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測量方法時,要綜合考慮下列主要因素:所要求的測量准確度;被測量本身的特性;現有測量設備;測量環境。
在可用的測試和測量硬體和軟體范圍內進行選擇,對初次用戶和有經驗的用戶來說,都一樣難辦,這是可以理解的。
技術的進步使測量和測試方法的發展呈指數方式加快,給用戶提供難以想像的強大系統功能。
測試和測量設備跨越很寬的范圍。對簡單應用來說,比較容易選擇合適的結構來滿足需要和預算。應用的復雜性增加時,結構的選擇以及相關的費用也變得復雜了,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會更昂貴,正確的選擇顯得更加重要。
出發點是要知道信號或感測器輸出的電平和測量所需要的靈敏度(定義為測量時所能檢測到的最小變化,並能以測量值的單位來表達)。
精度、解析度和測量速度是一些重要因素,是工程師在決定如何收集和測量數據時必須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環境。測量是在電雜訊很大的廠區中進行,還是在電雜訊微小的實驗室中進行。另外,感測器的位置是否離得很遠,難以接近。在許多應用中,環境因素對結構可能起決定作用。
B. 目前檢測磁場的方法有多種,在選擇時需要著重考慮哪些因素
測量磁場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種:
1.利用安培力計算公式F=BIL測磁感應強度B。
2.利用感應電動勢 測磁感應強度B。
3.利用產生感應電動勢時迴路的電量與磁感應強度的關系測磁感應強度B。
4.利用霍爾效應測磁感應強度B。
磁感應強度(magnetic flux density),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國際通用單位為特斯拉(符號為T)。磁感應強度也被稱為磁通量密度或磁通密度。在物理學中磁場的強弱使用磁感應強度來表示,磁感應強度越大表示磁感應越強;磁感應強度越小,表示磁感應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