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橋台樁位的檢測方法

橋台樁位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19 21:58:04

A. 如何檢測橋梁的應力

測量橋梁應力的內容和方法

橋梁檢測通常可以根據橋型確定調查的要點,如梁橋的檢查要點有:跨中部位的裂縫、撓度;端部的斜裂縫;主梁連接部位的狀況;構件的外觀質量等等,拱橋的檢查要點有:拱圈拱頂裂縫、墩的位移等,通過外觀的檢查可以分析判斷橋梁病害產生的原因。

橋梁從總體上可以分為上部結構、下部結構、附屬結構。上部結構在梁式橋中主要是指主梁;下部結構包括橋墩、橋台、基礎與承台、樁等;附屬結構有橋面鋪裝、欄桿、伸縮縫等,每個部位都有其自己的受力特徵,病害也有一些共性,如果出現的不是常規病害,應當仔細研究找出病因。

橋樑上部結構檢測內容包括空心板梁體混凝土強度、空心板梁體混凝土碳化深度和梁體裂縫狀況及分布規律等,橋梁下部結構檢測內容包括敦台裂縫狀況及分布規律和框架橋墩的風化、剝落、開裂、錯位、下沉及水平位移或轉動等情況。

橋面系檢測內容包括橋面鋪裝、人行道、欄桿、排水設施及伸縮縫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檢查:蟠面鋪裝有無裂縫、剝落、窪地積水、坑穴、波浪和鼓包;人行道及緣石有無剝落、破損;欄桿系有無撞擊損壞、松動、開裂、下撓、上拱、歪斜及構件混凝土開裂。

橋梁支座檢測內容包括支座功能是否完好、組件是否完整與清潔;底座、梁底、輥軸混凝土是否碎裂;座板、齒板有無脫焊;有無斷裂、錯位和脫空現象;橡膠支座的是否老化、變形、失效等等。

首先是橋梁調查與檢算,要是資料收集,資料收集涉及的細節很多,如設計資料裡面有計算書、設計圖紙、修改圖紙以及地質資料等等;施工資料裡麵包括各個階段的竣工圖紙、竣工說明書、材料試驗資料及施工記錄、竣工驗收資料等等;其他養護、維修資料則包括歷史上通過的特種車輛、交通量狀況、養護維修的資料等。

其次是承載力檢算,當對橋梁的整體特性進行了一些了解之後,還應當做一些必要的驗算工作,驗算的原則是有關技術規范,但需注意的是,有些具體的參數應當以實際橋梁為准,該折減的要進行折減,必要的時候還應當考慮某些有利因素。

通過驗算,我們可以判斷出橋梁結構的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評價橋梁的施工質量和營運條件,而對於舊橋,可以挖掘其承載潛能,並可以對不能滿足要求的現役橋梁作出加固或重修建議。

回彈法是使用回彈儀來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方法,回彈儀是一種機械式的無損檢驗儀器,回彈儀的彈擊錘被一定的彈力打擊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彈高度(通過回彈儀讀得回彈值)與混凝土表面硬度也成一定的比例關系,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測試迅速,故在現場直接測定中使用較多。

橋梁檢測動載試驗是動力測定評價方法的基本測試項目,內容主要是結構動力特性和動載響應的試驗與分析,量測的主要部位是結構動力效應構件的動應力及動變形的控制截面,一般來說,檢測項目主要包括橋梁動力特性模態參數測試(頻率、振形、阻尼比)和橋梁動力響應測試(動撓度、動應力、加速度、沖擊系數)。

橋梁固有頻率的測定結構比較簡單的,只需結構的一階頻率,結構比較復雜的動力分析,還應考慮第二、第三及更高階的頻率,橋梁固有頻率可以直接通過測試系統實測記錄的功率譜圖上的峰值、時域歷程曲線或其自相關圖上確定,由基頻還可以推算承重結構的動剛度。

沖擊系數的測試通常採用測定結構動應變或動撓度的方法,測試前,在梁的跨中(或變位、應變處)布置電阻應變片式的位移計或應變計,並通過動態應變儀與電腦相接,試驗時,由載入車輛以某一速度從測點駛過,記錄其輸出應變隨時間變化的實時信號。

一般情況下,應測試記錄多種車速下的輸出應變結果,以作分析比較,一般來講,橋梁在跨徑L為30一70m時,車輛與橋梁的自振頻率較接近,易產生共振,在單台車作用下的沖擊系數特別大;沖擊系數隨阻尼比的減小而增大,阻尼比越小,沖擊系數受橋梁的影響越明顯。

預應力混凝土梁橋的沖擊系數大於同等跨徑的鋼筋混凝土梁橋,這些在測試中需注意,以便更好地分析沖擊系數的測試結果。

事實上,實測汽車沖擊系數除了與結構本身有關,還與試驗車輛的性質、路面平整度、車速有一定關系,車輛荷載本身是一個帶有質量的振動系統,當它在橋上行駛時,與橋產生車、橋耦合振動,由於車輛動力特性的復雜性,以及橋梁阻尼的離散性和橋面不平整的隨機性,同一座橋梁多次不同的試驗,測得的沖擊系數也不盡相同。

橋梁動力荷載試驗是指採用動力荷載如行駛的汽車荷載或其他動力荷載作用於橋梁結構上,以測出結構的動力特性,從而判斷出橋梁結構在動力荷載下受沖擊和振動影響的試驗,通常採用車輛載入方式,測定梁的應變、撓度和裂縫,根據試驗結果與理淪計算值的對比分析,來判斷橋梁的實際承載能力。

這種荷載試驗是非破壞性的,根據試驗荷載的作用性質,通常分為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前者反映橋梁在靜載作用下的結構工作性能,後者反映橋梁結構的動力性能靜載試驗,靜力荷載試驗是將靜止的荷載作用於橋樑上的指定位置,以便能夠測試出結構的靜應變,靜位移以及裂縫等。

一般進行的分析評定工作主要包括對結構工作狀況的評定、結構的強度及穩定性、地基與基礎、結構的剛度要求、裂縫等。

B. 樁孔混凝土試塊不合格,採用何種檢測法及具體的檢測方法

1、鑽芯法檢測你可以參看規范:GBT19496-2004_鑽芯檢測離心高強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方法。

2、還可以用回彈的方法進行檢測,不過這種方法偏差可能較大。具體要求你可以參照: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01

這兩個規范,你如果手頭沒有,可以從網路文庫里下載。

詳細要求,不再贅述。

C. 橋梁中心樁號是指的什麼

一、橋梁中心樁號=橋梁起點背牆前沿線樁號+橋梁多孔跨徑總和的一半而得到的樁號;(多孔跨徑總和是指橋梁多孔標准跨徑之和,標准跨徑是指橋墩中心線間距離或橋墩中心線距橋台背牆前沿線之間的距離。)
二,知識擴展:
1,橋墩橋台中心樁位就是橋墩、台中心軸線的樁號,
2,橋位控制樁是為了防止因施工、環境等因素對橋位定位樁進行破壞,
3,增設的對橋位起控製作用的樁,一般用三角網進行布控。

D. 砼灌注樁橋梁的施工方案

一、樁位測放
灌注樁樁位按坐標法測放,測放前仔細復核設計部門所提供的樁位坐標無誤,准確無誤後用全站儀根據業主所交導線點及監理工程師認可的本橋控制網點逐樁施測。
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核合格後,護筒埋設前將樁位用四根控制樁引出樁外,便於護筒埋設後的鑽機及整個樁基施工過程中校核。
二、鑽孔平台搭設
陸上樁施工可布置簡易的施工工作平台,在鑽機下用枕木及方木墊牢,確保樁基在施工時鑽機不下沉及移位。
三、護筒埋設
由於地表層為淤泥質粘土和亞粘土,土質較差,為防止孔口塌落,保證孔內水位,需埋設鋼護筒。鋼護筒直徑:φ120cm的樁,護筒直徑1.4m;φ150cm的樁,護筒直徑1.7m; φ160cm的樁,護筒直徑2.0m; 壁厚5mm,護筒長2~4m,根據地表土質的實際情況確定。
護筒採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法施工,陸上樁在鑽機就位前先人工挖孔到深度後,將護筒就位,在護筒周圍用人工將土夯實。
四、鑽機就位
先在樁位處測一定的距離,地面上垂直於橋的方向鋪木方,然後在木方上橫橋向再鋪設木方或軌道,樁機移動採用下墊滾筒卷揚機牽引就位,鑽架就位後確保上下共線(即樁中心、鑽架頂中心,鐵門中心三點共線),縱橫向水平(即鑽架底盤的縱橫向水平),用線墜校對垂直線,用水準儀校對水平線。鑽機就位復核准確無誤後將鑽架進行固定。
五、泥漿池設置及泥漿制備
在橋下橋孔位置設置泥漿池,作灌注樁的泥漿循環系統。鑽機開鑽前,先在泥漿池中進行人工造漿,作鑽孔前期的護壁作用,每個泥漿池平面尺寸約4×8m,分為沉澱池、儲漿池和吸漿池,從鑽孔中流出的帶有鑽渣的泥漿經泥漿槽流入沉澱池,由沉澱池經初步沉澱後流入儲漿池,再由儲漿池流入吸漿池供泥漿泵吸入,經高壓軟管、鑽桿進入孔底沖擊土層。本工程在不影響泥漿沉澱的前提下,因場地有限,將儲漿池和吸漿池合並。
泥漿池中沉澱池和吸漿池中各安裝一台泥漿泵,沉澱池中泥漿泵起排除多餘泥漿及鑽渣作用,吸漿池內泥漿泵與高壓軟管相聯接,起循環作用。
六、泥漿排放
鑽孔時當泥漿過稠、泥漿池內鑽渣過多和鑽孔結束清理泥漿池時,將多餘的泥漿及鑽渣排出泥漿池。
泥漿排放場安排專人看護,及時予以加寬加高,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七、鑽孔
以上工作準備就緒,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後方可開始鑽孔。
鑽孔剛開時暫不落桿,先行空鑽以加強孔口的護壁固孔作用,等孔內造漿達到設計要求後,再開始鑽進。
鑽孔時的進尺速度及鑽速取決於土層分布情況,每台鑽機的首根樁鑽孔時以摸清土層分布為基準,鑽進速度比正常速度減慢。
鑽孔過程中始終保證孔內泥漿高度,及時檢查孔泥漿質量。對照設計圖紙中地質分布圖,詳細記錄實際土層分布,如有與設計不符情況,應詳細註明,並留取泥漿樣品及指標,便於比較復核,同時上報現場監理工程師簽認。
鑽孔過程中泥漿指標控制在:相對密度1.05~1.45,粘度16~22秒,含砂率4~8%。土質較好的粘土層泥漿應略稀;遇有土質較軟的土層時,應上下提升鑽頭,進行掃孔,同時適當增大泥漿濃度,以防縮孔;如遇有砂土層時,除增大入孔泥漿內濃度,加強保護壁外,在出漿處泥漿溝內,不斷注入少量清水,或將泥漿溝改道加長,加速鑽渣沉澱。
密切注意土層變化,按要求做好鑽孔記錄和換班記錄,鑽孔記錄上有每層土的起止標高及對應泥漿指標、鑽孔歷時等,換班時上一班當班人,在記錄上簽字。
鑽孔深度以鑽桿加鑽頭的累計高度及鑽機平台標高控制,鑽孔前根據業主所交水準點引測機架平台高程,結合孔底設計標高及超鑽深度(≥30mm)計算該樁需接鑽桿數及鑽至孔底時主動桿上應留尺寸來控制鑽孔深度。並用標有刻度的測繩配合吊錘測量復核。
八、清孔
當鑽孔達到預定深度時可將鑽頭提升30~50cm,採用換漿法清孔,即用符合要求的優質泥漿把孔內含有鑽渣的泥漿通過循環置換出來,以泥漿指標達到規范規定的要求為止。
清孔半小時後,將泥漿池、沉澱池內鑽渣清入泥漿排放場內,同時注入適量清水,清水量以確保循環泥漿濃度符合要求為准。
清孔結束後對樁的成孔質量和沉澱層的厚度按技術規范的標准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分兩步:清孔後,拆鑽前主要檢查樁孔的深度(不小於設計值)及泥漿指標(相對密度1.03~1.10,粘度17~20,含砂率<2%),泥漿指標檢測方法同鑽孔時檢測方法,孔深用測繩吊錘測量。以上檢測本工程配合一台泥漿比重計,一套含砂測定儀、泥漿粘度計。
拆鑽後主要檢查樁徑(不小於設計值),垂直度(不大於1%)及沉澱厚度,垂直度及孔徑用孔規檢測, 孔規用鋼筋加工製成,外徑同設計樁徑,長6m;孔底沉澱厚度用測繩吊錘測量比較,清孔後的孔深與砼灌注前孔深之差即為沉澱厚度。
清孔後的成孔質量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後拆鑽。

九、吊放鋼筋籠
拆鑽後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即可進行鋼筋籠安裝。
鋼筋籠長34~52m左右,分三至四節製作。每節鋼筋籠之間預留搭接長度,焊接長度:單面焊10d,雙面焊5d。每節鋼筋籠之間鋼筋間隔預留0.75m錯位,確保同一截面內接頭數量不超過50%。鋼筋籠四周按設計要求設置保護層。
鋼筋籠現場加工成型用16噸汽吊直接安裝入位,吊裝時將機架油壓千斤頂打開,將機架後傾,以保證鋼筋籠對接的垂直度。鋼筋籠上端用鋼筋焊接於鑽架上固定,保證鋼筋籠中心正對樁位中心,並防止鋼筋籠在澆築過程中上浮和下落。
為縮短鋼筋籠安裝時間,鋼筋籠分節安裝時用三台焊機同時施焊。
十、下導管
導管直徑30cm,每節長2.5m,用螺紋連接,導管上依次標有刻度,便於計算導管在砼內的埋深。導管埋深以鑽機平台為基準,導管深度與砼深度之差即為導管在砼內埋深。導管安裝前先進行水密承壓試驗,灌注前導管下口距孔底約25~40cm左右。
十一、砼水下灌注
砼灌注前再次測量孔底沉澱厚度,如超出允許厚度(30cm),再進行二次清孔,直到符合要求為止。二次清孔用高壓水槍進入孔底沖擊孔底沉澱層,用符合要求的泥漿置換出沉澱物。
灌注前砼儲料斗容量3.8m3以上,備足砼的首灌量,以保證首批砼注入後,導管在砼內至少有1m的埋置深度,以後保持在2~6m之間,任何情況下導管提升後的埋深不少於最小埋深度(2m)。首灌砼方量計算如下:
V=π/4*d2*h+π/4*D2*H
h=γw*Hw/γc
式中:V—首灌砼體積
d—導管直徑
h—埋深1米時導管內砼柱高度
D—井孔直徑
H—埋深1米時孔內砼高度,按1.4m考慮
γw、γc—分別為泥漿及砼密度,γw按1.05考慮
Hw—埋深1米時井孔內泥漿高度(46.6m)
H =γw*Hw/γc
=1.05*46.6/2.5=19.6m
V =π/4*d2*h+π/4*D2*H
=π/4*0.252*19.6+π/4*1.62*1.4
=3.8m3
首批砼灌注前,在儲料斗底部設置一鋼活塞,料斗內砼達到首灌量時用卷揚撥出活塞進行砼灌注。
灌注砼由攪拌站統一供應,並配備砼罐車運輸,用HB-60型砼輸送泵入倉。砼應連續灌注,不中斷,直到砼灌注到樁頂設計標高以上50cm~100cm(具體視孔底沉澱厚度而定),以確保鑿去樁頭多餘部分後,以得到監理工程師滿意的砼質量為准。
由於本工程的樁基直徑為1.5m(1.6m),立樁直徑為1.3m(1.5m),立柱的鋼筋予埋在灌注樁中,而灌注樁施工時,立樁鋼筋不便予埋,因此,灌注樁砼頂高程只能在灌注時向下降0.9~1m,等檢測合格後用模板二次澆築到設計標高。
砼灌注過程,每次拆導管前後都應測導管埋深,土質變化處詳細量測砼上深速度,由此可判斷樁徑是否有變化。砼灌注過程中按上中下三次隨機取樣,分別製取15*15*15cm砼試各一組,用於砼28天抗壓強度試驗。
墩樁間距5米以上,可以連續施工,台樁施工時注意要隔樁施工,確保中心距5m內的樁不在24小時以內進行連續施工。

E. 橋梁測量需要做什麼資料

資料:
橋梁跨徑,橋梁長度,橋梁寬度(包括橋梁全寬,凈寬,護欄寬度,分隔帶寬度,人行道寬度等),橋面標高,橋梁建築高度(包括梁板厚,橋面系厚度等),支座尺寸,支座墊石尺寸,蓋梁尺寸,墩柱尺寸,以及附屬設施尺寸(如:伸縮縫,泄水管等)。

基本內容
橋梁測量指在橋梁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各階段中所進行的測量工作。建設一座橋梁,需要進行各種測量工作,其中包括:勘測、施工測量、竣工測量等;在施工過程中及竣工通車後,還要進行變形觀測工作。根據不同的橋梁類型和不同的施工方法,測量的工作內容和測量方法也有所不同。橋梁的測量工作概括起來有:橋軸線長度測量;施工控制測量;墩、台中心的定位;墩、台細部放樣及梁部放樣等。
施工階段
建立施工平面和高程式控制制網點(見工程式控制制測量),用以放樣橋梁中線和墩台、保證橋梁架設的質量。對於乾涸及淺水河道,可用鋼尺直接丈量或間接測距方法測設橋軸線和墩台中心位置;對於深水河道則採用測角網、測邊網、邊角網,建立平面控制。高程式控制制,一般採用水準測量方法,布設基準點(還兼作運營階段沉降觀測的高程依據)與施工水準點。過河水準測量可採用水準儀傾斜螺旋法或經緯儀傾角法和光學測微法等進行對向觀測(見工業建設施工測量)。
橋墩
施工時的定位測量多採用前方交會角橋梁測量差圖解法、前方交會法、距離交會法等。施工中除了檢測圍囹、沉箱、沉井的穩定性之外,需要隨著它的下沉,測定其在平面上的偏移值、下沉深度以及傾斜度。橋梁墩台竣工後,應測定其中心的實際坐標及其間的實際距離,進行水準測量,建立墩台頂上的水準點,檢查墩台頂各處和墊石的高程,丈量墩台各部分的尺寸,繪制竣工平面圖,編制墩台中心間距和墩台頂水準點高程一覽表,為架設上部結構提供資料。上部結構架設的測量工作有支座底板(見橋梁支座)的放樣,縱軸線的檢查。主柱豎直性的檢查以及拱度測定等。架設完畢後,應對它進行竣工測量,編繪平面圖,拱度曲線圖、縱斷面圖等。
運營管理階段
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和及時維修加固,應觀測墩台的沉陷和水平位移。沉陷觀測採用精密水準測量。墩台沿上下遊方向的水平位移,可利用視准線法和波帶板激光準直法測定,墩台順橋中線方向的位移觀測,應用特製的鋼線尺或精密光電測距儀測定。上部結構各節點在堅直方向的變形值用水準測量方法測定。沉陷和位移觀測需要定期進行,初始周期應短些,其後可適當增長。
准確的技術設施
由於工程工期和施工環境的限制,結構施工要形成流水作業,在施工中,必須高度重視測量作業,不允許出現任何測量誤差超出限差的情況,必須加強施工測量檢核。為達到中線和標高的測量誤差均在限差內的目的,特製定以下技術措施:
1)開工前對測量人員進行工程情況、技術要求、測量規范、測量操作規程、測量方案、測量基本知識、測量重要意義的培訓。
2)施工放樣前將施工測量方案報監理測量工程師、測監中心及業主審批,嚴格按照測量方案實施。
3)加強對測量用所有控制點的保護,防止移動和損壞;一旦發生移動和損壞,應立即報告監理,並與監理協商補救措施。
4)施工所用的導線點、水準點、軸線點(或中線點)要設置在工程施工影響范圍之外、堅固穩定、不易受破壞且通視良好的地方,測量標志旁要有明顯持久的標記或准點聯測,保證在測量過程中,隨時發現點位變化,隨時進行測量改正,嚴格遵守各項測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確保測量結果萬無一失。
5)外業前,列出所用的測量儀器和工具,檢查是否完好。在運輸和使用測量儀器的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如發現儀器有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送檢,並對上次測量成果重新作出評定。
6)在進行施工放樣時,控制點必須與另外一條邊方向的控制點進行檢測,在點位準確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施工放樣,控制點的檢測結果應記錄在測量手簿中。測量過程中,必須消除干擾,需停工的要停工,以保證測量精度,各種建築物放樣時應和施工人員密切配合,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偏差。
7)積極和測量監理工程師進行聯系、溝通和配合,滿足測量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測量技術要求及意見,並重要部位的測量請測量工程師旁站監理,並把測量結果和資料及時上報監理,測量監理工程師經過內業資料復核和外業實測無誤後,方可進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8)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

F. 人工挖孔樁施工前應對現場進行哪些調查

1、 調查現場及周邊地區,對設計提供的地質、水文、氣象資料進行復核,復核施工圖紙的樁位、標高及橋梁跨徑,橋台位置與地形是否一致。
選擇合理的孔壁支護類型、灌注方法,編制挖孔樁單項施工組織設計,向施工技術人員組進行一級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向班組進行詳細的二級技術、安全、操作交底。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及人身安全。
2、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驗,按照混凝土設計強度要求,分別做水下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以滿足挖孔樁不同灌注施工工藝的要求。
3、 測量放樣:測定樁位中心點位、高程水準點後,復核橋梁孔徑、樁間距,設置樁位中心護樁,在樁基周圍撒出灰線,辦理駐地工程師復核、簽認手續。
4 、全面挖孔樁施工前,先做挖孔試樁,樁孔數量不少於2個,對圖紙提供的水文、地質情況時行復核,檢驗選擇的施工工藝是否符合相關質量、安全要求,當水文、地質情況有變化,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時,對施工工藝進行修正。

G. 求預制管樁接樁方式

管樁接樁有焊接法,法蘭螺栓連接法和硫磺膠泥錨接法。

接樁由於一根樁的長度達不到設計規定的深度,所以需要將預制樁一根一根的連接起來繼續向下打,直至打入設計的深度為止。

將已打入的前一根樁頂端與後一根樁的下端相連接在一塊的過程;如橋台樁基、橋墩樁基因現場原地面過低,無法達到設計高度,採用接樁方法,保證樁基長度。

根據設計圖紙確定樁基軸線,並將樁的准確位置測設到地上。要綜合考慮到樁的密集程度、基礎的設計標高、現場地形條件、土質情況等,以確定打樁順序。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自中間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自中間向四周進行。

基坑不大時,應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兩邊或周邊進行;當基坑較大時,應將基坑分成數段,而後在各段范圍內分別進行。打樁應避免自外向內,或從周邊向中間進行。

(7)橋台樁位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管樁分為後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先張法預應力管樁,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C管樁)和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及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管樁)。

先張法預應力管樁是採用先張法預應力工藝和離心成型法製成的一種空心筒體細長混凝土預制構件,主要由圓筒形樁身、端頭板和鋼套箍等組成。

管樁按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壁厚分為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C管樁)、預應力混凝土薄壁管樁和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C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50砼,PTC管樁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60,PHC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80。

PC樁和PTC樁一般採用常壓蒸汽養護,一般要經過28天才能施打。而PHC樁,脫模後要進入高壓釜蒸養,經10個大氣壓、180度左右的蒸壓養護,混凝土強度等級達C80從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時間只需三、四天。

選擇樁錘時,必須充分考慮樁的形狀、尺寸、重量、入土長度、結構形式以及土質、氣象等條件,並掌握各種錘的特性。樁錘的夯擊能量必須克服樁的貫入阻力,包括克服樁尖阻力、樁側摩阻力和樁的回彈產生的能量損失等。

如果樁錘的能量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則會引起樁頭部的局部壓曲,難以將樁送到設計標高。鑒於本工程有軟、硬兩種土層,故選用了蒸汽錘,錘重8t。

H. 如何進行高程放樣

包括三種方法

(1)水準儀直接測量法,適用於平坦地點。

(2)吊鋼尺法,適用於深基坑或高橋墩。

(3)三角高程測量法,適用於深基坑或高橋墩。

高程放樣的任務

將設計高程測設在指定樁位上。在工程建築施工中,例如在平整場地、開挖基坑、定路線坡度和定橋台橋墩的設計標高等場合,經常需要高程放樣。高程放樣主要採用水準測量的方法,有時也採用鋼尺直接量取豎直距離或三角高程測量的方法。

高程放樣時,首先需要在測區內布設一定密度的水準點(臨時水準點)作為放樣的起算點,然後根據設計高程在實地標定出放樣點的高程位置。

高程位置的標定措施可根據工程要求及現場條件確定,土石方工程一般用木樁標定放樣高程的位置,可在木樁側面劃水平線或標定在樁頂上;混凝土及砌築工程一般用紅漆作記號標定在它們的面壁或模板上。

I. 復核橋梁樁位的過程

關於橋梁樁位坐標設計和復核 橋梁樁位坐標目前常用的設計方法,簡單的說有數據法(填數據,然後由軟體生成)和直觀法(直接在cad界面點取)兩種。 1.數據法 數據法成表時間快,可以將全線橋梁通過同一做好的數據文件,一次性生成,具體做法是: 參讀設計文件(橋墩、橋台一般構造)→墩台樁號(角度、支距)→軟體讀取→分橋調表→完成設計文件。 2.直觀法 直觀法出圖准確率有保證,在設計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錯誤,便於自校,具體做法是: 參讀設計文件(橋墩、橋台一般構造)→運用軟體生成分跨線→定位各樁位→點取坐標→完成設計文件。 兩種方法均需要五個步驟來完成設計: 數據法存在人為因素影響:墩台(角度、支距)容易出現輸入錯誤;分橋調表時容易產生批量出圖時的調表錯位;存在自校困難的問題。 直觀法全部在桌面操作完成,即使錯誤,僅會在一座橋中出現(每座橋可能會有不同的一般構造,需要反復讀圖),且人為因素小(也存在偏置和點取錯誤),出現問題的幾率相對較小,便於自校。 目前,公司內部橋梁樁位坐標的做法是數據法出圖,第三方直觀法復核,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成圖習慣,能夠確保文件的准確性。 3.存在的問題 通過今年的三條高速公路橋位坐標的復核情況看,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⑴斜交肋板台、斜交薄壁台、獨柱偏心墩(帶承台的獨柱墩)等結構是橋位計算錯誤出現最多的地方,主要是一般構造設計人員與樁位設計人員設計思路不統一,對分跨線、背牆線認識不深入導致;問題 ⑵數據文件編制時,出現個別支距偏差; ⑶調表錯位; ⑷復核完成後修改不徹底;
⑸朗晟結構調整後,沒有重新進行復核。 4.解決問題的辦法 ⑴橋台設計人員(含復核人員)進行樁位坐標設計工作,降低讀圖錯誤的可能性。 兩種方法均可採用,若採用數據法,建議在數據文件完成後,即進行初期復核工作,復核內容為樁號、支距和角度,復核完成後進行下一步驟設計工作。 ⑵朗晟設計文件完成後,開展復核工作,修改過程中,應按公司員工手冊規定,嚴格按照復核意見(參看復核圖紙),對有問題的樁位進行修改。 ⑶最後提交第三方復核,復核、修改完成後,設計過程結束。 5.曲線斜交肋板台樁位計算 以曲線斜交肋板台樁位計算過程為例:讀一般構造圖→得到橋台背牆線位置(一般與分跨線不在同一位置)→以設計線與背牆線交點為中心旋轉至斜交角度→做背牆旋轉線的垂線(垂線位於設計線與背牆線交點處)→按一般構造偏置背牆線和垂線→偏置線的交點為樁位位置。 數據法與直觀法在讀圖完成後,均需進行上述工作,數據法需要對每個交點進行樁號、角度和支距描述,這是一個比較困難和復雜的過程,也是極易出現問題的地方;直觀法即可直接點取,不必數據描述,存在問題的可能大大降低。

J. 施工中如何確定橋梁樁基高度

施工中確定橋梁樁基高度需要測好護筒標高就行了。算出護筒與設計樁頂標高的差,這個差值在修便道或築島的時候就會考慮到,通常會比設計高1.5m左右。沖孔完成後,直接用砼灌滿溢出就行了。如果想控制的精確一點的話,就用測繩測護筒與砼頂面的長度,但要比設計樁頂高1m,多的1m養護完成後再鑿除。
另外一種,首先選擇參照物,鑽孔灌注樁的話選護筒頂,人工挖空灌注樁的話選擇護壁頂,選好確定的點,測量出其高程,根據設計樁頂標高與所測之點標高進行對比,就能控制樁頂標高。

閱讀全文

與橋台樁位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與魔法快速讓作物生長的方法 瀏覽:492
打包的方法和步驟視頻 瀏覽:762
茅台泡白酒的鑒別方法 瀏覽:925
鍛煉體能的方法視頻 瀏覽:125
什麼是實驗分析方法 瀏覽:307
莖木類葯材栽培年齡鑒別方法 瀏覽:106
蘋果平板里的錄音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6
除了暖氣還有什麼保溫方法 瀏覽:502
膽囊多發結石最佳處理方法 瀏覽:195
戶外氣氛燈安裝方法接線 瀏覽:223
西方法律史論文摘要怎麼寫 瀏覽:680
巨龍的正確養殖方法 瀏覽:655
如何變成名詞性物主代詞的方法 瀏覽:934
調漂找底最簡單方法圖片 瀏覽:927
成年人增高方法有哪些辦法 瀏覽:860
導數教學方法總覽 瀏覽:887
透明板牆面安裝方法 瀏覽:288
最簡單的負荷方法 瀏覽:810
女生陰道炎的治療方法 瀏覽:399
物理滑板問題解決方法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