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紙燈籠怎麼做簡單一點
1.首先准備一張尺寸為1:1的紙,將紙張對折,拆開之後另一邊也對折,再對折兩次,在上面畫兩個正圓並剪下來。
2.將正圓橫豎對折出痕跡後中心畫一個點,順著邊緣的對折線到中心點折進去,其他的圓照做即可。
3.用雙面膠將對折好的正圓粘在一起,每五個一組,一共弄成三組,將邊緣粘在一起形成圓柱體,將粘好的物體再次連接在一起。
4.取一根繩子從中間穿過去,再取一張紙從五分之二處裁切下來,用剪刀簡稱條狀,取一截繩子,在一頭打一個結。
5.空白處貼上雙面膠,將繩子捲起來粘住,繩子另一頭從之前粘好的那一組中間穿過去打死結,用雙面膠將邊緣與粘好的邊緣連接在一起就完成了。
Ⅱ 卡紙做燈籠簡單做法是什麼
第一步、折疊卡紙,如下圖所示:
Ⅲ 燈籠怎麼用紙做簡單又漂亮
把白色卡紙捲起來粘貼,再把准備好的紙花貼上,漂亮的中秋燈籠製作完成!
Ⅳ 最簡單的燈籠折紙怎麼做
簡單燈籠折紙的做法:
1、把紙張平均對折折疊出「十」字摺痕;
2、把四邊的角往中間角折疊進去;
3、反過來把四邊的角往中間平均折疊進去;
4、再反過來把四邊的角往中間平均折疊進去;
5、反過來,把上下兩個角打開;
6、這樣可愛又簡單的燈籠折紙就完成了。
Ⅳ 如何用紙做燈籠簡單
所需材料:卡紙、介紙刀、直尺、鉛筆、雙面膠、線繩。
製作步驟:
1、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
2、將卡紙兩邊各留出0.5到1、0厘米,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後用介紙刀切開;
3、卷一下使卡紙呈弧形;
4、對貼,邊角料剪成細條作穗,再貼上線繩。
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是一種古老的中國 傳統 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彩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 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Ⅵ 手工紙怎麼做燈籠
准備15*15cm彩紙20張、圓規、直尺、膠水。然後在紙上畫一個圓,用圓規把圓分成三等分。用線把三等分點連起來,把紙裁開,沿線對折。然後做20個三角形,取出五個用膠水將兩側粘起來。然後翻轉過來,將其他幾個邊也粘起來,燈籠就做好了。
紙燈籠是一種常見的傳統民俗手工藝品。用紙製作成的燈籠,從名字可以看出主要的製作原料是紙。紙燈籠的裝飾效果比它的照明效果好。我們一般都是將紙燈籠用來觀賞或裝飾,來增添節日氣氛。
Ⅶ 紙燈籠的做法大全簡單
將長方形的一個紙片豎向折疊成十六個等份,攤開之後再向內橫向折疊兩次,使其中間有三條摺痕,根據豎向的摺痕粘在一起,用線穿好之後就完成了。
燈籠起源於西漢時期,經過歷代人的繼承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燈籠象徵著團圓紅火,在一些場合或者節日里能夠烘托一種熱鬧喜慶的氣氛。
紙質燈籠具體步驟:
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紅紙,縱向對折成十六等份之後展開。
橫向沿著中線對折一次,再對折,打開之後有三條橫線將紙張分成四等份。
在中間橫線和豎線相交的位置斜著折出棱形,每一個相交點都需要折。
將紙片按著棱形折在一起,形成一個燈籠的形狀,用膠水將紙的邊和底部、上部封好。
最後用棉線將燈籠從底部穿上來,紙折的燈籠就做好了。
注意事項:
在折紙的時候折線要對稱。
注意尖銳工具的使用安全。
Ⅷ 好看又簡單用紙做的燈籠怎麼做
燈籠依其形狀,目前分為泉州式和福州式兩種。其中以泉州式為中國燈籠的代表。
Ⅸ 怎樣做紙燈籠的方法簡單
怎樣做紙燈籠的方法一,簡單。紙折成。不讓門兒。兩頭微過粘起。變成燈籠。
Ⅹ 紅紙做燈籠簡單的做法
先准備一張紅色卡紙,或者是家裡用過的年歷的紙都可以。
將卡紙畫好等分的若干平行線,再用剪刀將中間剪開。均勻筆直剪開
將剪好的紙卷一下,使卡紙呈現一個弧,再將兩頭粘起來,形成一個燈籠的外周。
最後可以去找些線,做成燈籠的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