過高的土壤。
石榴:砂壤土或壤土,PH4.5~8.5,過於粘重的土壤則影響生長和果實品質。
杏:盡可能選擇和創造排水良好的、較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以及礫質壤土。
油桃:根系喜氧,耐旱怕澇,適於在土質疏鬆、排水通暢的砂質壤土中栽培,在粘重或過於肥沃的土壤,易徒長,患流膠病、頸腐病。
甜柿:中性土壤。以土層較為深厚、排水良好而能保持相當濕度的土壤較好;土層過於瘠薄而又乾旱的地區,易落花落果而產量低。土壤含水量過高,易引起樹體徒長,根部腐爛,也不適合。
板栗:喜濕潤土壤,以母質為花崗岩、片麻岩等風化的礫質壤土、砂壤土為最好;屬需鈣、多錳植物,忌土壤粘重、低濕而易澇、風大的地區。
棗:要求不是太嚴格,山地、平原、河灘、沙地均可栽植,但以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最好。
核桃:喜光照。在土層淺、地下水位高、土壤過於粘重的地方生長不良,容易焦梢;以含鈣的微鹼性土最好。
B. 果樹營養診斷的方法及應用范圍有哪些
答:目前果樹營養診斷的方法及應用范圍:
(1)果樹缺素外部症狀鑒定
在果樹營養診斷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最原始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果樹外部症狀的鑒定,其做法是通過生產上缺素症狀觀察或田間試驗、培養實驗中果樹某種營養元素盈虧狀況。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較粗放,精確度不高,鑒定者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只能應用於出現典型症狀的情況下。當樹體缺乏某些營養元素而不表現典型(潛在缺乏)症狀時,容易誤診。因此,這種方法只作參考。
(2)田間試驗法
田間試驗是診斷果樹需肥的基本方法,也是校驗其他診斷方法的基礎,特別是長期的定位試驗,更能表示果樹對肥料的實際反應。果樹田間測土配方施肥試驗,可以通過土壤施肥,也可通過根外追肥。田間試驗不足之處是費力、費時、費事;而且在一個地區試驗點過少時,代表性差,其試驗結果的推廣應用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3)培養試驗法
培養試驗又稱盆栽試驗,按其培養介質可分為水培、砂培和土培試驗。由於試驗條件能通過人為嚴格調控,故可得到相當准確的數據,常用於探索未知或印證野外調查及田間試驗結果。此方法對探索各種營養元素的功能、元素間的相互關系以及一些關於果樹施肥原理的研究特別有用,也適於進行各種診斷方法的研究。培養試驗要求條件嚴格,方法繁雜,費用大,其研究結果只能作為理論探討,不能在果樹生產上直接推廣應用。
(4)生物化學診斷法
當樹體某些營養失調時,將影響某些生化過程的速度和方向,影響某些生化產物的積累與消耗。而某些酶活性增加或減少,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這種內在變化較之外部症狀能更早地表現出來。因此,這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診斷方法。但樹體內在的生化過程是受許多內在和外界環境因子所影響,因此需進行更復雜更深刻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更准確地分辨出哪些情況的生化變化是由於營養失調所造成的。
(5)原子示蹤法
這種方法適於研究樹體中幾種主要營養元素的吸收、運轉和分配規律,有助於探索樹體內的生理生化變化過程,對研究樹體營養與果樹生長發育的關系,研究肥料形態、組分、性質和它們的利用率以及肥料在土壤中的轉化和進入樹體的過程等都十分便利。但它只是一種提高果樹營養理論的有效手段,而不能直接指導具體果園的施肥實踐。
(6)微生物測定法
許多國家應用微生物學的方法測定果園土壤中某些營養元素的盈虧狀況。這種方法只適宜作為輔助測定方法。
(7)植物顯微化學鑒定法
把果樹某些組織製成切片加以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某種生化產物的存在與否或其數量多少,或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因缺鈣、鎂、鐵等營養元素而引起的葉子或果實超微結構的變化,這種方法稱為顯微化學鑒定法,它可以作為營養診斷的輔助方法。
(8)樹體中有效養分的常規分析法
①壓汁法:此法為樹體組織汁液速測法。把果樹新鮮枝、葉、果實的汁液擠壓於白磁碟或濾紙上,加入一定濃度的化學試劑,使其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某種顏色,然後用點滴分析標准液或標准試紙進行比較,找出鮮組織中某種有效營養元素的含量。
②浸提法:將果樹特定部位的樣品磨細或搗碎,用浸提液提取出可給態養分,用比色法或點滴法進行測定。
上述兩種方法,在果樹營養診斷研究上應用較為廣泛,由於是從樹體上直接測得有效養分含量,故可靠性大。同時,分析樣品系由田間試驗直接採取,分析測定結果可與果樹的產量、品質、抗性等相對照,從而找出診斷結果與樹體生長結果間的相關性。但是這兩種方法也有局限性,因為有些元素的可給態含量經常發生較大的變化,同時這種速測法屬半定量分析,精確性較差,並且在測定時需用新鮮樣品,時間性要求較嚴格,因此,不能同時進行大批量樣品測定。
(9)葉分析法
多數果樹營養學者認為,葉分析是當前較成熟的簡單易行的果樹營養診斷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診斷的結果來指導施肥,能獲得較理想的經濟效益。這種方法是用儀器分析法做葉子的全量分析,它包括了樹體汁液中的可溶組分和全量成分。其特點是:
①葉子是果樹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②施用不同種類的肥料時,能在葉子營養元素組成上及時反映出來。
③在一個特定的時期,這種變化具有一定規律性。
④葉子測定結果與果樹的生長發育以及外部形態有明顯的相關性。
⑤葉子取樣只是樹體的很小部分,不致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因此,可在生產上直接應用。
(10)果園土壤診斷法
用無機化學分析方法來診斷果樹營養的研究過程中,用浸提液提取出土壤中各種可給態養分,進行定量分析,簡言之,就是土壤養分測試,以此來估計土壤的肥力,確認土壤養分含量的高低,能間接地表示果樹營養的盈虧情況。但是通過多年的探索以後,果樹學家都認識到單以土壤分析來指導果樹施肥,常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對果樹來說,只診斷土壤的營養很不全面,因為土壤分析只能表示養分的供應狀況,不能反應樹體的營養需求狀況,因此要正確地指導果樹施肥,必須首先進行樹體營養診斷,並以此作為主要依據。
Lundegordh比較600多個田間試驗的葉分析和土壤診斷的結果,認為葉診斷比土壤診斷能更好地反映植物的營養狀況。仝月澳、周厚基等研究我國蘋果水心病多發區,果園均為石灰性土壤(淡栗鈣土、栗鈣土、褐土、砂姜黑土等),土壤的游離碳酸鈣含量為3%~13%。盡管土壤含有豐富的鈣,但果實還是由於缺鈣而發生水心病。果實噴鈣可以減少水心病。這說明,樹體營養狀況未必與土壤營養是一致的。但是這並不是說土壤診斷是不可取的。果園土壤營養診斷對新定植果園和苗圃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制定果園管理和施肥的依據,對成齡果園而言,一是它能表示出各種營養元素的供應狀況,因而有助於印證樹體營養診斷的結果;二是果樹的外部症狀觀察和葉分析的結果,只能顯示果樹現實的營養狀況,不能預報當調整了現實營養失調以後,可能再發生的限制因子是什麼,而土壤診斷則可提供一些提示和線索;三是它能幫助我們找到樹體缺素的誘因。因此,樹體和土壤營養診斷可相互補充,兩者綜合起來一起應用時才有最大的實用價值。
近30多年來,由於使用各種自動化精密分析儀器,因此分析速度快,自動化程度高,人們可以對取樣技術、樣品處理技術、測試技術以及確定營養診斷指標等,做大量的研究工作,並通過大量測試數據的數理統計,肯定了可靠性及明確了各種影響因子,這樣葉分析已成為指導測土配方施肥的營養診斷方法。
C. 怎樣判斷土壤好壞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我們常常把土壤稱之為大地母親,是因為是作物生產之母,要增進土壤生產力首先要認識土壤,知道怎樣才是肥沃的土壤,進而要去知道自己耕作的土壤有什麼缺點,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使成為肥沃的土壤。從認識土壤到了解缺失因子,從保育到增進土壤肥力,都是確保作物增產及高品質的基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樣判斷土壤好壞?及相對應的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總之,以上所常見的八大問題,不是所有的土壤都會存在,因此,首先需要從自己耕作的土壤判斷,可能有哪些問題存在,進而解決這些危害地力的瓶頸,土壤的地力或肥力,自然會改觀,也才能增進土壤的生產力。
D. 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有哪些核心技術要點
答:正確認識和牢固掌握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要點,對於開展配方施肥服務非常重要。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大田作物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測土、配方、配肥、供應、施肥指導」五個核心技術要點、九項重點內容。
(1)田間試驗
田間試驗是獲得果樹最佳施肥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的主要途徑,也是篩選和驗證果園土壤測試技術、建立土壤測試配方施肥體系的基本環節。通過田間試驗,不但要解釋試驗的結果,能指導生產實踐,而且還要摸清果園土壤供肥量、果樹各生育期的需肥量、土壤養分豐缺指標、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為果樹施肥分區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據。
(2)土壤測試
土壤測試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之一,選擇適合當地果園土壤、果樹生產的土壤測試項目和測試方法,對於果園測土配方施肥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通過學習和借鑒國外土壤測試的操作規程,建立適合我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標准操作規程勢在必行。除了常規土壤農化分析外,還有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改進的「土壤養分綜合系統評價法」、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的「土壤、植株測試推薦施肥技術體系」、「Mehlich3法」等。其中「Mehlich3法」能適用於更大范圍的土壤類型,能同時浸提和測定除了氮以外的多種土壤有效營養元素,此法有望成為土壤測試的通用方法。
(3)配方設計
肥料配方設計是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核心。20世紀90年代我國加入WTO以來,果樹專用肥施用面積迅速擴大。全國范圍內在通過總結田間試驗、土壤測試、果樹營養診斷等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果樹施肥區域、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氣候等基礎條件,研製相對應的果樹施肥配方。
(4)校正試驗
為了保證肥料配方的准確性,最大限度地減少果樹配方肥料批量生產和大面積施用的風險,必須在每個施肥分區單元設置檢驗試驗:①配方施肥;②果農習慣施肥;③空白對照(不施肥)3個處理,以當地主栽果樹樹種為研究對象,檢驗配方施肥的效果,校正施肥參數,驗證並完善果樹配方施肥方案。
(5)配方加工
配方能准確地落實到果農的田間是提高和普及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最關鍵的環節。目前最具有市場前景的配方肥發展模式是科技化引導、市場化運作、工廠化加工、網路化營銷。
(6)示範推廣
為了促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能真正落實到果品主產區果農的果園中,既要保證技術服務及時到位,又要讓果農看到實效和得到實惠,必須創建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建立樣板,全面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效果。
(7)宣傳培訓
宣傳培訓是提高果農科學施肥意識,改變盲目施肥舊習,普及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重要手段。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展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在果品主產區培養基層科技骨幹,及時向果農傳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同時還要加強對各級科技人員、肥料生產企業和營銷商的系統培訓,建立和健全果樹科技人員和肥料經銷商持證上崗制度。
(8)效果評價
果農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最終執行者和受益者,而果品品質又直接影響果樹產品本身的商用價值。因此,在果園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始終把產量和品質雙重目標一起考慮。在對一定施肥區域進行動態調查的基礎上,及時獲得果農生產情況、市場行情、食品檢驗等反饋信息,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
(9)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保證長期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科技支撐。不斷進行田間校驗研究、土壤測試和果樹營養診斷技術、肥料配方、數據處理與統計等方面的創新研究,促進果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