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環境大腸桿菌檢測方法

環境大腸桿菌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31 00:27:22

『壹』 大腸桿菌的檢查方法

細菌的分離鑒定
1、標本:腸道外感染取中段尿、血液、膿液、腦脊液等,腹瀉者取糞便。
2、分離培養與鑒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需先經肉湯增菌,再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可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並塗片染色鏡檢。採用一系列生化反應進行鑒定。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時檢定腸黴毒素。
泌尿系統除確定大腸桿菌外,還應計數,每毫升尿含菌量≥100,000時,才有診斷價值。
衛生細菌學檢查
大腸桿菌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和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表示樣品被糞便污染越嚴重,也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故應對飲水、食品、飲料進行衛生細菌學檢查。
1、細菌總數:檢測每毫升或每克樣品中所含細菌數,採用傾注培養計算。中國規定的衛生標準是每毫升飲水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
2、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的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果汁等每100ml大腸菌群不得超過5個。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儀(TEMPO)檢測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TEMPO)儀的大腸桿菌群計數檢測有TC和CC兩種方法。TEMPO TC的開發是為了獲得NF ISO4832標准相當性能水平。TEMPO CC法是TEMPO儀器上根據BAM方法專門用於24h計數食品中大腸桿菌群的方法。該法是為了獲得和AOAC官方方法966.24及美國公共健康聯合會檢測乳製品檢測方發(SMEDP)一致的效果。TEMPO系統根據陽性空的大小和數目來推算出原始樣本中大腸桿菌群數目。
食品檢測方法 大腸菌群MPN 計數法 1 樣品的稀釋 1.1 固體和半固體樣品:稱取25 g 樣品,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杯內,
8000 r/min~10000 r/min 均質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均質袋
中,用拍擊式均質器拍打1 min~2 min,製成1:10 的樣品勻液。
1.2 液體樣品:以無菌吸管吸取25 mL 樣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的無菌錐形瓶
(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無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勻,製成1:10 的樣品勻液。
1.3 樣品勻液的pH 值應在6.5~7.5 之間,必要時分別用1 mol/L NaOH 或1 mol/L HCl 調節。
1.4 用1 mL 無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樣品勻液1 mL,沿管壁緩緩注入9 mL 磷酸鹽緩沖液
或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注意吸管或吸頭尖端不要觸及稀釋液面),振搖試管或換用1 支1 mL 無菌
吸管反復吹打,使其混合均勻,製成1:100 的樣品勻液。
1.5 根據對樣品污染狀況的估計,按上述操作,依次製成十倍遞增系列稀釋樣品勻液。每遞增稀釋
1 次,換用1 支1 mL 無菌吸管或吸頭。從制備樣品勻液至樣品接種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15 min。 2.初發酵試驗 每個樣品,選擇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的樣品勻液(液體樣品可以選擇原液),每個稀釋度接種3
管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腖(LST)肉湯,每管接種1mL(如接種量超過1 mL,則用雙料LST肉湯),36
℃±1 ℃培養24 h±2 h,觀察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24 h±2 h產氣者進行復發酵試驗,如未產氣則繼續
培養至48 h±2 h,產氣者進行復發酵試驗。未產氣者為大腸菌群陰性。 3.復發酵試驗 用接種環從產氣的LST肉湯管中分別取培養物1環,移種於煌綠乳糖膽鹽肉湯(BGLB)管中,36 ℃±1
℃培養48 h±2 h,觀察產氣情況。產氣者,計為大腸菌群陽性管。 4.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的報告 按3確證的大腸菌群LST陽性管數,檢索MPN表(見附錄B),報告每g(mL)樣品中大腸菌群的
MPN值。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 1 樣品的稀釋 按上一方法稀釋。 2 平板計數 2.1 選取2個~3個適宜的連續稀釋度, 每個稀釋度接種2個無菌平皿,每皿1 mL。同時取1 mL生理鹽
水加入無菌平皿作空白對照。
2.2 及時將15 mL~20 mL冷至46 ℃的結晶紫中性紅膽鹽瓊脂(VRBA)約傾注於每個平皿中。小心
旋轉平皿,將培養基與樣液充分混勻,待瓊脂凝固後,再加3 mL~4 mLVRBA覆蓋平板表層。翻轉平
板,置於36 ℃±1 ℃培養18 h~24 h。 3 平板菌落數的選擇 選取菌落數在15 CFU~150 CFU 之間的平板,分別計數平板上出現的典型和可疑大腸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為紫紅色,菌落周圍有紅色的膽鹽沉澱環,菌落直徑為0.5 mm 或更大。 4 證實試驗 從VRBA 平板上挑取10 個不同類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別移種於BGLB 肉湯管內,36 ℃±1 ℃
培養24 h~48 h,觀察產氣情況。凡BGLB 肉湯管產氣,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貳』 如何鑒定大腸桿菌

1、發酵法

這種方法主要是在44.5℃下的培養基上進行大腸桿菌的培養,該培養基含有熒光底物,需要培養 24 h。然後對熒光底物進行釋放,需要採用葡萄糖醛酸進行,讓培養基能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發出熒光。

採用這樣的方式方法,還可以進行統計學估計原來樣品中的菌落。主要步驟包括發酵、分離培養、二次發酵、顯微鏡觀察等 。

2、濾膜法

該方法主要過程:加入 10 mL 左右的無菌水於濾器中,然後摻入一些無菌水進行清潔濾器的內壁,再進行過濾,將濾膜放在 M-FC 培養基中,兩者之間不能夠有氣泡,然後進行密封,存放溫度為 44.5℃,存放時間約 24 h,直到大腸桿菌的菌群變成藍色或藍綠色。

然後記錄數據,估算每一單位的水溶液菌群數量,然後進行大腸桿菌量值的換算 。

(2)環境大腸桿菌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大腸桿菌是短桿菌,兩端呈鈍圓形,革蘭陰性。有時因環境不同,個別菌體出現近似球桿狀或長絲狀 ;大腸桿菌多是單一或兩個存在,但不會排列呈長鏈形狀。

大多數的大腸桿菌菌株具有莢膜或微莢膜結構,但是不能形成芽孢;多數大腸桿菌菌株生長有菌毛,其中一些菌毛是針對宿主及其他的一些組織或細胞具有黏附作用的宿主特異性菌毛 。

生化特性

大腸桿菌在常用的生化特性檢測項目中,甲基紅試驗呈陽性,吲哚產生和乳糖發酵是陽性(個別菌株表現陰性),維-培試驗是陰性,尿素酶和檸檬酸鹽利用呈陰性(極個別菌株表現陽性),硝酸鹽還原試驗表現陽性,氧化酶表現陰性,氧化-發酵試驗表現為F型

『叄』 大腸桿菌的檢測與培養

希望以下資料能對你有所幫助
葯敏試驗
試驗目的:因為細菌極易產生耐葯性,為防止盲目用葯減少成本,通過本試驗篩選出細菌的高敏葯物,從而指導臨床用葯。
試驗原理:通過抑菌圈的大小來判斷細菌對葯物的敏感度,抑菌圈越大說明細菌對葯物越敏感,從而選擇。
試驗器材:打孔器
圓形濾紙 培養皿 鑷子 營養瓊脂 接種環
分析天平 普通天平 恆溫箱 錐形瓶 酒精燈
青黴素瓶 冰箱 高壓鍋 各種葯品
葯敏片的制備:在超凈環境下,先用打孔器把濾紙打孔,約5毫米,放在恆溫箱乾燥備用。用分析天平精密稱取要制的葯物0.0050克(0.0046~0.0054克),放在青黴素瓶,用注射器打入5毫升蒸餾水溶解,然後放入已制備好的濾紙片浸泡,待濾紙片浸透後,用鑷子夾到培養皿里放在恆溫箱乾燥,乾燥後放到青黴素瓶放到冰櫃冷藏備用。
培養基的制備:按瓊脂瓶上的用量用小天平稱取質量,一般是4.5克配100毫升蒸餾水,放入錐形瓶里,用紗布塞住,再用報紙包住口,培養皿用報紙包住,然後錐形瓶和培養皿都放在高壓鍋內高壓滅菌。
高壓鍋的使用:先往鍋內加水至擔架處,把要滅菌的物品放入高壓鍋內膽內,擰緊高壓鍋蓋,對頭擰蝶形螺母,插上電源,注意放氣閥要開著,待鍋內冷空氣排出後關閉,然後高壓鍋自己升溫,注意看壓力表,到121°並恆溫15分鍾,然後拔掉電源自然冷卻,到壓力表降為零,放氣,對頭擰開蝶形螺母,拿出已滅菌的錐形瓶和培養皿,在超凈工作台內趁熱將瓊脂倒在培養皿內,瓊脂覆蓋住培養皿底部為准,冷卻使之凝固,放入冷藏內備用。
試驗步驟:用接種環鉤取雞的肝或心上的菌,塗抹在培養基上(注意不能將培養基劃破),放在恆溫箱37°培養約十多小時至長出菌落。再用接種環勾取菌落上的大腸桿菌均勻塗在培養基上(可用十字劃線或環行劃線法),然後貼上葯敏片,距離要均勻,放在恆溫箱37度培養至抑菌圈出現。通過抑菌圈大小,判斷細菌對葯物的敏感度。

『肆』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國標是用什麼方法檢測的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分為三種:

1、細菌分離鑒定法

分離培養與鑒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先經肉湯增菌,然後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

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塗片染色鏡檢。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的時候檢定腸黴毒素。

2、衛生細菌學檢查法

大腸桿菌會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則表示樣品被糞便污染的越嚴重,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和果汁中每100ml大腸菌群不能超過5個。

3、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儀(TEMPO)檢測法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TEMPO)儀大腸桿菌群計數檢測有TEMPOTC和TEMPOCC兩種方法。

TEMPOTC的開發是為獲得NF ISO4832標准相當性能水平。

TEMPOCC法是TEMPO儀器上根據BAM方法專門用於24h計數食品中大腸桿菌群方法。

(4)環境大腸桿菌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大腸桿菌在生物技術中的應用

這些菌株由於失去了細胞壁等重要組分,所以在自然條件下已無法生長。甚至普通的清潔劑都可以輕易地殺滅這類菌株。即便由於操作不慎導致活菌從實驗室流出,也不易導致生化危機。

生物工程用的菌株基因組都被優化過,使之帶有不同基因型(例如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可以更好的用於分子克隆實驗。

真核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必須有合適的表達載體(Vector),常用載體:pBV220,pET系統。

目的基因在大腸桿菌中表達的情況:

大腸桿菌更適合原核基因的表達,外源基因表達產量與單位體積產量是正相相關的,外源基因拷貝數和表達 產物產量之間存在動態平衡,單個細胞的產量又與外源基因拷貝數,基因表達效率,表達產物的穩定性和細胞代謝負荷等因素有關。

『伍』 大腸桿菌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大腸桿菌的檢測方法有以下幾種:一、大便常規化驗加大便潛血化驗,如果化驗結果提示有細菌感染,那麼就需要完善大便培養加葯敏試驗,進一步明確感染細菌的類型和敏感抗生素類型,從而可以作為大腸桿菌的一種監測方法。二、肛門或者直腸內分泌物化驗,也可以作為大腸桿菌這種細菌的一種監測手段。三、大腸桿菌還可以在其他部位出現,比如口腔、胃部、呼吸道等,如果在口腔,進行口腔內分泌物化驗可以化驗出大腸桿菌感染,如果在胃部,進行胃鏡檢查後病例組織活檢可能檢出大腸桿菌。如果是呼吸道,進行痰培養加葯敏試驗,可以化驗出大腸桿菌。總之大腸桿菌的檢測通常都是標本化驗發現的。

『陸』 大腸桿菌群落測出為20L是什麼意思

大腸桿菌檢測方法分為三種:

1、細菌分離鑒定法

分離培養與鑒定:糞便標本直接接種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血液先經肉湯增菌,然後轉種血瓊脂平板。其他標本同時接種血瓊脂平板和腸道桿菌選擇性培養基。

37℃孵育18~24小時後,觀察菌落塗片染色鏡檢。腸致病性大腸桿菌須先作血清學定型試驗。必要的時候檢定腸黴毒素。

2、衛生細菌學檢查法

大腸桿菌會不斷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周圍環境水源、食品等。取樣檢查時,樣品中大腸桿菌越多,則表示樣品被糞便污染的越嚴重,表明樣品中存在腸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大腸菌數指數:指每立升中大腸菌群數,採用乳糖發酵法檢測。中國衛生標準是每1000ml飲水中不得超過3個大腸菌群,瓶裝汽水和果汁中每100ml大腸菌群不能超過5個。

3、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儀(TEMPO)檢測法

全自動微生物定量分析(TEMPO)儀大腸桿菌群計數檢測有TEMPOTC和TEMPOCC兩種方法。

TEMPOTC的開發是為獲得NF ISO4832標准相當性能水平。

TEMPOCC法是TEMPO儀器上根據BAM方法專門用於24h計數食品中大腸桿菌群方法。

『柒』 求 濾膜法測大腸桿菌的方法

簡單版:
取樣,將這一定量的水通過濾膜,將膜鋪在適宜大腸桿菌的培養基上,在適宜的環境下培養,得到的大腸桿菌菌落個數就是這些水中的菌體數,樣品中的按比例放大就行了

專業版:
1. 消毒設備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操作,待設備運轉正常後,取水樣進行消毒效果檢驗。消毒劑發生器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待設備運轉正常後,在出口處採集樣品,按說明書規定的有效劑量稀釋後,進行消毒效果檢驗。消毒劑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稀釋配製水樣。2. 細菌加標操作程序(1) 在脫氯自來水中加入大腸桿菌,實驗用菌種為大腸桿菌8099。加標量為>5×100-2×1000/100ml。(2) 將裝有加標菌水樣的三角燒瓶放入恆溫水浴箱(20℃)中,開動磁力攪拌器5min,使細菌在水中分布均勻。先取2份細菌加標的水樣,進行大腸桿菌活菌計數(陽性對照組)。(3) 待水溫恆定後按說明書規定的最小劑量加入消毒劑,迅速攪拌均勻,從加入消毒劑起計時。設定3個工作時間,說明書規定的最短作用時間為T,3個作用時間分別為0.5T,T和1.5T,作用後分別吸取水樣,注入裝有中和劑(如硫代硫酸鈉)無菌三角燒瓶中,以終止消毒作用。 對飲用水消毒處理器和消毒劑發生器應根據消毒產物的產生量及處理水最高流量進行加標采樣。(4) 將中和的水樣,分別取100ml、10ml、1ml各兩份,用濾膜法進行大腸菌活菌計數。(5) 將未接種大腸桿菌的試驗用同批培養基平板2個,置溫箱中培養(陰性對照組)。試驗重復三次。3. 上述試驗同時,測定消毒成分和劑量,記錄作用時間和水溫。4. 結果評價消毒後水中大腸菌群指標應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規定5.√- 必需測定項目 ; △ -如含有,需測定http://szbbs.soufun.com/2810026793~-1/23633781_23633781.htm

水中大腸菌群檢驗方法的改進
晁福環;芮期義;王新為;高明;歐陽川
<正> 水中細菌,包括致病菌與指標菌,因受自然條件或水處理過程的影響可以形成生理上存在缺陷,這些細菌稱為損傷菌。損傷菌在適宜條件下仍可發育成正常菌落,可是直接暴露於含有抑制劑的選擇性培養基時就不易生長。因此,現有遠藤培養基濾膜法有可能使大腸菌檢
【作者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 300050 天津;300050 天津;300050 天津;300050 天津;300050 天津
【DOI】:cnki:ISSN:1004-8685.0.1991-01-021
【正文快照】:
水中細菌,包括致病菌與指標菌,因受自然條件或水處理過程的影響可以形成生理上存在缺陷,這些細菌稱為損傷菌.損傷菌在適宜條件下仍可發育成正常菌落,可是直接暴露於含有抑制劑的選擇性培養基時就不易生長.因此,現有遠藤培養基濾膜法有可能使大腸菌檢出菌數偏低,影響水質衛生學評價的准確性。為提高檢出率,本文在水中大腸菌損傷狀況及生長特點研究的基礎上,對現用遠膝培養基進行了改進研究. 一、天然水及經不同條件處理後水中大腸菌損傷狀況見表l、2.裹l不同條件處理後水中大腸,抓傷狀況實較條件翻傷和.。,卜飛,了氣P側價與腳腳日)『t習分鍾…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JZ199101021.htm

1 材料 呋喃唑酮片(地產及市售,規格0.10g/片),混合纖維素酯微孔濾膜,孔徑規格0.45μm、1.2μm、3.0μm,大腸桿菌CMCC(B)〔4〕、膽鹽乳糖增菌液(BL)、伊紅美藍瓊脂(EMB)及大腸桿菌生化反應用培養基均由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提供。

2 方法和結果 供試液先經離心,取上清液依次經過孔徑為1.2μm或3.0μm的微孔濾膜和0.45μm的微孔濾膜過濾後取0.45μm的濾膜加入BL中增菌。
2.1 由於呋喃唑酮幾乎不溶於水,故選用一次離心法、二次離心法和離心-濾膜法〔1,2〕以及離心-雙重濾膜法進行方法比較,結果表明只有離心-雙重濾膜結合法能確保陽性菌的檢出。

表1 不同方法陽性菌的檢出試驗結果

方法 BL增菌48h EMB平板分離 大腸桿菌
檢出結果
一次離心法 微混 未長菌落 未檢出
二次離心法 澄清 未長菌落 未檢出
離心-濾膜法 澄清 未長菌落 未檢出
離心-雙重濾膜法 混濁、產氣 典型的大腸
桿菌菌落 檢出

2.2 人工污染呋喃唑酮片大腸桿菌的檢出情況 選用8批樣品加入大腸桿菌進行人工污染5d後,採用離心-雙重濾膜法進行檢驗,結果表明8批均能檢出。
表2 人工污染大腸桿菌的陽性檢出情況

葯品
批次 BL增菌
48h EMB
平板分離 大腸桿菌
檢出結果 檢出率

8批 8批出現混
濁、產氣 8批呈典型菌落 8批檢出 100

註:上述EMB平板分離的典型菌落均經生化反應確認檢出大腸桿菌
3 討論

3.1 雖然呋喃唑酮在水中的溶解僅達40mg/L〔3〕,但由於呋喃唑酮在BL增菌液中的最低抑菌濃度即MIC為0.01mg/L〔4〕,採用一次離心、二次離心法均未能使BL增菌液中的濃度低於0.01mg/L,採用2次離心-濾膜法,則由於供試液經孔徑0.45μm濾膜過濾時殘留呋喃唑酮,當加入BL增菌液後,呋喃唑酮的濃度仍高於MIC,因此大腸桿菌仍無法繁殖,而本文採用的離心-雙重濾膜法,既能除去水中溶解的微量呋喃唑酮,又能把離心後上清液殘留的呋喃唑酮截留在孔徑1.2μm或3.0μm的濾膜上,最大程度地降低孔徑0.45μm濾膜上的呋喃唑酮,也降低了BL增菌液中的呋喃唑酮濃度,所以大大提高了陽性檢出率。
3.2 人工污染大腸桿菌5d仍能檢出,說明離心-雙重濾膜法檢驗過程中不影響大腸桿菌在BL增菌液中的繁殖,能有效地保證樣品的陽性檢出率。
3.3 離心-雙重濾膜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難溶於水的抗菌劑在BL增菌液中的濃度,故對今後開展口服抗生素控制菌的檢驗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
3.4 因埃希氏桿菌屬的菌體,直徑為0.4~0.7μm,長度為1.0~3.0μm,筆者認為採用3.0μm孔徑的濾膜比1.2μm的濾膜可使實際檢驗效果更佳。同時,筆者也認為選擇何種規格的濾膜可因樣品而異,這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haixyx/haix99/haix9903/990393.htm

『捌』 大腸桿菌的檢測方法

大腸菌群測定的操作細則
大腸菌群系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於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
1
設備和材料
1.1
溫箱:36±1℃。
1.2
冰箱:0~4℃。
1.3
恆溫水浴
:44.5±0.5℃。
1.4
天平。
1.5
顯微鏡。
1.6
均質器或乳缽。
1.7
平皿:直徑為90mm。
1.8
試管。
1.9
吸管。
1.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1.12
載玻片。
1.13
酒精燈。
1.14
試管架。
2
培養基和試劑
2.1
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9規定。
2.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規定。
2.3
乳糖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規定。
2.4
EC
肉湯:按GB
4789.28中4.11規定。
2.5
磷酸鹽緩沖稀釋液:按GB
4789.28中3.22規定。
2.6
生理鹽水。
2.7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規定。
3
操作步驟
3.1
檢樣稀釋
3.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3.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3.1.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3.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
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
溫箱內,培養18-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
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3.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4
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3.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面),培養24±2h,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管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培養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4.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玖』 怎麼檢驗飲料中的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檢驗(包括(一)檢驗方法;(二)培養基 )

(一)檢驗方法
1.乳糖發酵試驗。以無菌操作採取樣品,採取量及稀釋倍數,依據國家或當地衛生標准要求及樣品污染情況而定。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l m J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lm1及1mI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l℃溫箱內,培養24±2小時,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2.分離培養。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l℃溫箱內,培養18~24小時,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作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證實試驗。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l~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小時,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
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4.報告。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l 00ml(g)大腸菌群的最可能數。
———————————————————————————
(二)培養基

①乳糖膽鹽發酵培基

成分:蛋白腖:20g
豬膽鹽(或牛,羊膽鹽):5g
乳糖:10g
0.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m1
蒸餾水: 1 000m1
製法:將蛋白腖、膽鹽及乳糖溶於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劑,分裝每管l 0ml,並放入一個小倒管,高壓滅菌115℃15分鍾。
附註:雙料乳糖膽鹽發酵培基除蒸餾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用途:乳糖發酵試驗用。
原理:細菌分解糖類是依靠細菌細胞所產生的各種酶類的作用,細菌產生的分解糖類的酶,隨細菌種類不同而異,可以此來鑒別細菌。
乳糖是雙糖,細菌分解雙糖的酶大多是胞外酶。乳糖被乳糖酶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可直接被細菌利用,而半乳糖則需在細胞內轉化為葡萄糖後再被利用。
糖發酵試驗主要是測定細菌分解糖類以後所產生的酸,以培基pH降低(指示劑變色)作為觀察結果的指標。
大腸桿菌等細菌在酸性環境中,由於甲酸脫氫酶的作用,可使甲酸分解成CO2和H2,在培基中產生大量氣體,進入倒管中,以便觀察。
註:常用於供發酵試驗的各種糖類、醇類和糖苷類(見表3-1)

②伊紅美藍瓊脂培基
成分:蛋白腖 10g
乳糖 10g
磷酸氫二鉀 2g
瓊脂 17g
2%伊紅Y溶液 20ml
0.65%美藍溶液 10ml
蒸餾水 1000ml
pH7.1
製法:將蛋l白腖、磷酸鹽和瓊脂溶解於蒸餾水中,校正pH,分裝於燒瓶內,高壓滅菌121℃15分鍾備用。臨用時加入乳糖,並加熱溶化瓊脂,冷至50一55℃,加入伊紅和美藍溶液,搖勻,傾注平板。
原理:大腸菌群細菌發酵乳糖產酸,使伊紅與美藍結合而成黑色化合物,故菌落呈黑紫色,有時還可產生金屬光澤。黑色程度與光澤產生情況與伊紅、美藍二者比倒有關。不發酵乳糖的細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則為無色菌落。

③乳糖發酵培基
成分:蛋白腖 20g
乳糖 10g
O.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ml
蒸餾水 1000ml
pH7.4
製法:將蛋白腖及乳糖溶於水中,校正pH,加入指示劑,按檢驗要求分裝30ml、10ml或3ml,並放入一個小倒管,高壓滅菌115℃15分鍾。
附註: 』
(1)雙料乳糖發酵管除蒸餾水外,其他成分加倍。
(2)30ml和10ml乳糖發酵管專供醬油及醬類檢驗用.3ml乳糖發酵管供大腸菌群
證實試驗用。
4.蛋白腖水
成分:蛋白腖(或胰蛋白腖) 20g
氯化鈉 5g
蒸餾水 1 000ml pH7.4

閱讀全文

與環境大腸桿菌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嬰兒感冒鼻子不通氣一招解決方法 瀏覽:272
扁桃體發炎怎麼食療方法 瀏覽:415
馬桶怎麼使用方法 瀏覽:873
檢查胃腸道有什麼方法 瀏覽:485
zuzu玻尿酸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738
口乾舌苦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533
如何選擇醫學統計方法 瀏覽:749
猴頭菇的家常做法和食用方法 瀏覽:830
書法執筆的正確方法 瀏覽:766
山荔枝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375
汽車測漏電快速方法 瀏覽:248
asp連接資料庫的三種連接方法 瀏覽:460
分析電流的方法 瀏覽:96
中醫治療毛囊炎的方法 瀏覽:864
網球反手上旋球教學方法 瀏覽:331
爆炸盒子的製作方法簡單漂亮 瀏覽:912
嗓子干冒火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61
腐竹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瀏覽:421
酒槽鼻的治療方法 瀏覽:446
如何去除痘痘簡便方法 瀏覽: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