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辨別紅寶石的好壞
1、顏色,顏色是紅寶石最重要的品質指標,最上乘的紅寶石呈現純正鮮亮的紅色至淡紫紅色調。但當顏色中的橙色調或者紫色調過多,紅寶石的價值機就會下降。此外,最優質的紅寶石色彩飽和度,不顯暗沉。鴿血紅色就是一種高飽和度純正的紅色,是最高品質的顏色。
2、大小,寶石的大小與價格密不可分,一克拉以上的優質紅寶石會有很高的價格。3克拉以上的高品質紅寶石,以及大於1克拉的鴿血紅都是值得收藏並且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間的。
3、凈度,紅寶石的凈度是指紅寶石在形成過程中,內部生成的一些礦物包體,氣液包體,主要影響其出火、透明度,裂紋還影響其安全性。
在挑選紅寶石時,在日常的挑選中,肉眼無暇或者微瑕的紅寶石,部分紅寶石只是在邊緣的地方有一些瑕疵,只要經過鑲嵌就基本看不到瑕疵。
4、切工,紅寶石晶體的形狀決定了切割方式,紅寶石最為常見的形狀是橢圓和枕形,圓形、水滴形、欖尖形也有,但大的、品質好的很少見。
5、產地,緬甸是最具盛名的紅寶石產地,最頂級的紅寶石幾乎均出自緬甸,其中以抹谷和孟速產出的紅寶石品質最具盛名。最高品質的「鴿血紅」很多都產自這里,顏色純正而濃麗,紅艷似血,具有非常漂亮的「熒光感」,凈度相對較差,含有許多包裹體,但價格很高昂。
(1)極品寶石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紅寶石的特徵:
1、紅寶石是指顏色呈紅色的剛玉,它是剛玉的一種,屬三方晶系、復三方偏方面體晶類;晶體形態常呈桶狀、短柱狀、板狀等。集合體多為粒狀或緻密塊狀。
2、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3、光澤:亮玻璃光澤至亞金剛光澤。
4、發光性:紅寶石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有明顯的-弱紅色熒光。
5、多色性:二色性明顯,常表現為:紫紅/褐紅,深紅/紅,紅/橙紅,玫瑰紅/粉紅。
二、區分鑒別方式:
1、與紅色石榴石
(1)石榴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而紅寶石多色性明顯
(2)紫外燈下,紅寶石有紅色熒光,而石榴石表現為惰性
(3)放大檢查時,石榴石內部較潔凈,紅寶石內氣液包體和固態包體豐富。
2、與紅色尖晶石
(1)尖晶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
(2)折射率比紅寶石低
(3)放大檢查時尖晶石具串珠狀排列的八面體負晶
3、與紅色電氣石
(1)電氣石具有更明顯的多色性
(2)刻面寶石在合適方向可見後刻面棱重影
4、與紅柱石
(1)紅柱石具有肉眼可見的強多色性,顏色為褐黃綠、褐橙和褐紅三種顏色
(2)短波紫外光下紅柱石具無至中等綠色、黃綠色熒光,而紅寶石具無至中等紅色熒光
(3)紅寶石在紅區有明顯的Cr吸收線
5、與紅色玻璃
(1)紅玻璃為均質體無多色性
(2)放大檢查紅玻璃內可見氣泡、旋渦紋等現象
(3)具有典型的貝殼狀斷口,棱線明顯
(4)玻璃密度小,手掂有輕感
⑵ 紅寶石的鑒定方法都有什麼
紅寶石(Ruby)的紅色愈鮮艷便愈美麗、愈有價值。紅寶石(Ruby)中極品的顏色被稱為「鴿血紅」。這是一種幾乎可稱為深紅色的鮮艷強烈的色彩,它的紅色除了純凈、飽和、明亮之外,更給人以強烈的「燃燒的火」與「流動的血」的感覺。
最名貴的要數「鴿血紅」寶石,它比金剛石還要貴重。世界上唯一特大型紅寶石發現與緬甸,重3450克拉,最大的鴿血紅寶石僅重65克拉。在交易市場上總是有很多商家聲稱自己所賣的紅寶石是鴿血紅,事實上對於鴿血紅的定義是非常嚴格的,對於他的顏色、凈度、色調、色飽和度都有近乎苛刻的規定,小顆粒鴿血紅的國際市場價格約2-3萬美金一克拉,且幾乎不可能在尋常的商店或渠道找到
硬度法
紅寶石是寶石中硬度唯一達9的一種寶石,像是經常仿冒其它寶石的立氧化鋯,只有8.5,由此可見,紅寶石的硬度要大於一般寶石。
因此,在鑒定紅寶石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立氧化鋯去刻劃紅寶石。若是沒有痕跡,則為真;若是,則為假。
影象法
紅寶石的光學性質決定了它的中環型,而且是唯一一種具有此種性質的寶石,但測試這個只能適用於刻面型的紅寶石。
在測試時,我們將紅寶石置於光源下,它能反射出美麗的六道星光,也稱六道線。這是紅寶石特殊晶體結構決定的。這時,我們會看見其雙彩虹部分有重疊,這就是真的紅寶石。
⑶ 怎麼鑒定紅寶石
1、觀察顏色:由於天然生長環境十分苛刻,天然的紅寶石往往顏色較不均一,其內部可見柔和、直線狀的色帶分布或六邊型的生長環帶;而合成的紅寶石顏色極純,飽和度高,顏色較不自然。
2、觀察光澤:寶玉石都有幾種不同的光澤,而紅寶石一般具備玻璃光澤或強玻璃光澤。當我們拿起一顆紅寶石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是否是玻璃或強玻璃光澤,特別是在強光的照射下,顏色會變得更鮮艷明亮,局部或整體具有獨特性絲絹狀閃光,光澤相當強。
3、觀察二色性:天然的紅寶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二色性,觀察二色性的方法也很簡單,我們將寶石拿起來,觀察寶石不同方向上的顏色,紅寶石可見紅-橙紅色的變化,而其它仿製品則不具此種特性。
4、觀察具貓眼或星光效應的紅寶石:天然的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紅寶石是比較特殊的紅寶石,在觀察它時應該觀察其眼線或星線,天然的紅寶石其線條是由深處發出、且星光發散,較不規則,中間有亮斑;而合成的紅寶石其線條浮在表面、且線條清晰明顯,星線較規則,位置居中,中間有亮斑。
5、觀察切工:我們普遍地觀察,優質的天然紅、藍寶石加工過程中十分仔細,且在加工過程中拋光仔細,弧面型底面不拋光;而合成紅、藍寶石加工過程中一般在加工過程中較粗略,可見拋光痕和由快速拋光引起的顫痕-火痕,弧面型底面常拋光。
⑷ 寶玉石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玉石的鑒別方法
玉器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兩種,硬玉又名翡翠。從化學成分來看,軟玉是含鈣、鎂和鐵的硅酸鹽,而硬玉則是含鈉和鋁的硅酸鹽。
下面介紹鑒別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鑒別法
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狀,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觸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觀察法
將玉對著光亮處觀察,顏色剔透、綠色均勻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鑒別法
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
此外,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主要看有無裂痕,有裂痕的其價值大減。
玉石的品質鑒別
鑒定玉的品質,有六條標准,即「色、透、勻、形、敲、照」。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狀可根據不同的審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樣式,無特殊標准。一般地說,玉石的個頭愈大愈好。
(5)敲
玉當中常有斷裂、割紋,一般不易觀察到,如果用金屬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輕輕拋在台板上,可以從聲音的清濁辨出裂紋存在與否。聲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當中有肉眼不易發現的黑點、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鏡照一照,便可一覽無余。
玉的品質可分為10級,每一級又可細分為上、中、下3檔。其中,白玉無論其色澤好壞,透明度如何,價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點是略呈淺色,而不帶有淺藍色(俗稱邪色)。另外還有一種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鹽水製成,外觀頗似深色「老坑玉」。鑒定的方法很簡單,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重者為真玉。
目前,市場上常常混雜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別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聽、測。
(1)看
主要看晶體透明度、內部結構、光澤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澤,花紋自然,內部纖維狀態是不易模仿的。
(2)聽
真玉聲音清脆,人造假玉聲音發悶。
(3)測
主要是測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為標准,除岫玉、綠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劃出條痕,而玉石本身絲毫無損。假玉一般較軟,劃不動玻璃。
常見的假玉一般用塑膠、玻璃加工而成,它們都是非晶質材料,硬度低,密度小,還有材料本質的特徵。如塑膠能用鋼針挑得動,或能刻出劃痕,拿在手中輕飄。玻璃在燈光或陽光下內部顯示氣泡,偏光鏡下顯示非晶質性(轉動時無周期性的明暗變化),有原料製作漩渦狀條紋等。
翡翠的質量鑒別在玉石家族眾多成員中,最名貴的當推翡翠。它是一種天然礦石,硬度極高,產量極少。其色彩主要以綠色、紅色為主。紅色為翡,綠色為翠,故名翡翠。
(1)翡翠的分級
①特級:艷綠色(祖母綠色)、蘋果綠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艷,無雜質,無裂紋。
②商品級:綠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綠色細脈和斑點翠。
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綠色、淺綠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只做玉料首飾。
翡翠的質量鑒別
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
③翠性。天然翡翠對著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製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徵。
④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構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構較松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 ⑤色澤。真品翠色濃艷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製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將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顏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鑒別出真假。
用塞爾西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顏色不變。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而成,結構鬆懈,綠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3)翡翠的選購
①看顏色。看顏色是否純正、濃艷、均勻,並用聚光手電筒檢查是否有隱藏的雜色。以顏色濃艷、純正、均勻,雜質微小者為佳。翡翠中翠綠色具有較高的價位,其次為紅色、紫色。綠色中又以鮮嫩、略帶黃色調的秧苗綠為最佳,其次為寶石綠、江水綠、油綠,均以綠分布均勻者好。
②觀察透明度。在強光下觀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聽聲音。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
④觀察翠性和石花。對光觀察,翡翠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閃光(即翠性),並常有團塊狀白花,稱石花。兩者均以少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也以少而小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拋光好、形態正為佳。
⑸ 怎樣鑒定石頭為寶石
想要判斷一塊石頭是不是寶石,要看它是否滿足寶石的三個缺一不可的要素:
1、美麗:一般顏色鮮艷柔和,光澤和花紋美觀,結構均勻,折光率強。不管是作為裝飾或觀賞用,賞心悅目是寶石的首要條件。因此,漂亮是石頭可以成為寶石的一個先決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
2、耐久:主要是指硬度較高、成分穩定,耐腐耐融性較強。自然界許多礦物結晶因為化學成分的不穩定,曇花一現般美麗,無法承受時間的考驗而未能成為寶石。耐用性表示寶石必須具有承受磨損與不易破裂兩大特性,這與寶石的硬度和韌度有關。
3、稀有性: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之所以能被稱之為寶石,定是令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特質,這「價」才高。
目前世界上3000多種礦物中,有230種以上可以作為寶石,但應用最廣的一般只有20-30種。這些所有的寶石分為兩類:貴重寶石和半寶石。
貴重寶石又稱珍貴寶石。1968年法國定義鑽石、藍寶石、紅寶石、祖母綠這四種為貴重寶石。半寶石的稱呼,給人以誤解,半寶石,另外一半是什麼?是不是做假的?其實半寶石是其次珍貴的寶石,是相對與珍貴的高級寶石來說的。
(5)極品寶石的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寶石的分類標准:
1、【天然生成的寶玉石】是由大自然界的天地水空氣生產出來的,它們必須要具備以下的幾點特徵要素:具有一定的美觀欣賞性、一定的耐酸鹼耐久的耐侵蝕性、產量稀少珍貴難求性,並且還需具備可能雕鑿琢磨的可塑形性,雕磨成裝飾飾品和藝術品的單晶質礦物體物質。
2、【天然生成的玉石】是由大自然界的天地水空氣生產出來的,它們要具備以下幾點特徵要素:具有一定的美觀欣賞性、一定的耐酸鹼耐久的耐侵蝕性、有收藏價值和工藝價值的集合礦物質體,其中非晶質體佔小部分。例如:硬玉、白玉、東陵玉、碧玉、和田玉、黑曜石、瑪瑙、蛋白石等。
3、【天然生成的有機物質寶石】全部是由地球上的動物植物形成,具有一般寶玉石的特徵要素,能被做成各類珠寶首飾飾品和生活上的裝飾品,這樣的物質被稱為天然生成的有機物質寶石。像恐龍的化石、海洋生物的骨骼、珍珠貝殼、象牙牙雕、樹木的種子果核等等。
4、【科學養殖的寶玉石】通過科技手段人工養殖的寶玉石,完全或部分由科技工藝人工因素培養、維護、生長而成的養殖寶石,其化學組成、物理性質和天然寶玉石完全一樣,如養殖珍珠、養殖珊瑚等。
5、【人造的人工寶石】或者叫做模擬寶石,由跟珠寶玉石外表、色彩、光學效應、重量、密度等相似的其它物質製作而成,其化學物理成分完全不同於天然寶石。如人造玉石、人造琥珀、人造珍珠等。這種被當作寶石的材料基本上就是玻璃、塑料、樹脂、陶土等,體現主要的是工藝品牌價值。
6、【再造的人工寶石】是指由人類用各種工藝和手法,把殘余的無用處的、或殘次的沒有商業價值的寶玉石的粉末狀,碎渣狀、經過熔化、揉和、壓制等方法處理而造成的珠寶玉石。比如:琥珀、珊瑚、綠松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