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拭子、口咽拭子區別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兩種方法的全稱分別為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如果規范操作,使用口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採集標本的方法,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都是為了採集到咽部標本,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以判定被采樣者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所不同的是,為了採集到咽部標本,一種是將采樣工具通過口腔進入的方法採集口咽部標本,一種是將采樣工具通過鼻腔進入的方法採集鼻咽部標本。因此,分別被稱為口咽拭子、鼻咽拭子。
在採集口咽拭子的樣本時,采樣者是可以看見所要采樣的咽部位置,但對口咽粘膜的刺激性較大,可能導致被采樣者咳嗽、惡心,甚至嘔吐等反應。而採集鼻咽拭子的樣本時,對鼻咽粘膜的刺激性則相對較小,但采樣者看不見采樣的咽部位置,主要依靠手部感覺到的阻力來完成采樣。
與鼻咽拭子相比,口咽拭子采樣有時會因為刺激性反應,較難達到規范性采樣要求。加上,由於我們的飲食、飲水和吞咽動作,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口咽部的病毒富集度,導致口咽拭子的陽性檢出率低於鼻咽試子。實際觀察和比較中,也發現鼻咽拭子的陽性檢出率高於口咽拭子。
當然,影響樣本陽性檢出率,還有其他因素,如采樣時機,通常病人發病後1周內採集的標本陽性檢出率高,而超過10天以後,由於咽部含有病毒的細胞濃度降低,檢出率也會隨之降低,一般沒有必要兩種采樣同時進行。
2. 新冠病毒可以採用哪些方式進行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自從去年來就一直席捲著全球,造成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停滯不前或衰退,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直至2021年的到來,我們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還在探索階段,對於病毒的研究也頗有成效。
流浪漂泊許多個年頭的人,誰知道他們積攢了多久的思念,卻因為疫情,不得不停下了歸鄉的腳步。全國人們一起加油,我們終將戰勝病毒,重回平靜的生活,向所有為疫情防控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
3. 核酸說怎麼檢測的
醫生會使用鼻咽拭子輕柔的擦拭受檢者的鼻腔深處或者咽後壁(採集咽後壁脫落細胞),留取標本。
目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基本採取鼻咽拭子、口咽拭子采樣,樣本採集的部位都是在病毒濃度較低的上呼吸道,而病毒濃度較高的下呼吸道樣本,如肺泡灌洗液、深部痰,其實是更好的檢測標本。
對於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肺泡灌洗液是最為理想的標本,但獲得肺泡灌洗液需要呼吸科醫生操作,有技術難度、被感染風險大、病人接受度低,因此對於輕症患者實行這樣的采樣方式並不可行。新冠肺炎作為一種傳染性較強的新發傳染病,無論是重症還是輕症患者,醫務人員在采樣時被病毒感染的風險都很大。
(3)新冠肺炎拭子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經緊急對醫務人員采樣進行了強化培訓,盡量避免「假陰性」的出現。通過核酸多次復查,採集標本的規范化,採集鼻咽拭子、痰、血液、糞便、尿液等多種標本,對實驗室技術進行優化,制定檢驗操作規范和質量控制措施等,都有助於提高陽性率。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原第五版指南「上呼吸道標本或者血液標本核酸檢測陽性」,這一版增加了「糞便標本做出陽性也可以做診斷」。
強調「為提高核酸檢測陽性率,建議盡可能留取痰液,實施氣管插管患者採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標本採集後盡快送檢」。希望通過這樣的改進提高核酸檢測的敏感性,使得診斷確診更加確切。
4. 核酸檢測是怎樣檢測的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種烈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若想證實已出現的感染症狀是由本病毒所引起,最准確的方法是從患者體內分離出活病毒,並進行病毒培養。
然而,此方法並不適合大面積應用,在此次疑似病例的確診工作中,也並不適用。這是因為病毒培養所需時間較長,需要的場所條件也很高(P3級實驗室),時效性遠遠跟不上臨床需要。
而核酸檢測作為病原學的檢測手段之一,效率很高,一般情況下幾個小時就可以知道結果。因此,在此次疫情中,臨床上取得病原學證據的主要方式並不是病毒培養,而是核酸檢測。
核酸是遺傳信息載體,是對DNA(脫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的統稱。病毒則主要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而新型冠狀病毒正是一種RNA病毒,其遺傳物質是單鏈RNA。核酸檢測的原理,正是檢測在被測者的咽拭子等樣本中,是否存在病毒的RNA。如果存在,說明被病毒感染。那麼,我們是否已經獲悉了病毒的RNA呢?
△RNA與DNA(圖片來源網路)
在武漢疫情初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用宏基因組學技術,在短時間內完成該病毒的鑒定,並獲取了全基因組序列。在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公布後,實時熒光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試劑被快速研發。
隨後,核酸檢測試劑盒被應用於臨床,並為確診新冠肺炎提供病原學證據。那麼,應用試劑盒進行核酸檢測,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首先,檢測人員需要在試劑的幫助下,將樣本中的核酸提取出來。再把已經分離出來的核酸加到核酸擴增試劑中,然後將其放到核酸擴增儀內,一般兩個小時內就會有結果。
事實上,在操作步驟中,擴增是很重要的一環。擴增的意義在於能讓微量的遺傳信息成指數增加。只要樣本中有核酸基因片段,就能用PCR法加以放大,從而更清晰地與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實現比對。
實時熒光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已在臨床實驗室應用多年,檢測體系成熟,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檢測周期短和可定量檢測的優點,而且還能對病毒感染程度和治療效果進行動態監測。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陳欣在記者采訪中介紹道:核酸檢測十分敏感,只要在被檢者的分泌物樣本中找到一部分病毒的核酸,就可以通過RT-PCR擴增的方式,整合成序列。
"雖然不確定核酸是否來自於活病毒,但對於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或疑似患者來說,如果其咽拭子有這種核酸,一般認為來源於活病毒的一部分,間接證實其體內存在著病毒的繁殖和感染。" 陳欣告訴記者。
核酸檢測容易出現"假陰性"
雖然核酸檢測有靈敏度高、檢測周期短等優點,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不同於從人體內直接分離出活病毒的方式,核酸檢測採用的是一種間接的方式,有可能造成假陰性。
因為試劑盒存在最低檢測限的問題,所以只有當採到的樣本中,病毒的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檢測出來。少數情況下,可能康復者並未康復,但由於樣本中病毒載量低,故康復者核酸檢測的結果呈陰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假陰性"。
因此,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標准(試行第七版)》中,出院標准之一為連續兩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釆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
而之所以選取呼吸道標本進行核酸檢測,是因為新冠肺炎屬於呼吸道傳染病,故而優先考慮從呼吸道的分泌物中取得標本。呼吸道又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前者主要包括鼻、咽、喉;後者主要包括氣管、主支氣管及肺內各級支氣管。
相應地,現在對疑似患者檢測病毒核酸,標本的採集一般有兩大類,上呼吸道標本和下呼吸道標本。
上呼吸道標本主要包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NPS)、鼻咽吸取物(NPA);下呼吸道標本主要包括痰液、氣管吸取物、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等。
5. 做核酸檢測的正確方法
5月11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涉疫大數據與流行病學調查組印發緊急通知,決定以10天為期,在武漢市范圍內開展全員新冠病毒核酸篩查。而在全國各地也有一些朋友好奇,核酸檢測到底檢測哪個部位?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有何不同?做核酸檢測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核酸檢測標本可以採集深部痰液、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其中口咽拭子和鼻咽拭子統稱為咽拭子,經口的為口咽拭子,經鼻的就是鼻咽拭子。
口咽拭子
鼻咽拭子
做核酸檢測時,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在做核酸檢測前2小時盡量避免進食,以免引起嘔吐;
采樣前30分鍾不應吸煙、喝酒、咀嚼口香糖等;
檢測者需要正確佩戴口罩,檢測前取下口罩,檢測後立即戴好,可准備一個備用口罩,污染後方便及時更換;
在採集鼻咽拭子前檢測者應告知採集人員是否鼻中隔彎曲及鼻腔手術史,過程中可能出現鼻部酸癢感,刺激打噴嚏,可立即用紙巾或手肘遮擋;
鼻咽拭子採集後可能出現少量鼻腔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如出血量較多請及時到醫院進行處理;
在採集口咽拭子時檢測者頭後仰,張口發出「啊」音,有助於暴露咽喉,但過程中會出現刺激性乾咳、惡心、嘔吐等症狀,檢測者可配合採集人員盡量放鬆、深呼吸;
核酸檢測前後都需要注意手部衛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拭雙手。
血清抗體檢測不受飲食影響 無需空腹
一般感染新冠病毒7-10天後,人體會產生針對病毒的特異性抗體。最先出現的是IgM抗體,隨後會出現IgG抗體,所以檢測這些特異性抗體,可以判斷人體是否感染過病毒,而檢測方法就是血清抗體檢測。
血清抗體需要抽取檢測者2-4mL的靜脈血液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不受飲食和葯物影響,因此檢測前不需要空腹。
為落實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全國各地陸續公布「核酸檢測機構名單」,推動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出「核酸檢測機構查詢」服務,在國務院客戶端上線,目前已有北京、天津、河北、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寧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上傳的1226家檢測機構。
6. 咽拭子是怎麼一個采樣法
咽試子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檢測方法,尤其是在我國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咽拭子採集法是目前常用的針對病毒核酸的檢測方法。如果咽拭子陽性,就代表著核酸檢測陽性,很有可能確診。
一、咽拭子的目的正常人的咽峽部培養應有口腔正常的菌群,而無法致其他病菌生長。咽部的細菌主要來自於外界,正常情況下不會致病,但在機體全身或局部抵抗力比較弱的時候,或者在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感染。因此,咽拭子細菌培養能分離出致病菌,有助於對一些疾病的診斷,如白喉、新冠肺炎、急性咽喉炎。
現在全國各地的普通醫院都可進行新冠病毒的咽拭子檢測,價格不同,政策也不同,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及時去當地的醫院問詢。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7. 核酸檢測怎麼做
核酸檢測需要去正規的醫院或者防疫中心進行檢測。
檢測步驟:
1、首先,核酸檢測盒子,也就是現在用於新冠狀病毒檢測的方式,這個盒子中主要檢測「法寶」採用咽拭子。用咽拭子擦拭咽後壁及雙側咽扁桃體處各5-10次,且不斷旋轉拭子。
2、醫務人員進行留樣,將拭子頭浸入細胞保存液中,折斷尾部後立即旋緊管蓋子。
3、保存,將樣本管放入密封袋中及時送檢,而送檢過程中需要嚴格的運輸環境,2-8攝氏度保存。
4、操作核酸提取(反應管理),將滅活病毒後的樣本進行核酸提取,用於後續檢測。
5、熒光PCR核酸檢測,也就是.上機器檢測,將提取物進行熒光PCR擴曾反應,需要70--80分鍾。
(7)新冠肺炎拭子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1、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了,只要在咽喉部位擦拭幾秒鍾就可以採集到標本。
2、通過分析判斷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成分,可以盡早發現感染者,甚至在感染者出現症狀前就可以檢測到陽性。
3、感染者經過隔離治療後咽拭子檢測陰性說明病毒已經清除,不具有傳染性了。目前兩次咽拭子核酸檢測陰性是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隔離的標准之一。
8. 核酸病毒檢測有PCR和快檢,這兩個檢測方式有什麼區別
檢驗核酸病毒有PCR和快檢兩種方式,一般常規PCR檢測是在樣品採集之後,要對樣品進行核酸純化,再進行後續的PCR反應,在這個過程中大約需要30~60分鍾。在進行PCR檢測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多個樣本的檢測,PCR反應的時間大約在兩個小時左右。不同醫院的儀器設備不同,儀器的好壞能夠影響檢測樣本的多少,通常一個反應板可以同時檢測96個樣品。
醫護人員採集人們的少量咽拭子,根據其中病毒的濃度來確定是否是陽性,還是陰性。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物質主要是RNA,在檢驗過程中通過技術可以將RNA進行逆轉錄,轉化為DNA。 PCR技術可以通過特殊的酶在生物體外,對轉錄的DNA片段進行復制,再將DNA片段擴大,從而達到檢測的目的。選擇核酸檢測的方式主要根據自己情況而定,主要依靠醫生的判斷。
9. 核酸檢測是什麼樣的流程新冠病毒是怎麼被查出來的
核酸檢測依靠咽拭子、鼻咽拭子,醫生用棉簽取扁桃體分泌物放進試管中,檢驗科進行檢測;檢查的結果呈陽性,說明已經受到感染
10. 如何做核酸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根據采樣方式,大致分為上呼吸道標本和下呼吸道標本,上呼吸道標本主要為鼻咽拭子、鼻咽抽取物,下呼吸道標本主要是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深部痰液。其具體檢測方式如下:
1、鼻咽拭子:咽拭子是用兩根一次性拭子,同時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後壁,來獲得上呼吸道標本,鼻拭子的採取部位為鼻道內、鼻齶處;
2、深部痰液:要求患者深咳,將咳出的痰液收集後進行檢測;
3、鼻咽抽取物:將與負壓泵相連的收集器頭部插入鼻腔或氣管,接通負壓後抽取黏液標本;
4、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需要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是較為復雜的操作。
目前常用的核酸檢測篩查手段為鼻咽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