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測量電容的方法有哪些
使用電阻檔測,先短接電容的二個腳進行放電,然後紅表筆接正極,黑表筆接負極,如果有數據並且這個數據一直在增大,最後顯示1,一般就是好的。
1、估測微波法級電容容量的大小:可憑經驗或參照相同容量的標准電容,根據指針擺動的最大幅度來判定。
2、估測皮法級電容容量大小:要用R×10kΩ檔,但只能測到1000pF以上的電容。對1000pF或稍大一點的電容,只要表針稍有擺動,即可認為容量夠了。
3、測電容是否漏電:對一千微法以上的電容,可先用R×10Ω檔將其快速充電,並初步估測電容容量,然後改到R×1kΩ檔繼續測一會兒,這時指針不應回返,而應停在或十分接近∞處,否則就是有漏電現象。
4、把功能開關調到20uF或200uF檔,表筆在中間兩個孔中,表筆分別去測電容兩極,這時就會顯示其容量。如果是用過的電容,測量前一定要先放電。
(1)電容器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數字萬用表電容測試
連接待測電容之前,注意每次轉換量程時,復零需要時間,有漂移讀數存在不會影響測試精度.
1、將功能開關置於電容量程C(F)
2、將電容器插入電容測試座中
注意事項:
1、儀器本身已對電容檔設置了保護,故在電容測試過程中不用考慮極性及電容充放電等情況.
2、測量電容時,將電容插入專用的電容測試座中.
3、測量大電容時穩定讀數需要一定的時間.
4、電容的單位換算:1μF=106pFlμF=103nF
B. 如何檢查電容器的好壞
如何檢查電容器的好壞,有以下兩種方法:
用萬用表檢查電容器的好壞
當懷疑- -個電容器是否損壞或質量有問題時,可用指針式萬用表來粗略判定。請參考下圖。單相電動機常見故障與處理方法及判斷電動機不起動的辦法
將萬用表設置在電阻欄的Rx1k(或Rx 100)擋。用兩只表筆分別接觸被測電容器的兩個電極。觀看錶針的反應,並按反應情況確定電容器的質量狀態。
1)指針很快擺到零位(09處)或接近零位,然後慢慢地往回走(向∞2←側),走到某處後停下來。說明該電容器是基本完好的,返回停留位置越接近∞9點,其質量越好,離得較遠說明漏電較多。
這是因為萬用表測量電阻的原理實際上是給被測導體加一個固定數值的直流電壓(由表內安裝的電池提供),此時將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電流,利用歐姆定律的關系將此電流轉換成電阻數值刻度在表盤上。例如電壓為9V時電流為0.03A, 則導體的電阻為9V/0.03A= 30092,在表盤上的0.03A位罟刻度為3009即可以了。
對於一個好的電容器,在其兩端剛剛加上一一個直流電壓時,開始充電,電流將瞬時達到最大值,對萬用表電阻檔的電阻而言就是接近於09,隨著充電過程的進行,電流也將逐漸減小,從理論上來講,電容器的兩個極板之間應該是完全絕緣的,所以上述充電過程的最終結果應該是電流到零為止,反映到電阻上,最後應該返回到∞2點處(即電流等於零的位置)。但實際上所有的電容器極板之間都不是完全絕緣的,所以在外加電壓下都會有一個較小的電流, 被稱為電容器的「漏電電流」,這就是指針不能完全返回到∞2點的原因。萬用表表針返回的多少則說明漏電電流的大小,返回多則漏電電流小,返回少則漏電電流大。漏電電流不可太大,否則將造成電路的一些不正常現象,嚴重時將不能正常工作。漏電電流較大時,電容器將比正常時熱得多。
2)指針很快擺到零位(09處) 或接近零位之後就不動了,說明該電容器的兩極板之間已發生了短路故障,該電容器不可再用。
3) 表筆與電容器的兩個電極開始接通時,指針根本就不動,說明該電容器的內部連線已斷開(-般發生在電極與極板之間的連接處),自然不可再使用。
C. 測電容的方法
1、萬用表檢測法
對於O.01μF以上的固定電容器。可用萬用表的R×1k擋直接測試電容器有無充電過程以及有無內部短路或漏電,並可根據指針向右擺動的幅度大小估計出電容的容量。測試操作時,先用兩表筆任意觸碰電容的兩引腳,然後調換表筆再觸碰一次,如果電容是好的,萬用表指針會向右擺動一下,隨即向左迅速返回無窮大位置。電容量越大,指針擺動幅度越大。如果反復調換表筆觸碰電容兩引腳,萬用表指針始終不向右擺動,說明該電容的容量已低於0.01μF或者已經消失。測量中,若指針向右擺動後不能再向左回到無窮大位置,說明電容漏電或已經擊穿。
2、熔斷器簡易檢測法
用熔斷器(其熔絲的額定電流In由下式確定:IN=0.8/C(A),其中C是電容器的電容量)和待檢測的電容器串聯接在220V的交流電源上,如果熔斷器的熔絲爆斷,說明電容器內部已經短路。如果熔斷器的熔絲不爆斷,經過幾秒鍾的充電後,切斷電源,用帶絕緣把的螺絲刀把電容器的兩極短路放電,有火花發生說明電容器是好的。反之,表示電容器的電容量已經變小或已經開路。用此法判斷電容器的好壞應重復幾次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3、白熾燈泡和電容器串聯檢測法
把白熾燈泡和電容器串聯接在220V的交流電源上,如果白熾燈泡的亮度比把它直接接在220V交流電源上暗一些,說明電容器是好的;如果白熾燈泡不亮,說明待測電容器的內部已經斷路;如果白熾燈泡的亮度和它直接接在220V交流電源上的亮度一樣,說明電容器的內部已經短路。
4、兆歐表檢測法
也可用兆歐表(250V級)來進行檢測。搖動手柄,如指針指在無窮大處,表示電容器內部斷路;如指針指在零處,表示電容器內部短路。還可做電容器的通地試驗,方法是:把兆歐表的接線柱分別接於電容器的接線端子和外殼。搖動手柄,如指針指在零處,表示電容器內部通地。
5、電容器電容量的測量
在沒有專用儀表的情況下可用萬用表測量電力電容器的電容量。具體方法是:用熔絲(其規格由電容器的電容量而定)和待測電容器串聯接入220V交流電源上。用萬用表的交流電壓檔測出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V)。
用萬用表的交流電流檔測出通過電容器的電流I(mA)。因為I=U/XC而XC=1/(2πfC),其中f是交流電的頻率。所以電容器的電容量CC=3.18×(I/U)(微法)。
D. 電容的好壞如何測量
電容器既是最常用的電器元件。也是容易損壞的電器元件,在沒
有特殊儀表儀器的情況下檢測電容器的好壞,可用以幾種方法:
5、電容器電容量的測量
在沒有專用儀表的情況下可用萬用表測量電力電容器的電容量。具體方法是:用熔絲(其規格由電容器的電容量而定)和待測電容器串聯接入220V交流電源上。用萬用表的交流電壓檔測出電容器兩端的電壓U(V)。
用萬用表的交流電流檔測出通過電容器的電流I(mA)。因為I=U/XC而XC=1/(2πfC),其中f是交流電的頻率。所以電容器的電容量CC=3.18&TImes;(I/U)(微法)。
E. 電容怎麼測量
電容測量方法:
A、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只能定性的檢查其是否有漏電,內部短路或擊穿現象。測量時,可選用萬用表R×10k擋,用兩表筆分別任意接電容的兩個引腳,阻值應為無窮大。若測出阻值(指針向右擺動)為零,則說明電容漏電損壞或內部擊穿。
B、檢測10PF~0 01μF固定電容器是否有充電現象,進而判斷其好壞。萬用表選用R×1k擋。兩只三極體的β值均為100以上,且穿透電流要小。可選用3DG6等型號硅三極體組成復合管。萬用表的紅和黑表筆分別與復合管的發射極e和集電極c相接。由於復合三極體的放大作用,把被測電容的充放電過程予以放大,使萬用表指針擺幅度加大,從而便於觀察。應注意的是:在測試操作時,特別是在測較小容量的電容時,要反復調換被測電容引腳接觸A、B兩點,才能明顯地看到萬用表指針的擺動。C 對於0 01μF以上的固定電容,可用萬用表的R×10k擋直接測試電容器有無充電過程以及有無內部短路或漏電,並可根據指針向右擺動的幅度大小估計出電容器的容量。
(5)電容器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萬用表測試電容好壞的步驟:
1、判斷極性,先把萬用表調到100或1K歐姆檔,假定一極為正極,讓黑表筆與它連接,紅表筆與另一極連接,記下阻值,然後把電容放電,即讓兩極接觸,然後換表筆測電阻,阻值大的一次黑表筆連接的就是電容的正極。
2、把萬用表調到歐姆檔適當檔位,檔位選擇的原則是:1μF的電容用20K檔,1-100μF電容用2K檔,大於100,μF的用200檔。
3、然後用萬用表的紅筆接電容的正極,黑筆接電容的負極,如果顯示從0慢慢增加,最後顯示溢出符號1則電容正常,如果始終顯示為0,則電容內部短路,如果始終顯示1,則電容內部斷路。
F. 電容壞了怎麼測出來
電容器壞了是可以測試出來的,測試方法是:
1,電容器容量檢測,判斷是否正常。每隻電容器的殼體上都有容量及耐壓等參數標注,用萬用表的電容容量檔測試其引腳之間,表頭的讀數等於或略小於標注的容量,證明是正常的電容器,否則不能使用了;
2,電容器具體充放電特性,用萬用表的R×1K電阻檔測試其引腳,剛接觸時表針大幅度偏轉後主即返回,該電容器是正常的,否則就不能用了、容量越大,放電速度越慢,表針擺幅越大,反之表針擺幅越小、不充放電的電容器是失容或內部開路了,是壞的電容器;
3,還有的電容器兩引腳之間直接是通路狀態,說明該電容器內部擊穿短路己損壞。
G. 電容怎麼測好壞
有兩種方法:
1、用萬用表電阻檔可檢查它動、定片之間有否碰片,用紅、黑表筆分別接動片和定片,旋轉軸柄,電表指針不動,說明動、定片之間無短路(碰片)處;若指針擺動,說明電容器有短路的地方。
2、用萬用表電阻檔檢查電解電容器的兩根引線有正、負之分,在檢查它的好壞時, 對耐壓較低的電解電容器(6V或 l0V),電阻檔應放在R×100或 R×1K檔。
把紅表筆接電容器的負端,黑表筆接正端,這時萬用表指針將擺動,然後恢復到零位或零位附近。這樣的電解電容器是好的。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越大,充電時間越長,指針擺動得也越慢。
(7)電容器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由於電容器的兩極具有剩留殘余電荷的特點,所以,首先應設法將其電荷放盡,否則容易發生觸電事故。處理故障電容器時,首先應拉開電容器組的斷路器及其上下隔離開關,如採用熔斷器保護,則應先取下熔絲管。
此時,電容器組雖已經過放電電阻自行放電,但仍會有部分殘余電荷,因此,必須進行人工放電。放電時,要先將接地線的接地端與接地網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對電容器放電,直至無火花和放電聲為止,最後將接地線固定好。
同時,還應注意,電容器如果有內部斷線、熔絲熔斷或引線接觸不良時,其兩極間還可能會有殘余電荷,而在自動放電或人工放電時,這些殘余電荷是不會被放掉的。
故運行或檢修人員在接觸故障電容器前,還應戴好絕緣手套,並用短路線短接故障電容器的兩極以使其放電。另外,對採用串聯接線方式的電容器還應單獨進行放電。
H. 電容測量方法是什麼
1.固定電容器的檢測.
A 檢測10pF以下的小電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電容器容量太小,用萬用表進行測量,只能定性的檢查其是否有漏電,內部短路或擊穿現象。測量時,可選用萬用表R×10k擋,用兩表筆分別任意接電容的兩個引腳,阻值應為無窮大。若測出阻值(指針向右擺動)為零,則說明電容漏電損壞或內部擊穿。
B 檢測10PF~0 01μF固定電容器是否有充電現象,進而判斷其好壞。萬用表選用R×1k擋。兩只三極體的β值均為100以上,且穿透電流要小。可選用3DG6等型號硅三極體組成復合管。萬用表的紅和黑表筆分別與復合管的發射極e和集電極c相接。由於復合三極體的放大作用,把被測電容的充放電過程予以放大,使萬用表指針擺幅度加大,從而便於觀察。應注意的是:在測試操作時,特別是在測較小容量的電容時,要反復調換被測電容引腳接觸A、B兩點,才能明顯地看到萬用表指針的擺動。C 對於0 01μF以上的固定電容,可用萬用表的R×10k擋直接測試電容器有無充電過程以及有無內部短路或漏電,並可根據指針向右擺動的幅度大小估計出電容器的容量。
2.電解電容器的檢測
A 因為電解電容的容量較一般固定電容大得多,所以,測量時,應針對不同容量選用合適的量程。根據經驗,一般情況下,1~47μF間的電容,可用R×1k擋測量,大於47μF的電容可用R×100擋測量。
B 將萬用表紅表筆接負極,黑表筆接正極,在剛接觸的瞬間,萬用表指針即向右偏轉較大偏度(對於同一電阻擋,容量越大,擺幅越大),接著逐漸向左回轉,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時的阻值便是電解電容的正向漏電阻,此值略大於反向漏電阻。實際使用經驗表明,電解電容的漏電阻一般應在幾百kΩ以上,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在測試中,若正向、反向均無充電的現象,即表針不動,則說明容量消失或內部斷路;如果所測阻值很小或為零,說明電容漏電大或已擊穿損壞,不能再使用。
C 對於正、負極標志不明的電解電容器,可利用上述測量漏電阻的方法加以判別。即先任意測一下漏電阻,記住其大小,然後交換表筆再測出一個阻值。兩次測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筆接的是正極,紅表筆接的是負極。
D 使用萬用表電阻擋,採用給電解電容進行正、反向充電的方法,根據指針向右擺動幅度的大小,可估測出電解電容的容量。
3.可變電容器的檢測
A 用手輕輕旋動轉軸,應感覺十分平滑,不應感覺有時松時緊甚至有卡滯現象。將載軸向前、後、上、下、左、右等各個方向推動時,轉軸不應有松動的現象。
B 用一隻手旋動轉軸,另一隻手輕摸動片組的外緣,不應感覺有任何松脫現象。轉軸與動片之間接觸不良的可變電容器,是不能再繼續使用的。
C 將萬用表置於R×10k擋,一隻手將兩個表筆分別接可變電容器的動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隻手將轉軸緩緩旋動幾個來回,萬用表指針都應在無窮大位置不動。在旋動轉軸的過程中,如果指針有時指向零,說明動片和定片之間存在短路點;如果碰到某一角度,萬用表讀數不為無窮大而是出現一定阻值,說明可變電容器動片與定片之間存在漏電現象。
I. 如何檢查電容器的好壞
卸下電容器,拿到完好車上,將電容器放在缸體_匕使
外殼搭鐵,然後打開車上分電器蓋,拔下中央高壓插線,用
起子開閉觸點3-4次,對電容器導線接頭作跳火充電。取下
電容器,使導線端頭彎過來接近外殼,若有強藍火花跳過,說
明電容器完好,反之,則為損壞。
也可用試燈法檢查電容器,一個觸針觸電容器外殼,另
一觸針觸電容器導線端頭,試燈發亮,說魷電容器損壞短路;
若試燈發暗,斷開電路,再用電容器火線對殼自行放電,發
出強藍火花,則表示電容器正常;若無火,燈不亮,說明電
容器線頭松脫斷路。
車上檢查,打開點火開關後,可一手觸電容器外殼,一
手動觸點臂,覺得麻手,說明電容器短路損壞。也可將分電
器中央插線拔下,用手使其端頭距缸體7- 8mm,拔動觸點,
察看高壓火花情況,再將電容器導線卸下重新試火,兩次火
花強度相似,說明電容器損壞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