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聲檢測。超聲探傷儀、探頭。檢測鍛件的裂紋、分層、夾雜,焊縫中的裂紋、氣孔、夾渣型材的裂紋、分層、夾雜、折疊,夾渣等缺陷及厚度測定。(2)聲發射檢測。聲發射感測器、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及聲發射信號分析系統。檢測構件的動態裂紋、裂紋萌生及裂紋生長率等。(3)雜訊檢測。聲級計、頻率分析儀、雜訊級分析儀檢測設備內部結構的磨損、撞擊、疲勞等缺陷,尋找雜訊。(4)激光檢測。激光全息攝影機。檢測微小變形、夾板蜂窩結構的膠接質量、高速物理過程中等離子體診斷和高速碰撞等。(5)微波檢測。微波計算機斷層成像機(微波CT機)。檢測復合材料、非金屬製品、火箭殼體;還可測量厚度、密度、濕度等物理參數。
⑵ 幾種常見無損檢測的比較
典型的NDT檢測方法及優缺性比較
------------------------------------------------------------------------ 1 射線檢驗法(RT)
1.1 設備:X射線探傷儀、膠片、射線鉛屏蔽、膠片處理設備、底片觀察評價設備以及輻射監控設備等。
1.2 用途:檢測焊接不連續性(包括裂紋、氣孔、未熔合、末焊透及夾渣)以及腐蝕和裝配缺陷。最宜檢查厚壁的體積型缺陷。
1.3 優點:獲得永久記錄,可供日後再次檢查,射線功率可調。
1.4 局限性:X射線設備的一次投資大,不易攜帶不安全,要保護將被照射的設備。
1.5 相關技術:γ射線源。γ源輸出能量(波長)恆定,不能調節。要控制檢驗員的曝光能級和劑量。輻射源易損耗且必須定期更換。成本較高,要有素質高的操作和評片人員。γ源可以定位在諸如鋼管和壓力容器之類的物體內。X射線照相質量通常比γ射線高。
2 超聲檢測法(UT)
2.1 設備:超聲探傷儀、探頭、藕合劑及標准試塊等。
2.2 用途:檢測鑄件縮孔、氣泡、焊接裂紋、夾渣、末熔合、未焊透等缺陷及厚度測定。
2.3 優點:對平面型缺陷十分敏感,一經探傷便知結果。易於攜帶。多數超聲探傷儀不必外接電源,穿透力強。
2.4 局限性:為藕合感測器,要求被檢表面光滑。難於探出細小裂縫。要有參考標准。為解釋信號,要求檢驗人員素質高。
3 磁粉檢驗法(MT)
3.l 設備:磁頭、扼鐵、線圈、電源及磁粉。某些應用中要有專用設備和紫外源。
3.2 用途:檢測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紋、折疊夾層、夾渣 及冷隔等。
3.3 優點:經濟、簡便、易詮釋,設備較輕便。
3.4 局限性:限於鐵磁材料,探傷前後必須清潔工件,塗覆層太厚會引起假顯示。某些應用中,還要求探傷之後給工件退磁。
4 滲透檢驗法(PT)
4.1 材料及設備:熒光或著色滲透液、顯象液、清潔劑(溶劑、乳化劑)及清潔裝置。如果用熒光著色,則需紫外光源。
4.2 用途:檢測表面不連續性,如裂紋、氣孔及縫隙等。
4.3 優點:對所有的材料都適用的。設備輕便,投資相對較少。探傷簡便,結果易解釋。除光源需電源外,其它設備都不需電源,可直觀核對顯示。
4.4 局限性:由於塗料、污垢及塗覆金屬等表面層會掩蓋缺陷,孔隙表面的漏洞也能引起假顯示,探傷前後必須清潔工件。
5 渦流檢測法(ET)
5.1 設備:渦流探傷儀和標准試塊。
5.2 用途:檢測材料表面的不連續性(如裂紋、氣孔、未熔合等)和某些亞表面夾渣。
5.3 優點:較經濟、簡便,可自動探傷對准工件,不需藕合,探頭不必接觸試件。
5.4 局限性:僅限於導體材料,穿透淺,因靈敏度隨試件幾何形狀而異,所以有些顯示被掩蓋了。要有參考標准。
6 聲發射檢測(AET)
6.1 設備:聲發射感測器、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及聲發射信號分析系統等。
6.2 用途:檢測焊縫在冷卻過程中的內裂紋、裂紋萌生及裂紋的生長率等。
6.3 優點:實時並連續監控探測,可以遙控,裝置較輕便。
6.4 局限性:感測器同試件藕合應良好,試件必須處於應力狀態,延性材料產生低幅值聲發射。雜訊不得進入探測系統。設備貴,人員素質要求高。
7 目視檢查(VT)
1.1 設備:內窺鏡、顯微鏡、放大鏡、圖象處理設備及光源等。
7.2 用途:檢測表面缺陷、焊接外觀和尺寸。
7.3 優點:經濟、方便、直觀、檢驗員只需稍加培訓。
7.4 局限性:只能檢查外部即表面狀態,要求檢驗員視力好。
8 電位差測量(ACPD)
8.1 設備: 電位差儀
8.2 用途:在其它檢測方法發現裂紋後,測量表面開口裂紋深度。
8.3 優點 :
8.4 局限性: 僅限於測量鐵素體、奧氏體鋼與鋁合金錶面裂紋,被測件厚度大於5毫米。
8.5 相關技術:交流電磁場測量(ACFM)
⑶ 材料無損檢測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用於那些場合
無損檢測目前已廣泛用於多種行業。分特種設備行業來說,無損檢測有以下五大常規檢測方法:
1)RT 射線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內部缺陷
2) UT超聲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內部缺陷
3) MT磁粉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表面、近表面缺陷(鐵磁性材料)
4) PT滲透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表面開口缺陷(非多孔型材料)
5) ET渦流檢測 :主要檢測材料或工件表面、近表面缺陷(導電材料)
當材料是鑄件或碳鋼、合金鋼等鐵磁性工件時可以運用除 ET外的各種方法,但是還要看工件的厚度,以及可能出現缺陷的部位等,表面裂紋以MT為最佳,工件厚度大時的內部缺陷以RT UT 為佳。要是材料開坡口需要探傷時,可以使用PT
.總之,運用的場合還是需要看材料材質,厚度,缺陷形式、檢驗要求、運用方法的優越性等等。
⑷ 無損測試的簡介
常用的無損測試技術有:①射線探傷。利用X射線或γ射線在穿透被檢物各部分時強度衰減的不同,檢測被檢物的缺陷。若將受到不同程度吸收的射線投射到X射線膠片上 ,經顯影後可得到顯示物體厚度變化和內部缺陷情況的照片。如用熒光屏代替膠片,可直接觀察被檢物體的內部情況。②超聲檢測。利用物體自身或缺陷的聲學特性對超聲波傳播的影響,來檢測物體的缺陷或某些物理特性。在超聲檢測中常用的超聲頻率為0.5~5兆赫(MHz)。最常用的超聲檢測是脈沖探傷。③聲發射檢測。通過接收和分析材料的聲發射信號來評定材料的性能或結構完整性。材料中因裂縫擴展、塑性變形或相變等引起應變能快速釋放而產生應力波的現象稱為聲發射。材料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產生的聲發射,被聲感測器接收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後送至信號處理器,從而測量出聲發射信號的各種特徵參數。④滲透探傷。利用某些液體對狹窄縫隙的滲透性來探測表面缺陷。常用的滲透液為含有有色染料或熒光的液體。⑤磁粉探傷。通過磁粉在物體缺陷附近漏磁場中的堆積來檢測物體表面或近表面處的缺陷,被檢測物體必須具有鐵磁性。此外,中子射線照相法、激光全息照相法、超聲全息照相法、紅外檢測、微波檢測等無損測試新技術也得到了發展和應用。
通過使用 NDT,能發現材料或工件內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欠,能測量工件的幾何特徵和尺寸,能測定材料或工件的內部組成、結構、物理性能和狀態等。
無損檢測技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國際上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工程科學。無損檢測技術又稱非破壞檢查技術(N0n-Destructive Testing),顧名思義,就是以不使被檢查物使用性能及形態受到損傷為前提,通過一定的檢測手段來檢測或測量、顯示和評估物質中因有缺陷或組織結構上的差異存在而會使其某些物理性質的物理量發生變化的現象,從而了解和評價材料、產品、設備構件直至生物等的性質、狀態或內部結構等等的一種特殊的檢測技術。在國際上,目前已經得到普遍認同: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行業,直至一個企業的工業技術水平可以通過其無損檢測的技術水平來反映。
NDT 能應用於產品設計、材料選擇、加工製造、成品檢驗、在役檢查(維修保養)等多方面,在質量控制與降低成本之間能起最優化作用。NDT 還有助於保證產品的安全運行和(或)有效使用。
NDT 包含了許多種已可有效應用的方法,最常用的 NDT 方法是:射線照相檢測、超聲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目視檢測、泄漏檢測、聲發射檢測、射線透視檢測等。
由於各種 NDT 方法,都各有其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因此新的 NDT 方法一直在不斷地被開發和應用。通常,只要符合 NDT 的基本定義,任何一種物理的、化學的或其他可能的技術手段,都可能被開發成一種 NDT 方法。
在我國,無損檢測一詞最早被稱之為探傷或無損探傷,其不同的方法也同樣被稱之為探傷,如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等等。這一稱法或寫法廣為流傳,並一直沿用至今,其使用率並不亞於無損檢測一詞。
在國外,無損檢測一詞相對應的英文詞,除了該詞的前半部分——即 non-destructive 的寫法大多相同外,其後半部分的寫法就各異了。如日本習慣寫作 inspection,歐洲不少國家過去曾寫作 flaw detection、現在則統一使用 testing,美國除了也使用 testing 外,似乎更喜歡寫作 examination 和 evaluation。這些詞與前半部分結合後,形成的縮略語則分別是 NDI、NDT 和 NDE,翻譯成中文就出現了無損探傷、無損檢查(非破壞檢查)、無損檢驗、無損檢測、無損評價等不同術語形式和寫法。實際上,這些不同的英文及其相應的中文術語,它們具有的意義相同,都是同義詞。為此,國際標准化組織無損檢測技術委員會(ISO/TC 135)制定並發布了一項新的國際標准(ISO/TS 18173:2005),旨在將這些不同形式和寫法的術語統一起來,明確它們是有一個相同定義的術語、都是同義詞,即都等同於無損檢測(non-destryctive testing)。而不同的寫法,僅僅是由於語言習慣不同而已。
因此,作為標准化的術語,推薦使用「無損檢測」一詞,對應的英文詞則推薦使用「Non-destructive testing」。各種無損檢測方法的名稱,也同樣推薦使用「檢測」一詞,如射線照相檢測、超聲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等等。在翻譯時,與 Non-destructive 相連用的如 inspection、examination、evaluation 等英文詞,都推薦譯成「無損檢測」一詞,盡量避免寫作「無損探傷」、「無損檢查」、「無損檢驗」、「無損評價」等。這一譯法也同樣適用於各種無損檢測方法名稱的譯法。
註:inspection、examination、evaluation 等詞,僅在翻譯無損檢測及其方法的名稱時才推薦譯成「檢測」一詞,其他場合宜依據原文內容和中文習慣來翻譯。
無損檢測技術最突出的特點是「無損傷」,能對產品或檢測對象實現百分之百檢查,因此在工業生產、物理研究、生物工程以及醫療診斷等廣大領域都受到極大的重視和獲得迅速發展。
在工業領域,目前最常應用的有超聲波檢測、射線檢測、滲透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聲發射檢測、工業CT檢測、激光全息檢測、目視檢測、泄漏檢測、漏磁檢測、微波檢測、紅外檢測……等等,其中前五項被稱為五大常規的工業無損檢測技術。其他如機場或海關的人身及物品安全檢查,軍事上的雷達和探雷器、夜視儀,醫學領域中人們熟知的B超、醫用CT……等等,甚至人們挑選西瓜時採用敲拍聽聲來判斷西瓜好壞、用耳朵聽暖瓶瓶膽的共振回聲來判斷瓶膽質量、輕輕敲擊瓷器聽聲判斷瓷器質量等等,其實也都屬於無損檢測技術的范疇。
常用 NDT 方法的英文及其縮寫:
超聲檢測 ultrasonic testing — UT
磁粉檢測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 MT
計算機層析成像檢測 computed tomographic testing — CT
目視檢測 visual testing — VT
射線照相檢測 radiographic testing — RT
滲透檢測 penetrant testing — PT
聲發射檢測 acoustic emission testing — AT、AE
渦流檢測 eddy current testing — ET
泄漏檢測 leak testing — LT</P
⑸ 常用無損探傷方法有哪幾種
無損探傷檢測包含了許多種已可有效應用的方法,最常用的 NDT 方法是:射線照相檢測、超聲檢測、渦流檢測、磁粉檢測、滲透檢測、目視檢測、泄漏檢測、聲發射檢測、射線透視檢測等。
由於各種 NDT 方法,都各有其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因此新的 NDT 方法一直在不斷地被開發和應用。通常,只要符合 NDT 的基本定義,任何一種物理的、化學的或其他可能的技術手段,都可能被開發成一種 NDT 方法。
(5)無損檢測信號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無損探傷檢測,能發現材料或工件內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欠,能測量工件的幾何特徵和尺寸,能測定材料或工件的內部組成、結構、物理性能和狀態等。
NDT 能應用於產品設計、材料選擇、加工製造、成品檢驗、在役檢查(維修保養)等多方面,在質量控制與降低成本之間能起最優化作用。NDT 還有助於保證產品的安全運行和(或)有效使用。
在我國,無損檢測一詞最早被稱之為探傷或無損探傷,其不同的方法也同樣被稱之為探傷,如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等等。這一稱法或寫法廣為流傳,並一直沿用至今,其使用率並不亞於無損檢測一詞。
⑹ 什麼是無損檢測
無損檢測是指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不傷害被檢測對象內部組織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內部結構異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熱、聲、光、電、磁等反應的變化,以物理或化學方法為手段,藉助現代化的技術和設備器材,對試件內部及表面的結構、性質、狀態及缺陷的類型、性質、數量、形狀、位置、尺寸、分布及其變化進行檢查和測試的方法。
無損檢測是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無損檢測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認,主要有射線檢驗(RT)、超聲檢測(UT)、磁粉檢測(MT)和液體滲透檢測(PT) 四種。其他無損檢測方法有渦流檢測(ECT)、聲發射檢測(AE)、熱像/紅外(TIR)、泄漏試驗(LT)、交流場測量技術(ACFMT)、漏磁檢驗(MFL)、遠場測試檢測方法(RFT)、超聲波衍射時差法(TOFD)等。
原理:
無損檢測是利用物質的聲、光、磁和電等特性,在不損害或不影響被檢測對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檢測被檢對象中是否存在缺陷或不均勻性,給出缺陷大小,位置,性質和數量等信息。與破壞性檢測相比,無損檢測有以下特點。第一是具有非破壞性,因為它在做檢測時不會損害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第二具有全面性,由於檢測是非破壞性,因此必要時可對被檢測對象進行100%的全面檢測,這是破壞性檢測辦不到的;第三具有全程性,破壞性檢測一般只適用於對原材料進行檢測,如機械工程中普遍採用的拉伸、壓縮、彎曲等,破壞性檢驗都是針對製造用原材料進行的,對於產成品和在用品,除非不準備讓其繼續服役,否則是不能進行破壞性檢測的,而無損檢測因不損壞被檢測對象的使用性能。所以,它不僅可對製造用原材料,各中間工藝環節、直至最終產成品進行全程檢測,也可對服役中的設備進行檢測。
⑺ 無損檢測
要不你在膠里加點金屬粉末,然後用探傷機吧,不過成本有點高
⑻ 針對超聲波的擴散衰減現象,在進行無損檢測時應如何處理
物理探傷就是不產生化學變化的情況下進行無損探傷。
一、什麼是無損探傷?
答:無損探傷是在不損壞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狀態的前提下,對被檢驗部件的表面和內部質量進行檢查的一種測試手段。
二、常用的探傷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的無損探傷方法有:X光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渦流探傷、γ射線探傷、螢光探傷、著色探傷等方法。
三、試述磁粉探傷的原理?
答:它的基本原理是:當工件磁化時,若工件表面有缺陷存在,由於缺陷處的磁阻增大而產生漏磁,形成局部磁場,磁粉便在此處顯示缺陷的形狀和位置,從而判斷缺陷的存在。
四、試述磁粉探傷的種類?
1、按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可分為周向磁化法、縱向磁化法、復合磁化法和旋轉磁化法。
2、按採用磁化電流的不同可分為:直流磁化法、半波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3、按探傷所採用磁粉的配製不同,可分為乾粉法和濕粉法。
五、磁粉探傷的缺陷有哪些?
答:磁粉探傷設備簡單、操作容易、檢驗迅速、具有較高的探傷靈敏度,可用來發現鐵磁材料鎳、鈷及其合金、碳素鋼及某些合金鋼的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它適於薄壁件或焊縫表面裂紋的檢驗,也能顯露出一定深度和大小的未焊透缺陷;但難於發現氣孔、夾碴及隱藏在焊縫深處的缺陷。
六、缺陷磁痕可分為幾類?
答:1、各種工藝性質缺陷的磁痕;
2、材料夾渣帶來的發紋磁痕;
3、夾渣、氣孔帶來的點狀磁痕。
七、試述產生漏磁的原因?
答:由於鐵磁性材料的磁率遠大於非鐵磁材料的導磁率,根據工件被磁化後的磁通密度B=μH來分析,在工件的單位面積上穿過B根磁線,而在缺陷區域的單位面積 上不能容許B根磁力線通過,就迫使一部分磁力線擠到缺陷下面的材料里,其它磁力線不得不被迫逸出工件表面以外出形成漏磁,磁粉將被這樣所引起的漏磁所吸引。
八、試述產生漏磁的影響因素?
答:1、缺陷的磁導率:缺陷的磁導率越小、則漏磁越強。
2、磁化磁場強度(磁化力)大小:磁化力越大、漏磁越強。
3、被檢工件的形狀和尺寸、缺陷的形狀大小、埋藏深度等: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埋藏在表面下深度相同的氣孔產生的漏磁要比橫向裂紋所產生的漏磁要小。
九、某些零件在磁粉探傷後為什麼要退磁?
答:某些轉動部件的剩磁將會吸引鐵屑而使部件在轉動中產生摩擦損壞,如軸類軸承等。某些零件的剩磁將會使附近的儀表指示失常。因此某些零件在磁粉探傷後為什麼要退磁處理。
十、超聲波探傷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答:超聲波探傷是利用超聲能透入金屬材料的深處,並由一截面進入另一截面時,在界面邊緣發生反射的特點來檢查零件缺陷的一種方法,當超聲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頭通至金屬內部,遇到缺陷與零件底面時就分別發生反射波來,在螢光屏上形成脈沖波形,根據這些脈沖波形來判斷缺陷位置和大小。
十一、超聲波探傷與X射線探傷相比較有何優的缺點?
答:超聲波探傷比X射線探傷具有較高的探傷靈敏度、周期短、成本低、靈活方便、效率高,對人體無害等優點;缺點是對工作表面要求平滑、要求富有經驗的檢驗人員才能辨別缺陷種類、對缺陷沒有直觀性;超聲波探傷適合於厚度較大的零件檢驗。
十二、超聲波探傷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答:1、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在不同質界面上具有反射的特性,如遇到缺陷,缺陷的尺寸等於或大於超聲波波長時,則超聲波在缺陷上反射回來,探傷儀可將反射波顯示出來;如缺陷的尺寸甚至小於波長時,聲波將繞過射線而不能反射;
2、波聲的方向性好,頻率越高,方向性越好,以很窄的波束向介質中輻射,易於確定缺陷的位置。
3、超聲波的傳播能量大,如頻率為1MHZ(100赫茲)的超生波所傳播的能量,相當於振幅相同而頻率為1000HZ(赫茲)的聲波的100萬倍。
十三、超生波探傷板厚14毫米時,距離波幅曲線上三條主要曲線的關系怎樣?
答:測長線Ф1 х6 -12dB
定量線Ф1 х6 -6dB
判度線Ф1 х6 -2dB
十四、何為射線的「軟」與「硬」?
答:X射線穿透物質的能力大小和射線本身的波長有關,波長越短(管電壓越高),其穿透能力越大,稱之為「硬」;反之則稱為「軟」。
十五、用超生波探傷時,底波消失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答:1、近表表大缺陷;2、吸收性缺陷;3、傾斜大缺陷;4、氧化皮與鋼板結合不好。
十六、影響顯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顯影時間;2、顯影液溫度;3、顯影液的搖動;4、配方類型;5、老化程度。
十七、什麼是電流?
答:電流是指電子在一定方向的外力作用下有規則的運動;電流方向,習慣上規定是由電源的正極經用電設備流向負極為正方向,即與電子的方向相反。
十八、什麼是電流強度?
答:電流強度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電流有時也作為電流強度的簡稱,可寫成I =Q \T 式中I 表示為電流強度Q 為電量,T 為時間 。
十九、什麼是電阻?
答:指電流在導體內流動所受到的阻力,在相同的溫度下,長度和截面積都相同的不同物質的電阻,差別往往很大;電阻用「R」表示,單位為歐姆,簡稱歐,以Ω表示。
二十、什麼是電壓?
答:指在電源力的作用下,將導體內部的正負電荷推移到導體的兩端,使其具有電位差,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用符號「V」表示。
二十一、什麼是交流電,有何特點?
答:交流電指電路中電流、電壓、電勢的大小和方向不是恆定的,而是交變的,其特點是電流、電壓、電勢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隨時間作作周期性的變化;工礦企業設備所用的交流電動機、民用照明、日常生活的電器設備都是以交流電作為電源;交流電有三相和單相之分,其電壓380伏和220伏。
二十二、什麼是直流電,有何特點?
答:指在任何不同時刻,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均相等,方向始終不變的電流;其特點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電勢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而是恆定的;直流電機、電鍍、電機勵磁、蓄電池充電、半導體電路等。
二十三、什麼是歐姆定律?
答:歐姆定律反映了有穩恆電流通過的電路中電阻、電壓和電流相互關系;歐姆定律指出,通過電路中的電流與電路兩端電壓成正比,與電路中的電阻成反比;即I =V \R。
二十四、什麼是電磁感應?
答:通過閉合迴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而在迴路中產生電動勢的現象稱為電磁感應;這樣產生電動勢稱為感應電動勢,如果導體是個閉合迴路,將有電流流過,其電流稱為感生電流;變壓器,發電機、各種電感線圈都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工作。
二十五、簡述超生波探傷中,超生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引起衰減的原因是什麼?
答:1、超聲波的擴散傳播距離增加,波束截面愈來愈大,單位面積上的能量減少。
2、材質衰減一是介質粘滯性引起的吸收;二是介質界面雜亂反射引起的散射。
二十六、CSK-ⅡA試塊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答:1、校驗靈敏度;2、校準掃描線性。
二十七、影響照相靈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X光機的焦點大小;2、透照參數選擇的合理性,主要參數有管電壓、管電流、曝光時間和焦距大小;3、增感方式;4、選用膠片的合理性;5、暗室處理條件;6、散射的遮擋等。
二十八、用超生波對餅形大鍛件探傷,如果用底波調節探傷起始靈敏度對工作底面有何要求?
答:1、底面必須平行於探傷面;
2、底面必須平整並且有一定的光潔度。
二十九、超聲波探傷選擇探頭K值有哪三條原則?
答:1、聲束掃查到整個焊縫截面;
2、聲束盡量垂直於主要缺陷;
3、有足夠的靈敏度。
三十、超聲波探傷儀主要有哪幾部分組成?
答:主要有電路同步電路、發電路、接收電路、水平掃描電路、顯示器和電源等部份組成。
三十一、發射電路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答:由同步電路輸入的同步脈沖信號,觸發發射電路工作,產生高頻電脈沖信號激勵晶片,產生高頻振動,並在介質內產生超聲波。
三十二、超聲波探傷中,晶片表面和被探工件表面之間使用耦合劑的原因是什麼?
答:晶片表面和被檢工件表面之間的空氣間隙,會使超聲波完全反射,造成探傷結果不準確和無法探傷。
三十三、JB1150-73標准中規定的判別缺陷的三種情況是什麼?
答:1、無底波只有缺陷的多次反射波。
2、無底波只有多個紊亂的缺陷波。
3、缺陷波和底波同時存在。
三十四、JB1150-73標准中規定的距離――波幅曲線的用途是什麼?
答:距離――波幅曲線主要用於判定缺陷大小,給驗收標准提供依據它是由判廢線、定量線、測長線三條曲線組成;
判廢線――判定缺陷的蕞大允許當量;
定量線――判定缺陷的大小、長度的控制線;測長線――探傷起始靈敏度控制線。
三十五、什麼是超聲場?
答:充滿超聲場能量的空間叫超聲場。
三十六、反映超聲場特徵的主要參數是什麼?
答:反映超聲場特徵的重要物理量有聲強、聲壓聲阻抗、聲束擴散角、近場和遠場區。
三十七、探傷儀蕞重要的性能指標是什麼?
⑼ 無損檢測的方法有多種,如超聲波檢測,射
聲波透射法以其鮮明的技術特點成為目前混凝土灌注樁(尤其是大直徑灌注樁)完整性檢測的重要手段,在工業與民用建築、水利電力、鐵路、公路和港口等工程建設的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聲波透射法的基本方法是:基樁成孔後,灌注混凝土之前,在樁內預埋若干根聲測管作為聲波發射和接收換能器的通道,在樁身混凝土灌注若干天後開始檢測,用聲波檢測儀沿樁的縱軸方向以一定的間距逐點檢測聲波穿過樁身各橫截面的聲學參數,然後對這些檢測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判斷,確定樁身混凝土缺陷的位置、范圍、程度,從而推斷樁身混凝土的連續性、完整性和均勻性狀況,評定樁身完整性等級。
超聲儀的發展
模擬機:第一代
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電子管聲波儀,主要是國外的
1964年同濟大學研製出我國第一台超聲儀。
70年代後期,國內一些單位又研製出一批晶體管分離元件的超聲儀。代表儀器:CTS一25型和SYC一2型超聲儀
數字機:第二代
1990年,天津建築儀器廠首先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數字化的超聲儀。這種超聲儀受數字採集與傳輸速度等方面的限制,無法實時動態顯示波形。
從90年代中科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生產的RSM-SY5聲波儀問世。
基樁超聲波自動測樁儀 第三代
在數字化超聲儀的基礎上為提高基樁透射法的工作效率和測試精度,增加了深度自動記錄的功能。
代表儀器:RSM-SY6 ZBL-520A RS-ST01(C)
基樁多跨孔超聲波自動循測儀 第四代
實現了多通道自發自收設計,可以一次提升同時完成四管六剖面的測試工作,又將檢測效率提高六倍,大幅降低了現場檢測強度。
代表儀器:RSM-SY7、RSM-SY7W RS-ST06D
基樁多跨孔超聲波自動循測儀 第五代
一次完成整樁6剖面平測及12剖面斜測並配備專業樁基三維CT成像軟體,可對測試結果生成各類三維動態圖,將混凝土超聲檢測儀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⑽ 在建築施工中常用的無損檢測方法都有哪些
常用的商品混凝土無損檢測技術 1.1回彈法回彈法是通過測定商品混凝土表面硬度來推定其抗壓強度。工作原理:一個標准質量的重錘,在標准彈簧彈力的帶動下,沖擊一個與商品混凝土表面接觸的彈擊桿,由於回彈力的作用,重錘又跳回一定距離,並帶動滑動指針在刻度上指出回彈值N。通過事先建立的商品混凝土強度和回彈值的關系曲線,就可以根據實測的N求得值。在各種測試方法中,回彈法操作最簡單、用最低廉、效率最高,因而現場應用性極強。由於商品混凝土採用的不同配合比、不同的外加劑等都會使商品混凝土表面硬度和抗壓強度的相關關系差異很大。並且回彈測強曲線只考慮了正常情況的商品混凝土碳化,忽略了商品混凝土的早期齡期碳化等現象,大大降低了回彈法的測試結果精度。回彈法要求商品混凝土表面清潔、平整,無疏鬆、浮漿以及蜂窩等,必要時可用砂輪清除疏鬆物和雜物,且不應有殘留的粉末或粉屑。測區宜在構件范圍內均勻分布,測區間距不應大於2cm,離構件離構件邊緣不宜大於50cm、小於20cm。 1.2 超聲法檢測原理:依據超聲儀產生高壓電脈沖激勵發聲脈沖傳入混射換能器內的壓電晶體獲得高頻聲脈沖。商品混凝土介質中,由接受換能器接收通過商品混凝土傳來的聲信號,測出超聲波在商品混凝土中傳播的時間和距離,算出超聲波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傳播速度。利用儀器的數據處理及相關的分析軟體對接收信號的各種聲參數進行綜合分析以評估商品混凝土構件的強度、缺陷等。超聲波法:超聲檢測指向性好、傳播能量大、對各種材料的穿透力較強、適應性強、檢測靈敏度高、對人體無害、成本低廉等諸多優點得到廣泛應用,是無損檢測中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泛的檢測技術,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缺點:由於商品混凝土本身結構復雜人們目前對超聲波在其中的傳播特點了解仍然十分膚淺,尤其是許多傳播規律往往隨著超聲波頻率、料粒徑、率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在進行超聲檢測時,對現象的解釋難免出現謬誤,且會影響到測試結果的准確分析。 1.3 超聲波回彈綜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是採用超聲儀和回彈儀,在結構商品混凝土同測區分別測量聲時值及回彈值。回彈值用於反應商品混凝土結構表面的情況,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反映了結構的力學特徵,通過所測力學特性反映商品混凝土的強度及內部質量情況。優點:既能反應商品混凝土的表層狀態,也可以反應商品混凝土的內部構造情況,並且可以抵消部分影響強度和物理量相關關系的因素,可比較准確地反應商品混凝土的強度情況。缺點:檢測精度仍然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所以測試精度還有待更進一步提高。 1.4 鑽芯法鑽芯法檢測結構實體商品混凝土強度是使用專用鑽芯機直接從結構上鑽以芯樣,並根據芯樣的抗壓強度推定結構商品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的一種半破損現場檢測方法。鑽芯法直接可靠,並能較好地反映商品混凝土實際狀況,同時可以比較准確地測定其強度。此外,從芯樣可以直接觀察到局部商品混凝土的內部情況,例如骨料的組成等。但由於鑽芯法對結構具有一定的破損性,其代表性的取芯位置的確定、取芯的數量在結構實體商品混凝土強度檢測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其測試費用也較高,一般不宜把鑽芯法作為經常性的、大量使用。 1.5 拔出法拔出法是一種半破損檢測方法,根據測試結構商品混凝土中錨固件被拔出時的拉力,確定商品混凝土的拔出強度,據以推算混凝來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一般分為預埋拔出法與後裝拔出法種。預埋拔出法是在商品混凝土表層一定距離處預先埋入一個錨固件,商品混凝土硬化以後,過錨固件施加拔出力以獲得商品混凝土的推定強度。後裝拔出法,是在硬化商品混凝土上鑽孔、磨槽、安裝錨固件後用拔出法做拔出實驗,根據測定的抗拔力檢測商品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微破損方法。預埋拔出法:現場應用方便,試驗費用低廉,尤其適用於商品混凝土質量現場控制。後裝拔出法:由於對商品混凝土被拔出時的破壞機理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分歧,受到商品混凝土骨料、商品混凝土內部缺陷和鋼筋間距以及現場操作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等,因此要建立拉拔強度與商品混凝土抗壓強度之間的穩定關系還是有尚待理論與實踐上的突破。