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結核病血清學檢測方法

結核病血清學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7 08:54:28

『壹』 肺結核要做什麼檢查

一、肺結核的診斷
要作出肺結核的正確診斷,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即:
1、是否為肺結核;
2、有無活動性;
3、是否為傳染源(排菌).
要獲得肺結核的正確診斷,必須結合病史、體格檢查、結核菌素(PPD)試驗、實驗室檢查、X線檢查等各項資料,其中以痰結核菌檢查最為重要,(因痰塗片檢查陽性的肺結核病人是能夠排出結核病菌的,故傳染性最大,也是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加以綜合分析,才能達到。

二、如果你是在醫院診治的,應該轉診到縣疾控中心或指定的醫院進行免費檢查和治療。檢查痰菌、拍片、肝功能等。

三、在抗結核葯物治療過程中,必須復查痰菌,結核病人復查痰菌的多少有無、直接關繫到病情的轉歸。
痰菌復查:
初治病人第2、5、6月各一次;
復治病人第2、5、8月各一次。

四、為防治抗結核葯物的副作用,需要檢查肝功能。
五、療程結束時需要拍一張X線胸片與治療前對比,觀察病情的轉歸。

『貳』 腸系膜淋巴結結核的檢查

1.紅細胞沉降率
多明顯加快,可作為評定結核病活動程度的指標之一。
2.血常規
①白細胞計數正常,淋巴細胞增高。②血紅蛋白輕度降低。
3.血漿蛋白
近20%慢性患者有低蛋白血症。
4.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1:10000試驗呈陽性反應,有參考價值。
5.腹部平片
腸系膜尤其是回腸末端外有散在的鈣化的陰影。
6.鋇餐造影
若合並腸結核,可見腸運動過速,病變段受刺激收縮,充盈不佳。病變侵及小腸時,鋇餐通過可有激惹現象,小腸動力加強,出現狹窄現象。
7.胸片
可發現肺部結核病灶。
8.塗片與培養
從漿膜腔液中找到抗酸桿菌是診斷結核病的重要手段,但陽性率低,僅20%~30%。
9.結核桿菌抗體檢測
過去用天然抗原PPD等檢測抗體(PPD-IgG、PPD-IgM),敏感性及特異性均差。由於制備了結核桿菌的純化或半純化的抗原,使結核桿菌特異性抗體檢測有了顯著進展。常用的純化抗原有結核蛋白抗原重組38kD結核蛋白。
10.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用於檢測結核病人血清、腦脊液及漿膜腔液中的抗結核抗體可作為輔助診斷指標。
11.酶聯免疫電泳技術(ELIEP)
是將ELISA與電泳結合起來的一項免疫技術是各種結核病輔助診斷的血清學方法。
12.結核桿菌抗原檢測
應用ELISA、乳膠凝集試驗、反向被動血凝試驗等方法檢測體液中的結核桿菌抗原。
13.混合淋巴細胞培養+干擾素測定。

『叄』 肺結核需要做哪些檢查

首先就是胸部X光片或者CT檢查。
一般來說,胸部X光片能夠對於比較明顯的肺結核做出診斷,肺結核常見的X線表現包括有:纖維鈣化灶、多形態病變、空洞形成、發病部位特異性等,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胸部X光片存在一定的漏診可能;所以這個時候推薦大家可以做胸部CT檢查,胸部CT因為是斷層成像,一般不會出現漏診現象,而且診斷的特異性也非常高,所以可以說是診斷肺結核必不可少的檢查方法。
胸部CT可以判斷肺結核的部位,累及的范圍,同時可以判斷病變有無進展,治療有無效果,結核是否陳舊等等,所以無論是診斷肺結核,還是肺結核人群的隨訪復查,胸部CT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其次就是查患者的痰液。
主要包括痰塗片、痰結核菌培養以及分子生物學檢查。這些檢查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查明痰液裡面有沒有病原體(也就是結核分枝桿菌)。如果在痰液裡面查到了結核分枝桿菌,那麼就可以明確診斷為肺結核,這也是金標準的診斷。
再次就是血清學檢查。
最近這些年來,很多地方已經開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結核抗體,用PCR法檢測分枝桿菌,效果也非常的不錯。

『肆』 肺結核檢驗什麼情況

肺結核的檢查方法如下:

1、最常見的方法為照X光胸片,病變多集中於肺上葉尖後段、肺下葉背段或肺下葉後基底段;

2、特殊部位病變採用CT進行檢查;

3、血清學檢測,如γ干擾素釋放試驗;

4、結核菌素試驗,判斷是否為結核病,該病的活動性及是否需要治療;

5、顯微鏡下檢查痰液中是否有抗酸桿菌,該方法陽性率較低,多在專科醫院中進行。

『伍』 膀胱結核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尿液檢查:尿常規可見較多膿細胞、紅細胞。炎症性痙攣時,膿尿及血尿的程度與尿頻基本一致,而膀胱攣縮時尿頻雖顯著,但尿內炎性細胞並不多。尿液檢查找抗酸桿菌常陽性,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可提高檢查陽性率且快速。
1.膀胱鏡檢查見膀胱黏膜充血、水腫;結核結節或潰瘍形成;並可見膀胱容量變小,活檢可證實為結核。
2.膀胱造影炎症性痙攣在注入造影劑時感疼痛,膀胱形狀可正常,或呈折疊狀且有膀胱頸部痙攣;而膀胱攣縮患者注入造影劑時不痛,僅有脹感,膀胱甚小呈圓形,邊緣不光滑,不呈折疊狀,重者膀胱頸部張開,後尿道擴張。必要時可用鞍麻作鑒別:炎症性痙攣在鞍麻後膀胱容量可擴大,而膀胱攣縮則仍不能擴大。
3.結核性膀胱自發破裂時有突發腹痛,腹穿可見黃色尿液,膀胱造影有助於診斷。
4.晚期有貧血、水腫、腎功能不全等表現,IVU檢查可見腎輸尿管結核表現及膀胱容量變小。
5.CT檢查近年來,CT檢查已被廣泛應用於泌尿生殖系結核的診斷,其優點是對鈣化、腎臟的功能性異常和腎周擴張較為敏感,還能顯示實質瘢痕和表現為低密度的乾酪樣壞死灶。晚期腎臟病變均可顯示腎積水,腎萎縮和腎鈣化。
6.幾種新的診斷方法
(1)放射性核素檢查對腎結核的診斷也有一定價值。Kozia用間接放射性核素葯物造影法觀察結核患者血管狀況,以決定治療方案及判斷治療效果。
(2)Mochalova報道了一種診斷腎結核的新方法:先在患者皮下注射結核菌素50U,24h及72h分別測定腎臟的特異性酶——轉脒基酶,若其活性增加2倍或2倍以上,即可診斷為腎結核。
(3)對結核診斷的研究正著重於血清學檢測方法,如抗PPD-IgG的檢測,Slatkin等也充分肯定了該方法的診斷價值,但各種血清學檢測手段都有一定的假陽性率及假陰性率。即使被公認為比較敏感的酶聯法和放免法的檢測,其陽性率亦僅為70%~80%,特異性為97.5%,正確性為75%左右。
(4)目前較先進的診斷方法當推基因診斷技術,包括核酸探針、轉印指紋和聚合酶鏈反應。最大優點是高敏感、高特異性和快速,還能檢出低活力的結核桿菌和一些非桿菌異型結核桿菌。該技術尚處於初級研究階段,有待於進一步完善與推廣。

『陸』 肺結核患者,一般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肺結核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肺部疾病,同時它也是一種傳染性疾病,所以及時發現、及時診斷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做哪些檢查可以及時查出肺結核呢?今天劉醫生就和大家聊一聊相關問題。

總結

對於肺結核,一旦懷疑,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篩查,排查有無肺結核,而一旦確診肺結核,則一定要及時進行正規的治療,從而避免結核進一步進展。

『柒』 結核病的實驗室檢查具體有什麼呢

結核病的實驗室檢查有這些:

(1)結核菌細菌學檢查痰塗片查抗酸桿菌是WHO推薦的肺 結核診斷方法,是全世界的結核病實驗室都在使用的最基本的細菌學檢 查方法。痰塗片檢查不僅可以明確結核病傳染源,而且十分經濟,符合 我國國情。塗片的優點是簡便、快速、價廉。塗片的缺點是陽性率低。 結核菌培養仍是目前診斷支氣管結核病(MTB)的金標准,缺點是培養 時間長,特異性差。(2) 免疫學檢測技術

① 皮膚變態反應:結核菌素或PPD實驗,臨床意義同前。

② 結核抗體測定: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主要有ELISA、免疫層析試 驗、免疫印跡試驗和蛋白晶元技術等檢測血清抗體方法。

③ 結核抗原測定和循環免疫復合物(CIC)測定。

(3) 干擾素分析為體外測定結核菌抗原刺激誘發的T淋巴細胞分 泌y干擾素(IFN-y)的方法。(4) 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核酸雜交、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可 檢測樣本中的結核桿菌核酸,並能鑒別耐葯株。

(5) 血沉多增快,結合臨床表現及X線檢查可協助判斷結核病的 活動性。

『捌』 肺結核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1.病史和症狀體征

(1)症狀體征情況:肺結核患者的症狀一般沒有特異性,但明確症狀的發展過程對結核病診斷有重要參考意義。體征對肺結核的診斷意義有限。

(2)診斷治療過程:確定患者是新發現還是已發現病例。不少肺結核患者首次就診多在綜合醫院,且接受治療,應記錄首次診斷情況特別是痰排菌情況、用葯品種、用葯量和時間、堅持規律用葯情況等,這對將來確定治療方案有重要價值。如果是復發患者,治療史對判斷耐葯情況有參考意義。

(3)肺結核接觸史:主要是家庭內部接觸史,對鄰居、同事、宿舍等有無肺結核患者也應了解。記錄接觸患者的病情、排菌情況、治療方案和用葯規律情況、接觸時間、接觸密切程度等。

2.影像學診斷

胸部X 線檢查是診斷肺結核的重要方法,可以發現早期輕微的結核病變,確定病變范圍、部位、形態、密度、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病變陰影的伴隨影像;判斷病變性質、有無活動性、有無空洞、空洞大小和洞壁特點等。肺結核病影像特點是病變多發生在上葉的尖後段和下葉的背段,密度不均勻、邊緣較清楚和變化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診斷最常用的攝影方法是正、側位胸片,常能將心影、肺門、血管、縱隔等遮掩的病變以及中葉和舌葉的病變顯示清晰。

CT 能提供橫斷面的圖像,減少重疊影像,易發現隱蔽的病變而減少微小病變的漏診;比普通胸片更早期顯示微小的粟粒結節;能清晰顯示各型肺結核病變特點和性質,與支氣管關系,有無空洞,以及進展惡化和吸收好轉的變化;能准確顯示縱隔淋巴結有無腫大。

常用於對肺結核的診斷以及與其他胸部疾病的鑒別診斷,也可用於引導穿刺、引流和介入性治療等。

3.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

確診肺結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訂化療方案和考核治療效果的主要依據。每一個有肺結核可疑症狀或肺部有異常陰影的患者都必須查痰。

(1)痰標本的收集:肺結核患者的排菌具有間斷性和不均勻性的特點,傳染性患者查一次痰也許查不出,所以要多次查痰。菌陽患者1 個痰標本塗片檢查約80% 陽性,2 個痰標本塗片檢查約90%陽性,3 個痰標本塗片檢查約95% 陽性。通常初診患者要送三份痰標本,包括清晨痰、夜間痰和即時痰,如無夜間痰,宜在留清晨痰後2 ~ 3 小時再留一份痰標本。復診患者每次送兩份痰標本。無痰患者可採用痰誘導技術獲取痰標本。

(2)痰塗片檢查:簡單、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但欠敏感。

每毫升痰中至少含5000 ~ 10000 個細菌時可呈陽性結果。常採用的是齊-尼氏染色法。痰塗片檢查陽性只能說明痰中含有抗酸桿菌,不能區分是結核分枝桿菌還是非結核性分枝桿菌,由於非結核性分枝桿菌少,故痰中檢出抗酸桿菌有極重要的意義。

(3)培養法:結核分枝桿菌培養為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查提供准確可靠的結果,常作為結核病診斷的金標准。同時也為葯物敏感性測定和菌種鑒定提供菌株。結核分枝桿菌培養費時較長,一般為2 ~ 6周,陽性結果隨時報告,培養至8 周仍未生長者報告陰性。常用的培養方法為改良羅氏法和小川法。近期採用測定細菌代謝產物的BACTEC TB460 或BACTEC MGIT 960 法,約2 周左右可獲得結果。

(4)葯物敏感性測定:主要為臨床耐葯病例的診斷、制定合理的化療方案以及流行病學監測提供依據。

(5)其他檢測技術:如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核酸探針檢測特異性DNA 片段、色譜技術檢測結核硬脂酸和分枝菌酸等菌體特異成分以及採用免疫學方法檢測特異性抗原和抗體等,使結核病快速診斷取得一些進展,但這些方法仍在研究階段,尚需改進和完善。

4.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常應用於支氣管結核和淋巴結支氣管炎的診斷,支氣管結核表現為黏膜充血、潰瘍、糜爛、組織增生、形成瘢痕和支氣管狹窄,可以在病灶部位鉗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對於肺內結核病灶,可以採集分泌物或沖洗液標本做病原體檢查,也可以經支氣管肺活檢獲取標本檢查。

5.結核菌素試驗

廣泛應用於檢出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而非檢出結核病。結核菌素試驗對兒童、少年和青年的結核病診斷有參考意義。由於許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推行卡介苗接種,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不能區分是結核分枝桿菌的自然感染還是卡介苗接種的免疫反應。因此,在卡介苗普遍接種的地區,結核菌素試驗對檢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推薦使用的結核菌素為純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PPDRT23,以便於國際結核感染率的比較。

結核菌素試驗選擇左側前臂曲側中上部l/3 處,0.lml(5IU)皮內注射,試驗後48 ~ 72 小時觀察和記錄結果,手指輕摸硬結邊緣,測量硬結的橫徑和縱徑,得出平均直徑=(橫徑+縱徑)/2,而不是測量紅暈直徑,硬結為特異性變態反應,而紅暈為非特異性反應。

硬結直徑≤ 4mm 為陰性,5 ~ 9mm 為弱陽性,10 ~ 19mm 為陽性,≥ 20 或雖< 20mm 但局部出現水泡和淋巴管炎為強陽性反應。結核菌素試驗反應愈強,對結核病的診斷,特別是對嬰幼兒的結核病診斷愈重要。凡是陰性反應結果的兒童,一般來說,表明沒有受過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可以排除結核病。但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完全排除結核病,因為結核菌素試驗可受許多因素影響,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後需4 ~ 8 周才建立充分變態反應,在此之前,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營養不良、HIV 感染、麻疹、水痘、癌症、嚴重的細菌感染包括重症結核病如粟粒性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等,結核菌素試驗結果則多為陰性和弱陽性。

『玖』 確診肺結核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疑似結核病的患者到醫 院一般要做如下檢查:

1. PPD皮試或血抗結核抗體檢測:PPD皮試強陽性考慮近期內有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2. 胸 片及胸CT:明確是否有肺結核、縱隔淋巴結結核,有助於與肺 癌的鑒別診 斷。

3. 查痰:痰塗片或集菌找抗酸菌、痰結核菌的培養及葯 敏試 驗,目的是查找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葯 敏試驗結果能夠提示是否為耐葯結核病,即哪種葯 物治療可能有效,哪種葯 物可能是無效的。肺結核葯鴨方提醒:必要時還要查找癌細胞,以便與肺癌鑒別。

4. 纖維支氣管鏡:當患者有劇烈咳嗽、肺內病變的分布呈現沿支氣管播散狀,或肺內病變需要與肺 癌等其他疾 病進行鑒別時需要作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5.當需要與肺炎做鑒別診 斷時,需要進行抗炎治 療,抗炎治 療兩周後再次復查胸片或胸CT。

6.肺內病 變經上述檢查仍不能明確診斷時,還需要做肺穿刺活檢。

肺結核的檢查項目基本上就這么多。

『拾』 結核病的檢查

1.塗片檢測將患者的痰或是其他部位的體液製成塗片在鏡下檢測患者的陰、陽性。2.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結核,而且可對病灶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3.結核菌素試驗(1)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2)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①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②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患者,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③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患者對結素無反應。④其他: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患者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4.淋巴細胞培養+γ干擾素釋放試驗比結核菌素試驗(PPD)皮試更敏感和更特異,不受既往卡介苗注射的干擾,但不能區分隱性感染或活動性結核。5.分子生物學方法PCR-TB。

閱讀全文

與結核病血清學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減少子線的最佳方法 瀏覽:443
石灰白糖的鑒別方法 瀏覽:894
研究生做饅頭的方法 瀏覽:969
自己鋪衛生間瓷磚的方法及步驟 瀏覽:345
足球腳背正面的四個教學方法 瀏覽:918
精彩的訓練方法 瀏覽:664
畫礦泉水瓶簡單方法 瀏覽:192
刺莓果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927
吊頂與筒燈連接方法 瀏覽:845
社會研究方法涉及數學嗎 瀏覽:213
身份證讀卡器使用方法 瀏覽:74
初中背歷史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瀏覽:806
sm束縛使用方法 瀏覽:321
揚聲器測量儀取代方法 瀏覽:600
土壤水分計的安裝方法 瀏覽:409
辣素使用方法 瀏覽:221
白金和玉石的鑒別方法 瀏覽:519
荔枝核降血糖食用方法 瀏覽:782
皂粉手洗衣服的方法技巧 瀏覽:42
寫教學方法獨特的句子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