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牽牛子的鑒別方法

牽牛子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0 12:54:46

① 牽牛花的種子能吃嗎,有保健作用嗎

可以的,但是有毒,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牽牛花的種子叫牽牛子,是一味中葯,作用是:

牽牛子的主要功效是瀉水、下氣與殺蟲。用於治水腫、喘滿、痰飲、蟲積導致的食滯,大便秘結等病症。比如《名醫別錄》中記載其「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葯性論》中記載其「治痃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落胎。」

《本草綱目》中還記載了其「逐痰消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等功效。現代葯理學也證實了牽牛種子瀉下的機理,因為其含有的牽牛子甙在腸內遇膽汁及腸液分解出牽牛子素,刺激腸道,增進蠕動,導致瀉下。

牽牛子有小毒。還需注意,孕婦及胃弱氣虛者忌服這種中葯。因此,使用前最好咨詢中醫師,不可貿然服用。

(1)牽牛子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牽牛花的花期以夏季最盛,9~10月間果實成熟時,將藤割下,打出種子,除去果殼雜質,曬干。表麵灰黑色者為黑丑,淡黃白色為白丑,兩種的混合品名二丑,以成熟、飽滿、無皮殼雜質、無黑白相雜者為佳。

一般花色較深,呈紫紅等色者,其種子多黑,花色較淺,呈白色、粉紅等色者,其種子多白。《雷公炮炙論》中記載了牽牛子的炮製方法:凡使牽牛子,入水中淘,取沉者曬干,拌酒蒸,從巳至未,曬干,臨用春去黑皮。

② 牽牛花種

別名 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來源 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ht的種子。
植物形態 一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長毛。葉互生,闊心形,全緣;葉柄與總花梗近等長。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藍紫色或紫紅色,漏斗狀,長5~8cm;雄蕊5;子房3室。蒴果球形。種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黃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於山野灌叢中、村邊、路旁;多栽培。全國各地有分布。
採制 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性狀 種子似橘瓣狀,長4~8mm,寬3~5mm。表麵灰黑色(黑丑)或淡黃白色(白丑)。背面有1條淺縱溝,腹面接線的近端處有1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浸水中作龜裂狀脹破,內有淺黃色子葉兩片,緊密重疊而皺曲。味辛、苦,有麻感。
性味 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 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
附註 同屬植物裂圳牽牛P. nil(L.)Choisy的種子亦作牽牛子入葯。
【英文名】 SEMEN PHARBITIDIS
【別名】牽牛、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子
【來源】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 或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t 的乾燥成熟種子。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製法】
牽牛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炒牽牛子:取凈牽牛子,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稍鼓起。用時搗碎。
【性狀】本品似橘瓣狀,長4~8mm,寬3~5mm。表麵灰黑色或淡黃白色,背面有一條淺縱溝,腹面棱線的下端有一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微顯油性。無臭,味辛、苦,有麻感。
【鑒別】
(1) 取本品,加水浸泡後種皮呈龜裂狀,手捻有明顯的黏滑感。
(2) 本品粉末淡黃棕色。種皮表皮細胞深棕色,形狀不規則,壁微波狀。非腺毛單細胞,黃棕色,稍彎曲,長50~240μm。子葉碎片中有分泌腔,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5~106μm。草酸鈣簇晶直徑10~25μm 。柵狀組織碎片及光輝帶有時可見。
(3) 取本品1g,研碎,加2mol/L鹽酸乙醇溶液30ml,加熱迴流1。5小時,濾過,濾液加水40ml,置水浴上蒸至無醇味,水溶液置分液漏斗中,加苯30ml振搖提取,分取苯層,回收溶劑,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牽牛子對照葯材1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已烷-醋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
【用法用量】 3~6g 。
【貯藏】置乾燥處。
【備注】
(1)用於腹水腫脹,可配合攻下逐水葯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用於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常與葶藶子、杏仁等配合應用。用於蟲積腹痛,常配伍檳榔、大黃等同用,對蛔蟲、絛蟲都有驅殺作用。
(2)牽牛子為峻下的葯品,少用則通大便,多用則瀉下如水,且能利尿,故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腹水腫脹、二便不利及宿食積滯、大便秘結等症。至於用治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則只宜暫用,不可久服。如屬脾弱胃呆、氣虛腹脹者,當以健脾補中為要,不宜用本品攻瀉消積,克伐胃氣。
[功 效] 瀉水通便,祛痰逐飲,殺蟲消積。
[成 分] 含牽牛子甙(樹脂甙類)、脂肪油、有機酸等。
[應 用] 用於濕熱氣滯壅結脹滿的肝癌或肝硬化患者出現腹水鼓脹,下肢浮腫等,常與大腹皮、大黃、厚朴、八月札等配合應用;對腹腔腫瘤出現腹水腫脹,大便秘結等,可與白術、半枝蓮、半邊蓮、生黃芪等配合應用。
[常用劑量] 2-3克,水煎服。研末吞服,每次0.5~1克,每日2~3次。
[注 意] 用量過大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及便血、腹痛、嘔吐等副反應。因此,本品只宜轉用,正氣虧虛所致的虛脹不宜應用。
[編輯本段]化學成分
1.牽牛 種子含牽牛子甙(pharbitin)約3%,系樹脂性甙,用鹼水解得到牽牛子酸(pharbitic acid),巴豆酸(tiglic acid),裂葉牽牛子酸(nilic acid),α-甲基丁酸(α-methylbutyric acid)及戊酸(valeric acid)等。牽牛子酸為混合物,分離得到牽牛子酸A、B、C、D,以後二者為主;牽牛子酸C系由番紅醇酸(ipurolic acid) 與2分子D-葡萄糖(D-glucose)縮合而成的甙,牽牛子酸D比牽牛子酸C多含1分子鼠李糖。種子還含生物鹼;裸麥角鹼(chanoclavine),野麥鹼(elymoclavine),狼尾草麥角鹼(penniclavine),田麥角鹼(agroclavine),麥角醇(lyser-gol)等。又含脂肪油11%及其他糖類。未成熟種子含多種赤黴素及其葡萄糖甙:赤黴素(gib-berellin)A3、A5、A20、A26、A27;赤黴素葡萄糖甙(gibberellin glucoside)Ⅰ、Ⅱ、Ⅳ、Ⅴ、Ⅵ、Ⅶ、F-Ⅶ。
2. 圓葉牽牛 種子含赤黴素A3、A5、A8、A17、A19、A20、A26、A27、A29、A33、A44、A55。又含聖苯素-7-O-β-D-吡喃木糖基-O-β-D-吡喃阿拉伯糖甙(eriodictyol-7-O-β-D-xylopyanosyl-O-β-D-arabinopyranoside),2-羥基-1,4-戊二酮(2-hydro-xy-1-phenyl-1,4-pentadione),2,3,22,23-四羥基膽甾-6-酮(brassinone),栗木甾酮(castasterone)和麥角類生物鹼(ergot alkaloid)。
[編輯本段]葯理作用
牽牛子甙的化學性質與瀉根素(Jalapin)相似,有強烈的瀉下作用。牽牛子甙在腸內遇膽汁及腸液分解出牽牛子素,刺激腸道,增進蠕動,導致瀉下。據動物試驗,黑丑與白丑瀉下作用並無區別。關於牽牛子的瀉下作用原理,研究很少,它與硫酸鎂、大黃不同,在瀉下時,不引起血糖的劇烈變化,但能加速菊糖(Inulin)在腎臟中之排出,可能有利尿作用。牽牛子的水、醇浸劑對小鼠皆有瀉下作用,但經煎煮後,即失去作用。除去牽牛子甙後的水溶液,似仍有瀉下作用,故除已知的牽牛子甙外,可能還含有其他瀉下成分。在體外試驗,黑丑、白丑對豬蛔尚有某些驅蟲效果。牽牛子甙似能興奮離體兔腸及離體大鼠子宮;靜脈注射1mg/kg對麻醉犬、兔的血壓、呼吸無明顯影響。對小鼠皮下注射之半數致死量為37;5mg/kg。對人有毒性,但不大,大量除對胃腸的直接刺激引起嘔吐、腹痛、腹瀉與粘液血便外,還可能刺激腎臟,引起血尿,重者尚可損及神經系統,發生語言障礙、昏迷等。三色牽牛(Ipomoeatricolor)含異麥角醯胺(Isolyserga-nide)、麥角醯胺(Lysergamide)及裸麥角鹼,有致幻作用。致瀉:種子乙醇或水浸出液1.5-3g/kg灌胃,對小鼠有瀉下作用,但煎劑則失去致瀉能力。興奮平滑肌:所含樹脂0.2%濃度,對家兔離體腸管及子宮均有興奮作用;皮下注射小鼠的半數致死量為37.5mg/kg。牽牛子甙水解產物的鹽,可使豚鼠小腸、盲腸、大腸收縮,而牽牛子甙本身無此作用。
[編輯本段]葯(毒)理學
厚朴煎劑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 為 6.12± 0.038g/kg。木蘭箭毒鹼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為 45.55mg/kg。厚朴煎劑給貓靜脈注射的最小致死量為4.25±1.25g/kg。厚朴煎劑給小鼠一次灌胃60g/kg,觀察3天,未見死亡。
[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1.李杲:牽牛子,《本草》名醫續注雲,味苦寒能除濕,利小水,治下疰腳氣。據所說,氣味主治俱誤矣,何以明之?凡葯中用牽牛者,少則動大便,多則下水,此乃瀉氣之葯,試取嘗之,即得辛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壯,漸漸不絕,非辛如何?續注家乃謂味苦寒,其苦寒果安在哉?若以為瀉濕之葯,猶不知其的也。何則?此物但能瀉氣中之濕熱,不能瀉血中之濕熱。夫濕者水之別稱,有形者也,若肺先受濕,則宜用之。今用葯者不問有濕無濕,但傷食,或欲動大便,或有熱服,或作常服,克化之葯俱用牽牛,豈不誤哉?殊不知牽牛辛烈,瀉人元氣,比諸辛葯瀉氣尤甚,以其辛之雄烈故也。今重為備言之,若病濕勝,濕氣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則宜用之耳,濕去則氣得周流,所謂五臟有邪,更相平也。
2.《湯液本草》:牽牛,以氣葯引則入氣,以大黃引則入血。
3.《綱目》:牽牛,自宋以後,北人常用取快,及劉守真、張子和出,又倡為通用下葯,李明之目擊其事,故著其說極力?之。牽牛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郁遏,腰背脹腫,及大腸風秘氣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可取快一時及常服,暗傷元氣也。一宗室夫人,年幾六十,平生苦腸結病,旬日一行,甚於生產,服養血潤燥葯則泥膈不快,服硝、黃通利葯則若罔知,如此三十餘年矣,時珍診其人體肥,膏梁而多優郁,日吐酸痰碗許乃寬,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氣壅滯,有升無降,津液皆化為痰飲,不能下滋腸腑,非血燥比也。潤劑留滯,硝、黃徒入血分,不能通氣,俱為痰阻,故無效也。乃用牽牛末,皂莢膏丸與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覺腸結,一服就順,亦不妨食,且復精爽。蓋牽牛能走氣分,通三焦,氣順則痰逐飲消,上下通快矣,外甥柳喬,素多酒色,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不能坐卧,立哭呻吟者七晝夜。醫用通利葯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濕熱之邪在精道,壅脹隧路,病在二陰之間,故前阻小便,後阻大便,病不在大腸、膀胱也。乃用楝實、茴香。穿山甲諸葯,入牽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減,三服而平。牽牛能達右腎命門,走精隧,人所不知,惟東垣李明之知之,故明之治下焦陽虛,天真丹用牽牛以鹽水炒黑,入佐沉香、杜仲、破故紙。官桂諸葯,深得補瀉兼施之妙,方見《醫學發明》。又東垣治脾濕太過,通身浮腫,喘不得卧,腹如鼓,海金沙散,亦以牽牛為君,則東垣未盡棄牽牛不用,但貴施之得道耳。
4.《本草正》:牽牛,古方多為散、丸,若用救急,亦可佐群葯煎服,然大泄元氣,凡虛弱之人須忌之。
5.《本草正義》:牽牛,善泄濕熱,通利水道,亦走大便,故《別錄》謂其苦寒,至李氏東垣,以其兼有辛薟氣味,遂謂是辛熱雄烈。按,此物甚滑,通泄是其專長,試細嚼之,惟其皮稍有辛味,古今主治,皆用之於濕熱氣滯,實腫脹滿,二便不通,則東垣以為辛熱,張石頑和之,亦謂辛溫,皆屬不確,當以《別錄》之苦寒為正。又薟氣戟人喉舌,細味之亦在皮中,所謂有毒,蓋即在此。古方中凡用末子,均稱止用頭末,正以其皮粘韌,不易細碎,只用頭末,則棄其皮,而可無辛薟之毒,頗有意味可思。《別錄》主治專破氣分之壅滯,泄水濕之腫滿,除風利便,固皆以實病言之,此葯功用,固已包舉無遺,甄權申之,則日治痃癬氣塊,利大小便,東垣謂除氣分濕熱,三焦壅結;瀕湖謂逐痰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亦皆主結滯壅塞立論。而甄權乃又謂除虛腫,則誤矣。《日華本草》謂治腰痛,蓋亦指濕熱阻塞,腰脊不利之症,惟言之殊不分明,究屬非是。
6.《別錄》:主下氣,療腳滿水腫,除風毒,利小便。
7.《葯性論》:治痃癖氣塊,利大小便,除水氣,虛腫。落胎。
8.《日華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膿,並一切氣壅滯。李杲:除氣分濕熱,三焦壅結。
9.《綱目》:逐痰消飲,通大腸氣秘風秘,殺蟲。
10.《江蘇植葯志》:適用於急性關節炎。
11.《新疆中草葯手冊》:瀉下,利尿,殺蟲。治便秘,消化不良,腎炎水腫,小兒咽喉炎。
[編輯本段]選方
①治水腫:牽牛子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一,以小便利為度。(《千金方》)②治停飲腫滿:黑牽牛頭末四兩,茴香一兩(炒),或加木香一兩。上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調一、二錢,臨卧服。(《儒門事親》禹功散)③治水氣蠱脹滿:白牽牛、黑牽牛各二錢。上為末,和大麥面四兩,為燒餅,臨卧用茶湯一杯下,降氣為驗。(《宣明論方》一氣散)④治小兒腹脹,水氣流腫,膀胱實熱,小便赤澀:牽牛生研一錢,青皮湯空心下。一加木香減半,丸服。(《鄭氏小兒方》)⑤治四肢腫滿:厚朴(去皮,薑汁制炒)半兩,牽牛子五兩(炒取末二兩)。上細末。每服二錢,煎姜、棗湯調下。(《本事方》)⑥治小兒肺脹喘滿,胸高氣急,兩肋扇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渴,聲嘎不鳴,痰涎潮塞,俗雲馬脾風:白牽牛一兩(半生半熟),黑牽牛一兩(半生半熟),川大黃、檳榔各一兩。上為細末。三歲兒每服二錢,冷漿水調下,涎多加膩粉少許,無時,加蜜少許。(田氏《保嬰集》牛黃奪命散)⑦治腳氣脛已滿,捏之沒指者:牽牛子,搗,蜜丸,如小豆大五丸,吞之。(《補缺肘後方》)⑧治一切蟲積:牽牛子二兩(炒,研為末),檳榔一兩,使君子肉五十個(微炒)。俱為末。每服二錢,沙糖調下,小兒減半。(《永類鈐方》)⑨治大腸風秘壅熱結澀:牽牛子(黑色,微炒,搗取其中粉)一兩,桃仁(末)半兩,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溫水服三、二十丸。(《本草衍義》)⑩治冷氣流注,腰疼不能俯仰:延胡索二兩,破故紙(炒)二兩,黑牽牛子三兩(炒)。上為細末,煨大蒜研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蔥須鹽湯送下,食前服。(《楊氏家藏方》牽牛丸)11.治腎氣作痛:黑、白牽牛等分。炒為末,每服三錢,用豬腰子切,入茴香百粒,川椒五十粒,摻牽牛末入內扎定,紙包煨熟,空心食之,酒下,取出惡物效。(《仁齋直指方》)12.治腸癰有膿,脹閉不出:牽牛子頭末三錢,大黃二錢,穿山甲(煅)二錢,乳香、沒葯各一錢。俱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服。(《張三豐仙傳方》)13.治梅毒,橫痃:白牽牛仁,每次五、六錢,煎湯內服。(《泉州本草》)14.治風熱赤眼:黑丑仁為末,調蔥白湯敷患處。(《泉州本草》)
[編輯本段]用葯禁忌
孕婦及胃弱氣虛者忌服。
1.《日華子本草》:得青木香、乾薑良。
2.《本草衍義補遺》:不脹滿,不大便秘者勿用。
3.《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4.《本草備要》:若濕熱在血分,胃弱氣虛人禁用。
[編輯本段]動植物形態
1.牽牛,一年生攀援草本。莖纏繞,長2m能上能下,被倒向的短柔毛及雜有倒向或開展的長硬毛。葉互生;葉柄長2-15cm;葉片寬卵形中近圓形,深或淺3裂,偶有5裂,長4-15cm,寬.5-14cm,基部心形,中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驟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裂片長圓形或卵圓形,漸尖或柔尖,側裂片較短,三角形,裂口銳或圓,葉面被微硬的柔毛。花腋生,單一或2-3朵著生於花序梗頂端,花序梗長短不一,被毛;苞片2,線形或葉狀;萼片5,近等長,狹披針形,外面有毛;花冠漏斗狀,長5-10cm,藍紫色或紫紅色,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花絲不等長,基部稍闊,有毛;雌蕊1,子房無毛,3室,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直徑0.8-1.3cm,3瓣裂。種子5-6顆,卵狀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黃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形態與牽牛相似,主要區別點是:葉片圓心形或寬卵狀心形,長4-18cm,寬3.5cm,通常全緣。花腋生,單一或2-5朵成傘形聚傘花序,萼片卵狀披針形。
[編輯本段]葯用植物栽培
1.氣候土壤: 牽牛適應性較強,對氣候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溫和的氣候和中等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宜。過於低濕或乾燥瘦嵴之地,生長均不良。
2.種植: 以種子繁殖,於4-5月播種。播種前翻土作畦(如利用籬邊、牆邊、田埂等地種植,則不需作畦),畦寬約1.3m,按株距23-33cm、行距30-50cm開穴,每穴播種子4-5粒。播後覆細土一層,以種子不露出為宜。種子發芽後,幼苗生長真葉2-3片時,便須間苗、補苗,亦可進行移植。以每穴保留2-3株即可。
3.田間管理:在藤蔓尚短時,可以進行鬆土除草1-2次。至藤蔓較長時,須設立支柱,或間種玉米、高梁等作物使其攀援其上,以代支柱。施肥,在前期施以人糞尿、硫酸氨等氮肥為宜,後期多施草木灰、骨粉等磷鉀肥為宜。
[編輯本段]生葯材鑒定
性狀鑒別 種子似桔瓣狀,略具3棱,長5-7mm,寬3-5mm。表麵灰黑色(黑丑),或淡黃白色(白丑),背面弓狀隆起,兩側面稍平坦,略具皺紋,背面正中有一條淺縱溝,腹面棱線下端為類圓形淺色種臍。質堅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2片。水浸後種皮呈龜裂狀,有明顯粘液,氣微味辛、苦、有麻舌感。以顆粒飽滿、無果皮等雜質者為佳。
顯微鑒別 種子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略呈切向延長,有的含棕色物,間有分化成單細胞的非腺毛表皮下方為1列扁小的下皮細胞。柵狀細胞層由2-3列細胞組成,靠外緣有一光輝帶。營養層由數列切向延長的細胞及頹廢細胞組成,有細小維管束,薄壁細胞中含細小澱粉粒。內胚乳最外1-2列細胞類方形,壁稍厚,內側細胞的壁粘液化。子葉落歸根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圓形的分泌腔,直徑約至108μm;薄壁細胞中充滿糊粉粒及脂肪油滴,並含草酸鈣簇晶;直徑約18μm。

③ 中葯黑丑與白丑有何不同

牽牛子(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葯物名稱】:牽牛子

【類 別】:種子類

【英文名稱】:pharbitis Seed

【別 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來 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ht的種子。

【植物形態】:一年生纏繞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長毛。葉互生,闊心形,全緣;葉柄與總花梗近等長。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藍紫色或紫紅色,漏斗狀,長5~8cm;雄蕊5;子房3室。蒴果球形。種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黃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 長 地】:生於山野灌叢中、村邊、路旁;多栽培。全國各地有分布。

【采 制】:秋末果實成熟、果殼未開裂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化學成分】:含牽牛子甙(pharbitin)、牽牛子酸C、D(pharbitic acid C,D)、順芷酸(tiglic acid)、尼里酸(nilic acid)等。

【性 味】: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

【附 注】:同屬植物裂圳牽牛P. nil(L.)Choisy的種子亦作牽牛子入葯。

木鱉子

木鱉子
木鱉子
拼音名:Mubiezi
英文名:SEMEN MOMORDICAE
書頁號: 2000年版一部-47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木鱉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的乾燥
成熟種子。冬季採收成熟果實,剖開,曬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種子,乾燥。
【性狀】 本品呈扁平圓板狀,中間稍隆起或微凹陷,直徑 2~4cm,厚約0. 5cm。
表麵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網狀花紋,在邊緣較大的一個齒狀突起上有淺黃色種臍。外種
皮質硬而脆,內種皮灰綠色,絨毛樣。子葉 2,黃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膩氣,味
苦。
【鑒別】 (1) 本品粉末黃灰色。厚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圓形,邊緣波狀,直徑51~
117μm,壁厚,木化,胞腔明顯,有的狹窄。子葉薄壁細胞多角形,內含脂肪油塊及糊
粉粒;脂肪油塊類圓形,直徑27~73μm,表面可見網狀紋理。
(2) 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醚20ml,溫浸30分鍾,濾過。取醚液2ml,置玻璃皿中,揮
盡乙醚,殘渣加無水硫酸鈉少量,直接加熱,產生氣泡及具刺激性的濃白色氣體。 (3) 取本品粗粉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熱30分鍾,濾過,取濾液2ml,置具塞試
管中,塞緊,用力振搖1 分鍾,發生大量泡沫,10分鍾內不消失。
【炮製】 木鱉子 去殼取仁,搗碎。
木鱉子霜 取凈木鱉子仁,炒熱,研末,用紙包裹,加壓去油。
本品為白色或灰白色的鬆散粉末。
【性味與歸經】 苦、微甘,涼;有毒。歸肝、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 散結消腫,攻毒療瘡。用於瘡瘍腫毒,乳癰,瘰癘,痔漏,干癬
,禿瘡。
【用法與用量】 0.9~1.2g;外用適量,研末,用油或醋調塗患處。
【注意】 孕婦慎用。
【貯藏】 置乾燥處。

④ 白牽牛的葯材鑒定

性狀鑒別白牽牛種子似桔瓣狀,略具3棱,長5-7毫米,寬3-5毫米。表麵灰黑色(黑丑),或淡黃白色(白丑),背面弓狀隆起,兩側面稍平坦,略具皺紋,背面正中有一條淺縱溝,腹面棱線下端為類圓形淺色種臍。質堅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折疊的子葉2片。水浸後種皮呈龜裂狀,有明顯粘液,氣微味辛、苦、有麻舌感。以顆粒飽滿、無果皮等雜質者為佳。
顯微鑒別白牽牛種子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略呈切向延長,有的含棕色物,間有分化成單細胞的非腺毛表皮下方為1列扁小的下皮細胞。柵狀細胞層由2-3列細胞組成,靠外緣有一光輝帶。營養層由數列切向延長的細胞及頹廢細胞組成,有細小維管束,薄壁細胞中含細小澱粉粒。內胚乳最外1-2列細胞類方形,壁稍厚,內側細胞的壁粘液化。子葉落歸根薄壁組織中散有多數圓形的分泌腔,直徑約至108μm;薄壁細胞中充滿糊粉粒及脂肪油滴,並含草酸鈣簇晶;直徑約18μm。
中葯化學鑒定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浸泡2-4h,濾過。濾渣加甲醇20mL,冷浸4h,濾過。取濾液3mL,置蒸發皿內蒸干,加濃硫酸1滴,於水浴上加熱,殘渣呈紅色至紫紅色。(檢查牽牛子甙)
(2)用毛細管將上述甲醇提取液滴在濾紙上,一再滴加5%磷鉬酸試液,於120℃烘烤2min,則顯藍至藍黑色斑點(檢查牽牛子甙)。

⑤ 牽牛花是喇叭花嗎

牽牛花 就是喇叭花,因為它的花朵酷似喇叭,所以通常被稱為喇叭花。它的學名叫做牽牛子,喜歡生長在野外的山坡、灌木叢中,通過播種和壓條進行繁殖。它的種子又被稱為丑牛子,有益人體健康,而植株本身也具有觀賞價值。

牽牛花是不是喇叭花

1、是喇叭花

牽牛花不僅外觀好看,它還可以用來制葯,它的種子是一種常見的中葯材,被稱為丑牛子,入葯後可以泄水利尿,還有殺蟲的功效。除了葯用價值,牽牛花的花型猶如喇叭一樣,所以也被種植於園林等地,用作觀賞。

⑥ 牽牛子有什麼作用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成分:含牽牛子甙(樹脂甙類)、脂肪油、有機酸等。

黑丑
功能主治: 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

歸經:歸肺經、腎經、大腸經。

⑦ 牽牛子的作用和功效

⑧ 牽牛子功效主治是什麼怎樣鑒別

牽牛子

又名:二丑、黑白丑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寒;歸肺、腎、大腸經。

治肝硬化腹水之常用葯

牽牛予有毒,葯性峻猛,少量使用能夠通便,多量使用則瀉下如水,用於腹水、水腫等。《本草綱目》記載,牽牛「治水氣在肺、喘滿腫脹、下焦郁遏、腰背腫脹、大腸風秘及氣秘卓有殊功。但病在血分及脾胃虛弱而痞滿者,則不取快一時及常服,暗傷元氣也。」現代臨床上,牽牛子主要被應用於肝硬化腹水、慢性腎炎水腫、腳氣、胃痛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治療中。

【牽牛子小檔案】

牽牛子又叫做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花期每年6~9月,果期每年7~10月。生於山野灌叢中、村邊、路旁;宜栽培。牽牛子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屬於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或圓葉牽牛的成熟種子均可作為中葯材使用。表麵灰黑色者,稱為黑丑;表面淡黃色者,稱為白丑。一般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全株,曬干,打下種子,再曬干,生用;或用小火炒至微鼓,放涼,即為炒牽牛子。

【功效主治】

功效瀉下,逐水,殺蟲,去積。

主治1.用於積滯便秘患者。2.用於水腫、腹水、大小便不利等症。3.用於痰濕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急等症。4.用於蛔蟲、薑片蟲、絛蟲等引起的蟲積腹痛。

【鑒別選購】

有種說法認為「黑丑瀉水利尿的作用較強,白丑治療痰濕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急較好」,但現代研究分析,黑丑與白丑並無區別,無須分用,可將兩者混合,打碎,同等使用。

1.牽牛子需打碎入煎劑,常用量為3~10克。大劑量使用牽牛子會引起嘔吐、腹痛、腹瀉、黏液性血便、血尿,甚至昏迷、語言障礙等不良反應。炒牽牛子副作用較生牽牛子少。2.孕婦忌用。3.體質虛弱、脾胃虛弱或氣虛腹脹者,不宜用。4.用於痰濕壅肺引起的咳嗽喘急時只可暫用,不宜久服。5.牽牛子不可與巴豆同用。

閱讀全文

與牽牛子的鑒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胎盤厚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0
如何提高成長的方法 瀏覽:159
pvc管安裝方法 瀏覽:961
文獻檢索與分析方法 瀏覽:742
耳機通話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55
鼻炎噴霧劑使用方法 瀏覽:986
工資發不全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518
ipad的網路壁紙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11
治療骨刺的小方法 瀏覽:674
稅中稅的計算方法 瀏覽:41
公司沒成立如何退股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87
杏樹秋季嫁接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769
貸款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958
切削力的測量方法 瀏覽:771
聲樂專科報志願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21
早泄用什麼方法有效 瀏覽:901
排雨管連接方法 瀏覽:557
酒仙最佳修煉方法 瀏覽:845
如何鍛煉幼兒快速跑方法 瀏覽:963
時間樣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