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開挖掘機,上斗坡時候我好怕挖掘機翻了。怎麼開才不能翻啊
上坡時下大臂 二臂前伸就安全了
2. 挖掘機上下坡需要注意什麼,防止翻車
上陡坡的時候可以倒著上. 大臂二臂配合 絕對安全..還可以借力..忘上推.下陡坡的時候 挖兜放平..差不多挨地..比較放心下著
3. 開挖掘機翻車了以後還能開嗎
樓主,你的問題不是很具體,這叫我們怎麼回答你呢?翻車了看損失的程度。一般情況下是不可以再繼續開的。翻車了,你首先要做的是打電話給保險公司報案,待保險公司查勘後再去維修或者繼續開。當然,還要考慮挖機翻車的原因。
如果損失不嚴重,當然是可以繼續開的
4. 挖掘機側翻了對機器有影響嗎
在傾翻事故發生後,最佳處理方案是盡快將挖機恢復正常原位。但是,由於場地,起重設備,經驗,組織救援措施等原因,往往不能及時做到將挖機復原,甚至有拖延幾天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的。眾所周知,挖掘機在傾翻事故中,除了發生可視的彎曲,...
5. 挖掘機爬坡度是什麼意思
挖掘機所爬坡的坡度,最大是多少度的坡。
1、觀察坡的角度看看是否是在挖掘機的性能范圍內,如果坡度太低,應把坡上半部的料抖到下半部,以減小坡的角度。
2、清除較大的石頭塊。在爬較陡的坡時,一個不是很大的石頭塊會使履帶打滑,導致挖掘機無法前進。
3、爬坡時要盡量降低車身重心,把小臂伸到頭,保持鏟斗的底面和坡成90度,以防止在挖掘機突然下滑時扎進底面。
4、有時候會遇到小臂拽著挖掘機爬坡松開小臂挖掘機會下滑的情況,對付這種情況可採用這種方法:把鏟斗盡量往深扎,按著加力往上爬,當小臂收到頭的時候行走不要松開讓他空轉,這樣履帶底下的料就會隨著履帶往下走,在履帶後面形成一堆。不要小看這一小堆料,可以托住挖掘機不再往下滑,等到鏟斗能夠離開底面而挖掘機不下滑的時候,就要緩慢操作小臂放到頭,扎到前面,越深越好。
1、還是注意清除石塊,不然等到挖掘機履帶打滑時你能做的就只有祈禱了。
2、一定要慢,不要在坡上拐急彎(也就是一個履帶不轉),那樣會讓挖機的單側履帶里塞滿石頭、土,到那時候想讓履帶轉都轉不動。
3、不論大小坡一定要讓挖機鏟斗先著地。在極陡的坡上,控制速度的不只有你的腳,還有你的鏟斗。
4、系安全帶。不想破窗而出的話還是繫上安全帶吧。
6. 挖掘機上下板車的方法是什麼呢
挖機下板車正確的操作方法:
1、挖掘機駕駛員招聘求職,到專獵駕駛員市場,要注意上車時斜坡的角度,不能大於挖掘機的爬坡角。一般是倒車上去,因為驅動輪在後面。再上不去,可以用挖掘機的斗在地面上頂住,做向外的運動,幫助挖掘機爬坡。所以倒車,大臂向前(對挖掘機來說)。
2、上車之前把挖掘機和平板車對齊,聽從地面人員指揮,盡量讓挖掘機走直線。
坡道上就不能下挖機,操作手冊上有,原因鐵碰鐵是滑的,挖機最大爬坡30℃,在坡道上下車增加了坡度,磨擦力小減少爬坡能力,加上自重原因所以滑下來。
7. 挖掘機陷在淤泥里如何自救
1、如果鏈帶整個陷掉,但機身還在泥面上層能保持回轉的話就能自救,一定要冷靜不要慌,可以試著把車下面的泥巴掏點出來,試著往前面拉點,可以像船那樣「飄」過去,如果一動車子就往下陷就不要再操作了,直接等待救援;
2、真陷下去的話,就把鏈帶下的泥挖掉,有可能鏈帶被泥吸住了;
3、在鏈帶下面墊鋼板、鐵板、木頭板,總之就是墊上硬平面,讓機子可以借力出來;特別要注意,當你判斷機子已經陷住,而且只要稍微一動就會繼續下陷時,千萬不要再有任何動作了,否則越陷越深,損失越來越大。
4、如果實在無法自救,只能破費請求救援。在等別的機子救之前要看看被陷車輛有沒有地方進水,沒有的話也要加以預防,如果救援時間比較長唯恐類似突降暴雨之類的情況發生,機子很容易被淹得更厲害,特別是南方挖排水溝這樣的工程。陷了不要緊,要是挖機壞了哪裡出故障了就更麻煩了。機子拖上來後就是清理工作了,等冷車的時候用高壓水槍徹底沖洗,駕駛室也可以直接用水沖洗。
(7)挖土機突然翻車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挖掘機
又稱挖掘機械(excavating machinery),又稱挖土機,是用鏟斗挖掘高於或低於承機面的物料,並裝入運輸車輛或卸至堆料場的土方機械。
挖掘機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經過預松後的土壤和岩石。從近幾年工程機械的發展來看,挖掘機的發展相對較快,挖掘機已經成為工程建設中最主要的工程機械之一。 挖掘機最重要的三個參數:操作重量(質量),發動機功率和鏟鬥鬥容。
發展歷史
最初挖掘機是手動的,從發明到2013年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了,期間經歷了由蒸汽驅動斗回轉挖掘機到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回轉挖掘機、應用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的全自動液壓挖掘機的逐步發展過程。第一台液壓挖掘機由法國波克蘭工廠發明成功。由於液壓技術的應用,20世紀40年代有了在拖拉機上配裝液壓反鏟地懸掛式挖掘機。
1951 年,第一台全液壓反鏟挖掘機由位於法國的 Poclain( 波克蘭 ) 工廠推出,從而在挖掘機的技術發展領域開創了全新空間,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繼研製出拖式全回轉液壓挖掘機和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初期試制的液壓挖掘機是採用飛機和機床的液壓技術,缺少適用於挖掘機各種工況的液壓元件,製造質量不夠穩定,配套件也不齊全。
從20世紀60年代起,液壓挖掘機進入推廣和蓬勃發展階段,各國挖掘機製造廠和品種增加很快,產量猛增。1968-1970年間,液壓挖掘機產量已佔挖掘機總產量的83%,已接近100% 。
第一代挖掘機:電動機、內燃機的出現,使挖掘機有了先進而合適的電動裝置,於是各種挖掘機產品相繼誕生。1899年,第一台電動挖掘機出現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柴油發動機也應用在挖掘機上,這種柴油發動機(或電動機)驅動的機械式挖掘機是第一代挖掘機。
第二代挖掘機:隨著液壓技術的廣泛使用,使挖掘機有了更加科學適用的傳動裝置,液壓傳動代替機械傳動是挖掘機技術上的一次大飛躍。1950年德國的第一台液壓挖掘機誕生了。機械傳動液壓化是第二代挖掘機。
第三代挖掘機:電子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挖掘機有了自動化的控制系統,也使挖掘機向高性能、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機電一體化的萌芽約發生在1965年前後,而在批量生產的液壓挖掘機上採用機電一體化技術則在1985年左右,當時主要目的是為了節能。挖掘機電子化是第三代挖掘機的標志。
挖掘機行業廠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國內7成以上挖掘機被國外品牌所佔據,國產品牌尚以小挖和中挖為主,但國產挖掘機份額正在逐步提升,2012年同比提高3.6%。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挖掘機
8. 世界上挖掘機事故原因
我覺得,為了預防事故發生,每個作業人員都應該提高對危險的察覺能力,提高“自我安全保護”的意識,下面就跟隨我,看看這些可怕的事故原因吧
世界上最大挖掘機事故原因
大多數的安全事故是由於“不注意”“疏忽”“判斷錯誤”“缺乏危險預知能力”等人為因素引發的。
事故原因1:操作人員對機器寬度及路面寬度的錯誤判斷,導致機器在進行時滑入水塘
事故原因2:山區採石作業,因機主及操作人員沒有“山體滑坡”的危險預知,未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導致機器被滑落的山石砸毀!
事故原因3:機器在河道的河沙地施工,操作人員作業前未確認水塘的實際深度, 就貿然作業,導致機器駛入水塘後翻車
事故原因4:機器在江邊灘塗施工,操作人員不了解機器的接地比壓,導致機器陷入淤泥中
事故原因5:機器線束已老化,但機主缺乏危險預防意識,未及時更換線束,結果引發火災事故
事故原因6:機器在船上作業,當時海上風力很大,但操作人員對外部天氣、環境等自然因素缺乏危險預知感,仍按通常流程繼續作業,結果機器因回轉速度過快失重而側翻
事故原因7:收工停機時,操作人員事先未對場地確認就停機,停機地點下方有一廢舊大坑,第二天廢坑突然坍塌,導致發生機器側翻。
事故原因8:機器在江邊作業,陷入淤泥中,在等待救援時,因江水漲潮(操作人員未考慮到此客觀規律),導致機器被江水淹沒。
事故原因9:工作環境造成的,有些挖掘機在施工時,在一些土質疏鬆的工作環境下,再加上車身過重導致地面坍塌,由此造成側翻。
以上這些慘痛的安全事故,有些是由於作業前未確認現場環境就直接作業而引發的,有些則是在作業時為充分考慮天氣、漲潮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引發。歸根結底,都是由於機主、操作人員缺乏危險預知意識而引發的,因此,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家人的安心,都必須加強基本危險預知意識,避免更多事故的發生。
世界上最大的礦山機械
它的名字叫做Bagger288,1978年由德國克虜伯(Krupp)製造。
猛一看,這就是一頭鋼鐵巨獸,其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輪斗式挖掘機。我們用“彪悍”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這台機械近95米高,240米長,差不多是2.5個足球場的長度,它的總重量是13500噸。最高速度是每分鍾可以走10米,而每天可以採集7.6萬立方米的煤。
Bagger288斗輪上配有18個鏟斗,每個容積為6.6m3-8.6m3,驅動斗輪的4台電機由上至下順序垂直排布;裝配8.6m3大容積鏟斗挖掘松方或煤時,理論生產能力為22000m3/h;裝配高強度6.6m3厚壁鏟斗挖掘密質硬岩或凍土時,理論生產能力為19100m3/h;12條履帶採用前8後4的布置型式,最大移動速度為10m/min;僅需5人就可以進行操作;設計、製造及裝配它用了5年的時間,花費更是高達一億美元之巨。
多輪斗式挖掘機是近二三十年才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施工機械。國外製造商主要有美國CPE公司、美國尤尼里格設備公司和德國的克虜伯公司。
多輪斗式挖掘機是一種效率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大型挖掘機械,它的生產率從每小時幾十立方米到上萬立方米。例如美國CPE公司的D-2500型多輪斗式挖掘機,自重150噸,功率1789.68kW,每小時可挖掘物料2500m3,相當於1萬名民工的工作量。其主要特點是機型緊湊、剛度好,能夠連續挖掘、自動裝卸、機動靈活;可對多種土壤?如軟土、壤土、硬土、凍土、四系的砂礫石砂壤土、三系和白堊系的岩性砂岩、砂礫岩、泥質岩、卵石及風化岩等岩石進行挖掘。
斗輪挖掘機是連續開挖的多斗挖掘機,一般不批量生產,目前日挖掘量能達到24萬m3的只有6台:288和289是幾乎完全相同的兄弟機,由KRUPP於1978年建成;290和291稍作了改進,分別由MAN-TAKRAF和KRUPP製造;之後作了較大改進與性能提升的是292和293(在TagebausHambach露天煤礦),先後由KRUPP(1991年)與MAN-TAKRAF(1995年)製造成功,兩機技術性能基本一致。它們全部在德國的煤礦運行
使用挖掘機應注意這些
一、下坡時手扶門框
挖掘機的超強越野能力大家都知道。利用履帶和工作裝置的配合,挖掘機可以爬上很陡的坡,也可以輕松下坡。有一個很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危險的情況,就是挖掘機在下坡或是下拖車時,由於機身前傾,很多駕駛員會左手習慣的推在前擋風玻璃或者門框上,右手操作挖掘機行走。這時如果車門是打開的且沒有鎖住,車門因為會受到重力而飛快合上,通常都是很大的力道。手扶在門框上就會被夾。後果很嚴重。
所以挖掘機工作時,挖掘機駕駛室的門關上有鎖,打開也有鎖,不管車門是打開還是關上都一定要鎖好。駕駛員盡量不要手扶門框。
二、行走時高舉大臂
有很多新手或是學徒會覺得把挖掘機的動臂提到最高,斗桿完全打開,鏟斗朝天,這樣行走時視線會更好,如果是這樣邊行走還邊旋轉還會很酷。實際這樣行走是十分危險的,由於工作裝置高舉,所以重心高,地面稍有不平就會翻車。
所以行走和作業中一定不要耍酷,看好腳下的路才是最重要的。
三、在軟地面行駛
挖掘機在沼澤、河灘等軟地面工作時,應該先用鏟斗試一試地面是否能承受住挖掘機的重量。如果忘記這個流程,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除非你駕駛的是水陸兩棲挖掘機。雖然挖掘機是履帶設計,接觸地面面積大,可是挖掘機陷入淤泥中動彈不得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只要注意這是可以避免的。在沼澤、河灘等軟地面工作時避免挖掘機被陷應該注意這些:
1,先用鏟斗試。
2,在同一個地點不要長時間停留。
3,多走直線少轉彎。
萬一挖掘機陷入泥中,也不要著急。千萬不要試圖用爬坡一套方法爬出來,那樣只會越陷越深。解救的方法有很多:
1,如果陷得不是很深,就先自己把兩條履帶中間挖空再試試。
2,如果還出不來,就先試試淤泥到底有多深,如果不是很深,就直接把前方的淤泥都挖開,自己為自己開路,慢慢往岸邊堅硬地面靠近。
3,如果淤泥無限深,那就是能租幾塊鐵板或是路基板來,橫著壓到履帶下面,就能輕松脫困。
四、視線盲區
挖掘機的駕駛室是在左邊,中間被動臂擋住了視線,所以右側有很大一片的視線盲區,尤其是右側後方更是看不到。很多挖掘機事故都由於尾部右側在旋轉將人撞傷或死亡!所以在不是十分寬闊的場地工作時,挖掘機盡量靠左,讓右側留出更多的空間。
後視鏡在挖掘機上是個十分脆弱的東西,經常會在工作或是運輸中碰掉,很多駕駛員會覺得碰了就碰了吧,反正不重要,就沒有及時換上新的後視鏡。其實在挖掘機上後視鏡很重要尤其是右側的,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安全意識不強!
五、騎在溝上作業
挖掘機在挖溝時,如果施工員告訴你前面一段高度不對,讓你騎在溝上重挖,你千萬不要聽他的,不管地質條件怎樣,你最多也只能往回開半個履帶的距離,再多就不安全了,有塌方的危險。可能施工員會告訴你沒事再過來一點。千萬不要聽他的,因為他更關心的是溝而不是你的安全。一個合格的駕駛員,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和安全意識,這是基本的職業操守。
所以挖溝時,一定要一次到位不要回頭重挖,自己沒有把握就讓施工員對測幾個點,如果他不測那你就慢慢的挖,自己多下車走到溝底看看坡度。如果一定要長距離的回頭重挖,就必須要先把溝回填,這樣很麻煩但是安全!
六、管線
每個城市的地下都有個復雜的管網,挖掘機在市區工作挖掘時,需要特別注意地下管線,挖破或是挖斷管線是很危險的,而且地下管網大多沒有圖紙看,不知道管線的位置和深度,這就要求駕駛員在工作中特別注意。因為管線大多都是先由挖掘機填埋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根據經驗對管線的位置做一些估計和判斷,一般管線都是和道路平行,或者就在路基或綠化帶中,而且都有井蓋,井蓋上會寫明管路名稱,多個井蓋連成線就是管線的走向。通常一條道路下都埋有很多種管線,較深的是雨水和污水,以前多是用水泥管,現在多用波紋管。再淺一些的是自來水和煤氣管,以前的的自來水是鑄鐵管很厚,煤氣是鐵管外表有保護層,現在多採用E管。再淺一些就是電力和通訊,一般都是外表由VC管保護,裡面有電線或光纜。其中水、電、煤氣都是很危險的,如果你挖斷國防軍用光纜後果是十分嚴重的,在市區作業開挖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在管線填埋時一般都會先填沙,用沙來保護管線和夯實兩側。所以當挖掘機在市區作業突然挖到純沙,或是突然土質鬆散顏色不同,那緊挨著就很有可能會有一條管線。像波紋管或是VC管這類脆弱的材料就一定要採用人工清理。
當然管線並不一定全是在地下的,也有在天上的。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挖掘機鏟鬥上,卻不知在提臂時斗桿油缸已經碰到了電線。遇到空中的電線不管是什麼電線,先觀察有沒有絕緣皮,有絕緣皮輕輕碰一下沒關系,沒絕緣皮的電線,千萬不能碰,一碰就會斷,而且還可能會傷油缸。萬一油缸軸被電傷,就千萬不要縮回去,縮回去會刮壞油封,應先用極其細的砂紙磨光,或是用專門的工具拋光。如果是高壓電線那更要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挖掘機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工況,其中陡坡是最常見的,但如何能讓挖掘機快速安全的上、下各種角度的坡呢,通過幾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如下幾點。
爬坡時請注意
1、觀察坡的角度看看是否是在挖掘機的性能范圍內,如果坡度太大,應把坡上半部的料抖到下半部,以減小坡的角度。
2、清除較大的石頭塊。在爬較陡的坡時,一個不是很大的石頭塊會使履帶打滑,導致挖掘機無法前進。
3、爬坡時要盡量降低車身重心,把小臂伸到頭,保持鏟斗的底面和坡成90度,以防止在挖掘機突然下滑時扎進底面。
4、有時候會遇到小臂拽著挖掘機爬坡松開小臂挖掘機會下滑的情況,對付這種情況可採用這種方法:把鏟斗盡量往深扎,按著加力往上爬,當小臂收到頭的時候行走不要松開讓他空轉,這樣履帶底下的料就會隨著履帶往下走,在履帶後面形成一堆。不要小看這一小堆料,可以托住挖掘機不再往下滑,等到鏟斗能夠離開底面而挖掘機不下滑的時候,就要緩慢操作小臂放到頭,扎到前面,越深越好。
下坡時請注意
1、還是注意清除石塊,不然等到挖掘機履帶打滑時你能做的就只有祈禱了。
2、一定要慢,不要在坡上拐急彎(也就是一個履帶不轉),那樣會讓挖機的單側履帶里塞滿石頭、土,到那時候想讓履帶轉都轉不動。
3、不論大小坡一定要讓挖機鏟斗先著地。在極陡的坡上,控制速度的不只有你的腳,還有你的鏟斗。
4、系安全帶。不想破窗而出的話還是繫上安全帶吧。
9. 挖掘機長時間行走要注意什麼
挖機不可以長時間行走,一般走一公里或走一個小時必須停下來冷卻行走馬達,你可以走走停停,不要一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