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施催眠術
由於被催眠的對象不同,催眠分集體催眠、單人催眠和自我催眠。
集體催眠是讓病情和年齡相近、性別相同的數人或10餘人同在一間治療室里進行催眠。
自我催眠是在催眠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是解除失眠的一項有效方法。受試者平卧床上,閉目,全身肌肉放鬆。眼皮放鬆不緊閉。上下頜放鬆,不咬牙。頸部放鬆。雙上肢放鬆,不握拳。胸腹部放鬆,腹式緩慢呼吸。雙下肢放鬆,自然伸直,兩足向外倒。把全部思想集中在全身肌肉放鬆,呼吸緩慢,不主動想別的事,把闖入頭腦里來的一切雜念清除出去。當覺得全身有一種下沉感,是即將入睡的前兆。再堅持做下去,全身肌肉放鬆……呼吸緩慢,便能進入睡眠。
一般所說的催眠是指單人催眠。
現在的催眠一般不採取神秘的作用和離奇的布置,而是向受試者說明催眠的性質和要求,取得當事人的完全同意和充分合作的情況下,在一間安靜舒適的普通工作室里即可進行。催眠前測試當事人的暗示性的高低是催眠成功與否的關鍵。
催眠的方法分為直接法(或自然法)和間接法。直接法就是憑著催眠術者的威信,通過簡短的幾句話,或輕輕地觸摸,便使對方進人催眠狀態。
一般都採用間接法。先讓受試者閉目安坐或平躺卧數分鍾,放鬆全身肌肉。然後藉助於光亮的小物體,或發出節拍音的小聲源,或一木棍接觸受試者額部。要受試者凝視光亮的小物體,或傾聽聲源,或注意接觸額上的物體,術者在一旁以單調、低沉、肯定的言浯,反復暗示受試者:「你專心看……盯著眼睛看……越看眼皮越沉……眼皮沉得睜不開……全身也越來越放鬆……越來越沒勁……越來越想睡。」當受試者顯示頭頸或四肢無力,眼裂越來越小,可囑受試者「你的眼皮沉得睜不開了,你試試看」。接著暗示:「你的手也松得沒勁了,動不了啦,你試試看」。受試者欲睜眼而不能,想舉手舉不起。標志受試者已進人催眠狀態。當受試者不是逐漸閉眼,令試睜眼,不試;令舉手,不動,皆是不合作的表現,不可視為進入催眠。對此,應終止催眠,或囑受試者認真按要求再做。
以上是藉助光亮物體進行的間接法催眠。對癔病性失明或視力有障礙者,則須利用節拍聲,或木棍木板接觸額部,要受試者專心聽或注意額上的「催眠器」。術者暗示「全身肌肉放鬆」,「全身越來越沒勁」,「越來越想睡」等等。具體過程大致和上述相似。
催眠的深度一般分為三級:淺催眠、中度催眠、深催眠。上面所講的是淺催眠,在此基礎上可繼續深化。暗示受試者「你現在很安靜……睡得很好……全身很舒服……全身越來越輕松……你的左手輕得往上飄……越飄越高……越飄越有勁……左胳膊越來越有勁。」當受試者緩緩抬起左手,術者彎屈他的左臂,感到有抗力,這是中度催眠的標志。再度深化,暗示「你全身越來越輕松……雙腿輕得自己走動」。若受試者緩慢站立並行走,是深催眠即夢行的標志。
引導催眠的時間短的約3至5分鍾,一般為10多分鍾。半小時仍不能人眠者,停止催眠。有的人可在多次誘導後進入催眠。
人群中能進人催眠狀態的人約為60%—90%,能達到深催眠即夢行的只是這些人中的30%。能否進入催眠,重要的因素是受試者的合作程度、主動性和信任的心情。與被試者的年齡、性別和智力無關。
當病人進入催眠狀態,便可進行治療。治療畢,對病人說:「治好了……你安靜睡吧。」讓病人安靜數分鍾後,解除催眠。具體步驟是,暗示病人:「現在治療好了……你該醒來了……你會隨著我數的數越大……頭腦越清醒……數到9你會完全醒來。」術者便緩慢數數,1、2、3……並對病人說:「你現在越來越清醒了。」這時可見到受試者身體活動,睜開眼睛。有的受試者聽一次數數醒不了,可數兩次到三次。一般都能醒來。再不醒者,可讓病人睡一會兒再叫,或作腦電圖等檢查。
② 催眠術教程 如何催眠
1、時間設置:一般一次催眠一個小時左右,根據催眠中要解決的不同問題視具體情況調整。作為治療性的催眠最起碼5次治療,第一次為適應性治療,第二次才真正開始治療;一般每10次為1個療程。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人並不一定需要做完整個療程就全面恢復。
2、接受催眠調整期間的生活習慣:每次治療前要排空大小便,不要吃得太多太飽;消除雜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治療;絕對禁止飲酒(飲酒後會出現頭昏、頭痛、煩躁等反應),盡量不服用人參、激素等;盡量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向催眠師真實反映治療後的體驗和變化。
3、催眠術的應用前提:催眠術是否成功,取決於兩方面的條件,一是催眠師的素質和技能要高,二是被催眠者要容易被催眠,。被催眠者如果受暗示性較強,對催眠術持信任態度,催眠即可進行。
③ 催眠術的催眠療法
催眠療法是利用人的受暗示性,通過言語暗示引到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即催眠狀態。病人在這種狀態中對治療者的言語指示產生巨大的動力,引起較為深刻的心理狀態的變化,從而使某些症狀減輕或消失,疾病明顯好轉。
本療法的具體作法如下:
1.治療前,要向病人說明催眠的性質的要求,把治療目的步驟講清楚,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測試人的受暗示性程度,這是催眠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測試暗示性的方法很多,現介紹以下四種簡易方法,測前告訴病人要對他的神經系統進行測查:
(1)測查嗅覺的靈敏度:用事先備好的3個裝有清水的試管,請病人分辨哪個裝有水,哪個裝有淡醋或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挑出後兩種的一種得1分,挑出兩種得2分。
(2)測查平衡功能:令病人面牆而立,雙目輕閉,平靜呼吸兩分鍾後,然後治療者用低沉語調緩慢地說:「你是否感到有點站不住了,是否開始感到有點前後(或左右)搖晃,你要集中注意,盡力體驗你的感覺,是否有點前後(或左右)搖晃,前後(或左右)搖晃」,停頓30秒,重復問話3次後,要病人回答,如感到未搖晃者得0分,輕微搖晃者得1分,明顯搖晃者得2分。
(3)測查記憶力:令病人看一彩色畫,畫面畫的是一個房間內有一個窗戶,藍色的窗簾和兩把椅子。30秒後走彩色畫。問:①「房間里有3把還是4把椅子?②窗簾是什麼顏色,淺綠色的還是淡黃色的?③房間有2個窗戶還是3個窗戶?」若回答與問話一致,則具有暗示性,每一問得1分,若回答與畫面一致則得0分,此項測查可得0~3分。
(4)測查視覺分辨力:在白紙中畫一直徑4厘米、間距為8厘米的兩個等大圓圈,中間分別寫12與14(或14~15)兩個數字。要病人回答哪個圓圈大,若回答一樣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者得1分。通過四項測查病人可得0~8分,分數愈高者表示病人暗示性愈強,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治療時,房內光線要雅淡,要靜,室溫適中。讓病人坐在舒適的沙發上。先調整呼吸,使它平靜有規則,進而使全身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治療者在旁實施催眠時一般採用直接或間接兩種方法。直接法是憑著治療者的威信,用簡短、明確、權威性的言語或輕柔的撫摸頭部即使病人進入催眠狀態。間接法是藉助「催眠葯」如對面牆上發亮的燈光,或單調深沉的「拍節器」。
一般催眠治療多採用間接法。令病人凝視或傾聽催眠物,同時治療者給予言語暗示,用單調、低沉、肯定、柔和的言語反復暗示,病人愈來愈疲倦、眼皮緊了、變重了、睜不開了……,隨即暗示其上肢、下肢、全身都鬆弛無力了,病人隨治療者的暗示而進入催眠狀態。
催眠狀態的深度一般分為三種:輕度、中度和深度。
輕度催眠狀態:病人閉眼、軀體肌肉處於鬆弛狀態,眼瞼發僵,思維活動減少,不能按治療者的暗示行動,如睜眼,只能揚動眉毛,有時出現自動活動,事後病人訴說他未睡著,周圍一切都聽到,都知道,就是不能也不想睜眼,只感覺全身沉重、舒適。
中度催眠狀態:病人瞌睡加深,皮膚感覺遲鈍,痛閾值提高,順從。事後病人說他開始突然睡著了,後來又醒了,問他:治療者跟他說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病人只能記起催眠初期治療者的言語和行動。
深度催眠狀態:病人的感覺明顯減退,對針刺不起反應,事後完全不能記憶起他在催眠中的言行,而實際上病人完全按照治療者的指示回答和行動,故又稱夢行。
3.本療法的適應症主要是神經症和某些心身疾病:如癔症性遺忘症,癔症性失音或癱瘓、恐怖症、夜尿症、慢性哮喘、痙攣性結腸、痙攣性斜頸、口吃等。消除某些心身障礙和頑固性不良習慣效果更好。一般採用輕度催眠用來消除各種症狀,在催眠下直接向病人進行言語暗示,肯定其有關症狀在醒來後必將消失。催眠加深時可進行催眠分析,病人較易地將被壓抑而遺忘的精神創傷說出來而找出其致病的心理因素,也可進行催眠麻醉順利地進行外科手術。此外,還可利用此療法進行集體催眠,治療酒精中毒症或麻醉葯成癮者。
4.治療初期,每周進行2~3次,以後每周1次,一般不超過10次,每次治療結束時,用言語暗示病人繼續睡下去,後轉入自然睡眠。或告訴病人,聽到計數10倒數至1後即可醒來,或讓病人重復治療者的計數,告訴他數到5時即可醒來一直數到1為止。解除催眠狀態不宜過於急促,最好慢慢地讓病人醒來。
5.據有經驗的催眠治療家統計,人群中能進入催眠狀態的約佔70~90%,僅有25%的能達到深度催眠。在有經驗的治療者指導下輕度的催眠或覺醒狀態下暗示常能收到較好的療效。由於此療法的實施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選擇病人要嚴格,一般須由受過訓練的精神科或其他臨床醫生和心理學家擔任。
④ 如何破解催眠術呢
何為破解?哈,催眠就像是一股「能量」,關鍵是什麼人用,它可以救人,同樣也可以用來殺人。催眠簡單來說是:讓意識沉睡,讓潛意識活躍起來 或 意識與潛意識的連接。如你所說的:薰衣草的粉末催眠。 這不出奇,使人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有很多種,除普遍的治療催眠方法,還有強制催眠方法(瞬間催眠或葯物)如:驚嚇 穴道 葯物等引起受術者大腦的思想瞬間停止,捉住機會對他/她進行快速引導和輸入指令。
⑤ 如何催眠
[概述]
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范圍變得極度狹窄,藉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適應症]
癔病、疑病症、恐怖症、身心疾病。
催眠治療在精神科及其它科都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其主要適應於神經症,以及胃潰瘍、結腸炎、高血壓、慢性哮喘、冠狀動脈機能不足等。此外,還可作為鎮痛手段,在「催眠麻醉」下施行外科手術。
[理論基礎]
催眠是一種類似睡眠的恍惚狀態。催眠術就是心理醫生運用不斷重復的、單調的言語或動作等向求治者的感官進行刺激,誘使其意識狀態漸漸進入一種特殊境界的技術。通過催眠後的求治者,認知判斷能力降低,防禦機制減弱,表現得六神無主、被動順從。這時,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狀態下明顯,求治者的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心理活動可憑心理醫生的暗示或指令轉換,而對周圍事物卻大大降低了感受性。在催眠狀態下,求治者能重新回憶起已被「遺忘」的經歷和體驗,暢述內心的秘密和隱私。換句話說,求治者在催眠狀態下呈現一種縮小了的意識分離狀態,只與心理醫生保持密切的感應關系,順從地接受心理醫生的指令和暗示。這樣,心理醫生對求治者運用心理分析、解釋、疏導或採取模擬、想像、年齡倒退、臨摹等方法進行心理治療。
從1775年奧地利醫生麥斯默(Mesmer,E·A)首次使用催眠術並運用於醫療到現在,催眠療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像英國醫生布雷德(J·Braid)、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以及前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等,都對催眠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在催眠狀態下,由於人的大腦皮層高度抑制過去的經驗被封鎖,對新刺激的鑒別判斷力大大降低,從而使當作刺激物而被應用的暗示,具有幾乎不可克服的巨大力量。 催眠療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催眠治療前的准備工作。首先,要向求治者說明催眠的性質和要求,把治療的目的和步驟講清楚,以取得求治者的同意和充分合作。其次,要測試求治者的受暗示性程度。這兩點是保證治療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尤其是後者,是決定催眠療法療效好壞的關鍵。受暗示程度低或不受暗示者,一般不宜進行催眠治療。測試受暗示性高低的方法很多,現介紹4種:
(1)測嗅覺。用事先備好的3個裝有清水的試管,請求治者分辨哪個裝的是清水,哪個裝的是淡醋,哪個裝的是稀酒精。分辨不出得0分,辨別出後兩種中的一種得1分,辨別出後兩種的得2分。
(2)測平衡功能。令求治者面牆而立,雙目輕閉,平靜呼吸兩分鍾後,施治者用低沉語調緩慢地說:「你是否開始感到有些前後(或左右)搖晃,你要集中注意力,盡力體驗我的感覺,是否有點前後(或左右)搖晃。」停頓30秒,重復問3次後,要求求治者回答或觀察求治者,如未感到搖晃者得0分,輕微搖晃者得1分,明顯搖晃者得2分。
(3)測記憶力。令求治者看一幅彩色畫,畫面畫的是一個房間內有一扇窗戶,藍色的窗簾和兩把椅子。30秒後拿走彩色畫。問:「房間里有3把還是4把椅子?」「窗簾是什麼顏色,淺綠色還是淡紫色?」「房間有2扇還是3扇窗戶?」若回答與問話一致,則具暗示性,每一問得1分;若回答與畫面一致則得0分。此項測試的得分為0~3分。
(4)測視覺分辨力。在白紙上畫兩個直徑均為4厘米、間距為8厘米的大圓圈,圓圈中分別寫12與14兩個數字。要求治者回答哪個圓圈大。若回答一樣大得0分,若回答其中之一大者得1分。通過四項測查,求治者可得0~8分,分數愈高表示求治者暗示性愈強,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2.催眠的方式、方法。催眠的方式可分為集體催眠、個別催眠和自我催眠。集體催眠就是讓病情相似、年齡相近的幾個或10多人一起進行催眠,其優點是既可同時治療多人,又可消除求治者的孤單感和恐懼心理,還可通過效果好的求治者現身說法,與求治者間的相互暗示、模仿以形成最佳的催眠氣氛,增加求治者對催眠效果的信服。個別催眠是施治者面對單個求治者進行的催眠。自我催眠是指在催眠師的指導下,由求治者對自己進行的催眠。求治者在接受暗示性測驗後即可進行催眠。催眠一般是在安靜、昏暗的房間內進行,施治者最好有助手在場,尤其是對異性催眠時。求治者舒適地坐下或躺下,安靜、放鬆數分鍾,然後進行催眠。實踐證明,90%以上的人能進入程度不等的催眠狀態,30%左右的人可進入深度催眠狀態。
[治療原則]
[操作實務]
催眠的具體方法很多,大致可分為四種:
(1)言語暗示加視覺刺激。此法又稱為凝視法,是讓被催眠者聚精會神地凝視近前方的某一物體(一光點或一根棒等),數分鍾後,施治者便用單調的暗示性語言開始進行暗示。「你的眼睛開始疲倦了……你已睜不開眼了,閉上眼吧……你的手、腿也開始放鬆了……全身都已放鬆了,眼皮發沉,頭腦也開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如求治者暗示性高,則很快進入催眠狀態;如求治者的眼睛未閉合,應重新暗示,並把凝視物靠近求治者的眼睛以加強暗示,使兩眼皮變得沉重。
(2)言語暗示加聽覺刺激。催眠時,讓求治者閉目放鬆,注意傾聽節拍器的單調聲或水滴聲,幾分鍾後,再給予類似於上述的言語暗示,同時還可以加上數數,如:「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頭腦模糊了……,三你越來越睏倦了……,四、……五……。」
(3)言語暗示加皮膚感覺刺激。施治者首先在求治者面前把手洗凈、擦乾和烤熱,然後囑求治者閉目放鬆,用手略微接觸求治者皮膚表面,從額部、兩頰到雙手,按同一方向反復地、緩慢地、均勻地慢慢褹E動,同時配以與上述類似的言語暗示。有時也可不用言語暗示,僅用誘導按摩。這種按摩還以採取不接觸到求治者皮膚的方法,只是靠雙手的移動而引起溫熱空氣波動,給皮膚溫熱感而達到誘導性催眠按摩的目的。
(4)葯物催眠。某些求治者如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2.5%的硫噴妥品或5—10%的阿米妥品0.5克,稀釋後,進行靜脈緩慢注射,在求治者進入半睡眠狀態時,再導入催眠狀態。
催眠狀態的表現有強弱、深淺之分。淺度催眠狀態的求治者感到渾身倦怠、肌肉鬆馳、呼吸深緩、無力睜眼,醒後對催眠中發生的事情有回憶能力。中度催眠狀態的求治者感到睡意甚濃、四肢僵直,醒後對催眠中發生的事只保留部分記憶。深度催眠狀態下的求治者除對施治者的說話有反應外,已基本沒有知覺,甚至對針刺刀割也無痛覺,可施行外科手術。一般來說,淺度催眠狀態時進行心理治療效果最好。這時,可根據求治者的症狀,其回憶已遺忘的過去的經歷,宣洩其碼e在的創傷體驗;可以詢問其病史、生活和工作的挫折等,為治療收集資料,可以暗示其做一些動作或講話,如通過講話來糾正緘默症;也可以告訴求治者某些症狀很快就會消失,等等。例如,一長期失眠的神經衰弱求治者,在催眠狀態下對其進行暗示:「你很容易接受催眠,說明你大腦功能良好!催眠已使你輕松、愉快,焦慮緊張狀態已經消失,失眠已經治好,你不會再失眠了!以後你每晚9時一定會很快睡熟……直至次晨6時方醒,醒後你會感到精力充沛……你的病已痊癒了。」
治療結束後,可以及時喚醒求治者,或讓其睡完覺後逐漸醒來。一般用這樣的指導語:「好了,治療結束了,你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覺,睡醒後你一定會精神飽滿,頭腦清醒。」
催眠治療的療程一般是1~5次,間日或三日一次,三次後每周一次,最多不超過10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療後還要加緊個別心理治療,以消除病因。
[與其他療法協調應用]
[效果和控制]
必須指出的是,催眠治療是一項嚴肅的工作,與巫醫與巫術有嚴格的區分,切不可視為兒戲,任意濫用。一般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在出於研究和治療的需要時,並在求治者自願配合的況下,方可使用。而且催眠療法除具有療效快、療程短的優點外,也有其缺點。一是並非任何求治者都能成功地接受催眠治療;二是療效往往不甚鞏固。在使用時必須注意。
[評價]
催眠療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催眠療法不能隨便施用。否則其不良影響更為驚人。
參考資料:
催 眠
催眠(hypnosis)是一種類似睡眠而實非睡眠的意識恍惚狀態。此種恍惚的意識狀態,是在一種特殊情境之下,經由催眠師的誘導而形成的。由催眠師所設計的特殊情境,與其所採用的誘導方法,兩者合之,即稱為催眠術(hypnotism)。
催眠或催眠術以前被人視為怪異之事,但現代心理學家咸認催眠的意識形態確實存在,而且肯定該特殊意識形態與睡眠狀態不同。因為,自從腦電波技術被用來研究睡眠之後,已清楚了解,進入催眠的意識狀態,及大腦活動所顯示在腦波圖上的波型特徵,與睡眠中各階段的波形都不相同。
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希爾嘉氏實驗觀察發現,在催眠狀態下受式者在心理上一般顯示以下七種特徵: 1、主動性反應減低
2、注意層面趨窄化
3、舊記憶還原現象
4、知覺扭曲與幻覺
5、暗示接受性提高
6、催眠中角色扮演
7、催眠中經驗失憶
催眠師能否對受試者予以催眠,取決於三個條件:(1)受試者的催眠感受性。根據調查,具有催眠感受性的人,約佔百分之二十五;能進入深度催眠狀態者,欲佔百分之十;大約百分之十的人,根本就無法施以催眠。由此可見,催眠術並非對所有人普遍有效。(2)適合於催眠的環境。催眠通常在安靜的室內進行,一般採取個別的方式進行,並盡可能減少刺激的程度,如燈光,聲音等等。(3)良好的情緒關系。受試者對催眠師的態度,必須無恐懼,無懷疑。催眠師也應該表示出和善悅納受試者的態度,並使之了解催眠術是一種科學方法,不是神秘的魔術。
催眠誘導語示例
催眠誘導語,是催眠師在誘導受試者進入催眠狀態時,對受試者所講的一些暗示性的話。催眠誘導語的內容雖不一定相同,但基本上必須符合三個原則:一、語音平抑;二、語意單調;三、語句重復。以下是催眠誘導語的一個例子:
請把眼睛閉起來!希望你專心仔細聽我所說的話,心裡不去想其他任何事情。眼睛閉起來!……眼睛閉起來!希望你覺得很舒適,輕松,保持內心清靜。除了我的話以外,什麼都別想。……閉起眼睛來!舒舒服服的閉著眼睛,保持內心清靜,除了我的話以外,什麼都別想。……你覺得雙臂雙腳都很重吧,放鬆雙臂,放鬆雙腳,放鬆,放鬆全身。……放鬆兩腿肌肉,放鬆手臂肌肉,全身放鬆;彷彿你已回到冥冥之中,回到冥冥之中。你在冥冥之中,你會覺得更加放鬆,更加舒服。……你更加放鬆……更加舒服。……你現在只能聽到我的聲音,只聽到我的聲音……只聽到我的聲音。要保持內心清靜,要保持內心清靜。全神貫注,只聽到我的聲音。現在你會覺得很舒服,全身很鬆弛。你開始想睡了,……開始想睡了……很想睡了……非常想睡……保持內心清靜……只聽到我的聲音。你覺得全身放鬆,全身舒適。有規則的深呼吸……有規則的深呼吸……深深的呼吸,……放鬆全身……只聽見我的聲音,保持內心平靜。你已開始入睡,……開始入睡……保持內心清靜……你已入睡……你已入 睡……你已睡著了……深深地睡著了。深深地睡著了。舒舒服服的睡吧!……深深地,舒舒服服地睡吧!……你睡的更深,更舒服,……你睡的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你深深地睡著,保持內心清靜,你睡的更深,更舒服;……你睡的更深,更舒服。睡著……睡著……睡著……全身舒舒服服地睡著,……睡著……睡著……睡著。你睡得很舒服……睡著。……當我從一數到十的時候,你會睡得更深,……如今睡的更 深。當我從一數到十的時候,你會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更深……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我從一數到十的時候,你會睡得更深……更深……更深……更深。
催眠是如何進行的
由於被催眠的對象不同,催眠分集體催眠、單人催眠和自我催眠。
集體催眠是讓病情和年齡相近、性別相同的數人或10餘人同在一間治療室里進行催眠。
自我催眠是在催眠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是解除失眠的一項有效方法。受試者平卧床上,閉目,全身肌肉放鬆。眼皮放鬆不緊閉。上下頜放鬆,不咬牙。頸部放鬆。雙上肢放鬆,不握拳。胸腹部放鬆,腹式緩慢呼吸。雙下肢放鬆,自然伸直,兩足向外倒。把全部思想集中在全身肌肉放鬆,呼吸緩慢,不主動想別的事,把闖人頭腦里來的一切雜念清除出去。當覺得全身有一種下沉感,是即將入睡的前兆。再堅持做下去,全身肌肉放鬆……呼吸緩慢,便能進入睡眠。
一般所說的催眠是指單人催眠。 現在的催眠一般不採取神秘的作用和離奇的布置,而是向受試者說明催眠的性質和要求,取得當事人的完全同意和充分合作的情況下,在一間安靜舒適的普通工作室里即可進行。催眠前測試當事人的暗示性的高低是催眠成功與否的關鍵。
催眠的方法分為直接法(或自然法)和間接法。直接法就是憑著催眠術者的威信,通過簡短的幾句話,或輕輕地觸摸,便使對方進人催眠狀態。一般都採用間接法。
先讓受試者閉目安坐或平躺卧數分鍾,放鬆全身肌肉。然後藉助於光亮的小物體,或發出節拍音的小聲源,或一木棍接觸受試者額部。要受試者凝視光亮的小物體,或傾聽聲源,或注意接觸額上的物體,術者在一旁以單調、低沉、肯定的言浯,反復暗示受試者:「你專心看……盯著眼睛看……越看眼皮越沉……眼皮沉得睜不開……全身也越來越放鬆……越來越沒勁……越來越想睡。」當受試者顯示頭頸或四肢無力,眼裂越來越小,可囑受試者「你的眼皮沉得睜不開了,你試試看」。接著暗示:「你的手也松得沒勁了,動不了啦,你試試看」。受試者欲睜眼而不能,想舉手舉不起。標志受試者已進人催眠狀態。當受試者不是逐漸閉眼,令試睜眼,不試;令舉手,不動,皆是不合作的表現,不可視為進入催眠。對此,應終止催眠,或囑受試者認真按要求再做。
以上是藉助光亮物體進行的間接法催眠。對癔病性失明或視力有障礙者,則須利用節拍聲,或木棍木板接觸額部,要受試者專心聽或注意額上的「催眠器」。術者暗示「全身肌肉放鬆」,「全身越來越沒勁」,「越來越想睡」等等。具體過程大致和上述相似。
催眠的深度一般分為三級:淺催眠、中度催眠、深催眠。上面所講的是淺催眠,在此基礎上可繼續深化。暗示受試者「你現在很安靜……睡得很好……全身很舒服……全身越來越輕松……你的左手輕得往上飄……越飄越高……越飄越有勁……左胳膊越來越有勁。」當受試者緩緩抬起左手,術者彎屈他的左臂,感到有抗力,這是中度催眠的標志。再度深化,暗示「你全身越來越輕松……雙腿輕得自己走動」。若受試者緩慢站立並行走,是深催眠即夢行的標志。
引導催眠的時間短的約3至5分鍾,一般為10多分鍾。半小時仍不能人眠者,停止催眠。有的人可在多次誘導後進入催眠。
人群中能進人催眠狀態的人約為60%—90%,能達到深催眠即夢行的只是這些人中的30%。能否進入催眠,重要的因素是受試者的合作程度、主動性和信任的心情。與被試者的年齡、性別和智力無關。
當病人進入催眠狀態,便可進行治療。治療畢,對病人說:「治好了……你安靜睡吧。」讓病人安靜數分鍾後,解除催眠。具體步驟是,暗示病人:「現在治療好了……你該醒來了……你會隨著我數的數越大……頭腦越清醒……數到9你會完全醒來。」術者便緩慢數數,1、2、3……並對病人說:「你現在越來越清醒了。」這時可見到受試者身體活動,睜開眼睛。有的受試者聽一次數數醒不了,可數兩次到三次。一般都能醒來。再不醒者,可讓病人睡一會兒再叫,或作腦電圖等檢查。 (趙舉德撰 金瑋審)
催眠療法用於臨床的依據是什麼?
催眠術作為心理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在醫學臨床創造出令人鼓舞的奇跡,受到人們矚目。許多科學家為探究催眠的實質。闡明治療作用的機理,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都未能揭示現象背後的內在奧秘。
一般認為,催眠療法是通過施術者詞的暗示產生治療作用的。實踐證明,在催眠狀態下,暗示語所產生的效應要比清醒時大得多。雖然詞的暗示在清醒狀態下也能起一定作用,但是在催眠狀態下,由暗示引起的意象會更有威力,作用到潛意識會更強而且持久。病人對暗示詞會象海綿一樣地吸取,並彷彿「溶化到了血液中」而成為自己固有觀點的一部分。把那些抑鬱、焦慮、厭惡、緊張等有害的負性意念,不愉快的事件和痛苦的經歷徹底清除掉,用積極的「正性意念」(如自信、滿足、勇氣、沉著、勝任、協調、專心、信奉等)來調整心理生理活動,改善情緒,增強機體的免疫、生長與修復功能。
巴甫洛夫認為,催眠的有效作用是由於運用了良性詞,改善了機體的內環境。他在第二信號系統 — 詞的心理生理研究中,證明了大腦皮層在調節機體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斷言:「暗示是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當個體接受暗示後,處於一種對指令與吩咐不加分析、批判、五條件執行和相信的狀態,從而調動了個體內部的積極性,促進了機體的代償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拉托霍布在《言語是生理的和治療的因素》中,列舉了言語暗示對利尿、代射和皮膚營養有積極作用的事實。許多科學家也做了神經心理及神經生理等實驗,證實了催眠確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從而確立了催眠術在醫療保健中的地位。
催眠也能提高人的社會適應性和對應激的應變能力。主要也是通過言語暗示調節情緒,克服不良個性,改善人際交往,使受應激的個體提高分辨和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改變對有害刺激的評價,從而使自己適應社會生活,保持心理平衡。例如,在催眠狀態下可用肯定、有力的言語幫助患者分析應激的有害作用,鼓勵振作精神,使想像的翅膀飛向舒適愉快的境地,忘掉那些不愉快的遭遇,同時,提出解脫的方法。暗示語可用「人在生活實踐中,總是在良、惡的各種刺激下生活,人不但應能在良性刺激下生活,還要有對付惡性環境的應變能力。作為生活的強者,要有主宰一切困難的本領,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嚇倒。現在困難已擺脫,壓力已消除,情緒已好轉,已無任何憂慮。你清醒後仍然會保持這種穩定的心理狀態,這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狀態。」 (馬維樣撰 楊立能審) 心理治療手冊
什麼是催眠療法?催眠術有哪些種類?
催眠療法是應用催眠術使人進入催眠狀態,並以暗示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由於在催眠狀態下,患者能順從治療者的指令,所起的效果要比在意識清晰狀態下的暗示更為理想。
誘發催眠的方法各異,命名繁多,至今仍無統一的分類,現根據不同的施術方式、時間和條件,把催眠術的種類劃分如下:
(1)按施術者來分:①自我催眠,即自己為自己進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師負責施行的催眠方法。
(2)按暗示條件來分:①言語催眠,即運用語言進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語性的催眠法,它是運用行為、動作、音樂或電流等作為暗示性刺激,達到催眠狀態。
(3)按意識狀態來分:①覺醒時催眠,即在意識清晰時進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時催眠,即在睡眠狀態下進行催眠。
(4)按配合情況來分:①合作者催眠,即對自願或合作者進行催眠;②反抗性催眠,即對不合作者進行催眠。
(5)按進入催眠的速度來分:①快速催眠,即在瞬間進行催眠狀態的方法;②慢速催眠,即逐漸使受術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
(6)按受術的人數來分:①個別催眠,即施術者對單一受術者進行催眠;②集體催眠,又稱小組催眠,即對一群體同時進行催眠。
(7)按距離來分:①近體催眠,即面對面的為受術者催眠;②遠離催眠,即施術者與受術者相距甚遠進行催眠,如電話催眠、書信催眠和遙控催眠等。
(8)按客觀因素來分:①自然催眠,即受客觀自然條件的影響產生的自然的催眠現象,如汽車駕駛員出現的公路催眠等;②人工催眠,由施術者來進行的催眠,即他人催眠。
(9)按催眠程度來分:①深度催眠,即受術者達到深層催眠狀態,如呈僵直或夢行狀態;②中度催眠,即受術者達到中層催眠狀態,如呈無力、迷茫狀態;③淺度催眠,即受術者進入淺層催眠狀態,如呈寧靜、,肌肉鬆弛狀態。
(10)按催眠對象和手段來分:①人的催眠,即使人進入催眠狀態的催眠術;②動物催眠,即使動物進入催眠狀態的催眠術;③麻醉葯物催眠,即應用麻醉葯物,如阿米妥鈉、硫噴妥鈉等麻醉葯物,使人進人催眠狀態;④非麻醉葯物催眠,即用無麻醉作用的葯物作為暗示性刺激,以達到催眠的方法,如使用葡萄糖酸鈣等葯物。(馬維樣撰 車文博審)
催眠療法適於治療哪些疾患?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致病和治病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催眠術作為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手段,不但用於臨床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而且對養身修性、延年益壽、戒煙戒酒、矯正不良行為習慣,都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催眠能提高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進取向上,開發人的潛在能力,它是一種經濟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催眠療法的主要適應症有:
(1)神經症。這是催眠療法最為適應的病症,包括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症、抑鬱性神經症、癔症、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等。
(2)心身疾病。催眠治療不但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還能使機體病損康復。
(3)性功能障礙。包括男子和女子的性功能障礙。如阻痿、早泄、射精困難、女子性樂缺乏、陰道痙攣等。
(4)兒童行為障礙。包括咬指甲、拔頭發、遺尿、口吃等兒童不良行為,兒童退縮行為,兒童多動症,兒童品德問題。
(5)神經系統某些疾患,包括面神經麻痹、偏頭痛、神經痛、失眠等。
(6)其它適應症。如戒酒、戒煙、術後鎮痛、無痛分娩、減輕癌和關節炎疼痛,改善機體抵抗力,破壞或消除由於病毒引起的濕疣和其它疾病。 (馬維祥撰 楊立能審)
何謂催眠,催眠狀態與正常睡眠有何區別?
催眠是一種特殊的睡眠狀態。巴甫洛夫說道:「催眠狀態當然是與睡眠相同的。就催眠狀態的本質說,它跟睡眠是無區別的,所不同的僅是一些個別的特點,比方說,催眠狀態是一種進行很緩慢的睡眠,也就是說,它起初是被限制在很狹小的范圍內,而以後愈益擴大起來,最後竟達到這種程度,即從大腦半球到皮質下部,只剩下呼吸中樞和心搏中樞等安然無恙,而且,就這兩種中樞說,也是顯著地被削弱了。」巴甫洛夫把催眠看作是部分的睡眠。由於各種條件的不同,催眠性抑制可以時而籠罩大腦半球的這一區,時而那一區,時而范圍大,時而范圍小。催眠性抑制的深度和強度也可以不同。由抑制過程廣度和強度的變化決定催眠性睡眠有不同的程度。
那麼,催眠狀態與正常睡眠的實質區別何在呢?催眠狀態是由催眠師用暗示的方法引出來的。催眠性睡眠可以很深,對外界刺激不起反應,無論周圍的聲音如何嘈雜都不能使他醒轉,甚至針刺也感覺不到疼痛。然而,被催眠者與催眠師之間卻保持著「感應關系」。催眠師的低聲細語以及姿態手勢便足以在被催眠者的身上產生強烈效果,可以命令被催眠者作出某些動作和行為,甚至影響其植物神經系統,例如惡心嘔吐、出汗、心搏加速或減緩。被催眠者對在催眠狀態中所發生的一切,事後可全部遺忘或部分遺忘。催眠性睡眠的外在表現與正常睡眠類似,也是雙目閉合,全身肌肉鬆弛,有時還有鼾聲。他對外界的一般動靜也像正常睡眠者那樣不起反應,甚至對十分嘈雜的聲響以及強烈的光線不起反應,唯獨保持著與催眠師之間的感應關系,催眠師的輕言細語他都能感受,甚至姿勢和動作的變化他也能覺察。雖然催眠性睡眠的外形類似正常睡眠,二者的腦電圖卻迥然不同,催眠性睡眠的腦電圖既不同於非眼快動睡眠,也不同於有夢的眼快動睡眠,它比較接近於醒覺狀態時的腦電圖。因而就本質看,催眠性睡眠與正常睡眠還是有區別的。不過,二者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由催眠性睡眠可以轉入正常睡眠,亦可由正常睡眠移行到催眠性睡眠。
暗示治療和催眠術是否是一回事?
暗示治療是指醫生通過語言或結合其他葯物,使病人被動地接受這種治療的影響。如給病人一種安慰劑,通過醫生的語言,告訴病人這種葯物的特定作用,以及某些味道和顏色的安慰,達到治療的目的。如用10%的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治療因失眠而引起的頭痛,醫生加以語言強化暗示,注射完畢後病人的頭痛就有可能隨之減輕或消失。這種效果不是葯物的作用,而是由於暗示的結果。暗示治療作用的大小,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
(1)個人接受暗示性的程度。這與人們的素質、性別、年齡、性格、文化程度,以及當時的心境和健康情況等有關。一般講女性患者、兒童及文化程度偏低,而且治病心切的人易於接受暗示。
(2)與信任度有關。如果病人對某一位大夫高度信任或崇拜,那麼病人也就易於接受這位大夫的暗示。通過暗示,病人獲得某種安全感或保證,從而有利於病情的好轉與康復。
催眠術是精神科的一種特殊心理治療,其基本原理與暗示機理密切相關。催眠者讓病人舒適地躺在光線適度的沙發椅上,全身放鬆,注視頭部上方的光亮燈罩,並進行誘導性暗示,直至使病人進入催眠狀態。催眠的深度一般分為3級:
(1)淺度催眠:病人處於舒適地肌肉鬆弛狀態,不願意動,也沒有力氣睜開眼睛,呼吸深
⑥ 催眠術的方法是怎樣的
催眠術
催眠術(hypnotism)是運用暗示等手段讓受術者進入催眠狀態能夠產生神奇效應的一種法術。
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像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願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發生歪曲或喪失。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催眠師的暗示或指示,並做出反應。催眠的深度因個體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師的威信與技巧等的差異而不同。催眠時暗示所產生的效應可延續到催眠後的覺醒活動中。以一定程序的誘導使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就稱為催眠術。
採用特殊的的行為技術並結合言語暗示,使正常的人進入一種暫時的,類似睡眠的狀態,催眠狀態也可由葯物誘發,分為自我催眠與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師的影響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喚起被壓抑和遺忘的事情,說出病歷,病情,內心沖突和緊張。催眠還可以作為一種治療方法(既催眠療法)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沖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在中國,可以說「催眠」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在《內經》中也有提及。古代的「祝由術」,宗教中的一些儀式,如「跳大神」等都含有催眠的成分,只不過當時多是用來行騙的,或是一種迷信活動。在歐美,很早就有人傾力研究催眠。記錄較早的是18世紀在巴黎有一位喜歡心理治療的奧地利醫生名叫麥斯麥爾 (FranzAntonMesmer)的「催眠」,他能夠通過一套復雜的方法,應用「動物磁力」治療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並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來解釋催眠機理,按現代理解那就是一種暗示力。據傳法國政府准備出很多錢購買他的治療方法,但他都不肯,這可能是由於他自己也不清楚。後來,一位蘇格蘭醫生布雷德(James『Braid)對該現象發生了興趣,能夠給手術病人引起麻醉,於19世紀提出「催眠」一詞,並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認為是治療者的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並借用希臘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詞改為「hypnosis」(催眠),使得催眠術有了廣泛的傳播,至今一直沿用這一術語。後來,在前蘇聯生物科學家巴浦洛夫帶領一班人多年系統深入的研究下,催眠有了長足的發展,催眠真正成為一門有理有用的應用科學。現在,在很多國家有名望的大學、醫院里,都設有催眠研究室,並積極開展著把催眠應用於醫學、教學、產業等領域的可行性研究。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一 實施催眠的環境和時間設置
環境設置:最好選擇安靜、舒適、溫馨的環境,有利於放鬆心情的環境,使人能自然而然地感到輕松、舒適和安全。
時間設置:一般一次催眠一個小時左右,根據催眠中要解決的不同問題視具體情況調整。作為治療性的催眠最起碼5次治療,第一次為適應性治療,第二次才真正開始治療;一般每10次為1個療程。當然,由於個體差異有人並不一定需要做完整個療程就全面恢復。
二 接受催眠調整期間的生活習慣
每次治療前要排空大小便,不要吃得太多太飽;消除雜念,以平和的心態對待治療;絕對禁止飲酒(飲酒後會出現頭昏、頭痛、煩躁等反應),盡量不服用人參、激素等;盡量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向催眠師真實反映治療後的體驗和變化。
三 實施催眠的禁忌症
雖然至今未見催眠暗示伴發嚴重後果的實例報導,但實施催眠仍應注意選擇適應症,同時注意禁忌症,避免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禁忌症范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這類病人在催眠狀態下會促進病情惡化或誘發幻覺妄想。
2 腦器質性精神疾病伴有意識障礙的病人。催眠可使得症狀加重。
3 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動脈硬化、心力衰竭等。
4 對催眠有嚴重的恐懼心理,經解釋後仍然持懷疑態度者。
對催眠術常見的誤解和擔心
1 問:催眠術是否就是會讓人睡覺?
答:催眠術並不是催人入睡的技術,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也有很多區別。雖然表面看起來好象睡著了一樣,但其實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他的潛意識活動在催眠師的引導和幫助下發揮積極的作用;雖然催眠狀態下也是在休息,但休息的深度和質量高於一般的睡眠,有時只睡了十多分鍾,感覺就象睡了很久。雖然催眠術對於治療睡眠問題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不僅僅限於這一個方面的作用,而是可以對人的身心狀態進行全面的調整。
2 問:催眠中被催過去後會不會醒不過來了?
答:催眠過程中受術者和催眠師保持著密切的感應關系,所以看起來受術者好象什麼都不知道,但其實他在和催眠師進行潛意識的溝通,與外界保持著聯系,在催眠師的指令喚醒後就會醒來。當然,如果任其催眠狀態持續下去,則可進入自然的睡眠狀態,經過充分睡眠後受術者也會自然醒復,不會有任何副作用或者不良後果。同樣,在正常的自然睡眠狀態中,也可以通過催眠術轉入到催眠狀態,這稱為睡眠性催眠術。
3 問:催眠就是要讓人什麼都不知道了,然後就會發生一些神奇的改變嗎?
答:催眠並不是要剝奪人心理活動的能力,雖然有意識活動的水平降低,但人的潛意識活動水平反而更加活躍,這時有的受術者會有迷迷糊糊意識不清的感覺,好象只能聽到催眠師的聲音;而有的受術者覺得自己很清醒,什麼都聽得見,甚至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被催眠,這些感覺在催眠狀態下都可能會出現,也都不會影響催眠的進行和治療效果。當然,受術者越是按催眠師的指令去感受和體驗(而不是去檢驗),就越有利於從催眠中獲得更多有益的東西。
4 問:在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看到被催眠後催眠師要人干什麼人就會去干,要人說什麼人就會說什麼,是真的嗎?這樣會不會被別人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隱私?
答:很多影視文學作品中關於催眠的描寫都有誇張和失實的成分。每個人的潛意識有一個堅守不移的任務,就是保護這個人。實際上,即便在催眠狀態中,人的潛意識也會象一個忠誠的衛士一樣保護自己。催眠能夠與潛意識更好地溝通,但不能驅使一個人做他的潛意識不認同的事情,所以不用擔心會被控制或者暴露自己的秘密。並且,即便不是屬於隱私,但作為催眠師來說,也應該對於催眠過程中的情況為受術者保密,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
5 問:催眠就是被暗示,所以是不是只有哪些沒有主見或者意志不堅定的人,或者那些文化水平素質低沒有檔次的人才會被催眠?
答:催眠現象產生的原因相當復雜,暗示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並不是全部內容。催眠感受性是正常人都具備的一種心理特徵,所以並不是說只有缺乏主見的人才會被催眠;同時,根據催眠學界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催眠現象產生的第一層次是物質層次——腦神經系統功能;第二層次是個人心理活動的接受情況。由此看來,那些越容易接受催眠的人往往是那些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良好,心理活動功能強效率高而且敏銳的人,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往往越是文化水平高、心理素質好、感受性敏銳的人越能夠從催眠中獲得好處,而過於年幼的兒童和過度衰老的老人以及生活中的低智能者因為腦神經系統功能狀態不佳而難於被催眠。
6 問:催眠對心理健康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答:催眠術本身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心理調整和治療技術,只要施術者規范操作,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便催眠後有感不適,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會給受術者留下「後患」。當然,由於催眠術的特殊性,在實施催眠,特別是帶有心理治療和訓練內容的催眠時,應該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並有實踐經驗的催眠師實施催眠,
在催眠中,還有不少即使在學理上也是難以解釋的神奇現象,例如感覺超敏現象(催眠師如果暗示被催眠者正有一塊燒燙的金屬放在他的身上,那麼被催眠者的皮膚上就會真的出現燙傷的痕跡)、行動和知覺的分裂、記憶的恢復和催眠後遺忘症等催眠狀態中常規出現的現象。這也就是催眠術為什麼富有刺激性與挑戰性的地方,也是迄今為止仍難以被學術界完全接受的原因之一。
乍一看催眠給人以神秘、魔術般的印象,這也是合乎情理的。但是,認真研究一下催眠就會知道,催眠不是像魔術、占卜那樣虛幻的東西,也不僅僅是催眠、被催眠這一單純的過程,實際上,它有著非常嚴密、完整的理論,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大有作為的科學。
⑦ 如何解除催眠
解除催眠, 是引導證人、被害人由催眠狀態逐漸恢復到覺醒狀態的過程。解除催眠的傳統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方法有動作覺醒法、心理覺醒法、數數覺醒法、自然覺醒法等。在解除催眠過程中, 催眠師除了暗示證人、被害人 會完全清醒, 並且感到整個人充滿活力、神清氣爽!外, 還可以適當給予證人、被害人另一類催眠後暗示, 如 請你在內心深深地記住剛剛的感覺,以後每次催眠, 你都會很容易進入剛剛的那種狀態, 以後每一次催眠, 都會讓你進入更深的催眠狀態!等。進行這類暗示, 以便日後如果再次需要對該證人、被害人實施催眠獲取記憶信息, 其進入催眠狀態將更容易且程度更深。
解除催眠後, 催眠師最好不要讓證人、被害人立即履行手續後離開催眠室, 而可以讓其在催眠室多坐一會兒, 並與自己進行簡單、和諧的交流, 了解其在催眠狀態下的感受和回憶的過程。最重要的是, 通過交談,了解證人、被害人是否有新的要補充的記憶信息。
⑧ 學點催眠術:解決失眠焦慮,躺下就能睡得香
什麼是催眠術?很多人認為催眠離不開水晶球、懷表、響指。不過你只不過是把催眠術理解為一種讓人精神恍惚的精神力量,這是片面的認知錯誤。真正的催眠術是在18世紀,奧地利的麥斯曼醫生提出動物磁器說,認為生病是人體磁場流通的阻礙,需要藉助外力來打通磁場,這樣就能治療疾病。於是他就創建了麥斯曼術,這就是現代催眠術的前身。到了1841年,英國的著名外科醫生布萊爾開始用催眠來開始麻醉和鎮痛,他就是用凝視水晶球的方法去做催眠的。也是他提出了眼神經疲勞學說,認為這是一種類似於催眠的狀態,一種使人進入清醒和睡眠之間的狀態的方法,就是催眠術。而現代科學發展至今,催眠學的理論研究也是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更具有科學性。研究發現,進入催眠狀態以後,催眠師和被催眠者之間特殊的單線聯系,就會使得這個被催眠者在生理功能和心理感受上發生積極的變化,這樣就能促使他體內的激素發生很大的改變,影響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從而提高人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於是被催眠者在催眠師的幫助下就可以改善情緒,調節壓力,解開心結,優化睡眠質量。這也就是催眠術能夠調節身心平衡的原因。催眠術不是跳大神,而是讓人進入一種單一意念的狀態,也就是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單一內容上狀態,但又不是像考試那樣的緊張。也就是所謂的心無旁騖。
其實用催眠來優化睡眠品質的過程,就是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騖的進入安穩舒適的睡眠狀態的過程。那麼催眠是怎麼解決失眠問題的呢?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非常的快,人們由於過度的緊張,身心得不到放鬆,引起的失眠。越想睡,就是越睡不著。各種工作和家庭的問題,還有自身的問題,這些問題堆積,大腦處理不了這些信息,就會導致信息過載,交感神經會特別的興奮,那麼晚上就會很難的入睡,副交感神經也無法抑制交感神經了。有人會疑問,我晚上睡不著,但是白天卻很容易瞌睡。因為潛意識會認為晚上的時間很多,是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這段時間是應該非常快樂的,那麼交感神經過於的興奮,就會容易去思考很多的事情,從而導致失眠。而白天是工作時間,是潛意識不喜歡的時間段,那麼認為睡覺可以放鬆,可以逃避這些不開心的時刻,那麼副交感神經就會很興奮,所以白天就會很瞌睡了。有些孩子,白天上課沒有精神想睡覺,晚上卻很精神,就是這個道理。其本質原因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顛倒了。催眠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不能放鬆的根本原因,並且加以調理和消除。而人只有在副交感神經工作的時候,才能進入睡眠的狀態。副交感神經的興奮程度也決定了我們的睡眠狀態的深淺。那麼做幾次催眠就能夠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大大的強化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切換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我們調節自己的睡眠品質。在進行睡眠的催眠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很快的去放鬆大腦和身心,讓自己感到更加的輕松,從而更自然的入睡。
自我催眠,就是通過自我暗示把意念集中指向某一目的的方法,用於自我催眠的方法和種類也是很多的。比如,印度的瑜伽修行法,佛教的參禪打坐,還有內養氣功法等。其實這些都是通過自我暗示的方法來達到我們催眠的目的。那麼如何用自我催眠來改善自己的睡眠品質呢?首先,所有的失眠問題一定是和情緒有關。這個自我暗示法的流程是這樣的,先舒開自己緊束身體的東西,比如領扣,腰帶,鞋帶,發卡等這類東西,然後以最舒服的姿勢躺好或者是坐好。那麼什麼是最舒服的姿勢呢?前提就是不妨礙呼吸,各個部位的肌肉放鬆。這就是讓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接著,你可以閉上眼睛,去自然的做幾次深呼吸,每一次深呼吸都要體驗和感受這種放鬆式的感覺,再做下一次的深呼吸。然後你就可以按照自己身體的順序來放鬆身體的各個部位,從頭到腳,或者是從腳到頭,都是可以的。根據自己的喜好或是習慣。接著,就可以給自己輸入催眠的指令了,這個指令可以設定為「我的全身肌肉已經很放鬆了,我感覺到非常的舒適,身體在輕輕的下沉,我的眼皮越來越重,不想睜開,非常的舒適」。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設置暗示語,同時也可以給自己設置合適的喚醒指令,一般我們是在晚上和中午進行自我催眠的過程,那麼喚醒詞可以說:我就要即將快睡著了,我感覺很踏實,很解乏,在明天早上的六點半,我會准時的醒來,醒來之後,我會感覺自己的身體很輕松,頭腦很清晰,而且心情愉悅。這種喚醒設置真的有效哈,尤其是說在六點半的時候,就會真的在這個時間點醒來。這就是非常強大的潛意識力量。這個流程在催眠術中的專業術語叫做「漸進式放鬆法」。你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植入讓自己能夠舒適放鬆的情境。當你躺在床上准備入睡的時候,你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操作。
具體的做法就是,先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好或躺好,微微閉上你的眼睛,做幾個深呼吸。在吸氣的時候,用鼻腔緩緩的把清新的空氣吸進來,你能夠感覺到含有豐富營養的成分的空氣,在滋養著你的全身所有的器官,呼氣的時候用嘴去呼出體外,你能夠感覺到可以把你身體上所有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帶出了體外,甚至你可以體驗到在吸氣時,身體會有一種向上漂浮的感覺。呼氣時感覺到身體在慢慢的下沉,慢慢的下沉。隨著呼吸的過程,你能夠體驗到你的每根頭發都在放鬆,頭皮上有種溫暖舒適的感覺。體驗到這種感覺的時候,大腦便可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和舒適。隨著這樣的放鬆,你的上眼皮會覺得越來越沉,感覺到上下眼皮緊緊的黏在了一起,你不想睜開眼睛,你很享受這種閉上眼睛的寧靜舒適的感覺。好,現在放鬆你面部的肌肉,體驗每一塊肌肉都在慢慢的放鬆。放鬆自己頸部的肌肉,你可以感覺到你的頭越來越沉,越來越沉,脖子越來越松軟。接下來,放鬆肩部,你肩部的肌肉在放鬆的同時,就像是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一樣,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輕松的感覺。放鬆你的胸部,你能感覺到每一個肋間的肌肉都在放鬆。慢慢地放鬆你的腹部,你的呼吸對腹部產生的腹壓,使你的腸道功能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放鬆你的大腿和小腿,在放鬆的過程中,你會感覺有一種溫暖的暖流湧向了你的腳心,這時你的腳心有一種微微發熱的感覺。腳心發熱的時候,你的十個腳趾頭,都會有一種發脹的麻酥酥的感覺,很溫暖很舒服。
在體驗這種感覺的同時,放鬆你的上肢,你能夠感覺到有一股溫暖的暖流涌到了你的手心,你的手心有一種發熱的感覺。在手心發熱的同時,你的十個手指也有一種發脹的麻酥酥的感覺。去體驗這種溫暖的麻酥酥的感覺,去感受這個過程。當你體驗到渾身這種舒服溫暖的感覺時,你的整個背部肌肉也徹底的放鬆。做得非常好!
接下來,請你發揮最大的想像力,想像你來到了一片陽光照耀下的綠油油的草地上。這片草地可能是你曾經來過的,也可能是你從未涉足過的。你帶著舒適放鬆的感覺來到這片草地,這里的陽光很明媚,空氣很清新。你看到了在天空中飛舞的蝴蝶,聽到了不遠處海浪的聲音,以及樹上動聽的鳥鳴。接下來,數「1.2.3.4.5」。當你數到五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完全的置身於這樣的風景之中。
當你數「1」,這時你能夠感受到自己來到了這片草地。數「2」,你能夠感覺到自己一呼一吸之間,都是清新舒適的空氣,能夠讓你神清氣爽,更加的放鬆。數「3」,你能夠感受到這里的陽光,感受到周圍的一切,是那樣的美好,是那樣的放鬆。數「4」,能夠聽到動聽的鳥鳴,能夠看到飛舞的蝴蝶,你甚至能夠感受到你的腳丫踩在濕濕的草地上的感受,這讓你非常的舒適和放鬆。數「5」,你已經完完全全的置身在這美麗的風景之中。你感受著這里明媚的陽光,感受著這里清新的空氣,欣賞著天空中飛舞的蝴蝶,聆聽著動聽的鳥鳴。請你仔細的欣賞著這花草的顏色,很好,去聞一聞花的清香,鮮花的清香會使你的心情變得更加的愉悅。請你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躺下來,安靜的躺下來,就這樣緩緩的慢慢的躺下來。現在請你在這里去享受這個過程,享受這美妙的一切。請你記住這種放鬆舒適的感覺,當你想要放鬆的時候,就會很快的放鬆下來。
接下來,是數「5.4.3.2.1」。當你數到一的時候,你會帶著這種寧靜放鬆的感覺,完完全全的回到當下,睜開眼睛。
數「5」,慢慢的回到當下。數「4」,動一動你的身體,動一動你的手指,感受你坐在或躺在這里。數「3」,你能夠慢慢的回到了當下,帶著這種舒適寧靜的感覺。數「2」,你完完全全的回來了。數「1」,你就在這里,慢慢的睜開你的眼睛,你已經帶著寧靜放鬆的感覺回到了當下。
這就是比較常用的漸進式放鬆,同時也植入了情境。所以當你做自我催眠的時候,也完全適用的。但也有兩點注意事項,一、對自己的引導語要用第一人稱,或者是不加人稱。前面的是有人引導你時,使用的引導詞,所以用的都是第二人稱「你」。但你在做自我催眠的時候,你可以不加人稱,或者用「我」第一人稱。二、到最後只要是能夠讓自己盡情的去體驗寧靜放鬆的感覺就好了,這個方法主要是提升自己的睡眠品質,讓自己睡得更香,所以就要讓自己盡情的去感受這種放鬆舒適的感覺。你不需要在最後加上「5.4.3.2.1」的數數,尤其是最後的那句回到當下,這下你又清醒過來了,反倒不利於入睡。這個過程就可以省略到,讓自己自然的入睡,然後第二天早上你也就會自然的醒過來。
自我催眠,除了漸進式放鬆和情境植入,還有很多能夠幫助睡眠質量的方法。比如,最常見的自我催眠的方法就是數羊。可是數羊的效果並不好,很多人數了很久,還是睡不著。對於使用英語的人群,數羊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也就是漢語人群,就沒有什麼效果了。這是因為羊在英語中,sleep和sheep,這兩個單詞的發音很相似,數sheep的時候,很像在暗示自己要sleep,所以我們中國人羊和睡,這兩個發音相差太遠,當然效果不佳,沒辦法起到讓你更好的入睡的效果。那麼,從自我催眠術的角度,我們國人該怎麼樣來數羊呢?那就是不要關注在羊這個詞上,而是要關注在數數上面,怎麼去數呢?我們通常的數法是從1直接數到100,甚至是1000。這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因為這樣的過程是一直在調用自己的意識,在認知自己數到哪裡了,數到幾十幾百了哈,接下來,該要數到幾了!當你一直在調用意識來關注這一點,所以很難啟動潛意識進入到睡眠狀態。正確的數法是,先從一數到十,再從十數到一,就這樣反反復復的單調的重復和刺激,這樣才能達到自我催眠的效果。
那麼除了數羊之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數自己的呼吸來進入睡眠狀態。數呼吸就是在吸氣的時候,從一數到七,呼氣的時候,再從七數到一。在數呼吸的過程中,也是可以放鬆自己的身體。當你的身體放鬆了,自然就可以入睡了。還有,可以幻想自己坐電梯下樓。先讓自己安靜的躺在床上,閉上眼睛,然後幻想自己坐在高層的電梯里,在腦海中默默的數著電梯下降的層數,在數數的同時,還要去想像自己身體也隨著電梯的緩緩下落,而逐漸的放鬆,這樣你也就能夠在不知不覺的睡著了。如果你是密閉空間恐懼症患者就算了哈!你可以完全通過自我創造,設定適合自己的暗示語。因為暗示是自我催眠,包括催眠治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如何來設定適合自己的更有效果的暗示語?設置暗示語是有三個標準的。一、簡短,但內容要具體。如果內容不具體的話,有時候潛意識是接受不到你的暗示力,它會找不到方向的。比如上面說得,我非常的舒適,明天早上幾點幾分我就會自然的醒來,這個過程我很舒服很放鬆。這就是你在很清楚的告訴身體,我很舒適,我能夠很好的進入夢鄉。你的潛意識就能收到這樣的訊息。二、暗示內容要積極正向。因為我們經常會受到消極的自我暗示的影響。比如,會說:哎呀,完了完了,這件事情肯定是失敗了啦!這其實也是無意識間在給自己做自我催眠!在給自己做消極是自我暗示!那麼,當我們在給自己做自我暗示的時候,一定要用積極的,正向的暗示,而不是消極的。如果你想讓自己放鬆,進入夢鄉的自我催眠中,那就要說我很放鬆,而不是我不緊張了。即要用正向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潛意識就會很快的收到訊息。三、暗示要不斷的去重復,直到成為自己的一種信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但暗示語僅僅說三遍是遠遠不夠的,至少要重復二十遍以上,才能夠更有效果。前面的暗示語中,就是不斷的重復同樣的一句話,而且還要說得很慢。記住,暗示要不斷的重復,潛意識接受的效果更好。
tips:催眠狀態是處於清醒和睡眠之間的狀態,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每天都會經歷一種催眠的狀態,每天當你感覺自己快要進入夢鄉之前,你似乎眼睛不太想睜開,但是你又能感受到外界的動靜的這個狀態感覺,以及清晨的時候,你還沒有完全的醒來,但是你能夠聽到外面的聲音,能夠感受到有人在身旁發出的聲音或者走動的感覺。但你的狀態似乎好像自己還在夢里。這個狀態就是催眠時的狀態。
催眠倒是和瑜伽有類似的地方,通過自我暗示來進入到催眠狀態,有很多種方法,而瑜伽就是其中的一種,還包括內養氣功法,佛教的內觀禪修,都是自我催眠的一種方法。它們都是相通的。而瑜伽在做完一段動作之後,需要調息,讓自己能夠從頭到腳全身心的一個放鬆和平靜。這也是漸進式放鬆在瑜伽裡面的一個運用,同樣在自我催眠中也能調整自己的睡眠品質的過程。還能加入自己喜歡的情景,讓自己更好更快速的放鬆狀態。
一般我們晚上都會做夢,甚至是三到七個左右的夢,因為我們潛意識的大門會在睡夢中打開,夢境會和潛意識連通,但是當我們快要醒來的時候,潛意識的大門又會關閉。那麼什麼時候,我們會記得做過的夢呢?一般而言,你記住的那個夢境大都是你即將醒過來的那個夢境。而前面的夢是會忘記的。那麼為什麼你有時候會記得夢境,有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做夢?那是因為潛意識的大門是否關緊了呢!有的時候,潛意識還是會竄出來,進入意識層面,這樣你就能想起來自己做得夢境,潛意識進入的越多,你的夢境會越清晰,也回憶的更清楚。所以關於夢對身體的影響,要看前一天晚上你的夢是否很多,第二天你是否感覺自己的身體很沉重和疲憊,如果你經常有這樣的感受,這就是你的睡眠質量有問題。但是感覺你醒來之後,沒有任何身體上的不舒服,那就沒有問題了。而且你還可以記錄自己感覺清晰的夢境,嘗試去釋夢,這可是你和自己潛意識對話的一種重要方式。
睡眠之後,尤其是午睡,感覺頭疼,反而感覺自己更累更難受了。這是因為內心的壓力,自己心理上非常的緊張,影響到生理上產生的反應。所以,這時更需要自我催眠,暗示自己讓自己從頭到腳的放鬆。讓自己進入輕松、愉悅、寧靜、舒適的狀態。當然,在引導詞中,尤其是喚醒詞中要加入具體時間來喚醒自己。讓自己清醒過來,身體也會很愉悅,以更放鬆的狀態進入工作。如果晚上入睡,可以不用設置時間喚醒,讓自己睡到自然醒。
閉著眼睛假寐也是一種很好的休息,只要有機會,你就可以閉上眼睛去調整自己的呼吸,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能夠放鬆一下,,即使不是催眠狀態,也不是眯一會兒,但是這個過程也會讓你很放鬆,也是讓自己的身體得到休息。
⑨ 催眠術怎麼做
無論你是在什麼地方讀到這段內容,來,讓我們來做一次最簡單的自我催眠,很快你就能夠感受到自我催眠其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點都不復雜。 請你把下一段讀完後,就閉上眼睛,照著我所說的方法來進行,很快就能夠完成這一生中第一次的自我催眠了。 首先,把書本放下來,輕松地站著或坐著,旁邊有沒有人都無妨,只要別人不會突然來打擾你即可。然後,把眼睛闔上,感受一下關閉視覺之後整個人的身心狀況。接著,請你做三個比較深長的呼吸,通常在三個深呼吸之後,你會感到整個人更輕松,也更舒服。再來,是關鍵之處,我要請你在心裡告訴自己:「現在我會慢慢從一數到二十,每數一次,我就進入更深的意識狀態,整個人會更輕松、更寧靜,等到數到二十的時候,我就會進入很棒的催眠狀態,身心都非常舒暢。」說完後,你就以三到五秒鍾的間隔,慢慢在心裡從一數到二十,這個過程是很享受的,當你數到二十,就請細細品味安詳、寧靜、舒適的催眠狀態,直到你覺得夠了為止,再睜開眼睛,繼續往下閱讀。 好,我假定你已經做了這個基本的自我催眠練習,你是否感覺整個人更有精神,身心補充了更多的能量? 把呼吸放慢,拉長,吸氣的時候,想像空氣好像是一條細長的銀線,從鼻子鑽進氣管,流入肺葉,帶來一股清涼的感覺,一點一點滲透到全身的皮膚…… 大約十分鍾後,我開始感覺到全身清涼,彷佛被一團溫度涼爽得恰到好處的冷氣包圍著,於是就能舒適地入眠了,還可以好整以暇的,半睡半醒的,讓窗外田裡傳來的喧囂蛙鳴陪伴著我滑入夢鄉。 這就是簡單又管用的自我催眠,只要你掌握到這個原理,運用范圍可以遍布生活中每個區塊。例如,當你生病的時候,可以在吸氣的時候空氣化成一道具有治療功能的光,流至生病的部位,並且暗示自己,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例如,當你必須上台報告,卻心臟跳動加快,開始怯場,你可以先在心裡告訴自己:「我會慢慢從一數到二十,每數一次,我就更放鬆,數到二十的時候,我就會冷靜清醒,充滿信心,上台報告的時候,我會口齒清晰,說話流暢,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