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手工皂質量檢測方法

手工皂質量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5-05-21 17:50:28

A. 手工皂比普通肥皂更健康嗎

流言說:手工皂是一種採用冷工藝、手工製作的「冷制皂」,比工業化生產的肥皂對健康更有好處。手工皂中保留了很多天然有益成分、富含保濕因子,並且對皮膚更加溫和。

手工皂由於反應條件限制,鹼性反而有可能高於普通肥皂,保濕因子(甘油)和天然成分也未必比普通肥皂多。

論證:

要回答「手工皂是否比普通肥皂更健康」這個問題,首先就得說說肥皂到底是什麼東西。簡單地說,不管是工業還是手工製作的,肥皂都是用「油」和鹼發生化學反應後的產物。確切地說,是由脂肪酸與氫氧化鈉(NaOH,又稱火鹼、苛性鈉,是一種鹼性很強的物質)發生了皂化反應生成的脂肪酸鈉。用一個簡單的反應式可以表示為:

脂肪酸甘油三脂+氫氧化鈉 → 脂肪酸鈉+甘油

這里所說的脂肪酸,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類別,至少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兩類,前者諸如豬油、牛油,後者則有橄欖油、椰子油等等。

肥皂中起到洗去污漬作用的,正是脂肪酸鈉。因此,脂肪酸鈉的質量,直接關繫到肥皂的去污能力。實際生產中,肥皂(香皂)的配方往往是很復雜的,所用到的原料是幾種甚至十幾種脂肪酸的混合物,以期獲得較好的去污效果與皮膚接觸感受。

「冷制皂」和工業皂有何不同

那麼,既然都經過了同樣的皂化反應,手工冷制皂與工業皂區別又在哪裡呢?不妨先來看一看手工冷制皂的典型制備方法: 先稱量出一定量的基礎油(即脂肪酸酯)、氫氧化鈉和水;然後將氫氧化鈉緩慢地溶解於水中並攪拌均勻;將基礎油加熱至60°C後,緩慢地倒入上述氫氧化鈉水溶液中,邊倒邊不停攪拌,倒完之後再攪拌15-20分鍾,並在整個攪拌過程中保持溫度處於40-50°C之間。隨後,將糊狀物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卻,放置在陰涼通風處,4-6周後即可脫模使用。

而典型的工業製造肥皂的基本過程,則是將脂肪酸酯、氫氧化鈉水溶液加入到反應釜(就是一個很大的金屬罐子),用蒸汽加熱至水沸騰,並在強力的機械攪拌下反應數十分鍾到一個小時,所得產物用食鹽水洗滌、分層、乾燥並冷卻後得到皂基(即碎片狀的肥皂),將皂基乾燥、壓片、融化後,加入香料和其他一些成分(如消毒劑、保濕劑等),再澆入模具,脫模、打磨後得到肥皂。

兩個過程相比較,不難看出,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皂化反應的溫度:手工皂是處於60°C以下,工業制皂則往往在90-105°C左右。溫度的差異直接影響到反應速率。大多數化學反應,都是溫度越高反應越快,大致來說,溫度每提高10°C,則反應速率大約提高一倍。也就是說,在手工制皂的過程中,整個反應的速度是很慢的,在二三十分鍾內根本無法完成皂化反應,而工業制皂過程則能確保絕大多數原料轉化為產品。

另一個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是反應物的均勻性。不難理解,倒進燒杯里的油和水,一般是會分成上下兩層的,這在化學上被稱為「非均相」,如果要讓這兩種物質充分接觸並發生反應,就需要強力的攪拌。很顯然,手工制皂時用手拿著玻璃棒去攪拌,其效率遠不能和工業制皂中電動機帶動的機械攪拌槳相比;如果採用電鑽作為攪拌器會好些,但在低溫下,反應物的粘度較大(呈糊狀),其攪拌效果依然沒法和反應釜相提並論。

「冷制皂」鹼性會更低嗎?

那麼,反應速度較慢,又意味著什麼呢?

這意味著,與工業制皂相比,倒進模子後凝固的手工肥皂還沒能反應完全,依然含有大量還沒來得及反應的原料,包括你放進去的「基礎油」和氫氧化鈉。而氫氧化鈉是一種鹼性非常強的物質,與人的皮膚接觸後會迅速發生刺激和化學灼傷,接觸眼睛後更會造成劇烈的疼痛。為了避免這種可怕的後果發生,所有的手工冷制肥皂都會提到「放置數周等待成熟」,其實就是讓殘余的原料在常溫下繼續進行未完成的皂化反應。

不幸的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放置」中的手工皂並不如人所願完全反應,因為室溫下的皂化反應比50°C下速率更慢。更不利的是,此刻肥皂已經凝固成固體,油和氫氧化鈉之間的接觸面積比液態下小得多,進一步降低了反應的速率。因此,即便在數周之後,依然可能有少量的氫氧化鈉沒有反應而殘留在肥皂中。拿這種含有強鹼性物質的肥皂洗臉,怎麼會比工業肥皂更溫和呢?

此外,工業制皂時有一個用食鹽水洗滌的過程,其目的就是把未反應的氫氧化鈉洗掉,至少洗掉絕大部分;而用熱空氣吹乾皂基,也有助於降低工業制肥皂中的強鹼殘留。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種手工皂的叫做「超脂皂」,即在投料時加大油脂的用量,或者說減少氫氧化鈉的用量,希望能讓鹼都被消耗掉而減少殘留。但這種做法並不能讓皂化反應的速率加快,只能是在反應最終完成時(注意,是反應完全完成)確保沒反應完的是脂肪酸酯而不是鹼,在肥皂固化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即等待肥皂「成熟」的時間),依然還可能存在強鹼而刺激皮膚。

而究竟多長時間能讓皂化反應在室溫下徹底完成,目前還缺乏實驗數據,我們只能說,這個時間也許長達數月乃至數年之久。然而,囿於手工皂本身的特點,又讓這個放置時間不能太長——因為作為原料的植物油是不飽和脂肪酸,成皂之後依然有「不飽和」的雙鍵,時間太久容易氧化變質;手工皂中的甘油也會因為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使得肥皂表面潮解甚至液化。

手工皂更天然營養嗎?

有些網文強調說,手工制皂保留了皂化反應的副產物——甘油,而這種「純天然甘油」正是肌膚保濕的重要物質。但細想一下,大多數人在用香皂洗臉之後,都會再用清水洗凈肥皂泡沫,而這個水洗的過程也會將泡沫中帶來的甘油一並洗掉,其保濕作用未必有效。

有些網文還說,工業制皂的過程中溫度很高,會破壞加進去的一些天然營養物質。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存在。工業制肥皂中,一般也會額外添加很多香料、植物提取物、甘油等物質,但並非在皂化反應時加入,而是在皂基融化澆模的過程中摻入,此刻的溫度完全可以控制在60°C以下,並不比手工皂的溫度要高。相反,手工皂的整個製造、成熟過程中一直有大量的強鹼存在,這些香料和「天然營養物質」很可能會在氫氧化鈉的作用下反應、分解,被破壞的程度會更高。

總而言之,從上述介紹中不難看出,手工冷制的肥皂中強鹼性物質的含量往往較高且無法准確檢測,用來洗臉未必是一個好主意。如果一定想用來洗臉,最好多放置一段時間。此外,如果要用pH試紙檢測手工皂的pH值,不妨在皂上的不同部位多鑽幾個小洞,把樣本拿出來溶合在一起後再測,會比只測一個地方准確得多。當然,手工制皂過程本身就能帶來許多樂趣,偶爾做下並無不可。

B. 手工皂的國際執行標準是什麼

對於普通肥皂來講,長久以來所執行的標準是企業推行標准(QB/T 2485-2008)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標准出台,這也是由於肥皂的本身特點決定其中的一些指標難以量化,但是這個標准在實踐當中不斷地被完善,已經被所有的肥皂生產企業所認同,把它當做一個行業的標准來執行,其效力等同於國家標准,在指導生產和質量的把關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個標准當中,對於肥皂劃分了兩種類型,分別是皂基型(Ⅰ型)和復合型(Ⅱ型);Ⅰ型指:僅含脂肪酸鈉、助劑的產品;Ⅱ型含脂肪酸鈉和/或其他表面活性劑、功能性添加劑、助劑的產品。從這個分類上我們能夠知道,由於手工皂添加了不同的功能性添加劑,並且沒有脫除皂化反應所產生出來的甘油,所以他應該是屬於復合型(Ⅱ型)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用著個現成的標准來對我們的手工皂進行衡量。
但是對於手工皂來說,在這個標准當中存在一個遺憾,就是沒有甘油含量的要求,因為制定此標準是針對工業制皂,一般工業制皂往往要通過鹽析把甘油脫出,所以標准當中不存在甘油含量的指標。而我在從事肥皂檢測的實際工作當中,發現隨著市場對肥皂的滋潤度的需要,人們越來越關心肥皂當中甘油的含量,對於手工皂來說,其的特點就是保存了甘油,增加了滋潤度和保濕度,如果沒有衡量甘油的指標,那對於手工皂的檢測就少了一條腿。所以我們就引入了AOCS的檢測方法來對甘油成分進行檢測,至於AOCS在這里不加詳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C. 手工皂標准

1:不選透明的、顏色鮮艷的

如果是准備用來洗臉,不要選這兩種皂。透明的是皂基皂,提走了甘油,會令皮膚乾燥。舒膚佳洗完手都乾燥的要塗護手霜,更不要說洗臉了。顏色太鮮艷且久不退色的,大半是添加了色素。正常情況下普通洗面奶都不會添加太誇張的顏色,那轉頭來選擇手工皂更是看中了無添加的特色,所以就不要再請色素上臉了。不論是色素還是香精,這些都是可能造成皮膚乾燥、敏感的添加物。

還想補充一點,就是氣味,如果在淘寶挑選,確實無法聞到肥皂帶著什麼氣味,但現在很多商場都有多不知名的小櫃台,擺著一整條一整條花花綠綠的皂,香氣撲鼻,味道都很工業,那是香精的味道,那些是工業手工皂。完全沒添加任何香精色素的皂看起來顏色都會是柔和中帶些土氣,成熟後天然色素也很難維持鮮艷,摸著聞著感覺就好像是小時候用過的燈塔牌肥皂。有人會問如何分辨添加的是香精還是精油,我對精油的味道不熟悉呀,很簡單,有些精油的氣息本身其實並不悅人的,但是精油有獨特的力量,讓你一聞就放鬆、舒緩,感覺肺泡都打開了,就是這樣。
2:不選不公開配方的
配方是皂師的命根子,話這么說一點都沒錯,但是如果不知道各種油配比的精確比例,配方是很難被破解、被模仿的。即便是同樣的比例,各皂師用不同品質的油也會造成很大差異。流傳幾個世紀的馬賽皂是經典,是固定比例,但各皂師作品依然各有特色。所以說,皂師不願公布用油比例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拿出來賣錢,有責任讓買家知道肥皂里都加了什麼東西。
3:不選賣未成熟皂的賣家
在我最初用模具做了外形可愛的家事皂並散出照片來的時候,大家都心急火燎的向我要,簡直一刻都不能等,我解釋說還要耐心等至少一個月才能成熟可用,沒接觸過手工皂的人都不太能理解這個概念。手工皂的製作在50度以下冷制完成,依靠自身反應的溫度來完成皂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油鹼混合、trace、入模凝固成型的階段中能完成80%-90%,剩下的要在四周內慢慢進行。不成熟的皂有可能皂化反應不完全,ph值沒有完全降到適肌水平,或者晾曬硬度不夠導致使用壽命短。

如果皂還沒熟就開賣,快遞過程中的悶熱受潮磕碰都可能造成油斑、酸敗等變質隱患,買家如果再缺乏相關的保存常識,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真是說不清。只出售成熟皂的負責皂師,是不會給自己惹這樣的麻煩的。

閱讀全文

與手工皂質量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副業還清貸款方法 瀏覽:799
葡萄胎首選治療方法是 瀏覽:913
牙白素的使用方法 瀏覽:283
pvc分析方法 瀏覽:477
鉑典j28充電倉正確充電方法 瀏覽:831
俄羅斯三日瘦使用方法 瀏覽:703
猴子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117
求規范型的常用方法 瀏覽:545
檢測遺傳物質用什麼方法 瀏覽:191
減少子線的最佳方法 瀏覽:445
石灰白糖的鑒別方法 瀏覽:896
研究生做饅頭的方法 瀏覽:972
自己鋪衛生間瓷磚的方法及步驟 瀏覽:346
足球腳背正面的四個教學方法 瀏覽:920
精彩的訓練方法 瀏覽:666
畫礦泉水瓶簡單方法 瀏覽:194
刺莓果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929
吊頂與筒燈連接方法 瀏覽:847
社會研究方法涉及數學嗎 瀏覽:215
身份證讀卡器使用方法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