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血b2微球蛋白化學發光法檢查結果2296ug/L高不高
微球蛋白化學光檢測的結果是這個的話應該還是有一點偏高了。
㈡ β2微球蛋白的臨床意義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或濾過負荷是否增加的情況;
而尿液中排出β2—微球蛋白增高,則提示腎小管損害或濾過負荷增加;
在急慢性腎盂腎炎時,因腎臟受損,故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而膀胱炎患者則β2—微球蛋白正常;
腎移植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明顯增高,提示機體發生排斥反應,因β2—微球蛋白合成加速,雖腎清除增多,而血β2—微球蛋白仍增高。一般在移植後2~3天血β2—微球蛋白上升至高峰,隨後逐漸下降。腎移植後連續測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可作為腎小球和腎小管病變的敏感指標。如腎移植雖有少尿,但血β2—微球蛋白下降者提示預後良好。排異時血β2—微球蛋白增高先於Cr,測定β2—微球蛋白,有助於診斷尚處於亞臨床期腎發生的排斥反應。
尿β2微球蛋白測定也有助於鑒別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響腎小管對分子蛋白質的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尿β2微球蛋白不會升高。
β2—微球蛋白,英文縮寫為β2—MG,檢測被認為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輕度腎功能減退和療效觀察的一項簡便、精確而又敏感的方法。故而β2—微球蛋白的測定在臨床上是有多種價值的。
1.測定主要用於監測近端腎小管的功能。在急性腎小管損傷或壞死、慢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衰等情況下,均可使得尿β2—MG顯著升高。腎移植患者血、尿β2—MG明顯增高,提示機體發生排異反應;腎移植後連續測定β2—MG可作為評價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標。糖尿病腎病早期有腎小管功能改變,尿β2—G也會升高。
2.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期,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時,尿液β2—MG也有升高。可以和血液β2—微球蛋白共同測定,共同用於上述疾病的診斷。參考值為0~0.2mg/L。
血尿 常見疾病
↑ = 主要由於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常見於急、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
= ↑ 主要由於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明顯受損,見於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缺陷,范科尼綜合征,慢性鎘中毒,Wilson病,腎移植排斥反應等
↑ ↑ 主要由於體內某些部位產生過多或腎小球和腎小管都受到損傷,常見於慢性肝炎,糖尿病等。老年人也可見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㈢ β2微球蛋白的國外的檢測方法
血中β2-微球蛋白升高:見於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害和體內有炎症或腫瘤。尿中β2-微球蛋白升高:常見於(1)血中β2-微球蛋白明顯升高,超過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可見血及尿中的β2-微球蛋白均升高;(2)腎小管間質病變,如腎盂腎炎、先天性腎小管酸中毒、腎炎、急性間質性腎炎、腎小管壞死、腎移植後排異及尿毒症,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減退,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加。
㈣ B2-MG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主要由淋巴細胞產生,是一種小分子蛋白質,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正常情況下幾乎全部由腎小管重吸收,尿液中含量很低 【正常參考值】;;; 血清 0.91 ~ 2.2 mg/L; 尿 98 ~ 320 μg/L; 【異常結果分析】 1.血β2-微球蛋白升高而尿β2微球蛋白正常,主要由於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常見於急、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 2.血β2-微球蛋白正常而尿中β2微球蛋白升高主要由於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明顯受損,見於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缺陷,范科尼綜合征,慢性鎘中毒,Wilson病,腎移植排斥反應等。 3.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升高主要由於體內某些部位產生過多或腎小球和腎小管都受到損傷,常見於惡性腫瘤(如原發性肝癌、肺癌、骨髓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溶血性貧血),慢性肝炎,糖尿病等。老年人也可見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㈤ 血微球蛋白正常值,你了解多少
微球蛋白可分為血細胞微球蛋白和尿β微球蛋白,血細胞微球蛋白的正常值為2.4-2.7mg/ml,mentre 2?微球蛋白的測定有很多臨床價值。意見和建議:血清微球蛋白B2的正常值為0.91~2.2mg/l,低,一般無臨床意義。建議定期排尿微球蛋白B2的正常值。微球蛋白的分子量為11800,正常參考值為0.8-2.4mg/l。那麼,具體的正常值是多少?各單位和醫院使用的試劑和檢測方法不同。
因此,腎小球和近端腎小管的功能。2-mg的尿β增加可見於:1。腎小管間質。2微球蛋白a由淋巴細胞產生,是一種小分子蛋白質,排除在腎臟之外。它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低下。可見於腎炎和腎功能異常。微球蛋白B2是一種腫瘤標記物,具有較高的特異性。
㈥ 微球蛋白的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β2—MG)是機體產生的一種內源性低分子量血清蛋白質,廣泛存在於血漿、尿液等體液中,其含量極微但相當恆定,檢測血漿、尿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的變化情況,可以用於評價有關臟器功能和對某些疾病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本文就β2—微球蛋白檢測的臨床應用加以綜述。
㈦ β2微球蛋白的國內研究情況和國外研究情況
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或濾過負荷是否增加的情況;而尿液中排出β2—微球蛋白增高,則提示腎小管損害或濾過負荷增加;在急慢性腎盂腎炎時,因腎臟受損,故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膀胱炎患者則β2—微球蛋白正常;腎移植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明顯增高,提示機體發生排斥反應,因β2—微球蛋白合成加速,雖腎清除增多,而血β2—微球蛋白仍增高。一般在移植後2~3天血β2—微球蛋白上升至高峰,隨後逐漸下降。腎移植後連續測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可作為腎小球和腎小管病變的敏感指標。如腎移植雖有少尿,但血β2—微球蛋白下降者提示預後良好。排異時血β2—微球蛋白增高先於Cr,測定β2—微球蛋白,有助於診斷尚處於亞臨床期腎發生的排斥反應。尿β2微球蛋白測定也有助於鑒別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響腎小管對分子蛋白質的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尿β2微球蛋白不會升高。 β2—微球蛋白,英文縮寫為β2—MG,檢測被認為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輕度腎功能減退和療效觀察的一項簡便、精確而又敏感的方法。故而β2—微球蛋白的測定在臨床上是有多種價值的。 1.測定主要用於監測近端腎小管的功能。在急性腎小管損傷或壞死、慢性間質性腎炎、慢性腎衰等情況下,均可使得尿β2—MG顯著升高。腎移植患者血、尿β2—MG明顯增高,提示機體發生排異反應;腎移植後連續測定β2—MG可作為評價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標。糖尿病腎病早期有腎小管功能改變,尿β2—G也會升高。 2.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期,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如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時,尿液β2—MG也有升高。可以和血液β2—微球蛋白共同測定,共同用於上述疾病的診斷。參考值為0~0.2mg/L。血尿 常見疾病 ↑ = 主要由於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常見於急、慢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 = ↑ 主要由於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明顯受損,見於先天性近曲小管功能缺陷,范科尼綜合征,慢性鎘中毒,Wilson病,腎移植排斥反應等 ↑ ↑ 主要由於體內某些部位產生過多或腎小球和腎小管都受到損傷,常見於慢性肝炎,糖尿病等。老年人也可見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