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監理對 施工合同履約的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簡答
1)協助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材料供應單位簽訂各類合同,避免合同缺陷的發生
(2)對建設單位簽訂的承包合同等所管理的合同進行履約分析和風險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
(3)提醒或協助建設單位履約。如:及時供料、及時付款、對材料設備進行驗收等
(4)針對合同履行中的情況,公正地解釋合同條款的含義
(5)根據建設單位的授權,發布開工令、停工令和復工令
(6)公正地處理工程變更事宜
(7)公正地處理索賠事宜
(8)組織工地會議,協調各方關系
(9)進行工程質量的控制(詳見質量控制)
(10)進行工程進度的控制(詳見進度控制)
(11)進行工程計量、支付的控制(詳見造價控制)
(12)提交有關階段的、專項的或總體的工程報告(月報、評估報告)
(13)做好監理記錄,管理監理檔案工作
B. 怎麼提升工程項目的履約能力
提升工程項目的履約能力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項目管理的規范與優質履約,能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並促進其持續發展。項目履約應涵蓋進度、質量、安全、文明等多方面,遵循「木桶原理」,只有全面實現這些方面,才能實現優質履約。在當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建築企業需樹立新的理念,以實現工程建設的優質履約。
隨著市場環境的演變,建築行業的競爭已轉向「高品質」競爭,工程項目的履約能力不僅僅局限於工期與質量,而是涵蓋進度、質量、安全、環保、信息化和品牌形象等多方面。同時,隨著勞動力短缺、機械化程度提高和信息化技術的沖擊,項目管理正從粗放型向精細化升級。工程履約面臨工期、質量、安全、效益和環保五大挑戰,提升工程項目履約能力成為當務之急。
理念引領行動,發展實踐需發展理念的引領。施工企業優質履約需建立優質、高效履約的「門道」,全面提升價值創造力、行業引領力、品牌影響力、文化軟實力,邁進世界一流企業行列。優質履約之道主要包含五大方面:履約為先、經濟結束,策劃先行、未戰先勝,技術引領、資源配置到位,介面管控、均衡施工,快速施工、大成本管理。
首先,履約為先、經濟結束。建築企業應圍繞「穩現場、促市場、提效益」的發展目標,堅持「履約為先」,強化項目管理,以履約能力支撐市場拓展。同時,重視「經濟結束」,科學管理資源,均衡施工,實現成本效益的動態平衡。此外,通過精細化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力。
其次,策劃先行、未戰先勝。項目管理中,策劃是實現成功的重要保證和提升盈利的有效途徑。明確目標、精準施策,超前謀劃、謀定而後動,做好項目策劃,預測困難,提前制定解決方案,配置資源,實現「未戰而先勝」。
再次,技術引領、資源配置到位。技術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靈魂,優化設計、方案比選、工藝管理等工作是項目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施工組織、施工方案、資源配置應以技術為先,實現項目目標。
介面管控、均衡施工是科學組織生產的關鍵。均衡施工能優化生產計劃,實現優質履約和成本控制。介面管理、處理重點工程與一般工程關系、機械與勞動力平衡調度、確保工序連續性是實現均衡施工的關鍵。
快速施工、大成本管理則強調工期效益,樹立「大成本」意識,實現效益最大化。通過優化設計、資源配置、成本管控,實現項目效益提升。
綜上所述,項目全面履約管理是企業穩健發展的基石,提升履約能力是永恆的主題。應用優質履約之道,優化管理機制,滿足新時期工程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是建築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