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飲料細菌檢測方法

飲料細菌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2 07:19:52

Ⅰ 碳酸飲料的大腸菌群怎麼檢測 操作過程 需要哪些材料 一定要全面

進入無菌室步驟
1. 進入無菌室前應打開紫光燈進行滅菌,時間為0。5—1小時。
2. 關燈後0�6�15小時後放可進入。
3. 進入更衣間更換衣服,佩帶口罩、帽子、鞋套
實驗步驟
1, 進入無菌室後,先把酒精燈點燃,然後在用酒精棉進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用75%的酒精加入脫脂棉中製成)
2, 准備雙料管3根,單料管6根,培養皿7個。
3, 直接從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雙料管,(3根每根各10ml)
4,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5,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
6,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鹽水管中製成-1梯度的樣液
7, 更換一根吸管,從-1梯度的樣液吸取1ml樣液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8, 再吸取-1梯度樣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
9, 再把每個培養皿中到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允(注另作3個培養皿:空氣空白,把培養皿打開十分鍾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瓊脂空白,把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鹽水空白,吸1ml生理鹽水放入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
10, 把全部作好的放入培養箱中,溫度36C+-1×C,大腸24H+-2H,菌落48H+-2H,(待培養皿中的瓊脂凝固後反轉過來放入培養箱中)
11, 梯度:-1梯度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
-2梯度為1ml-1梯度樣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
-3梯度-4梯度配製方法和-1、-2梯度的配製方法一樣
12, 如果大腸初發酵產生氣泡,用接種筆沾一個產氣的液在伊紅美蘭平板上畫之字形然後放入培養箱中36C,24H+-2H 。(接種筆在每次使用前必須在酒精燈上消毒。所畫之形不能劃破伊紅美蘭瓊脂表面)
13, 取出後在用接種筆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復發酵管中 ,然後再培養36C+-1C,24H++-2H。
14, 再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載玻片上作鏡檢。(方法見標准)
15, 只有鏡檢成紫紅色和乳糖復發酵管產氣同時成立的情況下,才能斷定這根管是不合格。
16, 清洗消毒這根試管前必須進行消毒黴菌,121C,0。5小時同時不能放氣。

Ⅱ 碳酸飲料的大腸菌群怎麼檢測 操作過程 需要哪些材料 一定要全面

進入無菌室步驟
1.
進入無菌室前應打開紫光燈進行滅菌,時間為0。5—1小時。
2.
關燈後0•5小時後放可進入。
3.
進入更衣間更換衣服,佩帶口罩、帽子、鞋套
實驗步驟
1,
進入無菌室後,先把酒精燈點燃,然後在用酒精棉進行手部消毒。(酒精棉是用75%的酒精加入脫脂棉中製成)
2,
准備雙料管3根,單料管6根,培養皿7個。
3,
直接從原液中吸取10ml放入雙料管,(3根每根各10ml)
4,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5,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
6,
再吸取原液1ml放入鹽水管中製成-1梯度的樣液
7,
更換一根吸管,從-1梯度的樣液吸取1ml樣液放入單料管中(3根每根各1ml)
8,
再吸取-1梯度樣液1ml放入培養皿中(2個培養皿各1ml)
9,
再把每個培養皿中到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允(注另作3個培養皿:空氣空白,把培養皿打開十分鍾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瓊脂空白,把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鹽水空白,吸1ml生理鹽水放入培養皿中,倒入營養瓊脂平鋪底部搖勻。)
10,
把全部作好的放入培養箱中,溫度36C+-1×C,大腸24H+-2H,菌落48H+-2H,(待培養皿中的瓊脂凝固後反轉過來放入培養箱中)
11,
梯度:-1梯度為1ml原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

-2梯度為1ml-1梯度樣液加入9ml生理鹽水配成

-3梯度-4梯度配製方法和-1、-2梯度的配製方法一樣
12,
如果大腸初發酵產生氣泡,用接種筆沾一個產氣的液在伊紅美蘭平板上畫之字形然後放入培養箱中36C,24H+-2H
。(接種筆在每次使用前必須在酒精燈上消毒。所畫之形不能劃破伊紅美蘭瓊脂表面)
13,
取出後在用接種筆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入乳糖復發酵管中
,然後再培養36C+-1C,24H++-2H。
14,
再在伊紅美蘭平板之字形上挑菌,放到載玻片上作鏡檢。(方法見標准)
15,
只有鏡檢成紫紅色和乳糖復發酵管產氣同時成立的情況下,才能斷定這根管是不合格。
16,
清洗消毒這根試管前必須進行消毒黴菌,121C,0。5小時同時不能放氣。

Ⅲ 大腸桿菌 乳酸菌如何做實驗檢測

大腸桿菌的檢測:大腸菌群測定的操作細則
大腸菌群系指一群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胞桿菌。該菌主要來於人畜糞便,故以此作為糞便污染指標來評價食品的衛生質量,推斷食品中有否污染腸道致病菌的可能。
食品中大腸菌群數系以100mL(g)檢樣內大腸菌群最可能數(MPN)表示。
1 設備和材料
1.1 溫箱:36±1℃。 1.2 冰箱:0~4℃。 1.3 恆溫水浴 :44.5±0.5℃。 1.4 天平。 1.5 顯微鏡。1.6 均質器或乳缽。 1.7 平皿:直徑為90mm。 1.8 試管。 1.9 吸管。 1.10 廣口瓶或三角燒瓶:容量為500mL。 1.11 玻璃珠:直徑約5mm。 1.12 載玻片。 1.13 酒精燈。 1.14 試管架。
2 培養基和試劑
2.1 乳糖膽鹽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9規定。
2.2 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按GB 4789.28中4.25規定。
2.3 乳糖發酵管:按GB 4789.28中4.10規定。
2.4 EC 肉湯:按GB 4789.28中4.11規定。
2.5 磷酸鹽緩沖稀釋液:按GB 4789.28中3.22規定。
2.6 生理鹽水。
2.7 革蘭氏染色液:按GB 4789.28中2.2規定。
3.1 檢樣稀釋
3.1.1 以無菌操作將檢樣25mL(或g)放於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予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搖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固體檢樣最好用均質器,以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min,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3.1.2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勻,做成1:100的稀釋液。
3.1.3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條操作依次做10倍遞增稀釋液,每遞增稀釋一次,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3.1.4 根據食品衛生標准要求或對檢樣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三個稀釋度,每個稀釋度,接種3管。
3.2 乳糖發酵試驗
將待檢樣品接種於乳糖 膽鹽發酵管內,接種量在1mL以上者,用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單料乳糖膽鹽發酵管。每一稀釋度接種3管,置36±1℃ 溫箱內,培養24±2h,如所有乳糖膽鹽發酵管都不產氣,則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陰性,如有產氣者,則按下列程序進行。
3.3 分離培養
將產氣的發酵管分別轉種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36±1℃ 溫箱內,培養18-24h,然後取出,觀察菌落形態,並做革蘭氏染色和證實試驗。
3.4 證實試驗
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腸菌群菌落1-2個進行革蘭氏染色,同時接種乳糖發酵管,置 36±1℃溫箱內培養24±2h,觀察產氣情況。凡乳糖管產氣、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的無芽胞桿菌,即可報告為大腸菌群陽性。
3.5 報告
根據證實為大腸菌群陽性的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大腸菌群的MPN值。
4 糞大腸菌群(faecal coliform)
4.1 用接種環將所有產氣的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物(見3.2條)轉種於EC肉湯管內,置44.5±0.2℃水浴箱內(水浴箱內的水面應高於EC肉湯液面),培養24±2h,經培養後,如所有EC肉湯管均不產氣,則可報告為陰性;如有產氣者,則將所有產氣的EC肉湯管分別轉種於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置 培養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者,則證實為糞大腸菌群陽性。
4.2 結果報告
根據證實為糞大腸菌群的陽性管數,查MPN檢索表,報告每100mL(g)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乳酸菌的檢測:
一 概述
乳酸菌是指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產生乳酸,需氧和兼性厭氧,多數無動力,過氧化氫酶陰性,革蘭氏陽性的無芽胞桿菌和球菌。這類細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可棲居在人和各種動物的口腔、腸道等器官內,在土壤、食品、飼料、水及一些臨床標本中都有乳酸菌的存在。乳酸菌在工業、農業和醫葯等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應用價值很高,相當多的乳酸菌對人、畜的健康起著有益的作用,但個別菌種能對人畜致病,乳酸菌主要包括23個屬的細菌。
二 樣本採集
檢樣主要為含乳酸菌活菌的飲料和微生態制劑,樣本應放入冰箱保存,心快檢驗。
三 檢驗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乳酸菌飲料中乳酸菌的微生物學檢驗GB/T 16347-1996)
乳酸菌菌總數的測定:乳酸菌菌落總數是指標樣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後,所得1ml檢樣中所含乳酸菌菌落的總數。
(一)檢驗程序
乳酸菌菌落總數檢驗程序如下:
(二)培養基和試劑
改良TJA培養基(改良番茄汁瓊脂培養基);改良MC培養基(modified Chalmers培養基);0.1%亞甲藍牛乳培養基;6.5%氯化鈉肉湯參照;pH9.6葡萄糖肉湯;40%膽汁肉湯;澱粉水解培養基;精氨酸水解培養基;乳酸桿菌糖發酵管;七葉苷培養基;革蘭氏染色液;3%過氧化氫溶液;蛋白腖水、靛基質試劑;明膠培養基;硝酸鹽培養基、硝酸鹽試劑;生理鹽水:定量分裝於三角瓶和試管內滅菌。
(三)操作步驟
1.以無菌操作將經過充分搖勻的檢樣25ml(或25g)放入含有225ml滅菌生理鹽水的來菌廣口瓶內做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2.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的試管內(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觸及管內稀釋液)。
3.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順序,作10倍增稀釋液,如此每遞增一次,即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4.選擇2~3個以上適宜稀釋度,分別在作1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即以吸取該稀釋度的吸管移1ml稀釋液於滅菌平皿內,每個稀釋度作兩個平皿。
5.稀釋液移入平皿後,應及時將冷至50℃的乳酸菌計數培養基(改良TJA或改良MC)注入平皿約15ml,並轉動平皿使混合均勻。同時將乳酸菌計數培養基傾入加有1ml稀釋液檢樣用的滅菌生理鹽水的滅菌平皿內作空白對照,以上整個操作自培養物加入培養皿開始至接種結束須在20min內完成。
6.待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置36℃±1℃溫箱內培養72h±3h取出,觀察乳酸菌菌特徵,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進行計數。計算後,隨機挑取5個菌落數進行革蘭氏染色,顯微鏡檢查並做過氧氫酶試驗。革蘭氏陽性,過氧化氫酶陰性,無芽胞的球菌或桿菌可定為乳酸菌。根據證實為乳酸菌菌落計算出皿內的乳酸菌數,然後乘其稀釋倍數即得每亳升樣品中乳酸菌數。例如,檢樣10-4的稀釋液在改良TJA瓊脂平板上,生成的可疑菌落為35個,取5個鑒定,證實的乳酸菌的4個,則1ml檢樣中乳酸菌數為:
35×4/5×104=2.8×105
7.乳酸菌在改良TJA和改良MC培養基上菌落生長形態特徵。
(四)乳酸菌的鑒定
對上述分離到的乳酸菌需進行菌種鑒定時,則作以下試驗。
1.菌種制備 自平板上挑取菌落,接種於改良TJA或改良MC瓊脂斜面,於36℃±1℃,24~48h培養,刮取菌苔,分別進行下列試驗。
2.乳酸桿菌鑒定試驗 極少見還原硝酸鹽,不液化明膠,不產生靛基質和硫化氫。
3.常見乳桿菌屬內種的碳水化合物反應。
4.產酸乳的鏈球菌的鑒別試驗。

Ⅳ 飲料瓶蓋微生物怎麼檢測

微生物限度檢測吧。
1、細菌、黴菌及酵母菌檢查:取5個瓶蓋,每個瓶蓋各用一支無菌棉簽沾取無菌0.9%生理鹽水,塗擦內壁後,剪斷,將簽頭放入30ml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中,充分振搖1分鍾,即得供試液,抽取1ml分別用相應培養基培養。
2、控制菌檢查:取5個瓶蓋,每個瓶蓋各用一支無菌棉簽沾取無菌0.9%生理鹽水,塗擦內壁後,剪斷,將簽頭放入30ml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中,充分振搖1分鍾,即得供試液,從每瓶供試液中抽取2ml,混合,合共10ml,放入放入相應的增菌培養基中,按葯典的規定培養,檢查金葡和銅綠。

Ⅳ 食品中細菌總數和菌落總數是怎麼樣測定的

一、菌落總數介紹: 菌落是指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識別的生長物,它是由數以萬計相同的細菌集合而成。當樣品被稀釋到一定程度,與培養基混合,在一定培養條件下,每個能夠生長繁殖的細菌細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個可見的菌落。 菌落總數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如需氧情況、營養條件、pH、培養溫度和時間等)每克(每毫升)檢樣所生長出來的細菌菌落總數。按國家標准方法規定,即在需氧情況下,37℃培養48h,能在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生長的細菌菌落總數,所以厭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營養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溫的細菌,由於現有條件不能滿足其生理需求,故難以繁殖生長。因此菌落總數並不表示實際中的所有細菌總數,菌落總數並不能區分其中細菌的種類,所以有時被稱為雜菌數,需氧菌數等。 菌落總數測定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菌落總數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食品衛生質量的優劣。 二、檢驗方法 菌落總數的測定,一般將被檢樣品製成幾個不同的10倍遞增稀釋液,然後從每個稀釋液中分別取出1mL置於滅菌平皿中與營養瓊脂培養基混合,在一定溫度下,培養一定時間後(一般為48小時),記錄每個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數量,依據稀釋倍數,計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樣品中所含細菌菌落總數。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樣品的稀釋--傾注平皿--培養48小時--計數報告。 國內外菌落總數測定方法基本一致,從檢樣處理、稀釋、傾注平皿到計數報告無何明顯不同,只是在某些具體要求方面稍有差別,如有的國家在樣品稀釋和傾注培養進,對吸管內液體的流速,稀釋液的振盪幅度、時間和次數以及放置時間等均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 檢驗方法參見: GB4789.2-9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SN0168-92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標准 出口食品菌落計數》 三、說明 (一)樣品的處理和稀釋: 1.操作方法:以無菌操作取檢樣25g(或25ml),放於225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滅菌玻璃瓶內(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或滅菌乳缽內,經充分振要或研磨製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固體檢樣在加入稀釋液後,最好置滅菌均質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處理1min,製成1:10的均勻稀釋液。 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滅菌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液的試管內,振搖試管混合均勻,製成1:100的稀釋液。 另取1ml滅菌吸管,按上項操作順序,制10倍遞增稀釋液,如此每遞增稀釋一次即換用1支1ml滅菌吸管。 2.無菌操作:操作中必須有「無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須是完全滅菌的,不得殘留有細菌或抑菌物質。所用剪刀、鑷子等器具也必須進行消毒處理。樣品如果有包裝,應用75%乙醇在包裝開口處擦拭後取樣。 操作應當在超凈工作台或經過消毒處理的無菌室進行。瓊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鍾,每個平板不得超過15個菌落。 3.采樣的代表性:如系固體樣品,取樣時不應集中一點,宜多采幾個部位。固體樣品必須經過均質或研磨,液體樣品須經過振搖,以獲得均勻稀釋液。 4.樣品稀釋誤差:為減少樣品稀釋誤差,在連續遞次稀釋時,每一稀釋液應充分振搖,使其均勻,同時每一稀釋度應更換一支吸管。 在進行連續稀釋時,應將吸管內液體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釋液內,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檢液溶於其內。 為減少稀釋誤差,SN標准採用取10mL稀釋液,注入90mL緩沖液中。 5.稀釋液:樣品稀釋液主要是滅菌生理鹽水,有的採用磷酸鹽緩沖液(或0.1%蛋白腖水),後者對食品已受損傷的細菌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對含鹽量較高的食品(如醬油)進行稀釋,可以採用滅菌蒸餾水。 (二)傾注培養 1.操作方法:根據標准要求或對污染情況的估計,選擇2~3個適宜稀釋度,分別在制1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以吸取該稀釋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釋液於滅菌平皿中,每個稀釋度做兩個平皿。 將涼至46℃營養瓊脂培養基注入平皿約15ml,並轉動平皿,混合均勻。同時將營養瓊脂培養基傾入加有1ml稀釋液(不含樣品)的滅菌平皿內作空白對照。 待瓊脂凝固後,翻轉平板,置36±1℃溫箱內培養48±2h,取出計算平板內菌落數目,乘以稀釋倍數,即得每克(每毫升)樣品所含菌落總數。 2.傾注用培養基應在46℃水浴內保溫,溫度過高會影響細菌生長,過低瓊脂易於凝因而不能與菌液充分混勻。如無水浴,應以皮膚感受較熱而不燙為宜。 傾注培養基的量規定不一,從12~20ml不等,一般以15ml較為適宜,平板過厚可影響觀察,太薄又易於乾裂。傾注時,培基底部如有沉澱物,應將底部棄去,以免與菌落混淆而影響計數觀察。 3.為使菌落能在平板上均勻分布,檢液加入平皿後,應盡快傾注培養基並旋轉混勻,可正反兩個方向旋轉,檢樣從開始稀釋到傾注最後一個平皿所用時間不宜超過20min,以防止細菌有所死亡或繁殖。。 4.培養溫度一般為37℃(水產品的培養溫度,由於其生活環境水溫較低,故多採用30℃)。培養時間一般為48h,有些方法只要求24h的培養即可計數。培養箱應保持一定的濕度,瓊脂平板培養48h後,培養基失重不應超過15%。 5.為了避免食品中的微小顆粒或培基中的雜質與細菌菌落發生混淆,不易分辨,可同時作一稀釋液與瓊脂培基混合的平板,不經培養,而於4℃環境中放置,以便計數時作對照觀察。 在某些場合,為了防止食品顆粒與菌落混淆不清,可在營養瓊脂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培養後菌落呈紅色,易於分別。 (三)計數和報告 1.操作方法:培養到時間後,計數每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可用肉眼觀察,必要時用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在記下各平板的菌落總數後,求出同稀釋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數,計算處原始樣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數,進行報告。 2.到達規定培養時間,應立即計數。如果不能立即計數,應將平板放置於0-4℃,但不得超過24h。 3.計數時應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SN標准要求為25~250個菌落),若有二個稀釋度均在30~300之間時,按國家標准方法要求應以二者比值決定,比值小於或等於2取平均數,比值大於2則其較小數字(有的規定不考慮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數報告)。 4.若所有稀釋度均不在計數區間。如均大於300,則取最高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如均小於30,則以最低稀釋度的平均菌落數乘稀釋倍數報告之。如菌落數有的大於300,有的又小於30,但均不在30~300之間,則應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如所有稀釋度均無菌落生長,則應按小於1乘以最低稀釋倍數報告之。有的規定對上述幾種情況計算出的菌落數按估算值報告。 5.不同稀釋度的菌落數應與稀釋倍數成反比(同一稀釋度的二個平板的菌落數應基本接近),即稀釋倍數愈高菌落數愈少,稀釋倍數愈低菌落數愈多。如出現逆反現象,則應視為檢驗中的差錯(有的食品有時可能出現逆反現象,如酸性飲料等),不應作為檢樣計數報告的依據。 6.當平板上有鏈狀菌落生長時,如呈鏈狀生長的菌落之間無任何明顯界限,則應作為一個菌落計,如存在有幾條不同來源的鏈,則每條鏈均應按一個菌落計算,不要把鏈上生長的每一個菌落分開計數。如有片狀菌落生長,該平板一般不宜採用,如片狀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勻,則可以半個平板的菌落數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數。 7.當計數平板內的菌落數過多(即所有稀釋度均大於300時),但分布很均勻,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計數。再乘以相應稀釋倍數作為該平板的菌落數。 8.菌落數的報告,按國家標准方法規定菌落數在1~100時,按實有數字報告,如大於100時,則報告前面兩位有效數字,第三位數按四捨五入計算。固體檢樣以克(g)為單位報告,液體檢樣以毫升(ml)為單位報告,表面塗擦則以平方厘米(cm2)報告。

Ⅵ 大腸桿菌的檢測方法

多管發酵法。

多管發酵法是一種檢測水體中大腸桿菌的傳統方法,這種方法是在44.5℃的含有熒光底物的培養基上連續培養24h,而後能產生分解熒光底物——葡萄糖醛酸酶,從而釋放出熒光產物,進而使培養基在紫外光照射下產生特徵熒光。此方法可被用來對原樣品中的菌落數作統計學估計。

在單料或雙料乳糖膽鹽發酵管內發酵,分離培養試驗,利用伊紅美藍培養皿分離,接著是在乳糖發酵管中進行二次發酵,最後通過芽孢染色、革蘭氏染色、顯微鏡觀察等來完成。多管發酵法對試驗條件要求不高,成本低,但是檢測時間較長,容易受其他條件干擾,進而影響到測定結果的精確度。

(6)飲料細菌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檢樣時注意無菌操作。

2、稀釋時採用的稀釋液可以用磷酸鹽緩沖液或生理鹽水,接種時可採用九管法,設置三個梯度,分別為0.1g/mL、0.01g/mL、0.001g/mL,每一個稀釋度的試管應充分混勻。

3、每次實驗需要有陰性對照。

4、使用小倒管培養基配製時,為排凈氣泡,滅菌時不要把試管的蓋子蓋的太緊,滅菌後注意觀察一下倒管中的氣體是否排完全、

5、高壓滅菌後等高壓滅菌鍋的壓力表達到0,取出培養基放到冰箱冷卻,效果會比較好。

Ⅶ 食品安全檢驗中細菌總數的測定有哪幾中方法

現在一般是用平板計數法,以前的標準是用營養瓊脂,新標准時用平板計數瓊脂。還可以用快速測試紙檢驗。前者比較普遍。

Ⅷ 微生物檢驗中飲料的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具體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兩個平板總共挑選10個典型菌落或者是可疑菌落(是五五分還是四六分這個全憑你心情了),有的菌落長的在10個以下的就有幾個接種幾管就OK了。
每次接種前將典型和可疑菌落分類,哪個多就多接種幾管,少的就少接種幾管,每個樣品只需選15-150菌落間的稀釋度接種BGLB管。
接種的目的是看是否產氣且是否有大腸。

Ⅸ 怎麼檢驗飲料中的大腸桿菌

以無菌操作取25 g樣品,放入裝有225 mL稀釋劑的滅菌均質杯內,於8000 r/min均質1~2min,製成1:10樣品勻液(也可用滅菌乳缽研磨的方法代替).
稀釋樣品勻液根據對樣品污染情況的估計,用稀釋劑將樣品勻液製成一系列十倍遞增的樣品稀釋液,如10**-2、10**-3、10**-4…….從制備樣品勻液至稀釋完畢,全過程不得超過15min.
附:這是一種9管MPN法測定方法.
LST和EC初步篩選:
對每個樣品,選擇適宜的三個連續稀釋度的樣品稀釋液.每個稀釋度接種三管月桂基硫酸鹽胰蛋白(月示)(LST)肉湯,每管接種1mL.將接種管置於36±1℃培養48±2h.
觀察試管的產氣情況:檢查倒管內是否有氣泡產生,用直徑為3mm的接種環將所有48±2h內產氣的LST肉湯管培養物移種於EC肉湯管中.將所有接種的EC肉湯管在30min內放入帶蓋44.5±0.5℃水浴箱內,培養48±2h.
EMB平板:
取其產氣管的培養物劃線接種於伊紅美藍(EMB)平板,36±1℃培養24±2h.
檢查平板上有無具黑色中心有光澤或無光澤的典型菌落.
如有典型菌落,則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2個典型菌落;如無典型菌落,則從每個平板上至少挑取2個可疑菌落.用接種針接觸菌落中心部位,移種到營養瓊脂斜面上,36±1℃培養18~24h.
平板劃線示例
EMB平板原理及照片
生化試驗:
將斜面培養物移種到下列培養基中進行生化試驗.
1 色氨酸肉湯:在36±1℃培養24±2h後,加Kovacs氏試劑0.0.3mL,上層出現紅色為靛基質陽性反應.
2 MR-VP培養基:在36±1℃培養48±2h.以無菌操作移取培養物1 mL至13mm×100mm試管中,加5%α-萘酚乙醇溶液0.6mL,40%氫氧化鉀溶液0.2mL和少許肌酸結晶,振搖試管後靜置2h,如出現伊紅色,為VP試驗陽性.
將MR-VP培養物的剩餘部分再培養48h滴加5 滴甲基紅溶液.如培養物變紅色,為甲基紅試驗陽性,若變黃色則為陰性反應.
3 Koser氏枸椽酸鹽肉湯:於36±1℃培養96h記錄有無生長.
4 LST肉湯:於36±1℃培養48±2h,觀察試管中是否產氣.
5 革蘭氏染色:取18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作革蘭氏染色.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
大腸桿菌與非大腸桿菌生化鑒別如下:
━━━━━━┳━━━━━━┳━━━━━━┳━━━━━━┳━━━━━━━━━
靛 基 質┃ MR ┃ VP ┃ 枸椽酸鹽 ┃ 鑒定(型別)
━━━━━━╋━━━━━━╋━━━━━━╋━━━━━━╋━━━━━━━━━
+ ┃ + ┃ - ┃ - ┃典型大腸桿菌
- ┃ + ┃ - ┃ - ┃非典型大腸桿菌
━━━━━━╋━━━━━━╋━━━━━━╋━━━━━━╋━━━━━━━━━
+ ┃ + ┃ - ┃ + ┃典型中間型
- ┃ + ┃ - ┃ + ┃非典型中間型
━━━━━━╋━━━━━━╋━━━━━━╋━━━━━━╋━━━━━━━━━
- ┃ - ┃ + ┃ + ┃典型產氣腸桿菌
+ ┃ - ┃ + ┃ + ┃非典型產氣腸桿菌
━━━━━━┻━━━━━━┻━━━━━━┻━━━━━━┻━━━━━━━━━
如出現上表以外的生化反應類型,表明培養物可能不純,應重新劃線分離,必要時做
重復試驗.
結果報告:
大腸桿菌為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發酵乳糖產酸產氣,IMViC試驗為++
--或-+--,再根據LST肉湯陽性管數查MPN表,報告每克(毫升)樣品中大腸桿菌MPN
值.

Ⅹ 對一批飲料所含的細菌的多少進行調查用什麼調查方法

隨機取樣,0.2微米膜過濾,接種在培養基上培養,48小時數菌落數即為飲料中所含細菌個數

閱讀全文

與飲料細菌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衛生間吊軌門安裝方法 瀏覽:862
給幼兒講繞口令屬於什麼教學方法 瀏覽:347
鍛煉手臂粗壯的方法 瀏覽:549
側壁式風機安裝方法 瀏覽:152
手拿陀螺的歪轉方法視頻 瀏覽:126
石方除了爆破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493
如何創建新工作表格有幾種方法 瀏覽:354
仿野香菇的種植方法 瀏覽:991
如何防止家暴發生自我保護方法 瀏覽:315
哈密瓜果盤的種植方法 瀏覽:45
洗美瞳的方法視頻 瀏覽:847
口臭的解決方法小妙招學生 瀏覽:599
項目過程結算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721
lg洗臉儀使用方法 瀏覽:911
標准差的計算方法有哪幾種 瀏覽:568
華為電腦強制重啟方法 瀏覽:377
分數乘除計算步驟方法 瀏覽:829
天冷膝蓋疼的治療方法 瀏覽:117
寶寶腸痙攣治療方法 瀏覽:49
高年級字詞教學方法ppt課件 瀏覽: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