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瓦斯壓力測定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瓦斯壓力測定儀採用兩組膠圈封孔,並向兩組封孔膠圈之間注入壓力,保持高於瓦斯壓力。壓力滲入液體鑽孔周圍的微裂隙,因此形成了膠圈,封瓦斯的封孔系統。從而嚴密地封閉了鑽孔防止了瓦斯的泄漏,測定出真實的煤層瓦斯壓力。山東中煤集團瓦斯壓力測定儀ymhy1
Ⅱ 光感式瓦斯檢測儀使用要點
1)裝葯:首先將顆粒大小為(2~3)mm的氯化鈣或硅膠,(4~5)mm鈉石灰等葯品裝入吸收管內,其中氯化鈣或硅膠按海綿墊→花墊片→葯品(裝至一半處)→圓墊片→葯品→花墊片→海綿墊的順序依次裝配(在短吸收管內裝氯化鈣或硅膠,用來吸收濕氣,在長吸收管內裝鈉石灰,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如果主要作甲烷測量,且濕氣較大時,最好在長管內裝氯化鈣或硅膠,在短管內裝鈉石灰)。
在檢查儀器性能時,必須將吸收管串入氣路中,方可對儀器進行性能檢查。
2)檢查吸氣球是否漏氣。檢查的方法:將吸氣球上的橡皮管打彎捏緊後壓扁吸氣球,當松開被壓扁的氣球時,氣球膨脹還原時間不少於3分鍾,說明不漏氣。
3)檢查甲烷氣路系統的通暢情況。檢查方法:用不漏氣的氣球接入甲烷氣路系統中,壓扁氣球後立即放開,氣球很快鼓起來,說明該氣路暢通。
4)檢查甲烷氣路的漏氣情況。檢查方法:將氣路接入700毫米水柱高度的壓力計中,歷時1分鍾,如水柱不下降,說明該氣路不漏氣。
5)用新鮮空氣清洗氣室。使用以前必須在和使用地區溫度相接近(相差不超過5℃)的新鮮空氣中清洗甲烷室。這樣可以減少由於溫度的變化引起對調好零位的條紋移動。
Ⅲ 瓦斯檢測儀哪四部分組成
瓦斯檢測儀由氣路、光路和電路三大系統組成。
(1)、氣路系統。由吸氣管、進氣管、水分吸收管、二氧化碳吸收管、吸氣橡皮球、氣室和毛細管等組成。
(2)、光路系統。由光源、聚光鏡、平面鏡、平行玻璃、氣室、折光棱鏡組 、反射棱鏡組、望遠鏡系統組成。
(3)、電路系統。其功能和作用是為光路提供電源。該系統由電池、燈泡、光源蓋、光源電門和微讀數電門等組成。
Ⅳ 使用光學甲烷檢測儀測定瓦斯濃度的主要步驟是什麼
使用光學甲烷檢測儀測定瓦斯濃度的主要步驟有以下二個:
(1)對零。
(2)測定。
Ⅳ 如何用光學瓦斯檢定器測甲烷、二氧化碳濃度
答案:用光學甲烷檢測儀測定瓦斯時,應按下述步驟進行操作:1、對零:在待測地點附近的進風巷道中,捏放吸氣橡皮球數次,吸入新鮮空氣清洗瓦斯室。這里的溫度和絕對壓力應與待測地點相近,防止因溫度和空氣壓力不同引起測定時出現零點漂移現象。然後,按下微讀數電門7,觀看微讀數觀測窗6,旋轉微調螺旋3,使微讀數盤的零位刻度和指標線重合;再按下光源電門8,觀看目鏡,旋下主螺旋蓋15,調主調螺旋2,在干涉條紋中選定一條黑基線與分劃板的零位重合,並記住這條黑線。一邊觀看目鏡一邊擰主調螺旋蓋15,此時,要防止擰主調螺旋蓋過程中光譜移動。蓋好主調螺旋蓋後要避免基線因碰撞而移動。2、測定:在測定地點處將儀器進氣管送到待測位置,如果測點過高,可在進氣管上接長膠皮管,用木棒等將膠皮管送到待測位置。捏放橡皮吸氣球5次-10次,將待測氣體吸入瓦斯室。
Ⅵ WGCB瓦斯抽放管道氣體參數測定儀使用說明書
1)測量某一測點的流量。通過測量孔板、均速管或皮託管的壓差、抽放負壓、甲烷濃度和管道溫度計算出抽放瓦斯的混合流量和純甲烷流量;利用皮託管測量時,又可選擇中心點法或高斯三點法進行測量和計算;共可測量128個測點的流量數據。
2)可以把儀器作為單參數感測器使用,可分別單獨測量某一測點的壓差、負壓、甲烷濃度、溫度。
使用方法:
1.開機啟動,按下電源鍵,當電源不足時請充電;
2.按確認鍵一起開始自動校準;
3.校準完成,在功能選擇界面下,按「1」,進入現場測量菜單,選擇相應的參數編號進入相應的測量內容;
4.在「現場測量」菜單里,選擇「1」進行流量測量,選擇「2」進行單參數測量;
5.流量測量輸入標高後,按確認鍵;單體參數測量選擇相應的參數進行測量;
6.輸入預置的參數,按確認鍵繼續,需要返回按返回鍵;
7.進入「流量測量准備」菜單,連接好正負壓軟管,按確認鍵;
8.進入「壓差測量」菜單,用力按住測量按鈕,按確認鍵開始測量壓差,讀取壓差讀數;
9.負壓測量,松開測量開關,按確認鍵,讀取負壓讀數。
10.濃度測量正壓端連接要測量的濃度管,另一端用負壓取樣器抽氣,按確認鍵開始,讀取濃度讀數。
查詢列印,在功能選擇菜單,按鍵「2」,進入列印菜單,按相應的按鍵選擇操作。
Ⅶ 光學瓦斯檢測儀使用步驟
瓦斯儀器操作
進入檢查區域後,按巡迴圖表所擬定路線及時間依次達到各檢查點。
1.瓦斯測定
一手將連接瓦斯入口的膠管按二氧化碳吸收劑管用探仗伸向測點(距離巷道頂200板mm以下處)手壓氣球10次以上,待測氣體入氣室,然後收回探仗,打開目鏡護蓋。觀察光譜黑線在分劃板上的移動位置,同時調整測微手輪,使光譜黑線在分劃板上移到靠近的整數位置上。再觀測測微刻度盤上指示的讀數,將分劃板上指示的整數與測微盤上指示的小數相加即為該點的瓦斯濃度。
2.二氧化碳測定
在測定點距巷道底板200mm以上處,首先測出該點的瓦斯濃度,然後拔開二氧化碳吸收劑管,將儀器吸氣嘴伸向同一地點。同測瓦斯濃度方法一樣。吸取二氧化碳和瓦斯的混合氣體,讀出混合氣體濃度數值減去已測出的同點的瓦斯濃度再乘以0.925所得數即為該點的二氧化碳濃度。
瓦斯檢測程序及操作
(一) 入井前的准備工作
1. 佩戴好瓦斯檢查工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2、對攜帶的光學瓦斯檢測儀的葯品、氣路及氣密性、條紋進行檢查,確認其性能良好。
⑴對葯品效能進行檢查。吸收管內的乾燥劑用氯化鈣或變色硅膠。變色硅膠為藍色顆粒狀,直徑2~3mm為宜,極易吸收水分而逐漸變為粉紅色。吸濕變色後就應更換。但吸濕變色後的硅膠經過乾燥處理後可以復用。
吸收二氧化碳的是鈉石灰又名鹼石灰,儀器使用的是含有變色指示劑的粉紅色顆粒,吸收後變為淡黃色。葯品顆粒粒度以3~5mm為宜。
⑵對一起進行氣密性檢查。先檢查吸氣球是否漏氣。檢查方法是:一隻手捏扁吸氣球壓出球內氣體,另一隻手壓住球上的橡皮管,如球不膨脹還原,就證明不漏氣,否則可以從氣球是否損壞、活塞芯子是否清潔等方面來找原因。然後對儀器的氣樣通道進行檢查。其檢查方法與檢查吸氣球一樣,只是把壓住吸氣球上的橡皮管改為堵住儀器的進氣口,如漏氣應對各連接部分分別檢查,找出原因進行檢修。
⑶檢查干涉條紋是否清晰。按下按鈕由目鏡觀察,旋轉保護玻璃座調整視度直到數字最清晰,再看干涉條紋是否清晰。如不清晰,可將光源燈泡蓋打開,用調整燈泡的位置來改善。
⑷用新鮮空氣清洗氣室。儀器在使用前必須在測定地區氣溫相差不超過10℃的新鮮空氣中清洗氣室,這是因為:第一,不同溫度的氣體的折射率是不同的,因此當對零和測定地點的溫度差別太大時,會引起測量誤差,第二,這種儀器對溫度的變化是比較敏感的,溫度變化會引起對好零的條紋移動(現場稱為「跑正」或「跑負」)。清洗氣室一般在井底車場進行。清洗的方法是擠壓五六次吸氣球,讓新鮮空氣流經吸收管後進入氣室。
⑸干涉條紋的「0」位調定。清洗氣室後在同一地點隨即進行「0」位調定。其方法是:先按下微調按鈕(上按鈕),轉動測微手輪,使刻度盤的「0」位與指標線重合,然後按下粗調按鈕(下按鈕),轉動粗動手輪,從目鏡中觀察,把干涉條紋的兩條黑線中的任意一條對准分劃板上的零線,並記住所對的這條黑線,旋上護蓋。此後護蓋不得再旋動,以免「0」位變動。另外在旋護蓋時不要擰的過緊,容易壓迫儀器本體,使本體組件變形而造成「0」位移動。
上好護蓋後要再看一下干涉條紋中對零的黑線是否移動,若移動需要重新調零。
Ⅷ 光學瓦斯測定儀如何讀數
一、光學瓦斯測定儀的讀數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的:
1、瓦斯含量的測定
(1)把瓦斯入口的橡皮管伸入測定地點;
(2)然後慢慢握壓吸氣球五六次,使待測氣體進入瓦斯室;
(3)由目鏡觀察,讀出干涉條紋在分劃板上移動的概數;
(4)轉動測微手輪,按下測微照明電路的按鈕,讀出刻度盤上的讀數。
2、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
(1)首先測出瓦斯濃度;
(2)然後去掉CO2吸收管,再測出瓦斯和CO2混合氣體的濃度;
(3)混合氣體濃度減去瓦斯濃度,再乘0.955的校正系數,即為要測定的CO2濃度。
二、光學瓦斯檢測儀的定義:
光學瓦斯檢測儀根據光學原理設計製造的,主要用來測定瓦斯的濃度和二氧化碳的濃度。
按照測量的范圍分為低濃度光學瓦斯檢測儀(測量范圍0~10%,精度0.01%)和高濃度光學瓦斯檢測儀(測量范圍0~100%,精度0.1%)兩種。
Ⅸ 怎樣使用光干涉瓦斯檢測儀檢查瓦斯
進行氣密檢查:一手堵住進氣孔一手擠壓吸氣球,30秒不膨脹還原為合格
電源是否充足,光譜是否清晰:安裝電池按下按鈕由目鏡觀察,旋轉保護玻璃框調整視度達到數字最清晰,干涉條紋清晰。
清洗氣室,校對基線:必須在與測定地區溫差不超過10℃的新鮮空氣清洗氣室。一般在井底車場進行。
對零:按下微讀數盤的零位刻度線與指標線重合;然後觀察目鏡,轉動主調螺桿,將干涉條紋最黑的一條與分化板上的零位對准,記住。旋上護蓋使用中不得再動,以免零位變動。
Ⅹ 光學瓦斯檢測器的使用方法和組成
氣路系統。由吸氣管、進氣管、水分吸收管、二氧化碳吸收管、吸氣橡皮球、氣室和毛細管等組成。
光路系統。由光源、聚光鏡、平面鏡、平行玻璃、氣室、折光棱鏡組、反射棱鏡組、望遠鏡系統組成。
電路系統。其功能和作用是為光路提供電源。該系統由電池、燈泡、光源蓋、光源電門和微讀數電門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