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高中萃取產物鑒別的方法

高中萃取產物鑒別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4 17:03:34

① 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鑒別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如NaCl,CaCO3。
4.升華法:SiO2(I2)。
5.萃取: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
: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如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葯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
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葯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② 萃取時,怎樣判斷有機層在上層還是下層

根據有機物的密度判斷。

萃取是利用物質在兩種互不相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數的不同,使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由於水和有機物一般不相溶,所以一般形成的上下兩層是水和有機層。

若有機物的密度大於水,則有機物在下層,若有機物的密度小於水,則有機物在下層。一般情況下有機物的密度要小於水,因此位於上層,但是也有少數情況下有機層的密度大於水,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密度大於水,於是萃取後有機層在下層。

(2)高中萃取產物鑒別的方法擴展閱讀

萃取在如下幾種情況下應用,通常是有利的:

①料液各組分的沸點相近,甚至形成共沸物,為精餾所不易奏效的場合,如石油餾分中烷烴與芳烴的分離,煤焦油的脫酚;

②低濃度高沸組分的分離,用精餾能耗很大,如稀醋酸的脫水;

③多種離子的分離,如礦物浸取液的分離和凈制,若加入化學品作分部沉澱,不但分離質量差,又有過濾操作,損耗也大;

④不穩定物質(如熱敏性物質)的分離,如從發酵液製取青黴素。

③ 高中化學萃取劑及其萃取的物質,現象,顏色,上下層狀態,顏色 還有有機萃取的現象

高中萃取劑一般是有機溶劑,苯和CCl4,還有酒精,但是酒精與水互溶,所以酒精不可以從溴水和碘水中萃取單質,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萃取層在上層,例如苯從溴水中萃取溴單質,現象上層(苯層)為橙紅色,下層(水層)為無色,而CCl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萃取層在下層,例如CCl4從溴水中萃取溴單質,上層(水層)為無色,下層(CCl4層)橙紅色。而碘單質在萃取層的顏色為紫色。

④ 萃取九大技巧!丙酮,乙醇等與水混溶溶劑萃取有奇效

(1)正丁醇 :大多數的小分子醇是水溶性的,例如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丙醇等。大多數的高分子量醇是非水溶性的,而是親脂性的能夠溶於有機溶劑。但是中間的醇類溶劑例如正丁醇是一個很好的有機萃取溶劑。正丁醇本身不溶於水,同時又具有小分子醇和大分子醇的共同特點。它能夠溶解一些能夠用小分子醇溶解的極性化合物,而同時又不溶於水。利用這個性質可以採用正丁醇從水溶液中萃取極性的反應產物。丁酮:性質介於小分子酮和大分子酮之間。不像丙酮能夠溶於水,丁酮不溶於水,可用來從水中萃取產物。


(2)乙酸丁酯 :性質介於小分子和大分子酯之間,在水中的溶解度極小,不像乙酸乙酯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可從水中萃取有機化合物,尤其是氨基酸的化合物,因此在抗生素工業中常用來萃取頭孢、青黴素等大分子含氨基酸的化合物。

異丙醚與特丁基叔丁基醚:性質介於小分子和大分子醚之間,兩者的極性相對較小,類似於正己烷和石油醚,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可用於極性非常小的分子的結晶溶劑和萃取溶劑。也可用於極性較大的化合物的結晶和萃取溶劑。


(3)做完反應後 ,應該首先採用萃取的方法,首先除去一部分雜質,這是利用雜質與產物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的性質。


(4)稀酸的水溶液 洗去一部分鹼性雜質。例如,反應物為鹼性,而產物為中性,可用稀酸洗去鹼性反應物。例如胺基化合物的醯化反應。


(5)稀鹼的水溶液 洗去一部分酸性雜質。反應物為酸性,而產物為中性,可用稀鹼洗去酸性反應物。例如羧基化合物的酯化反應。


(6)用水洗去一部分 水溶性雜質。例如,低級醇的酯化反應,可用水洗去水溶性的反應物醇。


(7)如果產物要從 水中結晶出來,且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又較大,可嘗試加入氯化鈉、氯化銨等無機鹽,降低產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鹽析的方法。


(8)有時可用兩種 不互溶的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例如反應在氯仿中進行,可用石油醚或正己烷作為萃取劑來除去一部分極性小的雜質,反過來可用氯仿萃取來除去極性大的雜質。


(9)兩種互溶的 溶劑有時加入另外一種物質可變的互不相容,例如,在水作溶劑的情況下,反應完畢後,可往體系中加入無機鹽氯化鈉,氯化鉀使水飽和,此時加入丙酮,乙醇,乙腈等溶劑可將產物從水中提取出來。


⑤ 萃取時,怎樣判斷有機層在上層還是下層

根據有機物的密度判斷。

萃取是指利用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把物質從一種溶劑轉移到另一種溶劑中,從而實現分離的方法。分液是把兩種互不混溶的液體分離開的操作方法。

操作:先將要分離的物質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然後注入萃取劑,振盪後靜置,當液體分成兩層後,打開旋塞,將下層液體放出,然後關閉旋塞,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從分液漏斗中放出少許下層液體於盛水的試管中。如果分層,說明分液漏斗中下層為「油層」;如果不分層,說明分液漏斗中下層為「水層」。

(5)高中萃取產物鑒別的方法擴展閱讀

在通常的萃取操作中,常採用單一的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但實際上採用混合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萃取的效果會更好。這在選擇萃取溶劑時必須考慮到。

乙醚一苯、氯仿一乙酸乙酯、氯仿一四氫呋喃等都是良好的溶劑組合。例如二元羧酸,它在氯仿中通常是難溶的,但只要向其中加入10%的四氫呋喃,氯仿對二元羧酸的溶解度便將顯著增加。在進行這類溶劑組合時,必須考慮到比重因素。

如果直接用溶劑萃取產物,應該牢記「用少量溶劑多次萃取」的原則;但是首次所用的溶劑的量宜大一些,一般為被萃取體系體積的1/3。如果要向反應體系中加入水,然後再用有機溶劑萃取,則應控制所加水的體積。

原則是在保證水充分溶解反應體系中的全部無機物的前提下,盡量用水少一些·9即配成適當濃度的無機鹽溶液而便於高效萃取。

將萃取得到的有機相合並,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或硫酸銨水溶液洗滌1次,最後將洗滌後的有機相用乾燥劑(常用無水硫酸鈉)徹底乾燥、濃縮,即可得到徹底除去反應體系的水溶性物質。

用飽和氯化鈉水溶液(適用於中性和鹼性產物)或硫酸銨水溶液(適用於酸性產物)洗滌的目的是降低水在有機相中的溶解度,除去萃取劑中溶解的水份,便於用有機相的乾燥。

在提取時,必須考慮萃取劑相對於被萃取液的比重。比重不僅是決定兩相是否容易分層的重要因素,而且關繫到操作的方便與否。當萃取劑比被萃取液的比重大時,每次振盪分配之後,只要將下層溶液放出來,就可進行第二次提取。

反之,如果萃取劑處在上層,則必須放出被萃取溶液,從漏斗的頂部傾出萃取液,再將被萃取液重新加入漏斗之後,才能繼續操作。兩種方法相比,前一種方法操作簡單,樣品損失少。

⑥ 高中化學中有多少種提取物質的方法,每個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注意事項都簡單的說下,謝謝

加熱濃縮,冷卻結晶法:用於多種物質溶於水,一種物質濃度較高且隨溫度的變化溶解度變化大,其他物質濃度小且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不大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差異大 溶液溶質濃度差異大(很多老師不提後邊這點,但事實上這點很重要)
蒸餾冷凝法:用於沸點不同且熱穩定性好的不同種液體混合 提純液體 或者混合固體 如果是混合固體,要提取的必須是兩者之中沸點高的,也就是可以留在蒸餾瓶裡面的,且另一種固體的沸點不能太高(一般不高於600度) (蒸餾法很少用在固體上,因為固體沸點普遍較高,但是不排除特殊固體) 注意:兩種物質沸點不同,熱穩定性好。若為固體,要求提純的沸點高
萃取法:高中僅要求從水中用有機溶劑萃取物質,要求該物質在水中溶解度小,在有機溶劑溶解度大。 注意:被萃取的物質不可以和有機溶劑反映,選用的有機溶劑不可溶於水。
暫時就想起這么多

怎麼判斷什麼物質能夠通過萃取分離

FOR INSTANCE,要想萃取碘水中的固態碘的話,需加入被萃取物質碘有很高溶解度的溶劑CCL4,這里用到的也是相似相溶原理,因為碘分子在水中溶解度本來就不大,所以一碰到CCL4,會不自覺地跑入自己活動空間更大的,誰都在追求自由,分子也不例外,在分液漏斗中通過一系列的振盪轉移後,碘分子基本上脫離了水環境,這時會出現兩層液體,上層為水,下層為棕色的溶有碘的CCL4溶液,接下來擰動玻璃旋鈕,使兩液體恰如其分的分開,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實際體驗一把

⑧ 高中化學應該掌握哪些物質的萃取方法它們分別怎麼萃取

高中化學掌握溴水或碘水中加四氯化碳或苯的萃取,要求是所加萃取劑和水不互溶、不反應,而且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遠大於在水中的溶解度,記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在溴水中加苯或者四氯化碳後充分振盪,溴就會從水中轉移溶解到苯或四氯化碳中,水和苯或者四氯化碳因為互不相溶所以出現分層,若萃取時加的是苯,則上層是溴的苯溶液,呈橙紅色,下層是無色的水;若萃取時加的是四氯化碳,則下層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呈橙紅色,上層是無色的水.
在碘水中加苯或者四氯化碳後充分振盪,碘就會從水中轉移溶解到苯或四氯化碳中,水和苯或者四氯化碳因為互不相溶所以出現分層,若萃取時加的是苯,則上層是碘的苯溶液,呈紫色,下層是無色的水;若萃取時加的是四氯化碳,則下層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紅色,上層是無色的水.
萃取之後的混合溶液需要轉移到分液漏斗中,固定在鐵架台上靜置之後,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這樣就得到了溴(或碘)的苯(或四氯化碳)的溶液.

⑨ 高中化學物質提純和萃取的步驟(詳細的)碘水和四氯化碳 還有注意事項

1、檢漏使用漏斗前要檢驗漏斗是否漏水。方法為:關閉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看活塞處是
否漏水。如果不漏,塞好塞子,用右手握住漏鬥上口的頸部,並用左手食指根部壓緊塞子,將漏鬥倒轉過來,看是否漏水。如果不漏水,再將瓶子倒回來,將頂部玻璃塞轉動180°,再倒過來看漏不漏,如果不漏就可以用來進行萃取。2、加液,加萃取劑,振盪取 10ml 飽和碘水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 4mL 四氯化碳,蓋好玻璃塞,注意玻
璃塞上的小槽不能對准漏斗頸部的圓孔,振盪。剛開始時勤放氣,後面放氣頻率可降低,之
後將漏斗放在鐵架台上靜置。☆注意:①加入液體的總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 2/3;②振盪過程中要注意放氣(放氣指震盪完後將瓶倒置,轉動活塞,將氣體放出,因為四氯化碳像酒精一樣容易蒸發,所以要放氣)3、靜置分層靜置後漏斗中的液體分為兩層,下層為紫紅色,這一層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為四氯
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上層溶液顏色變淺。說明碘水中的碘已經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達到
了碘和水分離的目的,這就是萃取。4、分液。①將玻璃塞上的小槽對准漏斗頸部的圓孔,再將活塞打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注意擰開
活塞的操作,而且漏斗下埠要緊靠燒杯壁。②剩下的上層液體應從上口倒出而不是從下口放出,這是為了防止上層液體混帶有下層液體。 大概就這些了

閱讀全文

與高中萃取產物鑒別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緊鐵絲的方法視頻 瀏覽:170
啟動正念教育的正確方法 瀏覽:656
水三輪電機測量好壞的方法 瀏覽:877
恐龍的折紙方法視頻大全 瀏覽:897
台式機電腦降溫方法 瀏覽:88
淡水中鹽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461
marquez訓練方法 瀏覽:164
特曲八大名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35
牛油火鍋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656
二胡的方法和步驟圖解 瀏覽:392
如何要債好方法 瀏覽:70
家用保險絲正確的安裝方法 瀏覽:166
搖桿使用方法 瀏覽:880
年度分解及計算方法 瀏覽:915
蜜蠟真假怎麼辨別方法 瀏覽:970
實驗室制鐵常用方法 瀏覽:38
祖母格大衣的連接方法 瀏覽:403
角膜炎有什麼土方法嗎 瀏覽:701
海狗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521
vivo快捷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